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远离不良行为
请青春远离不良行为

1. 上述案例中的三位初中生的结局会怎 样?
2. 他们受到了不良的诱惑,染上不良的 行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这样的事实 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青少年受到不良诱惑,染上不良行 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事实给我 们的启示:
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有可能 发展为违法犯罪,我们要从小加强 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 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养成良好 行为习惯,以使自己健康成长。
初中生小霍、小年和小冰是在网 吧里认识的“铁哥们”,经常一起在 网络游戏中联手“打杀”。由于长时 间泡在网上,他们很快便囊中羞涩了, 于是决定在现实社会中冒一次险。他 们于一个深夜来到一家废品收购站抢 劫看门的老人,遭到反抗后,竟然像 玩游戏一样痛下杀手,将老人当场打 死,抢走了100元钱后便若无其事地 返回网吧,接着玩开了游戏。直到被 警方逮捕,他们才如梦初醒。
学会拒绝
该拒绝不拒绝, 就会变成懦夫, 有可能永无出头之日。 你拒绝不良诱惑、不良行为, 人生就得到一次升华; 你拒绝过早吃喝玩乐, 人生就多一些希望; 你拒绝违心做恶事, 为自己就赢得了一份尊严。 适时说“不”很重要, 我们一定要学会拒绝!
情景判断
1、今天有精彩网络游戏,进去 看看吧!
2、好友塞给我一支香烟,说: “不抽算什么男子汉!”我 就……
3、小民,你也上,输了就叫你妈给 钱!
4、我们玩得真过瘾,你今晚就别 回家了!
• 一、不良诱惑、不良行为的危 害:影响身心健康,影响学业
进步,可能诱发违法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扰 乱社会秩序、危害他人。
珍爱青春远离犯罪作文

珍爱青春远离犯罪作文珍爱生命远离犯罪心得体会我们学校领导给我们讲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提高学生安全意识”知识讲座,使我深受体会。
安全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生命一旦丧失任何事都无意义,生命是买不回来的,因此我们要珍爱生命。
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
”每一个人都是善良的,只是有的人遇到一些问题没有正确对待,而是采用一些不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所以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老师给我们分析了犯罪的开端,如:厌恶劳动;考试作弊;缺乏社会公德;以强欺弱等这些不良行为,都是犯罪的开端。
因此,我们要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遵守法律法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远离网瘾,上网会影响学习引发违法犯罪;远离毒品,吸烟,赌博;积极乐观。
用善意的心灵与世界对话,学会与他人沟通。
我们还要提高安全意识。
我们中国的孩子有两个不会:不会骗人;遇到伤害不会跑。
因此我们要树立防范意识,不给陌生人开门,放学后与同伴同行,遭到侵害时大声呼救,遇到侵害要学会机智保护自己,不与陌生人单独相处,同时注意交通安全。
对于一些女孩子来说要学会自尊、自爱、自重,不接受陌生人的邀请。
生命如此重要,有时一个不小心会让你痛苦一生。
生命有时是脆弱的,有时是坚强的,可有时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会让你失去它。
生命只有一次,让平安快乐伴我们成长。
再次感谢老师为我们专门开设的讲座,让我受益终生。
篇二:珍爱生命远离危险作文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汶上县白石镇希望小学王贤民大家可能认为安全事故离我们很远,其实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可能就是因为在马路上赶那么一点时间发生了安全事故。
我就发生过一次这样的事故,但因为我做的车开得很慢,所以没有受到什么伤害。
校内、校外安全无处不在。
如果在学校不注意安全,轻受疼痛,重受伤。
有的人因不在正规场所游泳被淹死,有的人因在家用电不小心或玩火造成事故,有的人因在马路上不注意安全出现交通事故,有的人因为贪小便宜中了坏人的陷阱。
团体心理辅导PPT课件

• 听完他的话,孩子们静默不语,若有所思。 • 过了片刻,其中一个孩子问:“那么,哪一只狼能获胜呢?” • 饱经世事的老者回答道:“你喂给它食物的那只。”
• 播下思想的种子,便收获文字; • 播下文字的种子,便收获行为; • 播下行为的种子,便收获习惯; • 播下习惯的种子,便收获人格; • 播下人格的种子,便收获命运。
打架斗殴的性质和危害:
打架斗殴的性质:
• 生命权和健康权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生命权和健康权是其它一切权利的基础。打架斗殴行为严 重威胁他人的生命与健康,轻者违反校规校纪,严重者构成犯罪,将被追究刑事责任。打架斗殴 行为可能构成的罪名有两个:一个是“故意伤害罪”,另一个是“故意杀人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法》对故意伤害罪的定义是: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
• 我曾教过一个学生,因一句话不和,对别人大打出手,虽逞
一时之能,结果经济上用去药费7000多元,时间上双方的父 母在医院轮流护理达十五天之久,思想上必须接受派出所调 查,学校调查处分的以及对方父母指责的压力,情感上因伤
害别人而使自己心灵受到内疚煎熬的折磨。“成本”在经济学 上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厂商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 而购买生产要素的总费用。而打架看起来虽然与生产无关, 但是它是要付出费用的。除有型的财物损失外,更重要的是 精神上的损失是难以计算的。诸如两口子打架的家庭成本、 同志、亲戚之间打架反目成仇的经济成本、身体成本、社会 成本、情节严重者还要负刑事责任。如果在把受伤者精神、 肉体的痛苦、和家人的担惊受怕以及打人者家属的心神不安 算上,有的还因打架致贫、致残,给社会造成巨大负担,可
