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小学数学课件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东亚三国获奖情况
种类 数量/枚 国别 中国
金牌
银牌
铜牌
51
21
28
韩国
13
10
8
日本
9
6
11
数量/枚
金牌
银牌
铜牌
奖牌
甲、乙果汁饮料月销售情况统计图
数量/箱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一月 二月
甲品牌 乙品牌
月份
三月
小组人 数/人 性别
合唱
围棋
美术
摄影
男生
18
2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9
18
女生
20
15
21
15
注意: ①横轴上每年份确定两个挨着且等宽的格子, 每两个年份的间隔要同样大。 ②纵轴上的刻度根据数据最大值确定。 ③先画虚线再画直条,直条高度务必与刻度 对应。 ④直条与图例对应 ⑤直条上要标数字
复式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①横轴每一数值处有多种数据的直条 ②复式条形图要有图例,单式条形图不需要 有。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标题→横轴纵轴(方向、表示的事物、刻度)→直条
注意:条形的高度一定要与纵轴标示的刻度 对应准确。
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图
人数/万人 50 40 30 20 30 23 32 22 34 3 7
图例
城镇 乡村
21
20
10
0
1985 1990
1995
2000
年份
步骤: ①标题 ②横轴纵轴,并标明分别表示什么事物 ③横轴上分配位置,纵轴上分配刻度 ④标示图例 ⑤画直条 ⑥直条上标数字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画这幅条形统计图时, 你认为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酱坊地小学各年级学生人数统计图
单位:人
2021年3月制
70
用两个不同的条形
60
分别代表男生、女
图例
男生
50
生的人数。 51
女生
47
40
33
22
30
25
27
24
21
20
18
19
14
14
10
0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下面是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表。
人年
数/万人份1985 1990 1995 2000
地区
城镇 30 32 34 37 乡村 23 22 21 20
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图 50 人数/万人 40 30 20 10
0 1985 1990
1995 2000 年份
想一想: 1.表示城填和乡村的两个制条是分开画好,还是
挨着画好?
2.怎样区分这两个制条?
3.怎样让别人知道你的统计图中哪条代表城填人
口数,哪条代表乡村人口数?
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图 50 人数/万人Biblioteka 城填 乡村4030
20
10
0 1985 1990
1995 2000 年份
想一想: 1.哪年城填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2.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3.哪年城乡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
酱坊地小学各年级人数统计表
2013年12月制
47 32 44 75 48 69
酱坊地小学各年级人数统计图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00
生的人数。
95
女生
80
72
61
60 46
40
34 33 33
63
69 56
58 60
20
0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下面是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表。
人年
数/万人份1985 1990 1995 2000
地区
城镇 30 32 34 37 乡村 23 22 21 20
某地区城填人口统计图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纵向复式条形统 计图,同学们要结合实际问题理解并掌 握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中所包含的内容, 可以按照一定的步骤画简单的纵向复式 条形统计图,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某小学各年级男生人数统计表
2007年8月制
年合一二三四五六
年年年年年年
级计级级级级级级
人 数
人 数
305 34
33
46
63
69
60
某小学各年级女生人数统计图
单位:人
2007年8月制
120
100
80
69
63
60
60
46
40 34 33
20
0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某小学各年级学生人数统计表
2007年8月制
人数
年级
一 总计 年
二 年
三 年
四 年
五 年
六 年
级 级级级级级
2.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3.哪年城乡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4.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某超级市场甲乙两种品牌的果汁饮料一 、二、 三月销售情况如下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PPT课件

49 35
46 43
这是复式条形统计图。 想一想,复式条形统计 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 什么区别?
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图
人数/万人 60
城填 乡村
50
40
30
20
10
0 1985 1990
1995
想一想: 1.哪年城填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2.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3.哪年城乡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4.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2000 年份
43 46
49 35
54 27
58 21
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 以像下面这样画,请 你把它补充完整。
这是复式条形统计图,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 有什么区别?
单式条形统计图记载的是一个方面的内容。 复式条形统计图记载的不只是一个方面的内容。
返回
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联系和区别: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98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第2题; 第99页练习二十三,第3题。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复式条形统计图
一、复习导入
《统计》
同学们,你们知道你们班有多少人吗? 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
返回
下面是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表。
人
年
数 份 1980
/万人
地区
城镇
21
乡村
58
1990
27 54
2000
35 49
2010
46 43
某地区城填人口统计图
人数/万人
50 40
年份
某地区乡村人口统计图
小学四下《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PPT课件

2000
地区 城镇 乡村
30 23
32 22
34 21
37 20
某地区城镇人口统计图
人数/万人 50 40 30 20 10 0 1985 1990 1995 2000 年份 30 32 34 37
纵轴
某地区城填人口统计图
标题
人数/万人
50 40 30
30
32
34
37
20
每格代表 几个单位
10 0 1985 1990 1995 2000
这是复式条形统计图,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 有什么区别?
