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高中生物课件必修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共16张PPT)

合集下载

(新教材)高中生物《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PPT完整版人教版1

(新教材)高中生物《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PPT完整版人教版1
知识的Ne超twor市k O,ptim生iza命tion的Exp狂ert T欢eam
1.2孟德尔豌Y豆R 杂交Y实r 验(y二R) yr
YR Y Y Y Y
RR Rr
Yy Yy RR Rr
Yr
YY Rr
Y Y Yy
rr
Rr
Yy rr
结合方式有__1_6种 基因型__9_种 表现型__4__种
9黄圆 1YYRR
知识的Ne超twor市k O,ptim生iza命tion的Exp狂ert T欢eam
1.2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
自主学习一、遗传规律再发现 (阅读课本12页)
1、遗传学之父为__孟__德__尔____ ,将“遗传因子
” 更名为“基因” 的科学家为____约__翰__逊。
2、高茎、矮茎是
型;
DD、Dd、dd是 表 现 型;
1.2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
课本、导学案、双色笔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知识的Ne超twor市k O,ptim生iza命tion的Exp狂ert T欢eam
1.2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基因型、表现型两个概念。 2.判断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显性与隐性、 纯合与杂合,重组类型及概率等。(科学思维) 3.如何证明F1能产生4种配子,比例1:1:1:1? (科学探究)
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知识的Ne超twor市k O,ptim生iza命tion的Exp狂ert T欢eam
1.2小孟德结尔豌:豆杂交实验(二)

提出问题

作出假说
F2 9:3:3:1,重组类 型的出现

生物必修二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共37张PPT)

生物必修二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共37张PPT)

2. F2中出现了亲本没有的新性状组合,黄色皱粒和 绿色圆粒(亲本型:黄圆、绿皱;重组型:黄皱、
绿圆)。
3. F2四种表现性的比例约为
9:3:3:1
对实验结果分析:
1.对每F2中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
{圆粒种子 315+108=423
粒形 皱粒种子 101+32=133
圆粒∶皱粒≈ 3 :1
{黄色种子 315+101=416
定律
基因
两种 1∶1
三种
两种
1∶2∶1 3∶1
基因的 自由组 合定律
两对或 两对或 四种
九种
多对 多对等位1∶1∶1∶1 (1∶2∶1)2
基因
四种9∶ 3∶3∶1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的计算及解题方法
1)棋盘法的应用:
写出YyRr自交各种配子的基因型和比例,或各种 子代个体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
运用遗传图解写出各 种配子的基因型和比例;
7
YYrr
3
yr
YyRr
7
⑵ 单显性:
绿圆: ▲ 2,8
黄皱: ▲3 ,9
yyRr
Yy9rr
8
123 16 16 16
123 16 16 16
表现型4种
YyRr
7
8 ⑴ 双显性—黄圆:
yyRr
▲1,5 ,6, 7
Yy9rr 12249 16161616 16
yyrr 4
⑶ 双隐性—绿皱:
▲4
1 16
yyrr
78Βιβλιοθήκη 4(2)双杂合子: 7 即YyRr,占4/16 即1/4。
(3) 单杂合子: 5 6 8 9,即YyRR、YYRr、yyRr、 Yyrr ,各占2/16;共占8/16,即1/2。

【课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课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用“十字交叉法”解答两病概率计算问题
序号
类型
计算公式
1 患甲病的概率为m 则不患甲病的概率为
1-m
2 患乙病的概率为n 则不患乙病的概率为
1-n
3 只患甲病的概率
m(1-n)
4 只患乙病的概率
(1-m)n
5 同患两种病的概率
mn
6 只患一种病的概率
7
患病概率
8
不患病概率
m(1-n)+(1-m)n 1-(1-m)(1-n) (1-m)(1-n)
项目
表现型
实际 杂种子一代♀ 籽粒数 杂种子一代♂
不同性状分离比
31
27
24
22
1 : 1:
26
26
25
26
1: 1
实验验证
测交实验的结果符合预期的设想,因此证明解释是正确的。从而证实了:
F1是杂合体,基因型为YyRr F1产生了YR、Yr、yR、yr四种类型、比值相等的配子
自由组合定律 --得出结论

