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身守命——天地交泰九毒日切忌淫欲——行房纵欲大伤身
《寿康宝鉴》夫妻保身立命戒期及天地人忌-所有日期

《寿康宝鉴》夫妻保身立命戒期及天地人忌查询表+特殊日子补充现恭录斋戒的日期,以及天地人的忌日,希望爱惜自身的人,都遵守它。
以下补充介绍夫妻性生活应知的戒期和忌讳:说明:12年为一纪,100天为一算,夺纪、夺算都是减寿。
批:以上戒期每年通共225天。
闰月照前。
皆系每月中之一定者。
12个月份算下来是224日,少1日还没找出来在哪。
注:以上戒期,每月中都是固定的,出现闰月时遵照前一月。
另外还有部分节气等特殊日子应该持戒遵守的,如下表所示:一、二分月、二至月、冬至日:1.二分之月:春分、秋分;此二节之前3天、后3天共7日,犯之必得危疾。
尤宜切戒。
宜从惊蛰节禁起。
戒过一月。
宜从白露节禁起。
戒过一月。
2. 二至之月:夏至、冬至;此二节之前3天、后3天共7日,犯之必得急疾。
尤宜切戒。
宜从芒种节禁起。
戒过一月。
宜从大雪节禁起。
戒过一月。
3.冬至日:半夜子时、后庚、辛日、第三戌日。
犯之皆主在一年内亡。
说明:冬至日的半夜子时和冬至日后的庚、辛日以及第三个戌日二、以下皆大不吉日,宜戒:1.三元日: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上中下三元。
犯之皆减寿五年。
2.四立、四离、四绝、二社日:犯之皆减寿五年。
①四立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的合称;②四离日: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前一天,称为离日;③四绝日: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叫做“绝日;④二社日: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秋社日;社日受胎者毛发皆白。
犯之皆减寿五年。
3.三伏日、弦日、晦日、每月三辛日:犯之皆减寿一年。
①三伏日:初伏、中伏、末伏,共30或40天。
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10天或20天。
②弦日:分上弦和下弦,上弦为农历每月初七、初八。
下弦为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
③晦日: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
④每月三辛日:每月的三辛日(即日干为“辛”的日子)4.甲子日、庚申日、太岁日、拈香持斋供谢佛日:犯之皆减寿一年。
戒淫保命日历表(可直接打印)

1.其他注意事项:健康长寿的身心,比短暂的跟随着痛苦的乐趣,有意义得多了。
2.酒后不可,服各种性药、兴奋剂后不可。
3.刚吃饱饭后及空腹均不可。
4.大悲、大怒等情绪波动巨大后不可。
5.要远行之前、远行之后不可。
6.不可蓄缩不泄(蓄缩不泄即要射精时,故意用人为的办法中止射精,以达到延长性生活时间的目的)。
7.疲劳过度不可。
8.刚洗过澡不可(此时疲劳且毛孔张开,易造成损伤)。
9.雷雨天、大风天、大冷大热天不可,野外不可。
10.竹席上不可(竹性寒冷,易感寒气),漏风、潮湿处不可。
11.病中和大病初愈不可(筋骨损伤,好后犹须戒欲一百七十天,大病初愈后须戒欲一年,否则容易导致疾病再次复发,以致丧命。
)。
12.妻子在怀孕期间和哺乳期不可(孕后交一次,胎毒重一次,胞衣厚一次,生产难一次。
孕久若交,或致堕胎,及与伤胎。
),否则孩子身体弱易生病。
13.女人的经期不可。
14.同房后不可马上洗澡(尤其忌冷水),不可喝冷饮,不可开电扇、空调(冷气),冬天不可冒风雨,犯之必有阴厥之症,男缩阳,女缩乳,重者四肢冰冷,肚疼而死。
切记。
15.佛、菩萨的圣诞日不可。
这些日期都标记上了。
16.父母的生日、忌日不可。
17.阴历五月、十一月不可。
此二月行房,失一如百,五月精薄如水,交甚伤精,十一月精液浓缩如浆,交甚伤身。
“冬不藏精,春必病瘟。
”18.一夜不可超过一次。
清晨不可,此时阳气初生,正是养精蓄锐的时候,做一如百,整天浑身无力,没有精神,非常伤身。
四时节气注意事项:(不可不防)惊蛰、芒种、白露、大雪起宜戒一月。
春分:雷将发生,犯者生子五官四肢不全,父母有灾。
前三后三共七日。
犯者得疾。
夏至:阴阳相争,死生分判之时,前三后三共七日。
犯者得疾。
秋分:杀气浸盛,阳气日衰,前三后三共七日。
犯者得疾。
冬至:阴阳相争,死生分判之时,前三后三共七日。
犯者得疾。
保身立命戒期及天地人忌

课题:保身立命戒期及天地人忌学习对象:中职一年级教学目标:1、扫清读音障碍,畅读保身立命戒期及天地人忌全文。
2、了解保身立命戒期及天地人忌文章大意体会文章深意。
3、了解保身立命戒期及天地人忌中提及的戒期、戒由和犯戒者的报应。
教学重难点:1、保身立命戒期及天地人忌文本翻译。
