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疏水材料的应用前景

合集下载

材料科学中的超疏水表面技术

材料科学中的超疏水表面技术

材料科学中的超疏水表面技术材料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研究各种物质的性质、结构、制备和应用等方面。

在材料科学中,超疏水表面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下面,我们将详细了解这一技术的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超疏水表面技术的原理超疏水表面技术是指通过特殊方法处理表面,使得其具有极强的疏水性能,即液滴在表面上呈现出球形或半球形的情况。

这种技术的核心在于微纳级的表面结构和化学成分的优化。

其中,微纳级的表面结构是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制备一定尺度的微纳级结构,可以增加表面的接触角,即水滴在表面上的接触角大于90度。

同时,微纳级结构还可以改变水滴在表面上的运动方式,使其更容易滚动或滑落。

这些特性使得表面具有更好的自清洁、防污和防腐蚀功能。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化学成分。

通过在表面增加亲水基团或疏水基团,可以调节表面的亲疏水性。

通过控制不同基团的分布密度和类型,可以实现不同功能的超疏水表面。

二、超疏水表面技术的应用超疏水表面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自清洁材料超疏水表面可以有效地减少物质在表面上的侵蚀和积垢,因此可以应用于自清洁材料的制备。

例如,建筑材料、汽车玻璃、纺织品等都可以通过超疏水表面技术实现自清洁效果。

2. 防水和防污涂层超疏水表面可以抵御水和油等液体的渗透和附着,因此可以用于制备防水和防污涂层。

例如,建筑物的屋顶和外墙、飞机的机身和车辆的表面等都可以通过超疏水涂层实现防水和防污效果。

3. 生物医学应用超疏水表面还可以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通过在医疗器械表面制备超疏水结构,可以防止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附着,从而减少感染的发生。

同时,超疏水表面还可以在肝功能损伤等情况下,帮助肝脏细胞愈合和再生。

三、超疏水表面技术的未来发展在未来,超疏水表面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其中,以下几个方面将是重点。

1. 细化表面结构随着技术的逐步提升,表面结构已经从微观范围向纳米级发展。

未来,细化表面结构将更加普遍,甚至可能到达亚微米级。

超疏水性材料

超疏水性材料

超疏水性材料超疏水性材料是一种具有极强疏水性能的材料,其表面能够使水珠快速滚动并迅速脱离表面,同时也能有效地抵御水珠的附着和渗透。

这种材料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纺织、建筑、医疗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超疏水性材料的特性、制备方法以及应用前景。

超疏水性材料的特性主要体现在其表面的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上。

通常来说,超疏水性材料的表面会具有微纳米级的结构,这些微观结构能够使水珠无法在其表面停留,从而实现疏水效果。

此外,材料的化学成分也会影响其疏水性能,一些特殊的化学成分能够使材料表面形成疏水膜,从而实现超疏水性。

制备超疏水性材料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包括化学表面修饰、纳米结构构筑和表面涂层等。

化学表面修饰是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的化学成分来实现疏水性能的提升,这种方法通常会采用化学溶液浸渍或气相沉积等技术。

纳米结构构筑则是通过在材料表面构筑微纳米级的结构来实现超疏水性,常见的方法包括溶液浸渍、模板法和电化学沉积等。

表面涂层是在材料表面涂覆一层特殊的疏水性材料,使其表面具有超疏水性能。

超疏水性材料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纺织领域,超疏水性材料可以用于制备防水、防污的功能性纺织品,如雨衣、户外服装等。

在建筑领域,超疏水性材料可以应用于建筑涂料、玻璃表面处理等方面,起到防水、防污的作用。

在医疗领域,超疏水性材料可以用于制备医疗器械表面,减少细菌附着,起到抗菌的作用。

在环境保护领域,超疏水性材料可以用于油水分离、污水处理等方面,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

总的来说,超疏水性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制备方法也在不断地得到改进和完善。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超疏水性材料在未来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为各个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超疏水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前景

超疏水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前景

超疏水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前景哎呀,要说这超疏水材料,那可真是个神奇的玩意儿!我记得有一次,我去公园散步,正好赶上下雨。

我躲在亭子里避雨,看到旁边的荷叶上,水珠一颗颗滚落,荷叶却一点也没被打湿。

当时我就想,这大自然可真是奇妙,居然有这种神奇的现象。

后来我才知道,这其实就是超疏水现象的一种体现。

那什么是超疏水材料呢?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表面与水的接触角大于 150 度,滚动角小于 10 度的材料。