F1
DdTt
↓自交
一般需要7到8年
F2 9D_T_ 3D_tt 3ddT_ 1ddtt 高抗 高不抗 矮抗 矮不抗
将F2种植,从中选出矮抗连续自交,直至不出现性状分离。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
2、医学实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医学实践中,依据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对某些遗
传病在后代中的患病概率作出科学推断,为遗传咨询提供理论
②采用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
③应用了 统计学 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④运用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方法
(5)科学设计了实验程序。即在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 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PPT精美版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 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PPT精美版
返回
基础速练
1.判断正误: (1)在F2中每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为3∶1( √ ) (2)在F2中重组类型占10/16,亲本类型占6/16( ×) (3)F1能产生4种配子,比例为1∶1∶1∶1( √ ) (4)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 (5)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 √ )
返回
考点二 难点突破——基因自由组合 定律的相关题型及方法技巧
一、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分离比的拓展变式 1.“和”为16的特殊分离比的成因 9∶3∶3∶1是独立遗传的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时出现的表现型比例, 题干中如果出现附加条件,则可能出现9∶3∶4、9∶6∶1、15∶1、 9∶7等一系列的特殊分离比。当后代的比例为9∶3∶3∶1或其变式时, 则亲本必为双显性性状,且亲本必为双杂合子,这是解答此类问题的 基本出发点。
返回
2.下面两图分别是具有一对和两对等位基因的个体杂交的遗传图解。 已知同一个体产生的各种配子类型数量相等。请思考: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体现在图中的__①__②____,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体现在图中的____④__⑤__。(填序号)
返回
(2)③⑥过程表示_受__精__作__用_,这一过程中子代遗传物质的来源情 况如何? ________细__胞__核__中__遗__传__物__质__一__半__来__自__父__方__,__另__一__半__来__自__母__方__,_ _______________细__胞__质__中__遗__传__物__质_几__乎__全__部__来__自__母__方_________。 (3)如果A和a、B和b(完全显性)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并且彼此 间对性状的控制互不影响,则图2中所产生的子代中表现型有 _____4___种,它们的比例为_9_∶__3_∶__3_∶_1 。 (4)图中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_____④__⑤_____。

必修2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ppt课件

必修2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ppt课件

)

②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1-亲本表现型
=1-(显显显+显隐显)
=1-(
)=
最新课件
25
4.遗传病概率求解 当两种遗传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关系时,各种患 病情况的概率如表:
最新课件
26
1-m
1-n
m(1-n)=m-mn
n(1-m)=n-mn
mn
1-mn-(1-m)(1-n)或 m(1-n)+n(1-m)
D.红花高茎子粒饱满∶白花矮茎子粒皱缩=27∶1
最新课件
32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33
黄色圆粒
2.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 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 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
合。
YR
yR
Yr 最新课件yr
2
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
粒形
圆粒种子 315+108=423 皱粒种子 101+32=133
圆粒: 皱粒接近3:1
粒色 黄色种子 315+101=416
绿色种子 108+32=140
黄色:绿色接近3:1
最新课件
28
两对性状的遗传在F2中出现的非常规表现型分离比归纳
最新课件
29
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
(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
Y 和 y 都不能表达,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基因型
为 WwYy 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分别
是( C )
A.4 种,9∶3∶3∶1
2.配子间结合方式问题
如: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结合方 式有多少种? 规律: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杂交,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

