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名师导航(13.凡尔赛宫)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第13课《凡尔赛宫》教案(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第13课《凡尔赛宫》教案(新版)苏教版

第13课《凡尔赛宫》一、【教学目标】1.了解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艺术风格及其政治文化中心、旅游胜地的地位。

2.学习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3.学习准确而富有文学性的语言。

二、【重点难点】1.学习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2.学习准确而富有文学性的语言。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语凡尔赛宫,是世界驰名的法国王宫,被誉为“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作家吉祖英去游览一番,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所收获。

<二>整体把握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特征呢?对象:凡尔赛宫特征:凡尔赛宫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2. 作者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说明顺序是什么?本文在介绍凡尔赛宫时,依次介绍了宫殿的位置、修建时间、外观、内部景观、法式大花园及凡尔赛宫今昔的历史地位等。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总--分--分由整体到局部空间顺序:由前到后由外而内时间顺序:历史先后顺序<三>合作探究1.为什么说“凡尔赛宫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一是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室内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镜廊名胜,驰名世界。

二是外围环境优美。

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

三是建筑历史悠久。

有着许多动人的历史轶事。

四是在历史上它曾是法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在今日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

2.作者为何要选择镜廊作为重点介绍的对象?(1)建造者赫赫有名;(2)镜廊本身的构成有特色;(3)镜廊天花板上的巨幅油画气势磅礴(最能体现凡尔赛宫的艺术价值和艺术特点。

)3.说说第五节在全文中有何作用?a.为了说明凡尔赛宫建筑风格与富盖府第的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

突出其富丽堂皇的特征。

b.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作用。

c.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4.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打比方:“明珠”“园林”,说明凡尔赛宫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3凡尔赛宫教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3凡尔赛宫教案苏教版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纪律等,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表现。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讨论成果的质量,关注学生对凡尔赛宫的理解和观点。
3.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评估学生对《凡尔赛宫》一文的理解程度,包括对作者描写方法、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的掌握。
-创意表达:邀请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选择一个与凡尔赛宫相关的历史事件或文化背景,通过戏剧、舞蹈、音乐等形式进行创意表达。
-交流分享: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拓展学习成果,并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和感悟。
课后作业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布置以下课后作业:
1.阅读延伸:阅读一本关于法国历史或文化遗产的书籍,了解法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并写一篇读书笔记,分享你的感悟和理解。
-利用互动元素,如提问和解答,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兴趣。
(3)学生在进行讨论和写作活动时,可能存在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不足的问题,需要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提高。
(4)学生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和热爱,可能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和实例,进行引导和培养。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分析《凡尔赛宫》一文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凡尔赛宫的历史背景和法国历史的发展,以及作者的描写方法和技巧。
2.新课讲授:详细介绍《凡尔赛宫》的内容,包括其历史背景、建筑特色和文化意义。通过举例和比较,深入解析文章中的描写方法和技巧。
3.实践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与凡尔赛宫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保护和发展凡尔赛宫?”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进行实验操作,以加深对凡尔赛宫的理解。

七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名师导航(13.凡尔赛宫)

七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名师导航(13.凡尔赛宫)

七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名师导航(13.凡尔赛宫)十三凡尔赛宫名师导航内容感知课文题目凡尔赛宫,表明了本文的说明对象。

凡尔赛宫是世界闻名的法国王宫,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点文物。

它坐落在巴黎西南郊区18公里的凡尔赛市。

这里原是一个小村落,1624年,法王路易十三在此修建城堡,作为王家狩猎时的行辕,路易十四当政时开始建宫,1661年动工。

1682年路易十四将政府从巴黎迁至凡尔赛,1685年开始大规模兴建宫殿和园林,1689年落成,历时28年。

基础梳理一、字音1.典型字栩栩如生(xǔ)摒弃(bìng)精湛(zhàn)镶嵌(xiāng)静谧(mì)恬静(tián)心旷神怡(yí)婷婷(tíng)轶事(yì)加冕(miǎn)2.多音字二、近字形三、词义1.重点词磅礴:(气势)盛大。

雄浑:雄健浑厚;雄壮浑厚。

茵:垫子或褥子。

葱茏:(草木)青翠茂盛。

血腥:血液的腥味。

比喻屠杀的残酷。

2.近义词静谧·恬静两个词都有安静的意思。

区别在于:静谧多用于书面语;恬静还有安适的意思。

摒弃·抛弃两个词都有舍弃的意思。

区别在于:摒弃有忍痛割爱的意思;抛弃则无留恋之意,指扔掉不要。

3.成语栩栩如生: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

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络绎不绝:(人、马、车、船)等前后接连,连续不断。

四、文学常识路易十四 (1643-1715),法国波旁王朝国王。

史称路易大帝或太阳王。

句段剖析一、疑难妙句1.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西南的凡尔赛市,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剖析:这一句话,总领全文,总说凡尔赛宫的方位和艺术价值。