要制备这种神奇的材料,方法还真不少。

比如说,我们可以用化学气相沉积法。

这就好比是给材料穿上一层特殊的“防护服”,让水根本沾不上边。

还有溶胶凝胶法,就像是给材料做了一次“美容护理”,让它的表面变得超级光滑,水一碰到就溜走了。

咱们先来说说化学气相沉积法。

这个方法就像是在一个神奇的魔法室里操作一样。

把需要处理的材料放进一个充满特殊气体的容器里,然后通过加热或者其他方式,让这些气体在材料表面发生反应,形成一层薄薄的、具有超疏水性能的涂层。

这层涂层就像是给材料披上了一层隐形的雨衣,水滴滴上去,就像在荷叶上一样,咕噜噜地滚走了。

溶胶凝胶法呢,稍微有点复杂。

先得准备好一些特殊的化学溶液,然后把材料浸泡在里面。

这些溶液会慢慢地发生化学反应,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凝胶。

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比如干燥、加热等等,这层凝胶就会变成具有超疏水性能的涂层。

这个过程就像是给材料做了一个深度的 SPA,让它焕然一新,拥有了超级疏水的能力。

还有一种方法叫模板法。

这就像是用一个模具来塑造材料的形状和表面结构。

先准备一个具有特殊微观结构的模板,然后把材料填充进去或者在模板表面进行处理。

最后去掉模板,留下的就是具有超疏水表面结构的材料啦。

这种方法就像是做蛋糕的时候用模具做出各种形状一样,只不过我们做出来的不是蛋糕,而是超疏水材料。

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刻蚀法、自组装法等等,每一种方法都有它的独特之处。

那超疏水材料都能用来干啥呢?这用处可多了去了!比如说在建筑领域,我们可以把超疏水材料涂在建筑物的外表面,这样雨水就不会在墙壁上留下痕迹,建筑物也不容易受到雨水的侵蚀。

水利工程中新型超疏水材料应用前景展望

水利工程中新型超疏水材料应用前景展望

3、生物仿生材料:模仿自然界中的生物表面结构,制备出具有高透光性和 耐磨性的超疏水材料。
4、其他新型超疏水材料:如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多孔陶瓷材料等。
参考内容
引言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新型材料的技术和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其中,超 疏水材料作为一种具有特殊表面性能的材料,引起了广泛的兴趣。超疏水材料具 有防水性和透气性,在众多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次演示将详细介绍超 疏水材料的定义、应用状况以及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参考内容二
摘要:超疏水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表面性能的材料,具有极低的液体吸附性 和高度的水滑性。本次演示将综述超疏水材料的研究现状,包括材料选择、材料 性能及其应用前景。最后,本次演示将总结目前的研究成果和不足,并强调未来 研究的需求和方向。
引言:超疏水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其表面具有特殊结构,使得液体 在与材料表面接触后迅速滑落,具有极低的水接触角和极高的水滑性。这种材料 在防尘、防水、防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研究者们在超疏水材 料的制备与应用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然而,超 疏水材料的研究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水利工程中新型超疏水材料应 用前景展望
目录
01 引言
03
新型超疏水材料研究 进展
02 研究现状 04 参考内容
引言
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之一,对于保障水资源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水利工程面临着越 来越多的挑战。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效能和安全性,新型超疏水材料的应用逐渐 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次演示将介绍水利工程中新型超疏水材料的应用前景展望。
超疏水材料的定义和应用状况

超疏水材料的看法

超疏水材料的看法

超疏水材料的看法
超疏水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表面结构的材料,它能够高度排斥水分,使水滴在表面上迅速滚落,甚至能够形成水珠不易附着的效果。

这种材料具有许多优点,如自清洁、抗污染、抗霉菌和防腐蚀等。

对于某些领域的应用来说,超疏水材料可以提高材料的性能和寿命。

首先,超疏水材料可以应用于建筑材料中,如玻璃、金属、陶瓷等,可以保持表面清洁,减少污染物附着,提高建筑物外墙的美观性和持久性。

其次,超疏水材料也可以应用于纺织材料中,用于制作防水衣物、雨伞、鞋子等产品,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分进入,让人们在雨天保持干燥舒适。

此外,超疏水材料还有潜在的应用于医疗领域,如制作抗菌衣料、医疗器械表面涂层等,可以减少菌群滋生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然而,超疏水材料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制造这类材料的成本可能较高,这在大规模应用中可能成为制约因素。

