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概率与统计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中的重难点梳理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中的重难点梳理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高考数学,本文将对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中的重难点进行梳理。
通过对这些难点的深入理解与掌握,可以提高解题能力,增加应试成功的机会。
一、函数与方程1. 一元二次函数及其图像特征一元二次函数是高考数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要熟练掌握一元二次函数的标准形式、顶点形式、因式分解形式等表示方法,并能根据给定的函数图像,恢复出函数的相关特征参数。
2. 不等式与绝对值在解不等式和绝对值方程时,需要注意不等式的符号方向和绝对值的取值范围。
另外,还需了解常用不等式的性质和简化方法,例如柯西不等式和均值不等式。
二、解析几何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解析几何中的重要部分。
要熟悉直线方程和圆方程的不同表示形式,能够准确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并灵活应用到求解相关问题中。
2. 二次曲线的图像特征二次曲线的图像特征包括焦点、顶点、对称轴等,这些特征对于解析几何的问题求解非常关键。
需要掌握二次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图像特性,能够根据给定的方程确定其图像的基本特征。
三、概率与统计1. 排列组合与概率排列组合是概率与统计中的基础知识点,也是高考中的常考题型。
要熟悉排列组合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将其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此外,还需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和常用定理,如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2. 统计图表的分析与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需要通过统计图表来获取相关信息。
因此,需要掌握各种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能够准确解读统计图表,并运用到解题过程中。
四、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数列的常见形式,在高考中经常出现。
需要熟练掌握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与求和公式,并能够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进行推导和计算。
2.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数学归纳法是解决数列问题的常用方法,要掌握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和步骤,并能够通过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相关的性质和结论。
高考数学概率统计知识点总结(文理通用)

概率与统计知识点及专练(一)统计基础知识:1. 随机抽样:(1).简单随机抽样:设一个总体的个数为N ,如果通过逐个抽取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样本,且每次抽取时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相等,就称这样的抽样为简单随机抽样.常用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2).系统抽样:当总体中的个数较多时,可将总体分成均衡的几个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定出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1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这种抽样叫做系统抽样(也称为机械抽样).(3).分层抽样:当已知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常将总体分成几部分,然后按照各部分所占的比进行抽样,这种抽样叫做分层抽样.2. 普通的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及方差: (1).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2).平均数:常规平均数:12nx x x x n ++⋅⋅⋅+=(3).中位数: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排列,最中间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4).方差:2222121[()()()]n s x x x x x x n =-+-+⋅⋅⋅+-(5).标准差:s3 .频率直方分布图中的频率:(1).频率 =小长方形面积:f S y d ==⨯距;频率=频数/总数; 频数=总数*频率(2).频率之和等于1:121n f f f ++⋅⋅⋅+=;即面积之和为1: 121n S S S ++⋅⋅⋅+=4. 频率直方分布图下的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及方差: (1).众数:最高小矩形底边的中点(2).平均数:112233n n x x f x f x f x f =+++⋅⋅⋅+ 112233n n x x S x S x S x S =+++⋅⋅⋅+(3).