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睑的解剖结构

合集下载

眼睑手术解剖

眼睑手术解剖

一、皮肤
皮肤缺损的修补
1、直接缝合
一、皮肤
皮肤缺损的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转移皮瓣
一、皮肤
皮肤缺损的修补: 3、游离皮肤移植片 对侧眼睑 耳后 锁骨下
二、眼轮匝肌 眼轮匝肌 ↙↘ 眶部轮匝肌 睑部轮匝肌 ↙↘ 眶隔前轮匝肌 睑板前轮匝肌 ↖↗ ↓ 内眦韧带 外眦韧带
(附着于泪前脊和泪后脊) (附着于眶缘后2mm处 Whitnall结节)
(1)有与睑板相似的硬度,能起骨架作用 (2)表面光滑湿润,不摩擦角膜,且对角膜有润泽功能
目前眼睑缺损常用的修复方法:
(1)小于眼睑全长1/3的缺损,外眦韧带松解+直接缝合 (2)下睑缺损者可取上睑睑板结膜移植片 (3)大的缺损用腭粘骨膜移植片
十一、外眦韧带
外眦韧带是睑板前肌起始的韧带,起于外侧眶缘后 2mm 的Whitnall 结节 两支中至少保持一支完好才能保持重建后的眼睑后部紧 贴睑缘。如果两支均损伤,则应将眼睑通过缝线固定于 眶外侧骨孔中或骨膜上
十三、眉毛位置
眉毛提升是额肌收缩造成 眉毛压低则是眶部轮匝肌、皱眉肌、降眉肌共同作用造 成的 眉毛下方至睑缘距离应大于20mm
十四、
十五、
上睑眶上神经:眶上切痕 下睑眶下神经:眶下切痕
七、穹窿悬韧带(Suspensory Ligment of the Fornix , SLF)
提上睑肌与上直肌间共同肌鞘向前延续的纤维组 织,位于提上睑肌前1/3与上直肌的肌间隙内。距结 膜上穹窿大约2.5mm(2-8mm)。在Muller肌和结膜 间向穹窿部分离时,灯光下所暴露出的增厚的带白 色反光的组织即是SLF SLF前后长约12.2mm(8-15mm),厚度约1.1mm (0.5-1.5mm),形状为底边在前的较长的等腰梯形 上睑下垂手术时,如果SLF被损伤,则可造成结膜 脱垂,SLF前徙于睑板前表面上1/3处可矫正上睑下 垂

《眼科学眼睑病》PPT课件

《眼科学眼睑病》PPT课件

症状
患者自觉眼痒、刺痛和烧灼感,睑 缘充血、潮红、睫毛易脱,且可再 生。
治疗
去除诱因和避免刺激因素,如有屈 光不正应予矫正。可用生理盐水或 3%硼酸溶液清洁睑缘,涂抗生素眼 膏。
眼睑湿疹
定义
眼睑湿疹是一种常见的与过敏有关的皮肤病,发病原因比较复杂,致敏源往往不易查清。
症状
眼睑皮肤刺痒难忍,常因搔抓或热水洗烫导致眼睑红肿、渗出增多、糜烂结痂。
治疗
首先应立即停止对致敏源的使用和接触,加强营养。早期局部使用炉甘石洗剂、3%硼酸 水或生理盐水等湿敷。同时可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苯海拉明等。
CHAPTER 03
眼睑病的药物治疗
局部药物治疗
抗生素滴眼液
抗炎滴眼液
适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眼睑病,如麦 粒肿、结膜炎等。常用药物有氧氟沙 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
症状
眼睑皮下可触及一至数个大小不等的圆形肿块,小至米粒 、绿豆,大至黄豆、樱桃,表面光滑,不与皮肤粘连,边 缘清楚,无触痛。
治疗
小而无症状的睑板腺囊肿无需治疗,待其自行吸收。大者 可通过热敷或向囊肿内注射糖皮质激素促其吸收。如不能 消退,应在局部麻醉下行手术切除。
睑缘炎
定义
睑缘炎是睑缘表面、睫毛毛囊及 其腺体组织的亚急性或慢性炎症
CHAPTER 06
总结与展望
眼睑病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眼睑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的 不断完善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眼睑病的分类更加精 细化,诊断标准也更加科学、准确,有助于 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新型治疗方法的不断涌现
针对眼睑病的治疗方法不断推陈出新,如激光治疗 、微创手术等,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治疗选 择。
症。
02

眼的解剖和生理PPT.

