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施工组织设计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详细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详细1编制讲明及工程概况11.1工程概况11.2编制讲明11.2.1编制依据11.2.2编制原则21.2.3工期要求和质量目标21.2.4编制范畴22施工组织机构32.1组织机构体系32.1.1现场组织机构32.1.2项目经理部机构成员要紧职责32.1.3施工组织治理机构高效运转保证措施42.1.4公司与现场治理部门之间的关系 52.2技术保证措施53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73.1施工总则73.1.1施工布置与方法73.1.2合理安排施工程序与施工顺序: 73.2工程测量83.2.1工程测量概述83.2.2测量人员与设备配置83.2.3地势测量93.2.4施工放样93.3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安排及施工顺序93.3.1施工安排93.3.2施工顺序103.4土地平坦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103.5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14 3.5.1土方开挖143.5.2混凝土底板工程施工143.5.3砖(卵石、预制块)砌筑 163.6生产道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174质量治理体系与措施204.1质量治理体系204.1.1质量方针204.1.2质量目标204.1.3质量治理职责204.2材料设备的质量保证措施244.3质量保证的技术预备244.4施工过程质量操纵244.4.1施工过程质量操纵流程244.4.2施工过程质量操纵程序244.4.3施工图纸及技术文件244.4.4过程试验254.4.5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254.5不合格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254.6初步验收、运行检测、竣工验收264.7其他分项工程保证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26 4.8要紧分部工程质量保证措施265施工总平面布置325.1开工前预备工作325.2施工组织325.3施工营地布置326文明施工治理体系与措施 336.1安全治理体系与措施336.2文明施工治理体系与措施367环境爱护治理体系与措施 397.1建立健全环保体系397.2施工区、居民区及农田防尘397.3防止水土流失爱护周环境397.4项目部驻地环境爱护措施407.5弃、借土场的防护与复原407.6减少噪音污染措施408工程进度打算与措施428.1施工总进度编制原则及依据428.1.1施工总进度及编制原则428.1.2工期及施工进度打算428.2期保证措施428.2.1施工进度打算的动态操纵 428.2.2保证工期的治理措施438.2.3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439劳动力安排打算469.1劳动力安排打算469.1.1劳动力配置 469.1.2劳动力安排打算469.2施工设备及试验、检测仪器设备配置46 10要紧施工设备配备打算4811季节性施工措施5011.1雨季施工技术措施5011.2高温季节施工措施501编制讲明及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1、项目名称:××土地治理项目。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一节编制依据第二节编制目的第三节编制原则第四节编制内容第五节质量目标第一节工程进度计划第二节工程进度保证技术措施第三节工程进度保证组织措施第四节工程进度保证管理措施第七章施工设备管理及施工准备第一节管理机制第二节进退场管理第三节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第四节施工机械的保管、维护、保养第五节施工机械的使用管理第六节技术准备第八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第一节临时设施工程施工方案第四节文明施工具体措施第十二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措施第一节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第二节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第三节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第十三章季节施工措施第一节雨季施工第二节冬季施工第三节夏季施工第十四章降低成本措施第十五章招标范围以外工程配合工作第一节与建设单位、地方单位之间的协调配措施第二节工程建设廉政措施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一节编制依据1.通江县2015年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二标段的施工设计图纸。
2. 通江县2015年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二标段的工程量清单及其说明文件。
3.国家现行相关工程建设法规和当地政府有关地方性法规和规定。
第四节编制内容1.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招标文件以及设计图纸资料,在了解工程各方面情况后,以设计图纸为指导,针对工程特点,结合有关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及在该类工程施工中的经验和作法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2.本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根据设计图纸。
每部分内容由各工序分别编制后有机组成。
3.工程必须在本施工组织设计指导下,针对工程施工目标、工期、质量、设计与规范标准要求,切实制定有关施工方案,认真组织施工工作,做到“科学管理、严谨施工”,以精湛的施工技术,优质、高效完成施工任务。
