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知识点
思维导图基础知识

制作步骤
1、找主题,画出中心词
2、理分支、添内容
(1)理层级:从1点钟开 始,按顺时针画
引导 线 (2)添内容:用曲线把中 央的主题和关键词连接起来, 而且一定要确保词在线上
3、加工:
(1)内容整理: (2)上色:
所有的图象都要上色 所有的线条也要上色
如何选择线条的颜色呢?请记住两个原则:
1、联想原则:即一条线上的关键词会引发你什么样 的联想,就把与之相关的颜色画上。 2、情感原则:如果一个关键词引发了你的正面情绪, 就用你喜欢的颜色;如果反之,就用你不喜欢的。(3) 添加背景
诗人:大海的眼泪 富人:象征身份的饰物 生物学家:病态性质的分泌物 化学家:有胶质的磷酸钙
什么是思维导图
小结: 思维导图----大脑思维地图 思维导图----大脑思维的自然体现 思维导图----可视化的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有序思考的高效学 习工具 思维导图----增强记忆的记忆工具 思维导图----培养你形成发散思维的工具
如何绘制思维导图
如何绘制思维导图
手绘导图
• 准备:
(1)制作工具: A、纸:一些有空白页面的本子或纸张,大小标 准可根据个人的需要来定,常用的一般是A4或A3 大的白纸。 B、笔:1支铅笔;至少2支以上不同颜色、色彩 明亮的涂色笔;1支钢笔或水性写字笔。 (2)调整状态: 以腹式呼吸法进行调息,集中注意力
什么是思维导图
什么是思维导图
整体性
•
尽管思维导图是在二维的纸上面画出来的, 但它可以代表一个多维的现实,包含了空间、 时间和色彩。 ---- 托尼巴赞 导图所体现的多维空间显示了它具有高度的全 局整体性。它着眼于全局,可以从宏观角度进 行整体分析,从而有效处理宏观与微观之间的 关系。
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整理出五年级下册船的研究的知识点和重要点

思维导图构建:
首先,在中心写上“船的研究知识点和重要点”,然后在中心周围绘制5年级下册相关的主要话题和子话题,接着在每个子话题下再绘制与之相关的重要点和知识点。
具体思维导图如下:
1.船的类型和结构
-定义船的概念
-不同类型的船舶(货船、客船、潜艇、破冰船等)
-船体结构的组成部分(船体、甲板、舰桥等)
2.船的动力和推进方法
-船的推进方法(帆船、螺旋桨、船舶引擎等)
3.船的导航和操纵
-航行导航的基本原理(指南针、星历、雷达等)
-船舶操纵器械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航道的标志和信号
4.船的安全和救援
-船舶安全设备(救生衣、泰豪板、氧气瓶等)
-船舶安全规定和应急措施
-船舶救援方法(救生艇、救生筏、救生圈等)
5.航海历史和船的发展
-人类航海的历史和重要里程碑
-船舶的发展演变过程
-船舶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以上的五个主要话题分别涵盖了船的类型和结构、船的动力和推进方法、船的导航和操纵、船的安全和救援、以及航海历史和船的发展这些重要的方面。
在每个子话题下,还有许多具体的知识点和重要点,可以进一步细化并了解。
在具体研究船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这个思维导图有条理地进行知识的整理和学习。
思维导图知识点总结

