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2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答案

2012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答案

2012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答案以下各题所列A、B、C、D选项中,下划黑线的即参考答案。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载。

一、单项选择题。

1. D.甲已支付所欠工资,可不再追究甲的刑事责任,以利于实现良好的社会效果 2. A.根据《刑法》规定,当甲的杀人行为被评价为“罪行极其严重”时,可判处甲死刑 3. C.第④句正确,第①②③句错误 4. C.丙与贺某到水库游泳。

丙为显示泳技,将不善游泳的贺某拉到深水区教其游泳。

贺某忽然沉没,丙有点害怕,忙游上岸,贺某溺亡 5. D.作客的朋友在家中吸毒,主人装作没看见 6. C.甲的行为与崔某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这是客观事实 7. B.乙发现齐某驾驶摩托车抢劫财物即驾车追赶,2车并行时摩托车撞到护栏,弹回与乙车碰撞后侧翻,齐某死亡。

乙不成立正当防卫 8. A. 故意杀人罪的未遂犯 9. D.乙成立抢夺罪的中止犯 10. B.乙明知黄某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仍按黄某要求为其收取毒品原植物的种子。

2人构成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的共犯 11. D.犯罪——审判——审判——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 12. D.决定判处甲有期徒刑23年,没收财产5万元,罚金20万元,剥夺政治权利8年 13. D.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14. C.对甲不应数罪并罚 15. B.乙驾驶越野车在道路上横冲直撞,撞翻数辆他人所驾汽车,致2人死亡16. D.黑社会成员因违反帮规,在其同意之下,被截断1截小指头 17. C.雇用16周岁未成年人从事高空、井下作业的,构成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 18. A.甲是个体干洗店老板,洗衣时发现衣袋内有钱,将钱藏匿 19. C.对侦查人员声称乙、丙系恋人,因乙另有新欢遭丙报案诬陷 20. D.对乙不能以挪用公款罪与受贿罪进行数罪并罚 21. C.值班警察与女友电话聊天时接到杀人报警,又闲聊10分钟后才赶往现场,因延迟出警,致被害人被杀、歹徒逃走 22. A.体现了以人为本、保障和维护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理念 23. A.既要充分发挥司法功能,又要构建多元化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24. D.诉讼代理人的职责是帮助被代理人行使诉讼权利 25. B.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了解案件有关情况 26. B.犯罪嫌疑人要求向检察人员当面陈述的 27. C.案卷中只有辨认笔录,没有被辨认对象的照片、录像等资料,无法获悉辨认的真实情况的 28. B.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 29. B.甲涉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因考虑通知家属有碍进一步侦查,决定暂不通知 30. B.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检察院都可以申请法院采取保全措施31. C.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长时间无法出庭的 32. C.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 33. D.最高法院应当将死刑复核结果通报最高检察院 34. B.上级法院指令下级法院再审的,应当指令原审法院以外的下级法院审理;由原审法院审理更为适宜的,也可以指令原审法院审理 35. B.监狱、看守所提出暂予监外执行的书面意见的,应当将书面意见的副本抄送检察院 36. B.应当征得公安机关、被害人的同意 37. A.公安机关可以撤销案件 38. B.在A选项所列情形下,检察院可以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 39. D.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时,将案件移送情况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 40. A.应当具有证据能力 41. B.建议提起公诉的检察院补充侦查 42. B.询问笔录反映出在同一时间内,同一询问人员询问不同证人的 43. C.市环保局以新录用的公务员李某试用期满不合格为由,决定取消录用 44. A.评估应当定期进行 45. D.国务院46. B.法院应当通知王某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47. A.传唤孙某时,某区公安分局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孙某 48. D.质监局可以通知该公司的开户银行划拨其存款 49. D.如企业对复议决定不服向国务院申请裁决,企业对国务院的裁决不服向法院起诉的,法院不予受理 50. D.赔偿义务机关可以与李某就赔偿方式进行协商 二、多项选择题。