第五节质量目标本工程质量确保合格工程,施工中以优质工程严格要求,争创工程合格率100%。
“重合同、守信用”是本公司的一贯经营方针;“尽可能满足业主的要求,实现与业主双赢利”是我公司的质量方针。
如果我司中标,我们将严守招标文件制定的工期,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1.项目名称:通江县2015年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二标段。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施工组织设计(蓄水池 机耕道)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1.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第二章施工准备2.1施工现场和交通准备2.2技术准备2.3材料准备2.4机具准备2.5.劳动力准备2.6阶段施工计划第三章施工组织及总平面布置3.1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3.2 施工总平面布置第四章施工管理目标及保证措施4.1项目管理目标及保证措施4.2.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4.3.工期目标及保证措施4.4.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及保证措施4.5文明施工现场控制管理目标及保证措施第五章主要工程项目施工工艺及方法5.1、总体施工原则5.2、主要工程项目施工工艺及方法第六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6.1施工进度计划及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6.2.工期保证措施6.3.施工总进度计划和进度监控第七章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7.1、质量目标7.2、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7.3材料进场质量保证及二次检验制度7.4施工技术措施7.5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控制目标7.6工序质量控制措施和自检、自控措施7.7有关施工规范和施工标准7.8施工机械控制措施7.9成品保护施工措施7.10、技术管理措施7.11工程质量回访和保修第八章安全文明施工和管理措施8.1、安全文明施工和管理措施第九章环境保护措施9.1总体措施9.2、环境保护措施第十章施工机械配置10.1施工机械配置10.2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制度10.3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十一章附表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1.1编制依据xx市xx区2011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xx镇)-F标段招标文件及澄清通知和招标文件所附的工程量清单;土地开发整理标准;现行的施工操作规程,国家现行的技术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及操作规程。
目前市场行情及本公司经营方针、人员、机械装备水平和以往同类工程施工经验1.2工程概况工程位于xx市xx区xx镇,主要内容为:1.2.1、生产便道5680米。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水利专项施工方案(word版)

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3)三、施工测量基本原则 (3)四、施工导线点控制 (3)五、土石方开挖、回填 (3)六、格田整理、水田整理、旱地整理 (9)七、坡改梯 (15)八、现浇砼及钢筋制安 (16)九、浆砌条石及砌体勾缝 (24)十、砂浆砌砖 (27)十一、砌体砂浆抹面 (30)十二、砼涵管 (30)十三、人行便桥及砼预制板施工 (32)一、编制依据1、XX市东溪镇20__年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合同。
2、四川腾润农业工程技术XX公司编制的实施方案3、已中标的工程量清单4、现场实际踏勘情况5、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文件6、国家现行相关工程建设法规和当地政府有关地方性法规和规定。
7、行业技术标准本工程遵循、参照的主要规范、标准(包括但不限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 5173-200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4~199);《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XX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
二、工程概况XX市东溪镇20__年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工期为151日历天。
建设地点位于:XX市东溪镇凤凰村、裕民村、新胜村、桂林村、泉合村等5个行政村。
总开发面积0.96万亩。
本专项施工方案涉及水利和农业措施,其中新建整治衬砌渠道16179米、新建100立方米蓄水池71口、整治山平塘27座、新建囤水田18条;田型调整760亩(格田整理650亩、坡改梯110亩)、梯田埂4618米(格田梯田埂2440米、坡改梯梯田埂2178米)。
【农田水利施组】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为了如期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实现我们制定的施工控制目标,特编制本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以指导和约束施工,确保我方施工总体目标的实现。
