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面设计要点分析

合集下载

场地剖面、停车场设计、地形设计知识点汇总

场地剖面、停车场设计、地形设计知识点汇总

第二部分场地剖面要点汇总一. 防火间距1.1.商住楼属于公共建筑;1.2.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

1.3.耐火等级判断:a.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和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一级;b.单、多层重要公共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1.4.裙房:在高层建筑主体投影范围外,与建筑主体相连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附属建筑。

1.5.退界及防火间距控制裙房按多层建筑,塔楼按高层建筑。

二. 日照间距1.常见有日照要求的建筑:1.1.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获得日照,该日照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有关规定;1.2.宿舍半数以上的居室,应能获得同住宅居住空间相等的日照标准;1.3 .托儿所、幼儿园的主要生活用房,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3h的日照标准;1.4.老年人住宅、残疾人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医院、疗养院半数以上的病房和疗养室,中小学半数以上的教室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于2h的日照标准。

2. 日照间距系数:L=D/HL ——日照间距系数D——日照间距H——遮挡计算高度(不是实际高度,为遮挡物与被遮挡建筑底层窗台的相对高度)2.1.建筑在不同高程上:a.当遮挡建筑处在高处时:H=a+bD=H*L=(a+b)*Lb.当遮挡建筑处在低处时:H=b-aD=H*L=(b-a)*L2.2.被遮挡建筑底层为非日照要求用房:当被遮挡建筑底部为非日照要求用房时:H=b-aD=H*L==(b-a)*L三. 各种控制线的退界:1.挡土墙、护坡与建筑的最小间距:a.高度大于2m的挡土墙和护坡,其上缘与建筑物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3m,下缘与建筑物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2m;b.高度大于3m的挡土墙与建筑物的水平净距还应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2.建筑物、围墙退道路距离:3. 消防车道相关要求:消防车道净宽度和净高度均≥4M,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

《土石坝基本剖面》课件

《土石坝基本剖面》课件

粘土心墙剖面包括了使用粘土填充的中心 墙,提供额外的强度和稳定性。
剖面参数
最大坝高 下游坡度 上游坡度 水面宽度 坝顶宽度
最大高度,通常是从坝基到坝顶的垂直距离。 坝面垂直于下游方向的倾斜程度。 坝面垂直于上游方向的倾斜程度。 坝顶水面的宽度。 坝顶的宽度。
剖面设计
设计依据
剖面设计应基于地质条件、水力要求和工程可行性。
《土石坝基本剖面》PPT 课件
土石坝是一种人工构筑物,用于阻挡水流并储存水资源。本课件将介绍土石 坝的基本剖面设计及其重要性。
简介
土石坝是一种由土壤和石块组成的建筑物,用于阻挡水流并储存水资源。它们起着调节洪水、发电和供 水的重要作用。
基本构成
石质部分
堆石坝和砌石坝是两种常见的石质土石坝类型。
土质部分
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土石坝基本剖面设计可 能会借鉴新技术和创新方法 以提高工程效率和可持续性。
合土坝是一种单剖面
2 复合剖面
简单剖面是一种直线或平缓倾斜的剖面形 式,适用于较小的土石坝。
复合剖面结合了不同的剖面元素,适用于 中等大小的土石坝。
3 渗透稳定土坝剖面
4 粘土心墙剖面
渗透稳定土坝剖面专注于土壤渗透性和稳 定性的设计,适用于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土 石坝。
剖面要求
剖面设计要满足安全性和经济性方面的要求。
不同类型土石坝剖面的设计要点
不同类型土石坝剖面的设计要点应根据其特点和功能进行考虑。
结论
土石坝基本剖面的 重要性
土石坝基本剖面的设计对坝 体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发挥 着重要作用。
设计时需要注意的 问题
在进行土石坝基本剖面设计 时,应考虑地质条件、水文 要求和工程可行性等因素。

