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2016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元:数的初步0 即不是正数也不是数,正数都大于0,数都小于0。

第二元:多形的面平行四形的面= 底×高S = a h三角形的面 = 底× 高÷ 2 S = a h÷2梯形的面 = (上底 + 下底)×高÷ 2 S = (a + b ) h÷ 2一个平行四形能切割成两个完整同样的三角形;两个完整同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形。

一个平行四形能切割成两个完整同样的梯形;两个完整同样的梯形可能拼成一个平行四形。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相等;一个三角形的面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形面的一半。

第三元:小数分母是 10、100、1000⋯⋯的分数都能够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小数点右第一位是十分位,数位是十分之一;小数点右第二位是百分位,数位是百分之一;小数点右第三位是千分位,数位是千分之一;每相的两个数位之的率都是 10。

小数的末端添上0或许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是小数的性。

依据小数的性,往常能够去掉小数末端的0把小数化。

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位的数,只需在个数万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末端添写“万”字。

把一个数改写成用“ ”作位的数,只需在个数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末端添写“ ”字。

第四元:小数加法和减法 1小数加减法的算方法:同样数位;从最低位算起:各位十要一;不减要向前一位借10 再减。

第五元找律第六元:解决的策略方形的+=方形周的一半当方形的周不,与度相差的越大,个方形的面就越小;与度相差的越小,个方形的面就越大。

当方形的面不,与度相差的越大,个方形的周就越;与度相差的越小,个方形的周就越短。

第七元:小数乘法和除法把一个小数乘 10、100、1000⋯⋯只需把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一位、两位、三位⋯⋯;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了一位、两位、三位⋯⋯个小数就大了 10 倍、 100 倍、 1000 倍⋯⋯。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经典)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经典)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第一单元认识负数一、知识点:1.零上4摄氏度记作+4℃;零下4摄氏度记作-4℃;“+4”读作正四,“-4”读作负四。

+4也可以写成4。

2.像+4、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11、-7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4.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以分别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有些是约定俗成的,比如:盈利为正,亏损为负;上升为正,下降为负;零上为正,零下为负;海平面以上为正,海平面以下为负……—有些是相对的,比如:如果向东为正,那么向西就为负……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先定一个基准,然后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高于或低于基准的那一部分。

比如:把某次考试成绩90分作为基准,超过的分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分数用负数表示……第二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一、知识点:1.面积计算公式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不同....的梯形也可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一定相等,形状不一定相同。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周长不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周长不等;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3.如果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那么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的2倍;如果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高也相等,那么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边形的底的2倍;4.把一个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高变小,面积也变小;同理,把平行四边形框拉成长方形,周长不变,高变大了,面积也变大。

(5.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长方形,面积不变,宽变小了,周长也变小。

6.要从梯形中剪去一个最大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应把梯形的上底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底,这样剪去才能最大。

7.面积计算的步骤:(1)看清图形;(2)用对公式;(3)细心计算;(4)注意单位。

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知识点归纳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知识点、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知识点、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知识点、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知识点、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知识点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一、小数乘坐整数 (利用因数的变化引发内积的变化规律去排序小数乘法)知识点一:1、排序小数乘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知识点二: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

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 ,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

如:3.60 “0” 应划去知识点三: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如0.02×2=0.04知识点四: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思索: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1、小数乘坐整数中存有一个因数就是小数,所以内积一般来说也就是小数。

2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暑部分末尾如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是不能去掉的。

二、小数乘坐小数知识点一:因数与内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存有几位小数,内积中就存有几位小数。

知识点二:小数乘法的通常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

知识点三: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1、把因数的`边线互换相加2、用计算器来验算三、内积的对数数知识点一:先算出积,然后看要留存数位的之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来结果,用约等号则表示。

知识点二:如果求出的对数数所求数位的数字就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5须要入1,这就是就要依次进一用0转义。

如6. 留存两位为6.60四、连乘、乘加、乘减知识点一:小数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知识点二:小数的乘加运算与整数的乘加运算顺序相同。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下册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下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概念总结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2.小数乘法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3.小数除法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4.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5.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6.积的近似数:四舍五入是一种精确度的计数保留法,与其他方法本质相同。

但特殊之处在于,采用四舍五入,能使被保留部分的与实际值差值不超过最后一位数量级的二分之一:假如0~9等概率出现的话,对大量的被保留数据,这种保留法的误差总和是最小的。