思维导图知识点总结
思维导图是一种用来梳理和整理信息、促进思维发散和创新的图形化工具。
它通过将复杂
的信息转化为简洁、清晰的图形结构,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同时也能够促进
创新、提高工作效率。
思维导图在教育、商业、科研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成为了一
种有效的学习和工作工具。
思维导图的基本原理是以中心词为核心,通过分支、连接的方式来展开和组织相关的信息。
当然,为了更好地应用思维导图,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和技巧。
首先,思维导图的制作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原则。
比如,中心词要简洁明了,分支要有
层次,连接要清晰,颜色和图形要突出重点,等等。
这些规则和原则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
整理和梳理信息,提高思维导图的效果。
其次,思维导图的应用需要注意一些技巧和方法。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分支和连接来展开
和组织信息,利用颜色和图形来突出重点,利用关键词和关系来提炼和整理信息。
这些技
巧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思维导图,提高效率和效果。
除此之外,思维导图还有一些特定的用途和范围。
比如,在教育领域,它可以帮助学生更
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在商业领域,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规划和管理项目,提
高工作效率;在科研领域,它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整理和梳理信息,提高科研效果。
总之,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图形化工具,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整理和梳理信息,促进思维发
散和创新。
通过了解基本的知识点和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思维导图,提高工作和学
习的效率。
希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让工作和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和高效。
思维导图有关的知识点总结

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图形方式展示思维和概念之间关系的工具。
通过使用思维导图,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组织和理解信息,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学习和解决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一些与思维导图相关的知识点,并介绍一种名为“Step by Step Thinking”的方法,该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思维导图。
什么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博托恩(Tony Buzan)于1960年代发明的一种图形化工具。
它以中心主题为核心,通过连结和分支的方式展示主题和相关信息之间的关系。
思维导图的核心理念是“分而治之”,通过将信息分成更小的部分,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为什么要使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有许多优势,使其成为一个广泛应用的工具:1. 提高思维和学习效率: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连接信息,促进思考和理解。
2. 激发创造力: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可以更自由地展开想象力,发现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3. 促进记忆:思维导图的图形化特点使得信息更加易于记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记住和回忆所学内容。
4. 可视化沟通:思维导图能够以图形方式展示信息,使得沟通更清晰、易懂。
如何使用思维导图?使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我将介绍一种名为“Step by Step Thinking”的方法: 1. 确定中心主题:将中心主题写在思维导图的中心位置,并用一个圆圈或方框包围起来。
2. 添加主题关键词:从中心主题出发,思考与之相关的主题关键词,并将它们作为分支连结到中心主题上。
3. 细分主题:对于每个主题关键词,再进一步思考与之相关的子主题,并将它们作为分支连结到相应的主题关键词上。
4. 添加关联信息:在每个分支上,添加具体的信息、示例或关键点,来帮助记忆和理解。
5. 总结和回顾:完成思维导图后,回顾整个导图,并进行总结和复习。
思维导图的应用场景思维导图可以在许多场景中应用,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1. 学习: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和理解学习内容,提高记忆和应用能力。
幼儿园思维导图中的知识点整理

幼儿园思维导图中的知识点整理幼儿园思维导图中的知识点整理一、引言幼儿园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图形化方式呈现知识和概念的工具,可以帮助幼儿在学习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通过将各个知识点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幼儿可以更容易地理清思路和关系,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深入探讨幼儿园思维导图的一些关键知识点,以及它们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
二、幼儿园思维导图概述幼儿园思维导图是将知识和概念以图形化方式表达的工具。
它由一个中心主题开始,然后通过分支来展开相关的知识点。
这种结构使得幼儿能够更好地将各个知识点联系在一起,形成整体的学习框架。
思维导图可以以树形、鱼骨、星形等形式呈现,具体形式可以根据幼儿的学习需求和理解方式进行调整。
三、幼儿园思维导图的构建步骤1.选择一个中心主题:幼儿园思维导图的第一步是选择一个中心主题,这个主题应该与幼儿正在学习的内容相关。
例如,如果恰逢幼儿正在学习动物,那么动物可以作为中心主题。
2.确定主题的分支:接下来,幼儿需要确定一些与中心主题相关的分支。
例如,对于动物,可以有分支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3.添加具体的知识点:在每个分支下,幼儿可以进一步添加具体的知识点。
以哺乳动物为例,可以添加狗、猫、猴子等具体的动物名称。
4.连接知识点:最后,幼儿可以通过线条或箭头来连接各个知识点,展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例如,可以用线条将狗和猫与哺乳动物相连接,表示它们都属于哺乳动物类别。
四、幼儿园思维导图的优势1.提高记忆力:幼儿园思维导图通过将知识点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帮助幼儿形成更为清晰的记忆。
通过图形化的呈现,幼儿可以更容易地回忆起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促进思维发展:思维导图要求幼儿进行梳理和整理,这有助于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幼儿需要思考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培养其思维逻辑、分类和分析能力。
3.提高学习效果:幼儿园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组织学习内容,形成全局观念。
初中知识点思维导图汇总

