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四

合集下载

散文阅读四个技巧

散文阅读四个技巧

散文阅读四个技巧散文阅读四要决散文一般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

怎样阅读散文呢?关键是抓住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研究文章的内容和写法,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理清材料正因为散文取材自由广泛,古今中外、山川草木、花鸟虫鱼、各种人物及自然现象等等,无不是散文撷取的对象,所以,阅读散文时,就要知道一篇散文所写的是哪些具体材料,懂得作者怎样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所要表达的内容。

比如,有的散文写人和事,阅读时要注意理清它所叙述的是怎样的人和物,然后再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有的散文是写景的,阅读这类文章就要弄清文中写的是什么景,哪些景,然后再综合考虑作者抒发的是什么感情。

例如鲁彦的《听潮》一文,作者紧紧抓住海潮的音响和大海景物变化的特征来描述景物,形象地勾画出三幅气象万千、波涛壮阔、气势磅礴的海潮图,构成了大海独特而完整的形象,通过对大海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大海伟大力量的赞美之情。

二、找出线索一篇散文写了许多材料,怎样才能有机地把它们联结在一起呢?这主要靠线索。

有人把材料比作珍珠,把线索比作一条红线,散文就是用红线串起珍珠,这一比喻十分恰当。

阅读一篇散文,在理清材料后,就要考虑它怎样井井有条地表现文章的内容,这就要找出文章的线索。

例如,杨朔的散文《荔枝蜜》写了五件事,从内容上看,不尽是写蜜蜂,还写到农民;从感情上看,文章开头说不喜欢蜜蜂,后来又说喜欢,乍看起来,似乎文章的前后有矛盾,中间又相隔四、五十年,五件事难以缀合,可是,读完全文之后再细细体会,就觉得珠联璧合。

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作者巧用了线索。

这篇文章正是以感情为线索连贯了全文。

但必须注意的是,有的文章或用物、或用时间的推移、或用空间的转换作为线索,形式不一,阅读时应该加以辨别。

所以,必须明确一点:散文贵“散”,但又忌“散”。

三、找到文眼文眼是指文章中最能帮助读者理解作品内容的关键性的语句,它是散文“形不散”的具体表现。

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的内容较多,阅读时难以把握,仅文章的第一部分就有8段,但这部分中起总揽作用的第一句话是“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散文)阅读理解 4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散文)阅读理解 4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散文)阅读理解 4教学园地03-28 1735: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散文)阅读理解 4看绿赵大年不知自何日始,我时常凝望那绿色的窗口。

停笔遐想的时候;吸烟小憩的时候;追索记忆的时候;推窗通风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养成了习惯,总要举目眺望那绿色的窗口。

妻子见了,问:“那是谁家,养这么多花儿!”“不是花儿。

我细看过100次了,除了绿,什么别的颜色也没有。

”她也注视着:“还是有不同的颜色。

”“绿也有浓淡老嫩,深浅明暗,很多层次。

你细看,有淡绿,油绿,墨绿,翠绿,碧绿,鹅黄绿,鹦鹉绿……”她笑了:“你果然看得很仔细,能区分出这么多不同层次的绿色来。

”妻子是医生,她望着那绿色的窗口,沉吟半晌,武断地说:“那家的主人是个眼科大夫。

”“你认识?”“不。

因为看绿可以明目,眼科大夫就提倡看绿。

”妻子进一步告诉我,看绿,可以治疗我的近视眼,甚至还能预防视疲症,陶冶性情,延缓感情的老化。

她有根有据地说:“绿色代表和平,代表信任和希望,生命之树常绿嘛!”北京众多的平房四合院,全是灰色的。

面前的这些宿舍楼,除了水泥的本色便是红砖清水墙,外形又都像一些火柴盒。

朴素而不可爱,或者应该说是单调,呆板,实在难看。

因此,我坐在这鸽子笼一般的单元楼房里,终日伏案笔耕,头晕脑胀,也很少走到阳台上去看风景。

现在不同了,我的眼睛找到了目标和寄托;我的思绪也长上了绿色的翅膀。

我仍在时时猜测那绿色的窗口,它的主人是谁,摆满窗台的大盆小盏到底栽种着什么植物?我细细地审视,发挥着文学的想像力,做出了初步的判断:那亭亭如盖的几盆,一定是伞竹;那披散着长发的美人头,大概是吊兰;那阔叶而闪光的品种,多半是万年青;那如烟似雾的细丝,只能是文竹……而它们的培育者,却铁了心似的昼夜藏在绿叶掩映的室内,从不露面。

