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设计公司创业经历

合集下载

名人励志故事:乔布斯的故事

名人励志故事:乔布斯的故事

名人励志故事:乔布斯的故事一天早晨,乔布斯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却并没有变成一只巨大的甲虫。

他还是他,史蒂夫·保罗·乔布斯,英俊耀眼的单身汉、才智湍飞的亿万富翁,新一代美国梦的代言人。

但现实延续了睡梦中黏稠的不安感。

这是 1985 年 4 月 12 日。

十几个小时前,乔布斯和自己的合伙人约翰·斯卡利吵翻,随后被自己亲手创办的公司,苹果电脑的董事会释去权力。

这个硅谷王子就此被放逐。

他开始了一段漫长、孤独、充满考验的旅程。

这旅程极为私人化,也不起眼,以至于外界更愿意注重其生平的两段光鲜时刻,他旅途的「起点」和「终点」。

旅程的一端,是电闪雷鸣般的天才早成。

1977 年至 1984 年,他就像站在一个喷薄冲天的火山口,用短短八年时间撕开沉闷的科技世界:他和沃兹尼亚克掀开了个人电脑时代的幕布,创造了福特汽车上市之后的 IPO,并开发出一台将人类拉入图形界面时代的电脑,麦金塔。

而旅途的另一端,则是烈火燎原似的重整河山。

1997 年至今的十二年里,乔布斯如魔术师般从袖筒里取出一款又一款令观者惊叹,随后改变商业世界的电子产品:果冻质感的电脑、冰块一样的台式机、晶莹剔透的 iPod,以及一台魔力无穷的手机。

更不用提他所拥有的另一家公司推出的那些动画电影:争宠的牛仔玩具、父爱无边的小丑鱼和情深不退的机器人,嬉笑怒骂皆成票房。

从未有人否定乔布斯的天才。

这个大学只上了一个学期,从未专门研究过编程的穷小子竟成为了科技业最经久不衰的标志人物,且在25 岁时就身家过亿。

在多灾多难的 21 世纪,他几乎是的超级明星CEO:人们说他以一己之力改变了电脑、音乐、手机、动画甚至零售业。

过去 9 年里,苹果公司的股票涨了大约五倍。

而 2006 年他以 74 亿美元将 Pixar 出售给迪士尼时,投资回报高达 1500 倍。

但除了近年迫不得已注重其体重变化,人们很少谈及乔布斯的进化。

似乎过去三十年间,他一直是那副样子:具有完美主意倾向的理想主义者、一个能把技术与品味结合的商业艺术家,以及一个兼具火的热烈与冰的冷峻这两种性情的暴君。

创业者心路历程分享

创业者心路历程分享

创业者心路历程分享创业,这个词在如今的社会中并不陌生。

越来越多的人怀揣着梦想,投身于创业的浪潮中。

但真正的创业之路,远比想象中更为艰辛和曲折。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作为创业者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

在决定创业之前,我和大多数人一样,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

每天朝九晚五,虽然稳定,但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

内心深处一直有个声音在呼唤:我要做出一些改变,我要追求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我终于下定决心辞去了稳定的工作,选择了一个自己感兴趣并且看好市场前景的领域——互联网电商。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创业的初期,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资金问题。

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很多想法都无法落地。

为了筹集资金,我四处奔波,找亲戚朋友借钱,甚至考虑过银行贷款。

那段时间,压力巨大,常常夜不能寐,担心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是否会让家人和朋友失望。

资金问题解决后,团队组建又成了摆在我面前的一道坎。

想要找到志同道合、能力出众又愿意和我一起打拼的伙伴并非易事。

我在各大招聘网站上发布招聘信息,参加各种创业交流会,希望能够结识到合适的人才。

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组建了一支虽然规模不大,但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团队。

接下来就是产品的研发和推广。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无数的技术难题和市场挑战。

产品的设计需要不断地修改和完善,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市场推广也需要不断地尝试和创新,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产品。