2、戒期、戒由和犯戒者的报应的点拨。
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讨论交流法课时安排:2个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回顾前文,寿康宝鉴前面各章主要在劝戒邪淫,亦即除了夫妻二人以外的各种色行淫欲,均须完全戒除。
此外福善祸淫的道理,在前面各章节中,也已详加阐明。
我们未来,几乎都会成立自己的家庭,那么未来我们夫妻间又应该遵守哪一些戒忌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寿康宝鉴中的保身立命戒期及天地人忌篇,看看夫妻间该遵守哪些戒忌,和了解一下戒期。
二、文章字音扫读纠正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56页,自由朗读课文,表格内容先暂时放在一边,等到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朗读的过程中注意一些生僻的字词并标注出来。
涅槃(nie pan)诞(dàn) 释迦牟尼(shìjiāmùní)三、文章段落翻译(不含表格)1、逐句翻译,请同学们先用5分钟自己尝试翻译文章,在翻译过程中如果有较难理解和翻译的,请用笔圈出来,等下告诉老师和同学,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2、点拨学生翻译,明确疑难杂字的翻译,并肯定学生翻译和点拨其不足的地方。
3、教师汇总学生翻译,并展示正确翻译。
翻译:一般人都容易疏忽了夫妻间闺房之礼的戒忌,不知在一年中,也确有必须戒防的日期,例如春分前三日,天雷将发,节气转换,倘若不戒,则生子难全,必有凶灾。
况且人身的气血流行,原是和天地间的节气相感应。
如果在不适当的时日交泄,则易使气血不合,精气伤损,远较其他时日走泄严重百倍。
至于神明降察或圣诞之日,如果淫污冒渎,将遭受谴害阴德而不自知。
因此世上有人虽循谨忠厚,却常有多病短寿之患,又常有功名被削、年寿被减的祸报,这些往往都由于在闺房之礼上,不加戒忌的原故。
农历五月九毒日,行房纵欲大伤身

【注意】农历五月九毒日,行房纵欲大伤身---2010年九毒日来咯农历五月俗称毒月。
其中,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为“天地交泰九毒日”;“十四”为天地交泰日,一共十天。
这十天内,务必端容肃己,严禁杀生,行淫,否则严重伤身损气耗精元。
农历五月,是最要注意的一个月份。
能全月不同房,对身心都有极大的好处。
所以古代有习俗,五月让妇女回娘家住一个月。
其中的九毒日更要慎重。
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也因此这一天有许多喝雄黄酒、插艾草…等避邪驱毒的仪式,其中都寓有古德智慧经验的传承。
以下是2010年农历五月份的「九毒日」及「十四」,请千万谨慎这十天,甚至是一整个月喔。
九毒日——行房纵欲不宜(农历)五月初五(阳历 6月16日):地腊,五帝校定生人官爵,犯者削禄夺纪,又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杨公忌。
初六(阳历 6月17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雷斋日。
初七(阳历 6月18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以上三日为「初毒日」)十五(阳历 6月26日):月望,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四天王巡行。
十六(阳历 6月27日):九毒日,又天地元气造化万物之辰,犯者三年内夫妻俱亡。
十七(阳历 6月28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以上三日为「中毒日」)廿五(阳历 7月6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月晦日。
廿六(阳历 7月7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廿七(阳历 7月8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斗降。
(以上三日为「末毒日」十四(阳历 6月25日)——四天王巡行,夜子时为天地交泰,三年内夫妇俱亡此时的节气,乃阴阳相争死生分判之时,宜从农历五月初一芒种节禁起,戒过一月。
果能色欲撙节,自可百病消除。
今人每多腰腿酸疼,脊肩酸麻,四肢无力,背心发热,咳嗽不止,时而头昏头痛,时而眼花眼痛,秋冬则恶寒怕风,手足发冷,春夏则喉疼目红,腹痛闭痧。
正当年壮之时,乃见种种不足之症,推原其故,无不因未能节欲而来。
中国端午节:农历五月(俗称“毒月...