许是受了绿窗的启发,妻子下班时常常买一两盆仙人掌或仙人球回家,摆在我书桌前方的窗台上,使我这个苦行僧抬头见绿。

日积月累,窗台摆满了,就扩展到阳台上去。

散文专题四——物象的特点及作用

散文专题四——物象的特点及作用
• 2015四川《太湖碎锦》结合全文,分析标 题“太湖 碎锦”的内涵和作用。
题型熟知
• 1.联系全文,指出某物象的含义和它在 结 构上的作用。
• 2.某物象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 3.以某种物象为标题有何妙处? • 4.某种物象多次出现有什么艺术效果?
《从祁连山飘来的雪》 (2011年北京卷) “雪”是本文的文眼,具有重要的作用,请结合全文说
结构、内容、情感
主要物象作用题的答题角度 ——— 强化角度意识
结构形式;内容主旨; 作者感情
1.结构上:主要是起到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 能把材料组织贯穿起来,使文章紧凑;衬托 作用 ;呼应作用。 2.内容:联想的触发点;对内容的充实作用; 渲 染作用。 3.情感主旨上:作者寄托情感的载体;象征某 种 含义,起到点明或深化文章主旨的作用。
培养文本意识
①写景散文 物象——抒情
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作者的感悟和情感
②状物散文 物象——言志
具体事物——从“外观、特性、用途”到“精神、 品质、 价值观等”
③偶感散文 情缘物起——情感或思考的触发点。 从内容上说,物象可能是文章情感或思考的一个 例证; 从结构上说,物象往往起到引起下文、 为下文做铺垫的 作用。
本文倒数第三段描写了哪些赏梅的情境? 作者借此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品质与格调?
• 【参考答案】
• 情境: • 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的寒冬,欣赏梅的一树繁花。 • 在风雪夜后,欣赏千年干枯老梅琼枝吐艳,让人感到绝处逢生的希
望。 • 在为情所困,辗转反侧之时,幽香袭来。 • 想象在不同的情境下赏梅,伴以诗酒琴笛,有一种飘飘欲仙之感。 • 品质与格调: • 不畏风雪,坚忍不拔 • 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 高洁孤傲淡然 • 超凡脱俗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散文类四(含答案)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散文类四(含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共6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五人墓碑记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节选自张溥《五人墓碑记》)(二)余是夕宿日本使馆,君竟日不出门,以待捕者。

2020年一轮复习散文阅读专题四: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

2020年一轮复习散文阅读专题四: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

专题四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重要句子的含意题型1 理解词语含义一般地说,高考试题考查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意思,而是在文章中的具体的含义。

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

散文阅读中要重点把握以下三类词语:①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

在文章中,有的词语与全文的核心内容或与文章局部的主要内容密切相关。

不正确理解,就会影响对全文或某个局部的正确理解,对这样一些词语,要给以足够的关注。

②表达功能特别强烈的词语。

有些词语在文中有高度的概括力,或者显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或者感情倾向特别强烈,这样的词语也是重要词语。

③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

既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有高度的概括力,又是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自然是重要词语,因为不理解它就可以说没有读懂文章。

命题角度“3步法”解答词语含义理解题第一步:审视词语特点一看其自身特点,关注词性、内部结构(针对短语而言)、表达特点(有无使用修辞等);二看其外部语境,关注句中的搭配成分,出现在段中、文中的位置和次数,其上下文有无提示。

第二步:扣住语境理解其义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最重要的是理解其在文中的语境义,就是该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派生出来的临时义,它有两类:一类是词语因运用比喻、反语、借代等修辞手法或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而产生的新义;另一类是词语在语境中作远距离的引申而产生的新义。

