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公园调查报告
西湖游客调研报告

西湖游客调研报告西湖是中国杭州的一大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为了了解游客对西湖的看法和需求,我们进行了调研。
以下是关于调研结果的报告。
调研人员于xx年xx月在西湖地区进行了调查,共有xxx名游客参与。
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游客对西湖的评价、游玩体验和需求。
一、游客对西湖的评价在调查中,我们首先询问了游客对西湖的整体评价。
结果显示,xxx%的游客对西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它是一个风景如画、宜人的地方。
他们赞赏西湖的美丽景色、清新空气以及宁静的环境。
还有xxx%的游客给予了中等评价,认为西湖值得一游,但有些方面还有待改进。
只有少数游客表示对西湖的评价不好。
在他们看来,西湖过于拥挤和商业化,缺乏原汁原味的特色。
二、游客的游玩体验我们还询问了游客在游览西湖过程中的具体体验。
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游玩西湖是一次愉快的经历。
他们喜欢在湖边散步、骑行或乘船游览。
他们认为这是欣赏西湖美景的最佳方式,并表示对船上的导游讲解比较满意。
然而,也有些游客提出了一些问题。
一些游客表示西湖的游客数量过多,尤其是在周末和节假日,拥堵问题严重。
他们建议加强管理措施,限制进入西湖区域的游客数量,以保持游览质量。
此外,一些游客也对西湖周边的餐饮、公共厕所等设施提出了改善的建议,认为目前的服务水平不够满意。
三、游客的需求在调研中,我们还关注了游客对西湖发展的需求。
大部分游客期望能够在西湖地区享受更好的休闲设施和服务。
他们建议增加更多的休息点、公园和儿童游乐设施,以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的需求。
此外,一些游客还提出了加强环境保护的要求。
他们认为西湖的环境是其最大的魅力所在,呼吁当地政府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禁止乱扔垃圾、污染湖水等行为。
四、游客的建议最后,我们询问了游客对西湖的建议。
不少游客希望西湖能够提供更多的文化活动和景点解说。
他们希望在游览西湖的同时能够了解更多有关西湖历史和文化的知识。
此外,一些游客也建议增加公共交通工具到达西湖的便利性,并提供多种语言的导览服务,以便更多的外国游客能够更好地了解西湖的美。
西湖公园调研报告

西湖公园调研报告西湖公园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西湖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心,是杭州乃至中国最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
由于其自然美景和文化遗产,西湖公园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西湖公园游客的反馈和需求,为公园的进一步发展和改进提供依据。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并在西湖公园内的不同区域进行了分发。
共收集到了500份有效问卷,针对游客的性别、年龄、职业等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
3. 调研结果3.1 游客满意度问卷中,95%的游客表示对西湖公园的整体满意度较高。
他们认为公园的自然风景和文化底蕴是吸引他们来此参观的主要原因。
另外,游客对公园的绿化情况、卫生条件以及交通便利度等方面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3.2 游客需求在问卷中,游客提到了一些对西湖公园的改进和发展的建议。
其中,最普遍的需求是增加公园内的游览设施和便利设施,例如公园地图、导游服务、餐饮、卫生间等。
此外,一些游客还希望公园能够加强环保意识,减少噪音和人为污染。
3.3 游客群体特点通过统计分析问卷中的游客信息,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游客年龄分布广泛,但以30-50岁之间的中年人为主要群体。
- 游客中男性和女性比例接近,但男性更多关注公园的历史文化,而女性更多关注公园的自然景观。
- 大部分游客是来自中国其他地区的旅游者,但也有一些外国游客。
- 游客职业多样,包括学生、白领、退休人员等。