中国端午节:农历五月(俗称“毒月...农历五月俗称“毒月”。
传说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阴阳之气相争,阴气胜出,邪祟、鬼魅、百毒、瘟疫将随着酷暑的到来而慢慢猖獗,于是五月又称为“恶月”;五月气候温热多雨,有时还会乍暖还寒,所以古人也称五月为“郁蒸”。
五月的卦名是“姤”(gòu,古同“妒”dù),五阳在上,一阴在下,当阳气上升到了极点,再无可升之地,就会向它的反面转化,阳气渐消,不知不觉间,阴气已从地底下慢慢滋生,天下万物都能相遇,雌性已经开始孕育。
由此可以看出,五月处于阳极转阴的节变之时。
此时,气温升高,雨量增多,空气也变得潮湿,由于有了适合的温度和湿度,各种毒虫、蚊蝇、幼卵及微生物等进入大量繁殖期和活跃期,同时人体也极易受到湿热之邪的侵袭而发病。
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生活环境及医疗条件落后的前提下,农历五月因虫咬、中邪、感染瘟疫、精神烦躁等导致生病、死亡、意外的人数陡然增加,正因毒虫肆虐、瘴气流行、瘟疫爆发、邪气伤身等引起古人对这个月的恐惧,故将这个月称之为“毒月”。
五月,人体阳气达到最旺,火旺至极,所以阳气外散时,内里虚弱,不适合进行泄耗的活动,也特别容易得心脏病;此月湿热加重,易湿热内积,心火重,小肠积热引起口舌生疮;或脾虚湿困或湿热下注,女性易患妇科病,男性易出现精气活动受阻,所以在这个时候不容易受孕。
古人认为五月不宜行房也不是不无道理,不能全盘否认,若身体不适,节制房事也是必要的。
所以古代有习俗,五月让妇女回娘家住一个月。
其中的九毒日更要慎重。
01古代汉族民俗称,毒月期间夫妻不能同房,君子应节制嗜欲,食物清淡,减少酸味,增加苦味,益肝补肾。
此时节应静养,与自然和谐平定心气。
能全月不同房,对身心都有极大的好处。
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也因此这一天汉族民俗中有许多喝雄黄酒、带香囊、插艾草等辟邪驱毒的仪式,其中都寓有古德智慧经验的传承。
02五月初五也就是端五这一天开始,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此九天为“天地交泰九毒日”;“农历五月十四”为天地交泰日,一共十天。
保身立命守则:行房需注意

保身立命守则保身立命守则★天地间节气的变化,和人身气血的流动,有着息息的关系,假如不能配合气节而走泄了精血,那么身体上脏腑气血的流行,就会受到损伤。
夫妇之间的相处,虽然是人伦之始,但如不能节制,以致常受疾病的侵袭,或于神明降鉴之期,淫污冒渎,而阴遭削禄减年之祸。
所以为了免使身心受损伤和受阴谴,应当遵守一些禁忌,以免误犯。
●每月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诸日为神明降鉴,察人善恶之期,宜斋戒不可行房,以免冒渎而受阴谴。
●郁怒,大怒后伤肝,不可行房,犯者必病。
●欲远行不可行房,行房后走百里者病。
走百里路后行房者必死。
●醉饱后行房,五脏反覆损精伤气。
●空腹行房,大伤元神。
●病后行房,病症复发并加剧。
●胎前行房伤胎,故凡有孕后,即宜分床绝欲,一则恪遵胎训,一则无堕胎之患。
及小儿毒胎□,凶险喑痘,游空惊痫,牙疳等病。
二则所生之儿,男必端严方正,女必贞静幽闲,自然长大后不犯淫泆。
●产后百日内不可行房,若强行房,妇必病。
产后十余日即行房,妇必死。
天癸(月经)来时行房,成血奸症,男女俱病。
●竹席上不可行房,因竹性寒冷,犯者易感寒气。
●交合才毕,婴儿在旁啼哭勿即与乳,恐气血受损。
●行房后勿即挥扇,及饮冷茶水,若过受凉,或至即死。
●一日勿两度,勿服春方邪药,勿蓄缩不泄。
●凡生病,生疮出痘后,非十分复原,万不可行房,若犯者则多半必死。
●凡目疾未愈,或始愈,若行房目必成瞎。
●凡虚痨症,虽养好强健,犹须断欲一年,若以为复原而行房,多半必死。
●凡伤损筋骨,好后犹须戒一百七十日。
若未过百日而行房必死。
纵过百日亦必致成残废。