中位数: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累加,面积等于0.5时x 的值(4).方差:22221122()()()nn s x x f x x f x x f =-+-+⋅⋅⋅+-5.线性回归直线方程:(1).公式:ˆˆˆy bx a=+其中:1122211()()ˆ()n ni i i ii in ni ii ix x y y x y nxybx x x nx====---∑∑==--∑∑(展开)ˆˆa y bx=-(2).线性回归直线方程必过样本中心(,) x y(3).ˆ0:b>正相关;ˆ0:b<负相关(4).线性回归直线方程:ˆˆˆy bx a=+的斜率ˆb中,两个公式中分子、分母对应也相等;中间可以推导得到6. 回归分析:(1).残差:ˆˆi i ie y y=-(残差=真实值—预报值)分析:ˆie越小越好(2).残差平方和:2 1ˆ() ni iiy y =-∑分析:①意义:越小越好;②计算:222211221ˆˆˆˆ()()()() ni i n niy y y y y y y y =-=-+-+⋅⋅⋅+-∑(3).拟合度(相关指数):2 2121ˆ()1()ni iiniiy y Ry y==-∑=--∑分析:①.(]20,1R∈的常数;②.越大拟合度越高(4).相关系数:()()n ni i i ix x y y x y nx y r---⋅∑∑==分析:①.[1,1]r∈-的常数;②.0:r>正相关;0:r<负相关③.[0,0.25]r∈;相关性很弱;(0.25,0.75)r∈;相关性一般;[0.75,1]r∈;相关性很强7. 独立性检验:(1).2×2列联表(卡方图): (2).独立性检验公式①.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②.上界P 对照表:(3).独立性检验步骤:①.计算观察值k :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 ②.查找临界值0k :由犯错误概率P ,根据上表查找临界值0k③.下结论:0k k ≥即认为有P 的没把握、有1-P 以上的有把握认为两个量相关;0k k <:即认为没有1-P 以上的把握认为两个量是相关关系。
2024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一、函数与方程(约占25%)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
2.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斜率、截距、图像特征、解析式、三要素表示法。
3.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性质、特征、解析式。
4. 三角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性质、图像、周期与频率等。
5. 幂函数与反比例函数:性质、图像、变化规律。
6. 组合与复合函数:定义、性质、计算方法。
7. 方程与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元高次方程的解法、根的判别、关系式、二次函数与方程。
二、空间与向量(约占15%)1. 点、直线与平面:空间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关系与性质。
2. 空间向量:向量的表示、运算、模与单位向量、数量积与向量积的意义与计算。
3. 空间直线与平面的方程:点线面关系、夹角与距离、平面投影问题。
4. 空间几何证明:基本证明方法与技巧。
三、导数与微分(约占15%)1. 函数的导数:导数的定义与性质、基本导数公式、导数的几何意义、高阶导数。
2. 导数的计算:四则运算法则、链式法则、乘法法则、常见函数的导数。
3. 函数的微分:微分的定义与计算、微分与导数的关系、微分中值定理。
4. 导数应用:切线、法线、函数的极值与最值、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凹凸性与拐点、不定积分、定积分等。
四、概率与统计(约占15%)1. 随机事件与概率:事件的概念、样本空间、事件的运算、概率的定义与性质、基本事件、条件概率与乘法定理。
2. 随机变量:离散型与连续型随机变量、分布函数、概率分布列、概率密度函数、期望与方差。
3. 概率分布: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均匀分布、正态分布。
4. 统计与抽样:参数与统计量、抽样方法与数据处理、样本均值与总体均值的关系、抽样分布与中心极限定理。
五、数列与数列极限(约占13%)1. 数列与数列极限:数列的概念与性质、数列极限的定义与性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收敛性判定、数列极限的性质。
新高考数学复习:概率与统计

新高考数学复习:概率与统计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数学科目的考查范围与难度也在逐年增加。
作为高考复习的重要环节,概率与统计部分的知识点成为了考生们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新高考数学复习,特别是概率与统计部分的知识点。
一、明确考试要求在复习概率与统计之前,首先要了解新高考数学对于这一部分的考试要求。
通常,高考数学对于概率与统计的考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随机事件及其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等。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着重这些方面的知识点。
二、扎实基础知识概率与统计部分的知识点较为抽象,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例如:集合、不等式、函数等。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概率与统计的相关概念与公式。
三、强化解题能力解题能力是高考数学考查的重要方面。