记得有一次,我们为了赶一个项目的进度,整个团队连续加班了一个星期。

每天都工作到凌晨,累了就在办公室的沙发上躺一会儿。

虽然辛苦,但大家都没有抱怨,因为我们都知道,这是为了我们共同的梦想在努力。

除了内部的问题,外部的竞争压力也不容小觑。

市场上同类型的产品层出不穷,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必须不断地优化产品,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成本。

同时,还要时刻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策略。

这需要我们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快速的决策能力。

在创业的道路上,失败和挫折也是不可避免的。

公司三段历程走心文案

公司三段历程走心文案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

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一家公司从初创到壮大,离不开无数次的拼搏与坚持。

今天,让我们一同回顾这家公司的三段历程,感受其中的心路历程,见证匠心传承的力量。

一、破茧成蝶——初创时期那是一个充满梦想的年代,一群怀揣激情的年轻人,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他们就是这家公司的初创团队。

在那个没有经验、没有资源、没有人才的艰难时期,他们凭借着对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一步一个脚印,逐渐在市场中崭露头角。

那段岁月,充满了艰辛与挑战。

他们常常为了一个技术难题彻夜研究,为了争取一个客户,不辞辛劳地奔波于各地。

正是在这样的磨砺中,公司逐渐形成了“团结、创新、务实、高效”的企业精神。

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是公司在最困难的时候,一位老员工主动放弃了其他高薪工作,选择留在公司,和我们一起共渡难关。

那一刻,我们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也坚定了前行的信念。

就这样,在风雨中,公司像破茧的蝴蝶,艰难地成长起来。

二、扬帆起航——成长时期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公司逐渐步入了成长期。

这个时期,公司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个阶段,公司开始注重品牌建设,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公司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培养专业的人才队伍。

同时,公司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发生在公司成功研发出一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这项技术不仅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更使公司在行业中占据了领先地位。

从此,公司开始扬帆起航,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在这个时期,我们遇到了许多优秀的合作伙伴和客户。

他们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支持和帮助,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稳。

我们深知,这一切的成功都离不开他们的陪伴和支持。

三、匠心传承——成熟时期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成长为行业的领军企业。

在这个阶段,公司更加注重企业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我们深知,匠心精神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个人创业经历故事500左右字

个人创业经历故事500左右字

个人创业经历故事500左右字作为一个创业者,我始终相信个人的梦想和努力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我想与大家分享我个人的创业经历故事。

一、初心与抉择从小我就对创业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源于我父母的经历和教育背景。

他们是一对创业夫妻,通过艰苦奋斗创办了一家小型企业。

他们的成功经历对我的影响不可磨灭,我也渴望有一天能够像他们一样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

二、挫折与启示在我的创业道路上,我曾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

当初我从事的行业竞争激烈,市场需求也不稳定,我遇到了许多困境。

然而,正是这些挫折和困难锻炼了我的意志力和创新能力。

我开始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案,并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创业策略。

三、创业的机遇与成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发现了一个市场潜力巨大的领域。

我深入调研,分析市场和竞争情况,并制定了详细的创业计划。

通过与潜在合作伙伴的洽谈和市场推广,我成功地将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并迅速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和信任。

我的创业项目逐渐获得了规模化发展,并取得了初步的商业成功。

四、持续学习与成长然而,成功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为了确保我的创业项目能够持续健康发展,我始终保持着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态度。

我积极参加行业相关的培训和研讨会,通过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我还与业界专家和同行交流和合作,不断寻求新的合作机会和创新点,为我的创业项目注入新的动力。

五、未来展望与感悟回顾自己的创业经历,我深有感悟。

创业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创造财富的过程,更是一次对自己能力和坚持的考验。

创业需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毅力和勇气去面对困难和挫折。

同时,我也意识到创业需要我们始终保持学习的心态,不断适应和应对市场的变化。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眼界,我们才能把握住创业的机遇,实现自己的梦想。