●凡过操劳、过热、过忧愁、过惊恐后,皆不可行房,犯者轻者则成痼疾,重则即死亡。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其气甚微,如草木萌生,易于伤伐。
倘犯色戒,则来年精神必疲惫。
所以冬夏二至之前后半月,切忌行房。
●凡朔望先夜及四时节气之日,不可行房。
五更已过,身中阳气初生,一次当百次,有损气血,切忌行房。
养生秘旨

<篇名>养生秘旨书名:养生秘旨作者:马齐朝代:清年份:公元1644-1911年<目录><篇名>孙真人卫生歌属性:天地之间人为贵,头象天兮足象地,父母遗体宜宝之,“洪范”五福寿为最。
卫生且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
三者若还有一焉,须防损失真元气。
欲求长生须戒性,火不发兮心自定,木能去火不成灰,人能戒性还延命,贪欲无穷忘却精,用心不已失元神,劳形散却中和气,更仗何因保此身。
心若太费费则竭,形若太劳劳则怯,神若太伤伤则虚,气若太损损则绝。
世人欲识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
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冬吹肺肾宁,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
发宜多梳气宜炼,齿宜数叩津宜咽,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揩摩常在面。
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夏日增辛宜减苦,秋来辛减略加酸,季月少咸甘略戒,自然五脏保平安,若能全减身康健,滋味能调无病难。
春寒莫放绵衣薄,夏月汗多宜换着,秋冬觉冷便加添,莫待病生才服药。
唯有夏月难调理,伏阴在内忌冰水,瓜桃生冷宜少餐,免至秋来成疟痢。
心旺肾衰色宜避,养肾固精当节制,常令肾实不虚空,自然强健无忧虑。
大饱伤脾饥伤胃,太渴伤血多伤气,饥餐渴饮莫太过,免致膨伤心肺。
醉后强饮饱强食,未有此身不生疾,人资饮食以养生,去其甚者自安适。
食后徐行百步多,平摩脐腹食消磨。
夜半灵根灌清水,丹田浊气切须呵。
饮酒可以陶情性,剧饮过多防百病。
肺为华盖倘受伤,咳嗽劳神能损命。
慎勿将盐来点茶,分明引贼入人家。
下焦虚冷令人瘦,伤肾伤脾防病加。
坐卧防风来脑后,脑后受风人不寿,更兼醉饱卧风中,风入五内成灾咎。
雁有序兮犬有义,黑鲤朝北知臣礼,人无礼义反食之,天地神明终不喜。
养体须当节五辛,五辛不节反伤身,莫教引动虚阳发,精竭荣枯病渐侵。
不问在家并在外,若遇迅雷风雨大,急宜端肃畏天威,静坐澄心须谨戒。
恩爱牵缠不自由,利名萦绊几时休,放宽些子留余福,免致中年早白头。
顶天立地非容易,饱食暖衣宁不愧,思量难报罔极恩,晨夕焚香频告解,身安寿永福如何,胸次平夷积善多,惜命惜身兼惜气,请君熟玩卫生歌。
《寿康宝鉴》保身立命戒期及天地人忌

减寿
按此月宜全戒为是
六 月 (共十七日)
戒期
戒 由
犯者报应
初一
月朔
夺纪
初三
斗降
杨公忌
夺纪
初四
南赡部洲转大法轮
损寿
初六
天仓开日
雷斋日
损寿
损寿
初八
四天王巡行
初十
金粟如来诞
十三
井泉龙王诞
十四
四天王巡行
十五
月望
四天王巡行
夺纪
十九
观音大士成道
夺纪
廿三
南方火神诞
四天王巡行
遭回禄
廿四
雷祖诞
关帝诞
削禄夺纪
初一
月朔
南极长生大帝诞
夺纪
夺纪
初三
斗降
夺纪
初五
地腊
五帝校定生人官爵
九毒日
杨公忌
削禄夺纪
夭亡、奇祸不测
初六
九毒日
雷斋日
夭亡、奇祸不测
减寿
初七
九毒日
夭亡、奇祸不测
初八
南方五道诞
四天王巡行
十一
天仓开日
天下都城隍诞
损寿
十二
炳灵公诞
十三
关圣降神
削禄夺纪
十四
四天王巡行
夜子时为天地交泰
三年内夫妇俱亡
十五
月望
九毒日
减寿
十四
三元降
四天王巡行
减寿
十五
月望
三元降
地官校籍
四天王巡行
夺纪
减寿
夺纪
十六
三元降
减寿
十八
西王母诞
夺纪
十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身守命——天地交泰九毒日切忌淫欲——行房纵欲大伤身
