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关 调查分析

合集下载

青岛八大关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

青岛八大关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

体环境和秩序却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历史风貌特色,因而使其价值得到了升华。

从地段的构成上看,也不只限于宫殿、庙宇等重要的纪念性建筑物,而是包括了民居、商店等更广泛的内容。

它是城市活的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往往是城市人口最密集、最繁华、最活跃、最有生气的部分。

因而两者在保护的手段和方法上有很大区别。

相比较而言,历史风貌地段更加强调风貌景观特征,景观构成元素和历史价值是它的主体内容。

历史街区则是在此基础上强调生活的真实性,风貌景观、历史文化价值和真实的社会生活都是它关注的对象,这就是把历史街区作为・个单独的概念提出来以区别于广义上的历史地段的意义所在。

o总的来说,历史街区是指在城市(或村镇)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代表城市文脉发展和反映城市特色的地区。

历史街区可以是古代某时期历史风貌的存留,如托京国子监街、西安城隍庙;可以是地方或民族特色的体现,如丽江的四方街、苏州市山塘街(图1-1);也可以是体现因历史原因而带来的外国的或混合式的风格,如哈尔滨中央大街、青岛中山路(图1.2)。

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与风格,都必须同时满足历史街区的三个核定标准,即:历史真实性、生活真实性与风貌完整性。

图1-1苏州老城内的山塘街图l-2青岛中山路地区乌瞰相对于其它概念,历史街区给人更直观、形象的感受,所以目前更多地被城市规划学和建筑学等涉及空间形态的学科所使用。

由于本文研究的内容是以研究城市中建筑及其外部空间环境为主,故采用历史街区的概念。

保护(Conservation):“保护”是一种蕴含了多种形式的发展模式,是为了继续或改变历史街区原有功能,在保持历史特征的前提下,对之所进行的修复、保存、复原、增建等活动。

包含Rehabilitation(整治)的概念。

在内罗毕建议中用保护。

邵勇主编,城市遗产研究与保护,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6,p14。

阮仪三等.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城巾规划.2001年第25卷第10期.p30够,这也使一部分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性破坏较为严重。

关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的典例分析

关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的典例分析

关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的典例分析——简论青岛八大关风景区的价值构成一、概述八大关,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太平角汇泉岬拱卫左右,湛山、太平山屏列于北部,占地150万平方米。

八大关是最能体现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特点的风景区,所谓"八大关",是因为八大关景区的八条马路是以八个关口命名的,即紫荆关路、韶关路、正阳关路、临淮关路、函谷关路、宁武关路、嘉峪关路、居庸关路。

这十条马路纵横交错,形成一个方圆数里的风景区。

八大关景区背山面海,位于沿海的平原地带,集中了大量欧式、日式建筑,其吸引人之处不仅仅在于丰富的建筑样式,也在于极富青岛特色的生活气息,除各国建筑外,区域内及周边仍然有青岛市民居住。

八大关被评为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之一。

青岛沿海区域总图通过观察青岛的沿海区域总图不难发现,青岛的八大关景区位于青岛沿海的西部老城区,青岛市的新市区发展方向以向城市西南和东两个方向为主,向西南以黄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向东则以青岛东部新区和崂山区为主。

因此,由于八大关所在的西部区域是老青岛的区域,所以其保有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不言而喻,而随着青岛市政府对于八大关周边区域的综合开发,其所保有的经济价值也在被逐步挖掘出来,关于以上三种价值的构成在后文当中将会具体论述。

八大关区域卫星八大关区域的总面积为150万平方米左右,区域的面积足够孕育出一种属于区域内的社会网络、生活气息和民俗文化。

八大关建筑最早于20世纪初由德国建筑师设计建造,以后美、俄、日等国建筑师及中国建筑师陆续设计建造,至20世纪40年代基本完成。

形成了300余栋集20多个国家不同建筑风格的别墅建筑群。

总建筑面积145,368平方米。

建筑结合了西方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风格,有平面对称、轴线突出的德式,尖塔坡顶的哥特式,装饰粗放的西班牙式等。

