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讲义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全册讲义

❖ 三个方向
➢ 转化 ➢ 确定 ➢ 要求
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
一、教学内容
因数和倍数 2、5和3的倍数的特征 质数和合数
二、 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 因数和倍数
➢ 概念 ➢ 关系 ➢ 范围
❖ 找因数和倍数
➢ 方法 ➢ 有序
➢ 抽象概括
❖ 2、5的倍数 的特征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 长方体的认识
❖ 特征
➢ 面、棱、顶点
❖ 棱的特征
➢ 面、棱、顶点之间的关系
❖ 正方体
➢ 特征 ➢ 关系
➢ 体积 ➢ 想象、推理
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 展开图
➢ 几何直观 ➢ 表面积铺垫 ➢ 想象推理
❖ 表面积计算
➢ 方法多样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 导入
➢ 素材的合理性 ➢ 复习
❖ 单式折线统计图
➢ 特点 ➢ 数据分析
❖ 复式折线统计图
➢ 统计的全过程 ➢ 必要性、特点 ➢ 数据分析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找次品 一、教学内容
找次品
教习网()-海量精品课件试卷教案免费下载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 化法
➢ 方法: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 算理:分数的意义、概念
❖ 分数的基本性质
➢ 合情推理 ➢ 演绎推理
❖ 基本性质的初步运用
➢ 约分、通分作准备
❖ 最大公因数
➢ 概念 ➢ 方法
❖ 求最大公因数
➢ 方法多样
教习网()-海量精品课件试卷教案免费下载
❖ 实际应用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 分数的产生
最新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讲义(新人教版)

最新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讲义(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复讲义(知识点回顾+单元复题+期末测试卷)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一、基本知识点1.图形变换的基本方式:平移、对称和旋转。
2.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两边的图形可以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任意梯形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3.旋转: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顶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变化称为旋转,定点O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原图形上的一点旋转后成为的另一点称为对应点。
旋转的性质: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两组对应点分别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相等,都等于旋转角;旋转中心是唯一不动的点。
旋转三要素:旋转点(或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二、易错误区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轴对称是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而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图形的两部分之间能够完全重合。
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只有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两个图形才能成为轴对称。
三、图形画法一)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画法1.确定所给图形的关键点,如:图形定点,相交点,端点。
2.数出或量出图形的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在对称轴另一侧找出这些点的对称点。
4.按所给图形的形状连接各对称点。
二)简单图形旋转90°的画法1.找出图形的关键点或线段。
2.借助三角板(或量角器)作原图形线段或关键点与旋转中心所在线段的垂线。
3.在所做垂线上量出与原线段相等的长度(即找出原图关键点的对应点)。
4.顺次连接所画出的对应点。
四、注重空间观念的训练图(一)。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5五年级下册全套课件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5五年级下册全套课件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目录:课件一:整数和整数运算1. 整数的认识2. 整数的绝对值3. 整数的比较大小4. 整数的相反数5.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课件二:分数的认识和分数的加法1. 分数的含义和表示2. 分数的读法和写法3. 分数的比较大小4. 分数的相等和约分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课件三:分数的减法和分数的乘法1. 分数的减法2. 分数的乘法3. 分数的相乘和约分4. 分数的乘以整数5. 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课件四:分数的除法和小数的认识1. 分数的除法2. 除法的算法和规律3. 分子是10、100、1000的分数4. 小数的引入和读法5. 小数的表示和分数的转化课件五:小数的加减和小数的乘法1.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 小数的算术性质3. 小数的乘法4. 小数的乘法算法5. 分数和小数的互换课件六:小数的除法1. 小数的除法2. 小数除整数的法则3. 小数除小数的法则4. 商的小数形式5. 分数和小数的比较课件七:计算的方法和乘法公式1. 面积的认识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3.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4. 乘法的计算规律5. 乘法公式的应用课件八:图形的认识和作图1. 图形的名称和性质2. 三角形的特点3. 正方形的特点4. 矩形和梯形的特点5. 作图的基本步骤课件九:图形的拼图和周长的计算1. 图形的拼图2. 等周长和相等图形3. 等周长和相等图形的确认4. 周长的计算5. 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课件十:时间和日期1. 时间的认识2. 时、分、秒的换算3. 时间的读法和写法4. 日期的认识和表示5. 日期的推算和运算课件十一:整数的乘法和整数的除法1. 整数的乘法2. 乘法的交换律和分配律3. 整数的除法4. 除法的算法和性质5. 整数的乘除混合运算课件十二:平均数和温度的计算1. 平均数的概念2. 求平均数的方法3. 温度的认识和度量4. 摄氏度和华氏度的转换5. 温度的计算和比较通过以上十二个课件,我们全面而系统地学习了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
五下数学ppt课件ppt课件

小数的性质
小数具有加法、减法、乘法和 除法的封闭性,即任何两个小 数的和、差、积和商仍然是小 数。
