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剂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中药调剂基础知识》课件

《中药调剂基础知识》课件

针灸调剂
结合针灸疗法和中药调剂,促 进病人的康复和健康。
外用调剂
通过研究和搭配中药材,制作 中药膏剂,用于皮肤疾病的治 疗。
结论和总结
中药调剂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领域,通过合理搭配中药材,调和阴阳,调理 脏腑功能,可以达到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希望通过这个PPT课件, 您对中药调剂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谢谢!
中药调剂基础知识
欢迎来到《中药调剂基础知识》的PPT课件。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一起探 讨中药调剂的各个方面,通过详细介绍中药调剂的定义、目的、基本要点、 流程、注意事项以及实践案例,帮助您全面了解中药调剂的重要性和实际应 用。让我们一起开始吧!
中药调剂的定义
中药调剂是指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经过中医理论指导,选用适当的中药材,并予以正确的 制剂和配伍方法,以达到调和阴阳、益气固表、化痰止咳等治疗效果的过程。
中药调剂的目的
中药调剂的目的是通过合理搭配中药材,调和人体阴阳,调理脏腑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达到治疗疾 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中药调剂的基本要点
个体化
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和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特点,制定个性 化的中药调剂方案。
药材质量
选择高质量的中药材,确保药效和安全性。
合理搭配
根据中医理论和经验,选择合适的中药材进 行搭配,发挥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
中药调剂的注意事项
• 严格遵循中医理论和规范操作流程。 • 合理搭配药材,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 注意药材质量和药材储存条件。 • 准确计量药材,避免用量过大或过小。 • 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方案。
中药调剂的实践案例
疲劳调剂
通过搭配茶类中药材,改善疲 劳症状,增加精力和抵抗力。

中药调剂知识(最新整理)

中药调剂知识(最新整理)

中药调剂知识中药的用药禁忌一、配伍禁忌用药说明“十九畏”和“十八反”诸药,有一部分同实际应用有些出入,历代医家也有所论及,引古方为据,证明某些药物仍然可以合用。

如感应丸中的巴豆与牵牛同用;甘遂半夏汤以甘草同甘遂并列;散肿溃坚汤、海藻玉壶汤等均合用甘草和海藻;十香返魂丹是将丁香、郁金同用;大活络丹乌头与犀角同用等等。

现代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做得不多,有些实验研究初步表明,如甘草、甘遂两种药合用时,毒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甘草的用量比例,甘草的剂量若相等或大于甘遂,毒性较大;又如贝母和半夏分别与乌头配伍,未见明显的增强毒性。

而细辛配伍藜芦,则可导致实验动物中毒死亡。

由于对“十九畏”和“十八反”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作较深入的实验和观察,并研究其机理,因此,目前应采取慎重态度。

一般说来,对于其中一些药物,若无充分根据和应用经验,仍须避免盲目配合应用。

二、妊娠用药禁忌歌诀蚖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三棱芫花代赭麝,大戟蝉蜕黄雌雄,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半夏南星与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与蟅虫。

根据药物对胎元损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禁用与慎用两类。

禁用的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慎用的包括活血祛瘀、行气破滞,攻下通便、辛热及滑利类药物,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

慎用的中药虽可根据孕妇患病的情况酌情使用,但必须有相应的措施,在没有特殊需要时应尽量避免使用,以免发生事故。

三、饮食禁忌饮食禁忌简称食忌,即忌口。

古文献上常有: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鳖甲忌苋菜,以及蜜反生葱等记载。

这说明服用某些药时不可同吃某些事物。

由于疾病的关系,服药期间,凡属生冷、黏腻、腥臭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的食物,都应根据病情予以避免。

