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讲)勒温《拓扑心理学》

合集下载

心理学名著+心理学经典书籍推荐

心理学名著+心理学经典书籍推荐

®⽆忧考⽹为⼤家整理的⼼理学名著+⼼理学经典书籍推荐,供⼤家参考。

⼼理学名著1、《⼼理学的体系和理论》查普林和克拉威克著(James P.Chaplin & Theophile S.Krawiec) 1960年出版。

本书围绕⼼理过程的传统题⽬或分⽀领域对于各学派体系和各种理论模式进⾏研究和评价,并重视对⼼理学发展的当前趋势的分析研究。

2、《实验⼼理学史》波林著(Edwin Garrigues Boring) 1926年出版。

此书是美国的⼼理学史著作。

全书共27章。

第1-8章的内容是近代⼼理学在科学中的起源,以⽣理学和神经⽣理学及⼈差⽅程式为主。

第9-13章的内容是近代⼼理学在哲学中的起源,以笛卡尔哲学,英国的经验主义和联想主义,法国的经验主义和唯物主义以及赫尔巴特哲学为主。

第14-16章论述实验⼼理学的建⽴。

第17章论述与冯特同时代的德国⼼理学家。

第18-19章分述“新”内容⼼理学与意动⼼理学。

第20章论述英国⼼理学。

第21-26章分述冯特后的各国⼼理学流派。

第27章作⼀扼要的回顾。

【⼈差⽅程式(个⼈⽅程式) 1796年,格林威治皇家天⽂台的马斯基林(N.Maskelyne)发现他的助⼿⾦内布鲁克(D.Kinnebrook)观察星体通过⼦午线的时间总是⽐⾃⼰落后⼗分之⼋秒,他以为这是⾦布鲁克粗⼼所致,因⽽将其辞退。

此事引起德国天⽂学家贝塞尔的注意,他把⾃⼰的观察与其他天⽂学家进⾏⽐较,发现他们之间也存在误差,⽽这种误差并⾮个⼈的细⼼或粗⼼所致,⽽是导源于个别差异。

贝塞尔把⼈们之间观察时间上的个别差异以公式表⽰,称之为“⼈差⽅程式”。

⼈差⽅程式的发现刺激了⼈们对反应时间研究的兴趣,给早期的实验⼼理学提供了直接的研究课题。

⼈差⽅程⼜称个⼈⽅程式,是发现⼈与⼈反应时间差别的开端。

这与⼈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的差别有关】【赫尔巴特的五种道德观念(Musterbegriffe):内⼼⾃由,个⼈意志与判断的关系;完善,多⽅⾯意志(强度、多样性和集中)的互相关系;仁慈,个⼈意志与他⼈思想之间的关系;正义,如果与他⼈发⽣实际冲突;公平,打算善或恶的后果】3、《近代⼼理学历史导引》墨菲著 1929年出版。

参照物理动力学理论建构心理动力学体系的初探——来自《拓扑心理学原理》的启发

参照物理动力学理论建构心理动力学体系的初探——来自《拓扑心理学原理》的启发
nmc& D nmc) ai ya is是勒 温 心理 学 立 论 的基 础 , 是 也
勒 温 心理学 最 突 出的特 征 , 认 为 自己的拓 扑 心 理 他
学 与 向量心 理学 都 可包 括 在 心 理动 力 学 之 内 , 最 并 终 把他 所创 建 的社 会 心 理 学体 系 称 之 为 “ 团体 动 力
评 价与观 点 , 出 了数 学 中 的新 兴 分 支 “ 指 也许 有 助
在 心理 学 中 , 动 力 ” 词 含 有 力 、 量 和 活 动 “ 一 能
等意义 , 可包括所有决定有机体行为的内在或潜在
因素 。对 于不 同的心理 学流 派 或 心理 学 家 , 动力 ” “ 可 能会有 着不 同的含 义 : 洛 伊 德 的精 神 分 析 学 的 弗 别称 即为心理 动力 学 , 重研 究 的是潜 意识 或 l io 侧 i d b 的作 用 , 强 调童年 家庭 的影 响 ; 独孤 是一 位心 理 并 麦
— —
来 自《 拓扑心理学原理》 的启发
申 玖
(中央财经大学 商学 院, 北京 10 8 ) 00 1