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综合练习试题C卷 附答案

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综合练习试题C卷 附答案

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综合练习试题C卷附答案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8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考号: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某市政府机关职员张某,因涉嫌犯间谍罪被有关部门立案侦查,后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本案应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B、本案应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C、对王某的取保候审应由国家安全机关执行D、对王某的取保候审应由公安机关执行2、赵某多次临摹某著名国画大师的一幅名画,然后署上该国画大师姓名并加盖伪造印鉴,谎称真迹售得收入六万元。

对赵某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A、按诈骗罪和侵犯著作权罪,数罪并罚B、按侵犯著作权罪处罚C、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处罚D、按非法经营罪处罚3、乙驾车带甲去海边游玩。

到达后,乙欲游泳。

甲骗乙说:“我在车里休息,把车钥匙给我。

”趁乙游泳,甲将该车开往外地卖给他人。

甲构成何罪?()A、侵占罪B、盗窃罪C、诈骗罪D、盗窃罪与诈骗罪的竞合4、下列哪一案件,在作出不起诉决定时由检察长决定?()A、犯罪嫌疑人甲涉嫌故意伤害罪,经鉴定,被害人受到的伤害为轻微伤B、犯罪嫌疑人乙涉嫌故意伤害罪,经鉴定,被害人受到的伤害为轻伤,但情节轻微,且被害人希望不追究乙刑事责任C、犯罪嫌疑人丙涉嫌非法侵入住宅罪,经查明,丙是因为受到野猪追赶被迫闯入被害人住宅,属于紧急避险D、犯罪嫌疑人丁涉嫌偷税罪,案件经过一次退回补充侦查,仍事实不清,证据不足5、关于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自公诉案件立案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B、对因作证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费用,有权获得补助C、对法院作出的强制医疗决定不服的,可向作出决定的法院申请复议一次D、对检察院作出的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不服的,可向上一级检察院申诉6、大学生甲为获得公务员面试高分,送给面试官乙(某机关领导)2瓶高档白酒,乙拒绝。

国家司法考试真题试卷二:不定项选择题

国家司法考试真题试卷二:不定项选择题

国家司法考试真题试卷二:不定项选择题国家司法考试真题试卷二:不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

每题所设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本部分含86—100题,每题2分,共30分。

(一)甲于某晚9时驾驶货车在县城主干道超车时,逆行进入对向车道,撞上乙驾驶的小轿车,乙被卡在车内无法动弹,乙车内黄某当场死亡、胡某受重伤。

后查明,乙无驾驶资格,事发时略有超速,且未采取有效制动措施。

(事实一)甲驾车逃逸。

急救人员5分钟后赶到现场,胡某因伤势过重被送医院后死亡。

(事实二)交警对乙车进行切割,试图将乙救出。

此时,醉酒后的丙(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为152mg/100ml)与丁各自驾驶摩托车“飙车”经过此路段。