建筑群依山傍海,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八大关内依傍于主要交通线上的景观设置,也体现出了很高的美学价值,不同植被的种植使其四季景致的变化也颇为吸引人。

八大关社会实践报告

八大关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八大关,位于我国山东省青岛市,是一处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的地域。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情况,我们团队于近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社会实践的详细报告。

二、实践目的1. 了解八大关的历史渊源、文化底蕴;2. 探究八大关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3. 分析八大关对青岛市旅游业的影响;4. 为八大关的保护与发展提出建议。

三、实践过程1. 调研阶段(1)查阅资料:通过查阅相关书籍、网络资料,了解八大关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2)实地考察:我们团队先后参观了八大关景区、八大关历史文化街区、八大关周边的企事业单位等,对八大关的整体面貌有了直观的认识。

2. 访谈阶段(1)与景区工作人员访谈:了解八大关景区的管理、运营、游客接待等方面的情况。

(2)与当地居民访谈:了解八大关在居民生活中的地位,以及他们对八大关保护与发展的看法。

(3)与专家学者访谈: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八大关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3. 总结阶段(1)整理资料:对调研阶段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

(2)撰写报告:根据调研结果,撰写本次社会实践报告。

四、实践成果1. 八大关的历史渊源:八大关原为德国租界,后成为英、法、美、俄、意、日、丹麦、挪威等八国驻青岛的总领事馆,故得名“八大关”。

1922年,青岛回归祖国后,八大关成为青岛市的重要景点。

2. 八大关的文化底蕴:八大关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德国式建筑、名人故居、石刻等。

这些文化遗迹见证了青岛的历史变迁,成为青岛市的一张名片。

3. 八大关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八大关是青岛市重要的旅游胜地,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同时,八大关周边的餐饮、住宿、购物等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4. 八大关对青岛市旅游业的影响:八大关作为青岛市的重要景点,对青岛市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它不仅提升了青岛的知名度,还为青岛市带来了丰富的旅游收入。

八大关调研报告

八大关调研报告

八大关调研报告建筑学093姓名:杨超学号:200903370 调研地点:八大关调研时间:2010年10月22日调研目的:体会别墅建筑的风格,方便自己设计。

为了更好的了解建筑,体会建筑,方便我们更好的设计自己的作品,我们组织去了八大关进行实地调研,下面是对八大关的一些资料报告。

八大关景区,位于汇泉东部,是我国著名的风景疗养区,十条幽静清凉的大路纵横其间,是最能体现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特点的风景区,所谓"八大关",是因为这里有八条马路(现已增到十条),是以八个关口命名的,即韶关路、嘉峪关路、涵谷关路、正阳关路、临淮关路、宁武关路、紫荆关路、居庸关路。

这十条马路纵横交错,形成一个方圆数里的风景区,故统称为“八大关”。

这是对八大关的最直接的认识,那么我们深入八大关。

解放前,这里是官僚资本家的别墅区。

解放后,人民政府对八大关进行了全面修缮,使其为我国重要的疗养区之一,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重要的国际友人,曾在这里下榻。

八大关别墅区的特点之一是有众多的各国风格建筑,故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

这里集中了俄式,英式,法式,德式,美式,丹麦式,希腊式,西班牙式,瑞士式,日本式等20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

“八大关”的特点,是把公园与庭院融合在一起,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四季盛开的鲜花,十条马路的行道树品种各异。

如韶关路全植碧桃,春季开花,粉红如带;正阳关路遍种紫薇,夏天盛开;居庸关路是五角枫。

秋季霜染枫红,平添美色;紫荆关路两侧是成排的雪松,四季常青;宁武关路则是海棠。

从春初到秋末花开不断,被誉为“花街”。

在八大关,体验了各式的建筑风格,八大关”的建筑造型独特,风格名异,西部是线条明快的美国式建筑“东海饭店”;靠近第二海水浴场,是解放后新建的汇泉小礼堂,采用青岛特产的花岗岩建造,色彩雅致,造型庄重美观。