初中知识点思维导图汇总思维导图是一种将知识点以图形的形式进行展示的工具,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初中阶段是学生知识储备的重要阶段,那么下面我将为大家汇总一些初中知识点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要的学科内容。
一、数学1. 平面几何- 图形的基本概念:点、线、线段、边、角、三角形、四边形等。
- 图形的性质与判定:平行线、垂直线、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
- 相似形与全等形:相似性质、全等性质的判定和性质。
2. 代数与方程- 整数的运算:加减乘除运算、乘方与开方等。
- 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法、解集的性质、应用问题的解题方法。
3. 数据与概率- 统计与统计图:数据收集、数据整理、直方图、频率分布表等。
- 概率与事件:基本概率概念、事件的概率、频率与概率的关系等。
二、物理1. 动力学- 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
- 牛顿第一、二、三定律:应用和案例分析。
- 动量和冲量:动量守恒和冲量定理的应用。
2. 声学- 声音的传播:声波、介质等基本概念。
- 音的特征:频率、音高、音强、音速等。
- 声的反射和折射: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3. 光学- 光的传播:光波、光的速度等基本概念。
- 物体的成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象规律。
- 颜色和光的色散:光的颜色、光的折射等。
三、化学1.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的周期表:元素的基本属性和周期律规律。
- 化合物的命名:根据化学式给出化合物的命名。
2. 反应与平衡-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类型的分类。
- 反应速率: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其应用。
3. 酸碱与盐- 酸与碱:酸、碱的定义、性质和常见实例。
- 中和反应与盐:中和反应的原理、中和反应的应用。
四、生物1. 分类与进化- 生物分类学:生物分类的原则和方法、分类学系统。
- 进化论:进化的证据和理论。
2. 细胞与组织-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 组织器官的特点:不同组织的功能和相互合作。
思维导图小学必背知识点

思维导图小学必背知识点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图表形式展示信息和观念之间关系的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组织知识。
在小学阶段,学习并掌握思维导图的基本知识点对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
下面是小学必背的思维导图知识点:一、思维导图的定义和作用思维导图是一种以中心主题为核心,通过树状分支展开的图形组织方式。
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可以将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和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思路清晰,形成完整的思维链条,提高创造力和记忆力。
二、思维导图的基本结构思维导图的基本结构包括中心主题和分支。
中心主题位于思维导图的中央,分支则从中心主题向外展开。
分支可以再次扩展形成更多分支,形成层级结构。
分支的长度和位置没有规定要求,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由设计。
三、思维导图的核心原则1. 一图一主题原则:每张思维导图只包含一个中心主题,确保思维导图的整体结构明确。
2. 分支关键词原则:每个分支应使用简洁明了的关键词,概括分支的主要内容。
3. 分支粗细有序原则:主干与分支的粗细有序,突出重点内容。
4. 线条连接原则:使用有色线条或箭头连接分支,增强分支之间的关联性。
5. 图文搭配原则:可以在分支上添加一些简短的文字说明,帮助理解和记忆。
四、思维导图的应用场景思维导图可以应用于多个学科和领域,有助于解决问题、概念记忆、阅读理解和写作思路等。
以下是几个思维导图的应用场景:1. 学习科目:思维导图可以用于记录学习各科目的重点知识点和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 解决问题:思维导图可以用于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帮助学生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编写作文:思维导图可以用于整理写作思路和构建文章框架,帮助学生写作更有条理和连贯。
4. 阅读理解:思维导图可以用于整理阅读文章的主题、细节、观点以及作者的意图,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思维导图的制作工具制作思维导图可以使用纸笔、白板等传统方式,也可以使用电脑和手机上的思维导图软件。
初中思维导图知识点整理