单式条形统计图记载的是一个方面的内容。
复式条形统计图记载的不只是一个方面的内容。
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
1. 都能形象地表示数据的 变化情况。
2.把单式条形统计图进行 合并就能得到复式条形 统计图。
区别
复式条形统计图可 以同时表示几种数据 的变化情况,这样更 便于比较。
• 某地区乡村人口统计图
人数/万人
50 40 30 20 10 0
50 40 30 20 10 0
30
32
34
37
23
22
21
20
1985
1990
1995
2000 年份
1985
1990
1995
2000
年份
你能把上面两个统计图合成一个统计图吗?
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图
50 人数/万人 40 30 20 10 0 1985 1990 1995 2000 年份
想一想: 1.表示城填和乡村的两个制条是分开画好,还是挨着画好?
2.怎样区分这两个制条? 3.怎样让别人知道你的统计图中哪条代表城填人口数,哪条 代表乡村人口数?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50 40 30 20 10 0 1985
30
32
34
37
50 40 30 20 10
23
22
21
20
1990 1995 2000
年份
0
1985
1990 1995 2000
年份
50 40 30 20 10 0
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图
30 23 32 22 34 21 37
城镇 乡村
20
年份
观察、讨论、比较、交流 :
下面是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表
年 人数 份 1985 万人 地区 城镇 乡村
1990 32
22
1995 34
21
2000 37
20
30
23
某地区城镇人口统计图
人数/万人
50
40
30 20 10
30
32
34
37
0
1985Βιβλιοθήκη 1990 1995 2000
年份
某地区乡村人口统计图
人数/万人
50
40
30 20 10
50 40 30 20 10
23
22
21
20
1985 1990 1995 2000
年份
0
1985
1990 1995 2000
年份
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图
人数/万人
50 40
30
复式条形统计图
37
城镇 乡村
32
23
34
30
22
21
20
10 0
20
1985
1990
1995
2000 年份
四年级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ppt

城镇
50
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乡村
40
30
30
23
20
32 22
37 34
21
20
10
0 1985
2020/11/7
1990
2019
2000 年份
2020/11/7
数量/箱
甲、乙果汁饮料月销售情况统计图
甲
150
乙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0 一月
二月 三月
(1)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020/11/7
年份
合作
&
探究☞
某地区城镇人口统计图
人数/万人
40 30
30
20
10
0 年份
1985 1990 2019 2000
2020/11/7
合作 & 探究☞
某地区城镇人口统计图
人数/万人
40
●
30
32
30
20
10
0 年份
1985 1990 2019 2000
2020/11/7
合作 & 探究☞ 某地区城镇人口统计图
月份
(2)如果你是超级市场的经理,下个月你会怎样进货?为什么?
(3)如果你是甲种饮料的厂长,看到这张统计图,你会采取什么 样的20措20/1施1/7 ?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 执教老师 王伟德
情景 & 导入☞
招聘启事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学校急需招聘一名小 秘书,要求: 1、会制作统计图。 2、会对学校成绩做出简单的比较分析。
文山中心小学 2019年12月10日
四年级数学-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课件共20页文档

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25
22
20
15 10
1211Biblioteka 1071816
16
14
12
11
10
5
0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男生 女生
织染局小学一~六年级男、女生统计图
25
20
15
10
10
7
5
22
18
16
16
14
1211
12
11
10
0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2.完成课本102页第2题。
3.完成课本103页第3题。
中国2002年、2006年经济发展统计图
值/千亿元
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2002年 2006年
180 162
160
140
120
100
90
87
80
76
60
47
48
40
20
0 工业增加值
居民存款值
居民消费值
项目
织染局小学一~六年级男、女生统计图
四年级数学-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课件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图
城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及说课说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第一课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该例题通过给定的某地区城乡人口的复式统计表,分别完成该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材首先给出的是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的复式统计表,要求学生在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之上学习如何合并成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做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首次将“统计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统计与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太密切相关了,生活已先于统计到了学生的面前。
该部分内容的设计一方面让学生从更高的角度认识新的统计图和统计量,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怎样根据新的统计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认识并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并从统计图中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和学习品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复式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读图能力。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和做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
说教法、学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四年级的学生实际,我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了解——尝试动手制作——掌握规律——运用规律等主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探索活动中,要为学生留下自主探究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与自学能力。
说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咱们的地球上一共有多少人口吗?我们中国有多少人口?那么我们沂源县又有多少人口呢?(出示)这是某地区1985——2000年城乡人口数量的情况,并把相关数据制成了复式统计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制作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分别完成该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纵向统计图吗?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横轴表示年份,纵轴表示人口数。
)(把相应的数字对齐,条形柱要一样宽,可以用颜色来表示也可以用间隔均匀的阴影线来表示。
)2、自主探究(1)提问:根据这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应该怎么办?你还记得在学习复式统计表的时候我们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起来的吗?(2)讨论并归纳:在学习复式统计表的时候就经常把两种人物或事务成对进行对比,例如,男生和女生、一班和二班等,那么这里我们同样可以把城镇和乡村的人口也进行对比和合并,来把两个统计图合并成一共统计图。
(3)小组合作试着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3、合作交流(1)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揭示课题:向这样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信息组成的条形统计图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