小数的分类
小数可以分为正小数、负小数 和零。正小数大于零,负小数 小于零,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 负数。
小数的表示
在数轴上,小数可以用线段来 表示,正小数在原点的右侧, 负小数在原点的左侧,零在原
点上。
总结词
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和规则
详细描述
乘法和除法是数学中更为复杂的运算,需要理解其意义和规则,如乘法的分配律 、除法的商不变性质等。
四则混合运算
总结词
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技巧
详细描述
四则混合运算需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即先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同时,也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如 先化简再计算等。
分数与百分数的关系 百分数是分数的一种特殊形式, 表示比例或比率。百分数可以转 换为分数,但分数不一定可以转 换为百分数。
03
数的运算
加减法运算
总结词
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详细描述
加减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需要掌握其基本规则和技巧,如加法的结 合律、交换律,减法的退位、借位等。
乘除法运算
五下数学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数的认识 • 数的运算 • 图形与几何 • 解决问题 • 复习与总结
01
引言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五年级下册数学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原 理和方法,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
学习内容:包括整数、小数、分数、图形、面积、周长 等方面的知识。
数学建模与问题解决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教授学生数学建模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其解 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数学下册ppt课件

05
CHAPTER
整理与复习
数与代数
数的基本性质
解释了如何进行数的四则运算,如何将小数、分数和百 分数进行转换,以及这些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总结:介绍了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并理解代数方程的 基本概念。
总结:回顾了数的四则运算、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概 念和性质。
代数方程
通过实例演示了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并解释了解代数 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理解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能 够运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
乘法分配律
掌握乘法分配律的运用,能够 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 计算。
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 够运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
减法的性质
理解减法的性质,能够运用减 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估算与近似计算
01
02
03
04
估算方法
详细描述:比较整数和小数的大小时,应先将其转换为 相同的形式,然后按照数轴上的位置进行比较。
详细描述:整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 法和除法,运算时应注意进位和退位。
分数与百分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理解概念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百分数则是将小 数转换为百分比形式。
数学游戏与活动
通过实例演示了如何进行这些数学游戏和活动,并鼓励 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参与这些活动,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
THANKS
谢谢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比较大小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比较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时,可以将分数化为 同分母的形式,或将百分数化为小数后进行比较。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件

小结:因数和倍数一定要以整除为前提。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一 定要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不能单独说某个数是因数,某个 数是倍数。在讨论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且不包 括0。这些知识点容易出判断题。
2 区分因数和倍数
下面两组数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48和6 9和63 45和7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把3的倍数圈出来。 (2)横着看,个位数字有什么规律吗? (3)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 探索3的倍数特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小结:先判断是否可以列出整除的除法算式, 如果能整除再区分因数和倍数。
运用上面的规律,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54和6 75和15 9和81 6和8
3 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24的因数有哪些? 方法一:1×24=24 2×12=24 3×8=24 4×6=24 小结:找出两个乘积是24的自然数,这两个自然数都是24的因数。
● (1)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是
的几何体。
1 按要求摆一摆:
五下数学课件ppt

用字母表示数
总结词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概念
详细描述
通过实例和练习,使学生理解如 何用字母表示数,如用字母a、b 、c表示已知数或未知数。
简易方程
总结词
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
详细描述
通过解简易方程的练习,使学生掌握 方程的基本解法,如x+3=5、2x-4=6 等。
比和比例
总结词
理解比和比例的概念及关系
详细描述
通过实例和练习,使学生理解比和比 例的概念,如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 关系,以及比例的性质和应用。
04
应用题
简单应用题
总结词
简单明了,涉及基本数学概念
例子
1. 小明有5支铅笔,小红有3支铅笔,小明给小红 几支铅笔,他们就有同样多的铅笔?