• 先从吸烟说起:吸烟的坏处:烟草中含有许多致癌物,另外还有许多促致癌物,以及的微小颗粒上,到达肺泡,并在那里 沉积,彼此强化,结果又大大加强了致癌作用。每天吸烟10支以上的人,肺癌死亡率要比不吸 烟者高两倍半。此外,吸烟还能引起喉癌、口腔癌、鼻咽癌、食道癌、胰腺癌、膀胱癌等。吸 烟会使心血管病加剧,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和生成血栓,导致心律不齐,甚至突然死亡。有的学 者研究发现,吸烟者由冠心病引起的瘁死,要比不吸烟者高四倍以上。
杜绝不良行为

▌10.未满十八岁,绝不踏足网吧 等娱乐场所现在成人娱乐场所如 歌舞厅、酒吧、网吧等比比皆是, 由于涉足成人娱乐场所的人员成 分复杂和流动性大,许多违法犯 罪人员也混迹其中,青少年在这 样的场所很容易受到腐蚀;同时,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青少年就是 因为在这些场所结识了不良社会 人员,因为自身缺乏善恶方面的 分析辨别能力,被引诱走上犯罪 的道路,最终被判刑多年,葬送 了自己宝贵的青春。所以,青少 年要避免涉足成人的娱乐场所, 避开不良环境的影响。
▌3.远离帮派团伙、绝不参与斗殴青 少年加入帮派,会变得更大胆,行 为更加放肆。肆意破坏学校和小区 的公物、扰乱治安;肆意殴打他人, 危害社会。作为一名青少年,一定 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谨慎交友,分 辨是非,不要随意加入任何帮派, 牢记法律常识,严格约束自己的行 为。如果自己受到帮派的欺负、威 胁等骚扰,一定要主动向家人、老 师或者警察寻求帮助。
▌6.输不起金钱,赌不起 青春赌博是百害而无一利 的,一方面大量占用学习 和休息时间,影响学习成 绩和身体健康;另一方面 也让青少年产生贪欲,欲 罢不能。一旦欠上赌债, 很有可能会诱发一系列其 他的犯罪行为,像抢劫、 偷盗等,这样会让自己在 违法的路上走的越来越远。
▌5.爱护他人财物,合理控制 情绪青少年朋友们,处于青 春期的你们还不够成熟,还 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所以一些青少年在愤怒时, 很容易失去理智,由于一时 冲动,毁坏他人财物的情况 比比皆是,不管你毁坏了多 少财物,都要承担相应的责 任。年轻的你们,一定要树 立法律意识,学会理智的处 理问题,学会控制自己的情 绪,避免做出违法犯罪的事 情。
▌2.勿携刀具,消除犯罪隐患携带刀 具会带来极大地危害性:一是可能 会由于玩耍而伤及自己或他人,严 重的还会构成犯罪;二是青少年携 带管制刀具,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成为犯罪工具,危害公共安全;三 是携带管制刀具会助长青少年争强 好胜的心理,一旦与同学发生冲突, 随身携带的刀具很可能成为实施犯 罪的工具,促使案件瞬时间恶性加 剧。因此,大家无论是为了自己和 他人的安全,还是为了社会治安或 者不违法犯罪,都不要携带管制刀 具。
青少年对品和不良行为的预防教育

青少年对品和不良行为的预防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快速变化,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面临更多的影响和挑战。
面对品和不良行为的诱惑,我们需要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首先,家庭教育是青少年预防品和不良行为的基础。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起点,父母应该扮演积极的角色,成为孩子真正的引路人。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与他们保持沟通和交流。
通过与孩子的良性互动,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
同时,父母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出榜样,树立正确的行为模范。
其次,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品和不良行为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
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更广阔的知识和视野。
在学校里,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此外,学校也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增加青少年对品和不良行为的认知,让他们了解各种不良行为的后果和危害。
再次,社会环境也是影响青少年的重要因素。
社会是青少年的第二课堂,他们会通过社会环境中的各种信息来树立自己的价值观。
因此,社会应该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积极的环境。
媒体、网络等传媒平台也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传递正面、健康的信息,避免给青少年传达不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最后,青少年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对品和不良行为的预防教育。
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明辨是非,拒绝不良行为的诱惑。
在面对品的时候,青少年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追求真实、高品质的生活方式。
在遇到不良行为的时候,他们应该懂得保护自己,学会拒绝和报警。
只有青少年自身具备了正确的预防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才能在诱惑面前坚持自我原则。
总之,青少年对品和不良行为的预防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青少年自身的共同努力。
只有各方共同协作,才能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通过长期的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可以自律自强,远离不良行为,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政治八年级上陕人教版4.2让青春远离不良行为教案.