(事实三)丙发现乙车时紧急刹车,摩托车侧翻,猛烈撞向乙车左前门一侧,丙受重伤。

20分钟后,交警将乙抬出车时,发现其已死亡。

现无法查明乙被丙撞击前是否已死亡,也无法查明乙被丙撞击前所受创伤是否为致命伤。

(事实四)丁离开现场后,找到无业人员王某,要其假冒飙车者去公安机关投案。

(事实五)王某虽无替丁顶罪的意思,但仍要丁给其5万元酬劳,否则不答应丁的要求,丁只好付钱。

王某第二天用该款购买100克海**藏在家中,用于自己吸食。

5天后,丁被司法机关抓获。

(事实六)请回答第86—91题。

86.关于事实一的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甲违章驾驶,致黄某死亡、胡某重伤,构成交通肇事罪B.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交通肇事罪的想象竞合犯C.甲对乙车内人员的死伤,具有概括故意D.乙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致同车人黄某当场死亡、胡某重伤,构成交通肇事罪87.关于事实二的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胡某的死亡应归责于甲的肇事行为B.胡某的死亡应归责于甲的逃逸行为C.对甲应适用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定刑D.甲交通肇事后逃逸,如数日后向警方投案如实交待罪行的,成立自首88.关于事实三的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丙、丁均触犯危险驾驶罪,属于共同犯罪B.丙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丁构成危险驾驶罪C.丙、丁虽构成共同犯罪,但对丙结合事实四应按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对丁应按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D.丙、丁未能完成预定的飙车行为,但仍成立犯罪既遂89.关于事实四乙死亡的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甲的行为与乙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B.丙的行为与乙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C.处置现场的警察的行为与乙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D.乙自身的过失行为与本人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90.关于事实五的定性,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丁指使王某作伪证,构成妨害作证罪的教唆犯B.丁构成包庇罪的教唆犯C.丁的教唆行为属于教唆未遂,应以未遂犯追究刑事责任D.对丁的妨害作证行为与包庇行为应从一重罪处罚91.关于事实六的定性,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王某乘人之危索要财物,构成敲诈勒索罪B.丁基于不法原因给付5万元,故王某不构成诈骗罪C.王某购买毒的数量大,为对方贩卖毒起到了帮助作用,构成贩卖毒罪的共犯D.王某将毒藏在家中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二)迅辉制药股份公司主要生产健骨消痛丸,公司法定代表人陆某指令保管员韩某采用不登记入库、销售人员打白条领取产品的方法销售,逃避缴税65万元。

2012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卷二)答案解析

2012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卷二)答案解析

2012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答案解析11《刑法》第49条规定:______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_______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______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_______的除外。

下列哪一选项与题干空格内容相匹配?A犯罪——审判——犯罪——故意犯罪致人死亡B审判——审判——犯罪——故意犯罪致人死亡C审判——审判——审判——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D犯罪——审判——审判——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正确答案是D,回答正确解析《刑法》第4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刑法修正案(八)》第三条规定,在刑法第49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2款:“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根据本法条的直接规定,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D项。

14甲系海关工作人员,被派往某国考察。

甲担心自己放纵走私被查处,拒不归国。

为获得庇护,甲向某国难民署提供我国从未对外公布且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海关数据。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甲构成叛逃罪B甲构成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C对甲不应数罪并罚D即使《刑法》分则对叛逃罪未规定剥夺政治权利,也应对甲附加剥夺1年以上5年以下政治权利正确答案是C,你的答案是B。

回答错误析本题考查的是叛逃罪和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以及剥夺政治权利相关知识点。

需要注意的是《刑法修正案(八)》将叛逃罪进行了修正:叛逃罪已经不需要有“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这样一个限制性条件了。

所以,叛逃并且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并不是叛逃罪的应然要求。

ABC项:《刑法》第109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法律职业资格国家司法考试卷二(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

法律职业资格国家司法考试卷二(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2.国家禁毒委员会为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

关于该机构,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1年卷二第40题) (分数:2.00)A.撤销由围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决定B.可以规定行政措施C.议定事项经国务院同意,由有关的行政机构按各自的职责负责办理√D.可以设立司、处两级内设机构解析:解析:A错误: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是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方案,由国务院决定其设立、变更、撤销。

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只有提出方案的权利。

B错误、C正确:《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第6条第7款规定:“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承担跨国务院行政机构的重要业务工作的组织协调任务,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议定的事项,经国务院同意,由有关的行政机构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办理。

在特殊或者紧急的情况下,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可以规定临时性的行政管理措施。

”其议定的事项,由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机构负责办理,C正确。

议事机构一般没有独立的行政职能,只有经国务院同意才可规定临时性的行政管理措施,B说法不准确。

D错误:《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第20条规定:“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不单独确定编制,所需要的编制由承担具体工作的国务院行政机构解决”故议事协调机构无权设立司、处两级内设机构。

