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油田赵48井井喷中毒事故
课件---硫化氢中毒案例

事故分析
垢样分析
厂名 井号 垢 厚 度 mm 垢成分及所占比例 结垢 速率 mm/a 密度 g/cm3 碳酸 钙 碳酸 镁 碳酸 亚铁 硫化 亚铁 % 酸不 溶物 石 油 四氧 化三 铁 /
三厂
M216 (内壁) M216 (外壁)
8
8.24
2.8326.4Fra bibliotek7.3
/
61.3
2.5
2.5
三厂
2
2.31
事故启示
2、物理方法——高压水射流技术 应用条件:
适用于直径在15-1000毫米之间的各类管孔堵 死或半堵死及管孔周边或底部结垢情况。
清洗形式:
清洗形式,以高压软管带喷头向周边结垢喷射,靠喷射反力自动前进,清洗除垢。
清洗效果:
除垢效果极佳, 清洗速度较快, 除垢率达到98%以上。
清洗前后对比图
事故启示
2、物理方法——高压水射流技术 技术优点:
操作简单; 除垢干净; 比化学清洗降低清洗费用50%以上。
技术缺点:
高压水射流清洗技术一次清洗管线长度有限,一般小于150米; 清洗长距离管线时需将管线多处切割开窗,不便在长距离的注水管 线清洗方面推广应用。
分叉、起拱、变径多的注水管网。
事故启示
1、化学方法
腐蚀管线、成本高;
对结垢严重的高压注水管线, 化学清洗只能清除注水 管线下部的垢物, 对中上部的除垢率很低,在管线末端 由于清洗液除垢效力已减弱, 除垢率也较低; 污染环境, 清洗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的残酸溶液对水 土污染严重, 并污染大气; 反应生成的硫化氢为剧毒物质, 直接威胁到施工人员 的生命安全。
二、重庆12· 23特大井喷事故原因分析
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H2S防护事故案列

(二)、电子监测仪法
• 一般价格贵,具有声光报警和H2S浓度显 示功能,有的还能实现远距离探测。
1、便携式
H2S-1,有两个浓度预警值,当浓度超过第一 个预警值时,会发出断续声光报警,当浓度 超过第一预警值的三倍时,将发出连续声光 报警,其具体浓度将由液晶数字屏上显示出 来。该仪器设有照明装置(按钮7),在黑 暗中可以使用,当浓度超过40PPm时,会出 现超量符号“ ”,还有耳机。
• 取由头顶沿两颊到下腭的周长,再量取 沿上额通过眉毛边沿至两耳鞍点线之长 度,将两次量取的长度相加,依相加的得 数按下表确定面罩编号。
பைடு நூலகம் 尺 寸
94以下
95-97
98-100
101以上
• 编 号
1
2
3
4
注意事项:
1、选用正确的滤毒罐。(灰色、黄色) 2、使用前检查密封性。 3、佩戴时如闻到毒气微弱气味,应立即离开素毒区域。 4、有毒区的氧气占总体积的18%以下,或有毒气体浓度 占总体积的2%以上的地方,各型小型滤毒罐都不起作用。 5、每次使用完后应对面罩进行消毒。 6、滤毒罐密封,以防受潮,储存于干燥、清洁、空气流 通的库房。 7、两次使用的间隔时间在一天以上,应将滤毒罐的螺帽 盖拧上,塞上橡皮塞保持密闭。
H2S的作用
• 通过制硫装置从H2S中回收硫磺, 为生产硫酸、造纸、合成纤维、 橡胶、医药等工业提供重要的原 材料。
油气井中H2S的来源:
1、热作用于油层时,石油中的有机硫化物分解产生出H2S。 2、H2S含量将随地层埋深增加而增加。在井深2600米,H2S含量在 0.1-0.5%之间.而超过2600米时含量超过2-23%,当地温超过200250℃时,热化学作用将加剧而产生大量H2S. 3、石油中的烃类和有机质通过储集层水中的硫酸盐的高温还原作 用而产生H2S。 A、通过裂缝等通道,下部地层中硫酸盐层的H2S上窜而来。在 非热采区,因底水运移,将含H2S地层水推入生产井而产生H2S。 B、某些深井泥浆处理剂高温热分解产生H2S。 C、动、植物尸体腐烂分解而成 D、厌氧菌作用于有机硫或无机硫 CaSO4 H2O Ca2++SO42-
