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质量和密度的计算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质量和密度的计算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38讲 质量和密度的计算题一、选择题1.甲、乙两个物体的密度之比是3:5,体积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A .9:10B .2:5C .10:9D .5:2【解析】已知,35ρρ=甲乙,23V V =甲乙, 根据mVρ=可得m V ρ=, 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322:553m V m V ρρ⨯===⨯甲甲甲乙乙乙。

故选:B 。

2.2019年5月12日零时国内油价迎来年内最大幅度的下调,其中92号汽油每吨降低250元,意味着92号汽油每升将下降0.2元,据此测算92号汽油的密度是( ) A .331.2510/kg m ⨯B .330.810/kg m ⨯C .330.7510/kg m ⨯D .330.7210/kg m ⨯【解析】92号汽油每吨降低250元,每升将下降0.2元, 则250元汽油的体积: 325011250 1.250.2V L L m =⨯==, 汽油的密度:33310000.810/1.25m kg kg m V mρ===⨯。

故选:B 。

3.金属锂的密度为330.5310/kg m ⨯,它表示的意思是( )A .每立方米锂的密度是30.5310kg ⨯B .每立方米锂的质量是330.530/l kg m ⨯C .每立方米锂的质量是30.5310kg ⨯D .每千克锂的体积是330.5310m ⨯【解析】金属锂的密度为330.5310/kg m ⨯,它表示的意思是体积是31m 的锂,质量是30.5310kg ⨯。

故选:C 。

4.盛有某种气体的容器,其体积增加13时密度为1ρ;其体积减少13时密度为2ρ.则( )A .1213ρρ=B .1212ρρ=C .12ρρ=D .122ρρ=【解析】盛有某种气体的容器,设此时的体积为V 、气体的质量为m ,密度为mVρ=。

气体的体积增加13时,体积114(1)33V V V =+=,质量不变,还是m ,密度11334443m m m V V V ρρ===⨯=; 气体的体积减少13时,体积212(1)33V V V =-=,质量不变,还是m ,密度22332223m m m V V V ρρ===⨯=;所以:1212ρρ=。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梳理及常考题型巩固练习)(基础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梳理及常考题型巩固练习)(基础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物理重难点突破(全册)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认识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工具及国际单位;2. 会正确使用相关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正确记录测量结果;3.知道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4. 知道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要点梳理】要点一、长度的测量人的直觉并不可靠,要得到准确的长度需要用工具进行测量。

要点诠释: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①国际单位:米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②单位符号及换算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1km=1000m=103m 1m=10dm=100cm=1000mm=103mm1mm=103μm 1μm ==103nm2.测量工具:①刻度尺(最常用);②精密仪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激光测距仪。

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刻度尺的正确使用①看:看清刻度尺零刻度线是否磨损;看清测量范围(量程);看清分度值(决定了测量的精确程度)。

②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③放:刻度尺的刻度线紧靠被测长度且与被测长度平行,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刻度线与被测长度起始端对齐;④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且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记录结果应包括数字和单位,一个正确的测量结果包括三部分,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要点二、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长度,需要采用特殊方法。

要点诠释:1.化曲为直法(棉线法)测量曲线长度时,可让无伸缩性的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作好两端的记号,然后把线轻轻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长度,就等于曲线的长度。

2.累积法: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的长度,可以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叠放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可得到一个微小量的长度。

3.滚轮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较长的直线或曲线上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则被测路段的长度等于圈数乘以周长,例如测量池塘的周长,某段道路的长度等。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练习课件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练习课件PPT
的是( B )
A.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dm B.人的脉搏跳动约为10次/s C.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2m/s D.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3℃
3.小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碰到了刮风下雨,他由西向东奔跑,此时他发现了奇怪的现象:
雨滴成竖直下落状态,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B )
A.这时风停了,所以雨滴成竖直下落状态 B.这时刮的是西风,所以雨滴成竖直下落状态 C.这时刮的是东风,所以雨滴成竖直下落状态 D.有可能刮南风或北风,以上分析都不对
(1)小丽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便_于__找_到_;像的位置 (2)实验室有两块玻璃板,厚度分别是2mm和5mm,为了使
实验效果更好,小丽选用的玻璃板应该是___2___mm;
(3)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__反__射__(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4)小丽将蜡烛A逐渐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将逐渐向__靠__近__(填“靠近”或“远 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像的大小将__不__变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小丽移去蜡烛B,并在蜡烛B所在位置 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不__能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此现象说明平面 镜所成的是___虚___(填“实”或“虚”)像。来
12.如图所示,甲图是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的色散现象,乙图是一细束红光和一细束紫 光以相同的入射角i从空气射入长方体玻璃砖的同一点,并且都直接从下表面射出。对于这
一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从上表面射入时紫光的折射角比红光的折射角大 B.从下表面射出时紫光的折射角比红光的折射角小 C.从下表面射出后紫光和红光一定平行 D.紫光和红光将从下表面的同一点射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物体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V固 > V液 > 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前者不能治愈,后者可以治愈。