高烧患者忌食油腻。

中药调剂员基础知识

中药调剂员基础知识

中药调剂员基础知识一、药物的配伍禁忌是指在复方配伍中有些药物应避免合用。

前人总结概括为“十八反”和“十九畏”歌诀。

十八反歌诀: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萎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即:第一句:本草明确的指出了十八种药物的配伍禁忌第二句: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芨与乌头相对第三句:海藻、大戟、甘遂、芫花都与甘草不和第四句:诸参(人参、丹参、沙参、元参等所有的参)、细辛、赤芍白芍与藜芦相背叛。

十九畏药歌诀: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煎炙煿莫相依。

即:硫磺畏朴硝、芒硝、玄明粉;水银畏砒霜、信石、红吡、白砒;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子(黑丑、白丑);丁香(公、母)畏郁金(黑郁金、白郁金);牙硝、玄明粉畏三棱;川乌、草乌、附子、大雄畏犀牛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肉桂、桂枝畏赤石脂。

凡有以上十八反十九畏的配伍禁忌的中药,一般不得使用,有配伍禁忌的处方,药房不给抓药。

二、孕妇的药物禁忌一般可分禁用和慎用二类:禁用的大多是毒性较强的或药性较猛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蛰、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蛀虫等;慎用的包括:通经祛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等药物,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

禁用就是绝对不能使用,慎用的药物则是可根据孕妇的患病情况、酌情使用,没有特殊必要时,应尽量避免以防发生事故。

药房遇到这类病人购药含禁用或慎用类中药处方或中成药一律禁止使用出售。

歌诀:螈斑水蛭与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三棱芫花代麝香,大戟蝉蜕黄雌雄,砒石硝黄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半夏南星兼通草,瞿麦干姜桃木通,硇砂干漆鳖爪甲,地胆茅根与蔗虫。

三、药物煎服方法是中药调剂人员医嘱的最后一道关卡,是影响药物疗效的最后一道保障,包括:煎法和服法。

中药调剂的基础知识

中药调剂的基础知识

3.自费药是否注明 审方中发现问题及时与原处方医 师联系,需经该医师 说明和签 字; 处方审查合格后审方人签字。
(二)毒性药与配伍禁忌药审方 处理 1. 毒性药: 指具有剧烈毒性或药 性猛烈、副作用大,使用不当 或服用过量,能导致中毒死亡 或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药物。 中药有毒药物名称用量与用法: P32表2-4
二、调配处方 配方程序: 1. 检查是否批价缴款 2. 按处方顺序,逐味称量 3. 调剂完毕检查无误签名盖章、核对 调配处方要点: 1. 精神集中、认真仔细不拿错药、不称 错量;
2. 参看处方配药、不要凭记忆配 方 3. 配方取药三三制核对 4. 及时关药斗、盖瓶塞 5. 一张处方配完后再配第二张, 不得混淆; 6. 急诊处方优先; 7. 日有效;过期须经医师 更改签字;
5.不得擅自更改处方,但需检查、 拒配不合格处方; 6. 当天处方当天整理装订、统计 金额、登记不合格处方; 7. 药品定位存放、凭处方发药、 药品先进先出,接近有效期先 用; 8. 准确计价
9. 禁发伪劣、过期失效药品; 10. 严格执行特殊药品专人专柜专用 处方管理、日清日结帐务相符 11. 事故登记制度 12. 个人及环境卫生。
第四节 调剂用药的供应 一、饮片供应: 程序:查斗 — 装斗 — 保管 二、中成药供应: 程序: 分类—供应—保管: 1. 分类: 按中医病名分类 按临床科别分类 按剂型分类
2.中成药供应: 按分类规定 放架
第五节 配方基本知识与要点 一、审方要点: (一)审查项目与处理 1. 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婚否、 住址和单位、医师签名、公费证 号等; 2. 药名、剂量是否正确、毒、麻药 处方是否符合规定、有无配伍禁 忌、处方中药物供应是否备全、 特殊处理药物是否脚注等