4. 改进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可以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加强公园内的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的游览和便利设施,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 提高导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多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解说。
- 增加环保意识教育,加强对公园内的环境保护和噪音控制。
- 加强与其他旅游景区的合作和联动,提供更多的旅游套餐和优惠政策。
5. 结论西湖公园作为杭州的重要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游客对公园整体满意度较高,但也提出了一些改进和发展的建议。
开封西湖周边环境调研报告

开封西湖周边环境调研报告开封西湖周边环境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方法开封西湖位于开封市核心地带,周边环境对于保护和发展西湖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开封西湖周边环境状况,为相关部门提供环境保护和改善建议。
调研采取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二、调研结果1. 环境污染情况:通过实地观察和数据分析,发现开封西湖周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
主要表现在垃圾乱堆放、河水被污染、空气质量较差等方面。
垃圾乱堆放现象严重影响了周边环境的整洁度;河水被污染导致水生生物种群减少;空气质量较差对周边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
2.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开封西湖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和推进。
建立了相应的保护区,保护了大量的湖泊、湿地和植物资源。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湖泊水体的污染问题仍然突出,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违法建设和非法采矿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3.公共设施建设:开封西湖周边公共设施相对完善,有咖啡馆、公园、步行道等,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但是,周边交通状况较差,缺乏停车场和公共交通设施。
4.公众意识:调查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开封西湖周边环境的保护有一定认识,但对环保问题的参与意识和行动较为薄弱。
一些受访者表示,缺乏相关环保知识和行动的指导。
三、调研建议1. 加强环境保护力度:采取措施加强对于垃圾乱堆放的管理,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罚款力度。
加强河水污染治理,加强垃圾分类工作,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改善。
2.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完善湿地保护制度,加强湿地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联动,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
严禁违法建设和非法采矿活动。
3. 改善公共设施:加大对周边交通建设的投入,修建停车场,完善公共交通设施,提高周边交通状况。
适时添加更多的公众设施,满足市民的需求。
4.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市民环保知识水平。
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引导市民参与环保行动。
梅州客家民居建筑考察报告

梅州客家民居建筑考察报告副连、kelefe、我和楚山的大鸟四人一行,于2019年1月14日至1月17日在梅州市部分地区参访了一些著名的客家民居建筑,撰写调查报告如下:梅州客家民居建筑考察报告前言:2019年1月14日至1月17日,我们前往广东省梅州市实地考察了棣华居、锦华庐、联芳楼、南华又庐、花萼楼、泰安楼、承德楼、万秋楼等客家民居建筑。