要: 以勒温( u ei) K rLwn 在其《 t 拓扑心理学原理》 中所探讨的心理动力学为研 究对象, 参照物理动
力学 中牛顿定律 、 动量定理 、 量 守恒 定律 、 能定 理、 动 动 机械 能 守恒定律 、 万有 引力定律 等 经典 的定理 或 定律对 一些心理 学现 象或 原理进行 了尝试性 的解释 ; 强调 了心理 学, 别是 在人格 心理 学、 会心 特 社 理 学以及 心理咨询与 治疗领域 中借鉴物 理动 力学概 念 的重要性 ; 此基 础 上构 建 出一套使 用物 理动 在
于 心理学 作为 一 门真 正 科 学 的发 展 ” “ 这 些 拓 扑 ,( 学概 念 ) 常适 用于处 理 心理 学 的特 殊 问题 ” I 其 非 ;3 次是 用较 大的篇 幅论述 了其 生活 空 间理 论及 相关 概 念 , 别是 提 出 了著 名 的公 式 B=fP 特 ( E)= ( S , f L )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笔记及习题(勒温的拓扑心理学)【圣才出品】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笔记及习题(勒温的拓扑心理学)【圣才出品】

第12章勒温的拓扑心理学12.1 复习笔记一、勒温的生平与思想渊源(一)人物简介勒温(K. Lewin,1890~1947)是德国心理学家,完形学派的一员。

由于其独树一帜的团体动力学研究,被誉为“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

勒温的心理学研究活动可分为三个时期:1.柏林时期(1921~1932)着重研究和分析学习和知觉的认知历程、个体动机和情绪的动力学等。

2.爱荷华大学时期(1935~1944)此时他的理论兴趣和研究重点集中在奖惩、冲突和社会影响等人际交往的过程,并对一些团体现象进行研究,如领导、社会气氛、团体标准和价值观念等。

3.麻省理工学院团体动力学研究中心时期(1945~1947)主要考察技术、经济、法律和政治对团体的社会约束,研究工业组织中的冲突和团体间的偏见与敌对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二)思想渊源1.意动心理学1874年,布伦塔诺提出“意向性”概念,认为任何心理动作都指向对象,对象(内容)和动作不可分开,都要研究,但心理学主要研究意动。

2.现象学思想勒温思想的另一来源是康德哲学中的现象学思想。

他和冯特都认为心理科学研究的是直接经验,其老师斯顿夫将直接经验分为四类,其中知觉、理解、欲望和意志等心理机能属于心理学。

胡塞尔提出现象学哲学,支持了意动心理学,这种出自哲学的意动心理学和现象学得到广泛传播,对勒温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拓扑学、向量学和操作主义在科学方法中,勒温受到了拓扑学、向量学以及操作主义的影响,形成了拓扑心理学的基本思想。

勒温是拓扑心理学的创始人,也是人格理论与学习论中场论的创始人。

勒温提出了心理动力场的概念,由此构建了其理论的核心部分。

二、拓扑心理学的理论观点(一)勒温的心理动力场理论1.心理环境勒温把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认为行为是随着人和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