其次,超疏水表面在受到磨擦或损伤后,可能会降低其抗水性能。

最后,对于一些特定液体,如油,超疏水材料的效果可能不明显。

总的来说,超疏水材料在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
带来许多优势和功能。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预计超疏水材料的性能和可持续性将进一步提高,从而扩大其应用范围。

超疏水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超疏水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超疏水材料的设计与制备近年来,超疏水材料备受关注,因其在自洁、防污、抗污染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本文将讨论超疏水材料的设计原理以及制备方法。

一、超疏水材料的设计原理超疏水材料的疏水性主要取决于其表面的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

常见的超疏水材料设计原理包括微结构模仿与表面修饰两种。

微结构模仿是通过模仿自然界中一些生物体表面的特殊结构,实现超疏水性。

例如,莲叶表面是超疏水的,其疏水性能源于其微米级的细疙瘩结构和纳米级的蜡质颗粒。

将这种微结构复制到材料表面,可以使其具有类似的超疏水性能。

表面修饰是通过在材料表面改变其化学成分,实现超疏水性。

这种方法通常包括两个步骤:首先,将材料表面处理成亲水性;然后,通过化学反应将亲水表面转变为疏水表面。

具体的表面修饰方法包括化学气相沉积、溶液浸渍和化学修饰等。

这些方法可以改变材料表面的化学成分,使其具有疏水性。

二、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根据具体需求的不同,选择适合的制备方法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制备方法。

1. 纳米粒子法纳米粒子法是一种常见的制备超疏水材料的方法。

首先,通过化学合成或物理方法获得一定大小的纳米粒子;然后,在材料表面涂覆一定厚度的纳米粒子,形成类似于莲叶表面的微结构,从而实现超疏水性。

2. 化学修饰法化学修饰法是通过在材料表面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改变其化学成分,实现超疏水性。

常用的化学修饰方法包括硅烷偶联剂修饰、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修饰等。

3. 高分子涂层法高分子涂层法是通过在材料表面涂覆一层高分子材料,形成一定的表面结构和化学成分,实现超疏水性。

常用的高分子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聚合物聚合方法和聚合物共挤出法等。

三、超疏水材料的应用前景超疏水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

1.自洁涂料超疏水涂料能够使涂层表面形成微细的颗粒结构,使污染物无法附着在涂层表面,从而实现自洁效果。

这种自洁涂料可以应用于建筑、汽车、船舶等领域。

2024年疏水涂层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疏水涂层市场需求分析

疏水涂层市场需求分析1. 引言疏水涂层是一种可以在物体表面形成疏水特性的涂层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当前疏水涂层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为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提供参考。

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疏水涂层市场需求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疏水涂层在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电子设备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市场前景广阔。

3. 市场需求分析3.1 建筑领域需求建筑领域对疏水涂层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外墙涂料以及屋顶涂层上。

疏水涂层可以有效防止水分侵入建筑物内部,提高建筑物的防水和抗腐蚀能力。

随着人们对建筑品质和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疏水涂层市场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将持续增长。

3.2 汽车工业需求汽车制造业对疏水涂层的需求主要体现在汽车外饰和内饰方面。

疏水涂层可以保护汽车车身和内饰件免受雨水、灰尘等外界环境的侵害,延长汽车使用寿命,并提高车辆的外观质量。

3.3 航空航天领域需求在航空航天领域,疏水涂层的应用非常重要。

疏水涂层可以降低飞机表面的空气阻力,提高飞机的燃油效率。

同时,疏水涂层还能减少冰封对飞机表面的影响,提高飞行安全性。

3.4 电子设备需求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对疏水涂层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疏水涂层可以保护电子设备表面免受水分、尘埃、油污等的侵害,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4. 发展趋势分析疏水涂层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技术创新:目前,研究人员正在不断探索新的疏水涂层材料和制备方法,以提高疏水涂层的性能和稳定性。

•环保可持续: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市场对环保型疏水涂层的需求也在增加。

疏水涂层生产商应该注重绿色环保产品的研发,以满足市场需求。

•多领域应用:未来,疏水涂层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如电子设备、食品包装等领域都有潜力成为新的疏水涂层市场。

5. 结论当前疏水涂层市场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建筑、汽车、航空航天和电子设备等领域。

浅谈超疏水材料的应用前景

浅谈超疏水材料的应用前景

浅谈超疏水材料的应用前景超疏水材料是一类具有极强防水性能的材料,能够在其表面形成高度疏水的特性。

超疏水材料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以下将从工业、医疗、环境和生活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在工业领域,超疏水材料可以应用于液体分离和油水分离。

