第十二章休息与活动

合集下载

中学生日常作息法律规定(3篇)

中学生日常作息法律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中学的中学生。

第三条中学生的日常作息应当遵循科学、合理、有序的原则,合理安排学习、休息、锻炼等活动。

第四条中学生的日常作息应当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章作息时间第五条中学生每日作息时间应当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心健康。

具体作息时间如下:(一)小学初中生:1. 早上6:00起床,进行早操和晨练;2. 7:00-7:30吃早餐;3. 8:00-12:00上课;4. 12:00-14:00午餐及午休;5. 14:00-18:00上课;6. 18:00-19:00晚餐;7. 19:00-21:00自由活动;8. 21:00-22:00晚自习;9. 22:00-6:00睡眠。

(二)高中生:1. 早上6:00起床,进行早操和晨练;2. 7:00-7:30吃早餐;3. 8:00-12:00上课;4. 12:00-14:00午餐及午休;5. 14:00-18:00上课;6. 18:00-19:00晚餐;7. 19:00-20:30晚自习;8. 20:30-22:00自由活动;9. 22:00-6:00睡眠。

第六条中学生每日睡眠时间不得少于8小时,特殊情况需延长或缩短睡眠时间,需经学校和家长同意。

第七条中学生在节假日和周末,作息时间可适当调整,但不得影响身心健康。

第三章学习时间第八条中学生每日学习时间不得少于9小时,包括课堂学习、自习、作业等。

第九条中学生每日上课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特殊情况需经学校和家长同意。

第十条中学生自习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包括课堂自习和晚自习。

第十一条中学生作业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特殊情况需经学校和家长同意。

第十二条中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等,需在保证学习时间的前提下进行。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电子文字简版一至十八章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电子文字简版一至十八章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电子文字简版主编:李小寒、尚少梅适用范围:护理学本科专业章节:共十八个章节目的:提供电子简版,以备教师备课、撰写教案使用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环境第三章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第四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第五章患者的安全与护士的职业防护第六章患者的清洁卫生第七章休息与活动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第九章冷热疗法第十章饮食与营养第十一章排泄第十二章给药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第十四章标本采集第十五章疼痛患者的护理第十六章病情观察与危重患者的管理第十七章临终护理第十八章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第一章绪论(回目录)一、课程的地位和基本任务(一)课程的地位1.是护理学科的基础2.是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之一3.是护生学习临床专业课的必备前期课程4.为临床各专科护理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课程的基本任务1.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使护生树立整体护理的观念2.使护生掌握基础护理学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灵活地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以履行护理人员的角色和功能二、课程的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1.获得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需求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认识自身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三、课程的学习方法及要求1.实践学习法:实验室学习、临床学习2.反思学习法第二章环境(回目录)第一节环境与健康一、环境概述1.定义: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环境的分类内环境:生理环境、心理环境外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自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自然气候影响、地形地质影响、环境污染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社会经济、生活方式、文化因素、卫生服务三、护理与环境的关系护士需要了解环境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才能完成护理的基本任务:减轻痛苦、预防疾病、恢复健康、促进健康。

护士的职责:帮助发现环境中对人类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因素。

第六版基础护理2-18章名词

第六版基础护理2-18章名词

第六版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习题集第二章:环境 (P9~13)1. 环境: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相对湿度: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一定温度的条件下,所含水蒸汽的量与其达到饱和时含量的百分比。

3.护患关系: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与病人之间和发展的一种工作性专业性和帮助性的人际关系。

第三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P29~43)1. 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人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内源性医院感染又称自身医院感染, 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病人在医院内遭受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

病原体为病人体表或体内的常居菌或暂居菌:3.交叉感染: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病人在医院内遭受非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

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

4.感染源又称病原微生物贮源,指病原体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人或动物)或场所5.空气传播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um)以空气为媒介,随气流流动而导致的疾病传播。

6.飞沫传播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μm)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7.消毒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8.灭菌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并达到灭菌保证水平的方法9.灭菌保证水平是灭菌处理单位产品上存在活微生物的概率,通常表示为10-6,即经灭菌处理后在一百万件物品中最多只允许一件物品存在活微生物10.电离辐射灭菌法利用放射性同位素60Co发射高能γ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B射线进行辐射灭菌的方法。