中药调剂基本知识

中药调剂基本知识

中药调剂基本知识
中药调剂是指根据中医理论和个体的具体情况,将中药配方进行调整的过程。

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包括药性、归经、主治等方面。

药性是指中药的性能特点,如寒、凉、温、热、平等。

归经是指中药入体后对人体各经脉的影响。

主治是指中药对疾病的治疗作用。

2. 中药的药味:中药的药味包括苦、甘、酸、辛、咸等。

药味决定了中药的特点和功效,也是调剂中药方的重要依据。

3. 中药的功效:中药的功效是指中药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和调节功能。

对于不同的疾病和症状,需要选择具有相应功效的中药进行调剂。

4. 中药的配伍禁忌:中药的配伍禁忌是指中药之间不能同时使用或合并使用的情况。

了解中药的配伍禁忌可以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5. 中药的剂量和用法:中药的剂量和用法是指中药的使用方法和用量。

不同的病情和体质需要使用不同的剂量和用法,合理使用中药可以提高疗效。

6. 中药的炮制方法:中药的炮制方法是指将生药加工成适宜使用的形式,如煮汤、泡水、炒制等。

炮制过程中可以改变药性、增加药效,也是调剂中药方的重要环节。

以上是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调剂中药需要结合个体情况和专业知识,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

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

服药期间饮食禁忌
• 饮食禁忌简称食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忌 口。在古代文献上有常山忌葱;地黄、何 首乌忌葱、蒜、萝卜,薄荷忌鳖肉;茯苓 忌醋;鳖甲忌苋菜:以及蜜反生葱等记载。 这说明服用某些药时不可同吃某些食物。 另外,由于疾病的关系,在服药期间,凡 属生冷、粘腻、腥臭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 刺激性的食物,都应根据需要予以避免。 高烧患者还应忌油。
处方应付
• 另一类药物则不论只写药名或写炮制品名,均付给炮制品;如果因病情需要而要用生品,则要在 药名前面另加“生”字[举例]。又如处方写“酸枣仁”,应付“清炒酸枣仁”;写“生枣仁”则付 生品。此类药物一般需经炮制后使用,很少生用,因此,只要写药名就可以付炮制品。在这类药物 中某些药物质地坚硬,炮制后有效成分容易被煎出来,如王不留行炒后开花;矿物药炒后酥脆。另 有些药物性烈偏激,炮制后可缓和偏性,增强疗效,如白术性燥易伤阴,用米泔水浸制后可减少其 燥性,麸炒后可以增强健脾作用。还有些药物经炮制后可以矫正其不良的气味。 常用药物炮制品应付举例 1.处方单写药名即付炮制品的药物 处方单写药名(或写炒)即付炒黄的。 处方单写药名即付麸炒的。 处方单写药名(或写炒、炙)即付烫的。 处方单写药名(或写炒、炙)即付蜜炙的。 处方单写药名(或写炙)即付酒炙的。 处方单写药名(或写炒)即付醋炙的。 处方单写药名(或写煅)即付煅的。 处方单写药名(或写炒、煅)即付煅炭的。 处方单写药名即付不同辅料不同制法制品的。 处方写明炮制才付炮制品的药物 此类药物的炮制品种和炮制方法,见《中药炮制学》。 中药应捣碎应付 有些药物质地坚硬,成分不易煎出,需经捣碎应付。大多药物可预先加工备用,如大部分矿物 类、贝壳类、鳞甲类等;但是,对于含挥发油类及油脂类的种子药物则不能预先加工,不然香气挥 散,油脂氧化变质,影响疗效,因此,只能于调配时临时用铜冲捣碎。需临配时捣碎药物,如砂仁、 蔻仁、酸枣仁、胡麻子、瓜蒌子、大风子、马钱子等

中药调剂基础知识

中药调剂基础知识

中药调剂基础知识中药在我国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在保健和治疗疾病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中药调剂是指将中药配方进行调配,以达到药效最大化的目的。