制图-剖视图.PPT课件

制图-剖视图.PPT课件
制图-剖视图.
一. 剖视图的基本概念
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图形,称为“剖视图”,简称“剖视”。
在机件上凡与剖切面接触到的实体部分 称为“剖面区域”
保留部分
投射方向
剖切面
移去部分
剖面区域
剖面符号
在剖面区域应画出相应的剖面符号。以区分机件的实体部分 和空心部分。不同的材料用不同的剖面符号: (按GB4457.5-84规定)
它是一种比较灵活的表达手段,运用得当,可使图形表达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但不宜用得过多,以免图形过于零碎,不利于读图。
1. 主要用于机件的内、外形状都比较复杂,且图形又不对称时,同时表达其内、外形状。
局部剖视图的适用范围
2. 当轴、手柄等实心件上有孔、键槽时,应采用局部剖视图。
1. 为使剖视图反映真形,剖切平面一般应平行于某一对应的投影面,并通过机件的对称面或孔的轴线。
剖切平面平行正立投影面
剖切平面平行正立投影面,并通过机件孔的轴线。
A
A
A-A
2. 由于剖切是假想的,因此,当机件的某一视图画成剖视图后,其它视图仍按完整的形状画出。
画剖视图时应注意事项:
画剖视图时应注意事项:
允许顺时针旋转,将图形放正
允许逆时针旋转,将图形放正
全剖视图(局部)
局部剖视图
A-A
A
A
A
A
A
A
用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开机件,以前称为阶梯剖。
主要用于表达孔、槽等内部结构不在同一剖切平面内,又层次较多的机件。
二. 用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切
实体部分,不能断开
内孔处必须断开
错误

建筑剖面设计

建筑剖面设计

公共建筑剖面设计
01 公共建筑类型:包括办公楼、 02 剖面设计原则:满足功能需
商场、酒店、学校等
求,符合建筑规范,注重空
间效果
03 设计要点:合理布局空间, 优化交通流线,注重采光通 风
04 实例分析:某办公楼剖面设 计,包括办公空间、会议空 间、公共空间等,注重空间 利用和采光通风效果。
剖面设计的发展
03 标注尺寸:在剖面图上
标注尺寸,以便施工人 员准确把握建筑的尺寸 和比例
02 绘制剖面图:根据剖面
位置,绘制建筑的剖面 图,包括墙体、门窗、 楼梯、管道等
04 添加细节:在剖面图上
添加细节,如家具、灯 具、装饰等,以展示建 筑的整体效果和氛围
剖面设计的方法
01 确定剖面位置:选择最能体 现建筑特点和空间关系的位 置
02 绘制剖面图:按照比例尺绘 制剖面图,包括墙体、门窗、 楼梯等
03 标注尺寸:在剖面图上标注 尺寸,包括长度、宽度、高 度等
04 标注材料:在剖面图上标注 材料,包括墙体、门窗、楼 梯等材料的名称和规格
剖面设计的技巧
01 确定剖面位置:选择最能体现建筑特点和空 间关系的位置进行剖切
02 比例控制:根据建筑规模和空间关系,合理 选择剖面图的比例
功能性:满足建筑功能需求,如采光、通风、隔音等
02
美观性:注重建筑外观的美感,如比例、线条、色彩等
03
经济性:考虑建筑成本和施工难度,尽量降低造价和施工难度
04
环保性:注重建筑节能和环保,如使用绿色建筑材料、降低能耗等
剖面设计的方法
2
与技巧
剖面设计的步骤
01 确定剖面位置:选择合
适的剖面位置,以便展 示建筑的内部结构和空 间关系

建筑知识:如何进行建筑剖面图设计

建筑知识:如何进行建筑剖面图设计

建筑知识:如何进行建筑剖面图设计建筑剖面图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加清晰地理解建筑的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剖面图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结构、功能分区、省能减排、美学等方面的内容,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人们需求及环境要求的建筑剖面图。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进行建筑剖面图设计。

一、建筑剖面图的定义建筑剖面图是建筑设计师根据建筑平面图,从上到下的方向对建筑进行剖切并绘制的图纸。

它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之一,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加清晰地理解建筑的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二、建筑剖面图的意义建筑剖面图在建筑设计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建筑的结构和功能分区,有助于建筑物的施工与维护。

同时,通过该图纸,人们也能了解建筑物的外观和内部结构,从而更好地了解建筑的设计意图和美学价值。

1.建立建筑剖面图的目标:在进行建筑剖面图的设计之前,需要确定好剖面图的目标,例如确定好图纸的比例尺、要展示的内容和风格等,这有助于设计师更好的把握建筑剖面图的设计方向。