下面说下对某些建筑的体会。

1 花石楼楼的主体共5层,顶层为观海台。

花石楼据说是1932年由一位俄罗斯人格拉西莫夫修建,它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欧洲古堡式,又融入了希腊式和罗马式的风格,也有哥特式的建筑特色。

青岛八大关历史街区建筑外环境保护研究的开题报告

青岛八大关历史街区建筑外环境保护研究的开题报告

青岛八大关历史街区建筑外环境保护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青岛八大关历史街区建筑外环境保护研究一、选题背景青岛是我国唯一的海洋文化名城,青岛八大关历史街区是青岛市内最具代表性和历史价值的城市建筑群体。

作为中国德国历史街区,青岛八大关是早期德国移民在中国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中德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青岛八大关历史街区面临着外环境破坏问题,如违建、广告牌乱贴乱刻、机动车乱停乱放等,给八大关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遗产价值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

因此,进行青岛八大关历史街区建筑外环境保护研究,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青岛八大关历史街区建筑外环境保护的问题,通过实地观察、访谈等方式,分析八大关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探索建筑外环境保护的可行性和有效途径。

具体目的如下:1. 探究青岛八大关历史街区建筑外环境破坏的原因和影响;2. 分析八大关历史街区外环境保护的现状与问题;3. 提出有效的建筑外环境保护措施,保护青岛八大关历史街区的文化遗产价值。

通过本研究,能够更好地认识青岛八大关历史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意义和意义,为青岛市保护、传承城市文化遗产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包括:1) 八大关历史背景和建筑风格的介绍;2) 八大关历史街区建筑外环境破坏的原因及影响;3) 八大关历史街区建筑外环境保护的现状与问题;4) 针对现状提出有效的建筑外环境保护措施。

2. 研究方法(1)文献法:通过查阅相关的政府文件、法律法规、历史文献,以及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报告和论文,进一步了解八大关文化背景、历史价值和保护现状,了解政府、文化机构在保护方面已有的措施和成果。

(2)访谈法:通过对青岛市八大关历史街区相关管理单位、八大关的居民、来访游客等进行访谈,获取八大关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丰富本研究的数据来源。

八大关街区嘉峪关紫荆关交口公共绿地景观探究

八大关街区嘉峪关紫荆关交口公共绿地景观探究

2017年第1期现代园艺林业建设要有统筹规划,因为林业建设是我国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林业建设过程中,必须时刻结合城乡统筹规划,将林业建设纳入到城乡规划的进程中。

在林业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发展和提高农民的林业技能知识和生态环境意识,对于现代林业的发展,要从根本上转变农民的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使林业发展适应新农村的发展和需求;发展林业要提高农民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使农民在建设林业发展的同时,切身体会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民对生态林业建设的积极性。

3.2林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林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求,因为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农业的稳步发展,改善了农村的面貌,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新时期的农业不单单只包含农业,同时还包含林业,譬如种植业和养殖业。

在农村发展林业的同时,会带动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还会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3.3发展林业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林业建设在新农村的建设作用就是建造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改善原本被破坏的生态系统。

社会需求和林业生态功能的冲突,导致有些地区为了发展经济建设,完全不考虑人居环境,有时候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破坏生态环境,很大程度地造成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林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建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

参考文献1谢卫红,董碧辉.农村能源建设:要走多元化发展之路———访云南省农村能源工作站站长胡正军[J].农村实用技术,2015(11)2东奇.2015年农村能源工作目标[J].新农业,2015(4)3杨豪.湖北大悟新农村建设已启动农村能源发展大有可为[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4(1)(责任编辑张芝)作者简介:高子斌,男,籍贯:山东济南,在读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工学硕士,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1八大关街区公共绿地园区各具风情的构筑物、天然疏朗的街道和人文景观,把青岛的历史文化、地域特征描绘得淋漓尽致。