答案
小明给小红1支铅笔。
复杂应用题
总结词
涉及多个数学概念,解题步骤多
总结词
掌握相交的概念
详细描述
学生应掌握相交线的概念,理解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角 的关系,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判断两条直线是否相交以及 相交类型。
总结词
了解平行和相交的应用
详细描述
学生需要了解平行和相交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建筑 、机械制造等领域中的平行线和相交线的应用,提高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子
1. 小华和小明一起买了一个足球和一个篮球,小华出的钱是篮球价格的2倍,小明出的钱 是足球价格的3倍,如果篮球比足球贵4元,那么小华和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
答案
小华和小明一共花了20元。
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
1 2 3
总结词
涉及分数和百分数的计算,需要理解比例关系
例子
1. 一家商店进行打折销售,所有商品打八折,如 果一件衣服原价是100元,那么打折后的价格是 多少?
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分数的认识分数的意义、性质分数的读写、大小比较简单分数的计算2. 分数的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3. 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实践应用问题4. 分数乘除法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乘除混合运算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分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简单计算。
2. 使学生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法、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的加减法、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计算。
2. 教学重点:分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运算方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尺子、圆规。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生活中的实例导入,让学生感受分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际应用。
2. 例题讲解讲解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读写、大小比较和简单计算。
通过例题讲解分数加减法、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讲解其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结与拓展适当拓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课件2. 板书内容:分数的意义、性质,读写、大小比较和简单计算。
分数加减法、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
自制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计算其表面积和体积。
2. 答案:教材课后练习题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知识点总结1. 分数乘整数意义: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分母与整数能约分时,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2. 分数乘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计算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乘。
3.比较积与因数大小的规律 (1)、一个数(0除外)乘以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2)、一个数(0除外)乘以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3)、一个数乘以1,积等于这个数。
4.分数的混合运算方法: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适用。
➢ 讲练互动 例1 计算。
(1)41×28 65×15×2 (2)53×43 98×87×21 分析:分数乘整数,先将分数的分母与整数进行约分,再计算;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计算更简便。
解:(1)41×28=41×28 =7 65×15×2=65×15×2=25×5×2=25 1 7 2 5 1 11 (2)53×43=4533X X =209 98×87×21=98×87×21=219171X X X X =187 1训练1、计算。
76×28 367×3×6 32×23×43例2 (1)43×(94+54+154) (2)2517×3729+2517×378 (3)100×9998分析:可以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计算。
解:(1)43×(94+54+154) (2)2517×3729+2517×378 (3)100×9998=43×94+43×54+43×154 =2517×(3729+378) =(99+1)×9998 = 31+53+51 =2517×1 =99×9998+1×9998 = 155+159+153 =2517 =98+9998 =1152训练2. 计算。
1.75×53-53×72 (2)(16-76)×87 (3)(72+214)×167例3.小花8分钟走了480米,他55秒能走多少米?训练3.王师傅5个小时做了400个零件,他43个小时能做多少个零件?能力提升训练1.用简便方法计算。
2.75×53-53×72 (2)(16-76)×87 (3)(72+214)×1672.算一算。
(1)21-31= (2)31-41= (3)41-51= (4)101-111= (5)321X = (6) 431X = (7) 541X = (8)11101X =比较上面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根据你发现的规律计算下题。
211X +321X +431X +541X +......+100991X➢ 综合练习 一、 填空题1、125 × 3 = ( )+ ( )+( )= ( )2、95×117表示: 。
53×7表示 。
还表示 。
32×2=( ) 32 4、 41小时 = ( )分 51米 = ( )厘米5、在○里填上“< ”、“>”或“=”7 ×103○ 7 74× 16 ○ 74 21×125 ○125 85× 1 ○ 16、平角的21是( )度,是( )角。
7、一段公路每天修全长的121,4天修全长的( )。
