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球仪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
地球和地球仪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要点

知识点梳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思维拓展)
基础知识点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认识过程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天圆地方
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太阳和月亮
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 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
麦哲伦环球航 行路线图
地球卫星照片
纬线
30°
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
60°
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
66.5 ° 北纬是北极圈,南纬是南极圈
90°
北纬是北极点,南纬是南极点
经线
0°、 180° 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20°W、160°E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谈重点:低、中、高纬度的范围
低纬度的范围是 0~30°,中纬度的范围是 30°~ 60°,高纬度的范围是
球上某点的经纬线的唯一性,因为任何地点都只有一条纬线和一条经线通过,
这样可以和其他地点加以区别,从而确定该点的位 置。
谈重点:确定某点位置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确定某一点的位置时,要标注其经度和纬度,此时特别注意经度要标注 东、西经( 0°和 180°除外),纬度要标注南、北纬( 0°除外)。
基本方法一、经线和纬线的比较 纬线
答案: D
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 名称等。 如用蓝色、 淡蓝色来表示海洋,
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国家,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地形等。
(3)地球仪的构成
地球仪主要由底座、固定架、球、地轴构成。
①地轴:地球自转的固定轴。地轴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从地球内部穿
过地心的 假想轴。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总是成 66.5 °角。
初中地理20组思维导图

初中地理20组思维导图,扫清全部地理知识点一、地球和地图图1:地球和地球仪图2:地球的运动图3:地图的阅读图4:地形图的判读二、陆地和海洋图5:和大洋图6:海陆的变迁三、天气与气候图7: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图8: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四、居民与聚落图9:人口与人种图10:世界的语言和五、发展与合作六、亚洲图11:亚洲的位置和围七、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图12:中国的邻近地区和国家——日本图13:中国的邻近地区和国家——印度图14:中国的邻近地区和国家——俄罗斯八、东半球的其他的地区和国家图15:东半球其他国家和地区——中东图16:东半球其他国家和地区——欧洲西部图17:东半球其他国家和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图18:东半球其他国家和地区——澳大利亚九、西半球的国家图19:西半球的国家和地区——巴西十、极地地区图20:极地地区十一、从世界看中国图21:中国疆域十二、中国自然环境图22:地形和地势图23:中国的气候图24: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图24:中国的自然灾害十三、中国的自然资源图24:中国的自然资源——水资源十四、中国的经济发展图25:中国的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图26:中国的经济发展——农业图27:中国的经济发展——工业十五、中国的地理差异图28:中国的地理差异十六、北方地区图29:中国的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图30:中国的北方地区——“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十七、南方地区图31:中国的南方地区——“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图32:中国的南方地区——“明珠”和澳门图33:中国的南方地区——祖国的神圣领土_省十八、西北地区图34:中国的西北地区——干旱的宝地_塔里木盆地十九、青藏地区图35:中国的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二十、中国在世界中图36:中国在世界中。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和地球仪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

《地球和地球仪》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一、思维导图答案:(1)不规则球体(2)6371(3)4万(4)5.1亿(5)赤道(6)缩短(7)东西(8)赤道(9)垂直(10)半圆(11)南北(12)0°(13)20°W和160°E(14)经线(15)纬线二、知识点解析知识点梳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思维拓展)例题解析基础知识点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认识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天圆地方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太阳和月亮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卫星照片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2)地球的大小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利用科学仪器,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下面是一组数据。
【例1】下列可以说明地球的形状为球体的是()。
①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②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以下③麦哲伦环球航行④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和地震⑤流星现象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解析: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是地球形状的最直观、最有力的证据;远航船舶消失在地平线以下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也证明了地球是球体。
而火山、地震、流星现象与地球的形状无关。
答案:A谈重点:地球的基本数据可以证明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约21千米,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析规律:歌谣记忆地球的基本数据地球是个圆球体,这个事实人共知;探求地球形状史,伟人献身我辈记;六三七一是半径,五点一亿表面积;要知赤道有多长,坐地日行八万里。
释疑点:赤道周长的例证“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出现在地球赤道附近。
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思维导图与知识点解析汇报