第三步:把握理解思路——由实到虚从读“实”出发,探究“实”象背后的虚指意义。

(此步骤有时可省略)答题套路:词语的表现手法(技法)+词语的语境义+词语描写对象的特点+作品中人物或作者的情感。

题型2 理解句子含意重要句子主要包括:意义比较含蓄、内涵比较丰富、蕴涵某些深层含意的句子;含有比喻、比拟等修辞格,需要明白本体或喻体真正含意的句子;由一定的语境赋予临时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句子;在表达效果上有特殊作用,结构比较复杂,理解有一定难度的句子;富有哲理性、起到警策作用的句子等。

散文阅读训练四篇

散文阅读训练四篇

阅读训练散支两镖刎偌四篇一、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O 孙秀启果然,你喜欢那几株腊梅了,我的来自南方的朋友。

你的钦羡的目光久久停留在我的书桌上,停留在那几株刚刚开始吐苞的腊梅上。

你在惊异:那些看上去瘦削干枯的枝头,何以竞结满密匝匝的花骨朵儿?那些看上去透明的、娇弱无力的淡黄色小花,何以竞吐出如此高雅的清香?那清香不是静止的,它无声无息地在飞,在飘,在流动,像是有一位神奇的诗人,正幽幽地吟哦着一首无形无韵然而无比优美的诗。

腊梅的清香弥漫在屋子里,使我小小的天地充满了春的气息,尽管窗外还是寒风呼啸、滴水成冰。

我们都深深地陶醉在腊梅的风韵和幽香之中。

你久久凝视着腊梅,突然扑哧一声笑起来。

“假如下一辈子要变成一种植物的话,我想做一株腊梅。

你呢?”你说着笑着就走了,却留给我一阵好想。

假如,你真的变成一株腊梅,那会怎么样呢?我默默地凝视着书桌上那几株腊梅,它们仿佛也在默默地看我。

如果那流动的清香是它们的语言的话,那它们也许是在回答我了。

好,让我试着来翻译它们的语言,你听着——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假如你乐意成为我们家族中的一员,那么你必须坚忍,必须顽强,必须敢于用赤裸裸的躯体去抗衡暴风雪。

你能么?当北风在空旷寂寥的大地上呼啸肆虐,冰雪冷酷无情地封冻了一切扎根于泥土的植物,当无数生命用消极的冬眠躲避严寒的时候,你却应该清醒着,应该毫无畏惧地伸展出光秃秃的枝干,并且要把毕生的心血都凝聚在这些光秃秃的枝干上,凝结成无数个小小的蓓蕾,=堡塞凰担宣鱼擅拉,=堡芒霾担宣鱼鱼裹,二堡!重担宣鱼蹙薹……没有一星半瓣绿叶为你遮挡风寒!你能忍受这种煎熬么?也许,任何欢乐和美都源自痛苦,都经历了殊死的拼搏,但是世人未必都懂得这个道理。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你必须具备牺牲精神,必须毫无怨言地奉献出你的心血和生命的结晶。

你能么?当你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迎着风雪开放出你的小小的花朵,你一定无比珍惜这些美丽的生命之花。

然而灾祸常常因此而来。

为了在万物肃杀时你的一枝独秀的花朵.为了你的预报春天信息的清香,人们的刀斧和钢剪将会无情地落到你的身上,你能承受这种牺牲么?也许,当你带着刀剪的创痕进入人类的厅堂,在一只雪白的瓷瓶或者一只透明的玻璃瓶里默默完成你生命的最后乐章时,你会生出无穷的哀怨,尽管有许多人微笑着欣赏你,发出一声又一声由衷的赞叹。

散文阅读训练四篇

散文阅读训练四篇

阅读训练一、“悲欣交集”李叔同许阳“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在杭州虎跑的李叔同纪念馆里,一曲《送别》,清新优雅,余音袅袅。

张爱玲说:“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梁实秋、林语堂说,李叔同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这儿位是响当当的人物了,且都自视甚高,唯对李叔同却如此地尊崇,李叔兰克林(6)浪费生命是做人的最大悲剧。