在复习概率与统计时,要注重强化解题能力。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解题能力:1、掌握解题方法对于概率与统计的题目,要掌握常用的解题方法,例如:直接法、排除法、枚举法等。
同时,要了解各类题型的解题步骤与方法,从而在解题时能够迅速找到突破口。
2、多做真题做真题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多做真题,可以了解高考数学对于概率与统计的考查重点与难点,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同时,也可以通过对比历年真题,发现自身的知识盲点,及时查漏补缺。
3、反思与总结在解题过程中,要及时反思与总结。
对于做错的题目,要分析错误原因,并总结出正确的解题方法。
同时,也要总结出各类题型的解题技巧与注意事项,以便在今后的解题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四、拓展知识面高考数学对于考生知识面的考查也越来越广泛。
在复习概率与统计时,要注重拓展自身的知识面。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拓展知识面:1、阅读相关书籍可以阅读相关的数学书籍,例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等。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可以深入了解概率与统计的相关知识点,拓展自身的知识面。
概率与统计高考知识点

概率与统计高考知识点在高考数学中,概率与统计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概率与统计不仅涉及到数学方面的知识,也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深入探讨概率与统计相关的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这一部分内容。
一、概率与事件概率与事件是概率与统计中的基础概念。
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通常用P(A)表示。
事件是指随机试验中的一种结果,可以是一个单一结果或若干个结果的组合。
例如,投掷一枚骰子,出现点数小于等于3的事件记为A,则P(A)为1/2。
二、基本事件与对立事件基本事件是指随机试验中的最简单、最基础的事件,它不可再分解成其他事件。
对立事件是指两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互相排斥,即当一个事件发生时,另一个事件不发生。
例如,投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和出现反面就是对立事件。
三、概率的性质概率具有以下几个性质:1.非负性:对于任何事件A,有P(A)≥0;2.必然性:对于必然事件S(整个样本空间),有P(S)=1;3.可加性:对于任意两个互不相容的事件A和B,有P(A∪B)=P(A)+P(B)。
四、条件概率条件概率是指在已经发生一个事件的条件下,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条件概率表示为P(A|B),其中A是已知发生的事件,B是条件事件。
例如,某班级男生占总人数的1/4,女生占总人数的3/4,已知某学生是女生,求其也是该班级的概率。
我们可以使用条件概率计算得出P(女生|学生) = P(女生∩学生) / P(学生) = 3/4。
五、独立事件独立事件是指两个事件的发生与否互相不影响。
如果事件A和事件B是独立事件,则有P(A∩B) = P(A) × P(B)。
例如,抛掷一枚硬币和掷一枚骰子,两个事件是独立的。
六、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随机变量是表示随机试验结果的变量。
离散型随机变量只能取有限个或可列个数值,连续型随机变量可以取任意实数值。
概率分布是随机变量取各个值的概率。
例如,抛掷一枚骰子,骰子的点数就是一个随机变量,其概率分布为离散型。
文科高考数学重难点05 概率与统计(解析版)

重难点05 概率与统计【命题趋势】统计与概率是高考文科中的一个重要的一环高考对概率与统计内容的考查一般以实际应用题出现,这既是这类问题的特点,也符合高考发展的方向.概率应用题侧重于古典概率,近几年的高考有以概率应用题替代传统应用题的趋势,该题出现在解答题第二或第三题的位置,可见概率统计在高考中属于中档题.虽为中档题,但是实际生活背景在加强,阅读量大,所以快速阅读考题并准确理解题意是很重要的.对于这部分,我们还应当重视与传统内容的有机结合. 为了准确地把握2020年高考概率统计命题思想与趋势,在最后的复习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纵观近五年的全国文科I卷,我们看到近几年每年一考,多出现在19题,分值12分;从难度上看:以中档题为主,重基础,考查的重点为统计图表的绘制与分析、数字特征的计算与分析、概率计算、线性回归分析,独立性检验等知识点,一般都会以实际问题为载体,代替传统建模题目.本专题我们把这些热点问题逐一说明,并提出备考指南,希望同学们在复习时抓住重点、事半功倍.【热点预测以及解题技巧】热点一:“统计”背景下的“概率”问题这类问题一般将统计与概率相结合.以频率分布直方图或茎叶图为背景来考查概率知识,有时以表格为背景来考查概率知识,需要从统计图、表格获取信息、处理数据的能力,并根据得出的数据求概率.热点二:样本分析并通过样本分析作决策进行样本分析时从统计图表中获取数据,得出频率、平均数、方差,用样本频率估计概率、样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数字特征,有时需以此作出决策.热点三:线性回归分析根据最小二乘法得出回归直线方程,有时需适当换元转化为线性回归方程. 由于计算量很大,题目一般会给出的参考数据,但是注意数据设置的“障眼法”,这时就要认真领会题意,找出适用的参考数据加以计算.热点四:独立性检验寻找数据完成列联表,下面的解题步骤比较固定,按部就班完成即可.热点五:与函数相结合的概率统计题这类题也是近几年出现较多的一类题,其综合性强,理解题意后找准变量,构建函数关系式.【限时检测】(建议用时:35分钟)一、单选题1.