梅州的客家民居现今的保存状况参差不齐,我们大致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梅州客家民居建筑的代表——围龙屋,以梅县的南口镇最为集中。
这些旧屋因长年失修已破败不堪,其中居住着因无财力而无法搬出围屋的老人与小孩,他们以耕田为生活依据,生活贫苦;此类举例:品一公祠2、家中生活比较富裕,集资大面积整修老屋,更有甚者全面粉刷油漆,改围龙屋为酒店茶馆以此揽客。
我们从建筑学角度认为此举不但破坏了建筑原来的风格样式,亦糟践了客家的民族文化。
这种问题在全国旧建筑保护中普遍存在,如江南园林的原有意境保修问题;举例:泰安楼、万秋楼、承德楼3、因建筑结构典型且完整而被多方学者考察测绘,得以完整保存下来,无论对建筑界、考古界还是对普通老百姓都是一笔珍贵的宝藏。
只是可惜老屋的主人亦认识到房屋的价值,自行加收了2元到5元不等的门票;举例:棣华居、联芳楼、南华又庐4、政府收购老屋周围的农田,兴建以此屋为主题的“保护公园”。
原建筑依原样修复并仍有原居民居住。
我们认为这种办法既能保护旧建筑的又能传扬客家文化,但其中因生活贫困而无法搬出的居民只得到少量的补偿,且因此失去了农田也就是失去了稳定的生活来源,着实令人担忧;举例:泰安楼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血缘的亲情也在不断被冲淡。
新一代的客家年轻人向往外面的世界,向往大城市,向往一切新生事物,族群聚居的古老围屋渐渐空旷荒芜。
社会的繁荣安定,也决定了以防守为目的的客家围屋必须退出历史舞台。
但前人留下的宝藏不能在我们手中被摧毁埋葬,不管是为了保存悠久的客家文化,还是为了保持城市的延续性,抑或是……我们都得保证这份宝藏能够一代一代传下去,供子子孙孙瞻仰,回忆。
关于西湖水质的调查报告

西湖水质的调查报告关于西湖水质的调查报告导语: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是水环境治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只有通过对水质监测数据的合理评价,才能制定科学的整治规划,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水质的调查报告,仅供参考。
一、问题的提出水的质量决定了生命的质量。
我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然而,水则与此息息相关。
为此,我们梦痕假日小队开展了一次关于西湖景区各水源质量的调查实验活动。
1、西湖的水文特征西湖的底质是由含有机质特别高的湖沼沉积而成,属于粉砂质粘土及粉砂质亚粘土,最上层为藻骸腐泥层(黑色有机质粘土),中层为泥炭层及沼泽土层,最下层为基底粉石砂层。
西湖湖面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水面原面积5.64k㎡,湖中岛屿面积6.3k㎡,湖岸周长15公里。
平均深度1.21米,最大深度6.52米,最浅处不到1米,泥泞最深处有5米,所以在西湖水面游玩要穿着救生衣物。
如今伴随着"西湖西进"扩大了6.5k㎡,基本达到了300年前西湖的面积。
西湖与钱塘江沟通后,每天引入钱塘江水约30万,西湖水由原来的一年一换变成每月一换,透明度由原来的不足60厘米提升到120厘米。
二、调查方法1、调查法实地调查太子湾公园的珠帘壁瀑布、花港观鱼、曲院风荷和游船码头,用医疗检验瓶采集水样。
2、实验法用PH试纸实验西湖水质是否达标3、资料收集法从网络、书刊、杂志等渠道调查污水给人体、动物带来的危害。
三、对西湖水质的调查结果1、珠帘壁瀑布我们发现,珠帘壁瀑布的水遇到PH试纸后,试纸变成了青绿色的,青绿色代表碱性,说明珠帘壁瀑布的水含碱量高于标准水源,但没有高太多。
2、花港观鱼花港观鱼的水在遇到PH试纸后,试纸呈黄色状态,与原来并无不同。
3、曲院风荷曲院风荷中荷花池中的水也保持着良好的状态,PH试纸颜色无变化。
4、游船码头游船码头的水或许是因为游客在里面吐痰、洗手,还乱丢垃圾,导致这儿的水含碱量高于标准水源,试纸呈绿色。
杭州景观调研报告

杭州景观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杭州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景观资源,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杭州景观的调研,以便为城市规划和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2. 调研方法我们使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杭州景观的调研。