眼的解剖和生理PPT.
血管、淋巴管,出血时不易止血和吸收。
眼 附 属 器 (1)
▪ 眼睑:分上下睑,上界以眉为界,下界不明显,相连处为睑
缘,间隙为睑裂,睑缘睫毛2~3排,有睑板腺开口。组织学
分5层:
(如图所示)
• 皮肤
• 皮下组织(疏松,易水肿出血,血管淋巴丰富,易感染蔓延,外伤 后易愈合)
• 肌层(轮匝肌-面神经,提上睑肌—动眼神经,Müller肌—交感神经)
眼眶
▪ 眼眶:四边锥形体,成人眶深40~50mm,容积 25~28mL,由7块颅骨构成(额、蝶、筛、腭、泪、 上颌、颧骨)。
• 视神经孔 长4~9mm,有视神经、眼动脉、交感神经通 过
• 眶上裂 长22mm,有动眼、滑车、外展神经、三叉神经 第一支、眼上静脉通过,该处受损出现眶上裂综合征。
• 眶下裂 有三叉神经第二支、眶下神经、眶下静脉通过。 • 特点:有眼肌、脂肪衬垫防止外伤;有大血管,无毛细
▪ 分段:
• 眼前段——晶状体平面前 • 眼后段——晶体平面之后部
(如图)
▪ 容积:6.5mL
▪ 眼球壁分三层:
• 外层-纤维膜(角膜、巩膜)
• 中层-葡萄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 内层-视网膜
眼球外层 (1)
▪ 角膜(cornea):位于眼球前极中央,略前凸透明横椭 圆形组织。
• 大小:横径为11.5~12.0mm,垂直径为10.5~11.0mm,前曲率 半径为7.8mm,后面为6.8mm。
有同事一起参加面试,你可以多一份对应聘者的宝贵意见。 三、乘汽车的安全 与客户谈话时,你还要了解客户的需求,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参照客户的需求给他提供一辆符合他需要的车。 我们奉行“机会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请将简历和应聘信寄:安的兰爱298好战姆斯迈尔科姆联合公司人事经理,安娜.塞穆普森收。

眼的解剖

眼的解剖

眼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

也是最能让人感受到其不适或病变的感觉器官。

人眼视觉器官包括眼球、视路和附属器。

人眼的外形接近球形,称为眼球。

眼球壁是包围眼球的一层组织,由巩膜、脉络膜和网膜组成。

眼球壁由外向内可分为三层:纤维膜、色素膜、视网膜。

纤维膜由纤维组织构成,较硬,坚韧而有弹性,对眼球有保护作用,并能维持眼球的形状,似鸡蛋壳一样。

纤维膜又可分为角膜、巩膜、角巩膜缘。

色素膜又叫葡萄膜,具有营养眼内组织及遮光的作用,自前向后又可分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三部分。

虹膜中间有瞳孔。

眼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这三部分加上外层中的角膜,就构成了眼的屈光系统。

房水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前房、后房,约有0.15~0.3ml,它具有营养和维持眼内压力的作用。

晶状体位于虹膜后面,玻璃体前面,借助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联系,是一种富有弹性、透明的半固体,形状似双凸透镜,是眼球重要的屈光间质之一。

玻璃体为无色透明胶状体,充满晶状体后面的空腔里,具有屈光、固定视网膜的作用。

玻璃体和晶状体房水、角膜等一起构成了眼的屈光间质,并且对视网膜和眼球壁起支撑作用,使视网膜与脉络膜相贴。

在外伤或手术中,一旦发生玻璃体丢失,就容易造成视网膜脱离。

眼底顾名思义是指眼睛的底部,也就是眼睛最里面的组织。

它包括视网膜、视神经乳头和视网膜中央血管。

如果眼底有疾病的话,将对视觉有很大的影响。

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变色,视大变小。

人的眼睛除了眼球壁和眼内容物外,还有一些附属器,它们是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和眼眶。