一、什么是五月九毒日?农历五月俗称毒月,民间有“烂五月”之说,即农历五月,衣物,木料,藤制品很容易受潮,变霉,腐烂。
可见农历五月,是一个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很容易繁殖的时候。
而大家都知道,性生活是人体正气的一种消耗。
在农历五月,外邪如此厉害的日子,如果我们不节制性生活,肆无忌惮的消耗正气,不正给厉害的外邪以可趁之机。
此时,对人体来说,就是非常容易生病的。
有可能您在“九毒日”犯了戒,而没有染病,但是可能已经种下了疾病的种子。
其中更有九天伤身损气耗精元的日子,就是古代所谓的九毒日。
九毒日实际上就是位理学上的“虚”日,这段时间人们容易元气受损,因此适当的清心寡欲是符合天地人和谐之原理。
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也因此这一天有许多喝雄黄酒、插艾草……等避邪驱毒的仪式。
从位理学角度来看,农历五月,是最要注意禁忌的一个月份。
能全月不同房,对身心都有极大的好处。
**更是万万不可!所以古代有习俗,五月让妇女回娘家住一个月。
为的防止夫妻之间行房纵欲而伤身。
其中都寓有古德智慧经验的传承。
二、九毒日具体日期?九毒日一共有十天。
具体日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这九天为“天地交泰九毒日”及十四日为天地交泰日。
三、九毒日戒淫欲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黄帝内经》中有段采用轩辕黄帝和素女对话方式,谈论了性生活的忌日。
素女论曰:“五月十六日,天地牝牡日,不可行房。
犯之,不出三年必死。
何以知之?但取新布一尺,此夕悬东墙上,明日视之,必有血色,切忌之。
”对于这种规劝,许多人是不信的,但知道后又未必敢以身试法。
农历五月十六日子夜观天象,天呈淡红色。
子时是23时至1时,不是出晚霞的时辰,此时天色红必有原因。
人类对大对大自然的认识是极为有限的。
传说古人为验证此忌日,为一些乞丐提供费用在这一天嫖娼,跟踪调查的结果证明了素女的观点。
在当代生活中,常有一些人突然猝死而查不出任何病因,究竟是否与此有关,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忌日与月球的运行有关,与地球绕太阳公转有关,与地球上天气变化有关。
人在宇宙中是十分渺小的,天体的任何变化都会对人产生影响,这是已被现代科学证实了。
中国古代的理论多靠哲学推理和统计学验证,而不是靠实验室里的论证。
此时的节气,乃阴阳相争死生分判之时,宜从农历五月初一芒种节禁起,戒过一月。
果能**撙节,自可百病消除。
今人每多腰腿酸疼,脊肩酸麻,四肢无力,背心发热,咳嗽不止,时而头昏头痛,时而眼花眼痛,秋冬则恶寒怕风,手足发冷,春夏则喉疼目红,腹痛闭痧。
正当年壮之时,乃见种种不足之症,推原其故,无不因未能节欲而来。
其为病也由渐而深,由微而着,初虽所患尚小,久则酿成大病,不可不畏死而谨守于先也。
多欲伤生,断非药饵能补,好色者恃药以恣欲,此亡身之本也。
草根树皮之品,万难益髓填精,其能滋补者,不过偏阴偏阳,藉以流通气血,及气血既亏,虽药石亦无从补救。
古云「服药百颗,不如一宵独卧」,慎无恃药可补身。
九毒日草根树皮之品,万难益髓填精,其能滋补者,不过偏阴偏阳,藉以流通气血,及气血既亏,虽药石亦无从补救。
四、五月还有那些需要注意的禁忌?在古代,俗传五月多不祥,有“恶五月”或“毒五月”之称。
五毒之月百毒业生,其中最毒的五种动物是毒蛇、蝎子、蜈蚣、守宫、蛤
蟆。
据说,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用红纸剪成带有这五种毒物的剪纸贴在门窗上,称“五毒符”,可免除各种毒物的侵害。
端午是农历五月的开端。
然而在我国的传统的习俗中,农历五月是非常凶险的,有诸多禁忌事宜。
在温州地区,有着农历五月不能装潢的禁忌,否则装潢材料很容易潮湿腐烂。