一、编制依据1、规范和标准:(1)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建标(2000)234号(2)SL303-200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3)SL223-1999《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4)SL52-9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5)SL62-94《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6)SD266—88《土坝坝体灌浆技术规范》(7)SDJ210—83《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8)SL210-98《土石坝养护修理规程》(9)SDJ184-86《水利基本建设工程验收规程》(10)SL176-9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11)《水工建筑物观测手册》(12)GBJ202-8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3)GB175-92《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14)GB1499-84《热轧钢筋》(15)GB50164-92《砼质量控制标准》(16)GB50203-98《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7)GBJ321-90《预制砼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8)GBJ321-90《预制砼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9)GBJ301-88《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0)JGJ53-79《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查方法》(21)JGJ52-79《普通混凝土用砂量标准及检验收方法》(22)JGJ55-8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定》(23)JGJ63-89《砼拌和用水标准》(24)JGJ18-9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2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国家计委、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令(87国环字第002号)](26)其它有关国家、部(省)颁标准、规范、规程2、业主提供的文件A、“XX县XX年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工程图纸;B、“XX县XX年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招标文件。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实用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实用1编制依据及原则01.1编制依据01.2编制原则02工程概况及要紧工程数量 02.1自然概况02.1.1地理位置及范畴02.1.2自然条件12.2社会经济条件12.2.1项目区12.2.2工程概况12.2.3基础设施状况12.2.4土地利用现状22.2.5要紧工程数量23现场布置及总体设计13.1布置原则13.2施工交通运输13.3供电系统13.4房建设施23.5施工工厂设施24劳动力、机械及材料用量打算34.2劳动力、机械打算34.2按照工程量打算材料用量45施工组织设计55.1施工组织设计55.1.2施工组织机构的设置55.1.3岗位职责55.2施工方案65.2.1道路工程65.2.2土地平坦76施工进度打算及保证措施 11 6.1施工总体打算116.2保证措施117质量治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14 7.1质量治理体系147.2工程质量操纵177.2.1工艺操纵177.2.2工程材料质量操纵 177.2.3施工操作操纵177.2.5隐藏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7 8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199文明施工及现场治理措施 221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1、×耕地占补平稳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2、×耕地占补平稳项目合同书;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治理暂行方法》4、《××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一个五年打算纲要》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6、××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1)《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规范》TD/T1012-2000;(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范》TD/T1013-2000;(4)《水土保持综合整治规划通则》GB/T15772-1995;(5)《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1992;(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 16453.1-16453.6-1996。
施工组织设计1式4份

施工组织设计1、工程情况说明1.1工程概况勐腊县2015年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为勐捧地块高标准农田建设(勐捧灌区大树脚大沟左干渠防渗)工程一标段(K14+000-K15+500)已由西农综办发[2015]8号文下达投资计划,建设资金来自中央、省、州财政资金,招标人为勐腊县财政局,招标代理机构为云南陆地招标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进行公开招标,特邀请有兴趣的潜在投标人(以下简称投标人)提出投标申请。