从光学观点看,眼睛可以被看做两个系统:角膜和晶体。

其各表面的中心,近似位于共同轴即光轴上。

光轴通常交视网膜于中心窝鼻侧并稍上方的一点,平均角度倾斜,在水平方向为4~5度(a角),而垂直方向的倾斜略大于1度。

复眼通常在节肢动物(例如昆虫)中发现,通常有很多简单的小眼面组成,并产生一个影像(不是通常想象的多影像)。

在很多脊椎动物和一些软体动物中,眼睛通过把光投射到对光敏感的视网膜成像,在那里,光线被接受并转化成信号并通过视神经传递到脑部。

上睑下垂的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

上睑下垂的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
上睑下垂(blepharoptosis,ptosis)是神经科常见 临床表现,为上眼睑部分或完全不能抬起,致 睑缘盖角膜上缘过多,使受累眼的眼裂较正 常小。引起上睑下垂的原因很多,包括先天 性、外伤、颅内占位、血管病、炎症、脱髓 鞘、变性病、代谢和营养障碍等。此文仅从 神经内科角度对以上睑下垂为主要表现的疾 病做一简要概述。
第二十页,共30页。
线粒体肌病
线粒体肌病:以上睑下垂为主要表现的线粒体肌病主要
是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chronicprogressive external ophthalmoplegia,CPEO)和Kearns-Sayer综合征(Kearns-Sayer syndrome,KSS)。
CPEO多首先出现双上睑下垂,病情缓慢进展,数年后出现
MD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成年人最为常见的肌营养
不良类型,并有后代加重并提前出现现象,由父亲遗传的症 状要比由母亲遗传更严重,患病率约为1/8 000。眼部症状 包括双侧上睑下垂、眼轮匝肌无力、不同程度的眼肌麻 痹以及圣诞树样白内障(christmas tree cataract,出现率接近 100%);
另外还包括多组肌群(主要为肢体远端、面部、颈部等) 萎缩和肌强直,
伴有身体其他多系统受累,出现心脏传导阻滞、智能低下、 生殖系统退化、秃顶等。肌电图呈特征性肌强直放电。
第二十五页,共30页。
先天性单纯性上睑下垂
多数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少数为散发病例。 是婴幼儿最常见的上睑下垂原因,由提上睑肌 发育不良所致。除上睑下垂,患者在下视时会 出现眼睑退缩,即让患者追随视标向下注视时 眼睑运动相对滞后于眼球运动。
海绵窦动静脉瘘:由自发性或外伤引起,在眼部听诊可闻及明显血流 声,压迫同侧颈动脉时血流声消失,压迫对侧颈动脉时血流声加大或 无变化。

