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_重难点精准培优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 000m;1dm=0.1m;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_机械运动(全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全章教案)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2.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3.知道测量有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和时间的方法;2.通过实验,学习刻度尺和停表的正确使用方法.3.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2.认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养成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停表测量时间。
难点:测量长度时读取估计值。
教学准备:教师用:习题及图形(事先写或画在后黑板上)、刻度尺(量程0~1m,分度值1cm)、钢卷尺(量程0~2m,分度值1mm)、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石英钟、电子手表、J1202机械停表(精确度0.1s)、J1202电子停表(精确度0.01s)等。
学生用:刻度尺(量程0~15cm或0~20cm,分度值1mm)、铅笔、金属块、J1202机械停表(精确度0.1s)、J1202电子停表(精确度0.01s)等。
教学过程:一、课件导入【展示课件】展示几个有趣的“视觉错视”实例.甲乙【提出问题】1.图甲中两根紫色的线是直的吗?2.图乙中红色的线哪根长?【过渡语】靠我们的感觉器官去判断,很难精确,而且有时会出错.所以,要作出准确的判断,得到精确的数据,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设疑引题】尺、秤、钟表、温度计等是我们熟悉的测量工具或仪器.它们都有刻度,测量时需要正确使用它们,正确记录测量结果.那么如何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呢?(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感觉不可靠,测量有必要,从而引出课题.)二、新课讲授1.长度的单位【过渡】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1)长度单位的符号【布置自学】1.阅读P15科学世界“国际单位制”.2.阅读“长度的单位”部分(P10-P11).(时间2分钟)【提出问题】1.在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2.现在又知道长度有哪些新的单位?它们同米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反馈练习一】指导学生完成下列问题:1. 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①中学生身高大约15.7 ______________①一支铅笔直径约为10______________2、完成单位换算:①人头发直径约7×10-5m=______________ μm①一张纸的厚度约10-4m=_____________nm(2)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温馨提示】要注意换算格式,正确的格式是数字不变,把相应的单位作等量代换,示范如下:7×10-5m= 7×10-5×106μm=70μm。
精选初二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复习:机械运动

精选初二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复习:机械运动
精选初二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复习:机械运动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精选初二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复习:机械运动,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关键抓住五个字“位置的变化”)
2.运动的描述
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3.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4.比较快慢方法: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
5.速度(常考点)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
单位:m/s、 km/h;关系:1 m/s=3.6 km/h; 1 km/h=1/3.6m/s 6.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 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
物理知识点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精品教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目标】1、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是有区别的。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能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来描述运动,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3、会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能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4、能通过实验用停表测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能利用v=s/t计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长度的测量,测量时要引导学习选择合适的工具,然后正确使用工具进行测量.难点:平均速度的测量与计算【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学具准备】刻度尺、钢卷尺、秒表、斜面、小车、金属片等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让学生把准备的刻度尺、钢卷尺、秒表、斜面、小车、金属片等放在桌面,问:我们利用所有的器材可以做哪些实验?学生回答:可以进行长度、时间的测量,还以进行平均速度的测量。
引出复习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长度、时间入手,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达到温顾知新的目的。
二、专题复习【专题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聚焦知识点一: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3. 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为:1km= m、1dm= m、1cm= m、1mm= m、1μm= m、1nm= m练习题:1.中学生的大拇指指甲宽度约为( )A.1 mm B.1 cm C.1 dm D.1 m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人头发直径约7×10-5m= μm地球半径 6.4×106m= km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8.84443 =884443 (填上单位)3、估测课桌的长度为 80 (填上合适的单位)。
设疑:我们估测的准确吗?如果不准确应该怎么办?设计意图:从身边的事例做起,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估计中会出现很多的偏差,要想减小偏差,那就要借助到工具,引出刻度尺正确使用并练习了国际单位及常见单位的换算。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全单元教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并知道它与其它单位的关系;3、知道测量存在误差。
教学重点:1、刻度尺的使用和测量时间;2、单位的换算和特殊测量。
教学难点:1、单位的换算;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教具准备测长度工具:刻度尺、皮卷尺、三角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计时工具:石英钟、电子手表、机械停表、电子停表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学校每年都举行田径运动会,田径赛分为田赛和径赛两类,在田赛中通常以距离的长短来论成绩,这就要进行长度的测量,如图甲所示;在径赛中通常以时间的长短来论成绩,这又要进行时间的测量,如图乙所示。
请大家思考,时间和长度的测量用到哪些工具?这些工具如何使用呢?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它的长度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03m; 1dm=10-1m;1cm=10-2m;1mm=10-3m;1μm=10-6m;1nm=10-9m。
长度的估测问题1:请目测一下黑板的长度。
(请几5个同学目测,再用米尺实际测量,比较谁目测的结果更准。
)问题2:人们正常走路一步的距离大约为0.5m,以此为长度标准,估测教室的长度。
(请两同学同时在教室中走路进行估测)知识拓展阅读课本第11页“小资料”,了解“米”的准确定义:光在真空中1299 792 458s内所经路径的长度定义为1米。
阅读课本第13页“小资料”,了解一些物体的长度或物体间的距离,形成感性认识。
探究点二长度的测量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活动一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如刻度尺等,然后教师出示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三角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让学生观察。
活动二观察下图刻度尺的外形回答下列问题:(1)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2)它的量程是多少?(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在上图所示的刻度尺中,其零刻度线在左端(离最左端边缘有一小段距离),没有磨损,它的量程为0~8 cm,也就是说它最多能测8 cm的长度,它的分度值是0.1 cm。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总之: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确定一个物体 的运动和静止。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以地 面为参照物的,这时一般不说明其参照物是什么。
观看动画并思考
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 子弹呢?