问卷内容包括景观的美观程度、景点的设施和服务、游客的满意度等方面,共收集了500份有效问卷。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一些实地观察和深入访谈,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3. 杭州景观概况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得出以下杭州景观的概况:3.1 自然景观杭州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其中以西湖最为著名。
西湖四季景色宜人,古朴典雅,被誉为“人间天堂”。
此外,还有灵隐寺、岳庙、虎跑等自然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
3.2 历史文化景观杭州的历史文化景观也十分丰富。
宋城、河坊街、南宋御街等古镇古街保存完好,为游客提供了穿越时空的体验。
此外,还有杭州市博物馆、中国茶文化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展示了杭州悠久的历史文化。
3.3 现代城市景观随着城市的发展,杭州还建设了一批现代城市景观。
以钱江新城为代表的高端商业区和国际化的CBD使杭州焕发出现代都市的魅力。
此外,还有九溪烟树、滨江江滨公园等城市绿地,提供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4. 调研结果分析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改进的空间:4.1 景点拥堵杭州的景点游客量大,尤其是在节假日,游客拥堵的问题较为突出。
尽管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如限流、预约系统等,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规划,以提升游客的体验。
4.2 服务不足在景点的服务方面,我们发现一些游客抱怨景点的设施和服务水平不高。
例如,厕所的数量不足、服务态度不够友好等问题需要得到解决。
提升景点的服务质量,可以进一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4.3 环境保护尽管杭州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十分美丽,但一些地方存在环境保护的问题。
例如,西湖周边的游船排放污染物,对湖水质量造成影响。
政府和景区管理者需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监管和宣传,推动可持续发展。
旅游社会实践报告(合集15篇)

旅游社会实践报告(合集15篇)旅游社会实践报告1一、某某景区基本情况某某位于中国东南沿某某部,是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人口近千万,是长三角第二大经济城市,南翼经济、金融、物流、文化中心,中国东南重要交通枢钮。
也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之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
某某有着2200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自然景点与人文景观众多。
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西湖、文化主体公园宋城、西溪湿地公园、安曼法云度假村等。
二、某某旅游景区发展的行业分析景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全新的经营理念,独特的旅游品牌,颇具吸引力的促销办法和高起点的开发档次,是成功的关键:1、旅游做大靠投入宋城建于1993年,开发之初占地面积只有30亩,投资亿元。
在十多年的发展中,扩建到90亩地,带动某某西某某区房地产、酒店、旅游业的全面发展,道路等基础设施都有较快的发展。
目前,宋城景区票价150元/人,日接待游客量在2万人次,日门票收入超过200万元。
随着宋城景区的发展壮大,20某某年宋城集团董事长黄巧灵又投入巨资6000万元建造宋城大剧院,倾情打造一台立体全景式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
年平均演出800多场,每年观看演出的游客超过150余万人,且呈现逐年增长的强劲势头。
20某某年度,集团又投入3000余万元资金对《宋城千古情》进行全面提升。