(2021·广西钦州一中高三开学考试(文))点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内运动,P ABCD 则动点到顶点的距离的概率为( )P A 2PA <A .B .C .D .14124ππ【答案】C 【解析】分析:先根据题意得出PA 等于2 的临界值情况,再根据几何概型求解即可.详解:由题可知当PA=2时是以A 为圆心2为半径的四分之一圆,所以概率为P=,故选C21444r ππ=2.(2020·全国高三其他模拟(文))从某高中女学生中选取10名学生,根据其身高、体重数据,得到体重关于身高的回归方程,用来刻画回归效(cm)(kg)ˆ0.8585yx =-果的相关指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6R =A .这些女学生的体重和身高具有非线性相关关系B .这些女学生的体重差异有60%是由身高引起的C .身高为的女学生的体重一定为170cm 59.5kgD .这些女学生的身高每增加,其体重约增加0.85cm 1kg 【答案】B【分析】因为回归方程为,且刻画回归效果的相关指数,所以,ˆ0.8585y x =-20.6R =这些女学生的体重和身高具有线性相关关系,A 错误;这些女学生的体重差异有60%是由身高引起的,B 正确;时,,预测身高为的女学生体重为,C 错170x =ˆ0.851708559.5y=⨯-=170cm 59.5kg 误;这些女学生的身高每增加,其体重约增加,D 错误.0.85cm 0.850.850.7225(kg)⨯=故选:B3.(2020·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三其他模拟(文))网络是一种先进的高频传输技5G 术,我国的技术发展迅速,已位居世界前列.华为公司2019年8月初推出了一款手5G 5G 机,现调查得到该款手机上市时间和市场占有率(单位:%)的几组相关对应数5G x y 据.如图所示的折线图中,横轴1代表2019年8月,2代表2019年9月……,5代表2019年12月,根据数据得出关于的线性回归方程为.若用此方程分析并预y x0.042y x a =+测该款手机市场占有率的变化趋势,则最早何时该款手机市场占有率能超过0.5%(精5G 确到月)()A .2020年6月B .2020年7月C .2020年8月D .2020年9月【答案】C【分析】:,1(12345)35x =⨯++++=1(0.020.050.10.150.18)0.15y =⨯++++=点在直线上()3,0.1ˆˆ0.042y x a =+,ˆ0.10.0423a=⨯+ˆ0.026a =-ˆ0.0420.026yx =-令ˆ0.0420.0260.5y x =->13x ≥因为横轴1代表2019年8月,所以横轴13代表2020年8月,故选:C4.(2020·河南新乡市·高三一模(文))年的“金九银十”变成“铜九铁十”,全2020国各地房价“跳水”严重,但某地二手房交易却“逆市”而行.下图是该地某小区年2019月至年月间,当月在售二手房均价(单位:万元/平方米)的散点图.(图中月11202011份代码分别对应年月年月)113:2019112020:11根据散点图选择和两个模型进行拟合,经过数据处理得到的两y a =+ln y c d x =+个回归方程分别为,并得到以下一些0.9369y =+0.95540.0306ln y x =+统计量的值:是()A .当月在售二手房均价与月份代码呈正相关关系y xB .根据年月在售二手房均价约为万元/0.9369y =+20212 1.0509平方米C .曲线的图形经过点0.9369y =+0.95540.0306ln y x =+()x yD .回归曲线的拟合效果好于的拟合效0.95540.0306ln y x =+ 0.9369y =+果【答案】C【分析】对于A ,散点从左下到右上分布,所以当月在售二手房均价与月份代码呈正y x 相关关系,故A 正确;对于B ,令,由,16x =0.9369 1.0509y =+=所以可以预测年月在售二手房均价约为万元/平方米,故B 正确;20212 1.0509对于C ,非线性回归曲线不一定经过,故C 错误;()x y 对于D ,越大,拟合效果越好,故D 正确.2R 故选:C.5.(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文))现行普通高中学生在高一时面临着选科的问题,学校抽取了部分男、女学生意愿的一份样本,制作出如下两个等高堆积条形图:根据这两幅图中的信息,下列哪个统计结论是不正确的( )A .样本中的女生数量多于男生数量B .样本中有两理一文意愿的学生数量多于有两文一理意愿的学生数量C .样本中的男生偏爱两理一文D .样本中的女生偏爱两文一理【答案】D【分析】:由条形图知女生数量多于男生数量,故A 正确;有两理一文意愿的学生数量多于有两文一理意愿的学生数量,故B 正确;男生偏爱两理一文,故C 正确;女生中有两理一文意愿的学生数量多于有两文一理意愿的学生数量,故D 错误.故选:D.6.(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文))下图为中国古代刘徽的《九章算术注》中研究“勾股容方”问题的图形,图中为直角三角形,四边形为它的内接正方形,已知ABC :DEFC ,,在内任取一点,则此点取自正方形内的概率为(2BC =4AC =ABC :DEFC)A .B .C .D .12592949【答案】D【分析】解:,,4tan 22AC B BC === tan 2EFB FB ∴==,解得,22()2(2)EF FB BC EF EF ==-=-43EF =,,1142422ACB S AC BC ∴==⨯⨯=::4416339DEFC S =⨯=根据几何概型.164949P ==故选:D .7.(2021·江西新余市·高三期末(文))2013年华人数学家张益唐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的一个弱化形式.孪生素数猜想是希尔伯特在1900年提出的23个问题之一,可以这样描述:存在无穷多个素数,使得是素数.素数对称为孪生素数.从15以p 2p +(,2)p p +内的素数中任取2个构成素数对,其中是孪生素数的概率为()A .B .C .D .13141516【答案】C【分析】以内的素数有,,,,,,共个,任取两个构成素数对,则152********有:,,,,,,,,,,()2,3()2,5()2,7()2,11()2,13()3,5()3,7()3,11()3,13()5,7,,,,,共中取法,而是孪生素数的有,()5,11()5,13()7,11()7,13()11,1315()3,5,,其概率为.