因为子弹相对于飞机的飞行 速度很小或两者的速度大小 一样,它们之间可以认为是 相对静止。
思考
1.分析下列物体相对于什么物体是运动的?相对于什么 物体是静止的?
思考
图示中用厚刻 度尺测量物体 长度,哪个是 正确的?
3.读:即读数,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如图丙所
示);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图中铅笔长度 为69.5mm,其中69mm是准确值,0.5mm是估计值。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丙
4.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字
和单位。丁图中木块长度为2.78cm。
2.78cm
总结为四个 字:选、放、
读、记
分度值不同,读数也不同 分度值 1mm ; 物体长度为 2.78cm 。
分度值 1cm ; 物体长度2.7cm。
练一练
如图所示,用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分 度值是 1mm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2.12cm 。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想一想:如何测量铁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
文具盒
选定参照物
课桌
判断位置 是否变化
运动
课本
静止
物体的运动和 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不 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 相对静止。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机械运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于”“等于”或“小于”)乙车的速度。
完成习 题,并简 单分析做 题思路。
问题,加深 对概念的 理解。
㈢平均速度
1、概念:
S:变速运动通过的路程
t:通过该段路程所需的时间
2、平均速度 的测量
(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知识运用 实验器材: 能力提升 (2)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应该用 测量小车的路程
由学生先 进行讲 解,教师
运动的路程是 10m,能不能判断它在这三秒内做匀速直线 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都相等.
再对不足 之处补充 完善.
练习: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
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
象,如图所示。
3/5
常用单位:千米∕小时(km∕h);1m/s=km∕h
4、练习:
右图描述了汽车在沪宁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情形.如果速度
2/5
word
不变,该汽车到达某某还需要什么时间? 已知:s=180 km 、v=100km/h 求: t 解:由 v=s/t 得
t = s/v = 180km/100km/h =1.8 h 答:该汽车到达某某还需要 1.8 h .
是.
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的测量:
师:请同学介绍这两样测量工具和它们的使用.
练习:你能读出这位女生的身高吗?. (二)时间的测量: 练习:这个停表你会读吗?.
三、运动的快慢 ㈠速度
思考并回
答问题
在解决生
活中的问
题的同时
巩固计算.
1、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
2、公式:
3、单位:米/秒;符号: m/s
word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机械运动(1)(1)

第一章机械运动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国际单位:米,符号m;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1)10-3km=1m=103mm=106μm=109nm; (2)1m=101dm=102cm=103mm.
2. 测量工具:刻度尺(最常用)、卷尺、三角板、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较精密)
3. 正确使用刻度尺
(1)观察刻度尺(测量前的“三看”):
①零刻度线②分度值(即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 ③量程(即刻度尺最大测量范围)
(2)测量前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
(3)测量步骤:(1放2读3记)
A.正确放置刻度尺:①刻度尺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
..,②有刻线的一边与被测物体
边缘保持平行
....;
B.读数:①读数时,视线正对刻度线,②读数需估读
..——读至分度值的下一位;
C.记录数据:记录结果包括——数字和单位
.....;无单位的数字是毫无意义的。
4.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
(1)辅助工具法——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2)化曲为直——适于测较短的曲线,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硬币的周长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名:八年级物理上册重难点精准培优
学校:班别:姓名:
第1章机械运动·重难点精准培优
重难点突破1·长度的单位换算与科学计数法
解题技巧
①长度的单位换算:“米到微米和纳米分别是6和9次方进”。
②“米以外的单位换算”例
7、8题,可以化繁为简,先化成以“米”为单位再转化成所需单位。
③科学计数法是本章重难点,例:“300000000”可记作:“3 X 108”; “0.000000008”可记作: “8 X 10-9”.
