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知识点思维导图
外国美术史——思维导图

第一讲原始及古代美术
原始美术一古代两何流域一古埃及美术一爱琴美术、古希腊美术—古罗马美术
第二讲 欧洲中世纪美术
(基督教美术、“蛮族艺术”)
从罗马帝国覆灭——文艺复习之间(公元476——15世纪)
第三章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14—16世纪)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
二、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15世纪)
(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包括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法国地区)
三、德国文艺复兴(15世纪)
四、西班牙文艺复兴美术(14--16世纪)
五、法国文艺复兴美术(15--16世纪)
第四讲 17、18世纪欧洲美术
第五讲 19世纪欧洲美术
一、19世纪的法国美术
二、18、19世纪的英国美术
三、19世纪的俄国美术
第六讲 20世纪现代美术。
思维导图在小学美术造型表现领域的有效运用

思维导图在小学美术造型表现领域的有效运用小学生们通过绘画表现自然、社会、课外活动丰富的感受,而美术造型表现领域要求儿童全面发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思维导图的出现,为小学生的美术造型表现提供了极大优势。
一、思维导图有助于小学生美术表现1、增加小学生美术表现能力。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有效训练,帮助他们建立思维整合、回忆联系、想象凝聚等能力,充分利用艺术表达方式让思维图形化,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表现引导力。
2、提升小学生的美术兴趣。
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深入学习,灵活运用绘画元素,从而培养他们的美术兴趣,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苏醒,为美术表现留出充足的空间。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造型表现教学中的运用1、加强小学造型表现教学细节方面,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中的归类功能把多个不同表现体式的画法进行归类整理,即把一定的视觉主题按照画面的特征进行归类,以便学生更好的表现他们的思维过程。
2、加强造型表现的新颖教学思维,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中的同理归类功能来把现有表现图形和新想法进行对比,找出特定表现主题的不同形象来创作新颖表现。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美术习作评价中的应用1、充分发挥小学生主张权利,利用思维导图让学生更全面地看到各形象表现的全貌,用图表式的新思维帮助他们更好把握评价标准,从而让学生更健康的探索认识自我与他人的界限,让评价具有新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
2、加强小学生在造型表现中的深层思维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分析思考界限的含义,与老师进行形象叠加、塑造新价值。
思维导图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去主动思考,更加深入地探索造型表现中的深层思维力。
四、总结思维导图能够为小学生提供全新的空间,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提高他们的美术表现能力,加深他们在造型表现领域知识积累和思维深度,激发他们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思维导图有助于儿童美术表现,在小学生的造型表现教学中,做出的对小学生的指导和训练,就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思维分析、审美观、创作动力以及艺术表现能力,从而推动他们更好地发展和成长。
苏少版六年级美术全册知识点详解

苏少版六年级美术全册知识点详解第一单元:莫奈的印象派画风- 印象派的特点是强调光线、色彩和瞬间感。
- 莫奈是印象派的代表画家,他的作品以自然风景和日常生活为主题。
- 莫奈的画作中常使用明亮的色彩和快速的笔触来表现瞬间的光影效果。
第二单元:中国传统水墨画- 中国传统水墨画强调意境和气韵,常以山水、花鸟、人物为题材。
- 传统水墨画注重线条的表现和墨色的运用,追求简洁而富有韵律感的作品。
- 中国传统水墨画常使用水墨和宣纸进行创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巧。
第三单元:现代绘画的多元风貌- 现代绘画包括各种不同的风格和流派,如抽象派、立体派、表现主义等。
- 现代绘画注重表达画家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追求个性和创新。
- 现代绘画常采用多种材料和技法,如油画、水彩画、素描等。
第四单元:建筑与环境艺术- 建筑与环境艺术是指通过建筑和环境设计来表达美的艺术形式。
- 建筑与环境艺术注重空间的布局和比例的协调,追求美和实用性的结合。
- 建筑与环境艺术的作品包括建筑物、城市规划、公共艺术等。
第五单元:艺术创造与审美体验- 艺术创造是指通过艺术表现形式来创作作品,表达观点和情感。
- 艺术创造可以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不同媒介来实现。
- 艺术创造也需要观众的审美体验,观众可以从作品中获取美的享受和思考。
第六单元:文化与艺术的交融- 文化与艺术相互影响,艺术作品常常反映出一定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 文化与艺术的交融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艺术风格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以上是苏少版六年级美术全册的知识点详解。
通过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艺术形式,并培养自己的艺术创造能力和审美体验能力。
中国美术史先秦时期思维导图