——曼杰5.示例: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合理计划自已的人生;抓住美好时光,做有意义的事情;力争做出一定的成绩等。

(发挥性试题,有积极意义、有人牛设计即町)二、1.x 论t i 60gf m96u16u2.他的从不在人前弯腰的父亲给镇长的两个儿子跪下,求得.I r 人家的原谅。

3.为父亲在众人l l l i 前收拾剩饭剩菜感到难堪、没面子。

4.(1)骑在父亲脖子上看马戏两个小时,父亲不感到累。

(2)父亲悄悄地给镇长的两个儿子下跪。

(3)父亲在火车卜吃剩饭剩菜。

(4)父亲到池塘里为小孙女逮鱼.说没事。

5.(1)5岁时.骑在父亲的脖子上看马戏。

(2)父亲偷偷给镇长的两个儿子下跪。

(3)父亲在众人面前将剩饭剩菜打包。

并在火车上吃掉。

(4)父亲给儿子同如何就可以想见了。

20世纪的中国文化界,李叔同无疑是最具传奇性的人物。

凡是诗词、篆刻、书法、音乐、美术、戏剧等等,无不独领当时风气之先。

文化艺术的园地,差不多都被他走遍了。

而且,李叔同在所涉足的领域都很出色,学什么就能称得上什么“家”,专门一种的艺术家大都不及他,向他学习。

可以说,在中同近代史上,没有几个人能像李叔同那样学贯古今、艺汇中西,这真让我辈望而兴叹。

李叔同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按照其得意弟子丰子恺的说法,是因为他的认真和执著。

其实,丰子恺只说对了一半。

对送大米。

(5)在乍暖还寒的季节单,父亲下到池塘里为小孙女捉鱼。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精测卷(4)(含答案)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精测卷(4)(含答案)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精测卷(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我娘后窗我从小就不知道叫妈妈,只会叫娘。

我娘就是我的妈妈,这是大些时候才弄明白的事儿。

“为什么不让我们叫妈而叫娘呢?”娘的回答让我懂得了其中的缘由。

“本来你姐出生以后是管我叫妈妈的,可是等你出生以后就不能叫了。

算命先生说你这个孩子命硬,克妈,必须得改口叫娘才能避免。

”原来罪魁祸首是我啊!在我的影响下,相继出生的两个弟弟也都管妈妈叫娘,娘是我们姐弟四人的妈妈。

我娘是辽宁朝阳人,我爸是黑龙江朝阳人,“朝阳”是他们俩的缘分。

虽有一些空间距离,但都在东北三省范围内,我们是地地道道的小东北人。

黑土地上一望无际的田野和父母的基因给了我们踏实、勤劳、朴拙、粗犷的共同性格。

然而,细细品来,我的身上似乎集中了父母身上的优点,而对他们的弱点都悄无声息地规避掉了。

我娘很聪明,上小学时成绩一直不错,到六年级毕业正赶上了特殊时期,不能继续读书了,只好回家劳动。

娘会唱歌还会跳忠字舞。

小时候家里没有电视,没有什么娱乐生活,没钱买蜡烛,天一黑我们就躺在炕上睡觉了,睡不着,娘就教我们唱歌。

我觉得娘唱得真好听,就很认真地和她学,《大海航行靠舵手》《打靶归来》《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革命歌曲都是我跟娘学的,娘就是我的音乐启蒙老师。

我娘性子慢,我爸性子急,他俩合拍的时候很少,常常三句话不到我爸就急了,娘就会被责骂。

在强势的男人面前,她通常都会选择默默忍受,实在忍不住,会小声反抗一下,但声音很弱,她不想家里发生战争,让我们四个孩子受到惊吓。

除了给全家人安顿吃穿用度,我娘还要和我爸一起到地里干农活儿。

在我的记忆中,她从没有睡过懒觉,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烧火做饭,喂猪喂鸡,从早忙到晚,没有休息的时间。