传统的分离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和资源,而超疏水材料可以通过其疏水特性实现液体分离,从而节省资源并减少环境污染。

例如,将超疏水材料应用于油水分离装置,可以实现高效分离,并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此外,超疏水材料还可以应用于自清洁涂料、防腐材料等领域,提高工业材料的耐用性和性能。

其次,在医疗领域,超疏水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超疏水材料可以应用于医疗器械表面涂层,具有阻止细菌和病毒附着的作用,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此外,超疏水材料还可以应用于人工皮肤和人工器官的制造,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

超疏水材料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医疗领域的卫生标准和手术效果。

再次,在环境领域,超疏水材料可以应用于净化水源和治理水污染。

水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而水资源的污染和紧缺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问题。

超疏水材料可以通过其高度疏水的特性,使污染物无法进入水体,从而实现水的净化和保护。

例如,超疏水材料可以应用于河流、湖泊的保护和水域生态的恢复工作。

最后,在生活领域,超疏水材料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超疏水材料可以应用于建筑材料,如窗户、墙面等,具有自清洁和防尘的功能。

此外,超疏水材料还可以应用于家居用品,如锅具、餐具等,防止水和油污渗透,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卫生程度。

超疏水材料的应用可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和舒适。

综上所述,超疏水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包括工业、医疗、环境和生活等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超疏水材料的性能和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宽,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福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疏水材料的应用前景近年来,超疏水材料以其优越的性能,超强的疏水能力,在家电行业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泛,引起了该领域专家的极大关注。

本文总结归纳了超疏水材料的疏水机理和研究现状。

最后,对超疏水材料在家电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落在荷叶上的雨滴不能安稳地停留在荷叶表面,而是缩聚成大大小小的水珠并滚落下来,水珠在滚动的过程中会带走叶片表面的灰尘。

因此荷叶在雨后会变得一尘不染,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我们称之为“荷叶效应”。

因此,科研工作者从中获得灵感和启迪,对超疏水表面展开大量的研究。

近年来,有关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及其性能方面的研究,成为了材料科学领域的关注热点,发展极其迅速。

超疏水材料以其优越的性能,超强的疏水能力,在家电行业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前景。

1 疏水机理1.1 超疏水表面的特征自然界中的很多植物叶片,如荷叶、粽叶、水稻叶、花生叶等,都具有超疏水能力。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这些叶片的表面并不光滑,而是分布着很多微纳米凸起。

直径约为125 nm的纳米枝状结构分布于直径约为7 μm 的微米级的乳突结构上,形成分级构造。

同时,叶面还覆盖有一薄层蜡状物,其表面能很低。

当雨水落在叶片表面时,凸起间隙中的空气会被锁定,雨水与叶面之间形成一层薄空气层,这样雨水只与凸起尖端形成点接触,表面黏附力很弱。

因此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可缩聚成球状,并能在叶片表面随意滚动。

而灰尘与叶片也为点接触,表面黏附力很小,很容易被水珠带走。

在分级构造和蜡状物的联合作用下,叶片得以实现超疏水性和自清洁功效。

除了植物之外,自然界中的许多动物体表面也具有很强的疏水和自清洁功能,如鸭子羽毛、蝴蝶翅膀、水上蜘蛛、水黾、蝉等。

房岩等人发现蝴蝶翅膀表面较强的疏水性是翅膀表面微米级鳞片和亚微米级纵肋综合作用的结果。

通过高倍扫描电镜观察,蝴蝶翅膀表面由多个鳞片覆瓦状排列组成,鳞片表面由亚微米级纵肋及连接组成,形成阶层复合结构,鳞片的纵肋横截面均为规则的三角形。

当水滴滴落到翅膀表面时,大量的空气被围困于亚微米级的间隙中,在翅膀表面形成了一层空气薄膜,使水滴与翅膀不能充分接触,从而使蝴蝶翅膀具有超疏水功能。

1.2 超疏水理论静态接触角是衡量固体表面疏水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指在固、液、气三相交界处,由气/液界面穿过液体内部至固/液界面所经过的角度,是润湿程度的量度,用α 表示,如图2。

90°的α值是判断固体表面亲水与疏水的临界值:1)α<90°,固体表面是亲水性的;2)α>90°,固体表面是疏水性的;3)特别地,当θ>150°时,水滴很难润湿固体,而且容易在其表面随意滚动,这样的表面被称为超疏水表面,具有自清洁性能的超疏水表面是近年来的科研热点。