【高中生物】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PPT优秀课件1

【高中生物】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PPT优秀课件1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基因:即遗传因子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
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如:D和d
分离规律的实质: 等位基因分离。
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应表示为:
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第9页) 问题引领:
Yy Rr
YY rr
Yy 3/16黄皱 rr Y__rr
Yy yy Yy
1/4yr Rr
Rr
rr
yy 1/16绿皱 rr yyrr
F1在表形现成型配为4子种时:,黄成圆、对绿的圆遗、传黄因皱子、彼绿皱此分离, 不同对的数遗量传比为因:子自9 由: 组3合。: 即3:F: 1(1 YyRr) 产生四决种定9Y:3R:、3:1Y出r、现的yR最、核y心r,且的因比素例是为什1么:1?:1:1
YY Yy YY Yy
RR RR Rr
Rr
Yy yy Yy yy RR RR Rr Rr
YY Yy YY Yy
Rr
Rr
rr
rr
Y rr
黄色圆粒Y
R
:1
16
YYRR
2
16 YyRR
2
4
16 YYRr 16 YyRr
绿色圆粒yyR :
2
yyRR yyRr
16
黄色皱粒Y rr:
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人教版部 编版人 教版( 2019) 高中生 物必修 2课件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共24张 PPT)
测交
杂种子一代
Yy Rr
隐性纯合子
×
yy
rr
配子 YR yR Yr yr

【高中生物必修二】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精品PPT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二】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精品PPT课件
代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D )
A DDrr×DDRR C DdRr×DdRr
B DDrr × ddRR D Ddrr × ddRr
在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后代只出现
一种表现型的亲本组合是( C )
A.EeFf×EeFf B.EeFF×eeff C.EeFF×EEFf D.EEFf×eeFf
二、已知亲本基因型,推测后代 表现型、基因型
7、将高杆(T)无芒(B)小麦与矮杆无芒小 麦杂交,后代中出现高杆无芒、高杆有 芒、矮杆无芒、矮杆有芒四种表现型,且 比例为3:1:3: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___T_t_B_b___t_t_B_b____
乘法定理的应用 要决--- 独立考虑每一种基因
1、求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种类 已知基因型为AaBbCc ×aaBbCC的两个体杂 交,能产生___1_2____种基因型的个体;能 产生____4____种表现型的个体。
减数 ×
分裂
(1:1:1:1)
F1配子 F2 YR
yR
Yr
yr
YR YYRR YyRR YYRr YyRr
yR YyRR yyRR YyRr yyRr
Yr YYRr YyRr YYrr Yyrr
yr YyRr yyRr
Yyrr
yyrr
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
9: 3 :3 :1
F1配子
(1:1:1:1) F2 YR yR
型占总数的( C ),双隐性类型占总数的( A )
A.1/16 B.3/16
C.4/16 D.9/16
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个体杂交,在F2中出现的 性状中:
(1)双显性性状的个体占总数的 9/16 。
(2)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 1/4 。

高中生物必修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PPT 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PPT 课件

Yy
yy
4/16YyRr
Rr
Rr
3/16绿圆 1/16yyRR
YY Yy
2/16yyRr
rr
rr
3/16黄皱 1/16YYrr
Yy rr
2/16Yyrr
yy rr
1/16绿皱 1/16yyrr
9:3:3:1
纯合子:4种,1/4 双杂合子:4种,1/4 单杂合子:8种,1/2
逐对分析法(分枝法)
F1
复习
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_同__一__ 性状的遗传因子_成__对__存在,不相融 合;在形成__配__子__时,成对的遗传因
子发生_分__离__,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 别进入不同的_配__子__中,随配子遗传
给后代。
根据分离定律填写下表:
亲代基因组合 后代表现型比例 后代基因型比例
(1)拆开:把F1自交RrDd×RrDd的两对基因分开: ①Rr×Rr; ② Dd×Dd,变成两个分离定律
由①可知: F2中有3/4R__(1/4RR+2/4Rr); 由②可知: F2中有1/4dd (2)相乘: 3/4R_×1/4dd =3/16R__dd(1/16RRdd+2/16Rrdd)
若问题改为: F1自交RrDd×RrDd得F2,在F2的抗稻瘟抗倒伏 (矮杆)类型中,适合于留种类型所占的比例?
Aa × Aa
3:1
1:2:1
Aa × aa
1:1
1:1
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黄色
粒色
性状
绿色
圆粒
粒形
皱粒
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对其他相对性状是否有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律。
练习:
1、如图表示某一生物精原细胞中染色体和染色体上的基因,据图 AaBb (1)、此细胞的基因型是 A
B b a 3 4 1 2
(2)属于同源染色体的是 1和2、 3和4 (3)属于非同源染色体的是 1和3、1和4;
2和3、2和4
(4)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A和a、B和b
(5)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发生分离的基因是
3、人类并指为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已知控制 这两种疾病的等位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是独立遗传,一家庭 中,父亲并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 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则: 1/8 (1)这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的可能是( 3/8 (2)这个孩子表现正常的可能是 )