()5,7()11,1331155p ==故选:C.8.(2021·安徽阜阳市·高三期末(文))如图,根据已知的散点图,得到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则( )ˆ0.2y bx =+ˆb =A .1.5B .1.8C .2D .1.6【答案】D【分析】因为,所以,解得12345235783,555x y ++++++++====530.2b =+ .1.6b = 故选:D .9.(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文))在上随机取一个数,则事件“直线与[]1,1-k y kx =圆相交”发生的概率为( )22(x 13)25y -+=A .B .12513C .D .51234【答案】C【分析】直线与圆相交y kx =22(x 13)25y -+=555,1212d k ⎛⎫⇒∈- ⎪⎝⎭直线斜率时与圆相交,故所求概率.55,1212k ⎛⎫∈- ⎪⎝⎭10512212P ==故答案选C10.(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文))给出下列说法:①回归直线恒过样本点的中心,且至少过一个样本点;ˆˆˆy bx a =+(,)x y ②两个变量相关性越强,则相关系数就越接近1;||r ③将一组数据的每个数据都加一个相同的常数后,方差不变;④在回归直线方程中,当解释变量增加一个单位时,预报变量平均减少ˆ20.5y x =-x ˆy0.5个单位.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②④【答案】B【分析】对于①中,回归直线恒过样本点的中心,但不一定过一个样本ˆˆˆy bx a =+(x y 点,所以不正确;对于②中,根据相关系数的意义,可得两个变量相关性越强,则相关系数就越接近1,||r 所以是正确的;对于③中,根据方差的计算公式,可得将一组数据的每个数据都加一个相同的常数后,方差是不变的,所以是正确的;对于④中,根据回归系数的含义,可得在回归直线方程中,当解释变量增ˆ20.5y x =-x 加一个单位时,预报变量平均减少0.5个单位,所以是正确的.ˆy 故选:B.11.(2020·江西吉安市·高三其他模拟(文))给出一组样本数据:1,4,,3,它们出m 现的频率分别为0.1,0.1,0.4,0.4,且样本数据的平均值为2.5,从1,4,,3中任取m 两个数,则这两个数的和为5的概率为()A .B .C .D .12231314【答案】C【分析】由题意得,样本平均值为,解得,10.140.10.430.4 2.5m ⨯+⨯+⨯+⨯=2m =即这组样本数据为1,4,2,3,从中任取两个有,,,,,共6种情况,()1,4()1,2()1,3()4,2()4,3()2,3其中和为5的有,两种情况,()1,4()2,3∴所求概率为,2163P ==故选:C.12.(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理))物流业景气指数反映物流业经济发展的总体LPI 变化情况,以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高于时,反映物流业经济扩张;低于50%50%时,则反映物流业经济收缩。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概率与统计解题策略总结与实践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概率与统计解题策略总结与实践概率与统计作为高考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在考试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掌握概率与统计知识,本文将总结一轮复习中的解题策略,并提供一些实践经验。
一、概率问题解题策略1. 理解题意在解决概率问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并理解其要求。
明确问题所涉及的事件,确定所需求的概率,有助于我们选择正确的解题方法。
2. 确定样本空间对于概率问题,要确定样本空间,即所有可能的结果。
根据题目的不同,样本空间可以通过列举、排列组合等方法得出。
3. 计算事件的概率一旦确定了样本空间,计算事件的概率就变得相对简单了。
对于基础的概率计算问题,可以直接计算出事件发生的次数与样本空间的比值。
对于复杂的问题,可以利用概率的性质进行计算,如加法原理、乘法原理等。
4. 注意条件概率在解题过程中,有些问题可能会给出一些条件,这时我们需要用到条件概率的概念。
条件概率是指在某个条件下发生某个事件的概率。
根据条件概率的性质,可以利用已知的条件来计算所求事件的概率。
二、统计问题解题策略1. 分析数据类型在解决统计问题时,首先要分析数据的类型。
数据可以是定量的,如身高、体重等;也可以是定性的,如性别、颜色等。
不同类型的数据有不同的统计方法。
2. 描述数据描述数据是统计问题的第一步,目的是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概括。
通常可以使用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等指标来描述数据的特征。
对于定量数据可以使用均值、中位数、众数等指标,对于定性数据可以使用频数和频率等指标。
3. 分析数据关系统计问题还需要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
通过绘制统计图表,可以直观地观察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趋势。
常用的统计图表有直方图、折线图、散点图等。
通过观察图表,我们可以分析数据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作出相应的结论。
4. 运用统计方法在解决统计问题时,我们可以运用一些统计方法来得出结论。
例如,可以利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统计推断,通过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高考数学概率与统计知识点总结

高考数学概率与统计知识点总结概率和统计的相关题目需要记忆相关的公式和大量的计算,所以也是最能考察学生们计算能力的题了。