驰名世界表明凡尔赛宫的知名度;坐落在巴黎西南的凡尔赛市交代它的方位;明珠用比喻说明它的艺术价值。

2.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

【最新精选】苏教初中语文七下《13凡尔赛宫》word教案 (6)

【最新精选】苏教初中语文七下《13凡尔赛宫》word教案 (6)

《凡尔赛宫》一、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的说明对象。

2、学习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3 .了解本文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二、重难点点拨1、文题理解:课文题目“凡尔赛宫”,表明了本文说明对象是世界驰名的法国王宫――凡尔赛宫。

本文说明了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艺术风格及其政治文化中心、旅游胜地的地位,突出表现了凡尔赛宫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2、重难点句子:(1)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

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

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本句采用比喻、描写的方法,展现了巨幅油画的艺术魅力和漫步在镜廊内的艺术感受,充分体现了内部陈设和装潢的艺术魅力,语言流畅、长短句结合,朗朗上口。

(2)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荫中女神雕塑婷婷而立。

近处是两池碧波,沿池的铜雕塑丰姿多态,美不胜收。

这几句话采用由远及近的艺术手法,描写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的情景,语言生动形象,表现力强,突出了正宫前的独特风格。

3、重点段落诠释:1、课文第五段:这段话引用历史轶事,说明凡尔赛宫与富盖府第的建筑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突出其富丽堂皇的特征;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更是为了增强说明文的趣味性,提高说明文的可读性;利用诙谐的语言刻画路易十四的嫉妒心理,具体地告诉读者凡尔赛宫的修建缘由。

2、课文第七段:议论性的语言画龙点睛,直接点名凡尔赛宫的旅游价值,一语中敌的对凡尔赛宫进行评价。

三、 1、导、学、练基础知识题1.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__弃静()_______ 心旷神()_______加()_______ ()_______如生精()_______3.根据解释写出词语(1)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2)建筑物华丽精致,光彩夺目。