一、 判断题1、 51× 12和 12 × 51的意义相同。
( )2、 94×4 = 91 ( )3、52×52 = 54 ( )4、比97小,比95大的分数只有96。
( ) 5、 75×43表示求75的43是多少。
( )二、 选择题1、下面( )中两个数的积在51和107之间。
A. 51× 21 B. 32× 52 C. 83×52、下面( )的积大于a (a > 0 ) A. a × 4 B. a ×41C. a × 0D. a × 1 3、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20米,宽是长的54,求面积的算式是( )。
A. 20 ×54 B. 20 ×(20 ×54) C. (20 + 54)×2 4、 3吨的85和5吨的83( )。
A. 3吨的85重B. 5吨的83重 C.一样重5、一辆汽车平均每分行109千米,半小时行多少千米?列式是( )。
A.109×21 B. 109×121 C. 109×30 四、计算1、看图直接写出得数2、计算下面各题三、 列式计算1、2、 87千米的32是多少? 3、 15的31减去53是多少?4、 42与42的76的差是多少?5、36的41的52是多少?四、 解决问题1、 要求完成各题(1)画图表示出32×51=( ) (2)65×31= ( )2、旅游商场一套西服原价420元,现在换季打八折,李叔叔身上有350元,想买这套西服够不够?3、校园里有杨树20棵,柳树是杨树的109,槐树是柳树的32,槐树有多少棵?4、六年级三个班学生帮助图书室修补图书。
一班修补了54本,二班修补的是一班的65。
二班修补了多少本?三班修补的比二班少51,三班修补了多少本?5.一桶油重40千克,第一次用去了31,第二次用去剩下的53,第二次用去这桶油的几分之几?第二单元长方体(一)➢知识点总结长方体: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棱: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顶点: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正方体: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
正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都一样,只是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长方体的特点: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一个长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
正方体的特点: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有12条棱,每条的棱的长度都相等。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L=(a+b+h)×4长=棱长总和÷4-宽-高 a=L÷4-b-h宽=棱长总和÷4-长-高 b=L÷4-a-h高=棱长总和÷4-长-宽 h=L÷4-a-b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L=a×12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a=L÷12表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ab S=2(ah+bh)+ab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高+宽×高)×2 S=2(ah+bh)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面积单位进率: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00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基础讲练1.下图中能围成正方体的是()号图形。
①③④2.一个正方体的底面周长是24,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36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把一个棱长3分米的正方体,切成两个相等的长方体,增加的两个面的总面积是()平方分米。
A、18B、9C、36D、以上答案都不对。
4、5000平方分米=()平方米 4800平方厘米=()平方米0.8平方米=( )平方分米=()平方厘米5、一个长方体食品盒,长10厘米,宽8厘米,高12厘米。
如果围着它贴一圈商标纸(上下面不贴)。
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综合训练一、填空。
(24点)1、做一个长和宽都是4分米、高1米的烟囱,至少需要()平方米的铁皮。
2、长方体每个面都是( )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 )的面的面积相等, ( )的棱的长度相等。
3、( )是特殊的长方体,它的()、()、()都相等。
4、2米=()分米 = ()厘米 30平方分米=()平方米3.5米=()米()分米 3公顷8平方米=()平方米5、墨水瓶盒的表面积约是140(),操场的面积约是5000()。
6、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0分米,8分米,高6分米,它的棱长总和是()分米,表面积是()平方分米。
7、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6厘米,它的棱长的总和是()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判断题。
(5点)1、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
()2、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3、相交于三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4、棱长2分米的正方体,它的棱长总和与它的表面积相等。
()5、把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木块粘成一个长方体后,表面积不变。
()三、看图填空。
(36点)1、在长方体的展开图中,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
(共6分)2、填表。
(共20点)3、计算下面图形的表面积。
(单位:)(10点)四、选择题。
(5点)1、下面图形中不能拼成正方体的是( )。
2、如果一个长方体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那么其余的面()。
①面积一定相等②面积不相等3、一个长方体水池长20米,宽15米,深3米,占地面积是()。
①300平方米②600平方米③45平方米3、一列物体中,形状不是长方体的是()。
①火柴盒②红砖③茶杯4、3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小方块排成一排,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①14 ②18 ③165、一个正方体的木料,它的底面积是10cm 2,把它横截成4段,表面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