他提出的行为公式是B=f(PE),在这个公式里,B代表行为,f是指函数关系,P是指具体的一个人,E是指全部的环境。

拓扑心理学

拓扑心理学

第五,在民主型群体中,群体结构更为稳定,而 在专制型群体中,群体的统一性依赖于领导者的 努力,当领导者的影响力不发生作用时,群体的 结构就趋于解体。
第六,民主型群体中,“我们”的意识很强,而 在专制型群体中,自我意识更加明显。
第七,放任型群体中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缺乏明 确的目标,工作效率低,情绪低沉。
团体动力学理论
Kurt Lewin
一、 勒温心理动力场理论
(一)心理环境 行为公式: B=f(PE): B 行为 f 函数 P个体 ,E 环境 即行为随环境和人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即不同的人对同一
环境可产生不同的行为,同一个人对不同的环境可产生不同的行为。
不是指客观的环境事实,而指我们头脑里的事实或者说实际影 响一个人发生某一行为的心理事实
状态。这种状态或使人念念不忘某事,或使人坐立不安。只有需求得到 满足,这个紧张系统才能消除,心理才能恢复平静。其公式是需求导致 紧张,心理状态出现不平衡;需求满足,紧张消除,心理状态恢复平衡。
蔡格尼克效应:对未完成任务记忆要比已完成任务记忆更为长久这一倾向
激发勒温对动机问题研究的是他对心理学研究所 街对面咖啡馆的一个男招待的观察。一天晚上, 他与他的一些研究生在那个咖啡馆聚会,
--- 需求又两种:即生理需求和准需求。 准需求:指在心理环境中对心理事件起实际影响的需求,如做出许 诺就会产生完成许诺的愿望,考试的日期接近了想要复习,这是一种 心理需要。勒温所说的需求一般指对心理事件有实际影响的准需求。
(三) 行为动力
2.紧张 需求导致了一种紧张的心理系统,也就是产生了一种具有动力的心理
第十四章勒温的拓扑心理学
场论: 库尔特·勒温(1890-1947)
✓ 德裔犹太人,美国心理学家;心脏病死于1947年; ✓ 拓朴心理学的创始人,因为其在研究内容及其研

勒温拓扑心理学完整版[行业优选]

勒温拓扑心理学完整版[行业优选]
的消失相关。
蔡格尼克效应(Zeigarnik effect )
二类精制
15
对力的动态交互作用进行向量的分析
效价:心理环境中被感知事实的引拒值 向量:一种有方向的力 移动:是由某种合力所驱使
二类精制
16
在下面这一简单的事例中,一个孩子想去看电 影,但是被父母禁止。椭圆代表生活空间; 箭头是 向量,指出孩子的目标是想去看电影。这是一个 正的效价。垂直线是达到目标的障碍,是父母设 立的,它具有负的效价。
勒温(1890—1947),德裔美国心理学
家,拓朴心理学的创始人,实验社会心
理学的先驱,格式塔心理学的后期代表
人,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1947年2月
12日,他因心脏衰竭于马萨诸塞州纽顿
维尔突然逝世,终年56岁。勒温对现代
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在理论与
实践上都有巨大的贡献。
二类精制
5
Kurt Lewin(1890—1947 )
研究工业组织中的冲突和团体间的偏见与敌对行 为等。
二类精制
7
勒温的代表作
• 1917年,勒温发表了两篇 • 勒温的主要著作有:《人
重要的论文。一是《意志
格动力论》(1935)、
过程受阻时的心理活动与
《拓扑心理学原理》
联想的根本法则》,在这 篇论文中,勒温通过其对 意志的研究而提出了心理 紧张系统的概念;二是
电影
++++
二类精制
17
引拒值(正、负)
• 双趋冲突: + • 双避冲突: -

+

-
• 趋避冲突: +
-

二类精制
18

心理学名著(摘录

心理学名著(摘录

心理学名著+心理学经典书籍推荐心理学名著1、《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查普林和克拉威克著(James P.Chaplin & Theophile S.Krawiec)1960年出版。