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并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1. 1m= dm= cm= mm
2. 5m= km
3. 500m= μm
4. 75μm= m
5. 86nm= m
6. 4.5m= μm= nm
7. 3.5cm= nm
8. 75μm = mm 重难点突破2·刻度尺的读数
解题技巧
①刻度尺的读数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例课本P12图1.1-3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读数为‘ 3.85CM’,其中‘3’是以CM为单位;‘8’是以MM为单位,‘5’即是‘分度值的下一位’。
②注意不是从0刻度线磨损开始的情况。
例3、
5、6题。
③当物体边缘很准的压到某个刻度线时,需要
补“0”以确保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例4、5、6题。
1.(2014?来宾)如图,刻度尺的分值度是
m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cm.
2.(2017?苏州)下图中,物体长度是 cm.
第1章
机械运动·重难点精准培优
3.(2016?北海)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
cm.
4.(2016?凌云县二模)小明测量一块木块的边长如图所示,则其测量值为 cm.
5.(2014?贺州)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
如图所示,分度值是 mm,测量值是 cm.
6.(2017?江南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刻度尺甲、乙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结果是cm和cm。
重难点突破3·机械停表的读数
解题技巧:
机械停表读数=小圈整分钟数+大圈秒数,大圈转1圈30s.大圈转两圈60s小圈内才转过1分钟。
1.(2013秋?尉氏县期中)如图停表的读数是分秒。
2.(2014?沾益县模拟)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
为s.
3.(2016秋?南宁月考)如图所示,该秒表的
读数为 s.
4.如图所示是某种机械秒表的实物图,图中记
录的时间为s。
重难点突破4·参照物
①指定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或是静止。
例1、2题。
②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所选参照物。
例3、
4、5、6题。
1.(2016·云南)2015年9月3日,我国隆重举行了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阅兵仪式,阅兵空中方队有多型战机成群结队亮相,场面壮观,其中有直升机方阵组成“70”字样从天安门广场上空经过,如下图左所示,若以其中一架飞机为参照物,其它的飞机是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它们是的.
2.(2017?江南区校级模拟)甲乙二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并排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东行驶,若以乙为参照物,甲是的;若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甲是的;若乙加速行驶而甲仍以原来速度行驶,则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运动。
3.(2016?邵阳)“五一”劳动节,小华一家自驾
游新宁崀山。
在小车行驶过程中,小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小车的车厢 B.对面驶来的小车C.路旁的小树 D.沿途的建筑物
4.(2016·长春)端午节当天,小明和爸爸、妈妈去南湖游玩,他们坐在行驶的船中,观赏南湖的景色,小明认为爸爸是运动的,他选的参照物是()
A.船
B.小明
C.岸边的树
D.妈妈5.(2017?安顺)假期到了,同学们送小明乘列
车回家。
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了,
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地面、列车 B.列车、地面C.列车、列车 D.地面、地面6.(2018?玉林)2017年4月,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对接完成后,若认为“天舟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A.“长征七号”
B.“天宫二号”
C.文昌航天发射场
D.地球
重难点突破5·列车时刻表的相关计算
1.(2017秋?港南区期中)南广高铁广西路段动车开通运营,将带动桂东南地区融入广西高铁经
济圈。
(1)若D3621动车按列车时刻表准点运行,动车从贵港到广州南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乘坐普通列车从南宁到贵港铁路线长
174km,K984列车在南宁到贵港段的平均运行速度为78km/h,从南宁到贵港,乘坐D3621动车比乘坐K984列车快多少分钟?
2.(2017秋?西乡塘区校级月考)从上海到南京的D412次动车组运行时刻表如下所示。
根据时刻表求:
(1)在常州的停车时间是多少秒
(2)求动车由上海到南京全程的时间;(3)求D412次动车组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
(4)若该动车车长195米,以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经过一座长为905m的大桥,求动车全部通过该桥需要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