八大关-调查分析讲课讲稿

八大关-调查分析讲课讲稿
在香港西路,与嘉峪关路紫荆关路 围合的那段空间里种植高大乔木水 杉,起着净化空气隔绝噪音的效果, 同时给人们创造一种绝佳的安静的 气氛,人们在其中或看书,或拍照, 无比的惬意。
紫荆关,嘉峪关,函谷关路围
起来的有一栋著名的建筑,朱德别 墅。
其他的部分也是绿树掩映,幽 静美丽,别具魅力。
八大关历史沿革
• 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加固关城 。
• 清灭明后,新疆归入清朝版图,嘉峪 关开始失去其军事防御作用。
• 解放以后,嘉峪关已于1961年被国 务院公布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函谷关路——以我国古代关隘命名
•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我 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始建于春秋战国之中,是东 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 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 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 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 漂橹”。秦始皇六年,楚、赵、卫等五国军队犯秦,“至 函谷,皆败走”。“刘邦守关拒项羽”,“安史之乱”的 唐军与叛军的“桃林大战”,1944年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 军的“函谷关大战”,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1897-1914 在德国占领时期为狩猎区。德国总督的夏季狩猎别墅,建 于1906年,中世纪城堡式样。
1931-1937 沈鸿烈担任青岛市长,将荣成路以东,北到湛山大路、南 到太 平湾的近千亩区域修筑了大约10条道路,均以中国古 代军事关隘命名,包括纵向连接香港西路的紫荆关路、宁 武关路和韶关路,以及横向交织的武胜关路、嘉峪关路、 函谷关路、正阳关路、临淮关路、居庸关路和山海关路, 俗称为八大关。在这片区域中,有200多栋建筑,包括了俄 国、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和丹麦等20多个国家 的建筑风格,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

王倩倩-八大关风景区旅游开发研究

王倩倩-八大关风景区旅游开发研究

目录1 八大关风景区概况 (2)1.1八大关的历史悠久 (2)1.2绚丽多样的建筑特色 (3)1.3纵横交错的道路特色 (3)1.4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3)1.5优美的景区环境 (3)2 八大关风景区的发展现状 (4)2.1古树名木的破坏 (4)2.2草坪的破坏 (4)2.3环境遭破坏 (4)2.4超负荷的接待所造成的影响 (5)2.5部分游人的不文明行为 (5)2.6建筑遭破坏 (5)3 八大关风景区开发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5)3.1不完善的景区管理制度 (5)3.2管理者自身的定位不当影响风景区的保护 (5)3.3对旅游者的管理不当 (6)3.4不可避免的自然因素的影响 (6)3.5未妥善解决的现实问题 (6)3.6绿化观念存在着问题 (6)4 八大关景区保护和开发的建议 (7)4.1加强对旅游者的管理制度 (7)4.2加强对风景区的保护力度 (7)4.3防止旅游超载的问题 (8)4.4减少因自然因素受到的破坏 (8)参考文献 (11)八大关风景区旅游开发研究摘要:八大关最能体现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特点的风景区,八大关巧妙地把公园与庭院结合在一起,十条马路,两侧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通过网络文献的搜索,书籍的查阅以及对八大关风景区的历史、建筑、道路、草坪、花草的价值进行考察,进行总结和分析八大关风景区开发存在的问题,目前八大关风景区内的建筑、环境、以及树木遭到破坏,并根据现有的问题提出通过加强管理,提高全民素质制定相应的八大关风景区内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旅游开发;八大关风景区;青岛青岛不是一座传统的城市,它的文化就是开放,洋为中用将外城的文化本土化,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八大关就是最淋漓尽致的表达,多样的西式建筑形成微观的欧洲近代城市风貌,沉淀为城市的一种欧韵气质。