让青春远离不良行为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自我防范意识、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行,杜绝不良行为。
2、能力:提高青少年自我防范能力、增强自制能力。
3、知识:知道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表现,以及不良行为与犯罪的联系;了解增强自我防范应注意的问题;了解预防不良行为,矫治严重不良行为,全社会应该创造的必要条件。
教学重难点:不良行为的危害性;自觉抵制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教学过程:导入:展示图片(课本P45):请大家说说这组图中人物行为的共同点。
师总结:这些行为都属于不良行为,违反了《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则》。
而且是一种违法行为,同时也是对自己和社会构成一定危害的行为。
请大家看书后提出问题。
老师归纳出问题,引导大家再看书讨论:1、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哪些行为是严重不良行为?2、为什么要预防和杜绝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3、你认为引起青少年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因素有哪些?4、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才能预防和杜绝不良行为?请学生逐一回答,并请大家补充:师总结:1、(课本P46略)2、(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P46-47。
杜绝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重要意义。
P47)3、(家庭因素:家庭暴力、在家缺少关爱……社会因素:社会风气、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因素:没有远大理想、自我防护能力较差、见利忘义、经不住诱惑、……)4、(个人:课本P48。
国家、社会各方面:P48)请大家阅读练习册P41的文章《两只狼的交战》,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打算如何去杜绝自己身上的不良行为。
课堂小结(略)附<两只狼的交战>一位年迈的北美切罗基人教导孙子们人生真谛。
他说:“在我内心深处,一直在进行着一场鏖战。
交战是在两只狼之间展开的。
一只狼是恶的——它代表着恐惧、生气、悲伤、悔恨、贪婪、傲慢、自怜、怨恨、自卑、谎言、妄自尊大、高傲、自私和不忠;另一只狼是善的——它代表喜悦、和平、爱、希望、承担责任、宁静、谦逊、仁慈、宽容、友谊、同情、慷慨、真理和忠贞。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2单元 第7课 第一节让青春远离不良行为课件 陕教版

C、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D、加强法制教育
E、其他:
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雷锋
焦裕禄
孔Hale Waihona Puke 森徐虎真情告白:人生之路既漫长又短暂:成长的过程很漫长,自毁的过程 却很短暂。
路,总是有十字口的。前面的路由父母、老师牵引的伙伴 们一起走过的。而以后的路,却是要我们用自己的本事去 走。其中的崎岖、坎坷、悠长只有我们亲身经历才能体会 得到的。青少年朋友们,你们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你 们在做出人生抉择的刹那间,不仅仅需要的勇气与智慧, 更重要的要把握好前进的方向。因这它决定着你们以后的 人生。
《自我保护 自我防范》
让青春远离 不良行为
资料:
从广义上讲,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因违法行为 受到拘留、劳动教养、逮捕处理和触犯《刑法》 被执行刑事处罚的一律称为青少年违法犯罪。从 狭义上讲。未满18周岁,因违反《中华人民共 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件》和《刑法》规定,被拘 留、劳动教养、逮捕和触犯《刑法》被追究刑事 责任的未成年违法犯罪、也称为青少年违法犯罪。
友情提示: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 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家庭教育的误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教与家 风对孩子的心理及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直线上升。家 庭结构残缺,使孩子的成长环境先天不良,缺乏父爱或母爱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 的第一诱因。另外,即使家庭结构健全,教育方法不当也将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溺爱型”的家庭教育往往使孩子养成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自私自利、专横霸道 的恶习,一旦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就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高压型”的家庭奉行 棍棒政策,在这种高压下,极易造成孩子的人格自卑和逆反心理,这样的孩子一旦 犯罪,便会凶恶地报复社会,危害性极大。“放任型”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无力管 教或放任不管,使他们失去家庭温暖,造成孩子的性格孤僻冷漠,一遇不良习气和 坏人的引诱就容易走上邪路。此外,父母的不良行为也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4课 自我保护自我防范教案 陕教版

第四课自我保护自我防范学案情境体验漫画中的老板说:“你们成天在这儿抓孙子,我的生意还怎么做?”这样的老板值得同情吗?请你说说你的看法。
