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7: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要点归纳

合集下载

五年级数学上册_《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清单

五年级数学上册_《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清单

2023-2024学年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核心考点集训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八大考点】(学生版)知识点01:用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1. 用列举法解决围长方形的最大面积问题先求出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再列表找出不同的围法;对列举的结果进行比较,找到符合要求的答案。

2. 用列举的策略解决比赛场次问题(1)文字列举:列举每次比赛场次的组合。

(2)画图列举:几支球队就画几个点,再用两点之间的连线表示球队之间所进行的比赛,连线有几条,就有几场比赛。

1. 列举时不能杂乱无章地罗列,要有一定的顺序,这样才能做到不得复、不遗漏。

2. 在解决握手问题时要考虑到握手是相互的,避免重复列举。

【考点01】握手问题—比赛场数【考点02】握手问题—常见场景下的多种情况选择【考点03】排列组合—路线的多种选择【考点04】排列组合—摸球的多种情况【考点05】排列组合—数字问题【考点06】排列组合—翻卡片的多种情况【考点07】排列组合—长方形面积问题【考点08】排列组合—其他常见场景问题考点01:握手问题—比赛场数【典例精讲】南山小学举行小学生足球赛,有4支球队参加,分别是红队、黄队、绿队和蓝队。

如果每两支球队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答案】解:4×(4-1)÷2=4×3÷2=12÷2=6(场)答:一共要比赛6场。

【思路点拨】一共要比赛的场次数=n(n-1)÷2。

【真题强化1-1】五年级有六个班参加拔河比赛,每两个班之间都要举行一场比赛,一共要举行多少场比赛?【真题强化1-2】(2021五上·玄武期末)甲、乙、丙、丁四队进行篮球比赛,如果每两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______场,如果采用淘汰赛制(每比赛一场就淘汰一支队伍),那么只要比赛______场就能赛出冠军。

【真题强化1-3】(2019五上·泗洪期末)元旦期间,青山小学五年级举行足球比赛,共有5支队伍参加比赛,每两支队伍都要赛一场,一共要赛______场。

解决问题的策略1-6年级知识点

解决问题的策略1-6年级知识点

解决问题的策略1-6年级知识点解决问题的策略1-6年级知识点:一、数学问题:1. 加减法问题:- 加减法口诀:根据年级不同,可以适当调整口诀的难度。

例如,一年级可以使用简单的口诀:"加法是往右加,减法是往左减";二年级可以使用稍复杂的口诀:"同加同减不变化,差异相差相加"。

- 进位和借位:解决加法或减法中的进位和借位问题,可以使用宝箱进出法等具体方法。

2. 乘除法问题:- 乘法口诀表:要求学生熟记乘法口诀表,能够灵活运用。

- 乘法分配律和除法简便运算:对于较复杂的乘除法,可以通过运用乘法的分配律和除法的简便运算方法,简化计算过程。

- 约分和分数计算:能够进行分数的约分和加减乘除的计算,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语文问题:1. 阅读理解问题:- 预测法和猜词猜意:通过标题、插图等来预测文章的内容;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或陌生词语时,可以猜测词义或意思。

- 分段阅读和标记法:将长篇文章分段读,读完一段后,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段落的大意,并在文章上标记重点内容。

2. 写作问题:- 写作框架和思维导图:学会使用写作框架和制作思维导图来提升写作能力。

例如,对于记叙文,可以将故事按照“开头-事件-结尾”的框架进行组织;对于说明文,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整理要点和组织思路。

- 词语的选择和句式的变换:学会使用丰富多样的词语和句式,提升文章的表达力。

三、英语问题:1. 单词拼写问题:- 认真拼写:培养学生认真抄写和默写单词的习惯,注意单词形式和拼写规则。

- 同音异形词和易错词:学习同音异形词和易错词的拼写和用法。

2. 语法问题:- 语法规则记忆和运用:学习常见的语法规则,能够正确运用到写作和句子构造中。

以上只是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相关参考内容,具体的问题解决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来确定。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需要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和沟通交流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问题解决的思维和方法。