接触角是表征固体表面疏水性能的静态指标,除此之外,衡量固体表面的疏水性能的动态指标是滚动角,其数值越小,表明疏水性越好,相应的自清洁功能越优异。

如图3 所示,将液滴放置在水平的固体表面,将表面沿着一定方向缓慢倾斜,当液滴在倾斜的固体表面上刚好要发生滚动时,倾斜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就是滚动角的大小,以β 表示。

对于理想的固体表面(光滑、平整、均匀),固体、气体、液体界面件表面张力会达到平衡,体系总能量趋于最小,Young’s 方程给出了接触角与表面能之间的关系:γ s,g =γs,l +γg,l cosθ (1)公式中γ s,g ,γs,l ,γg,l分别代表固气、固液、气液间的界面张力。

由上式可以看出,接触角越大,固体的表面能越小。

要想增强材料表面的疏水性,可以采取降低表面能的方式,增大其与液体的静态接触角。

然而,仅凭降低材料表面能这一措施,无法获取良好的超疏水效果,甚至是使用具有最低表面能的含氟物质修饰光滑固体表面,其接触角也不会超过120 °。

实际上,固体表面都是非理想表面,其粗糙构造是影响疏水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对其加以考虑。

关于粗糙表面的浸润性(亲水/疏水性),目前有两种理论:Wenzel 和Cassie 理论。

假设粗糙表面是凹凸相间的结构,按照Wenzel 的理论,液体会填满粗糙表面的凹槽,是一种完全接触润湿,如图4 所示,实际的固液接触面积大于表观接触面积,增加表面粗糙度可以提高其疏水性能。

根据Cassie 的观点,由于凹槽内截留有大量空气,水滴无法渗入其中,导致空气滞留在表面凹陷处,形成气-液-固复合接触,如图5 所示,该模型可用下式解释说明:cosθ*=(1-f)(cosθ+1)-1 (2)式中的θ*和θ 分别是水滴与粗糙表面和光滑表面的接触角,f 是滞留于粗糙表面的气体相分率。

根据上式,随着f 值增大,即越多的气体滞留于粗糙表面凹槽之间,水滴与表面的接触面积随之减小,就越难渗入到表面内部,导致大的接触角。

因此,获取超疏水表面的最好方式就是改变固体表面的微观形貌。

一个显示出优异性能的超疏水表面,其与水滴的接触角大于150 °,滚动角小于5 °,这种疏水性能是其表面的显微结构及化学组成双重作用的产物。

制备超疏水表面一般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直接在低表面能材料如氟碳化合物、硅树脂以及其它一些有机化合物的表面构建粗糙结构。

另一方面,通过对具有高表面能的固体表面进行粗糙化,然后用低表面能物质(如氟硅烷)进行化学修饰。

基底材料主要包括无机材料、金属及其氧化物等。

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制备具有理想粗糙度的表面是极其关键的一步。

目前,超疏水表面的粗糙化处理技术主要有刻蚀法、模板法、溶胶-凝胶法、静电纺丝法、水热法、化学沉积法、腐蚀法、相分离与自组装法等。

2 超疏水表面在家电行业的应用前景基于大自然赋予的灵感,科研工作者将这种神奇的“荷叶效应”引入到材料领域。

从目前的文献报道来看,国内外关于制备超疏水表面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制备技术发展已逐渐趋于成熟,已经利用多种方法制备出了多种性能优异的超疏水性表面,主要涵盖具有超疏水性能的薄膜、涂层以及织物等等。

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例如,将其应用于石油管道中,可以防止石油对管壁的粘附,从而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并防止石油管道堵塞;作为汽车、飞机、航空器等的挡风玻璃,不仅可以减少空气中灰尘等污染物的污染,还能够使其在高湿度环境或雨天保持干燥;用于水中运输工具,可以减少水的阻力,提高行驶速度;用于微流体装置中,可以实现对流体的低阻力、无漏损传送;用于微量注射器针尖上,可以完全消除昂贵的药品在针尖上的黏附及由此带来的针尖污染。

基于超疏水材料的优异性能及广泛用途,设想将其应用到家电设备上,有望解决困扰家电行业多年的技术难题。

2.1 超疏水材料在空调领域的应用当今社会,空调已成为高度普及的家用电器。

空调夏天制冷时,换热器上会产生大量冷凝水,需要专门的排水管将其排到室外,这不仅降低了空调的能效比,而且容易出现漏水现象,更为严重的是冷凝水会带走大量能量,造成室内的空气湿度不断减小,导致人们生活、工作的环境恶化。