初中思维导图知识点整理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化的学习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整理和理解知识点。
在初中阶段,教师通常会使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梳理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以下是初中阶段常见学科的思维导图知识点整理。
语文思维导图知识点整理1. 文言文:以《古文观止》为主要教材,涵盖了古代各个时期的文言文段落,学生需要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基本句法结构和常见修辞手法。
2. 现代文:主要包括散文、小说、诗歌等现代文体的理解和分析,学生需要掌握不同文体的特点和表达方式,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3. 作文: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类型的作文,学生需要学习构思、组织和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4. 古诗词:学生需要掌握古代诗词的基本格律、韵律和修辞手法,理解诗词背后的意境和情感。
数学思维导图知识点整理1. 数的性质:包括自然数、整数、有理数的定义和性质,学生需要理解数的分类和基本性质。
2. 代数运算:涉及加减乘除、开平方、分式运算等代数运算,学生需要掌握运算法则和解决运算问题的方法。
3. 几何图形:包括平面图形和空间图形的性质,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图形的定义、分类和相关定理。
4. 数据统计:学生需要学习统计图表的绘制和数据的分析、计算,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统计指标。
化学思维导图知识点整理1. 元素和化合物:学生需要掌握常见元素的性质、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意义,了解化合物的组成和特性。
2. 化学反应:包括物质的变化、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化学反应方程的构建,学生需要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3. 物质的组成:学生需要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包括原子、分子和离子等基本单位的组合方式和相互作用。
4. 酸碱与盐:学生需要掌握酸、碱和盐的定义、性质和常见应用,理解酸碱中和和盐的生成过程。
物理思维导图知识点整理1. 运动学:包括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和抛体运动等,学生需要学习运动的描述和物理量的计算。
2. 力与压力:学生需要了解力的概念、测量以及作用和结果,理解压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函数、极限与连续
重点考查极限的计算、已知极限确定原式中的未知参数、函数连续性的讨论、间断点类型的判断、无穷小阶的比较、讨论连续函数在给定区间上零点的个数、确定方程在给定区间上有无实根。
2. 一元函数微分学
重点考查导数与微分的定义、函数导数与微分的计算(包括隐函数求导)、利用洛比达法则求不定式极限、函数极值与最值、方程根的个数、函数不等式的证明、与中值定理相关的证明、在物理和经济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曲线渐近线的求法。
3. 一元函数积分学
重点考查不定积分的计算、定积分的计算、广义积分的计算及判敛、变上限函数的求导和极限、利用积分中值定理和积分性质的证明、定积分的几何应用和物理应用。
4.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数一)
主要考查向量的运算、平面方程和直线方程及其求法、平面与平面、平面与直线、直线与直线之间的夹角,并会利用平面、直线的相互关系(平行、垂直、相交等))解决有关问题等。
该部分一般不单独考查,主要作为曲线积分和曲面积分的基础。
5. 多元函数微分学
重点考查多元函数极限存在、连续性、偏导数存在、可微分及偏导连续等问题、多元函数和隐函数的一阶、二阶偏导数求法、有条件极值和无条件极值。
另外,数一还要求掌握方向导数、梯度、曲线的切线与法平面、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
6. 多元函数积分学
重点考查二重积分在直角坐标和极坐标下的计算、累次积分、积分换序。
此外,数一还要求掌握三重积分的计算、两类曲线积分和两种曲面积分的计算、格林公式、高斯公式及斯托克斯公式。
7. 无穷级数(数一、数三)
重点考查正项级数的基本性质和敛散性判别、一般项级数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的判别、幂级数收敛半径、收敛域及和函数的求法以及幂级数在特定点的展开问题。
8. 常微分方程及差分方程
重点考查一阶微分方程的通解或特解、二阶线性常系数齐次和非齐次方程的特解或通解、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此外,数三考查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与一介常系数线形方程求解方法。
数一还要求会伯努利方程、欧拉公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