7.数的互化(1)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

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3)化有限小数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 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5)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6)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7)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精品】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精品】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1):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1、像+4、19、+这样的数都是正数,正数都大于0。

像-4、-11、-7这样的数都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

正数一定大于负数。

2、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因此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日常生活中的一组相反的量中,如果一个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个可用负数表示;如:盈亏,收支,方向,增减等,盈利用正数表示,则亏本用负数表示;收入用正数表示,则支出用负数表示;增加用正数表示,则减少用负数表示……易错题型:【1】如果小东向北走50米记作+50米,那么-60米表示他向()走了()米。

【2】甲,乙两个冷库,甲冷库的温度是—9℃,乙冷库的温度是—12℃。

()冷库温度高一些。

【3】一瓶橙汁饮料的“净含量是500±5克”。

那么这瓶饮料的净含量在()克— ( )克之间。

【4】海拔—200米和海拔+100米相差()米。

【5】在一次数学测试中,五(1)班的平均分是95分。

如果把高于平均分的部分记为正数,低于平均分的部分记作负数,那么乐乐得了98分,应记作()分;聪聪得了90分,应记作()分。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1.长度单位: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2.面积单位: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测量和计算大面积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公顷(ha)平方千米(km2)1平方千米 = 100公顷 = 1000000平方米1公顷 = 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重量单位:克(g)千克(kg)吨(t)1吨 = 1000千克 1千克 = 1000克4.容积单位:毫升(ml)升(L)1升 = 1000毫升5、(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高 S = a× h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高 a=S÷h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 h=S÷a(2)三角形的面积 = 底×高÷2 S = a ×h÷ 2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a=S×2÷h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h=S×2÷a(3)梯形的面积 = (上底+ 下底)×高÷2 S = (a + b ) × h ÷2梯形的高 = 梯形的面积×2÷(上底+ 下底)6、(1)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完整版)苏教版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苏教版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1、像+4、19、+8844.48这样的数都是正数,正数都大于0。

像-4、-11、-7这样的数都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

正数一定大于负数。

2、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因此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日常生活中的一组相反的量中,如果一个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个可用负数表示;如:盈亏,收支,方向,增减等,盈利用正数表示,则亏本用负数表示;收入用正数表示,则支出用负数表示;增加用正数表示,则减少用负数表示……4、两个正数或两个负数相差多少,只要去掉正号或负号后用大数减去小数;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相差多少,只要去掉正号和负号后把两个数相加。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1.长度单位: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2.面积单位: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ha)。

测量和计算大面积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k )。

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公顷(ha)平方千米(km2)1平方千米 = 100公顷 = 1000000平方米1公顷 = 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重量单位:克(g)千克(kg)吨(t)1吨 = 1000千克 1千克 = 1000克4.容积单位:毫升(ml)升(L)1升 = 1000毫升5、(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高 S = a h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高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2)三角形的面积 = 底×高÷2 S = a h÷ 2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3)梯形的面积 = (上底+ 下底)×高÷2 S = (a + b ) h ÷2梯形的高 = 梯形的面积×2÷(上底+ 下底)6、(1)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数与代数领域)知识点归纳整理资料第一单元认识负数一、知识点: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负数,负数的含义。

2、知道正、负数的读法和写法。

3、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目标要求: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增长学生的科学知识,产生热爱科学,享受科学的情感。

三、典型训练题:(1)填一填,做一做。

1、零上20摄氏度记作;零下5摄氏度记作。

2、如果水位升高5米时记作+5米,那么水位下降5米时水位变化记作米。

3、如果顺时针旋转30°,记为-30°,那么逆时针旋转40°,记为4、大兴储蓄所在1小时内处理了四笔业务:存款200元,取款120元,存款50元,取款80元,规定存款为正,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分别是。

(2)判断1、如果把小丽向东走记作50米记作+50米,那么向南走50米应记作-50米。

()2、如果某商店运出30吨货记作-30吨,那么运进20吨货物记作+20吨。

()3、一个可以左右移动的物体,设向左移动为正,那么向右移动3米,记作+3米。

()4、如果下降3米记作-3米,那么不升不降记作0米。

()第三单元认识小数一、知识点:1、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小数的数位及计数单位。