本书围绕心理过程的传统题目或分支领域对于各学派体系和各种理论模式进行研究和评价,并重视对心理学发展的当前趋势的分析研究。

2、《实验心理学史》波林著(Edwin Garrigues Boring)1926年出版。

此书是美国首屈一指的心理学史著作。

全书共27章。

第1-8章的内容是近代心理学在科学中的起源,以生理学和神经生理学及人差方程式为主。

第9-13章的内容是近代心理学在哲学中的起源,以笛卡尔哲学,英国的经验主义和联想主义,法国的经验主义和唯物主义以及赫尔巴特哲学为主。

第14-16章论述实验心理学的建立。

第17章论述与冯特同时代的德国心理学家。

第18-19章分述“新”内容心理学与意动心理学。

第20章论述英国心理学。

第21-26章分述冯特后的各国心理学流派。

第27章作一扼要的回顾。

【人差方程式(个人方程式)1796年,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的马斯基林(N.Maskelyne)发现他的助手金内布鲁克(D.Kinnebrook)观察星体通过子午线的时间总是比自己落后十分之八秒,他以为这是金布鲁克粗心所致,因而将其辞退。

此事引起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的注意,他把自己的观察与其他著名天文学家进行比较,发现他们之间也存在误差,而这种误差并非个人的细心或粗心所致,而是导源于个别差异。

贝塞尔把人们之间观察时间上的个别差异以公式表示,称之为“人差方程式”。

人差方程式的发现刺激了人们对反应时间研究的兴趣,给早期的实验心理学提供了直接的研究课题。

人差方程又称个人方程式,是发现人与人反应时间差别的开端。

这与人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的差别有关】【赫尔巴特的五种道德观念(Musterbegriffe):内心自由,个人意志与判断的关系;完善,多方面意志(强度、多样性和集中)的互相关系;仁慈,个人意志与他人思想之间的关系;正义,如果与他人发生实际冲突;公平,打算善或恶的后果】3、《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墨菲著 1929年出版。

勒温拓扑心理学

勒温拓扑心理学

理论基础
研究对 象
前者注重 前者以同型论 由侧重个
知觉。勒温 为基础。勒温
致力于需求 采用向量的分
系统与心理 析、拓扑学的
动力层面的 陈述、场理论
研究
解释。注重数
学方法。
体行为的研 究转向从社 会场视角研 究人类的社 会行为。注 重系改正。
主要思想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效价:心理环境中被感知事实的引拒值 向量:一种有方向的力 移动:是由某种合力所驱使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在下面这一简单的事例中,一个孩子想去看电 影,但是被父母禁止。椭圆代表生活空间; 箭头是 向量,指出孩子的目标是想去看电影。这是一个 正的效价。垂直线是达到目标的障碍,是父母设 立的,它具有负的效价。
• 勒温认为传统心理学家严重忽视了感情、 动机和社会力量的作用。与极端的个人 主义方法论相反,勒温的场论强调的是 人与环境的相互依赖。
• 行为是人和环境的函数,即行为是由个 体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
(二)心理场与生活空间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psychological field& life space
勒温(1890—1947),德裔美国心理学 家,拓朴心理学的创始人,实验社会心 理学的先驱,格式塔心理学的后期代表 人,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1947年2月 12日,他因心脏衰竭于马萨诸塞州纽顿 维尔突然逝世,终年56岁。勒温对现代 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在理论与 实践上都有巨大的贡献。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Kurt Lewin(1890—1947 )
勒温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 ,一副学者风度,他是个少见 的人:一位极有社交能力而且 与人为善的天才。他喜欢,也 鼓励一些与同事和研究生们一 起进行的激烈和自由发挥的心 理学问题小组讨论;讨论的时 候,他的思想是一块知识的打 火石,会带出暴雨般的火花— —一些他随便交给别人的假说 和用以激发实验的思想,而对 他所安排的这些实验,他会欢 天喜地地据为己有。