(1)规模:大树脚大沟左干渠1500米(K14+000- K15+500)进行C15硂防渗衬砌及渠系建筑物的配套,新建泄洪闸1座;(2)项目总投资:139.07万元;(3)计划工期:120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2015年10月16日,计划竣工日期:2016年02月12日。
(4)工程地址:勐腊县勐捧镇。
1.2交通条件进场公路和农用公路相通,施工场地交通条件便利。
2、施工平面布置2.1布置的依据和原则施工布置的依据是有关施工的规程、规范和招标文件的有关规定,施工布置遵循以下原则:(1)有利于施工和管理,尽量减少占用田地;(2)根据地形条件,合理选择施工道路、原材的堆放场地、生产生活设施,布置尽量紧凑,同时便于通水通电通路。
(3)保护生态环境,尽量少损坏森林植被,生产生活的废碴废水不致于影响周围和下游的环境卫生。
(4)施工布置尽量避免与村庄、相邻施工单位之间的干扰。
(5)火工材料的保管应遵守公安部的有关规定。
2.2施工场地布置由于项目施工战线较长,且在原渠道基础上施工,故不需要布置专门的生产、生活区,可利用渠道沿线临时占地进行施工布置。
(1)供电系统由附近村寨搭接进线或小型发电机发电使用;(2)供水系统由渠道沿线内附近河内取水;(3)砂石料沿渠线堆放,尽量减少二次搬运;(4)为保证工期,渠道施工中所需的空压机、混凝土和砂浆拌和机都采用移动式,并在施工现场适当位置安放,可以随时移动;(5)场内施工道路,根据工程实施中的实际情况而定,尽可能使用渠道沟帮平台作为场内交通道路,供运输砂、石材料;(6)由于本标段内已开通无线电话,不再设置有线通讯。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标准版)

目录1编制说明 (1)1.1工程概况 (1)1.1.1编制依据 (1)1.1.2编制原则 (1)1.2编制说明 (2)2施工组织机构的建立与运行 (4)2.1施工组织机构的建立 (4)2.1.1施工组织机构 (4)2.1.2项目管理机构 (5)2.2管理职责 (6)2.2.1项目经理的管理职责 (6)2.2.2项目技术负责人管理职责 (6)2.2.3施工工长的管理职责 (7)2.2.4内业技术员管理职责 (8)2.2.5质量安全员管理职责 (8)2.3施工组织机构的启动与高效 (8)2.4施工组织机构高效运作的保证措施 (10)3现场管理 (12)3.1施工管理概要及规划 (12)3.1.1施工管理概要 (12)3.1.3施工项目管理规划 (12)目录第1页3.2目标管理 (13)3.2.1质量管理 (13)3.2.2安全管理 (17)3.2.3文明施工管理 (21)3.2.4进度管理 (23)3.2.5成本管理 (23)3.2.6生产要素的管理 (24)3.2.7项目合同管理 (24)3.2.8工程信息及软件管理 (24)4施工部署 (28)4.1施工方针 (28)4.2本工程实施名牌精品工程质量战略 (28)4.3依靠技术进步降低造价、创造精品 (30)4.4按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30)4.5工程管理目标 (31)5施工前期准备 (33)5.1施工前期准备 (33)5.1.1施工准备工作流程图 (33)5.1.2现场准备 (34)5.1.3技术准备 (34)5.1.4物资准备 (36)5.1.5劳动力准备 (36)5.1.6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准备 (36)5.1.7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36)5.2施工现场布置 (37)目录第2页5.2.1总平面布置图编制 (37)5.2.2施工用电 (37)5.2.3施工用水 (38)5.2.4施工围护 (38)5.2.5临时设施 (38)5.2.6现场排水 (38)6施工总进度安排及工期保证措施 (39)6.1施工总体安排 (39)6.2保证工期的措施 (39)7施工降排水及施工导流 (45)7.1施工降排泄水 (45)8主体工程施工方法 (46)8.1工程数量 (46)8.2测量放线 (46)8.2.1测量施工前的技术准备 (46)8.2.2施工测量 (46)8.3土方开挖 (47)8.4混凝土施工 (48)8.5砌筑工程施工 (50)8.6U型槽工程施工 (52)8.7蓄水池工程施工 (53)9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54)9.1目标 (54)目录第3页9.2标准 (54)9.3组织措施 (54)9.4工程质量措施 (57)9.5技术措施 (58)10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60)10.1安全目标 (60)10.2安全管理体系 (60)10.3施工安全制度的实施 (62)10.4施工安全措施 (63)11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66)11.1环保工作体系 (66)11.2环境保护措施 (68)12文明施工措施 (71)13冬季雨季施工措施 (76)目录第4页1编制说明1.1工程概况1、项目名称: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建设地点:××1.1.1编制依据1、《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招标文件和招标答疑、补遗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综合开发XXX河故道项目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二标段)二O一三年十月十四日目录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和原则第二章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第三章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第四章施工总布置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第六章工期保证措施第七章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与措施第八章工程主要机械设备投入计划第九章工程劳动力、材料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第十章冬雨季施工准备及措施第十一章安全生产保证措施第十二章文明施工和环保及水土保持措施编制依据和原则一、编制说明1、依据徐州市XXX河故道项目土建工程招标文件。