截止20某某年底,《宋城千古情》已累计接待游客1300余万人次。
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2亿元,有力地推进了某某旅游产品结构的升级,带动了逾200万游客的某某城夜游市场消费。
到20某某年7月底,《宋城千古情》演出已达11580场,每场2200个座位几近爆满,当前票价260元/人,按80%上座率计算,每场收入45.76万元,每日7场,日均收入可达320万元,年收入逾10亿。
所以,《宋城千古情》已经成为国外友人了解某某、了解中国的窗口,成为了某某旅游市场的一张新的“金名片”,成为了来杭游客眼中某某城市的一个旅游物文化标志。
西湖实习报告(共7篇)

西湖实习报告(共7篇)西湖实习报告(共7篇)第1篇:西湖实_报告风景园林综合实_杭州实_报告年级:级专业:城市园林学号:0941403005姓名:陆丹一、实_目的设计方面:通过专业综合实_一的实_,使学生在基本熟悉苏州古典园林造园艺术与手法的基础上,对我国南方园林另一代表园林的造园艺术与手法进行理解和感悟,目的是通过本次综合实_,使学生对以苏州、杭州为代表的我国南方园林的造园立意、场地与环境、造园要素、造园手法、造园艺术等有系统的了解和感悟和总结,以便将其自然地应用到将来的新园林设计的创意之中。
植栽方面:识别华东地区常用园林树木,掌握其形态特征、生态_性、观赏价值和园林用途;了解不同类型园林绿地树木选择的特点和不同的应用形式;综合利用所学知识,理解园林树木在造景中如何体现地方特色,探讨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优缺点,提高设计实践中应用园林树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的能力。
二、实_内容1、11月14日下午,赴太子湾公园进行学_,主要学_内容为太子湾植物种类及其应用、公共景观的空间尺度和空间布局,造景要素、树群、花镜进行分析。
2、11月15日考察西溪湿地,主要任务是认识西溪湿地的各种植物,初步了解旅游区(自然湿地)的空间规划,交通流线等要素;以及体验湿地的生态功能。
3、11月16日考察杭州植物园,认识华东地区的各种植物;将杭州的植物与苏州的植物的种类及应用形式进行对比。
4、11月17日上午考察西湖、西湖新天地,观看并分析西湖十景,了解对有古文化的中心城区该如何发展,以及古迹附近的现代景观应该如何来设计;下午去了钱江新城的市民中心,实地考察市民中心的景观设计,并结合付晓渝老师的介绍进行专业分析。
5、11月18日中国美院,了解中国美院的基本情况,建筑风格,空间格局,体会中国美院中的学术氛围,并加以思考。
三、实_总结1、杭州太子湾公园植物配置杭州太子湾公园是20世纪80-90年代西湖景区新建公园之一,它遵循在传承西湖风景园林艺术的同时有所发展的原则,延续花港观鱼公园所开创的中西合璧、以"中"为主的艺术风格基础上,展示自己的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湖公园调查报告管理提醒:本帖被lss 从【专业论文论坛】移动到本区(2008-10-17)西湖公园调查报告05级环艺十班05840106西湖公园综合性公园设计说明水,为万物之灵,生命之源。
她,更赋予公园以最白然的灵性美感,临近水边,使人心旷神怡,远离尘嚣,静谧和平,还能增加空气湿度调节空气温度,改善环境质量的生态功能。
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水是极为重要的构图元素。
经常利用设置湖泊,池泽,流泉,匕瀑等水景来丰富景观,调节生态,甚或作为组织空间的脉络。
本案萃取了中外园林设计精华,充分利用先有的河道,因地制宜,在各景观节点则设置旱地喷泉、亲水平台等向心性较强的大型水景,构成景观设计的高潮,成为人们驻足停留、休息交流的场所。
如此点、线、面结合,使水景设计主次分明,层次丰富,空间富于变化。
岸线多为不规则驳岸,蜿蜒回旋,结合湖畔郁郁葱葱的林带,成萦绕迂回之势,水清木华,空间峰回路转,虚实退进,千姿百态。
沿湖而行,水流勃勃,落英纷纷,美不胜收。
将白然引在身边,成就长远以来人反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梦想。
景观环境的均好性建筑群落和景观组件是构架臻善臻美生态水景公园的主要硬件,两者互动,空间上相互渗透,相互协调相互映照,公园环境的完美与和谐。
景中有物物中有景、环抱围合的优质生态。
公共绿化、湖岸绿化、道路绿化等均有细致入微的设计,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虚实结合,在率意和理性的思考边缘,让每栋建筑、每棵植物直至点缀摆设揉为一体。
从而真正达到景观设计的匀质感和理想化。
景观道路系统沿湖滨景观道徐行,喧闹声渐渐远去,尘嚣为之一扫。