()(3)事物发展迅猛,声势浩大。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凡尔赛宫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凡尔赛宫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课设计:凡尔赛宫导语:凡尔赛宫 ( 法文:ChateaudeVersailles)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野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作为法兰西宫廷长达107 年(16821789)从艺术上讲凡尔赛宫宏伟壮丽的外观和严格规则化的园林设计是法国封建专制统治鼎盛期间文化上的古典主义思想所产生的结果下边是小编为您采集整理的欢迎阅读一、教课要点学习抓住特点突出要点进行说明的方法二、教课难点领会说明文正确而富裕文学性的语言三、教课过程【预习检查】1.谈谈你知道的凡尔赛宫2.展现预习的字词累积的佳句3.会写、会读以下字词纷至沓来摒弃有名世界气吞山河严实协调造型优美绘声绘色金碧绚烂精深远涉重洋挥洒淋漓芳草如茵别出心裁葱郁安静波光粼粼参天大树亭亭而立琳琅满目异曲同工世界瞩目镶嵌静谧逸闻加冕【目标展现】1.认识凡尔赛宫的建筑特点、艺术风格及其政治文化中心、旅行胜地的地位2.学习抓住特点突出要点进行说明的方法3.领会正确而富裕文学性的语言【新知研习】一、整体阅读、理清构造(一) 高声朗诵课文归纳每小节的主要内容1.总说了方向和艺术价值2.交代了建筑时间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园林面积及建筑特点3.内部摆设和装潢4.宫前法兰西式大花园5.插叙历史逸闻6.在历史上是全球瞩目的政治中心7.举世有名的旅行胜地(二) 因而可知本文在构造上有什么特点?(总——分——总 )二、详细研读(一) 剖析第二小节1.默读本小节谈谈说了然些内容 ?(1)交代了凡尔赛宫的建筑时间“到现在约有 222 年”:表示其历史悠长(2)用确实的数听说了然其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园林面积(3)说了然凡尔赛宫的建筑特点:“宫殿建筑气吞山河布局严实协调”2.“宫殿建筑气吞山河布局严实协调”表此刻些方面呢?几何图案对称平顶形式正直而雄浑人物塑像绘声绘色3.在说明这一特点时作者采纳了什么样的说明次序?宫殿形状宫顶宫殿外壁 ( 二) 剖析第三小节1.“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摆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在这一节中的作用 ?( 过渡句承前启后“宏伟、壮观”是外面特点承上; “富于艺术魅力”是内部摆设和装潢的总特点启下 )2.艺术魅力详细表此刻什么方面 ?(内部装修和宫内摆设“金壁绚烂豪华非凡”)3.在介绍凡尔赛宫内部摆设和装潢时要点介绍了什么内容 ?为什么 ?( 要点介绍了镜廊 (1) 建筑者大名鼎鼎 (2) 镜廊自己的组成有特点(3)镜廊天花板上的巨幅油画气吞山河最富于艺术价值难怪作者闲步此中的时候会产生“忧如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郁的园林中”的感觉 )4.作者在介绍内部摆设和装潢时为何特别提到中国古代的瓷器?5.作者向我们说明镜廊时列举了很多半字这些数字给你什么感觉?三、研读文本自主研究:1.介绍法兰西式大花园采纳了什么说明次序 ?找出一些语句领会说明语言的生动性明确:说明构造:总分说明次序:由远而近文中采纳了一些描绘性的语言和比喻手法使说明语言正确而富裕文学性2.本文在介绍凡尔赛宫的修筑状况时插入了一段历史逸闻有何作用 ?(1)说明凡尔赛宫与富盖府第的建筑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突出其华丽堂皇的特点(2)构造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3)加强说明文的兴趣性提升说明文的可读性3.凡尔赛宫在历史上曾是世界瞩目的政治中心文章列举些历史事实说明的 ?(1)1871年德皇在凡尔赛宫举行加冕典礼(2)1871年梯也尔政府在此策划了镇压巴黎公社的血腥计划(3)1856年俄英法等国在凡尔赛宫签署了《巴黎和约》(4)1919年在镜廊里法国及英美等国同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布结束4.文中的 6、7 节介绍了什么 ?运用了些说明方法 ?齐读第 6—7 自然段(板书:今昔地位举例子作比较)四、议论归纳1.说明次序:由外而内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2.从文中找出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谈谈其作用 ?用比喻:明珠园林说明凡尔赛宫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列数字:说了然凡尔赛宫历史悠长规模弘大气概宏伟等等3.为何说凡尔赛宫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绚烂的明珠’ ”?明确:(1)宫殿建筑气吞山河布局严实、协调 ;内部摆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室内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宝贵艺术品镜廊名胜有名世界(2)外头环境优美正宫前方是一座风格独到的法兰西式大花园(3)建筑历史悠长有着很多感人的历史逸闻(4)在历史上它曾是法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在今天是举世有名的旅行胜地4.本文是如何抓住特点突出要点进行说明的 ?明确:不论是对凡尔赛宫的建筑自己仍是对其内部摆设和装潢以及外面的大花园课文都能抓住艺术价值高这一特点进行说明与艺术价值没关的内容一律略去这样对凡尔赛官的说明就从整体上突出了要点从局部来说也相同注意了这一点【归纳总结】本文说了然凡尔赛宫的建筑特点、艺术风格及其政治中心、旅游胜地的地位突出地表现了凡尔赛宫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绚烂的明珠 ( 中心归纳 )【稳固拓展】圆明园是我国清代一座有名的园林有“万园之园”的美名此刻却已剩下断壁残垣面对残缺的圆明园原址比较金碧绚烂的凡尔赛宫你有何感觉 ?【预习指导】背诵短文两篇四、板书设计凡尔赛宫吉祖英中心句: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绚烂的明珠方向艺术价值 ( 打比方 )外面:时间、面积、建筑特点 ( 列数字 ) 由总而分内部:摆设与装潢 ( 列数字举例子 ) 由远而近宫前大花园:风格独到 ( 描绘比喻 ) 由整体到局部历史逸闻历史和当今的重要地位 ( 举例子作比较 )五、教课反省。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3《凡尔赛宫》教案 (新版)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3《凡尔赛宫》教案 (新版)苏教版.doc
(4)、凡尔赛宫东面入口处有一骑马铜雕塑像,他是谁?法兰西式大花园两池碧波中的铜雕塑像是哪两个神话故事中的人物?
(5)、本文在介绍凡尔赛宫时,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是按怎样的顺序来介绍凡尔赛宫?
(6)、本文插入一段历史轶事有何作用?
(7)、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明的方法?
(8)、哪些地方体现了说明语言准确而富有文学性的?
2).镜廊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
3).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阴中女神雕塑婷婷玉立。()
五、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左右)
1、假如你是导游,请你从凡尔赛宫的
建筑外观、历史轶事、地位作用;内部装饰;法兰西大花园三个内容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项向游客现场解说。
重难点
重点:学习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难点:学习准确而富有文学性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示目标(2分钟左右)
1、导入新课:
2、(1)、了解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艺术风格及其政治文化中心、旅游胜地的地位。
(2)、学习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3)、学习准确而富有文学性的语言。
7、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明的方法?
明确:主要运用的是分类别和列数字。
8、哪些地方体现了说明语言准确而富有文学性的?
明确:本文列出了许多准确的数字;运用了大量的描写。师生举例加以说明。
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左右)
1、请说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1).凡尔赛宫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4)、锻炼学生的思维和组织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
出示自学提纲;