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整理一、知识点一:列表法解决问题。

1. 学校食堂购买了一些大米和面粉,大米买了5袋,每袋25千克;面粉买了3袋,每袋30千克。

大米和面粉一共多少千克?- 解析:首先用列表法整理信息。

物品袋数每袋重量(千克)大米5 25。

面粉3 30。

然后计算大米的重量为5×25 = 125千克,面粉的重量为3×30 = 90千克,两者一共125+90 = 215千克。

2. 小明去商店买文具,铅笔每支2元,买了3支;笔记本每本5元,买了2本。

小明买文具一共花了多少钱?- 解析:文具数量单价(元)铅笔3 2。

笔记本2 5。

铅笔花费3×2 = 6元,笔记本花费2×5 = 10元,总共花费6 + 10=16元。

3. 四年级有3个班,一班有45人,二班有48人,三班有42人。

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解析:班级人数。

一班45。

二班48。

三班42。

总人数为45+48 + 42=135人。

4. 果园里种了苹果树、梨树和桃树。

苹果树有120棵,梨树比苹果树少30棵,桃树比梨树多20棵。

桃树有多少棵?- 解析:果树种类数量关系。

苹果树120棵。

梨树120 - 30 = 90棵。

桃树90+20 = 110棵。

5.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上午行驶了3小时,速度是每小时60千米;下午行驶了2小时,速度是每小时70千米。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析:行驶时段时间(小时)速度(千米/小时)上午3 60。

下午2 70。

上午行驶的路程为3×60 = 180千米,下午行驶的路程为2×70 = 1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180+140 = 320千米。

二、知识点二:画线段图解决问题。

6. 甲仓库有货物150吨,乙仓库的货物比甲仓库的2倍少30吨。

乙仓库有货物多少吨?- 解析:先画线段图,以甲仓库货物量为一段,乙仓库货物量是甲仓库的2倍少30吨。

- 甲仓库:150吨。

解决问题的策略归纳总结

解决问题的策略归纳总结

解决问题的策略归纳总结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解决问题的策略归纳总结。

你知道不,就好比你走路遇到个大坑,那你咋办呢?是直接跳过去?还是绕路走呢?这就是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呀!比如说,你发现自己总是忘记带钥匙,这就是个问题吧。

那你可以像我朋友小李一样,在门口放个小盒子专门放钥匙,每次出门前看一眼,这不就解决问题啦!这就好像给坑旁边搭了个小桥,轻松就过去了。

再比如说,工作上遇到个难搞的客户,要求特别多。

那你能咋办?你可以像同事小张那样,耐心倾听客户需求,一项一项满足呀!这不就跟爬山一样嘛,一步一步慢慢来,总能爬到山顶。

还有啊,学习上遇到难题不会做,那咱能不能先看看课本,或者问问老师同学呢?就跟在迷宫里找出口,多试试几条路,总有一条能走通。

遇到问题不要怕呀,想想各种办法。

有时候可能得尝试好几种策略呢!就好像你要去一个陌生地方,可能得换好几趟车才能到。

每一种策略都是解决问题的钥匙呀,咱得找到那把对的钥匙!
解决问题的策略其实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法宝啊!想想看,如果啥问题都解决不了,那得多憋屈呀!所以呀,咱得学会灵活运用这些策略,让自己的生活顺顺利利的。

别遇到个小坎就被绊倒了,要勇敢地跨过去!咱都能成为解决问题的小能手,让生活越来越美好!
总之,解决问题的策略多多,就看咱咋用。

遇到问题咱们就积极开动脑筋,总会找到好办法的!。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

(三下)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
金沙县第四小学夏永权
一、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一)
1、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时,要根据问题想数量关系,抓
住关键字,找出需要的条件,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解决问题有技巧,分析问题找相关联条件。

一个问题两条件,数量关系弄明了。

先算什么要弄清,变成条件问题消。

二、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二)
1、解决两步计算的应用题,首先要分析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寻
求已知量和所求问题的关系,找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分析数量关系时经常用到的方法有画线段图法。