2、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

3、把大数目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求小数的近似数。

二、目标要求: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读写小数;知道小数的数位名称及顺序,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进行小数的化简,能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会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使学生经历小数概念的抽象和小数性质的探索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率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一、知识点:
1.零上4摄氏度记作+4℃;零下4摄氏度记作-4℃;“+4”读作正四,“-4”读作负四。

+4也可以写成4。

2.像+4、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11、-7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4.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以分别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有些是约定俗成的,比如:盈利为正,亏损为负;上升为正,下降为负;零上为正,零下为负;海平面以上为正,海平面以下为负……
有些是相对的,比如:如果向东为正,那么向西就为负……
第二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一、知识点:
1. 面积计算公式(文字公式和字母公式),必须书写完整。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²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高S= a× h
三角形的面积= 底×高÷2 S= a×h÷ 2
梯形的面积= (上底+ 下底)×高÷2 S = (a + b ) h÷2
2.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一定相等,形状不一定相同。

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3. 如果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那么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的2倍;如果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高也相等,那么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边形的底的2倍;4.面积计算的步骤:(1)看清图形;(2)用对公式;(3)细心计算;(4)注意单位。

注意点:(1)底和高要对应;(2)计算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不要忘记除以2;(3)单位统一。

5. 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分割法、添补法、割补法等将组合图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基本图形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相加或者相减。

公顷和平方千米
一、知识点:
1. 一个社区、校园、广场的面积通常用“公顷”来表示;
一个国家、省、市、地区、湖泊和大的土地面积时就要用“平方千米”做单位。

2.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3. 长度单位: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重量单位: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时间单位:
1年=12个月1周=7天1天=24小时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3. 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就扩大相同的倍数。

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几倍,积就缩小相同的倍数。

4. 小数除以整数:
(1)把它看作整数除以整数;
(2)除的时候,我们从高位开始除起,每次除得的余数再和下一位的数合起来继续往下除;
(3)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5.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1)先划去除数的小数点,将除数转化成整数;
(2)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
(3)如果被除数的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或者是整数,就用0补足;
(4)再按照一个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计算。

6. 小数乘小数:
(1)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是多少;
(2)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在积里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3)最后,计算结果能够化简一定要化简。

注意:先点小数点,再化简。

7. 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比1大的数,所得的积比这个数大(简称:乘大得大);
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比1小的数,所得的积比这个数小(简称:乘小得小);
一个数(0除外)乘1,所得的积等于这个数。

8. 像0.6666……这样的小数是循环小数。

一般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

特殊情况用去尾法和进一法求近似值。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是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9. 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10. 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11. 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第六单元统计
一、知识点:
1.统计表分为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中的内容更丰富,方便各种数据的比较。

填写注意点:原始数据要准确,合计总计要细心,制表日期不忘记。

2.条形统计图分为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用不同的直条表示不同的数量,更直观,更方便比较。

图例是用不同的直条区分表示不同的数量。

填写注意点:直条图例要统一,数据写在直条上,制图日期不忘记。

3.统计图比统计表更方便,更直观。

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知识点:
1. 运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必须先分类,再有序列举。

具体方法
可以有:列表法、连线法、画图法、列式计算法,字母表示法……
2. 长方形的长+宽=长方形周长的一半
当长方形的周长不变时,长与宽长度相差的越大,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越小;长与宽长度相差的越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越大。

当长方形的面积不变时,长与宽长度相差的越大,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越长;长与宽长度相差的越小,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越短。

第八单元:用字母表示数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省略乘号时,通常把数字在前字母在后
如:a×4可以写成a·4或4a a×b写成a·b或ab
注意:习惯上数字和字母相乘、字母和字母相乘时,都省略乘号;
字母与字母相乘时,通常按照26个字母的顺序写结果!!如:m×b写成bm
a×a=a²,a²表示2个a相乘;a+a=2a,2a表示2个a相加。

2、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例:黄河三角洲平均每年新增陆地25平方千米。

目前,面积已达5450平方千米。

(1)t年后黄河三角洲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5450+25t——————(思路:现在的面积+新造地面积)
(2)当t=8时,黄河三角洲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步骤:
当t=8时,……………………………………①写“当字母= 时”
5450+25t………………………………………②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5450+25×8……………………………………③代入数
=5450+200………………………………………④计算求值
=5650……………………………………………⑤算出结果,注意不写单位名称
答:当t=8时,黄河三角洲的面积是5650平方千米。

……………………⑥写完整答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