文档《地球和地球仪》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一、思维导图答案:(1)不规则球体(2)6371(3)4万(4)5.1亿(5)赤道(6)缩短(7)东西(8)赤道(9)垂直(10)半圆(11)南北(12)0°(W°20)13 1514E160和°()经线()纬线二、知识点解析文档地球卫星照片环球航行也证明了地球是球体。
而火山、地震、流星现象与地球的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形状无关。
(2)地球的大小A 答案:下面是一组数据。
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利用科学仪器,文档文档想轴。
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总是成66.5°角。
②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它是地球的最北点。
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点。
)。
3【例基础知识点三、纬线和纬度】下列关于纬度的划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从赤道开始,向北是北纬,向南是南纬(1)赤道 N”表示B.北纬用“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
S”表示,南纬用“.从赤道开始,北纬越向北度数越大,南纬越向南度数越大谈重点: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及其范围C °D 人们规定,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赤道的纬度是0”的英语单词“north”解析:北纬的符号是 2()纬线的定义“N,这来源于“北”,这来源于“南”的英语单词”中的第一个字母;南纬的符号是“在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S 3()纬线的特点south”的第一个字母。
“B①形状:所有的纬线都自成一个圆圈(极点除外)。
答案:②长度:纬线有长有短,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两极收缩成一点。
③指示方向:所有的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纬度的划分4(在地球仪上纬线有无数条。
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它们标注了不同的度数,叫文档度数大的反而短,不管是南纬还是北纬。
(5)低纬、中纬、高纬度的划分°为60°~9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人们规定,全球0°~高纬度地区。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和地球仪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人教版

1 / 12《地球和地球仪》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一、思维导图答案:(1)不规则球体(2)6371(3)4万(4)5.1亿(5)赤道(6)缩短(7)东西(8)赤道(9)垂直(10)半圆(11)南北(12)0°(13)20°W 和160°E(14)经线(15)纬线二、知识点解析知识点梳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思维拓展)例题解析基础知识点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认识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天圆地方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太阳和月亮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卫星照片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2)地球的大小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利用科学仪器,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下面是一组数据。
【例1】下列可以说明地球的形状为球体的是()。
①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②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以下③麦哲伦环球航行④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和地震⑤流星现象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解析: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是地球形状的最直观、最有力的证据;远航船舶消失在地平线以下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也证明了地球是球体。
而火山、地震、流星现象与地球的形状无关。
答案:A2 / 12谈重点:地球的基本数据可以证明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约21千米,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析规律:歌谣记忆地球的基本数据地球是个圆球体,这个事实人共知;3 / 12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2)地球仪的作用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地球和地球仪》思维导图及其学习知识重点解析

《地球和地球仪》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一、思维导图答案:(1)不规则球体(2)6371(3)4万(4)5.1亿(5)赤道(6)缩短(7)东西(8)赤道(9)垂直(10)半圆(11)南北(12)0°(13)20°W和160°E(14)经线(15)纬线二、知识点解析知识点梳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思维拓展)例题解析基础知识点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认识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天圆地方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太阳和月亮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卫星照片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2)地球的大小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利用科学仪器,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下面是一组数据。
【例1】下列可以说明地球的形状为球体的是()。
①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②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以下③麦哲伦环球航行④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和地震⑤流星现象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解析: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是地球形状的最直观、最有力的证据;远航船舶消失在地平线以下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也证明了地球是球体。
而火山、地震、流星现象与地球的形状无关。
答案:A谈重点:地球的基本数据可以证明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约21千米,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析规律:歌谣记忆地球的基本数据基础知识点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地球仪的含义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2)地球仪的作用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七年级上册地理思维导图地球和地球仪

七年级上册地理思维导图地球和
地球仪
七年级上册地理思维导图怎么排列?思维导图作为教育领域的新宠,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很好的整理出原来复杂的知识点,思维导图的整理也可以巩固我们对七年级代理知识点的掌握。
那么什么是地理和思维导图的结合呢?整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我们来看看七年级上册地理思维导图的排列。
以上就是七年级地理上册思维导图的整理了,这一个思维导图整理的主要是关于地球和地球仪的内容,地球是一个圆形的,被人为的分出来经纬线,与赤道平行的圆圈是纬线,连接南北两极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是经线,这两者之间的差距通过思维导图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对比,好了思维导图的整理暂时就到这里,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尝试整理一份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哦~。
《地球和地球仪》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