3.骨传导:声音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4.双耳效应三、声音的特性1.音调: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可闻声:频率在20~20000Hz之间。

次声:频率低于20Hz。

超声:频率高于20000Hz。

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产生高音。

2.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大小)。

声音的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产生的响度越大。

3.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人们根据音色能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2.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听觉下限)为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3.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五、声的利用1.声可传递信息的例子:a.用声呐技术探测海底的深度。

b.判断雷声有多远。

c.医生用超声波检查身体。

回声定位――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2.声可传递能量的例子: a.工人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最新】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doc

【最新】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doc

初二上物理知识点大总结第一部分声现象1. 声音的发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2. 声的传播: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V固>V液>V气)真空不能传声。

3.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

(3)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声纳系统)4.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 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6. 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7. 噪声及来源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 声音等级的划分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 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10.声的利用:(1)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如B超、声纳、雷达等)(2)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洁牙、超声波碎石、清洗精密零件等)第二部分光现象及透镜应用(一)光的反射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5、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8、理解: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9、两种反射现象(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2)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0、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11、平面镜对光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1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13、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第三章物 态 变 化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第三章物 态 变 化
返回目录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用扇子扇沾有酒精的温度计的玻璃泡,其示数将一直下降
B.壶嘴处喷出的白气是热的水蒸气
C.洗澡间的镜子上有水雾过一段时间又没了,发生的物态变
化是先液化后汽化
D.撒盐融冰是为了提高冰的熔点
返回目录
15.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医 生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它 是在加压下____液__化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又在皮肤上迅 速______汽__化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____吸__收______大 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___降__低_______,皮肤血管收缩, 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类似局部麻醉,人的痛感很快消失, 同时防止伤口处形成淤血。
(4)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是图 M3-11丙中的_______a_____(填字母)。
返回目录
13.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 响,为了验证此猜想,他将一些盐放进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 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的时间,小明 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记录下来,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 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M3-12甲所示。
返回目录
重点2:熔化和凝固 重点分析:(1)晶体有确定的熔点,体现在图象上是存在 一段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反之为非晶体。 (2)晶体熔化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熔点;二 是能够继续吸热。晶体凝固也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温度降 到凝固点;二是能够继续放热。
返回目录
9.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热疗已经走入我们的生活,如家里的
B.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 “冷气”形成的过程要放热,“热气”形成的过程要吸热

2023-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专题复习:科普阅读题

2023-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专题复习:科普阅读题

2023-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专题复习:科普阅读题1.阅读短文《过冷水》,回答问题。

过冷水是指达到或低于凝固点时却没有凝固成冰的水。

水凝固成冰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必须有凝结核,当温度低到冰点之下时,如果水太过纯净,水中没有一个凝结核来结晶,那么即使在0℃之下也不会结冰,还保持着液态,凝结核可以是微小的冰晶,可以是水中的悬浮物,可以是器皿的壁。

当过冷水中具备凝结核时,例如投入少许固体,或摇晃液体,都能让水迅速凝固,温度回升到凝固点。

水的沸腾也需要一个类似的条件,但不是凝结核,而是水中的微小气泡或容器壁表面的微小气泡或容器表面极其微小的裂纹中的空气,否则极易形成过热水。

当天空中的飞机穿过有过冷水的云层时,云中的过冷水遇到飞机,会马上结成冰,飞机就容易发生坠机事故。

(1)过冷水的状态是。

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态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2)过冷水的形成原因是因为水中缺少。

(3)冻雨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冻雨是一种温度低于0℃的过冷水,其外观同一般雨滴相同,当它落到温度为0℃以下的物体上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称为雨凇。

雨凇的形成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4)材料中提到的不仅有过冷水,还有过热水,请根据过冷水的定义,说出过热水是指。