中国美术史先秦时期这个时期的青铜礼器最为突出,也被称为青铜时代青铜礼器介绍是红铜和锡等的合金硬度比红铜高,熔液流动性比红铜好气孔更少,便于铸造器物形状使器物表面更光滑,花纹更精致商周时期是中国青铜器黄金时代作用是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一般用于祭祀和礼仪场合先秦重礼风俗礼器在青铜器中占突出地位成为王权和等级的象征和标志内容器物上多装饰狰狞的图案青铜器制作方法红铜加锡金有六齐金指合金青铜,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齐是调剂的意思,也就是比例因用途不同,对青铜的软硬,韧度要求不同,即铜锡配比不同考工记中的六齐就是因用途不同制定出的不同的六种铜锡比例失蜡法也称蜡模法,是一种先进的青铜器铸造方法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制作方法以蜡做模具用细腻的稀泥将做好的蜡糊上再将蜡模融化,外范和内范之间就是模往模内注入铜液,冷却后取出器物好处没有范缝,技术难度相当高可以铸造更精细的纹饰,增加丰富的视觉要素代表作品曾侯乙墓出土尊盘影响现在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精密仪器部门是我国古代金属铸造和铸件装饰史上伟大的发明翻范法商朝青铜器晚期形成成熟的青铜器种类礼器我国青铜器主要研究对象分类炊煮器鼎鬲水器酒器觚爵用途统治阶级区分尊卑等级列鼎制度天子9鼎诸侯7鼎卿大夫5鼎士大夫3鼎分封赏赐,见证战争乐器兵器工工具车马器青铜器艺术风格直线造型,外形刚劲沉稳厚重庄重与灵动之和谐青铜器形体基本造型长方形、方形、圆形与椭圆形四类均有轴对称特征纹饰彰显了青铜礼器的庄重之势特征图案性强布局称对称轴状形象森严代表纹路饕餮纹夔龙纹代表器物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商后期青铜器代表高133cm,重875KG属于炊煮器,也是权利的象征因鼎内铸有司母戊而得名形象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柱足和鼎耳粗壮纹饰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鼎身四面无纹饰为长方形素面,其余各处皆有纹饰在细密的雷云纹之上各部分饰有主纹素面周围以饕餮纹为主要纹饰氛围具有浑厚的体量感和雄浑气势给人以神秘威慑和恐怖印象意义是商周奴隶主权势和威严的象征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是镇国之宝四羊方尊出土于湖南鸟兽形青铜器都称为尊是商晚青铜雕塑的代表作高58.3cm,重34kg纹样细密的云雷纹为底肩部有四龙盘缠四角设计成四个大卷羊角羊身上有麟纹,形象宁静威严装饰手法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器之中把平面图像和立体雕塑相结合器物与动物形象相结合总结造型威严奇特,纹饰华丽生动集中表现了商后期青铜艺术的最高水平大禾人面方鼎出土于湖南是目前所见全世界唯一一件以人面为纹饰的青铜方鼎外形完整,厚重结实器腹内铸有“大禾”二字,可能是氏族的徽标基本形制方形鼎两立耳四圆柱形腿器足上部饕餮纹雕饰对人面起拱托作用特点四面为人面装饰人面表情肃然,颧骨突出,圆眼大睁双唇厚实紧闭从人面流露的严肃中略带苦涩的神情看,似为奴隶形象,符合奴隶被用作祭祀神和祖先的牺牲品的商代习俗。
史前以及先秦美术思维导图脑图