《地球和地球仪》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一、思维导图答案:(1)不规则球体(2)6371(3)4万(4)5.1亿(5)赤道(6)缩短(7)东西(8)赤道(9)垂直(10)半圆(11)南北(12)0°(13)20°W和160°E(14)经线(15)纬线二、知识点解析知识点梳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思维拓展)例题解析基础知识点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认识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天圆地方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太阳和月亮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卫星照片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2)地球的大小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利用科学仪器,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下面是一组数据。
【例1】下列可以说明地球的形状为球体的是()。
①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②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以下③麦哲伦环球航行④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和地震⑤流星现象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解析: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是地球形状的最直观、最有力的证据;远航船舶消失在地平线以下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也证明了地球是球体。
而火山、地震、流星现象与地球的形状无关。
谈重点:地球的基本数据可以证明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约21千米,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析规律:歌谣记忆地球的基本数据地球的平均半径不是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的平均数。
基础知识点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地球仪的含义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2)地球仪的作用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13《地球和地球仪》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一、思维导图答案:(1)不规则球体(2)6371(3)4万(4)5.1亿(5)赤道(6)缩短(7)东西(8)赤道(9)垂直(10)半圆(11)南北(12)0°(13)20°W 和160°E(14)经线(15)纬线二、知识点解析知识点梳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思维拓展)例题解析基础知识点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认识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天圆地方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太阳和月亮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卫星照片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2)地球的大小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利用科学仪器,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下面是一组数据。
【例1】下列可以说明地球的形状为球体的是()。
①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②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以下③麦哲伦环球航行④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和地震⑤流星现象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解析: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是地球形状的最直观、最有力的证据;远航船舶消失在地平线以下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也证明了地球是球体。
而火山、地震、流星现象与地球的形状无关。
答案:A2 / 13谈重点:地球的基本数据可以证明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约21千米,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析规律:歌谣记忆地球的基本数据3 / 13基础知识点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地球仪的含义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2)地球仪的作用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释疑点:地球仪上的颜色表示在地球仪上,有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各自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名称等。
如用蓝色、淡蓝色来表示海洋,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国家,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地形等。
(3)地球仪的构成地球仪主要由底座、固定架、球、地轴构成。
①地轴:地球自转的固定轴。
地轴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轴。
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总是成66.5°角。
②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它是地球的最北点。
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点。
【例2】关于地球仪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球仪上地轴是一个假想的旋转轴B.地球仪上的南、北极是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C.地球仪是按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D.所有地球仪都会有表示国家的符号与名称解析:地球仪是按照一定比例缩小的地球的模型,有很多种类,有关于地形的,有关于政区的,在绘有世界政区图的地球仪上,有表示国家的符号和名称。
答案:D4 / 135 / 13北极和南极各为90°。
析规律:纬线长度与纬度的关系由于纬线的长度不相同,在比较两条纬线的长度时,只需要比较二者纬度的大小即可,度数大的反而短,不管是南纬还是北纬。