2、两步计算应用题,线段图示表关系,数量关系列清楚。

问题想起找条件,先求什么想仔细,条件齐全解问题。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汇总
用列表的方法整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从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出发,分析两积(商)之和(差)问题的数量关系,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
二、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1.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基本方法)
(1)从条件出发,先找出有联系的两个信息,求出两个中间问题,然后求出题目中的问题。
(2)从问题出发,思考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然后去找与这些条件相关的信息。
2.解决问题时,要先认真审题,明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再列式。
3.列表法有利于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4.用列表法解决问题时,要选取相关的条件和问题。
举例:
买2根棒棒糖用10元,买5根同样的棒棒糖用多少元?列式为( )
A.10÷5×2
B.10÷2×5
C.10÷2÷5
错解:A
正解:B
2.用列表法解所求问题;
(2)列表整理相关信息;
(3)分析数量关系;
(4)解决问题;
(5)检验。
3.分析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方法:可以从已知条件入手,通过列表或画线段图等方法进行分析;也可以从所求问题入手,通过列表或画线段图等方法进行分析。
4.运用假设法和列表法解决问题。(能力点)
2.运用假设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点)
假设法是解应用题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在一些应用题中,要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量,可以先假设要求的两个或几个未知数相等,然后按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并对照已知条件,把数量上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的调整,找到答案。假设法通常应用于鸡兔同笼、租船等问题中。
1.分析数量关系可以从条件入手,也可以从问题入手。
点为用列表的方法整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a1052所求问题从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出发分析b1025两积商之和差问题的数量关系总结解c1025决实际问题的办法

整理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

整理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

整理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
1. 遇到问题先别急,要像侦探一样仔细分析呀!比如说,你找不到钥匙了,那就得想想最后一次看到钥匙是在哪里呢。

这就是整理问题的第一步哟!
2. 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呀,就像把一个大蛋糕切成小块一样。

比如你要装修房子,那就分成设计、选材、施工这些小部分来逐一解决嘛!
3. 换个角度看问题呀,说不定会有新发现呢!就好像一件衣服,正面看普通,反面看说不定有惊喜呢。

比如数学题用常规方法解不出来,换种思路试试呢。

4. 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呀,这多省事呀!好比学骑自行车,看看别人怎么骑的,自己也能快点掌握呀。

遇到难题时,问问有经验的人有啥好办法。

5. 动手实践起来呀,光想可不行。

就像是学游泳,不下水怎么能学会呢。

比如要做个手工,那就赶紧动手去做呀。

6. 给问题排个序呀,重要的先解决。

就好像排队买东西,紧急的人先买。

比如有很多作业要写,先写重要的那科呀。

7. 保持耐心呀,别遇到点困难就放弃。

好比爬山,一步一步坚持就能到山顶。

解决问题遇到挫折时可不能轻易退缩呀。

8. 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方法对不对呀,随时调整。

就像走路,走不通就换条路走。

比如一个方案执行不顺利,那就反思一下是不是该调整啦。

我觉得呀,整理这些解决问题的策略真的很重要,能让我们更高效地处理各种问题呢,大家一定要记住呀!。

解决问题的策略1-6年级知识点

解决问题的策略1-6年级知识点

解决问题的策略1-6年级知识点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一种有条理和系统化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不同层次和领域的问题。

在1-6年级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可以作为解决问题的基础。

以下是相关参考内容:1年级:1. 数字概念和计数方法:学生应学会数字的概念和计数的方法,如使用鸟脚印或其他物品来计数。

2. 基本形状和图形:学生应学会基本形状如圆、方、三角形和矩形,并能够加以区分,并运用这些概念来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2年级:1. 加法和减法:学生应学会进行两位数及以下的加法和减法,并能够应用这些技巧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 排序和比较:学生应学会将对象按照某种规则进行排序,并能够比较对象的大小,如按大小、重量或形状进行排序。

3年级:1. 乘法和除法:学生应学会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并能够在解决问题时应用这些技巧,如计算周长或面积。

2. 时间和日历:学生应学会读懂时间和使用日历,并能够解决与时间和日期相关的问题,如计算时间间隔或解决日历问题。

4年级:1. 分数和小数:学生应学会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概念,并能够进行加、减、乘、除运算,解决与分数和小数相关的问题。