第13课《凡尔赛宫》教案(苏教版初一下)2doc初中语文

第13课《凡尔赛宫》教案(苏教版初一下)2doc初中语文

第13课《凡尔赛宫》教案(苏教版初一下)2doc初中语文教学目标:1、了解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艺术风格及政治文化中心、旅行胜地的地位。

2、学习抓住特点,突出重点进行讲明的方法。

3、体会准确而富有文学性的语言。

4、使学生把握分析讲明文的方法并学写讲明文。

教学重点:1、学习文章抓住凡尔赛宫艺术价值高的特点,进行重点讲明的方法。

教学难点:把握分析讲明文的方法步骤。

课时安排:1课时内容与步骤:一、导入〔幻灯片出示几幅建筑图片。

如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北京天坛、埃及的金字塔、印度泰姬陵、内乡县衙……〕可见建筑是科学,建筑更是艺术,建筑是无声的诗歌,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今天我们来跟随作家吉祖英来了解人类建筑艺术宝库中一颗绚丽辉煌的明珠——法国的凡尔赛宫。

二、检查文中字词1、字词音、形、义〔略〕2、造句,用〝川流不息〞造一句子,达到运用目的。

三、分析课文1、生朗读课文,摸索咨询题:凡尔赛宫什么缘故能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辉煌的明珠?宫殿建筑气概磅礴,布局严密、和谐内部摆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辉煌的明珠环境优美、法兰西式大花园风格专门建筑历史悠久,历史轶事动人政治文化中心、游玩胜地2、四人为一组,议一议:假如你有机会游玩凡尔赛宫,你预备游玩哪个地点,什么缘故?生指出镜廊、法兰西式大花园、正宫内部摆设和装潢、宫殿建筑总体风貌,值得一游。

师出示幻灯图画,使学生有直观感受。

分不以男生读、女生读、齐读等方式来体会这些景点的美,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明白得,进而体会凡尔赛宫艺术价值高的特点。

3、咨询题:为了把凡尔赛宫介绍清晰,作者采纳了什么样的讲明顺序?〔空间顺序〕为了体会本文的讲明顺序,加深对课文的印象,请同学做免费导游,按空间顺序为大伙儿介绍凡尔赛宫。

4、咨询题:本文除了重点介绍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和艺术风格之外,还介绍了一段动人的历史轶事,什么缘故要介绍这些?〔增加讲明文的趣味性和可读性〕5、摸索:文章运用什么讲明方法使语言准确而富有文学性?6、总结分析讲明文的方法步骤●明对象●抓特点●理顺序●辨方法●品语言四、作业设计以导游的身份,写一篇讲解词,抓住特点有条有理地向大伙儿介绍我们的学校或你熟悉的一处名胜古迹。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凡尔赛宫阅读题答案课堂作业课后练习题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凡尔赛宫阅读题答案课堂作业课后练习题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凡尔赛宫》阅读题答案课堂作业课后练习题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凡尔赛宫》阅读题答案课堂作业课后练习题A 基础储蓄卷时间(30分钟)分值(50分)1.给加点字注音。

(4分)摒弃()静谧()吃醋()加冕()恬静()粼粼()轶事()镶嵌()2.按照下列语句的内容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①形容运笔自然畅快。

()②还有一种巧妙的心思。

()③形容树木等挺拔在天空中。

()④心情愉快,精神愉快。

()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6分)①婷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②异曲同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③加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

(6分)①宫殿外壁上端,______(树立。

林立。

屹立、耸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②内部装饰,以雕刻。

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____(精致、精巧、精湛、精细)的家具。

③漫步在镜廊内,碧港的天空、_______(安静、幽静、静谧、宁静)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恍如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宠的园林中。