)(2)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请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后教师小结: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一样,都要标明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什么,并写明单位。
另外复式条行统计图还要在右上角表示出每项数据用什么样的图示或者颜色来表示。
每项数据所用的图示或颜色最好不同,以便于区别。
(4)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a.哪年城镇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b.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c.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哪年最少?过渡:制作了这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后,我们能很清楚的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那么,你还能从中得到哪些信息呢?全班交流:从统计图中,我们可以发现人口总数逐年上升,这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我们国家实行控制人口数量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因为人口众多必将带来一系列的严重问题。
而该地区近年来城镇人口逐年增加,农村人口逐年下降,这又是因为什么呢?的确,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人口不断转为城镇人口,这也反映出,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平也是越来越高。
小结:从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中,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得到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三、巩固练习1、完成第101页的“做一做”。
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第四小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后通过调查收集数据,然后通过整理,再完成统计图,交流信息。
)2、完成练习十九第一题。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3、作业纸发放,巩固练习四、总结完善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有什么收获?课后请调查你们小组同学一周内爸爸妈妈每天的睡眠时间,制成统计表。
根据统计表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信息?你有什么建议?根据你的调查结果写一篇数学日记。
说课稿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第一课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二、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表示统计的结果,能够根据统计图表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经历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初步建立了统计观念。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思想是,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讨论和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联系和区别,进而从更高的角度认识统计图和统计量,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根据《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的规定,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认识并绘制纵向条形复式统计图,2、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并从统计图中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是:1、认识和了解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依据所给定的信息画出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3、能根据统计图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分析。
4、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为:1.正确画出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统计图发现信息、分析信息,并能提出简单问题。
五、教学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课程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推理与交流”。
所以在这节课中我有意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紧密相连,使学生探索的经历和得出新发现的体验成为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
六、说教法、学法:我认为这个例题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
首次将“统计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统计与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太密切相关了,生活已先于统计到了学生的面前,为此我在教学设计时大胆地将例题变为学生最常见的事物的信息——四年级各班级男女生人数调查结果。
其中,学生具体实践的方式和过程并没有改变。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四年级的学生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了解——尝试动手制作——掌握规律——运用规律等主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探索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与自学能力七、教学设计: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那大一小四年级一共有几个班吗?(7个班)那么同学们知道这7个班的具体人数吗,现在就请同学们来看一下这个统计表(课件出示统计表)【这一环节是为了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人和事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轻松的谈话,有趣的情境,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身心放松,全情投入,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出条形统计图第一步是制作纵向单式统计图。
师:你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分别来绘制统计图吗?(男女生动手操作单式条形统计图)师:请我们的男生完成1号练习纸中的男生人数统计图,女生则完成2号练习纸中的女生人数统计图。
(提示学生作图时因注意画的直条一定要直,数据准确,直条要一样宽)[这一环节采用男女生分工合作,在合作中又有竞争意识,看男生画的好,还是女生画的好,这样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
]第二步是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引导学生看黑板上的两幅统计图,并提出问题。
说明复式条形统计图出现的必要性在回答问题时,先让学生小组互相交流,然后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然后适当引导,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教学时授课我是这样做的:师:1号练习纸上是反映我们那大一小四年级各班男生的人数,2号练习纸反映的是各班女生的人数。
仔细观察你们绘制的这两张统计图,想一想,老师如果不看统计表,只看统计图,有没有办法一眼能看出四2班的男生人数多,还是四4班的女生多。
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师:那我们可以怎么样来把他们男女生的总人数合并在一张表格中?师:我们在学习复式统计表的时候,经常把两种人物或事物成对地对比。
例如男生和女、1班和2班等。
黑板上的两个统计图分别表示的是我们那大一小四年级各班男女生人数统计情况,那么我们现在也可以在同一个统计图中同时表达男女生人数情况。
现在就请同学们试着画一画复式条形统计图。
【这一环节设计意图是学生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微妙是体会到复式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整个过程使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突出体现了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体验知识的发生于发展的过程”的新理念。
】3、对比分析:学生通过对复式统计图的分析,进一步感受到它与单式统计图的不同,从而体会到复式统计图有着更大的作用。
4、回归教材:教材例1的例题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比较难理解,我们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依据所给定的信息画出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