眼解剖

眼解剖
脉络膜上腔 大血管层 中血管层 毛细血管层 玻璃膜
脉络膜生理特点
1、暗房作用 2、营养视网膜外五层 3、血液丰富易发生炎症或感染
视网膜
前接锯齿缘,后止视乳头周围,位于眼球内表面 的一层透明组织,外邻脉络膜,内含玻璃体。
解剖标志: 视乳头:纵椭圆形,
淡红色, 1.5mm 黄 斑:视乳头颞侧 缘3mm处, 约1~3mm, 色素 较多
视 网膜
生理特点:
1、视乳头
没有视细胞、无视觉、生理盲点
2、视细胞
视杆细胞:弱光(暗视觉) 视锥细胞:强光(明视觉)
色觉
3、黄斑
视细胞密集,中心凹处只有视锥细胞,为视觉最敏锐处
4、视色素
视蛋白+Vit A 视杆细胞——视紫红质 视锥细胞——视紫蓝质、视紫质、视青质
——红锥、绿锥、蓝锥
5、光感觉器电位:
修复依靠周围细胞的滑行和增大
角膜透明性保持与解剖的关系
(1) 无血管、无色素 (2) 纤维小板晶格状排列 (3) 上皮、内皮屏障作用 (4) 泪膜
角膜营养来源
1、角膜缘血管网 2、房水 3、空气
角膜的神经支配
三叉神经节 状神经丛 下神经丛
睫状长神经 失去髓鞘分叉 终末小球
环 上皮
角膜缘
临床定义:角巩膜移行区,半透明, 宽约1.5-2mm,上 下宽>内外宽 解剖定义:前界为前后弹力层终端的连线;后界为自巩膜 突向眼球表面作的垂直线;又以Schwalbe线为界分前后 两部分,后部内表面含小梁网和巩膜静脉窦
巩膜的组织结构
巩膜上层:纤维组织松弛,血管丰富 实质层:结缔组织/弹力纤维,紧密,血管少
近角膜处环形排列,其它部位与眼子午线同 巩膜内层(棕黑层):弹力纤维多于基质层,

眼科学讲眼部解剖

眼科学讲眼部解剖
上睑的动作。
位于眼睑皮肤内的腺体, 分泌油脂和汗液,保持
眼睑湿润。
眼睑的功能
01
02
03
04
保护作用
眼睑能够阻挡外界物质进入眼 内,保护眼球免受损伤。
湿润作用
眼睑分泌的油脂和汗液能够保 持眼球湿润,防止干涩。
眨眼功能
眼轮匝肌的收缩能够使眼睑快 速闭合,起到眨眼的作用,清
洁眼球表面。
维持眼球形态
提上睑肌的收缩能够维持眼球 的正常形态,防止眼球下垂。
视神经
将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信号传送到大脑,是视觉信息的主要通道。
眼肌神经
控制眼球运动的肌肉,使眼球能够跟随目标移动。
自主神经
调节眼部血管、瞳孔等自主功能。
视觉感知
形状感知
通过视网膜上的视细胞识别物 体的形状、大小、方向等信息 。
深度感知
通过双眼视差、遮挡关系等 判断物体的远近和深度。
颜色感知
通过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 识别颜色信息。
分泌功能
眼外肌能够使眼球进行上下左右及旋转运 动,使眼睛能够跟踪和聚焦移动的物体。
泪腺能够分泌眼泪,保持眼球表面的湿润 和清洁,防止感染。
眼部解剖的重要性
眼部解剖是理解视觉生理和病理的基础,对于眼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眼部解剖结构的异常可能导致视觉障碍和其他眼部疾病,了解眼部解剖有助于疾病 的诊断和治疗。
眼动脉
为眼部提供营养,同时负责向眼球后部组织 输送血液。
睫状后短动脉
为视网膜外层提供血流,部血液回流,将眼部代谢产物输送至 全身。
眼部神经
视神经
负责视觉信号的传递,将光线信息从 视网膜传至大脑。
动眼神经
控制眼球运动,包括瞳孔括约肌和睫 状肌。

2-眼的组织解剖与生理

2-眼的组织解剖与生理

图4 正常OCT
图5 弥漫性视网膜水肿:视网膜神经 上皮层增厚,层间多个小囊泡
图6 黄斑囊样水肿:黄斑中心凹神经上 皮层间多个囊泡呈蜂窝状
图7 黄斑前膜:视网膜内界膜前一层高反射 组织,紧贴于视网膜表面
OCT检查
图8 黄斑前膜伴黄斑牵拉:黄斑前高反 射线性信号牵拉黄斑中心凹
图9 黄斑脱离: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全层脱 离,隆起较高,其下为光学清晰的暗区
眼前表面结构与泪器