史前及先秦美术史前美术(17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陶器9仰韶文化彩陶3半坡类型1庙底沟类型彩陶2马家窑文化彩陶7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4半山类型5马厂类型6龙山文化黑陶8原始绘画11陶器彩绘岩画10原始雕塑14动物陶塑12人物陶塑玉石雕刻13先秦书法甲骨文15金文早期康王《大盂鼎》用笔方正,行款繁密,气度宏伟中期孝王《大克鼎》笔画粗细划一,均匀圆润,舒展,简化,线条化晚期宣王《毛公鼎》用笔纯熟,字迹劲秀,西周金文之冠刻石文字战国文字简册帛书文字从应用性走向艺术性先秦美术(公元前2世纪-前221年)先秦青铜器艺术16发展商代晚期制作精良,纹饰繁缛,形制奇诡,图案丰富多彩,体现商人尚鬼的神秘色彩。
战国时期富于生活气息,注重实用而别出心裁,华贵绚丽又不失大雅陶范法,蜡模法分类礼器鼎乐器钟兵器戈,胄杂项洗樽纹饰动物饕餮纹,夔纹,鸟,象,鹿几何云雷纹,绳纹,环带纹,人物与动物人面纹方鼎先秦雕塑艺术青铜青铜神面像玉石跽坐玉人陶塑与木塑先秦漆器先秦绘画先秦壁画人物龙凤图战国帛画战国漆画备注:1. 西安红陶鱼纹,人面纹《人面鱼纹盆》《三鱼纹彩陶盆》2. 河南,陕西纹样:新月形,叶形,花形(黑白双关)《花瓣纹彩陶盆》《鹳鱼石斧瓮》3. 河南,陕西,山西公元前5500年-前3000年4. 波浪纹,旋涡纹,弦纹丰富繁密《旋涡纹彩陶瓮》5. 长颈(或短颈或无颈而有折沿)小口宽肩大腹双耳罐锯齿纹,折线纹6. 奔放盛行陶衣蛙形纹<小口折沿宽肩罐>7. 甘肃,青海公元前3300-前1800“甘肃仰韶文化”8. 山东新石器晚期"蛋皮窑"黑薄光纽快轮成型9. 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10. 将军崖岩画11. 彩陶装饰,居址地画,岩画12. 陶鹰尊,陶猪13. 南;良渚【浮雕线刻神人像】北;红山【圆雕动物】14. 新石器时代实用性,象征性15. 1899王懿荣《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四方风名刻辞》《宰丰骨匕刻辞》16.。
美术教案思维导图

美术教案的写作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部分一线美术教师,线性的文字形式的表述方式对于视觉艺术教学而言,总有种施展不开手脚的无奈,传统教案较强的预设性同美术学科的活动性、生成性也频频冲突,因此有的教师有时干脆抛开教案上课,反而比较得心应手。
那么,能否有某种形式的教案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呢?在此,笔者向大家推介一种图表型的笔记方式——思维导图。
在西方国家,思维导图是中小学教学中很常用的一个方法,有着很好的教学效果,现代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都从教学上支持思维导图。
一、思维导图适合美术学案设计思维导图也称思维导图,它是一种图文并茂的笔记方式,类似于一个“米”字形,从一个中心概念向四方发散出多个概念(见图1)。
每个概念可包括关键词及图形两部分,周围都用边框围住,概念之间用箭头连接。
它摒弃了传统文字叙述的单线程组织、记录信息的笔记方式,采用了网状图表的直观方式,把不同层次的知识点进行层级化、结构化,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形成一目了然的直观效果和全局观念。
后现代“耗散结构理论”指出:系统必须开放,与外界有物质和能量交换,远离平衡态,系统内部各元素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因此教学过程应该是开放的、动态的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尝试站在学生的角度编写学案替代教案,使教学更具有生成性;学案需要千人千面的个性展示,与思维导图多元化凸显个性的特点正相吻合。
在教学设计,运用思维导图技术就能较好的保证这种开放和动态的生成。
中,在知识的建构上,思维导图不但有多元化的预设,更具有根据学情的随机生成。
根据美术课创造性、形象性特点及课改实际,思维导图适应美术教学的需求。
首先,美术课是具有创造性的学科,倡导放射性思维。
思维导图既有概念内涵的向心力约束,又有概念外延的多元化放射、拓展,既能充分发挥美术教师善于想象的学科优势,同时也能避免其停滞于经验层面的随意性较大的不足。
其次,美术教学具有视觉性特点,涉及大量的图形图像,而传统的文字学案在文字和图形的整合上不直观、不连贯,不能突出学科优势。
中国美术史原始时期思维导图