2.确定建筑物各部分的位置:建筑剖面图是对建筑从一侧进行切面,需要根据建筑物的横向和纵向结构来确定建筑物各部分的位置,包括建筑物的主干、楼板、墙体、梁柱等。

3.确定建筑物各部分的高度和厚度:在进行建筑剖面图设计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高度来确定各个部分的高度和厚度,这将有助于设计师更好地把握建筑物的整体外形和结构。

4.确定建筑物的功能分区:建筑剖面图的设计还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分区来确定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在前期进行充分的规划和设计。

5.补充建筑物细节:一个好的建筑剖面图还需要考虑到一些细节问题,例如门窗的位置和尺寸、管道的布局等等,这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实现建筑物的功能。

1.确定好建筑结构:建筑剖面图设计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明确建筑的基础结构和内部构造,需要充分考虑这部分内容,这有助于确保建筑物的强度和稳定性。

建筑剖面图绘制标准

建筑剖面图绘制标准

标注尺寸
在剖面图中标注各个部位和结构的尺 寸,以便了解建筑物的大小和比例。
标注标高
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标高,在剖面图中 进行标注,以便了解建筑物内部各部 位的高度和相对位置。
添加文字说明
添加图名和比例尺
在剖面图的合适位置添加图名和比例尺 ,以便识别图纸的类型和使用范围。
VS
添加文字注释
对剖面图中需要特别说明的部位或结构, 添加相应的文字注释,以便更好地理解图 纸内容。
企业内部标准
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项目需求制定的剖 面图绘制标准,用于规范企业内部剖面图绘 制工作。
企业内部流程
企业制定的剖面图绘制流程,确保剖面图绘 制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03 剖面图的绘制要点
注意比例尺
01
比例尺是剖面图的重要参数,它 决定了图纸上物体的大小与实际 物体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02
正确使用比例尺可以帮助读者更 好地理解图纸,并能够准确地测 量和比较尺寸。
突出主要内容
在剖面图中,应将主要内容放在显眼 的位置,并使用粗线条、大字体或鲜 明的颜色来突出显示。
剖面图的种类
01
02
03
纵向剖面图
沿着建筑物的高度方向进 行剖切,表示建筑物的垂 直结构。
横向剖面图
沿着建筑物的宽度或深度 方向进行剖切,表示建筑 物的水平结构。
立面剖面图
在建筑物的立面上进行剖 切,表示建筑物的垂直结 构和构造。
剖面图绘制的基本原则
准确性
剖面图必须准确地表示建筑物 的内部结构和构造,包括各个 楼层的高度、梁板的位置和尺
通过剖面图,设计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关系和细节设计,从而优化设计方案,提高建筑物的使用 价值和审美价值。

建筑剖面图的形成与作用

建筑剖面图的形成与作用

技术进步对建筑剖面图的影响
数字化技术
01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剖面图将更加精确和详细,
能够呈现更加复杂和细致的建筑结构和空间关系。
3D打印技术
02
3D打印技术的应用将使得建筑剖面图从虚拟的数字模型转变为
实体模型,为设计师和施工人员提供更加直观的参考。
人工智能技术
03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加高效地生成和优化建筑剖面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建筑剖面图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建筑剖面图可以以更加逼真的方式呈 现出来,让设计师和用户更加深入地了解建筑的空间关系 和结构特点。
增强现实
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建筑剖面图可以与现实世界相结合, 为施工人员提供更加直观和准确的施工指导。
交互性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可以让建筑剖面图具有交互性, 用户可以通过手势、语音等方式与建筑剖面图进行互动, 提高用户体验和参与度。
阶梯剖面图
表示建筑物不同高度的垂 直剖面图,通常用于表示 建筑物不同高度的结构和 空间关系。
02 建筑剖面图的作用
展示建筑内部结构
展示建筑内部空间布局
提供施工参考
剖面图能够清晰地展示建筑内部的空 间布局,包括楼层高度、房间大小、 门窗位置等。
剖面图为施工提供详细的参考,帮助 施工人员了解建筑内部构造,以便进 行精确的施工。
标注尺寸和文字说明
对剖面图进行尺寸标注和文字 说明,以便能够清晰地表达建
筑物的结构和空间关系。
建筑剖面图的分类
01
02
03
全剖面图
表示建筑物整个剖面的垂 直剖面图,通常用于表示 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和空间 关系。