11.高效消毒剂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胞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化学制剂12.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13.预防性消毒指在未发现明确感染源的情况下,为预防感染的发生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的消毒。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

第 三十一 条 劳动 者解 除劳动 合 同 应 当提 前三 十 日以 书面 形式 通知 用 人 单位
第 三十二 条 有下 列情形 之一 的 , 劳 动者 可以 随 时通 知用人 单位 解除 劳动 合 同 :
(一 ) 在试 用期 内的 ;
(二 ) 用 人 单 位 以 暴力 、 威胁 或者非 法 限制人 身 自由 的手 段强 迫劳 动的 ;
第二 十九 条 劳动者 有下 列情形 之一 的 用 人单 位不得 依据本 法第 二十 六条 第二 十
七条 的规 定解 除劳动 合同 : ( 一 ) 患 职业病 或 者 因工 负伤 并被 确认丧 失或者 部分 丧失 劳动 能力 的 ;
( 二 ) 患病或 者 负伤 , 在规 定 的 医疗期 内的 ;
(三



权利 获得 劳 动安 全卫 生保 护 的权 利 接 受 职业 技能 培训 的权 利 享 受社 会保险和福 利 的


权 利 提 请 劳动 争议 处理 的权 利 以及 法律 规定 的其他 劳动权 利
,
,
,
劳动者 应 当 完成 劳动 任务 提高 职业 技 能 执行 劳动 安全 卫 生规 程 遵 守 劳 动纪 律和
位 另行安 排的工作 的 ;
(二 ) 劳动 者不 能胜 任工作 , 经过 培训或 者调 整工作 岗位 , 仍不 能胜 任工作 的 ;
,
,
(三 ) 劳动 合同订 立 时所依据的客 观情 况发 生重大变 化 致 使 原劳动 合 同无法 履行 经

当 事 人协商 不能 就变 更劳 动合 同达 成协 议 的
第二 十 七 条 用 人单 位 濒 临破 产进 行 法 定整 顿期 间或 者 生产 经 营状 况 发 生 严 重 困

论语十二章课程设计

论语十二章课程设计

论语十二章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背诵《论语》十二章内容,掌握其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

2. 学生能概述十二章的主要观点,分析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修身、待人等方面的思想。

3. 学生能了解《论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认识到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论语》十二章,提高古文阅读理解能力,掌握文言文学习方法。

2. 学生能运用课文中的观点进行思考、讨论,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学生能将《论语》中的道德观念融入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学生通过学习《论语》十二章,认识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激发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的责任感。

3. 学生能从《论语》中汲取智慧,学会关爱他人、尊重师长、勤奋学习、谦虚待人,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本课程针对七年级学生,结合学科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思辨能力和道德品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以《论语》十二章为主,涵盖以下内容:1. 论语十二章原文阅读与背诵: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十二章原文,理解句子结构和重点词汇。

- 章节安排:逐章进行原文阅读、解析和背诵。

2. 论语十二章主题思想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十二章的主要观点,探讨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

- 章节安排:每章选取一至两个主题,进行深入剖析。

3. 古文阅读技巧讲解:教授学生古文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 章节安排:穿插在原文阅读与分析过程中,针对难点进行讲解。

4. 价值观教育:通过《论语》十二章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 章节安排: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的思考与讨论环节。

5. 课文背景与文化传承:介绍《论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使学生了解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员工中途休息管理规定(3篇)

员工中途休息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员工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维护公司正常运营秩序,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正式员工、试用期员工及临时工。

第三条员工中途休息应遵循合理、有序、高效的原则。

第二章休息时间第四条员工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

第五条员工每天应享有1次中途休息,每次休息时间不少于30分钟。

第六条员工中途休息时间由部门负责人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合理安排。

第七条特殊岗位或因工作需要,员工中途休息时间可适当调整,但需经公司领导批准。

第八条员工中途休息时间不得连续计算,即员工在工作日不得累计休息时间。

第九条员工休息时间应避开高峰期,确保不影响公司正常运营。

第三章休息地点第十条员工中途休息应在公司指定的休息区域进行。

第十一条公司应设立专门的休息室,配备必要的休息设施,如座椅、饮水机等。

第十二条休息室应保持清洁、安静、舒适,为员工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

第十三条休息室的使用应遵循先来后到、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章休息纪律第十四条员工中途休息期间,应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吵闹。