我娘的女工活儿做得很好,不仅会缝缝补补,还会绣花。

我们小时候睡的枕头上,常有我娘绣的花,有牡丹,有蔷薇,有莲花,虽然是用粗布绣成的,却有一种别样的美。

前几年回家,娘从箱子里拿出几个枕套,是她绣的十字绣,她捡了一个最好看的给了我,说我有了新房子可以用,我看着一针一线绣出来的美丽图案,赞叹娘的心灵手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阅读四一般而言,散文中的重要词语主要包括:表现文章主旨、反映深层含义、反映具体语言环境、具有临时指代意义的词语。

重要句子则主要包括:意义比较含蓄、内涵比较丰富、蕴涵某些深层含意的句子;含有比喻、比拟等修辞格,需要明白本体或喻体真正含意的句子;由一定的语境赋予临时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句子;在表达效果上有特殊作用,结构比较复杂,理解有一定难度的句子;富有哲理性、起到警策作用的句子等等。

题型一理解词语含义考查的词语大致有以下情况:1.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或主旨的。

2.运用修辞和写作方法的关键词语。

这样的词语多出现在运用象征、借物喻人、双关等写作方法的文章中。

3.特殊指代的(远指、近指、不定指等)。

4.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

5.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包括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词性活用等。

理解词语的含义,是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最重要的是“文中”这两个字。

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要以基本义为基础,参照其他义项,再结合语境揣摩,这是理解的基本要求。

[例一](2014·湖南高考)阅读《粮食》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综观全文,简析文中加点词“篡改”的内涵。

(5分)[自主尝试][例二](2015·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家中那只柯基犬,玲珑小巧,却爱运动,只要房门一打开,它就蹿出门去,然后不停地回望,希望你把它跟随。