④富盖府第的富丽堂皇_______(激怒、惹恼)路易十四。

⑤1870年普鲁士军队_______(占领。

盘踞)凡尔赛,第二年德皇在此举行加冕典礼;同年,梯也尔政府_______(占领。

盘踞)在凡尔赛宫,策划了镇压巴黎公社的血腥计划。

5.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说明方式。

(5分)①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

()②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耸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在远处就可以够看到毛主席亲笔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金色大字。

()③这些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路共长40.68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三凡尔赛宫
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
课文题目“凡尔赛宫”,表明了本文的说明对象。

凡尔赛宫是世界闻名的法国王宫,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点文物。

它坐落在巴黎西南郊区18公里的凡尔赛市。

这里原是一个小村落,1624年,法王路易十三在此修建城堡,作为王家狩猎时的行辕,路易十四当政时开始建宫,1661年动工。

1682年路易十四将政府从巴黎迁至凡尔赛,1685年开始大规模兴建宫殿和园林,1689年落成,历时28年。

基础梳理
一、字音
1.典型字
栩.栩如生(xǔ)摒.弃(bìng)精湛.(zhàn)镶.嵌(xiāng)静谧.(mì)恬.静(tián)心旷神怡.(yí)婷.婷(tíng)轶.事(yì)加冕.(miǎn)2.多音字
二、近字形
三、词义
1.重点词
磅礴:(气势)盛大。

雄浑:雄健浑厚;雄壮浑厚。

茵:垫子或褥子。

葱茏:(草木)青翠茂盛。

血腥:血液的腥味。

比喻屠杀的残酷。

2.近义词
静谧·恬静
两个词都有安静的意思。

区别在于:“静谧”多用于书面语;“恬静”还有安适的意思。

摒弃·抛弃
两个词都有舍弃的意思。

区别在于:“摒弃”有“忍痛割爱”的意思;“抛弃”则无留恋之意,指扔掉不要。

3.成语
栩栩如生: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

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络绎不绝:(人、马、车、船)等前后接连,连续不断。

四、文学常识
路易十四 (1643—1715),法国波旁王朝国王。

史称路易大帝或太阳王。

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西南的凡尔赛市,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剖析:这一句话,总领全文,总说凡尔赛宫的方位和艺术价值。

“驰名世界”表明凡尔赛宫的知名度;“坐落在巴黎西南的凡尔赛市”交代它的方位;“明珠”用比喻说明它的艺术价值。

2.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

剖析:从总体上概括出凡尔赛宫宫殿的特色,语言精练而富有文学性,用词准确,诉诸读者鲜明的印象。

3.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阴中女神雕塑婷婷而立。

近处是两池碧波,沿池的铜雕塑丰姿多态,美不胜收。

剖析:作者采用由远及近的艺术手法,描写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的情景,语言生动形象,表现力强,突出了正宫前的独特风格。

二、重点语段
“凡尔赛宫宏伟、壮观”至“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剖析:这一段说明凡尔赛宫内部陈设和装潢的艺术魅力。

第一句中,“宏伟、壮观”是外部特征,承上,“富于艺术魅力”是内部陈设和装潢总特点。

以“金碧辉煌,豪华非凡”说明500多间大殿小厅的共同特征,接着从内部装饰和宫内陈设两方面来加以说明。

重点介绍了镜廊。

因为镜廊一是出自名家之手,二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

作者列举了许多确凿的数字,说明其长、宽、高,然后紧扣“镜廊”的“镜”字,说明长廊内的17面镜子和这些镜子的组成。

重点介绍镜廊天花板上的巨幅油画,突出其运笔挥洒、气势横溢的特点。

“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是画的内容。

最后写漫步在镜廊内的感受:“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审美鉴赏
说明准确而富有文学性
说明镜廊时列举了许多确凿的数字。

说明凡尔赛宫在历史上是政治中心时,又列举了确凿的事实,这样使文章很有说服力。

在说明凡尔赛宫的艺术价值时,作者选用了描述性语言和比喻手法。

例如第四段,“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阴中女神雕塑婷婷而立”,富有诗情画意,而且注入了作者的感情。

至于文中“栩栩如生”“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异曲同工”等词语都渗透了作者赞美的感情。

这表明,优秀的说明文并不像有的人所想象的那样呆板枯燥,而是同样具有一定的文学性。

插入历史轶事,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例如第五段插入了凡尔赛宫修建的一段轶事。

在文中起到了四种作用:(1)为了说明凡尔赛宫建筑风格与富盖府第的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突出其富丽堂皇的特征;(2)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奢侈腐败及妒忌心理;(3)在结构上起着过渡的作用,承接上文,又引起下文;(4)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