第十五条员工休息期间,不得在休息室内进行与工作无关的活动,如吸烟、饮酒等。

第十六条员工休息期间,不得在休息室内打闹、追逐、损坏设施。

第十七条员工休息期间,不得在休息室内从事与休息无关的活动,如阅读、玩手机等。

第十八条员工休息期间,不得在休息室内大声打电话、接打电话等影响他人休息的行为。

第五章监督与考核第十九条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对员工中途休息情况进行监督。

第二十条部门负责人应定期检查本部门员工休息情况,确保休息时间、休息地点的合规性。

第二十一条公司对违反本规定的员工,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警告、记过等处分。

第二十二条员工中途休息情况纳入员工绩效考核体系,作为员工评优、晋升的依据之一。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三条本规定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七章员工中途休息特殊情况处理第二十五条因工作原因,员工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需延长工作时间,应提前向部门负责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延长工作时间。

第十二章第五节动物的节律行为动物的节律行为

第十二章第五节动物的节律行为动物的节律行为

第十二章第五节动物的节律行为动物的节律行为一、昼夜节律教师:人一天的活动有没有节律?学生:有、白天活动,夜间休息,一日三餐。

教师:动物也是这样,大部分动物不是昼夜都在不停地活动,有的白天活动,有的夜间活动,有的是早晨和黄昏时活动。

根据昼夜活动不同的习性,可以分为夜行性动物和昼行性动物。

请学生讲一讲自己知道有哪几种夜行性动物。

学生:夜行性动物有老鼠、猫、猫头鹰、蝙蝠等。

教师:空中既然有飞翔的蝙蝠,这时的空中是不是还应该有其他动物在活动?学生:应该有大量的昆虫在飞舞。

教师:大部分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一部分哺乳动物、昆虫和少数鸟类属于夜行性动物。

大多数鸟类、一部分哺乳动物、昆虫及少数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属于昼行性动物。

有些动物,如许多种鸟类在拂晓和黄昏时活动,也有一些动物的活动没有昼夜的区分。

演示实验:蝶和蛾的昼夜节律。

这里有5个硬纸盒,每个盒里放着1只蝴蝶和1只蛾子。

蝶类一般是夜伏昼出,蛾类一般是昼伏夜出。

现在打开盒盖,看看它们的活动情况。

相继打开5个盒盖。

应该5个盒中的蝴蝶全部飞出,蛾子全部不飞出。

如果有的蛾子也飞出,教师可向学生解释这是动物的防御行为,不是节律行为。

可引导学生观察蝴蝶和蛾子各飞到什么地方去了,是飞出去活动还是藏匿起来了。

二、季节节律以上学习的内容和看到的现象就是动物的昼夜节律。

有些动物的活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出现周期性的行为,这叫季节节律。

请同学们举几个实例,说明动物的季节节律。

学生:每年的初夏布谷鸟便叫了。

秋季,许多鸟飞到南方过冬,明年再飞回北方。

教师:这说的是鸟类的迁徙。

除去鸟类的迁徙外,还有什么动物的行为也是随着季节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学生:蛙、蛇的冬眠,鱼的洄游。