中药调剂基础知识包括中药的分类、四气五味、中药的各部分和其功效等等。

一、中药的分类中药根据其药性、功能和来源,可分为植物性中药、动物性中药、矿物性中药和化学性中药。

1、植物性中药植物性中药是利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种子、树皮等部位进行烘干、研制制成的。

植物性中药按其功效可分为20个类别,如清热解毒类、润燥止咳类、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类等等。

植物性中药的制作方法较为简单,在烘干、清理、筛选等环节中十分重要。

2、动物性中药动物性中药是指以动物或动物的器官、分泌物、皮毛等为原料,经过加工或提取制成的丸剂或丸药。

动物性中药按其使用部位划分主要分为五大类,如动物内脏类、蚕蛹类、蛇类、虫类、海味类等等。

动物性中药的制作方法主要涉及加工和提取,十分需要讲究。

3、矿物性中药矿物性中药是利用地下无机矿物的产物、石灰岩、黄岩、硝石等作为其原料,经过加工之后可制成相应的药物。

矿物性中药根据其成分可分为四个类别,如铁类、锌类、硫黄类、银类等等。

矿物性中药制作时要注意粉碎、提取、配伍等的各个环节,讲究的技术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中药的功效。

4、化学性中药化学性中药是指制成的药物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成分具有明确的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它是以化学方式来代替传统中药的方法。

常见化学性药物主要有银杏、丹参等等。

二、四气五味中药调剂时有四气五味的要求。

四气指药物的性质,包括寒、凉、温、热四种,它们对人体的作用有所不同。

寒性的药物具有清热利湿、解毒宣肺的作用,凉性的药物有清热,解毒通便的作用,温性的药物发散寒冷,温暖脾胃,热性的药物具有温通经络和驻固表汗的作用。

五味指药物的口味,包括苦、甘、酸、辛、咸五种。

苦性的药物多用于清热宣散,芳香辛辣的药物多用于行气止痛,酸味的药物多用于固抑,咸味的药物多用于通鼻窍,甘味的药物多用于缓急止渴。

中药调剂基础知识

中药调剂基础知识

处方脚注
7、冲服。一些用量少,贵细中药宜先研成粉末再用群药 的煎液冲服,避免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而影响药效。 如雷丸、蕲蛇、羚羊角、三七、琥珀、鹿茸、金钱白花 蛇等。 8、煎汤代水。其目的是使药物充分煎出,发挥疗效。一 般先煎15-25分钟,去渣取汁,再与其他药物同煎。如 灶心土。
中药的用量
1、常用剂量。单位中药的成人每日内服常用剂量,除峻 烈药、毒性药和某些精制品外,一般干品药为5-10g,部 分为15-30g。 2、特殊剂量。 (1)有毒性药物,一般用量不能超过10g,如:商陆、 附子、川乌、草乌、全蝎、蜈蚣、水蛭、虻虫。 (2)毒性剧烈药物更应严格控制剂量,如:甘遂、大戟、 芫花入煎剂1.5-3g,马钱子0.3-0.6g,雄黄0.15-0.3g, 朱砂0.3-1g
中药处方应付
4.药物数量关系的给付 处方药名书写常见有:“各”、“并”、“全”等
如:生熟地各、生熟地并、全当归、全瓜蒌
处方脚注
中药处方脚注,是指医师在开写处方时常在某个药的旁 边(通常在其右上角或左下角)作简明的注解。调剂人 员必须按照处方要求进行处理,有时虽然医师处方未加 注明,也应按照付药常规进行处理。
中药饮片调剂工作流程
处方审查 计价 调配 复核 发药
处方审查
中药调剂的依据是处方,收方人员接到处方后,应着重审查以 下项目: 1.按顺序审核处方的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药名、剂量、 剂帖数及医师签字(章)等。住院处方还要核对科别、住院号 及病床号; 2.审查处方有无药名、剂量字迹模糊不清或重开药名等;
汤剂的服法
4、呕吐及口噤的服药方法。呕吐病人服药最难,一般可采取 少量频频饮服的方法避免呕吐,如仍有呕吐,可先饮生姜汁少 许,再服药汁,或在药汁中加适量生姜汁再服。 口噤,是指病重而致神志昏迷,牙关紧闭的患者,应先以“通 关散”搐鼻或用乌梅擦牙龈,使之开噤,然后将药汁徐徐灌下。 5、催吐药的服法。催吐药大多药性猛烈,一般只使用于误食 毒物,或实邪壅塞上脘的急性疾患。服用催吐药,应使药物在 胃中迅速发挥作用,如服药后不能及时呕吐者,应以探吐方法 助其呕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九畏”
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二)中药调剂操作技能
审方
计价
调配