2. 数据分析:学生应学会收集和组织数据,并能够进行基本的数据分析和图形展示,如绘制条形图或饼图。

5年级:1. 分数和小数的运算:学生应学会进行分数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并能够解决与实际问题相关的复杂计算。

2. 几何形状和测量:学生应学会识别和描述各种几何形状,并能够进行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测量,解决与几何有关的问题。

6年级:1. 比例和比例关系:学生应学会理解比例的概念和应用,并能够解决与比例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解决比例尺、利润和损益问题。

2. 代数表达式和方程式:学生应学会使用代数表达式和方程式来解决问题,并能够应用代数概念解决简单的代数方程。

以上是1-6年级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策略所需的相关知识点参考内容。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在解决问题时更有条理和系统性,帮助他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问题的策略》
知识要点归纳
典型的数学问题 知识要点 具体内容
和倍问题 1.解题思路
(1)先找出“1份”(1倍数),相应地可以确
定另一个数是几份(几倍数);
(2)再看与“和”相对应的是几份(几倍数);
(3)最后算出1份(1倍数)是多少,几份(几
倍数)是多少;
2.解题方法
和÷(倍数+1)=1倍数
几倍数=和-1倍数或几倍数=1倍数×倍数
差倍问题 1.解题思路
(1)先找出“1份”(1倍数),相应地可以确
定另一个数是几份(几倍数);
(2)再看与“差”相对应的是几份(几倍数);
(3)最后算出1份(1倍数)是多少,几份(几
倍数)是多少;
2.解题方法
差÷(倍数-1)=1倍数
几倍数=1倍数+差或几倍数=1倍数×倍数
和差问题 解题方法
方法一:(和-差)÷2=较小数
较小数+差=较大数
方法二:(和+差)÷2=较大数
较大数-差=较大数
行程问题
1.相遇问题
在解决相遇问题前,一定要透彻理解行程问题
中如“同时”“提前”“相向而行”“相背而行”等相关词语的意义。

(1)解题关键
相遇问题的解题关键是求出两个物体在同一单位时间内共走的路程(即速度和);
(2)解题方法
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式:
两地距离=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两地距离÷速度和
速度和=两地距离÷相遇时间
未知速度=速度和-已知速度
2.追及问题
追及问题的特征是两个运动物体同时不同地(或同地不同时)出发做同向运动,而在后面的物体行进速度要快些,在前面的物体行进速度要慢些,在一定(相同的)时间之内,后面的物体能追上前面的物体。

(1)解题关键
找出路程差和速度差;
(2)解题方法
追及问题一般从追及时间、速度差、路程差等环节入手,它们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式如下: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即快速-慢速)
简单的推理问题解题方法
1.直接法
很直接就能得出结论;
2.排除法
排除不符合条件的情况,最后剩下的情况就是所需的结果。

如正方体相对面的上的数字或文字问题;
3.列表排除法
步骤:第一步:列出表格;第二步:填入已确定的信息;第三步:用排除法推理得出答案
周期问题1.解题关键
解答周期问题的关键是根据数据的规律找出周期。

如由于每个星期有7天,即时间是7天一循环,则说周期是7;由于一年是12个月一循环,则说周期是12;每昼夜24个小时,即
时间是24小时一循环,则说周期是24;
2.解题方法
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是确定周期后,用总个数除以周期中元素的个数,如果正好有整数个周期而没有余数,那么结果为周期里最后一个元素;如果比整数个周期多n个,那么就是下一个周期的第n个元素;如果不是从第一个数据开始循环,可以从总数量减去不是循环的数据个数后,再继续算
植树问题在一条直线上按相等距离植树,线路长、植树的棵数(株数)及每两棵数之间的距离(株距)这三者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关系。

在这三个数量中,已知其中两个数量,求出另一个未知量的应用题,就是植树问题。

线路上植树问题有两种情况:
1.在没有封闭的线路上植树。

(1)两端都植树。

段数与株数的关系:段数=株数-1
数量关系为:路长=株距×(株数-1)
株距=路长÷(株数-1)
株数=路长÷株距+1
(2)两端都不植树。

段数与株数的关系:段数=株数
数量关系为:路长=株距×株数
株数=路长÷株距
株距=路长÷株数
2.在封闭的曲线或封闭折线上植树。

段数与株数的关系:段数=株数
数量关系为:路长=株距×株数
株数=路长÷株距
株距=路长÷株数
数字编码问题1.邮政编码问题
邮政编码的结构是由四级六位数字组成的。