果实饱满鲜嫩水灵鸽子、燕子象征和平乳燕初飞婉转悦耳莺歌燕舞翩然归来麻雀、喜鹊枝头嬉戏灰不溜秋叽叽喳喳鹦鹉鹦鹉学舌婉转悦耳笨嘴学舌啄木鸟利嘴如铁钢爪如钉鸡鸭鹅神气活现昂首挺胸肥大丰满自由自在引吭高歌马腾空而起狂奔飞驰膘肥体壮昂首嘶鸣牛瘦骨嶙峋行动迟缓俯首帖耳膘肥体壮车川流不息呼啸而过穿梭往来缓缓驶离船一叶扁舟扬帆远航乘风破浪雾海夜航追波逐浪飞机划破云层直冲云霄穿云而过银鹰展翅学习用品美观实用小巧玲珑造型优美设计独特玩具栩栩如生活泼可爱惹人喜爱爱不释手彩虹雨后彩虹彩桥横空若隐若现光芒万丈雪大雪纷飞大雪封山鹅毛大雪漫天飞雪瑞雪纷飞林海雪原风雪交加霜雪上加霜寒霜袭人霜林尽染露垂露欲滴朝露晶莹日出露干雷电电光石火雷电大作惊天动地春雷滚滚电劈石击雷电交加小雨阴雨连绵牛毛细雨秋雨连绵随风飘洒大雨倾盆大雨狂风暴雨大雨滂沱瓢泼大雨大雨淋漓暴雨如注风秋风送爽金风送爽北风呼啸微风习习寒风刺骨风和日丽雾大雾迷途云雾茫茫雾似轻纱风吹雾散云消雾散云彩云满天天高云淡乌云翻滚彤云密,布霞彩霞缤纷晚霞如火朝霞灿烂丹霞似锦星最远的地方:天涯海角最远的分离:天壤之别最重的话:一言九鼎最可靠的话:一言为定其它成语一、描写人的品质:平易近人宽宏大度冰清玉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废寝忘食大义凛然临危不俱光明磊落不屈不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二、描写人的智慧:料事如神足智多谋融会贯通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才华横溢出类拔萃博大精深集思广益举一反三三、描写人物仪态、风貌:憨态可掬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相貌堂堂落落大方斗志昂扬意气风发,威风凛凛容光焕发神采奕奕四、描写人物神情、情绪:悠然自得眉飞色舞喜笑颜开神采奕奕欣喜若狂呆若木鸡喜出望外垂头丧气无动于衷勃然大怒五、描写人的口才:能说会道巧舌如簧能言善辩滔滔不绝伶牙俐齿,出口成章语惊四座娓娓而谈妙语连珠口若悬河六、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三顾茅庐铁杵成针望梅止渴完璧归赵四面楚歌负荆请罪精忠报国手不释卷悬梁刺股凿壁偷光七、描写人物动作:走马——花欢呼雀跃扶老携幼手舞足蹈促膝谈心前俯后仰奔走相告跋山涉水前赴后继张牙舞爪八、描写人间情谊:恩重如山深情厚谊手足情深形影不离血浓于水志同道合风雨同舟赤诚相待肝胆相照生死相依九、说明知事晓理方面: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温故——新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学无止境学海无涯滴水穿石发奋图强开卷有益十、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夏天的,景色鸟语蝉鸣万木葱茏枝繁叶茂莲叶满池秋天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送爽秋菊怒放秋菊傲骨秋色迷人秋色宜人金桂飘香秋天的景色果实累累北雁南飞满山红叶五谷丰登芦花飘扬冬天天寒地冻北风呼啸滴水成冰寒冬腊月瑞雪纷飞冰天雪地冬天的景色冰封雪盖漫天飞雪白雪皑皑冰封大地冰天雪地早晨东方欲晓旭日东升万物初醒空气清醒雄鸡报晓晨雾弥漫晨光绚丽中午烈日当头丽日临空艳阳高照万里无云碧空如洗傍晚日落西山夕阳西斜残阳如血炊烟四起百鸟归林华灯初上夜幕低垂日薄西山夜晚夜深人静月明星稀夜色柔美夜色迷人深更半夜漫漫长夜城镇风光秀丽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宁静和谐村庄草木苍翠竹篱瓦舍山幽路辟小桥流水大楼、饭店直指青云古色古香青砖素瓦耸入碧云工厂机器轰鸣铁流直泻热气腾腾钢花飞溅商店粉饰一新门可罗雀冷冷清清错落有致馆场富丽堂皇设施齐全气势雄伟金碧辉煌学校风景如画闻名遐迩桃李满天下车站、码头井然有序杂乱无章布局巧妙错落有致街道宽阔平坦崎岖不平拥挤不堪畅通无阻花花红柳绿花色迷人花香醉人花枝招展百花齐放百花盛开百花争艳,绚丽多彩五彩缤纷草绿草如,标准答案一、填空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率考试内容:随机事件的概率.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独立重复试验.考试要求:(1)了解随机事件的发生存在着规律性和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2)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会用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 3)了解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的意义,会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与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4)会计算事件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κ次的概率.§11. 概率知识要点1. 概率:随机事件A的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反之,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2.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如果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年n 个,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每一个基本事件的概率都是1,如果某个事件A包含的结果有m个,那么事件A的概率P(A) m .nn3. ①互斥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叫互斥事件. 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事件A+B发生(即A、B 中有一个发生) 的概率,等于事件A、 B 分别发生的概率和,即P(A+B)=P(A)+P(B) ,推广:P(A1 A2 A n) P(A1) P(A2) P(A n) .