教师:结合教材说一说大雁一年两次在什么时候迁徙,飞到什么地方,飞去干什么?学生:每年秋季到来时,大雁便从北方飞向南方去过冬。

第二年春又从南方飞回北方,进行繁殖。

教师:鸟类随着季节的不同而变更生活地区的习性,就是鸟类的迁徙行为,有迁徙行为的鸟叫候鸟。

人卫4版《基础护理学_幻灯片教材》讲义

人卫4版《基础护理学_幻灯片教材》讲义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作为一种社会因素影响健康是指各种 个人和社会的行为模式。
-卫生服务:主要工作是向个人和社区提供范围广泛的促进 健康、预防疾病、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保护 和改善人群的健康。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三、护理与环境的关系
南丁格尔在护理工作中就已注意到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她 曾说过:“症状和痛苦一般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发生 疾病常常不是疾病本身的症状而是其它的症状——全部或 部分需要空气、光线、温暖、安静、清洁、合适的饮食 等”。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三、护理与环境的关系
保护人民健康,满足人民需要
-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护士有责任和义务学习和 掌握有关环境的知识,并运用自身的知识,开展 健康教育,努力保护和改善环境。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第二节 医院环境
一、医院环境的特点及其分类 二、医院环境的调控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三、护理与环境的关系
-采取措施预防环境因素对健康所造成的威胁。同 时加强宣传,教育个体、家庭、社区及社会对环 境资源进行保护方法。
-与卫生部门共同协作,提出住宅区对环境及健康 的威胁。
-帮助社区处理环境卫生问题。 -参与研究和提供措施,早期预防各种有害于环境
的因素;研究如何改善生活和工作条件。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自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环境污染的影响
(1)大气污染 (2)水污染 (3)土壤污染 (4)噪声污染 (5)吸烟污染
(6)温度过高或过低 (7)辐射 (8)废料 (9)室内空气污染
《基础护理学》配套多媒体课件
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休息与活动【A1型题】1.取半坐卧位时,床头支架的角度是:A.15-20度B.40-50度C.25-35度D.45-65度E.30-40度2.颅骨牵引病人在翻身时应:A.头侧向一边后再翻身B.翻身后头侧向一边C.先放松牵引后翻身D.不可放松牵引E.翻身后放松牵引3.长期卧床病人为防止压疮发生,翻身间隔时间为:A.1hB.2hC.3hD.4h D.5h4.确定为病人翻身间隔的时间是:A.压疮的分期B.病人的需要C.病情需要D.受压部位皮肤颜色E.全身营养状况5.防止病人坠床的最佳的方法是:A.用床档防止坠床B.约束带固定膝关节部C.约束带固定踝关节部D.约束带固定腕关节部E.约束带固定肩部6.全麻手术后的病人为防止呕吐物误吸可采取:A.仰卧位B.头低足高位,头偏向一侧C.去枕仰卧位D.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E.头高足低位,头偏向一侧7.休克病人适宜采取的卧位时:A.侧卧位B.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C.头高足低位D.头低足高位E.中凹卧位8.不适宜去枕仰卧位的病人是:A.昏迷者B.全身麻醉未醒者C.椎管麻醉者D.腰背,臀部有伤口者E.脊髓腔穿刺者9.预防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采取卧位是:A.侧卧位B.头高足低位C.半坐卧位D.俯卧位E.头低足高位10.帮助乳腺癌根治术并带有引流管的病人翻身时,以下哪种方法是正确的:A.翻身后更换伤口敷料B.翻身前必须夹紧引流管C.两人协助翻身时手的着力点分别在肩、腰、臀和膝部D.翻身后上腿伸直,下腿弯曲E.病人只能侧卧于健侧11.限制病人坐起时使用:A.支被架B.床档C.约束带固定双肩D.约束带固定膝部E.约束带固定手胸及踝部12.做膀胱镜检查的病人应采取何种体位:A.头低足高位B.膝胸位C.截石位D.左侧卧位E.半坐卧位13.昏迷病人去枕卧的目的是:A.防止脑压过低B.预防感染C.预防头痛D.防止脑细胞缺氧E.预防呼吸道并发症14.为防止患儿躁动发生意外应立即:A.通知家长B.报告医生C.注射镇静剂D.特别护理E.采用保护具15.协助病人更换卧位的间隔时间应根据:A.病人的要求B.家属的意见C.护士安排决定D.皮肤疾患的程度E.病情及局部受压情况16.使用约束具时,病人肢体应处于:A.治疗的强迫位置B.生理的运动位置C.容易变换的位置D.病人喜欢的位置E.功能位置17.胆囊切除术后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的目的是:A.使腹腔增大B.减少局部出血C.减轻中毒反应D.减少静脉血回流E.减轻伤口缝合处的张力18.为减轻病人痛苦,哪种描述是错误的:A.端坐位可减轻呼吸困难B.半坐位可减轻腹部伤口疼痛C.中凹位可减轻肺部淤血D.俯卧位可减轻臀部伤口疼痛E.肢体蜷曲可减轻腹痛19.为减轻胸膜炎所引起的胸痛应采取何卧位:A.平卧位B.患侧卧位C.俯卧位D.半卧位E.健侧卧位20.关于保护具的应用,错误的一项是:A.使用约束带时应放衬垫B.将枕头横立床头C.扎紧约束带,定期放松D.有床挡应将活动门关上E.安置舒适的卧位,常更换卧位21.急性左心衰竭病人应采取何体位:A.抬高床头15°-30°,减少回心血量B.抬高头胸20°-30°,以利于呼吸C.端坐,两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D.半坐卧位,有利于呼吸E.仰卧,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22.颈椎骨折病人进行颅骨牵引时,应采取何种卧位:A.头高足低位B.头低足高位C.端坐位D.俯卧位E.平卧位23.颅内手术后,头部翻转过剧可引起:A.脑出血B.休克C.脑栓塞D.脑干损伤E.脑疝24.胆结石手术后病人应采取何种卧位:A.半坐卧位B.仰卧位C.右侧卧位D.左侧卧位E.头高足低位25.下列哪项是描述的一种宁静、安详,无焦虑及无忧无虑状态:A.睡眠B.休息C.放松D.舒适E.平静26.应采用中凹卧位的病人是:A.脊髓腔穿刺术后病人B.休克病人C.急性左心衰病人D.行肠镜检查者E.腹部手术后病人27.病人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由于疾病和治疗的影响而不得不采取的卧位是:A.主动卧位B.被动卧位C.被迫卧位D.端坐卧位E.侧卧为28.面部外伤术后应采取何种卧位:A.半坐卧位B.平卧位C.右侧卧位D.左侧卧位E.头高足低位29.昏迷病人采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的目的是:A.利于观察病情及时治疗护理B.利于头部固定避免颈椎骨折C.引流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D.保持颈部活动灵活E.减少枕骨压迫防止枕后压疮【A3/ A4型题】(1-2题共用题干)胡某,以呼吸困难、唇紫绀、恐惧、烦躁不安而急诊入院,入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