学海导航一、课程标准1.内容标准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
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2.课标解读★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本领。
★增强权利意识,掌握维护权益的有效方法,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自觉守法,避免违法尤其避免犯罪。
★认清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对青少年的极大危害,自觉抵御黄赌毒及法轮功等不良诱惑。
(活动建议:列举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易沾染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表现,分析这些行为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二、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自我保护意识;树立自我防范意识、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行,杜绝不良行为。
2.能力目标培养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青少年自我防范能力、增强自制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了解获得法律帮助的方法和途径;知道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表现,以及不良行为与犯罪的联系;了解增强自我防范应注意的问题;了解预防不良行为,矫治严重不良行为,全社会应该创造的必要条件。
三、知识结构情景再现: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撑起自我保护伞自我保护,自我防范让青春远离不良行为一个勇敢而特殊的目击者阅览人生感悟名言活动体验:自我保护从心开始点睛之笔四、学习要点(一)撑起自我保护伞1.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生存所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
(1)意外伤害威胁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2)意外伤害对个人和家庭造成的影响(3)在生活中,如何进行自我保护(4)在网络上,如何进行自我保护(5)身处险境时,如何逃离险境并应对陌生人的帮助2.遭到不法侵害时,寻求法律帮助是进行自我保护的有效武器(1)遭到不法侵害的原因(2)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二)让青春远离不良行为1.为警惕和抵制不良行为的浸染,未成年人既要学会自我保护,更要学会自我防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位失足青年曾这样说到:“人生之路既漫长 又短暂:成长的过程很漫长,自毁的过程却很 短暂。”他告诫青少年朋友说:“路,总是有 十字口的。前面的路是由父母、老师牵引和伙 伴们一起走过的。而以后的路,却是要我们用 自己的本事去走。其中的崎岖、坎坷、悠长只 有我们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得到的。青少年朋友 们,你们正处于人生的十字的路口,你们在做 出人生选择的刹那间,不仅仅需要的是勇气和 智慧,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前进的方向,因为 它决定着你以后的人生。”
故事续二:李刚多次劝说张明,老师也对其 进行批评教育,但张明依然我行我素,渐渐 的,张明开始逃学、旷课、夜不归宿,后来, 在不良青年的引诱和教唆下,他心惊胆颤地 参与了第一次盗窃。多次参与盗窃后,他开 始把影视中的“黑老大”当作自己的偶像, 把“有钱就是人上人”视为心中的唯一准则, 成了十余名有家不归的孩子的头目。此后, 他们不仅偷盗公共财物,勒索学生的钱财, 还抢了十几个出租车司机,直至被警方抓 获……
未成年人不得有的不良行为
不旷 归课 宿、
夜
者参 变与 相赌 赌博 博或
毁偷 坏窃 财、 物故
意
索强 要行 财向 物他
人
厅的人规进 等营不规入 场业适定法 所性宜未律
歌进成、 舞入年法
骂打 他架 人斗
殴 辱
等像情观 制、看 品淫、 、秽收 读的听 物音色
刀携 具带
管 制
虽然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违法程度不 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两类行为都是 违法行为,并在不同程度上违背了社会公德, 不仅对社会构成危害,同时也会严重影响我 们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总结不良行为和 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
一是社会中出现的某些拜金主义思潮,扭曲了一 些未成年人的心理和思想,极易把未成年人引向 犯罪;二是不良影视作品的影响,网络游戏、电 子游戏、影视剧充满色情、暴力内容,使得这一 时期的未成年人的人生观形成处于较为严重的 “后天失调”的环境中。三是缺乏有力维护未成 年人合法权益的组织机构。未成年人为弱势群体, 当他们因种种原因失学和无法就业时,缺乏有效 的监管,使之处于“学校不管了、家庭管不了、 社会没人管”的状态,使之成为违法犯罪的生力 军。
畸形家庭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一方面,畸形家庭使 许多未成年人在性格上变得孤僻、内向,不善交往, 容易做出一些偏激的事情;另一方面,该类家庭中 的未成年人又因丧失了父母的爱抚和管理,逐渐与 其父母感情淡薄,从而控制他们的力量减少了,寻 找自己的希望之光,这时只要有人稍加引诱,就会 滑向犯罪的深渊。
不履行好法定的监护义务。少数家庭不关心子女, 任其发展,不闻不问,未成年人在这种不良的家庭 环境耳濡目睹,久而久之,使他们孤独、自卑、怨 恨、狂妄,极易被坏人所利用,走上犯罪道路。
1. 上述案例中的三位初中生的结局会怎 样?