八大关地处青岛海边,湿润的空气氤氲着怀旧浪漫的味道,充溢这全部视野的尽是风景,是青岛市区著名的风景区和避暑胜地,中国有许多美丽的城市,这些城市中有许多美丽的城区,八大关是一些知名的作家、摄影家评出最美的五个城区之一,八大关把山与海,建筑与风景、浪漫与古典、梦幻与现实、休闲与激情、安静与热闹、历史与今天……那么和谐的浓缩在一起,融合在一起,是精湛的世界建筑艺术与独具匠心的庭院绿化完美结合的休闲胜境,也是代表青岛风情的经典和城市文脉的点睛之笔,可以说八大关美在不言中,不仅包括青岛方方面面之美丽,而且八大关还能体现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美丽,是如花青岛的“画中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路,南至正阳
八大关历史沿革
1897-1914 在德国占领时期为狩猎区。德国总督的夏季狩猎别墅,建
于1906年,中世纪城堡式样。
1931-1937 沈鸿烈担任青岛市长,将荣成路以东,北到湛山大路、南
到太 平湾的近千亩区域修筑了大约10条道路,均以中国古 代军事关隘命名,包括纵向连接香港西路的紫荆关路、宁 武关路和韶关路,以及横向交织的武胜关路、嘉峪关路、 函谷关路、正阳关路、临淮关路、居庸关路和山海关路, 俗称为八大关。在这片区域中,有200多栋建筑,包括了俄 国、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和丹麦等20多个国家 的建筑风格,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
(一):行植 典型 :行道树
1.紫荆关路、嘉峪关路——雪松。 雪松是青岛市市树,在青岛生 长良好,抗寒性较强。较喜光, 幼年稍耐庇荫。
2.函谷关路——悬铃木。悬铃木俗称 “法国梧桐”,是世界五大行到树之一。 悬铃木是阳性速生树种,抗逆性强,不 择土壤,萌芽力强,很耐重剪,抗烟尘。 耐干旱、生长迅速。
气候
• 青岛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性气 候,三面沧海一面山的独特地理格 局,使青岛又具有了海洋性气候的 特点。 • 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 气温12.3摄氏度,一年中八月份气 温最高,平均在25.3摄氏度,但一 年中超过30摄氏度的时间总共不超 过一周,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在0.9摄氏度,良好的气候使青岛非常 适合度假,所以青岛又有“东方瑞 士”的美誉。加上青岛独特的海洋 温和气候,八大关景区理应享誉世 界!
(五):垂直绿化
• 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 择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并 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 其它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 包括栅栏、枯树及各种假山与 建筑设施上等的绿化。 • 城市立体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 要形式之一,是改善城市生态 环境,丰富城市绿化景观重要 而有效的方式。发展立体绿化, 能丰富城区园林绿化的空间结 构层次和城市立体景观艺术效 果,有助于进一步增加城市绿 量,
八大关建筑艺术
八大关特点之一是有众多的各国风格建筑,有“万国建筑博览 会”之美誉。八大关集中了俄式,英式,法式,德式,美式,丹麦式, 希腊式,西班牙式,瑞士式,日本式等20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总称 “青岛八大关近代建筑”于2001年6月25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
园林工程设计实习报告28/06/2013
(四):绿地
• 重要功能是保护城市环 境、净化空气 • 吸收有害气体。在一定 浓度范围内,植物对有 害气体是有一定的吸收 作用的。如对二氧化硫、 氟化氢、氯气等有害气 体有很好的吸收作用 • 吸收放射性物质。绿地 中的树木不但可以阻隔 放射性物质和辐射的传 播,并且可以起到过滤 吸收作用。 • 美化环境,配置其他乔 木灌木,形成美景。
庭院则是一片碧绿宽阔的大草坪,四周树木环绕
侧立面
楼前横卧着一对欧洲宫殿中常见的石雕狮子
红瓦屋顶