剖面分析报告

剖面分析报告

剖面分析报告1. 引言剖面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展示和分析方法,它通过沿着某一维度对数据进行切割,将数据在特定维度上的变化进行可视化展示,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

本报告将对剖面分析进行介绍,并使用具体示例进行说明。

2. 剖面分析的定义剖面分析是一种通过对数据在特定维度上的切割来展示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和发现数据在不同维度上的变化趋势,进而作出相应的决策。

3. 剖面分析的步骤剖面分析通常包括以下步骤:3.1 确定分析维度在进行剖面分析之前,首先需要确定要分析的维度。

例如,如果我们要分析某个产品的销售情况,可能会选择时间维度和地理位置维度作为分析维度。

3.2 数据切割在确定了分析维度之后,我们需要将数据按照分析维度进行切割。

例如,如果选择了时间维度,那么我们可以按照年、季度、月份等进行切割。

3.3 数据可视化切割完数据之后,我们需要将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

常用的可视化方法包括折线图、柱状图、饼图等。

通过可视化展示,我们可以更直观地观察数据在不同维度上的变化趋势。

3.4 数据分析和决策最后,在观察了数据的变化趋势之后,我们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

例如,如果发现某个产品在某个地区的销量持续下降,我们可以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销售。

4. 示例4.1 数据分析目标我们以某电商网站为例,假设我们要分析某个商品在不同时间上的销售情况,以及不同地区的销售情况,以便进一步制定销售策略。

4.2 数据准备我们首先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数据,包括商品销售数据和地理位置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SQL查询、Excel导出等方式获取。

4.3 数据切割和可视化我们首先可以按月份对销售数据进行切割,然后采用折线图展示销售趋势。

接着,我们可以按地区对销售数据进行切割,使用柱状图展示不同地区的销售情况。

4.4 数据分析和决策观察了销售趋势和不同地区的销售情况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数据并制定相应的销售策略。

例如,如果发现某个地区的销量一直在增长,我们可以加大对该地区的宣传力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剖面设计要点一、概述1..概念建筑剖面图是表示建筑物在垂直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组合关系。

剖面设计主要分析建筑物各部分应有的高度、建筑层数、建筑空间的组合和利用,以及建筑剖面中的结构、构造关系等。

层高:是指该楼面到上一层楼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净高:指楼地面到楼板或板下凸出物的垂直距离。

2..政策法规2.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2.1.1 建筑层高应结合建筑使用功能、工艺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综合确定,并符合专用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

2.1.2 室内净高应按楼地面完成面至吊顶或楼板或梁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计算;当楼盖、屋盖的下悬构件或管道底面影响有效使用空间者,应按楼地面完成面至下悬构件下缘或管道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计算。

2.1.3 建筑物用房的室内净高应符合专用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地下室、局部夹层、走道等有人员正常活动的最低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

2.2 《住宅设计规范》规定:2.2.1普通住宅层高不宜高于2.80m。

2.2.2卧室、起居室(厅)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40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10m,且其面积不应大于室内使用面积的1/3。

2.2.3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卧室、起居室(厅)时,其1/2 面积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10m。

2.2.4厨房、卫生间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20m。

2.2.5厨房、卫生间内排水横管下表面与楼面、地面净距不得低于1.90m,且不得影响门、窗扇开启。

二、设计要素1..使用功能及空间感受我国对北方住宅室内净高的要求以2.5米为宜,对南方住宅室内净高的要求以2.6米为宜。

住宅层高要合理,首先是要满足功能上的需求,方便日常生活空间的要求。

如人站立时,头顶上要留有多少余量的空间,心里才不会感到压抑。

对这些问题,我国经过试点,确定当住宅室内净高为2.2~2.4米时,感觉比较舒适,并无压抑感。

人的日常活动有不同的空间感受和空间需求。

人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卧室内度过的,因此卧室的净高需符合人体工学的要求,空气健康问题与环境心理因素。