井喷事故案例汇编

一、钻进过程的事故案例:案例一赵1井井喷事故专家点评:赵1井井喷的主要原因是领导对井控工作不够重视,没有井控制度及井控设备是造成井喷失控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职工无井控知识,对井喷的危害认识不够,在钻井液发生石膏侵及气侵密度下降后,没有采取措施,发生井喷后还不进行加重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当时没有以人为本的思想,“革命加拼命”的思想使三位同志献出宝贵的生命。
这一教训值得深思。
1、基本情况赵1井是华北油田赵兰庄构造上的第一口资料井,位于河北省晋县周头乡赵兰庄大队,由华北石油管理局第四钻井工程公司3222钻井队承包施工任务。
该井设计井深3200m,钻探目的是了解古生界及第三系含油气情况,并查第三系及古生界地层剖面特征及其生储盖组合。
该井于1976年5月20日开钻,用φ400mm3A钻头钻至井深97.87m,φ324mm表层套管下至井深84.14m,水泥未返至地面,人工灌水泥近100袋。
井口未装防喷器。
5月25日用φ248mm3A钻头二开。
2、事故发生经过1976年6月25日0∶15,泥浆中散发出了强烈的硫化氢气体,熏倒了柴油机助手邵战荣,在没有防毒面具的情况下,同志们继续坚守岗位,队长李仁杰换下了司钻梁通荣及钻工张永宁,坚守在钻台上,0∶36当钻进至井深435.80m时,第一次井喷发生,强大的天然气带着强烈的硫化氢气体从井口呼啸而出,李仁杰使尽最后的力气刹死刹把,摘掉转盘离合器,司钻梁通荣和钻工黄生存为抢救同志,保护井下设备安全,也倒在于队长李仁杰身旁,李仁杰、梁通荣献出了宝贵生命。
0∶45发生了第二次井喷,地质工陈禄明为了取准资料,卡准井喷井深,在抢救下战友后登上钻台丈量方入,被第二次井喷冲下钻台,英勇献身。
由于从井内喷出了大量的原油及天然气,继第二次井喷后造成严重井塌,井喷停止,在这次井喷事故中,先后3人死亡,6人昏迷,井深2424.60m钻具被卡。
3、事故处理过程该井被喷塌后,根据原石油化学工业部付部长张文彬的指示,原华北石油会战指挥部决定,在6月26日和6月27日对赵1井进行封堵及防窜工作。
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

急性硫化氢中毒典型案例——“3.3”污水处理厂硫化氢中毒事故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9年07月15日稿件来源:2008年3月3日,北京某污水处理厂二分厂副长厂姜某带领工人刘某、王某和高某在对23号泵进行检修时,刘某在未确认该污泥循环系统进水阀门是否关闭的情况下,盲目打开23号泵泵壳的环形夹具,致使该泵处于承压状态,泵的吸入口污泥带压喷出并将刘某掩埋,污泥内厌氧产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累积并随喷出的污水溢出,现场其他3名作业人员迅速从不同出入口撤离管廊。
喷泥事故发生后,污水处理厂二分厂副厂长王某(代理厂长)、技术员赵某,三分厂书记潘某、厂长袁某等人员在对事故情况不清、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分别从不同出入口下到地下管廊内查看情况,在查看过程中,四人先后晕倒在管廊内。
消防人员赶到后,分别将五人救出,经医护人员抢救无效潘某(三分厂书记)、王某(二分厂副厂长)、赵某(技术员)、刘某四人死亡,一人受重伤。
.山西运城一污水处理厂发生安全事故 3人死亡2007年5月20日上午9时许,位于运城市盐湖区雷家坡村附近的运城富斯特污水处理厂发生安全事故,造成3人死亡。