勒温拓扑心理学完整版

勒温拓扑心理学完整版

(二)心理场与生活空间 (psychological field& life space )
心理场=心理动力场
心理生活空间(mental life space)=生活空间
心理场:一个人在某一时间内决定行为的全部事 实。由个人生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事 件经验和思想愿望组成。 心理场即一种认知结构。具有动态性和可拓展性。
评价
主要局限
(一)陷入主观唯心主义的境地。否认过 去经验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二)仍未摆脱形而上学的束缚。将整体 与部分割裂和对立起来,只重视质的观察 而忽视量的分析。主张现在的事件只受当 前的情境的影响,而不受未来的心理事实 的影响。 (三)理论上缺乏严谨之处。忽视生理基 础的研究,概念模糊,缺乏足够的实验证 据。
对力的动态交互作用进行向量的分析
效价:心理环境中被感知事实的引拒值 向量:一种有方向的力 移动:是由某种合力所驱使
在下面这一简单的事例中,一个孩子想去看电 影,但是被父母禁止。椭圆代表生活空间; 箭头是 向量,指出孩子的目标是想去看电影。这是一个 正的效价。垂直线是达到目标的障碍,是父母设 立的,它具有负的效价。
勒温(1890—1947),德裔美国心理学 家,拓朴心理学的创始人,实验社会心 理学的先驱,格式塔心理学的后期代表 人,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1947年2月 12日,他因心脏衰竭于马萨诸塞州纽顿 维尔突然逝世,终年56岁。勒温对现代 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在理论与 实践上都有巨大的贡献。
Kurt Lewin(1890—1947 )
有关格式塔心理学的著作
1、韦特海默(林宗基译).创造性思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2、韦特海默.视见运动的实验研究.见:张述祖等.西方心理学家文选.北 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3、考夫卡(李维译).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上).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 4、考夫卡.知觉:格式塔学说引论.见:张述祖等.西方心理学家文选.北 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5、苛勒(陈汝懋译).人猿的智慧.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勒温把需要分为两种:一是客观的生理需要,二
《拓扑心理学原理》
本书理论丰富,观点别具一格,具有极高的学术
价值。勒温的心理生活空间这个概念,考虑到各种因素 之间的关系、场的层次和变化,以及同实际生活的联 系,确有可取之处。后来,托尔漫吸取了心理生活空 间的概念,而别称之为行为空间,其实,行为空间只 不过是经过行为主义观点改造的心理生活空间而已。
勒温生平
• 1890年出生在普鲁士一个中产阶级犹太家庭。 (弗洛伊德、爱因斯坦、马斯洛、毕加索、马克思……) • 在柏林大学攻读心理学哲学博士,斯图姆夫的弟子, • 当时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三位创始人M.韦特海默、K.考
夫卡和W.柯勒也都是斯图姆夫的学生。 • 斯图姆夫是德国的一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他将经验
第七讲 《拓扑心理学原理》
——勒温著
库尔特.勒温(Kurt.Lewin1890-1947) 《拓朴心理学原理》1936年出版。
主要内容
勒温及其著作介绍 《拓扑心理学原理》主要内容
勒温心理学思想总结
勒温简介
• 库尔特.勒温(Kurt.Lewin1890-1947)德裔 美国心理学家,拓朴心理学的创始人, 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先驱, 格式塔心理学的后期代表人, 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 对现代心理学, 特别是社会心理学, 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巨大的贡献。
心理学术语中,没有能包容PE这两者的术语,所以我 们采用“心理生活空间”一次,以此表示一个人在 某时间内的行为所由决定的全部事实。
• 在界定心理生活空间的内容时,有一个标准——实 在的为有影响的(What is real is what has effects)。
• 每个人的心理生活空间是一个整体,和物理世界的 整体相似。
主要理论
• 心理生活空间理论 • 生活空间的定义是:确定某时刻个体行为的全部事