2、有关本工程的国家及水利部行业的施工规范、规程、验收及技术标准。
3、标前现场施工调查资料。
4、我单位的施工管理能力及成熟的施工技术和经验。
二、编制原则1、单位工程合格率100%。
2、遵循招标文件各项条款要求,严格按照设计标准,现行施工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正确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3、根据工期要求,抓住关键线路,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搞好工序衔接,达到均衡生产,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工期。
4、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制定施工方案中,充分发挥我队专业化、机械化的施工优势,借鉴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坚持科学管理、精心施工,确保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本合同段的建设。
5、科学合理配置资源,做到机械化作业、流水作业和标准作业,合理配备劳动力资源,加强内部管理,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6、在满足业主各种要求的前提下,确保实现进度、质量、安全的预期目标,郑重承诺的。
三、编制依据(1)江苏省水利基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水利基本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D184—86)(3)水闸施工规范(SL27—91)(4)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2)(6)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试行)(7)水工砼试验规程(SD105—82)(8)水工砼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9)水利基本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D184—86)(试行)(10)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12)砖石工程施工和验收规程(GBJ123-88)(13)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J301-74)(14)建筑工程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15)建筑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16)建筑工程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203—84)(17)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18)建筑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94)(19)电机基本技术要求(GB755-87)(20)泵站技术规范(SD204-86)第一章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一、工程概况1、位置和范围本项目位于XXXX。
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项目区地表水来源为自然降水,受季节性缺水影响较大。
地表水量年内分布不均,流量小、水位低、水量不稳定,常年断流,污水逐年增多,水质变差;另一方面,水利工程配套不足,且年久失修,调节有限,难以保证农业灌溉的需要。
项目区地下水主要埋藏于地表面以下各种土砂石层中,单井流量一般小于40立方米/小时。
3、水资源。
项目区内可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有:地表水,地下水。
项目区范围内较为丰富的水资源条件,对促进区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施工条件1、交通条件。
工程所在地对外公路交通便利,乡镇公路交错纵横,田间路条条相连,四通八达,对外交通十分便利。
2、施工供电。
施工用电主要利用当地网电。
由我单位和当地电力部门联系接至施工和生活各用电点。
为保证施工连续进行,50Kw柴油发电机组2台备用。
3、施工供水。
在项目经理部、施工区供水池所需的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地方,打井引用地下水,用水泵抽取地下水,布置供水管网,满足项目部和施工区的施工和生活用水。
与外部通信联系。
项目经理部与各施工区之间的通讯用手机解决。
5、临时房屋和公用设施。
项目经理部、仓库、机械修配厂、木材加工厂、钢筋加工厂、砼拌和站、预制构件加工厂等按照业主要求布置在本标段田间道路附近,生活区可租用附近村庄民房。
第三章主要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第一节、土石方施工方案一、施工测量放线1、平面控制测量:(1)依据提供的图纸控制点和有关的参数要求,建立本工程的首级控制网,埋设不少于三个相互通视、位于建筑物范围以外而不易被破坏的永久性控制点。
然后再根据精度要求采用单一导线和导线网测量的方法和相适应的精度要求,应用全站仪进行放测,把坐标引测到所埋设的控制点上。
(2)根据平面单位放线图,利用引测的坐标控制点,使用经纬仪、红外测距仪,辅以钢尺量距、测设出控制轴线。
2、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点的引测,在通视条件好,土质较为稳固的地方埋设5到7个水准控制点。
然后根据提供的水准基点,利用闭合路线的水准观测法测3至4次,使每次的闭合差Δ≤0.3n(n为测站数)。
取每个水准控制点的平均值作为控制点的高程值。
3、分部结构的测设:(1)交叉口曲线的测设。
采用坐标法和常规测设方法相结合的手段来测设。
首先根据建筑设计中线及平面线形要素表用坐标法测设要素点位置(中线和边线),即测设直线和曲线的起讫点;然后用常规测设方法根据要素点位置,按照施工需要测设线上各点,直线用通视法,曲线用偏角法。