据介绍,当时一村民正在该厂机房深井内打捞沉淀物和漂浮物,突然一头掉进深井内。
随后,该厂两名工人下去救人,结果也遇到了意外。
事故发生后,大家用一根螺纹钢筋钩住落井的3人,将其救上来。
在运城市中心医院,记者见到了实施抢救的值班医生,他说3人是因在污水池内吸入大量沼气过度缺氧导致死亡的,送到医院时各种生命体征都已基本消失。
在出事的机房内,记者没看到任何有关安全提示,现场也没有强制通风的设备。
(记者胡增春)污水处理厂的安全事故——做一点宣传之四污水处理厂在快速发展的近十年里,发生了不少安全事故。
污水在经过管道会产生硫化氢气体,这是一种溶于水的剧毒的气体,有臭鸡蛋味。
轻度接触会头昏、乏力,检查可见眼结膜充血、肺部干性罗音;中.度接触会出现头晕、心悸、呼吸困难、继而意识模糊、呕吐、腹泻、抽搐,以至昏迷,最后可因呼吸麻痹死亡;接触极高浓度硫化氢时,会出现“电击样”中毒,接触者在数秒内倒下,呼吸停止。
井喷事故案例汇编

井喷事故案例汇编一、钻进过程的事故案例:案例一赵 1 井井喷事故专家点评:赵 1 井井喷的主要原因是领导对井控工作不够重视,没有井控制度及井控设备是造成井喷失控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职工无井控知识,对井喷的危害认识不够,在钻井液发生石膏侵及气侵密度下降后,没有采取措施,发生井喷后还不进行加重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当时没有以人为本的思想,革命加拼命的思想使三位同志献出宝贵的生命。
这一教训值得深思。
1、基本情况赵 1 井是华北油田赵兰庄构造上的第一口资料井,位于河北省晋县周头乡赵兰庄大队,由华北石油管理局第四钻井工程公司 3222 钻井队承包施工任务。
该井设计井深 3200m,钻探目的是了解古生界及第三系含油气情况,并查第三系及古生界地层剖面特征及其生储盖组合。
该井于 1976 年 5 月 20 日开钻,用 400mm3A 钻头钻至井深97.87m,324mm 表层套管下至井深 84.14m,水泥未返至地面,人工灌水泥近 100 袋。
井口未装防喷器。
5 月 25 日用 248mm3A 钻头二开。
1/ 32、事故发生经过 1976 年 6 月 25 日0∶ 15,泥浆中散发出了强烈的硫化氢气体,熏倒了柴油机助手邵战荣,在没有防毒面具的情况下,同志们继续坚守岗位,队长李仁杰换下了司钻梁通荣及钻工张永宁,坚守在钻台上,0∶36 当钻进至井深435.80m 时,第一次井喷发生,强大的天然气带着强烈的硫化氢气体从井口呼啸而出,李仁杰使尽最后的力气刹死刹把,摘掉转盘离合器,司钻梁通荣和钻工黄生存为抢救同志,保护井下设备安全,也倒在于队长李仁杰身旁,李仁杰、梁通荣献出了宝贵生命。
0∶ 45 发生了第二次井喷,地质工陈禄明为了取准资料,卡准井喷井深,在抢救下战友后登上钻台丈量方入,被第二次井喷冲下钻台,英勇献身。
由于从井内喷出了大量的原油及天然气,继第二次井喷后造成严重井塌,井喷停止,在这次井喷事故中,先后 3 人死亡, 6 人昏迷,井深2424.60m 钻具被卡。
H2S基本知识分析

——因H2S气体造成的其他伤害
1998年3月24日,四川局温泉4井,在川东 开江县,钻至1700米时发生溢流后关井,因表 层套管设计不足,当钻遇区域性产层后,井内的 含H2S气体窜入煤矿产生爆炸,致使当地小煤窑 11人死亡,34人受伤,40口煤井停产,赔偿 1000万元人民币. 1994年8月,克拉玛依油田某养鸡场在清理 下水道过程中发生硫化氢中毒死2人
❖ 滞后性:硫化氢气体中毒,特别是低浓度中毒时, 开始人无感觉或感觉不严重,等发觉时已经中毒到 一定程度。
❖ 综上所述,对硫化氢气体的防护必须坚持科学的态 度、掌握基本方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
第二章 硫化氢的来源
和特性
第二章 硫化氢的来源和特性
一、油气井中H2S的来源:
1、热作用于油层时,石油中的有机硫化物分解产 生出H2S。
❖ 突发性:在钻井施工现场,只要感觉到硫化氢的存 在就有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只要现场达到一定的浓 度或者在现场达到一定的时间,就会造成伤害;
❖ 偶然性:由于地下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气体运移规律 有的竟与既有硫化氢可能没有,而有的竟没有考虑 这个因素但有可能发生硫化氢,相同的作业,有的 产生硫化氢,有的不产生;
▪ 1997年,中原油田采油三厂在管道
清洗中产生H2S气体,使工人张敬玺、 技术员袁涛、司机王成三人相继中毒
死亡。
❖ 硫化氢气体是一种仅次于氰化物的剧毒气体,没有 颜色,在浓度超过100ppm时人的嗅觉失灵,感觉不 到硫化氢的存在,我们从众多的硫化氢气体中毒事 故的分析可以看到硫化氢中毒发生的特点:
一般含H2S井禁用红丹丝扣油 5、酸化作用
6、含硫的地层流体(油、气、水)流入井内
7、某些洗井液中的添加剂(如木质磺酸盐)在 高温(170——190度c以上)时热分解。
输气工防中毒知识

•⑺ 进入超过国家标准浓度的有毒、有害场所作业时,应配备防毒面具 等个人防护用品,防毒面具按作用的机理不同,可分为过滤式及隔离式 面具。凡空气中氧的含量不低于16%或含毒气量不超过2%的浓度时,一 般可采用过滤式面具,其他情况下则应用隔离式面具。 •隔离式面具可分为通气管式面具和氧气面具两种: •① 当通气管式防毒面具的通气管在20m以上时,在吸入端应装设气囊, 保持一定气量与气压; •② 氧气面具是一种与外界隔绝的再生器,适合于在窒息性及有毒气体 中行走或工作,工作时间2~4h;在输气容器内检修时可采取通气管式 面具,利用通气管自远处用手压泵压入新鲜空气,当通气管在20m以上 时,在吸入端应装设气囊,保持一定气量与气压。
• 548、BH009 某输气工人因操作不当发生天然气中毒,呼吸困难,面 色发青,此时应( B )。 (A)向上级报告 (B)离开工作点做人工呼吸 (C)体外心脏按摩 (D)送医院抢救 • 549、BH009 当空气中的甲烷含量增加到( A )时,则氧的含量相 对减少,会使人感到氧气不足,此时窒息现象是虚弱眩晕,进而可能 失去知觉,直至死亡。 • (A)10% (B)1% (C)5% (D)0.1% • 551、BH010 某输气工人的眼睛被溅入甲醇后,此时应(D )。 (A)向上级报告 (B)送医院抢救 (C)人工呼吸 (D)用大量水清洗 • 554、BH011 下列有关防毒措施叙述错误的是(D )。 (A)设计建筑输气站时,在选择工艺流程、设备及仪表中必须考虑防止 有毒物质的毒害问题 (B)搞好设备、仪表的维护保养,做到严密不漏气 (C)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发现职业病时要及时治疗 (D)向管线内加甲醇或缓蚀剂时,应戴防护眼镜、防毒口罩和手套,穿 上工作服,操作时要站在下风方向,工作完毕要洗手洗澡
安全意识决定行为安全

案例回顾 以上案例都充分反映了当事人安全意识淡薄,麻痹 大意思想,简化程序图省事思想,厂方安全教育和 管理不到位,这些案例所反应的不仅仅是事件当事 人的安全意识淡薄,也充分暴露了管理者和整个集 体没有良好的安全习惯,没有建立起成熟的安全意 识氛围。有些老员工觉得自己有经验,以前一直这 么干没有问题,恰恰就是这些所谓的经验酿成了不 可弥补的损失,还有些员工安全意识极其淡薄,心 存侥幸心理,所以事故一次又一次的找他。
五、个人理解