如果你跟随了,它会露出妩媚表情,即便是四肢肥短,小巷通衢,草地河畔,泥沙荒野,也回报给你足够的速度,让你以它为荣。

有个邻人也喜欢它的乖巧模样,远远地看到它过来,双手插进衣袋,做鼓弄食物的形状,且不停地呼唤。

它自然是兴冲冲地奔跑过去,但邻人摊开的却是空空的手掌,它企盼的眼睛里,便弥散出一片迷惘。

被捉弄过几次,以为它不会再听从邻人的召唤了,却见它依旧闻声前往。

但是,当邻人爱抚的手,刚要伸下来的时候,它却猛地转身跑走,徒让邻人的手①凝固在半空之中。

它则在远处眺望,不停地吐弄着它粉红色的舌头,表达着一种顽皮的嘲笑。

其实,邻人也不存恶意,只不过他是个上了年纪的乡下农民,被儿子接进小城来住,看到城里人对狗比对人还娇宠,他心里有一丝不平。

他见我在不远处对他微笑,脸一下子就红了,嗫嚅道:“你看看我,都一大把年纪了,还欺骗一只狗。

”我说:“没关系,狗不像人那样爱记仇,只要你真给它食物,它还是会跟你亲近的。

”“等等。

”他说罢,转身进了楼廊,很快就又出来了,手里攥着几粒干果。

他朝着我的爱犬招招手,“小小,你过来,爷爷这里有好吃的哩。

”居然称之为“小小”(他孙子的乳名)!这样亲热的称呼,连狗都吃了一惊,但最终还是②迟迟疑疑地走近了他。

吃净干果,小犬用温热的舌头舔舐着他干裂的手心,情意殷殷。

小犬让他暖意萦怀,总想给楼宇里的人们贡献些什么。

看到楼前有块空地,依着农民的本性,他翻土施肥,修埂打垄,种了一片紫苏。

紫苏是上好的调味菜蔬——生拌,或佐以咸菜,祛毒,开胃,为居民所喜。

紫苏体贴老人的用心,迅速蔓延出一片绿意,那嫩嫩的芽瓣,正是入时的美味。

他招呼邻居道:“紫苏就是给大家种的,快来吃个鲜儿吧。

”大家自然就来了,叶绿如酥,有谁不稀罕呢?人们小心地掐着嫩叶,他笑眯眯地注视着,说:“尽管掐吧,紫苏命贱,你越是掐得狠,它越是繁衍得茂盛。

”但是,人们还是掐得很节制,刚一成撮,就停住了。

这让他很不解,催促道:“掐就是了。

”邻居脸一红,说:“够了。

”后来,他回老家打理一些事情,紫苏被他暂时遗忘在那里。

被遗忘的紫苏,反而疯长。

疯长的紫苏,会变老,会变得不能入口,邻居们懂得这个道理,心想,与其让紫苏变得无用,不如安心享用,便放手去采摘,以至于怀抱盈满,口中整日都是紫苏的余香。

从老家归来,他本以为那片紫苏一定会很荒疏,没想到紫苏却依旧青绿、娇嫩、齐整、油亮。

这之后,他只管给紫苏锄草、施肥,让它长得好,然后退隐到紫苏之外,暗看邻居采摘的欣喜。

翌春一日,小区里的一个老妇人抱来了两棵香白杏的树苗,对他说:“在紫苏的空地上,应该再种两株杏。

因为紫苏喜阴,有树遮挡,它就多了青嫩。

再有,天长白杏,地长紫苏,上下都有收成,邻居们就多了喜乐。

还有,白杏和紫苏,有了高矮,对比着就有好的景致,你说是不是呢?”“是,是,自然是哩。

”便帮老妇栽下杏树。

杏树也一如紫苏,体贴人心迅速发育,一年成株,两年开花,三年就结果了。

四年以后,果实满枝,看着就让人喜。

杏子挂在枝头,也不做宣言,任由嗜食者随性摘取。

两个老人自然不会想到,他们的种植唤来了一种别样的人情格局——楼宇里的人,每每相见,都要轻声细语地相互问好;阶梯一染飞尘,无须他人提醒,总有人主动打扫;路灯初上,相约散步;亭阁之下,对弈恳谈……一如笑可以传染,善行也一径蔓延开来。

(作者凸凹,文章选自《散文2012精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13年,有删改) 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画线的词语。

(4分)[自主尝试]题型二理解句子含意理解句意,往往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所谓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子。

它通常指这几种语句:含蓄句、技巧句、结构复杂句、文眼句、行文思路句等。

[例三]阅读下面的文字,解释画线语句的含意。

在日落前的一瞬,夕阳残照已经挪到我书架最上边的一格。

满室皆暗,只有书架上边无限明媚。

那里摆着一只河北省白沟的泥公鸡。

雪白的身子,彩色翅膀,特大的黑眼睛,威武又神气。

这个北方著名的泥玩具之乡,至少有千年的历史,但如今这里已经变为日用小商品的集散地,昔日那些浑朴又迷人的泥狗泥鸡泥人全都了无踪影。

可是此刻,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

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

这叫声似乎也感动了夕阳。

一瞬间,高高站在书架上端的泥公鸡竟被这最后的阳光照耀得夺目和通红,好似燃烧了起来。

“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

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

”联系上下文,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内涵?(4分)[自主尝试][例四](2015·山东高考)阅读《四堡雕版》一文(正文见本专题“学案2”[例三]),完成后面的题目。

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4分)(1)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

(2分)[自主尝试](2)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也看不到。

(2分)[自主尝试][解题方略]1.解题方法——“句内三看”和“句外三看”句子的含意一般有表层含意、深层含意、警策含意。

体会语句的含意,要注意“句内三看”和“句外三看”。

(1)句内三看:①看句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常常是有多重意义的词语,理解句意首先要理解这些关键词的具体含义。

②看句子内部结构关系,语句所指的对象是什么。

要把该对象由具体抽象为一般,个体扩大为类型,明白句子的表层含意。

③看句子本身表达的特点,是否使用修辞,表达了怎样的情与理。

(2)句外三看:①看该句位置特点(或在段首、开头,或在段尾、文末等),明确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②看相邻句,主要是上下文。

