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总体规划分析图

合集下载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6---2010)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6---2010)

城市性质
现代产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经济特 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经济中 心城市,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
城市职能
1、具有全国意义的综合性经济特区 2、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3、以集装箱运输为主的港口城市 4、与香港功能互补的区域中心城市 5、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区域制造业生产基地 6、一个具有亚热带滨海特色的现代历史文化 名城。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6---2010)
现 状 概 况
1位置 北回归线以南,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
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与香港相连,北与东莞、惠州两 城市接壤
2经济 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和金融服务业 3交通连接大陆与香港,具有海、陆、空立体口岸的综合交通枢纽
现 状 概 况
二:是保护与保护型发展用地,以山体、水系、植被和组团分隔用地 为因素联成系统,呈“M”字型。
城 市 建 设 布 局 结 构 规 划 图
以特区为中心,由北向西、中、东三个方向发展,形成辐射 状的城市基本骨架。 将全市划分为9个功能组团和6个需控制建设规模的独立城镇 。 并以组团为基本单位进行产业布局,使各产业区象颗颗明珠 镶嵌于发展轴上
高速公路
I类干线
II类干线
道路网络规划图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图
公共绿地
道路绿化带
生态功能分析图
水环境功能区划图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图
旅游用地规划图
建设最适宜居住的城市
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2000年的18平方米/人提高到2010年的20 平方米/人,新增住房1500万平方米。
重要的住宅发展区域
留仙村住宅区 龙华二线扩展区 深圳湾填海区 东部沿海高尚住宅区
特南山组团
用地面积为72平方公里,人口控制规模47万人,西部区域性 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全市教育、科研基地和旅游度假胜地, 重要高新技术基地和临港工业区,环境优美的海滨城区。

深圳前海片区综合规划图

深圳前海片区综合规划图

200
77
3
16


2
34
7
9
32


4
220
77
7
10


3
140
21
44
28


4
112
0
8
8
63

4
53
64
19



11
36
58
7



28
200
90
5



4
102
0
0
27
59

14
80
7
3
78


9














50
73
0



2
2
91
48
8
3
84
3

17
11
6
34
7
7
1
112
功能混合引导比例
地下空间
总建筑规模(万平 单元用地面积(ha)
米)
办公+商业+酒店公寓用途比 居住用途比例 创新产业用途比
公共设施用途比例
基准规模(万平 上限增量规模(万平
港口用途比例(%)
弹性用途比例(%)
用途比例(%) 例(%) (%)
例(%)
(%)
米)
米)
公共服务设施

深圳总体规划

深圳总体规划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1)民意调查阶段(2006.10-12):开通民意倾听热线电话、 电子邮件和移动短信的接受平台,在多个网站上开设“公众 参与总规修编”的专栏,进行网上专题调查的合作。
全过程广泛深入的公众参与
(2)咨询讨论阶段(2006.11-2007.4):通过现场、广 播、电视、报纸等途径开展公共论坛,邀请相关领域的专 家、部门代表、公众代表参加,就社会各界关心的重点问 题进行开放式的沟通和交流。
2.2 发展形势分析
(3)深港合作的拓展与深化
2007年初,香港特首曾荫权在连任竞选纲 领中明确提出“与深圳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共 建世界级都会”的战略目标。 2007年10月10日,曾荫权发表本任期的首 份施政报告《香港新方向》,再次确立港深都 会的发展目标,并宣布,在任期内会致力推动 10项重大建设工程上马。包括:广深港高速 铁路、港珠澳大桥、港深空港合作、港深共同 开发河套等4项跨界基建,将深港城市合作推 进到实质操作层次。
城 市 价 值 链
附加值
研发模块 品牌模块 标准模块
中试模块 装配模块 试 高 制 品 研 制 或 低 上游 开 发 零 部 件 生 产 模 块 零 部 件 生 产
行业n
产 业 价 值 链
企业1 售 后 服 务 下游 行业1 企业2 … 企业n
加 工 组 装
销 售
2、城市发展条件与规划思路