(5)动画片海尔兄弟之《冰川危机》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个池塘里的水在0℃以下仍未结冰,如果你是编剧,你准备让海尔兄弟做些什么就可以使湖水冻结成冰?(写出一条方案即可)。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高速公路区间测速黑龙江省已正式启用了高速公路机动车区间测速系统,实现了由“定点测速”向“区间测速”的转换,定点测速是指在道路上的一个固定位置布设监控点,测出汽车经过该监控点时的行驶速度,比较该行驶速度与限速标准判断是否超速,若行驶速度超过限定速度,将实时抓拍,作为处罚的证据,区间测速是在同一路程上布设两个相邻的监控点,根据车辆通过前后两个监控点的时间来计算车辆在该路段上的平均行驶速度,并依据该路段上的限速标准判定车辆是否超速,比如,某高速路段两个测速点之间的距离是120公里,该路段限速120km/h,车辆如果在1小时内跑完,那它就超速了,《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车速超过规定时速的10%以内,暂不处罚,只给予警告,若超过规定时速的10%以上,将会根据超速的程度受到不同的处罚。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10 (简答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10  (简答题)
答:①用热水加热,不能达到碘的熔点和沸点;②碘依然维持原来的固 体颗粒状态;③观察到的碘蒸气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属于升华现象。
9.请你用学过的光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小轿车前面的挡风玻璃都是 倾斜安装的?
答:因为玻璃既透明,又具有平面镜的作用,所以当挡风玻璃竖直安装 时,平面镜形成的像正好在视线的正前方,会造成司机视线模糊,造成事故; 当倾斜安装时,车厢内景物形成的像在车的前上方,不会影响司机的视线。
请找出一个与以上情景有关的物理信息,并指出对应的物理知识, 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物理信息:钢轨升温至 1 000 ℃以上,挤压到一起; 物理知识:钢轨先熔化,后凝固。 物理信息: 采用全新铝合金车体 ; 物理知识: 用密度小的材料可以减小车体质量 。
13.炎热的夏季,小军同学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放入冰箱冷冻室, 当瓶内水完全结冰时拿出,发现塑料瓶底明显向外凸起,请你运用所学 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并举一个生活中因水结冰带来危害的例子。
5.炎热的夏天,用电风扇吹风能使人感到凉爽,用温热毛巾擦脸也 能使人感到凉爽,请说明理由。
答:用电风扇吹风加快了汗液表面的空气流速,加快了汗液的蒸发, 蒸发吸热,感到凉快;液体温度高可以加快蒸发,热水蒸发得比冷水快, 由于蒸发吸热,所以人用温热毛巾擦脸,也能使人感到凉快。
6.寒冷的冬天,外面气温在-20 ℃以下,但室外的雪人还是慢慢地 变小了,这是为什么呢?
答: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该厂应设置在 B 区。 因为在 B 区有小山的遮挡,可以减少织布工 厂对住宅区和学校的噪声污染。
3.根据最新的天气预报,晚上气温将持续下降,这可急坏了橘子农 场主,因为严寒的天气可能毁掉一年的收获。农场主只好吩咐他的工人 给橘子树喷水,随着气温降低,水结成了冰,橘子保住了。请你说说农 场主这样做的物理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斜。

4、5、时间单位:国际单位:秒S 其他单位:分min 小时hhnin=60s lh=60nri.n=3600s换算关系测量工具:秒表。

停表7、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

我们丕|籲除爨梭应屡靈小爨;误差不是错误。

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误差的来源:(1)估读值跟真实值之间有一定的差异(2)仪器本身不准确(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裱小误差的険:(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2)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3)改进测量方法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8、9、10、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机械运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单位:(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千米(km )、分米(dm )、厘釆(cm )、毫米(mm )、微米(卩m )、纳米(nm )2、换算关系:lkn^l000m=10m ldnf=O. hiF10_,mlcnFlCm lnm=10'm 15=10% lnnF10_m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会放:左边刻度线与物体边缘对齐,刻度平行并紧贴被测物体,不能歪(2)会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湯量值要估瞄分度值下一6。

(3)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岀数字和单位。

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注意: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观察量程和分度值的大(1)累积法:某些测量值太小,不便于用工具直接测量,从而釆取把若干个小量累计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较大的量,再进行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的值。