中国美术史史前美术新旧石器时期我国艺术起源的萌芽艺术与实用的结合旧石器时期打制石器为特点新石器时期磨制石器为特点陶器用泥土作为胚胎,用火低温烧制的新器物标志生产能力的一大进步早期运用泥条盘筑方法制作陶器晚期运用轮盘旋转(龙山文化)方法制作陶器用途饮食器敞口炊煮器三足储藏器球形或半球形颜色花纹分类几何印纹陶泥质灰陶和几何印纹陶是在长江,淮河,珠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最常见的陶器江西万年县仙人洞的几何印纹陶是目前发现最早的陶器特点器型优美,不同的简单几何纹样压印在陶器上质地与泥质灰陶类似泥质灰陶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大量出土因为陶土内掺入稻谷谷壳,烧制后成为夹碳灰陶特点陶盆残片上,刻有禾苗稻穗的图案表明河姆渡人是最早种植水稻的部族之一体现长江流域的稻米文化特色手工制作,器型多不规整猪纹钵器壁厚器表光洁彩陶黄河流域是中国彩陶文化的策源地特征原料为普通黄土,烧制后呈现黄或红色装饰彩绘运用天然赭石,红土。
有的器物涂红色或白色陶衣最初为手制,有的经过慢轮修整,将器物表面磨亮打磨光滑的陶胚,运用天然原料,赭石等形成纹样和器物的高度统一,形成装饰美的效果成就已经有鼓风炉等设备,烧制彩陶的温度可达到一千度以上分为横穴窑和竖穴窑黄河中游仰韶文化延续时间最长中国原始彩陶工艺的典范以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新时期考古发现命名文化分布在黄河沿岸河南山西陕西青海甘肃等地代表类型有半坡类型鱼纹庙底沟类型花瓣纹特征以磨光红陶和彩陶著称器物手制成型,用泥条盘筑法,实用美观纹饰多为黑地绘红彩,装饰精美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仰韶文化晚期分支,是彩陶晚期的代表发现于甘肃省马家窑村代表类型石岭下型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型特征(半山型)敛口罐,大敞口盆最有代表性彩陶罐分有颈,无颈造型按照一定比例外轮廓线饱满优美,极具匠心花纹根据器型变化,具有设计新意旋涡纹,波状弧线,图案纹饰具有律动感代表器物舞蹈纹彩陶盆内容15人舞蹈纹彩陶盆马家窑出土,盆高14厘米,口径29厘米,底径10厘米。
六年级上册知识点绘画图

六年级上册知识点绘画图在六年级上册的绘画学习中,我们学到了很多重要的知识点。
通过绘画图形,我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下面是六年级上册绘画知识点的绘画图示和简要介绍,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1. 点的绘制:点是最基本的绘制元素,可以用绘图工具在画布上描绘。
一个点没有长度、宽度和厚度,仅表示一个位置。
在绘画中,点的颜色和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 直线的绘制:直线由两个点连接而成,可以用绘图工具划出。
通过改变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我们可以调整直线的长度和倾斜度。
直线是绘制其他图形的基础。
3. 曲线的绘制:曲线是由一系列连续的点连接而成,可以用绘图工具描绘出来。
曲线有很多种类型,比如直角曲线、圆弧曲线等。
通过调整点的位置和曲线的形状,我们可以绘制出各种精美的图案。
4. 形状的绘制:在绘画中,我们可以使用直线、曲线和其他形状来创造出各种图案。
常见的形状有三角形、矩形、圆形等。
通过调整各个点的位置,我们可以绘制出不同形状的图案。
5. 颜色的运用:绘画中的颜色非常重要,能够给作品带来生动和丰富的感觉。
我们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画笔或填充工具,给图形上色。
适当运用颜色可以使作品更加鲜明有趣。
6. 纹理的表现:纹理是指物体表面独特的质感和纹路,在绘画中可以通过线条和色彩来表现。
比如用细小的画笔重复绘制垂直的线条,可以表现出木质材料的纹理。
7. 透视的运用:透视是一种表现画面深度和距离的技巧。
通过绘制平行线和收敛线,可以让作品呈现出远近有序的效果。
透视可以使画面更具立体感和真实感。
通过学习这些绘画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绘画技巧,创作出更加精美的艺术作品。
绘画不仅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还可以发展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希望大家在绘画学习中能够尽情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作品。
让我们一起享受绘画的乐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