深圳市南山区分区规划

深圳市南山区分区规划

综合交通
港口:
南山区有妈湾、赤湾、 蛇口、东角头4个港区, 功能综合性较强,但以 集装箱业务发展较快。 规划重点加强集装箱码 头及相关支持设施建设; 整合后方陆域资源,梳 理港口集疏运交通; 建设物流园区,发展相 关业务; 整合油品码头和库区, 近期搬迁到妈湾,远期集 中到大铲岛库区。
综合交通
铁路:
已有相关规划
目前较全面反应南山区给水系统规划有《深圳特区给水 管网规划调整》,规划中保留现有三座水厂,另外在广深高 速公路以南新建一座南头水厂(60万立方米/天)。 所有水厂的水源均取自西丽水库、铁岗水库及东深引水 工程,东部引水工程作为补充水源。 高速公路以北采用南头水厂高压供水。
给水工程规划
规划要点
以往审查意见
1、肯定了工作思路、目标定位、发展规模、 肯定了工作思路、目标定位、发展规模、 整体布局及总体的规划策略安排; 整体布局及总体的规划策略安排; 2、指出前海、港口、铁路及西部通道等重 指出前海、港口、 大问题需另设专题做进一步研究; 大问题需另设专题做进一步研究; 3、就深化和完善规划方案提出一系列要求。 就深化和完善规划方案提出一系列要求。
西丽水库
大冲水厂 南山管网
规模35万m3/d 水压0.45MPa
大冲转输泵站 蛇口泵站
几个供水网络各自为政, 不能协调供水 蛇口水厂 西丽、塘朗片区因地势 规模8万m3/d 高,水压低,用水紧张
水压0.45MPa
梅林水厂 供水范围
东滨水厂
规模10万m3/d 水压0.45MPa 蛇口管网
给水工程规划
南山区境内现有南山、 蛇口、蛇口海棠3个长途 客运站。 相关规划提出新建南头 客运站和东角头客运站。 本规划建议不必建设南 头客运站,近期南山客运 站已满足功能要求,远期 可结合进入前海客运枢纽。 东角头客运站在口岸 规划中没有落实,建议在 后海备用地中结合商业楼 宇合建。

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更好地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实施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更好发挥深圳经济特区在中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特区一体化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制定本规划。

第2条规划定位适应中国国情和深圳市实际的高度城市化背景下的约束、转型和创新规划,探索建设用地减量增长的土地利用规划新模式。

通过本规划实施以促进土地管理四个转型:1.利用模式转型。

从外延扩张向内涵集约转变,加大城市更新和建设用地清退力度,优化用地布局,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2.管理理念转型。

从被动的资源保障向积极参与宏观调控转变,主动引导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管理目标转型。

从单一的资源管理向资源、资产和资本的复合管理转变,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土地利用和规划管理体系。

4.管理机制转型。

从注重审批向土地全程动态监管转变,实现国土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

第3条规划指导思想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城市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低碳发展、和谐发展和一体化发展。

增强土地资源紧约束条件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推动土地利用和管理模式全面转型。

2.主动应对全球化、泛珠三角一体化以及建设我国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加强区域合作拓展发展空间,全面增强服务全国的能力,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积极融入区域土地利用分工协作体系,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合理统筹全市土地资源利用。

3.严格实施国家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坚决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坚持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相统一。

4.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为本,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率先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深圳城市结构演变

深圳城市结构演变

图:深圳市总体规划1996—2010
二、深圳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深圳是一个年轻的城市,目前仍处于 发展阶段,总体来看是外部形态是由核点 向核心-轴线放射结构演变,内部形态则 是其功能结构逐级演进。其空间形态演变 大致分为一下几个阶段:
1984年以前:初创奠基阶段。人口密度 低,城市结构松散。
1984—1986:开始转入开拓外向型发展的 时期,城市功能开始增加。深圳在1986 年编 制完成《深圳特区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 深圳“以工业为主,工贸并举”的综合性经 济特区的城市性质,建立了带状多中心组团 式布局结构。
④1993-2010:1996 年编制完成了《深圳 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以特区为中 心,东中西3 条轴线放射发展,3 级城市 中心带动9个功能组团,形成多核心空间 结构模式,轴带结合、整体推进。经过多 年建设,深圳已有多个核心的空间分区。
图:深圳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Thank You!
深圳1996—2010
城市空间的社会学分析
讲解:张和荣 制作:张帆、王楠楠、 方慧敏、朱劭源
一、深圳发展缩影及研究背景
深圳市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 的特大城市,城市发展规划逐步完善,为城 市功能的发挥起了良好的推动、调控、指导 与服务作用。通过对深圳市20年城市规划与 城市功能互动发展的透视,凝练出深圳城市 规划在引导城市发展中的实证性经验,旨在 为国内其年编制了《深圳城市 发展策略》。最大特点是将规划视野扩 展到全市域范围,利用城市已初步形成 的布局,以特区为中心,以南北和东西 交叉的交通干线为发展轴,形成点— 轴—面相互结合的增长极核结构(扇形 空间结构模式),并在全面分析了深圳 的自身优势、社会经济环境因素的基础 上,将其发展成外向型多功能的国际性 大城市”。