朱德同志于1950年来青岛视察年轻的中国人民海军时,下榻于太平角 一路1号。1957年他再度来青,仍住在太平角一路1号。之所以被称做“ 朱德别墅”,是因朱德元帅于1950年来青岛视察中国人民海军时下榻这 里,1957年他再度来青,仍住在这里。这座建筑前有一个面积巨大的草 坪,在太平角所有的别墅中也称得上是最大的一块了。建筑共三层,一 层用巨大的花岗石块构成拱形外廊,上面是宽大的阳台,这条外廊看似 突兀,与整座建筑风格格格不入,但却是设计师的一处妙笔。建筑的山 墙一侧做成了红色的仿木架构装饰,屋顶开气窗,变化丰富,楼前横卧 着一对欧洲宫殿中常见的石雕狮子。建筑的内部装饰豪华,吊灯、壁炉 、地板均保持原貌。
紫荆关路——以我国古代关隘命名
紫荆关在秦汉时仅是一座土石 混筑的小城,后来历代虽有修建, 但基本是沿袭旧制没有多少展拓。 明灭元后,于洪武初年,太祖朱元 璋批准了著名将领华云龙的建议, 在对旧城进行改筑的同时,建紫荆 关新城一座。新、旧两城墙体皆为 花岗岩条石砌筑,用青砖封顶并砌 筑垛口。洪武之后,经永乐、正统 、景泰、弘治、嘉靖、万历,直到 最后一代崇祯,都在不断地修筑紫 荆关。到明王朝灭亡前夕,紫荆关 才建成了今天的规模,成为较为完 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二):林植 典型:小区域内空地
• 林植:是较大面积、多 株数成片状的种植方式。 一般分:纯林、混交林。 应以营造风景林为主, 林冠线变化、疏密变化、 林中下木选择与搭配、 群体与环境关系。 效果: 整体性强,集中 展示,树荫浓密。
(三):片植 典型:路边小景、区域小景
搭配:
乔木、亚乔木、灌 木、地被相结合, 组成科学合理的 复层结构植物群 落。 因地制宜,适地 适树。重视生物 多样性:乔木、灌 木、常绿、落叶、 速生、慢生植物 合理配置。
嘉峪关路——以我国古代关隘命名
• 嘉峪关路在整个八大关的稍北端,是 其七横三纵街区的稍北一横。 • 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宋国公征虏 大将军冯胜筑嘉峪关城 • 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八月,李端澄 监修了内城东西两座城楼。 • 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到嘉靖十 七年(公元1538年)的160多年间,嘉 峪关虽已建成一座名副其实的巍峨雄 关。 • 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加固关城 。 • 清灭明后,新疆归入清朝版图,嘉峪 关开始失去其军事防御作用。 • 解放以后,嘉峪关已于1961年被国 务院公布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园林工程设计实习报告28/06/2013
正阳关路——以古代的税关命名
• 正阳关,系中华名关之一,古称颍尾,阳石,羊市、羊石城等, 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早在东周中期已具雏形。 • 《左传》鲁昭公叶二年(公元前530年)有“楚子狩于州来,次 子颍尾”记载,以此计算,正阳关镇已有2530多年历史;又据明 嘉靖29年(公元1550年)出版的《寿州志》载“东正阳镇,州南六 十里,古名羊市,汉昭烈筑城屯兵于此”。据此正阳关至今已有 1780余年的筑城史。 • 正阳关地理坐标:东经116°30’,北纬32°24’,地处淮 河、颍河、淠河三水交汇处,位于淮河南岸,扼守淮、颍、淠三 水之咽喉,是淮河中游重要水运枢纽,有“七十二水通正阳之说 ”。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正阳关得水运之利,擅舟楫之便,商贩 辐辏,市场繁荣,自古就是淮河中游重要货物集散地,明王朝见 正阳是收取商人、船民赋税的好地方,就于明成化元年(公元 1465年)在此设立收钞大关,直属户部管理。“正阳关”即因此 得名。正阳关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水路七十二水通正阳, 陆路今310省道纵贯全镇。“舟车四达、物盛人众”,“户口殷 繁、市廛绕富”,“帆船竞至、商贾沓来”,以前曾是鄂、豫、 皖三省二十四县商品集散中心,全国有八个省在正阳关设有会馆 。古有“凤城首镇”之誉(因正阳关古属凤阳府),今为皖西著名 的商贸重镇。
有八条马路(现已增到十条),是以八个关口命名的,即 韶关路、嘉峪关路、涵谷关路、正阳关路、临淮关路、宁 武关路、紫荆关路、居庸关路。这十条马路纵横交错,形 成一个方圆数里的风景区。
五、植物配置方式:
(一):行植 典型 :行道树 (二):林植 典型:区域内空地 (三):片植 典型:路边小景、区域小景 (四):绿地 (五):垂直绿化
八大关
目录
• • • • • 一、八大关简介 二、八大关历史沿革 三、八大关建筑艺术 四、八大关设计特点 五、八大关植物配置
八大关简介