1.采取何种体位,以缓解症状:A.仰卧位头偏向一侧B.抬高床头15-30CmC.抬高床头20度,抬高下肢30度D.抬高床头40-50度,膝下支架抬15-20度E.抬高床头60-70度,右侧卧位2胡某,烦躁不安,应采取何种保护措施,以防损伤:A.使用绷带B.使用肩部约束带防止碰伤C.使用双侧床档防止坠床D.双膝固定防止坠床E.使用双套结固定肢体防自伤(3-4题共用题干)王某,45岁,因外伤后出血过多发生失血性休克血压50/0mmHg。

3.判断病情后,应立即采取:A.头低足高位B.侧卧位C.头高足低位D.平卧位E.中凹卧位4.病人采取此卧位的目的是:A.便于抢救病人B.有利于呼吸道通畅C.防止脑水肿D.便于观察和护理E.防止脑压降低性头痛(5-6题共用题干)刘某,因患胃穿孔行大部切除术,术后第二天应给病人采取适当的卧位。

5.给病人采取的哪一种卧位最适合:A.坐位B.半坐卧位C.侧卧位D.头低足高位E.头高足低位6.采取此卧位的意义为:A.减少局部出血B.使静脉回流量减少C.减少炎症的扩散和毒素吸收D.减轻局部血肿E.减轻伤口缝合处张力【B1型题】(1-2题共用备选答案)A.平卧位B.俯卧位C.头低足高位D.头高脚低位E.侧卧位1.产妇胎膜早破时最适宜的体位是:2.颅骨牵引的病人最适宜的体位是:(3-4题共用备选答案)A.去枕仰卧位B.膝胸卧位C.仰卧屈膝位D.截石位E.侧卧位3.大量不保留灌肠病人应采取:4.行刮宫手术采取的体位是:(5-6 题共用备选答案)A.肌肉萎缩B.坠积性肺炎C.静脉血栓形成D.肾结石E.压疮5.长期卧床血液循环迟缓可诱发:6.长期卧床局部受压可诱发:(7-8题共用备选答案)A.半坐卧位B.俯卧位C.去枕仰卧位D.头低足高位E.侧卧位7.骨髓穿刺后,不引起头痛应采取:8.腰背部检查采取的体位:(9-10题共用备选答案)A.产妇分娩B.脊柱手术C.心包积液D.灌肠E.休克病人9.截石位适用于哪种情况的病人:10.俯卧位适用于哪种情况的病人:(11-14题共用备选答案)A.头低足高位B.半坐卧位C.膝胸位D.端坐位E.去枕平卧位11.支气管哮喘发作病人应采取:12.胎位不正病人应采取:13.急性心肺功能不全病人应采取何卧位:14.十二指肠引流病人应采取卧位:(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22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休息是人的基本生理需要B.休息是保障人体健康的主要条件C.休息是促进康复的有效措施D.休息的形式多种多样E.住院患者常有休息障碍2.关于休息的形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坐下来或躺下来才是休息B.休息的形式多种多样C.休息是指运动后的静止D.休息是指暂时从工作中解脱 E.对不同的人而言,休息的形式都是一样的3.下列情况中不属于ROM练习的禁忌证的是()。