根据语境,句子的含意就会相对明朗。

③看段、章的中心。

联系文章主旨与写作目的,弄清其深层含意,有时句子还有警策意义(类似于名言),注意提炼概括。

2.答题模式——4类模式体会语句含意题没有固定的答题模式,但不同的句子还是有各自的答题特点:(1)概括抽象的句子要具体化。

先分析句子本身修饰语的意义,然后抓住文段中解释说明或者论证这些句子的支撑句,探讨其具体含意。

(2)生动具体的句子要概括化,即把形象、生动、具体的关键词作抽象化处理。

如[例三](3)表达有特点的句子要突出其特点。

如语句运用了比喻、拟人、反语、双关等修辞手法,或象征、对比、衬托等表现手法,体会时应重点突出对这些手法表达效果的解读。

如[例四](4)结构复杂、较长的句子要进行切分,即把这些句子切分成几块,逐层体会,分别回答。

[“散文词义、句意理解题”专项强化练](时间:25分钟满分:18分)(2016·泰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8分)遥远的葵花地李娟①我们这里的河流全靠积雪融化汇聚,而农民种地,又全靠从河里引水灌溉。

因此在我们这里,一遇到降雪量少的暖冬,第二年肯定大旱。

②这一年正是罕有的旱年。

除了旱灾,风灾、蝗灾及其他严重的病虫害肯定也会全集中到这一年。

谁叫去年是暖冬呢?虫卵没法冻死。

③尽管如此,我妈还是决定种两百亩向日葵。

地是头一年就包好的,如果不种,荒着心里更难受。

④那块土地我们承包了三年,位于新疆阿克哈拉河下游六十公里处的高潮村南面的荒野中。

地势坦阔,一马平川。

那一带一共开垦有一万多亩土地,除了少量的打瓜,全都被承包者种上了向日葵。

不知丰收时那里会是怎样的一幕情景。

⑤一万亩啊,金灿灿的葵花地!⑥因为离家太远,葵花从播种到收成的三四个月期间,我妈得一直守在地边。

这三四个月里就没法照顾九十多岁的外婆和几只小狗及满院子的鸡鸭兔子鹅了。

于是,妈妈雇了一辆大卡车,把整个家都搬到了地边。

妈妈在荒野中挖了一个大坑,坑的南侧掏了一条斜下去的通道。

坑沿上横搁几根木头算是檩条,檩条上横担一些木棍,铺几只撕开的纸箱子,最上面蒙一大块塑料棚布,最后再盖上一层泥土压住棚布。

在新疆,这叫“地窝子”。

这就是我们的家。

⑦搬家时我也跟着去了,在那里生活了非常短暂的一些日子。

只目睹了种子进入大地的过程,却不知它们如何在大地里苏醒,渐渐长成。

那些日子里,我总是站在地窝子旁,长时间望着眼前一望无垠的大地,想到下面一行行齐整沉睡的种子,总觉得它们可能会永远这么沉睡下去了,大地永远荒凉空荡。

⑧搬家的那一天好冷。

虽然已入四月,但冬天的气息仍然强大顽固,残雪皑皑,寒风凛冽。

第二天,外婆就想回家了。

她拄杖从地窝子里艰难地走上大地,转身四望,快要哭了。

而我妈始终忙忙碌碌。

她马不停蹄,立刻雇人犁地,第三天就开始播种。

眼下只能人工点播,为了快快播完,她跑到附近的杜热小镇上雇了二十多个人。

可是,在空旷的大地上,这二十多个人远远看去是那么凄凉无助。

他们一人拎一只盛满种子的口袋,一步一停,在大地上越走越远,远得似乎都走不回来了。

⑨第四天,鹅和鸭子发现了附近的水渠,痛痛快快洗了个澡。

搬家时,它们不幸被安排在煤堆里。

第五天,鸡开始下蛋。

同时,小狗们在地窝子附近发现了一个田鼠洞,兴奋得刨了半天。

大家很快适应了新生活。

叔叔不知从哪里弄来几块红砖和两块水泥板,给我们地窝子的通道铺了两级台阶。

从此外婆出入我家方便多了。

这一带守地的几个地窝子里就我家出现了红砖这样的奢侈品,我家便被大家一致评定为五星级地窝子。

⑩荒野里没有电,虽然有相机和备用电池,我却总是不舍得取出来拍照。

只在闲暇时分,当妈妈带着小狗在附近野地里散步时,我才端起相机,在显示屏里远远凝视他们。

当他们走在大地上时,镜头中的情景满满当当,却寂寞无比。

当他们走过之后,走空之后,一切才抬起眼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