道中设带状叠水,迎宾大道两边绿树林立,空间感受狭长及至小区主入口处,豁然开朗一处桃源胜景乍现眼前,心情随之雀跃奔腾。
扑面而来的是主入口水景,水态丰富。
波澜不惊的紊流荡起细致涟漪,中心艺术化小品的设置与水亲密结合、灵动而不失幽默。
各类涌泉溢水呈千姿百态状,喷珠吐玉态意撩人。
环形花带绕水体轻轻吐呐,远处花木葱郁,青翠欲滴,亭台廊架隐于其中吸引人们寻幽探胜。
转过坡角,空间再次收缩,相对集中的绿地组图呈半围合之势,区域功能私密性强。
“小园香径独徘徊”形成了相对白省的心灵空间。
待至湖边,空间又再次豁然开朗,呈现出波平如镜的湖面,可谓“平岸小桥千樟抱揉兰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
尘不到,自有春风扫”… …长河似练,春水东流,更引人们“逝者如斯夫”的千古概叹。
待至三五时,明月之夜,或把酒临风感叹人生儿何,或泛舟其上“舟遥遥以清风飘飘以征衣”,水岸生活就是这样变换多姿、令人向往的。
水溶于景,景包含水,粼光闪耀,轻舞妞扬,空气中慢慢弥漫开好似晨露的味道。
桥景观设计中有桥可造,可谓锦上添花千载难逢。
我们的先辈有着非常优秀的造桥技术和艺术。
去江南看看,那里有数不尽的桥。
各园艺铺中的四连桥(直桥,曲桥,拱桥,石桥)穿墙而过,连成一气,桥桥有景,桥桥有情。
而在此地我们运用中国古典造园手法一曲桥连接休闲岛与湖岸。
轻巧的桥身,简约的护栏扶手,舒适的板材… … 在这里应该称得上是“一桥驾越彩虹”。
隐隐妞桥隔夜烟,石攀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水流,洞在清溪河处边… …文化文化对于一个民族、乃至于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文化是一种精神是灵魂,没有白己文化的民族是没有根基的。
平湖不仅风光秀美,而且人杰地灵,从典著先河顾野王到名臣鲁宗道,从为民造桥的吕太爷到一代大师李叔同,众多的平湖文人施展才华的同时,也演绎着一段又一段的佳话。
沿岸的天际线蜿蜒优美,南北两面临水。
多层洋房沿嘉兴塘由外及里,错落有致的布置。
红砖青瓦,交相辉映。
茂密丰盛的亲水植物将建筑与景观包裹其中,遮遮掩掩,隐约可见。
与对岸的地域古建筑融会呼映。
更是暗喻了我国历史上文明的起源“两河流域”之意念。
提升了人与白然,历史沟通思索的意境。
脉络众所悉知,人体通过气功修炼至一定程度后便会出现真气循人体内一定的路径轨道运行的现象,功修界便把此真气循行的路径、轨道称作“气脉”,此“气脉”是气功态下的产物。
同理,理顺一个环境地块的“路脉”体系也是需要好好探索、溶通、“修炼”一番的。
反之“路脉气流”即会影现出不通畅,不显现,杂乱无章的状态。
在平面脉络的规划上,以直线与曲线交替变化,穿插交切,争取干线小径的融合贯通及理性,让整条路脉“顺”起来。
在立面垂直空间的处理上强调了空间之间互相交错与流动,增加了公园的通透性;构造出一个大气、舒展、蜿蜒的立面空间。
具体言之:“园中,人怎么走,是设计师设计的。
人怎么看,是设计师在路上安排的。
人到那里玩,什么时候玩,怎么玩,是设计师用路来确定。
设计师可以让人在路上急行,慢游,又可以给游人惊喜和盼望。
路的设计,能把握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动态,脚下走的路,牵动着人的心这就是园林造路的艺术,一件整体的作品。
公园的台阶坡道、绿化系统高低错位,叠泉流瀑,中心景亭的点缀,地形有机的波动,串连各组图景观绿化,真正实现了“移步换景,景随步移”静思人在什么场景能思考?见流水而思源,登高山而望远,进庙堂而思佛追古。
穿越曲折苍劲的老松木板桥,一排排构成味极重的石板干河,各种嶙峋的露头石或散点或成组的摆放,半掩半露;热带棕桐树、各种奇花异木弥漫开的是带有异域风情的气味;中央的大型水景,池壁由浅至深的马赛克处理可把本身浅薄的清水变化成蓝色渐变的梦幻意境。
耳闻喷涌而出哗哗的水声,溶于景内,鸟语花香,“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绪”。
人在不断反省自身中成长,水令人致远,石令人思古。
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通过有意的设计,将人与白然交流的精神境界合并,从而达到“天、地、人”合一。
草花或其他地被植物及石块等组成一些色彩艳丽、灵活多样的花丛、花境、模纹及小景,在草坪的边缘或中心,可以疏密相间、曲折有致地配置。
在这类植物配置中,草花的栽植要根据草坪的空间形式、地形特点灵活掌握。
另外要随季节及时更换品种,保证花开不断,常见的有国庆菊、一串红、万寿菊、太阳花、宝石蓝、鸡冠花、羽衣甘蓝、金盏菊等;模纹和图案植物色彩搭配一定要与草坪的绿色形成较鲜明的对比或较大的色度差,品种一般常用红叶小桨、金叶女贞、小叶黄杨等,而且要及时修剪,保证模纹、图案的清晰、整齐。
四维景观设计绿色房产显然最应与绿色联系在一起。