2. 他们是受到了哪些不良的诱惑而走上 犯罪道路的?
导致张明“蜕变”的因素有哪些?开展“你说 我说”活动,学生自由讨论3分钟,通过此环节, 让学生分析其原因:
自我控制能力差、交友不慎、自我保护、自 我防范意识差、辨别是非能力差,没有把握 好好奇的方向、盲目从众等等。
我们要重视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防微 杜渐,防患于未然。
初中生小霍、小年和小冰是在网吧里认识 的“铁哥们”,经常一起在网络游戏中联手 “打杀”。由于长时间泡在网上,他们很快便 囊中羞涩了,于是决定在现实社会中冒一次险。 他们于一个深夜来到一家废品收购站抢劫看门 的老人,遭到反抗后,竟然像玩游戏一样痛下 杀手,将老人当场打死,抢走了100元钱后便若 无其事地返回网吧,接着玩开了游戏。直到被 警方逮捕,他们才如梦初醒。
张明的做法对吗?为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危害?
我们要正确对待从众和好奇心,这样又结合了 第一课所学内容,有的青少年染上不良嗜好甚 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起因往往与最初没有 正确认识从众和没有把握好好奇的方向有关。
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 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 成年人犯罪法》其中规定了未成年人的若干不良行为。请看 图片:
面对这种情况,李刚和张明应该怎样做?为什 么?
故事续:李刚对王某和张明说:“不行,老师 曾经教育我们,中学生不能吸烟,而且禁止去 网吧、游戏厅等场所,这是违法行为,我的爸 爸妈妈也经常嘱咐我,我也觉得这样不好,我 们还是不要去了吧!”张明则不以为然:“我爸 妈从来不管这些,他们只知道打我,吸烟多酷 呀,我还没去过游戏厅呢!听说咱们班很多同 学都去过!”
张明走上犯罪道路给我们什么启示?
小恶到大恶,再到罪恶,其实只有下一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遥。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 习气开始的。我们要远离不良行为,拒绝 违法犯罪。要使我们自己避免或远离这些 行为,就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抵制、战 胜一些不良诱惑,摆脱它们的干扰,避免 其对自己的危害。
你和身边的同学中,是否存在不良行为和严 重不良行为?请和同学们讨论,怎样预防这 些行为的发生?
河南省公安厅发布消息,为净化网络环境, 打击整治网络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河南省 委宣传部、河南省公安厅、河南省“扫黄打 非”工作小组办公室等12个部门联合成立专 项行动小组,从2008年1月至9月,在全河 南省开展“打击整治网络淫秽色情等有害信 息专项行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自我防范意 识,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行,杜绝不良行为
能力目标: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分析,形成
鲜明对比,讨论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对不良 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危害性的认识,增强自我防 范意识,从而远离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保 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知识目标:知道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和严重不
良行为的表现,以及不良行为与犯罪的联系;了 解增强自我防范应注意的问题;了解预防不良行 为,矫治严重不良行为,全社会应该创造必要的 条件;提高青少年自我防范能力。
故事一:李刚和张明是某校八年级学生,从小一 起长大,广受老师、同学、邻居、亲友的喜爱, 共同担任班上的班干部,他们上学一起走,课下 一起玩,是无话不谈的好伙伴,人们都说他们像 亲兄弟,一天,放学后,李刚和张明像往常一样 走在回家的路上,同学王某叫住他们:“给!” 李刚和张明接过去一看,原来是两支烟,“走呀, 我们一起去游戏厅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