在民间,农历五月是不给新生婴儿剃头,因如今正值阴历五月,苍蝇、蚊子等毒害虫正是猖獗的高峰期,否则很容易招蚊虫叮咬。
根据芒种时节雨量增多、气温升高、空气潮湿的气候特点,健身养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不行房纵欲,特别是九毒日期间;(二).在精神调养上应使自己保持轻松愉快,忌恼怒忧郁,这样可使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
(二).饮食清淡。
从营养学角度看,饮食清淡在养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不装潢。
甲醛、笨等有害化学物质难以挥发。
(四).不给新生婴儿剃头;新生儿头顶囟门尚未完全关闭,为百会穴所处位置,易受外邪侵袭。
(五).不在室外待到过晚,不要贪凉而露天睡卧,不要大汗而光膀吹风,因天地之交,容易外感邪气;(六).五月份天气炎热,昼长夜短,晚间睡眠不足,人体经过一个上午的劳动和工作,体力和精力消耗较大,中午小憩是必要的,所以午睡对保障身体健康、有助于解除疲劳,减少某些疾病的发生起着关键作用。
(七).注意皮肤的保洁。
五月天热易出汗,衣服要勤洗勤换;中国有句老话,叫“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
”芒种后要常洗澡,但出汗时不要立刻用冷水冲澡。
附录1:农历五月份的「九毒日」及「十四」,请千万谨慎这十天,甚至是一整个月喔。
五月初五(阳历6月23日):地腊,五帝校定生人官爵,犯者削禄夺纪,又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杨公忌。
五月初六(阳历6月24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雷斋日。
五月初七(阳历6月25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以上三日为「初毒日」】五月十五(阳历7月3日):月望,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四天王巡行。
五月十六(阳历7月4日):九毒日,又天地元气造化万物之辰,犯者三年内夫妻俱亡。
五月十七(阳历7
月5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以上三日为「中毒日」】五月廿五(阳历7月13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月晦日。
五月廿六(阳历7月14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五月廿七(阳历7月15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斗降。
【以上三日为「末毒日」】五月十四(阳历7月2日)——四天王巡行,夜子时为天地交泰,犯者三年内夫妇俱亡。
五月十一(阳历6月29日)----天仓开日,犯者损寿。
五月十二(阳历6月30日)----炳灵公诞五月十三(阳历7月1日)----伽蓝菩萨诞
附录2:慧律法师荐:戒淫功德无量,能消五逆十恶重罪!九毒日,农历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为“天地交泰九毒日”及十四为天地交泰日.以上一共十天。
农历五月俗称毒月,其中更有九天伤身损气耗精元的日子,就是古代所谓的「九毒日」。
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也因此这一天有许多喝雄黄酒、插艾草……等避邪驱毒的仪式,其中都寓有古德智慧经验的传承。
农历五月,是最要注意的一个月份。
能全月不同房,对身心都有极大的好处。
所以古代有习俗,五月让妇女回娘家住一个月。
其中的九毒日更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