居住区绿地大致包括区内公共绿地(如老人休息绿地等)、专用绿地(如学校专用绿地等)、道路绿地、住宅组群绿地、宅旁绿地等类型。
值得注意的是,衡量绿地的指标除了绿地面积多少以外,更应强调另外两个指标:即人均绿地面积(区内绿地面积/区内居民数)和绿地占总用地的百分比(区内绿地面积/居住区总用地面积)。
不难知道,同样绿地面积内居住不一样数量的居民,感觉显然是不一样的。
绿色总与环境连在一起,江南的早春最是风景,我想也正是在于一个绿字。
然而绿色之营造应考虑其四维特点,即时空之变化。
时间上应考虑当地的气候状况,使得绿色(花草树木)有春之绚烂、秋之金黄,顺应天时,景色随四季而变;或可侧重一面,突出一季:如可将楼盘建成为桃花源、葡萄沟、批把林、杏花村、幽兰苑、荷花塘、修竹园、梅花弄、杨柳城等,将楼盘园林化,更具诗情画意。
这方面绿城之桂花园系列大致可算个典范,桂花不仅秋季芳香四溢,也是杭州人喜爱的市花。
空间上须注意的是:墙面的绿化(我一直将其称为绿墙工程GREEN PROJEC T ) ,包括墙面和围墙的垂直绿化(如可种些常春藤、爬山虎、凌霄、络石等)、阳台的修饰、窗台的点缀、屋顶花园等;利用白然地形如高地、缓坡、洼地、池塘等(或可人为建造), 使绿色有空间上的变化,其效果远大于单一的同面积的平地;萎叶或常绿以及乔木和灌木等空间布局,使之有高低起伏,远近不同,并要与建筑物轮廓相协调;还应强调的一点是“黄土不见天”的理念,即不要留出哪怕一小块裸地,其往往影响到整个绿色的总体效果,于细微处才能体现大智。
水景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外在观赏性水景的形式有很多种,如流水、落水、静水、喷水等而喷水又因有各式的喷头,可形成不同的喷水效果。
即使是同一种形式的水景,因配置不同的动力水泵又会形成大小、高低、急缓不同的水势。
因而在设计中,要先研究环境的要素,从而确定水景的形式、形态、平面及立体尺度,实现与环境相协调,形成和谐的量、度关系,构成主景、辅景、近景、远景的丰富变化。
这样,才可能做出一个好的水景设计。
内部功能性水景的基本功能是供人观赏,因此它必须是能够给人带来美感,使人赏心悦目的,所以设计首先要满足艺术美感。
水景也有戏水、娱乐与健身的功能。
随着水景的广泛应用,人们己不仅满足于观赏要求,更需要的是亲水、戏水的感受。
因此,设计中出现了各种戏水旱喷泉、涉水池等。
水景还有小气候的调节功能。
小溪、人工湖、各种喷泉都有降尘净化空气及调节湿度的作用,尤其是它能明显增加环境中的负氧离子浓度,使人感到心情舒畅,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水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越大,喷射的液滴颗粒越小,空气净化效果越明显,负离子产生的也越多。
设计中可以酌情考虑上述功能进行方案优化。
环境整体性水景是工程技术与艺术设计结合的产品,它可以是一个独立的作品。
但是一个好的水景作品,必须要根据它所处的环境氛围、建筑功能要求进行设计,并要和建筑园林设计的风格协调统一。
技术可靠性水景设计分为几个专业①土建结构(池体及表面装饰)、②给排水(管道阀门、喷头水泵)、③电气(灯光、水泵控制)、④水质的控制。
各专业都要注意实施技术的可靠性,为统一的水景效果服务。
水景最终的效果不是单靠艺术设计就能实现的,它必须依靠每个专业具体的工程技术来保障,因此,每个方面都是运行经济性在总体设计中,不仅要考虑最佳效果,同时也要考虑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不同的景观水体、不同的造型、不同的水势,它所需提供的能量是不一样的,即运行经济性是不同的。
通过优化组合与搭配、动与静结合、按功能分组等措施都可以降低运行费用。
例如,按功能分组设计,分组运行就可以节省运行费用。
平时开一些简单功能以达到必要的景观目的,运行费用很少;节假日或有庆祝活动时,再分组开动其它造景功能,这样可以实现一定的运行经济性。
水景的生态驳岸的设计的确,我们更愿意强调水景的生态设计,如水景的生态驳岸的设计,主要要考虑以下内容:不同河道断面的选择河道断面的处理和驳岸的处理有密切的关系。
河道断面处理的关键是要设计一个能够常年保证有水的河道及能够应付不同水位、水量的河床,这一点对于北方城市的河道景观尤为重要。
由于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平时河道水量很小。
但洪水来时又有较大的流量,从防洪出发需要较宽的河道断面,但一年内大部分时间河道无水,景观很差。
为解决这种矛盾,可以采取一种多层台阶式的断面结构,使其低水位河道可以保证一个连续的蓝带。
能够为鱼类生存提供基本条件,同时至少满足3 一5 年的防洪要求;当较大洪水发生时,允许淹没滩地。
而平时这些滩地则是城市中理想的开敞空间环境,具有较好的亲水性、适于休闲游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