②对立事件:两个.事.件.必.有.一.个.发.生.的.互.斥.事.件..叫对立事件. 例如:从1~52 张扑克牌中任取一张抽到“红桃”与抽到“黑桃”互为互斥事件,因为其中一个不可能同时发生,但又不能保证其中一个必然发生,故不是对立事件. 而抽到“红色牌”与抽到黑色牌“互为对立事件,因为其中一个必发生.注意:i. 对立事件的概率和等于1:P(A) P(A) P(A A) 1.ii. 互为对立的两个事件一定互斥,但互斥不一定是对立事件.③相互独立事件:事件A(或B)是否发生对事件B(或A)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 这样的两个事件叫做相互独立事件. 如果两个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的积,即P(A·B)=P(A) ·P(B). 由此,当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P( AB)等于这两个事件发生概率之和,这时我们也可称这两个事件为独立事件.例如:从一副扑克牌( 52张)中任抽一张设A:“抽到老K”;B:“抽到红牌”则 A 应与B互为独立事件[ 看上去 A 与 B 有关系很有可能不是独立事件,但P(A) 4 1,P(B) 26 1,P(A) P(B) 1.又事件AB表示“既52 13 52 2 26抽到老K 对抽到红牌”即“抽到红桃老K或方块老K”有P(A B) 2 1,因此有P(A) P(B) P(A B).52 26推广:若事件A1,A2, ,A n相互独立,则P(A1 A2 A n) P(A1) P(A2) P(A n).注意:i. 一般地,如果事件A与B相互独立,那么 A 与B,A与B,A与 B 也都相互独立.ii. 必然事件与任何事件都是相互独立的.iii. 独立事件是对任意多个事件来讲,而互斥事件是对同一实验来讲的多个事件,且这多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故这些事件相互之间必然影响,因此互斥事件一定不是独立事件.④独立重复试验:若n 次重复试验中,每次试验结果的概率都不依赖于其他各次试验的结果,则称这 n 次试 验是独立的 . 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P ,那么在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这个事件恰好发生 k 次 的概率: P n (k) C k n P k (1 P)n k .4. 对任何两个事件都有 P(A B) P(A) P(B) P(A B)第十二章 - 概率与统计考试内容: 抽样方法 . 总体分布的估计. 总体期望值和方差的估计.考试要求: (1)了解随机抽样了解分层抽样的意义,会用它们对简单实际问题进行抽样. (2)会用样本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3) 会用样本估计总体期望值和方差.12. 概率与统计 知 识要点一、随机变量 .1. 随机试验的结构应该是不确定的 . 试验如果满足下述条件: ①试验可以在相同的情形下重复进行;②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是明确可知的,并且不止一个;③每次试验总 是恰好出现这些结果中的一个,但在一次试验之前却不能肯定这次试验会出现哪一个结果 . 它就被称为一个随机试验 .2. 离散型随机变量: 如果对于随机变量可能取的值,可以按一定次序一一列出,这样的随机变量叫做离散型 随机变量 . 若ξ是一个随机变量, a ,b 是常数 . 则 a b 也是一个随机变量 . 一般地,若ξ是随机变量, f(x) 是连续函数或单调函数,则 f( ) 也是随机变量 .也就是说,随机变量的某些函数也是随机变量5 之间的一切数,包括整数、小数、无理数 .3. ⑴二项分布: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是 P ,那么在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这个事件恰好发生 k次的概率是:P(ξ k) C k n p k q n k[其中 k 0,1, ,n,q 1 p]于是得到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如下:我们称这样的随机变量ξ服从二项分布,记作p 为参数,并记 C k n p k q n k b(k; n p).⑵二项分布的判断与应用 .①二项分布, 实际是对 n 次独立重复试验 . 关键是看某一事件是否是进行 n 次独立重复, 且每次试验只有两种 结果,如果不满足此两条件,随机变量就不服从二项分布 .②当随机变量的总体很大且抽取的样本容量相对于总体来说又比较小,而每次抽取时又只有两种试验结果, 此时可以把它看作独立重复试验,利用二项分布求其分布列 .4. 几何分布:“ k ”表示在第 k 次独立重复试验时,事件第一次发生,如果把 k 次试验时事件 A 发生记 为A k ,事 A 不发生记为 A k ,P(A k ) q ,那么 P(ξ k) P(A 1A 2 A k 1A k ) .根据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分式:P(ξ k) P(A 1)P(A 2) P(A k 1)P(A k ) q k 1p (k 1,2,3, )于是得到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列我们称ξ服从几何分布,并记 g(k, p) q k 1p ,其中 q 1 p. k 1,2,3设离散型随机变量ξ可能取的值为: x 1,x 2, ,x i , ξ取每一个值 x 1(i 1,2, ) 的概率 P( x i ) p i ,则表称为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简称ξ的分p 1 0,i 1,2, p 1 p 2 p i 1.注意:若随机变量可以取某一区间内的一切值, 这样的变量叫做连续型随机变量 . 例如: [0,5] 即 可以取 0~B ( n · p ),其中 n ,5. ⑴超几何分布:一批产品共有 N 件,其中有 M (M <N )件次品,今抽取 n(1 n N) 件,则其中的次品数ξ从 N-M 件正品中取 n-k 件的取法数,如果规定 m <r 时C m r 0,则 k 的范围可以写为 k=0,1,⋯,n.