同样,冬天制热时,室外机换热器会结霜,霜层的存在会增加换热热阻,降低传热系数,对换热系统造成一定的危害。

为了除霜不得不经常停掉空调,这不仅浪费电能还容易出现制热失效等各种故障。

因此,防凝露和除霜控制是空调制冷行业方兴未艾的研究课题。

受到超疏水表面特殊结构的启发,许多学者开展了超疏水抑霜的研究。

Liu等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一种具有类似荷叶表面的微纳米二元结构的超疏水表面,水滴在超疏水表面上的接触角高达162 °。

对这种疏水表面上的结霜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增强表面疏水特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初始霜晶的出现并影响霜层的结构,但这一影响仅局限于结霜初期,一旦冷表面被霜层覆盖,表面的疏水特性不再起任何作用。

徐文骥等采用中性电解液,通过电化学加工技术及氟化处理方法制备出铝基体超疏水表面,接触角达到160 °,滚动角小于5 °,并在其上进行了结冰和结霜研究。

结果表明:该超疏水表面经过50 多次结霜、除霜后,仍具有很好的超疏水性能,表现出良好的重复性和耐久性;与普通铝表面相比,铝基体超疏水表面具有明显的延缓结冰霜作用,霜晶先出现在四周边缘处并逐渐蔓延到中间,霜层疏松,结构脆弱,在外力作用下可轻松去除,但抑霜能力随着冷表面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由于部分超疏水表面在冷凝阶段丧失疏水性从而丧失抑霜性能,大大地限制了超疏水表面在抑制结霜方面的潜力。

纳米结构超疏水表面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丁云飞制备了7 种分别具有单纯微米颗粒结构、微米颗粒/纳米纤维混合结构和单纯纳米纤维结构的疏水表面。

结霜实验发现,综合对比霜晶出现时间和覆盖率,全纳米结构的表面抑霜效果最好,这可能是由于纳米微结构足够小,冷凝液滴不能够侵入到微结构间隙里。

然而纳米粗糙结构的特点不仅如此,其上冷凝液滴的自发弹跳现象和由此引发的快速除霜方法为超疏水表面的实际应用带来更大可能性。

2.2 超疏水材料在冰箱、冷柜领域的应用冰箱(冷柜)也是必备的家用电器,但是其内胆表面凝聚冷凝水、结霜、结冰的现象一直是困扰该行业的一个难题,这种现象不仅使导热率降低,耗费电能,也不利于制冷并影响食物保存,为此我们要经常的定时关机开门以除冰除霜。

凝露现象通常是有害的,有可能导致微生物和细菌滋生,而现在的高端冰箱内饰件为了追求一种美观和实用性,通常结构比较复杂,不方便拆卸,使清洁工作的难度增加。

为避免内胆表面出现结霜、结冰现象,若采用特殊工艺,在内胆和内饰件上涂覆纳米超疏水材料涂层,小水滴在内胆和内饰件表面上自动滑落,不会在上面沉积,也不会出现冰层现象。

除此之外,冰箱内表面具有很强的自清洁功能,脏东西就不容易粘在上面,使其更容易清洁。

制冷系统输送流体时,为了克服管道阻力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如果采用纳米技术将系统制冷回路的内表面制成具有超疏水能力的表面,则可大大减少流体压降,大大提高换热率,进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

2.3 超疏水材料在厨房设备上的应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厨房小家电的种类一应俱全,给人们的传统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但是在享受先进科技带来的便捷的同时,厨具的清洗成了家庭主妇们头疼的难题,例如电饭煲的内表层上粘着的米粒不易清洗、抽油烟机的外表面油垢难于擦拭.但是如果将其表面采用超疏水/油材料处理,将会有效地解决上述难题。

2.4 超疏水材料在电视卫星天线上的应用我国北方是高降雪地区,有时候积雪可达一尺多厚,若覆盖在屋顶的卫星接收天线上的积雪得不到及时的清理,会导致无法正常收看电视节目,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但如果天线表面采用超疏水材料,雪花落在天线表面就融化滑落而不会产生积雪问题,同时避免清理的麻烦。

2.5 超疏水材料在其它家用电器上的应用纳米超疏水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光学、电学和磁学性质,其在锂离子电池和平板显示器等方面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