按照我国国民的平均身高状况及当前智能卧室内采用的空调和采光方式来看,卧室适宜的净高数值一般在2.4~2.8m之间,实际工程中多取2.6m。

当然,净高的确定还要考虑卧室的面积大小,面积越大,净高也应该相应地有所提高(这主要是考虑环境心理因素)。

综合考虑了气候、地理及人民生活需求等因素,我国现行住宅设计规范,具体规定了普通住宅的层高不宜高于2.8米:卧室、起居室(厅)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4米,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2米;卫生间、厨房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2米等。

当今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对各自的住宅室内净高,基本上一直限制在3米以下,如美国规定为2.28~2.4米,英国规定为2.2~2.4米,日本和波兰都规定在2.2~2.6米。

这些也说明我国的住宅层高规定既符合国情,又接近世界各国的标准,在设计中应该认真执行。

2..设备和构造对剖面设计的影响2.1 结构对层高的影响在居住建筑初步设计过程中,建筑高度、标准层平面大小、建筑类别、抗震等级等因素直接决定了建筑的结构体系以及结构的具体尺寸,同一类建筑,层数不同或者层高不同,都可能配备不同尺寸的梁、柱、或剪力墙。

在剖面设计过程中需与结构专业密切配合,以确定符合功能要求及经济性要求的准确剖面数据。

2.2 吊顶设计对层高的要求在普通住宅内,吊顶高度对层高的影响就比较大;在智能住宅内,由于其对舒适性、安全性、可靠性及自动化程度的要求更高,吊顶内所要安排的内容相应的也就更多,其吊顶设计也就更为复杂,所需高度当然也有所增加。

通常吊顶内应容纳以下几个部分:(1)空调系统:包括各种形式的送风管、回风管、顶装式风机盘管等;目前大多数住宅尚未安装集中空调系统,以后随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节能的要求,小区集中智能空调的市场前景应该更为光明,成都市场已出现少量配置集中空调的小区和别墅。

(2)消防系统:各类防火报警器、消防喷淋器、紧急照明灯、紧急广播设备等;(3)照明系统:各种暗装或半暗装的照明灯具及各类电缆、电线等;(4)自控系统:各类自控设备。

上述设备都要安排在吊顶以上的空间内,因此只有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合理统筹地设计才能有效地控制吊项高度。

2.1.1 梁高的确定目前,梁板结构体系梁高一般取跨度的1/12~1/10,照这样计算:8m的柱距就需要0.67~0.8m 的梁高,占去了吊顶的大部分空间。

因此要减少吊顶尺寸,就首先要从结构设计上降低梁高尺寸,考虑能否采用无梁楼板、双向密肋(港台及新加坡采用扁梁较多)等有利于减小梁板厚度的结构形式,从而减小吊顶高度。

国外有采用组合楼板设计的,即把混凝土浇在折形钢板上。

这样不但减小了结构高度,而且又便于安装吊顶内部的其他设施。

如果结构高度每层能够降低20cm,那么15层便可降低)3m,也就是一层。

如果一层使用面积有1000㎡的话,按照普通的房地产市场价格,仅此一项就意味着甲方可增加300~600万的经济收入。

可见,设计中微小的改变对于节约用地,提高效益是很显著的。

2.1.2 空调系统所需高度目前,空调系统是决定吊顶高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设计中在不影响新风量的情况下,可采用增大新风管的宽度、减小其高度的做法来适当降低吊顶高度。

当然,也可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选用一些对高度要求较低的空调系统,如将楼板结构与风管相结合、VRV空调系统等等。

2.1.3 其他吊顶设施的安放梁高与空调管的高度是影响吊顶高度的主要因素,但其他设施如果处理不好,同样会加大吊顶尺寸。

因此,为了有效地控制吊顶高度,对吊顶进行全面考虑,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要在平面上确定梁与空调管的位置,然后再依次安排吊顶龙骨、灯具、出风口、进风口、烟感探测器、消防喷淋口等设施。

但仅有平面设计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剖面设计以确定梁、空调等、灯具、电缆桥架、消防喷淋管的竖向位置,并优化组合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取得吊顶的最小尺寸。