用这种方法能够测岀细铁丝的直径或一张纸的厚度。

(2)平移法:当物体的长度不能直接测量时,就要想办法把它等值平移到物体的外部,再用刻度尺测量。

(3)化曲为直法:将弯曲的轨迹变成直线来测量。

如测量地图上的铁路线长度,可用棉线与它重合,再拉直测量。

用这种方法,可以测量圆的周长等。

(4)“滚轮”法:用一个已知周长的轮子沿曲线滚动,记下滚过的圈数,用圈数乘以轮子的周长,即为总长度,汽车里程表,就是根据这一道理制成的。

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4、52、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一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二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变化。

3、参照物定义: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参照物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

(1)参照物是被假定不动的物体(2)研究对象本身不能做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3)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参照物(4)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發1、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公式:v=S/tS---路程---米m 千米km t —-时间---秒V —速度—米每秒(m/s )千米每小时km/h 公式的变形:S=Vt t=S/V 单位换算:hn/s=3. 6km/h 物理意义:汽车的速度是15m/s,它表示汽车每秒钟通过的路程是15m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定值,速度的大』心路程、时间的选择无关。

不能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7、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动是最简单的臓运动。

8、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的运动。

常见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

9、平均速度:变速运动比较复杂,如果只是做粗略研究,也可以用公式来计算它的速度。

这样算岀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我们鏈基土鑼瘀應虞10、比较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2)特点: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大小经常变化的直线运动。

(2)特点: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

第二章声现象_、声音的汗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入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岀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得最远,铁轨传声),f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衣吳地二商週螭丕二讓购直蘇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 ;声音在15°C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入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内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2、回声的利用:回声测距(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也就是乐音的三要素。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声音的高低跟发声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HZ),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叫响度。

响度跟发声物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响度跟距离发声体远近的关系:入距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入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

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决定于发声体本身的材料和邰。

匏是我们种声音的重要邮六、超声波和次声波1、声包括人听见的声音和听不到的声音,如超声、次声等。

2、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3、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玆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4、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超声波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5、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岀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岀的声音;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符号曲,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曲指人耳刖好能听见的声音;5、控制噪声:(1)在声源处滅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滅弱(植树,隔音堵)(3)在人耳处滅弱(戴耳塞)八、声音的利用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粉碎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超声波雷达(声纳系统)。

2、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做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旁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音叉振动,未接触的同频率的另一音叉振动发声)第三章物态变化_、蜂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注:搠3掀我们脱斑逼度氤通掀我们典腿度1鼠朝蚀2、摄氏温度:(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乜”表示;⑵摄氏温度的规定盘把 f 标准大气医R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o°c;把一个标准大气氏卩沸水的温度规定为]0虎;然后把虎和MB之间分成100 _ 表:TC。

寸(3)摄艮温度的读在:如“5°C"读作“5摄氏度” ;" -20。

"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二、贓计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斑嶼晦饑的原理制造的;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中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计的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2)继续吸收热量;(2)继续放热;注意:迎麟岫回發碰丕盘晅J 这建鮭廳冬五、汽化和液化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湯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測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或容器底部;酸时,玻能离开赫液体、要计的示数稳且臍要与贓计中夜柱的皿面相平。

三、体温计:用途:体温计是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度的;测量范围=3览?42W ;分度值为o.rt ;体温计戀时可以离开人体;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缩口);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四、熔化和喚固: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焰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物质焰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焰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焰化时有固定温度(焰点)的物质;非晶体:焰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焰点(焰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焰点(焰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晶体裡固的条件:(1)温度达到辭固点;同一晶体的熔点和蔻固点相同;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1)AB 段物体为固体,吸热温度升高;(2)B 点为固态,物体温度达到焰点(48°C ),开始焰化;(3) BC 物体固、液共存态,吸热、温度不变;(4)C 点为液态,温度仍为48,C,物体刖好焰化完毕;(5)CD 为液态,物体吸热、温度升高;(6)DE 段为液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7)E 点位液态,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4眈),开始凝固;(8)EF 段为固、液共存态,放热、温度不变;(9)F 点为固态,凝固完毕,温度为4眈;(10)FH 段为固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2、浏觐3、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1)蒸发:曄飕駐都能发生,些只鏈鲤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注意:蒸发的快慢与3)液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得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干得快);佥)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 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晾衣服时要把衣服摊开晾,为了地上的积水快点干,要把积水扫开);(C)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晾衣服要晾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密g輙臓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注:(a)沸点:適趙蜘勤g蟀(b)丕球籤媛邀丕風化)⑴液体沸腾的条件:(C)(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岀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濺精降温;(5)不同液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得快;4、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