(2)沟渠、管涵的测设。
利用道路中线引出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中线,在管道两头测放基础桩,每个井位测设一个井位桩;各测放桩需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后使用,使用过程中加强保护。
(3)道路放样。
利用测量控制网测设各道路中心线坐标,并通过各控制点位进行相互复核,确保正确后作为道路施工的基准点。
作下一道工序施工。
5、测量仪器的检测。
用于工程使用的所有测量仪器必须经检测合格并在有效期内方可用于工程施工,确保工程使用的仪器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二、土方开挖土方开挖前,先进行场地清理。
清除开挖区域内的全部杂草、垃圾、不可利用的表土及其它障碍物,运至指定地点堆放。
(1)开挖测量放线必须准确,误差应在允许范围内。
(2)开挖边坡1:0.5,挖出的土方运至指定料场堆放。
(3)基槽开挖注意事项a)开挖的槽底标高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先设法降低地下水位。
b)严格按沟槽断面尺寸要求进行,基槽壁应平整,槽底坡度要符事图纸要求,禁止超挖。
c)当开挖到接近槽底深度时,应随时复核槽底标高,避免超挖。
d)施工期间应注意保护与管道相交的其它地上、地下设施。
对于不明障碍物,应查明情况采取措施清除后才能施工。
e)开挖基槽时,基底设计标高以上0.2~0.3m的原状土予以保留,禁止扰动,砌石前用人工清理,如局部超挖,需用填补并分层夯实。
三、人工挖沟槽1、沟槽开挖的底宽和边坡1.1、当采用砂石基础时,基坑宽度按照国标图集执行。
1.2、当采用砼基础时,沟槽宽度为:B=D1+2(b1+b2+b3)(式中:B-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mm);D1-管道结构的外缘宽度(mm);b1-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mm);b2-管道一侧的支撑厚度,可取150~200mm;b3-现场浇筑砼或钢筋砼管渠一侧模板的厚度(mm))。
1.3、沟槽开挖分直槽和大开槽,人口密集区一般采用直槽开挖,边坡系数为0.05,挖深H≤1.5m不设支撑,1.5m<H≤4<时设稀支撑,H>4m设密支撑。
在沟槽开挖时,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保护相邻的已实施管线不被破坏。
2、沟槽开挖挖土采用机械和人工结合的方法施工。
在开挖时要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然后分段开挖。
开挖要分层开挖,开挖一层立即进行护壁,括挖槽断面、堆土位置、现有地下构筑物情况和施工要求等,由专人指挥,并配备一定的测量人员随时进行测量,防止超挖和欠挖。
当沟槽较深时,要分层开挖。
沟槽挖土,随挖随运,及时外运至业主指定地点,沟槽边不得堆土,以减少沟槽壁的侧压力。
人工清底要按照设计图纸和测量的中线、边线进行,严格按标高拉线清底找平,不得破坏原状土,确保基槽尺寸、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3、土方堆放基槽开挖口线5米以内,不得堆土或堆放杂物。
计划在槽边运送材料的一侧,其堆土边缘至槽边的距离,要根据运输工具而定。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作为回填土的部分开挖出来后可以运作回填,剩余土运到指定地点。
4、沟槽支撑对于需要支撑的沟槽,支撑采用钢板桩支撑。
竖撑板(28a5、沟槽排水处理本工程采用坑内明沟排水,在坑底随同挖方一起设置集水井。
并沿坑底的两侧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井内,然后用水泵抽出坑外,施工排水最后经过沉砂池,才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排水沟离坡脚0.5m ,断面取0.3×0.3m, 坡度为0.5%,集水井隔40m 左右设置一个,集水井的直径为0.8m 。
深度随挖土的加深适当设置。
四、土方回填施工土方回填用料应按监理单位指定地点选取,土方回填应分层夯实,每层厚度控制在30cm 左右,密实度不应小于90%。
土料碾压机具的行走方向,平行堤轴线,不宜垂直堤轴线方向碾压。
晃动;满—胶结材料砂浆要填满捣实;紧—石块间缝隙要用小石头及砂浆嵌紧。
①砂浆的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后,用磅计量拌和,砂、水泥、水误差与砼相同。
②砌筑块石砂浆应拌和均匀,稠度以用手能将砂浆捏成小团,松手后既不松散、又不由灰铲上流下为度。
③砂浆应随拌随用,保质适宜的稠度,一般宜在3~4小时内内使用完毕,气温超过30℃时,宜在2~3小时内使用完毕,在运输过程和在贮存器中发生离析、泌水的砂浆,砌筑前应重新拌和,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④砌体所用块石应质地坚硬,无风化剥落和裂纹,块石每块重量不宜小于35kg,砌筑前应将块石的表面泥垢洗刷干净,洒水湿润,以免影响砂浆强度。
⑤砌体应采用铺浆法砌筑,一般先铺浆(座浆),后安放块石,砂浆稠度3~5cm,并根据气候条件适当调整,砌体灰缝厚度宜2~3cm,砂浆应饱满,要选好角石及角石的位置,角石砌好后,把样线挂在角石上,面石可选用长短不等的块石,便于同腹石交错搭接。
砌面石要试放修凿,铺浆,将石翻回座浆,并使灰浆挤紧。
腹石须大面朝下放稳,尽量使石块间的缝隙最小,再用砂浆填满空隙的1/3~ 1/2,并放入合适的石块嵌实,用扁铁插捣密实,不得采用灌浆法砌筑。
⑥砌体灰缝相互错开,避免形成通缝,坡面砌石要丁砌,或丁顺砌相间,并力求整个坡面同时上升。
⑦安排砌石进度时,最好是连续不断地逐层砌筑上去,否则,在砂浆或砼终凝前应将砌体表面清理干净,以免时间过长清理困难。
对停砌已久的砌体,表面要作特殊处理后(如凿毛、清理松动块石,冲洗等),才能继续砌筑。
⑧坡面砌石层面尽量砌成微向上游倾斜的坡面,即迎水面比背水面略低。
分段砌筑和高度不易过大,一般控制在1~1.5cm以下,段面相接除设计有施工缝外,以斜面为好。
⑨坡面在砌筑过程中应及时作好防暑、防冻、防雨、防冲等工作,经常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对“四防”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物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