3.根据行政法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评估行政机构和编制的执行情况。

关于此评估,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2年卷二第44题)(分数:2.00)A.评估应当定期进行√B.评估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C.评估结果是调整机构编制的直接依据D.评估同样适用于国务院行政机构和编制的调整解析:解析:A正确:根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和编制管理条例》第24条规定,县级以上评估是应当定期进行的。

2012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官方答案解析

2012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官方答案解析

2012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卷一】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社会主义为本质属性的系统化的法治意识形态。

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意识形态属性,下列哪一说法不能成立?A.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遵循的指导思想B.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进程中的重大突破C.为中国走独特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创造了理论前提D.是建立于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正确判断2.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是一项浩瀚庞大、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要全面发挥各种社会规范的调整作用,综合协调地运用多元化的手段和方法实现对国家的治理和管理。

关于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要求,下列哪一说法是不准确的?A.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B.在评价尺度上,要坚持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C.在法的作用上,要构建党委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纠纷解决机制D.在法的成效上,要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与统一3.某培训机构招聘教师时按星座设定招聘条件,称:“处女座、天蝎座不要,摩羯座、天秤座、双鱼座优先。

”据招聘单位解释,因处女座和天蝎座的员工个性强势,容易跳槽,故不愿招聘,并认为按星座招录虽涉嫌就业歧视,但目前法律没有明文禁止。

对此,应聘者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劳动监察部门的下列哪一做法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A.将《劳动法》“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的规定直接适用于本案,形成判例,弥补法律漏洞B.根据《劳动法》的平等就业原则,对招聘单位进行法治教育,促使其改变歧视性做法C.应聘者投诉缺乏法律根据,可对其批评教育或不予答复D.通知招聘方和应聘方参加听证,依据国外相关法律规定或案例,对招聘机构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4.关于公平正义,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人类一切法律都维护公平正义B.不同的时代秉持相同的正义观C.公平正义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D.严格执法等于实现了公平正义5.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方式之一,社区网格化管理是根据各社区实际居住户数、区域面积大小、管理难度等情况,将社区划分数个网格区域,把党建、维稳、综治、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计划生育、信访等社会管理工作落实到网格,形成了“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专群结合、各方联动、无缝覆盖”的工作格局,以此建立社情民意收集反馈机制和社会矛盾多元调解机制。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不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甲、乙两村分别位于某市两县境内,因土地权属纠纷向市政府申请解决,市政府裁决争议土地属于甲村所有。

乙村不服,向省政府申请复议,复议机关确认争议的土地属于乙村所有。

甲村不服行政复议决定,提起行政诉讼。

下列哪个法院对本案有管辖权?(卷二真题试卷第39)A.争议土地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B.争议土地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C.市政府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D.省政府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正确答案:B解析:判断了本题的考点在于行政诉讼的特殊管辖与级别之后,基本的解题思路就出来了。

本案是因不动产提起的,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9条的规定,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而同时,本案经过行政复议程序,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

因此,《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2款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而本案复议机关是“省人民政府”。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4条第2项的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一审案件。

综合题目所给出的条件并结合一上:述法律规定,本题正确选项必须满足特殊地域管辖与级别管辖两个条件,只有B项符合。

2.甲市政府批复同意本市乙区政府征用乙区某村丙小组非耕地63亩,并将其中48亩使用权出让给某公司用于建设商城。

该村丙小组袁某等村民认为,征地中有袁某等32户村民的责任田32亩,区政府虽以耕地标准进行补偿但以非耕地报批的做法违法,遂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卷二真题试卷第40)A.袁某等32户村民可以以某村丙小组的名义起诉B.袁某等32户村民可以以自己名义起诉C.应当以乙区人民政府为被告D.法院经审理如果发现征地批复违法,应当判决撤销正确答案:B解析:单项选择题的特点在于答案选项的唯一性。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甲架好枪支准备杀乙,见已患绝症的乙踉跄走来,顿觉可怜,认为已无杀害必要。