r
Y
r
1 4
r R
2 3
y
y
y R y
R
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Y与y分离,R与 r分离,Y与r或R自由组合, y与R或r自由组合。
R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精子细胞
Y
R
Y Y y
1 2 3
R r y
R
Y
R y
4
r
F1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r
y
r
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粒形
皱粒种子 101+32 = 133 圆粒:皱粒 ≈ 3:1 黄色种子 315+101 = 416
粒色 绿色种子 108+32 = 140
黄色 :绿色 ≈ 3:1
结论:豌豆的粒形、粒色的遗传 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结论:
F1
YR 1/4
1 16 1 16 1 16 1 16
yR
1 16 1 16 1 16 1 16
9: 3: 3: 1
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
1 16
1 16 1 16 4 YYRR 、 16 2 YyRr 、 16
2 YYRr16 、
YyRR
2 yyRR 、 16
2 YYrr 、 16
yyRr
黄色皱粒:
绿色皱粒:
Yyrr
1 16
yyrr、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精子细胞Y
Y Y r
A和a、B和
自由组合的基因是 A和 B(或 b )、 a 和B(或b ) 4 (6) 减数分裂,此细胞能形成 AB.Ab.aB.ab. 是 种精子精子的基因型
2、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 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 矮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 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C ) A ddRR, B ddRr, 1/16 C ddRR, 1/16 和ddRr, 1/8 D DDrr, 1/16和DdRR,1/8
豌豆的粒形和粒色分别由一对基因控制,黄色和绿色分
别由Y和y控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R和r控制。
P 的纯种黄圆和纯种绿皱的基因型就是 YYRR 和 yyrr ,配 子分别是YR和 yr。F1的基因型就是 YyRr,所以表现为全部为 黄圆。
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基因彼此分离,不同对的基因自由
组合。 F1 产生的配子各有 4 种: YR 、 Yr 、 yR 、 yr ,比例为 1:1:1:1。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结合方式有16种,F2 基因型有9种,表现型有4种。
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的F1测交试验结果
项目 表现型
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 粒
实际 子粒数
1/4 YyRR
Yr
1/4
Yr 1/4
1 16 YyRr 1 16 yyRr 1 16 Yyrr 1 16 yyrr
YR
yR Yr y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1 16 YYRr 1 16 YyRr 1 16 YYrr 1 Yyrr 16
表现型比: ( 4种 ) 基因型比: ( 9种 )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现象 2.解释 3.测交
(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 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两 对 相 对 性 状 的 杂 交 实 验
讨论:
单独考虑黄色与绿色或圆粒与皱粒
的遗传,看是否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分析:
圆粒种子 315+108 = 423
F1 作母本 F1 作父本
31
27
26
26
24
1 :
22
1 :
25
1
26
: 1
不同性状的数量比
测交实验结果证明: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 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R
r R y r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Y Ro
y r
Y
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 交,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 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规 律就叫做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也叫独立分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