组织
eye lids
覆盖于眼球前面的保护性帘状
上睑 睫毛
泪阜
外眦
内眦
下睑
睑缘
泪小点
眼睑的组织结构
1. 皮肤 2. 皮下组织 易水肿 薄、有弹性 疏松结缔组织,
3. 肌层 眼轮匝肌、提上 睑肌、Muller肌 4. 睑板层 5. 睑结膜层 睑板腺、“支撑 ” 薄、透明、光滑
眼的组织解剖与生理
***
• 图片
学习目标
• 掌握眼表上皮、眼球结构及功能,眼部
的血液供应及房水循环途径。
• 熟悉眼肌的分类及功能、眼部的神经支
配及视路。
• 了解眼眶及泪器的解剖。
眼的组织解剖
眼表结构:上、下睑缘间到眼球前面的整个黏膜 上皮衬里,包括角膜和 结膜 眼球 视觉传导系统 眼眶及内容物 也可分为:眼球 眼附属器(眼睑、结膜、泪 器、眼眶、眼外肌)
眼球壁内层
视网膜
retina
• 透明组织膜外靠脉络膜 内靠玻璃体 • 起于锯齿缘 连接睫状体 止于视乳头连接视神经 • 重要结构 视盘 黄斑
视盘 optical disc 视乳头optic papilla
• 直径 1.5mm×1.75mm • 视觉纤维汇集点,神经与 血管在此通过 • 无视细胞 生理盲点 • 中央有小的凹陷称视杯 • 视网膜中央动静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睑位于眼球的前方,可以保护眼球免受外伤、强光、烟尘、异物等的损害,通过眼睑收缩弓I起睑裂大小的变化,可以协助瞳孔调节进人眼内的光线。

眼睑的解剖结构
眼睑分为上睑和下睑,上睑以眉毛为界,下睑与周围皮肤相延续,无明显分界。

部分人在上睑表面靠近睑缘处有一横沟,称为上睑沟,为提上睑肌纤维附着于眼睑的皮下组织牵拉所致,睑裂张大时此沟最为明显,即为双重睑。

下睑沟不如上睑沟明显。

眼睑的游离缘称睑缘,上、下睑缘间的裂隙称为睑裂,为结膜囊的入口。

上、下睑缘在内外侧相接合处分别称为内眦和外眦。

内、外眦之间的距离称为睑裂长度,成人约为27~28mm。

眼自然睁开平视前方时,上睑覆盖至角膜上缘下2~3mm,下睑则与角膜下缘相切,上下睑缘中点间的距离称为睑裂高度,成人平均为8mm。

外眦角呈锐角,夹角约30度至40度,极度睁眼时可呈60度角。

内眦略钝圆,不直接与眼球相接触,其与眼球之间有一小三角形空隙,为泪湖。

其中有一椭圆形红色小隆起,称为泪阜,泪阜外侧有一淡红色新月形皱褶称为半月皱襞,半月皱襞为退化组织,相当于低等动物的第三眼睑,可允许眼球向外侧充分运动。

上、下睑缘的宽度约2mm,表面光滑,每一睑缘分为前、后两唇,前唇钝圆,以睑皮肤为分界,有2~3行睫毛由此生出;后唇较锐利,以睑结膜为界,与结膜成直角并与眼球表面相接触,后唇的正前方有睑板腺的开口。

前、后唇之间有一条浅灰色细线,称为灰线,手术时沿灰线可以将天津254医院地址眼睑襞裂为前部和后部,前部包括皮肤、皮下组织及眼轮匝肌,后部包括睑板和结膜。

上下睑缘内眦处各有一小的隆起,称为泪乳头,其中央有一小孔为泪小点,为泪小管的开口。

结膜囊的泪液从泪小点导向泪小管,最后排入鼻腔。

睫毛从上下睑缘的前唇生出,为粗杆的短毛,具有遮尘及蔽光的作用。

上睑的睫毛较长,约100~150根,排列为2~3排,向前上方呈110度~130度弯曲;下睑睫毛稍短,约50~75根,向前下方呈100度~110度弯曲。

因此闭睑时,上下睑的睫毛并不交错。

睫毛毛囊的神经末梢丰富,对触觉非常敏感,可引起瞬目反射。

睫毛可不断更新,被拔除后,一般10周左右即可达原来长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