(5)低纬、中纬、高纬度的划分人们规定,全球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基础知识点四、经线和经度(1)经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
(2)经线的特点①形状: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
②长度: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③指示方向:所有的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3)经度的划分在地球仪上经线有无数条。
为了区别每一条经线,人们给它们标注了不同的度数,叫经度。
【例4-1】下面关于经线说法正确的是()。
A.在地球仪上,经线的数量共有360条B.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D.所有的经线都是平行的解析:A经线有无数条;B经线长度都相等;C经线指示南北方向;D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
答案:B【例4-2】为了区别地球上的经线,我们给每条经线都标注了度数,下列有关经度的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6 / 13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由此向东为东经(E),向西为西经(W),各分180°。
析规律:本初子午线的由来本初子午线的由来: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作为全球经度的起算经线。
谈重点: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国际上规定,20°W和160°E经线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辨误区:半球的界线与0°经纬线的关系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和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一致的,都是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和东西经度的分界线不一致,一定不能把0°经线当成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A.180°经线以西为西经,以东为东经B.东经用W表示,西经用E表示C.本初子午线以西至180°经线之间,越向东经度越大D.经度共有360°,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向东、西各180°解析:A东西经度的划分有两条分界线,对于0°经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对于180°经线则相反;B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C本初子午线以西至180°经线之间,越向西经度越大。
答案:D基础知识点五、利用经纬网定位(1)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2)经纬网的作用: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位置。
其原理是利用通过地球上某点的经纬线的唯一性,因为任何地点都只有一条纬线和一条经线通过,这样可以和其他地点加以区别,从而确定该点的位置。
【例5】某海上救援船队收到一远洋轮船的求救信号,得知轮船遇事地点的经纬度为(20°S,20°W)。
在下图经纬网上,遇事轮船所在的位置是()。
7 / 138 / 13基本方法二、特殊的经纬线数值意义纬线0°又叫赤道,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南北纬度的分界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23.5°北纬是北回归线,南纬是南回归线30°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60°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66.5°北纬是北极圈,南纬是南极圈90°北纬是北极点,南纬是南极点经线0°、180°东西经度的分界线20°W、160°E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谈重点:低、中、高纬度的范围低纬度的范围是0~30°,中纬度的范围是30°~60°,高纬度的范围是60°~90°。
【例7-1】某地以南为高纬度,以北为中纬度,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20°W,60°N B.160°E,60°SC.20°E,60°S D.160°W,60°N解析:由题意知某地位于高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上,应该是60°,还知纬度向北减少,所以是60°S。
该点还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并且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所以应该位于160°E。
答案:B【例7-2】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 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解析:①根据纬度判断南、北半球和低、中、高纬度。
由于是40°N,所以北京位于北半球,属于中纬度。
②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
116°E,数值在20°~160°之间,并且是东经,因此是东半球。
答案:C9 / 1310 / 13基本方法三、经纬网中某点经度和纬度的确定 (1)找界线在所给的经纬网地图中,如果需要确定某点的经纬度,首先寻找有没有经度和纬度的分界线。
①纬度判断:找0°纬线,也就是赤道,找到以后,如果该点在它北面,就是北纬;如果该点在它南面,就是南纬。
②经度判断:找0°经线和180°经线,一般图中只出现一个,要注意找到0°经线的时候,如果该点在它东面,就是东经;如果该点在它西面,就是西经。
找到180°经线时正好相反。
无论是经度的判断,还是纬度的区分,基本概念最重要,要牢记它们的划分规律和分界线,不能混淆,更不能忘记标注东经、西经、南纬、北纬。
(2)看变化如果所给的经纬网地图上没有标注分界线,就需要分析经度或者纬度的数值变化规律来判断。
①纬度判断:度数越往北越大是北纬,越往南越大是南纬。
②经度判断:度数越往东越大是东经,越往西越大是西经。
【例8】读下面两幅“经纬网图”,写出A 、B 点的经纬度。
解析:图甲中出现的两条纬线都是20°,在这两条纬线中间画一条纬线,该纬线是赤道。
A 点在赤道南面的20°纬线上,说明A 点的纬度是南纬20°。
图中同样出现了两条20°的经线,在它们中间画出本初子午线(0°经线)。
A 点在本初子午线西面的20°经线上,说明A 点的经度是20°W。
图乙中两条纬线的纬度分别是40°和20°,并且向上增大,说明B 点的纬度是40°N。
图中同样出现了两条160°的经线,在它们中间画一条经线,就是180°经线。
B 点在180°经线西面的160°经线上,说明B 点的经度是160°E。
答案:A (20°W,20°S);B (160°E,40°N)。
半球判断经度数值小于20°,位于东半球;南纬位于南半球11 / 13思维拓展一、不同形式的经纬网(1)直线形式的经纬网这种经纬网中的经线和纬线都是直线,比较容易区分经纬线。
如下图:(2)圆弧形式的经纬网有的经纬网不是用直线来表示,而是用圆弧的形式来表示。
如下图:①图形辨认:在这种地图上,经线是用直线表示,都经过中间的极点。
而纬线成了一个个圆圈,其实这才是纬线的真实形状。
②经纬度的判定a.纬度判定:关键搞清楚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看中间的极点,如果是北极就是北纬,南极就是南纬;二是看箭头,那是地球自转的方向(第二节学到),顺时针是南半球,逆时针是北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