青岛八大关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太平角 汇泉岬拱卫左右,湛山、太平山屏列于北 部,占地150万平方米。 • “八大关景区”位于汇泉东部,是中 国著名的风景疗养区,十条幽静清凉的大 路纵横其八大关间,其主要大路因以我国 八大著名关隘命名,故统称为八大关。解 放前,这里是官僚资本家的别墅区。解放 后,人民政府对八大关进行了全面修缮, 使其为中国重要的疗养区之一,许多党和 国家领导人及重要的国际友人,曾在这里 下塌。
地形
• 青岛的山地约占全市总 面积的15.5%、丘陵占 25.1%,平原占37.7%, 洼地占21.7%。山地绝 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以 下,高于1000米的面积 极小,低山丘陵构成了 青岛的主要地貌形态。 八大关地域面积不大, 但地形起起伏伏变化却 不小,彰显了青岛地貌 的特点。
这是我们组所分配的区域,位 这是我组所分配的 于八大关的东北角,由临淮关路, 区域。北至香港 紫荆关路,香港西路,黄海路,太 平角一路围合而成。 北临香港西路交通要道,车流 量很大。为了使八大关更为僻静, 关路。 在香港西路,与嘉峪关路紫荆关路 围合的那段空间里种植高大乔木水 杉,起着净化空气隔绝噪音的效果, 同时给人们创造一种绝佳的安静的 气氛,人们在其中或看书,或拍照, 无比的惬意。 紫荆关,嘉峪关,函谷关路围 起来的有一栋著名的建筑,朱德别 墅。 其他的部分也是绿树掩映,幽 静美丽,别具魅力。
函谷关路——以我国古代关隘命名
•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我 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始建于春秋战国之中,是东 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 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 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 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 漂橹”。秦始皇六年,楚、赵、卫等五国军队犯秦,“至 函谷,皆败走”。“刘邦守关拒项羽”,“安史之乱”的 唐军与叛军的“桃林大战”,1944年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 军的“函谷关大战”,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 围绕着这座重关名城流传着“紫气东来”、“老子过关” 、“鸡鸣狗盗”、“公孙白马”、“唐玄宗改元”等历史 故事和传说,唐太宗、唐玄宗、司马迁、李白、杜甫、白 居易、司马光等历史名人志士临关吟诗作赋,流传至今的 有100余篇。
朱德别墅
——青岛太平角一路1号别墅
• 太平角一路1号别墅,初为积善堂别墅,后 被德国驻青领事馆购买做为领事官邸。被 老百姓亲昵地称做"朱德别墅"。建于20世纪 30年代,这是一座西班牙式建筑,是八大 关别墅区造型最美的建筑之一。大斜面屋 顶,上层外墙为露木屋架,石砌烟囱,石 砌的一楼外墙,宽大的凉台通过落地门窗 与室内相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