甲收起枪支,但不小心触动扳机,乙中弹死亡。

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4年试卷二第9题)A.仅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B.仅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C.构成故意杀人罪(中止)、过失致人死亡罪D.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过失致人死亡罪正确答案:C解析:甲已经架好枪支准备杀乙,但是又决定不杀害乙了。

因此,甲构成犯罪中止。

甲在收起枪支时又不小心触动扳机,乙中弹死亡。

因此,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所以,选项A、D显然是错误的。

问题是,甲是否只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对于甲这种尚处于预备形态的犯罪,放弃实行犯罪即可成立犯罪中止。

因此,甲在大脑里决定:“不杀了”时,犯罪中止就已经成立了。

甲后面的收枪行为是另一个独立的行为,和犯罪中止之间并无想象竞合关系。

所以,选项C 正确,选项B错误。

陷阱点拨:本题难在确定收枪行为是独立于故意杀人罪犯罪中止的行为。

在本案这种犯罪中止中,成立犯罪中止不需要积极的行为,在内心放弃犯罪即可。

所以,收枪行为并不是犯罪中止行为。

因为该行为而导致的过失致人死亡也就独立于犯罪中止了。

2.甲深夜进入小超市,持枪胁迫正在椅子上睡觉的店员乙交出现金,乙说“钱在收款机里,只有购买商品才能打开收款机”。

甲掏出100元钱给乙说“给你,随便买什么”。

乙打开收款机,交出所有现金,甲一把抓跑。

事实上,乙给甲的现金只有88元,甲“亏了”12元。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3年试卷二第8题)A.甲进入的虽是小超市,但乙已在椅子上睡觉,甲属于入户抢劫B.只要持枪抢劫,即使分文未取,也构成抢劫既遂C.对于持枪抢劫,不需要区分既遂与未遂,直接依照分则条文规定的法定刑量刑即可D.甲虽“亏了”12元,未能获利,但不属于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构成抢劫罪既遂正确答案:D解析:甲进入的是小超市,不是他人用于家庭生活的场所,因此不属于入户抢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真题及答案
司法部公布
试卷二
提示:本试卷为选择题,由计算机阅读。

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老板甲春节前转移资产,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

劳动部门下达责令支付通知书后,甲故意失踪。

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立即抽调警力,迅速将甲抓获。

在侦查期间,甲主动支付了所欠工资。

起诉后,法院根据《刑法修正案(八)》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认定甲的行为,甲表示认罪。

关于此案,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刑法修正案(八)》增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体现了立法服务大局、保护民生的理念
B.公安机关积极破案解决社会问题,发挥了保障民生的作用
C.依据《刑法修正案(八)》对欠薪案的审理,体现了惩教并举,引导公民守法、社会向善的作用
D.甲已支付所欠工资,可不再追究甲的刑事责任,以利于实现良好的社会效果
2.甲与乙女恋爱。

乙因甲伤残提出分手,甲不同意,拉住乙不许离开,遭乙痛骂拒绝。

甲绝望大喊:“我得不到你,别人也休想”,连捅十几刀,致乙当场惨死。

甲逃跑数日后,投案自首,有悔罪表现。

关于本案的死刑适用,下列哪一说法符合法律实施中的公平正义理念?
A.根据《刑法》规定,当甲的杀人行为被评价为“罪行极其严重”时,可判处甲死刑
B.从维护《刑法》权威考虑,无论甲是否存在从轻情节,均应判处甲死刑
C.甲轻率杀人,为严防效尤,即使甲自首悔罪,也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D.应当充分考虑并尊重网民呼声,以此决定是否判处甲死刑立即执行
3.关于罪刑法定原则有以下观点:
①罪刑法定只约束立法者,不约束司法者
②罪刑法定只约束法官,不约束侦查人员
③罪刑法定只禁止类推适用刑法,不禁止适用习惯法
④罪刑法定只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第①句正确,第②③④句错误
B.第①②句正确,第③④句错误
C.第④句正确,第①②③句错误
D.第①③句正确,第②④句错误
4.下列哪一选项构成不作为犯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