A.急性关节炎B.骨折C.重症肌无力D.脱臼E.肌腱断裂4.压疮最好发生的部位是()。

A.耳廓B.臀部C.足跟D.尾骶部E.背部5.患者张某,车祸致截瘫,大小便失禁,检查发现其尾骶部皮肤呈现紫红色,可摸到硬结,并可见皮肤表面有细小水泡,你判断患者此时()。

A.未患压疮B.压疮的炎性浸润期C.压疮的瘀血红润期D.压疮的溃疡期E.压疮的坏死期6影响睡眠的心理性因素()A.年龄 B.焦虑 C.疲劳 D.内分泌变化 E.身体疾患7.发作性睡病包括()A.不能说话B.梦游症C.夜惊D.夜间遗尿E.夜间磨牙8美国学者将活动无耐力分为()A.1级 B.2级 C.3级 D.4级 E.5级9有氧运动频率可以是()A.每周1-2次 B.每周1-3次 C.每周3-5次 D.每周2-4次 E。

每周2-3次10. 关节活动范围练习(ROM)适应症()A.急性关节炎B.骨折C.肌腱断裂D.肢体活动能力丧失E.脱臼11.平卧位时易发生压疮的部位()A.耳廓 B.肩胛 C.肩峰 D.肋骨 E.髋部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22分)1.良好的休息有助于()。

A.消除疲劳B.减少消耗C.促进体力和精力的恢复D.提高疗效E.促进康复2.关于睡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睡眠是一种绝对失去意识的状态B.睡眠过程由两种时相构成C.睡眠是一种周期性的现象D.人的睡眠通常从快波睡眠开始E.睡眠过程中,异相睡眠有助于体力的恢复3.下列促进患者休息和睡眠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A.创造良好睡眠环境B.评估患者休息和睡眠情况,制订合理计划C.解除或减轻心理压力D.解除身体不适E.必要时使用药物4.活动受限对心血管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A.低血压B.静脉血栓C.高血压.D体位性低血压E.肺栓塞5.造成压疮的原因包括()。

A.局部组织受压过久B.局部潮湿或排泄物刺激C.致病菌感染D.全身营养不良或水肿E.年龄过大6.仰卧位时,好发生压疮的部位是()。

A.枕骨B.肩峰粗胧C.肩胛D.尾骶部E.足跟7.睡眠性呼吸暂停包括()A.中枢性B.周围性C.阻塞性D.混合性E.通畅性8活动受限的生理性因素()A.疼痛B.损伤C.睡眠 D.神经功能障碍 E.残障9活动受限对呼吸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A.呼吸运动减弱B.呼吸道分泌物蓄积C.缺氧.D.二氧化碳潴留E.肺不张10.关节活动范围练习(ROM)分为()A.主动练习 B.主动辅助练习 C.被动练习 D.强迫练习 E.被动辅助练习11.易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A.瘫痪者B.水肿者C.发热患者D.疼痛患者E.大小便失禁患者(三)填空题(每题1.5分,计45分)1.保证休息质量,必须具备2.根据两种睡眠时相的功能,人们认为剥夺慢波睡眠不利于而剥夺异相睡眠则会破坏个体的3.对于睡眠性呼吸暂停的患者,护理措施包括:指导其采取持并在夜间加强观察,随时消除呼吸道梗阻。

4.患者发生压疮的力的因素包括5.压疮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依据其损伤程度可分为三期:和6.睡眠可分为两种时相状态:和,这两种时相又被称为和或和。

7 .压疮的预防工作中做到七勤:、、、、、、。

8.每次翻身后应观察皮肤有无、、或。

9.判断一度压疮的标准为:解除对该部的压力()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