需捣碎的中药
发药
中药煎煮常规
煎煮前先加冷水浸泡20~30分钟; 煎煮用火宜遵循“先武后文”的原 则; 一般分一煎、二煎,一煎20分钟, 二煎15分钟,解表药则15、5~10分 钟;滋补药则30、20分钟; 煎液量为200~300ml,分2~3次服用
中药并开名
• 焦四仙:神曲、麦芽、山楂、槟榔 • 二冬:天冬、麦冬 • 二地:生地、熟地 • 焦二术:焦白术、焦苍术 • 全紫苏:紫苏梗、紫苏叶、紫苏子
湿度(<70%)、日光、空气
饮片的贮存方法
饮片水分控制在9%~13%; 饮片库应保持通风、阴凉及干燥; 饮片的贮存容器要适合; 含淀粉多的(山药、白芍、葛根)防虫蛀; 含挥发油多的室温不可太高; 含糖份的(熟地、党参)在通风干燥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种子类的多密闭于罐中; 加酒、醋炮制的应在密闭容器中阴凉处 放置; 盐制的易受潮若温度高盐会析出; 蜜制的易污染、虫蛀、霉变; 矿物类的易风化应密闭贮存
中药调剂基础知识
处方药名
➢正名
➢别名
➢并开药名:即一名多药,是指将2~3种 疗效基本相似或有协同作用的饮片缩 写在一起而构成并开药品。
➢处方脚注:是指医师开汤剂处方在某 味药的上角或下角处所加的简明要求, 又称旁注。内容包括炮制法、制法、 服法
中药配伍(配伍禁忌)
“七情”配伍: 单行、相须、相使、相杀、相畏、 相恶、相反 “十八反”: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篓贝蔹及攻乌。 藻戟莞遂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特殊煎煮方法
先煎(矿物类、角骨类、贝壳类) 后下(含挥发性成分) 烊化(溶化)(蜜膏类、胶类) 另煎(贵重药材) 对服(液体中药:黄酒、姜汁) 冲服(贵细粉末药材)
中药斗谱的排列
多格抽屉式组合柜排列成“横七竖八”或 “横八竖八”。在最下层设3个大斗用来装 体积大而质轻的药材; 经常在配伍中同用的药物,多放于一个斗中; 同一药物的不同炮制品放同一斗中; 药物性能相似的放同一斗中; 按处方常用的“药对”排列; 常用的放中层,质地轻而且用量少的放在高 层,质地沉重的和易污染的放下层。
特殊存放的中药
• 属于配伍禁忌的药物不能放在同一斗或上 下药斗中;
• 形状类似而功效各异的药物不能放一起; • 与恶劣气味的不能与其他装在一起; • 贵细药材应设专柜存放; • 毒性和麻醉中药要专柜、专人、专账管理
(三)中药的贮存与养护
贮存中常见的异常现象: 虫蛀、发霉、泛油、变色、气味散失、风化、 潮解、黏结、腐烂 原因 成分的影响:水分、淀粉、黏液质、油脂、 挥发油、色素 环境的影响:温度(<25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