目前,按照国内外实际工程中的作法,随着建筑梁高的不同,框架智能住宅的吊顶高度一般为0.6~1.1m。

相信随着各类建筑设备及配件的发展,吊顶高度将会逐渐减小。

2.3 地板采暖对层高的影响地面辐射采暖(简称地暖)是一种利用建筑物内部地面进行采暖的系统。

它以整个地面作为散热面,均匀地向室内辐射热量,相对于其他采暖方式(空调、暖气片、壁炉等)具有热感舒适、热量均衡稳定、节能、免维修等特点,是一种极为理想的供暖方式。

如果没有特殊需求,2.6米的层高算达标。

如果打算装地板采暖,一般需占用10厘米左右的净空高度。

若再装吊顶等内饰,层高可能在2.35米左右,人的摸高水平平均在2.1米左右。

2.35米左右的净高度不会影响使用,但较低的层高就会让人觉得空间过低,有些压抑。

所以如果安装地板采暖再做吊顶,对层高要求不能低于2.6米。

经济适用房(一般层高为2.6米,净高不到2.5米)同样可以采用地暖系统。

地暖系统可以针对不同地面铺材进行设计,比如采用实木地板,保温层和地暖管材铺设在木地板下的龙骨中,地面基本不会提升;采用地砖和石材,回填层可以结合地砖和石材的铺设进行施工,对房间高度的占用可以降低到2-4cm 。

3..经济性要素住宅的层高和净高,直接影响工程造价,这是因为层高和净高增加,墙体面积增加,柱体积增加,并带来基础管线采暖等因素也使造价增加。

当层高从3米降到2.8米,平均每套住宅综合造价下降4%-5%,并可节约材料、节约能源,有利于抗震口因此,住宅层高不应超过2.8米。

老户型住宅的层高均在2.6m左右,低于2.8m,相对低矮的房间给居住者带来诸多问题,如采光不足、通风不畅、房屋的质量降低、装修受限、造价相对提高等。

不能充分地采光和通风,就不能很好地改善和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就达不到一定的舒适程度。

通过优良的住宅设计,使住宅有足够的层高,保证住宅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以便在夏季取代或减少空调的作用。

采用明厅、明卧、明厨和明卫的设计,可以减少照明用电,利用太阳能并实现光电转化,就能使太阳系统和房屋构造结合一体,既能达到有机、美观,又能最大利用能源。

另外,层高较低的房屋在装修时不能使用吊顶,否则房间显得更低,同时也不能安装吊柜等,限制了房屋的装修,无法体现和满足消费者的意愿,给消费者带来遗憾,也降低了消费者的生活质量。

层高不够,会使购房价格相对提高。

预算表明,层高降低10cm,开发商可节约投资的12%~15%。

以五层住宅为例,一般墙体约占土建造价的40%,当层高为2.8m时,层高下降10cm,开发商可节省资金为总价的4.13%。

换句话说,降低10cm层高,可多建1.43%面积的住宅。

结果消费者花了标准规定层高房屋的钱(购房),而又未获得相应功能质量的改善。

目前,为了满足住宅高智能化的需求往往需要在住宅内布设比普通住宅更多的管线;为了保持室内良好的观瞻,并同时起到保护作用,这些管线通常被隐藏在吊顶以上或地板以下,这就意味着只有通过提高层高尺寸来加大吊顶以上或地板以下空间才能容纳这些日益增长的管线。

但一味盲目地提高层高是不可取的,如果层高增加10%,造价就要增加2%~4%,层高由2.8m增至3.0m,层高增加为2.5%,而造价就要增加0.5%~1%。

因此,在设计智能住宅建筑时,合理地确定层高不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减少先期投资;而且对于空间有效利用、节省能源花费,甚至是调节住房心理、消除疲劳都会大有裨益。

二、初步设计阶段剖面图表达深度要求:剖面应剖在层高、层数不同、内外空间比较复杂的部位(如中庭与邻近的楼层或错层部位),剖面图应准确、清楚的标示出剖到或看到的各相关部分内容,并应表示:1 主要内、外承重墙、柱的轴线,轴线编号;2 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造部件,如:地面、楼板、屋顶、檐口、女儿墙、吊顶、梁、柱、内外门窗、天窗、楼梯、电梯、平台、雨逢、阳台、地沟、地坑、台阶、坡道等;3 各层楼地面和室外标高,以及室外地面至建筑檐口或女儿墙顶的总高度,各楼层之间尺寸及其他必需的尺寸等;4 图纸名称、比例。

5 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