意识决定行为,同样安全意识决定行为安全,一个人只 有从思想上意识到危险的存在,认识到隐患可能会造成 的严重后果,才能小心谨慎地从事每一项工作,严格执 行操作规程,避免安全事故在自己身上发生。 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安全习惯呢,企业又如何去 营造一个人人具备良好安全意识的生产环境呢,这是一 件需要我们身处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长期坚持不懈地去做 的一件事。安全问题老生常谈应当幸听之,而不是避之 唯恐不及,安全管理工作者更不应当例行公事放任自流, 安全工作应当面面俱到狠抓到底。
六、几点建议
(一)安全来自警惕, 事故出于麻痹 人性最大的缺点就是 容易麻痹,安全工作 更不能松懈,松懈即 是管理者的麻痹,安 全管理人员应当加强 对现场的管理,发现 违章问题,及时制止 并监督其改正,时刻 保持警钟长鸣,做到 安全管理下的行为安 全。
(二)制定详细的违章处罚条款 处罚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原则是帮促 改进、监督指导、杜绝隐患。对于违章人员,以说 教为主要管理手段,屡禁不止的人员进行经济处罚 和通报批评,并责令其作出深刻检讨,以点带面来 提高整体安全意识。 在此也提醒大家,违章操作,损失的不止是金钱和面 子,一旦出了事故,损失的是健康和幸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北油田赵48井井喷中毒事故
一、事故概况及经过
1993年9月28日15时,位于河北省赵县各子乡宋城村北700米,华北石油管理局在冀中坳陷晋县凹陷中部,南古庄背斜上钻探的一口预探井——赵48井,由华北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公司试油三大队作业20队,对该井进行射孔作业后,发生井喷,大量含硫化氢的气体喷出,造成村民6人死亡(在10多万人的紧急疏散过程中,因年老体弱、惊吓、颠簸、中风、交通事故等原因还死亡15人),24人中等中毒,440余人轻度中毒,轻质油污染庄稼近700亩,中毒死亡大牲畜7头,直接经济损失约60万元的井喷事故。
赵48井是一口预探井,完钻井深3282.8米,人工井底3032米,钻探目的层是新生界孔店组二段。
9月28日15时,由华北油田井下作业公司物理站射孔一队用90型射孔枪对该油层进行射孔。
15时10分引爆射孔弹,投射子弹77颗,射发率100%。
在开始上提电缆时,井口发生外溢,而且外溢量逐渐增大,溢出的水中有气泡。
当电缆全部从井中提出后,作业20队副队长李录立即带领当班的5名作业工人抢装事先备好的总闸门,穿上了总闸门的8条大螺拴并拧紧了对角的4条,关闭了总闸门。
在准备关闭套管闸门时,因有硫化氢气体随同压井液、轻质油及天然气一同喷出,强烈的气流使人无法接近套管闸门,当班工人不得不从井口撤离。
撤离现场后,副队长李录立即派人电话报告上级,同时通知附近两个砖窑灭火,并到距井场最近的宋城村,广播发生井喷的消息,通知村民转移。
得到赵48井井喷的消息后,华北石油管理局、石家庄市公安局、27军、井陉矿务局及赵县县委、县政府,都组织了抢险人员赶赴现场。
二、事故原因分析
经调查,并对该井地质、钻井、测井、试油、射孔等有关技术资料和原始记录进行反复分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钻井、录井、测井资料都没有发生硫化氢,造成了对该射孔层地下情况缺乏全面准确详尽的认识,把这一层作为新层和油水同层进行常规试油,对所试层段中含硫化氢没有准备。
因此,此次事故属于不可预见的性质。
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华北油田井下作业公司20队存在执行制度不严的问题,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组织施工,用总闸门代替防喷阀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