前两级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位数字表示邮区;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
2.身份证编码问题
身份证编码的结构是由18位数字组成的。


2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第3、4位数字表示所在的城市;第5、6位数字表示所在的县(区);第7~14位数字表示出生的年月日,“月”和“日”如果是一位数的,“月”和“日”就在的数字前面加0;第15、16位数字表示所在地派出所的代码;第17位数字表示性别,单数表示男性,双数表示女性;第18位数字是校验码,是公安部门给定的,一般用0~9个数字表示,也有的用X 表示 公倍数、公因数
问题
解答公因数或公倍数问题的关键是:用一般的分析方法、数量关系解答不出来的,就尝试从因数或倍数的意义入手来分析,把原题归结为求几个数的公因数问题,或求几个数的公倍数问题。

比如:有一包糖果,平分给3个人,4个人,5个人,都剩余一块,这包糖果至少有多少块? 根据题意可判断这包糖果的块数比的公倍数要多1块,即这包糖果有60+1=61块 优化问题 比如:妈妈炒蛋需要七个步骤:①洗葱、切葱2分;②敲蛋1分;③搅蛋1分;④洗锅2分;⑤热锅2分;⑥烧热油1分;⑦炒蛋4分。

请你帮妈妈设计一个用时最少的炒蛋方案。

事情要按一定的顺序去做,清楚哪些事情要先做,哪些要后做,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可以用叙述、画图等多种形式把炒蛋过程表示出来。


图:
所以最少时间为洗锅,热锅,敲蛋,烧热油和炒蛋的时间和,即2+2+1+1+4=10(分) 鸡兔同笼问题 1.鸡兔同笼问题也称“置换问题”,即已知“鸡兔”的总头数和总腿数,求“鸡”和“兔”各多少只的一类应用题; 2.解题方法
比如: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

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

鸡和兔各有几只?
解法一:假设全是鸡。

那么应共有脚2×35=70(只)。

实际上有94
只脚,相差了94-70=24(只),原因是把兔
看成了鸡。

把一只兔看成一只鸡,就会少算4
-2=2(只)脚,24里面有多少个2,就是把
多少只兔看成了鸡,就得到兔的只数,即兔的
只数为12÷2=12(只)。

解法二:假设全是兔。

那么应共有脚4×35=140(只)。

实际上有94
只脚,相差了140-94=46(只),原因是把鸡
看成了兔。

把一只鸡看成一只兔,就会多算4
-2=2(只)脚,46里面有多少个2,就是把
多少只鸡看成了兔,就得到鸡的只数,即鸡的
只数为46÷2=23(只)。

解法三:列方程解答。

设兔有x只,则鸡有(35-x)只。

4x+2×(35-x)=94,求解即可。

当然也可
以设鸡有x只,则兔有(35-x)只。

解决问题的策略
知识要点具体内容
画图
1.画图可以帮助我们列举出所有的情况;
2.画图能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所学内容,比如十
进制、分数的意义和运算;
3.画图能帮助我们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比如两
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应用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从这三个方面看,画图有助于我们对问题的直
观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学生画的图只要能有效地帮助解决问题即可,
不必强求统一的格式
列表
1.列表可以帮助我们整理信息,进行推理;
2.列表能帮助我们分析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寻找
规律
猜想与尝试
1.通过逐一列举所有可能的情况,并对这些情况
分别进行检验,最终得到问题的结果;也可以
在检验中加以调整;
2.通过类比猜想,然后对猜想进行验证。

实际上,
归纳、类比是获取猜想的重要方式
从特例开始寻找
规律这种策略体现了数学中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退”的思路。

在问题复杂时,可以退一步去考察它最简单的情形,由最简单问题解决的方法,推广至较复杂的问题的情形,最终总结出规律,使复杂的问题得以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