实,即人和伴随他存在的心理环境。 • 勒温把物理学中场的概念引入心理学,提出了一个
行为公式, 行为=个体与环境的函数,也就是行为 =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我们要探讨一个人的时候, 不能把这个人从背景中从环境中割裂出来。
• 人的每一个心理事件都取决于该人所处的心理状态 和环境。 B=f(PE)
勒温如何看待心理学现状
• 一门新近的学科 • 在感知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意志、需求和
人格的研究却有所不及。 • 精神分析学者把个案的研究与治疗作为求通则的基
础,在方法上欠周密。 • 心理学的许多分支已经到达一个需要综合的时期,
需要一种富有弹性的概念体系,将心理学的各个分 支综合起来。
《拓扑心理学原理》主要内容
在勒温之前的社会心理学,或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解 释某些心理现象,或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某些社会 现象,而勒温的社会心理学则面向社会实际问题,并 且试图以心理学的知识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因而为 社会心理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形成西方社会心理 学的一个重要学派。
《拓扑心理学原理》目录
第一编 心理学的问题和拓扑心理学及向量心理学的基础 第一章 绪论——心理学的现状 第二章 定律的构成与情境的陈述 第三章 生活空间陈述的概念 第四章 心理生活空间的内容与外延 第五章 心理学内的因果关系 第六章 心理生活空间是有数学意义的空间 第七章 心理的空间与心理的动力学 第八章 心理的宇宙与物理的宇宙 第九章 数学的陈述与心理的学说
《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心理学原理》目录
第二编 拓扑几何学的心理学
A 心理学的基本的拓扑几何学概念 B 理环境的拓扑心理学 C 人的拓扑几何学 D 生活空间的维度
• 勒温在联想和动机的研究中吸收了格式塔心理学的 整体观,又把物理学中场论的概念创造性的运动到 他的心理学中。
• 勒温的理论体系在倾向上属于格式塔心理学派,他 又未局限于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他不侧重于 研究知觉而是侧重在整个物理和社会的关系中研究 人类行为。并把拓扑的概念和方法运用到了心理学 中,建立了自己的体系“拓扑心理学”。
主义方法运用于实验心理学,是现在心理学奠基人之 一。 • 斯图姆夫跟冯特之间的争执非常有名,斯图姆夫与詹 姆斯是频繁通信的好友。 • 斯图姆夫,他的好友詹姆斯,还有他的学生,格式塔 学派的三个代表人物都在批判冯特的观点。
• 心理学 +数学+物理学
• 勒温在1914年完成博士生必修课,此时正逢第一次 世界大战爆发,直到1916年他才获得博士学位。大 战期间他在德国陆军作为志愿兵服役4年,作过陆军 中尉,曾因受伤而获颁铁十字勋章。战争结束后, 他回柏林大学在心理研究所作教员和研究助教。他 是一个善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员,很多学生纷纷跑 到他班上,并在他指导下做研究工作。
• 完形治疗呢,就是让来访者重构心理环境。
• 心理动力理论
以需要为动力的动机体系,这一动机体系主要包 括六个基本概念:需要、紧张、效价、矢量、障碍 和平衡。
• 1.需要
需要是勒温心理学中行为的动力源,它主要是指 个体的某种由生理条件的缺失所引起的一种动机状 态,即主体对某一外界对象所产生的欲望,或达到 某一目标的意向。
• 拓扑:topology [təu‘pɔlədʒi] 是将各种物体的位置 表示成抽象位置。
拓扑不关心事物的细节也不在乎什么相互的比 例关系,只将讨论范围内的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表示出来,将这些事物之间的关系通过图表示出 来。
勒温的研究体系中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有关拓 扑心理学( topological psychology) 的研究,但是这一 研究并未得到心理学家的广泛重视,甚至有人认为 这是滥用自然科学的概念。
• 在柏林大学工作期间,他与格式塔心理学派建立联 系,并成为该学派的积极倡导者。1932年应E.波林之 邀赴美任斯坦福大学访问教授6个月,任期结束后, 因逃避纳粹执政后对犹太人的迫害,于1933年从德 国来到美国定居,1940年成为美国公民。1947年在 美国逝世,终年56岁。
勒温主要著作
• 《拓朴心理学原理》(1936年) • 《心理的力的表述和测量》(1938年) • 《解放社会冲突》(1948年) • 《形势心理学原理》(1949) • 《社会科学中的场论》(1951)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