〕 ⑵超几何分布的另一种形式:一批产品由 a 件次品、 b 件正品组成,今抽取 n 件( 1≤n ≤ a+b ),则次品数ξ k n k 的分布列为 P(ξ k) Ca C n b k 0,1, ,n. . C a b ⑶超几何分布与二项分布的关系 .设一批产品由 a 件次品、 b 件正品组成,不放回抽取 n 件时,其中次品数ξ服从超几何分布 . 若放回式抽取, 则其中次品数 的分布列可如下求得: 把 a b 个产品编号,则抽取 n 次共有 (a b)n 个可能结果,等可能:(η k)个次品选定位置,共 C k n 种选法;然后每个次品位置有 a 种选法,每个正品位置有 b 种选法 ] 可以证明:当产 品总数很大而抽取个数不多时, P(ξ k) P(η k) ,因此二项分布可作为超几何分布的近似, 无放回抽样可近 似看作放回抽样 .二、数学期望与方差 .1. 期望的含义:一般地,若离散型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为则称E x 1p 1 x 2p 2 x n p n为ξ的数学期望或平均数、 均值. 数学期望又简称期望 .数学期望反映了离散随机变量ξ的方差与标准差都反映了随机变量ξ取值的稳定与波动,集中与离散的程度 . D 越.小.,.稳.定.性.越. 高.,.波.动.越.小. ..4. 方差的性质 .⑴随机变量 a b 的方差 D( ) D(a b) a 2D . (a 、b 均为常数)是一离散型随机变量, 分布列为 P(ξ k)k n k CM CN M(0 kC N nM,0 n kN M ) .〔分子是从 M 件次品中取 k 件,含C kn a k b n k个结果,故 P(η k)b n(a b)C kn (a ab)k(1a ab )nk ,kab0,1,2, ,nB(n a ) .[ 我们先为 k ab型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 2. ⑴随机变量 ①当 a0 时,②当a 1 时, ③当b 0 时, ⑵单点分布: ⑶两点分布: a b 的数学期望: E E(a b) aE b E(b) b ,即常数的数学期望就是这个常数本身 . E( b) E b ,即随机变量ξ与常数之和的期望等于ξ的期望与这个常数的和 E(a ) E b) EaE ,即常数与随机变量乘积的期望等于这个常数与随机变量期望的乘积1 c 其分布列为: P( 1) c . q 1 p p ,其分布列为:( p + q = 1⑷二项分布:kn!p kk!(n k)!q n k np 其分布列为B(n, p). (P 为发生的概率)1⑸几何分布: E 1 其分布列为p3. 方 差 、 标 准 差 的 定 义 : q(k, p) .(P 为发生的概率)已知 随机 变量 ξ的分布 列为 P( x k )p k (k 1,2, ) 时 , 则 称D (x 1E ) 2p 1 (x 2 E )2p 2(x n E )2p n 为ξ的方差 . 显然 D 0 ,故 为ξ的根方差或标准差)⑵单点分布: ⑶两点分布:⑷二项分布: 0 其分布列为 P( 1) ppq 其分布列为:( p + q = 1 ) npqq2 p2 5. 期望与方差的关系 . ⑴如果 E 和 E 都存在,则 E( ) E ⑵设ξ和 是互相独立的两个随机变量,则 ⑶期望与方差的转化: D E 2 (E ) 2 ⑷ 三、正态分布 . (基本不列入考试范围) ⑸几何分布: E E( ) E( E ) E E ,D( ) D DE( ) E(E )(因为 E 为一常数)E E 0.1. 密度曲线与密度函数:对于连续型随机变量ξ,位于 轴. 直线 x a 与直线 x b 所围成的曲边梯形的面积 (如图阴影部分)的曲线叫ξ的密度曲线,以其作为 图像的函数 f(x) 叫做ξ的密度函数,由于“ 是必然事件,故密度曲线与x( x 轴所夹部分面积等于 2. ⑴正态分布与正态曲线: 如果随机变量ξ的概率密度为: 1.[a,b) 内的概率等于它与xf(x) x R, , 为常数,且 0),称ξ服从参数为 , 的正态分布,用 N( , ) 表示 . f(x) 的表达式可简记为 N( , 2) ,它的密度 曲线简称为正态曲线 . ⑵正态分布的期望与方差:若 2 N( , 2) ,则ξ的期望与方差分别为: E ,D ⑶正态曲线的性质 . ①曲线在 x 轴上方,与 x 轴不相交 . ②曲线关于直线 x 对称 . ③当 x 时曲线处于最高点,当 x 向左、向右远离时,曲线不断地降低,呈现出“中间高、两边低” 曲线. ④当 x < 时,曲线上升;当 x > 时,曲线下降,并且当曲线向左、向右两边无限延伸时,以 线,向 x 轴无限的靠近 . ⑤当 一定时,曲线的形状由 确定, 越大,曲线越“矮胖” . 表示总体的分布越分散; “瘦高”,表示总体的分布越集中 . 的钟形 x 轴为渐近 越小,曲线越3. ⑴标准正态分布: 如果随机变量ξ的概率函数为 (x) x 21 1e 2 ( x ) ,则称ξ服从标准正态分布 2 即 ~ N (0,1) 有 (x) P( x) , (x) 1 ( x)求出,而 注意:当标准正态分布的 (x) 的 X 取 0 时,有 (x) 0.5当 (x)的 X 取大于 0 的数时,有 (0.5 ) 0.0793 0.5 则 0.5P ( a < ξ≤b )的计算则是 P(a b) (b) (a) . (x) 0.5. 比如 必然小于 0,如图 . ⑵正态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间的关系:若 常用 F(x) 表示,且有 P(ξ x) F(x)μ). N( , 2) 则ξ的分布函数通 S 阴 =0.5 Sa=0.5+S 4. ⑴“3 ”原则 . 假设检验是就正态总体而言的,进行假设检验可归结为如下三步:①提出统计假设,统计假设里的变量服从正态分布N( , 2) . ②确定一次试验中的取值a是否落入范围( 3 , 3 ). ③做出判断:如果 a ( 3 , 3 ) ,接受统计假设. 如果 a ( 3 , 3 ) ,由于这是小概率事件,就拒绝统计假设.⑵“3 ”原则的应用:若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N( , 2) 则ξ落在( 3 , 3 )内的概率为99.7%亦即落在( 3 , 3 ) 之外的概率为0.3 %,此为小概率事件,如果此事件发生了,就说明此种产品不合格 (即ξ不服从正态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