深圳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深圳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标,结合深圳实际情况,建设由区域绿地、 生态廊道体系、城市绿地组成的市域绿地 系统。(此部分内容比较多,规定比较细, 说明深圳对于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的定位十 分明确,有兴趣的
海洋岸线保护与利用目标
• 1.严格控制自然岸线的占用,保全岸线生
态与景观资源的完整性和特殊性;
深圳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20)
李佳林 王琦
• 本规划是在《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
2010)》即将完成期限的条件下,为适应 新的城市发展形势和目标要求,由深圳市
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是指导城市转型和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文件。
城市总体规划内容
1
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2
城市规模
3
城市空间结构
地效益达到45亿元/平方公里以上。工业 用地规模控制在220平方公里左右。
• 实施“促进主导产业,改进传统产业,扶
持创新产业”的工业发展策略,积极培育 战略产业、大型企业集团和国际名牌产品, 提高重点产业链的完整性和产业根植性。
• 工业布局:依托西、中、东三条城市发展
轴,逐步形成“一核心、九片区、五十二 园”的工业布局结构。
地约2.3平方公里,文化娱乐设施总用地 规模达到5.5平方公里,独立占地的公共 文化设施用地人均约0.5平方米。
• 体育设施:规划期末新增体育用地约4.2
平方公里,体育设施总用地规模达到7平方 公里,独立占地的公共体育设施用地达到 0.6平方米/人的配置标准。
7 城市生态建设与绿地系统规划
生态建设目标
学位供给规模达到100万个,高中阶段学位 供给规模达到20万个,高等教育学位供给 规模达到10万个以上。
• 医疗卫生设施:规划期末新增医疗卫生用

深圳市综合交通与轨道交通规划

深圳市综合交通与轨道交通规划

深圳市综合交通与轨道交通规划一引言1.1 背景历经短短二十年,深圳市便由珠江三角洲的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经济繁荣、在全国具有试验与示范意义,对区域产生重要影响的365JT城市。

深圳市城市总体365JT规划图见图1-1、深圳市城市布局结构规划见图1-2前二十年,尽管面临着经济、人口、365JT交通需求的快速增长,深圳的城市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城市功能方面和环境质量方面都有效地实现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需求之间的平衡。

交通上,深圳市政府因应城市经济高速增长、城市人口高速增长、城市规模急剧扩大的形势,一直大力发展城市交通基础设施。

但是受到经济和政策上的限制。

主要是从大量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着手来满足交通需求,在轨道交通建设和交通需求管理方面才刚刚起步。

到目前为止,深圳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还是比较成功的,为深圳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保证,使市民的生活素质不断提高。

但在当前小汽车高速增长情况下(现时每年增长约达5万辆),以及面临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后所产生的较高的生活和环境质量要求,目前这种主要以道路交通建设满足交通需求的政策不可能持续下去。

深圳市意识到建立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是解决即将面临的城市发展问题的基本途径。

同时发现地铁一期工程365JT设计中对未来轨道网发展的考虑还需要进一步明确。

因此决定在地铁一期工程建设的同时,开展本研究。

通过本研究,要比较全面地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策略,包括远景轨道网发展方案、可望形成较高营运效率和带动土地开发的中近期轨道网发展方案,以及明确一期工程与后续工程的连接关系等。

深圳市规划国土局为了高质量完成本规划,决定以招标方式聘请一家外国资深咨询公司会同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展开此项工作。

在1999年3月的评标会上,阿特金斯顾问公司中标。

1999年8月,受深圳市规划国土局委托,阿特金斯顾问公司与深圳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正式开始合作进行本次研究。

1.2 研究目的、内容本次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协助深圳城市规划部门,提出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目标和相应的发展策略;提出能实现综合交通发展策略并与城市土地利用相协调的长远与近中期轨道交通发展方案;促进轨道交通的建设,以尽快地在私人交通与公共交通之间形成适当的平衡,为市民提供便捷、快捷、经济、舒适和安全的服务,减轻交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