总结:个人创业经历故事的五个方面,分别从初心与抉择、挫折与启示、创业的机遇与成功、持续学习与成长以及未来展望与感悟来进行论述。

个人创业经历3篇

个人创业经历3篇

个人创业经历第一篇:起步篇我是一个喜欢尝试新事物和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早期曾经在一家国际公司工作多年,但在一次受益匪浅的商务旅行中,我的市场创意被公司高层否决了,这使我不满并开始考虑自己创业的想法。

起初,我的想法比较模糊,只是有个大致的方向:做一家与环保、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公司。

然而,我并没有相关的经验和技能,需要从头学习和积累。

于是,我开始在好奇心驱使下,阅读了一些传记和成功创业者的经验分享,也去相关的研讨会和会议参加。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渐渐明确了自己的创业方向:做一家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并降低环境风险的咨询公司。

这个想法源于我在公司工作的经历,我发现许多企业并不知道如何更好地管理与环境保护有关的风险,也缺乏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同时,环保行业是一个市场空间巨大的行业,我相信自己可以在这个领域有所发挥。

然而,创业才刚刚开始,并不是说有了一个想法就万事大吉。

实际上,创业初期的辛苦是必须经历的。

我开始撰写商业计划书,并联系各个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此外还要多次寻找投资者以及将大量时间用于市场调查和业务研究。

这个过程并不像想象中那么轻松,需要同时考虑公司的短期和长期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我的信念和毅力得到了考验,许多困难和问题开始出现。

有些投资者并不认同我的想法,有些专家认为我在这个行业无法获得成功。

这些质疑和反对让我开始怀疑自己的想法和能力。

但我仍然坚信自己的信念,认为只要一直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毅力,总会迈过所有难关。

终于,在几个月后,我成功了第一笔投资,并将公司正式成立。

初创期的公司规模很小,只有我一人,但我充满信心,希望自己的想法能够继续发展。

第二篇:发展篇创业的初期是最艰难的阶段,但也能够获得最多的成就感。

公司成立后不久,我获得了一份大小合适的项目,开始了第一笔业务。

在此之后,我继续研究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风险,推广公司的理念,联系了更多有需要的企业,公司业务也慢慢增加了起来。

公司的另一项成功是建立了优秀的专业团队,我开始寻找志同道合的合伙人和员工。

创业者的心路历程分享

创业者的心路历程分享

创业者的心路历程分享创业者是现代社会中充满活力和勇气的群体,他们追求创新、追求梦想,在艰苦的创业道路上奋力拼搏。

本文旨在分享创业者的心路历程,探讨他们所面临的困难、挑战和成功。

一、初创期:激情与艰辛并存初创期对于任何创业者来说都是最艰难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创业者需要有一颗勇气和决心满怀希望的心,并且准备好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刚开始时,创业者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并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市场调研,了解需求和竞争对手。

同时,他们还需要思考如何融资、如何扩大团队等问题。

在初创期,创业者经常会面临时间和资源的压力。

他们需要在可用的资源范围内,高效地安排时间和人力资源,并且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

此外,创业者还必须学会有效地解决问题和合理地分配资源,以保持公司的健康发展。

二、发展期:团队建设和市场拓展当创业公司成功度过初创期后,进入到发展期,这是一个艰巨而令人兴奋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创业者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的团队,培养并留住人才,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创业者还需要开拓市场,扩大业务,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团队建设是发展期非常重要的一环。

创业者需要找到志同道合的团队成员,共同分担风险和压力,互相激励和支持。

他们需要领导团队,给予员工明确的目标和奖励机制,以保持团队的凝聚力和活力。

市场拓展是发展期的重中之重。

创业者需要深入了解客户需求,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并不断优化产品或服务,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同时,他们需要善于寻找和利用市场机会,探索新的业务领域,推动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三、成长期:创业者的成长与困局在公司逐渐发展壮大的阶段,创业者需要面对新的困局。

他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提升自己的管理和领导能力,以应对组织的变化和扩大规模的挑战。

同时,与公司一起成长的团队也需要更多的管理和发展支持。

创业者在成长期需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和定位,并与团队共同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目标。

他们需要善于沟通和协调,激发团队成员的潜力,保持良好的团队氛围。

早晨设计公司创业经历

早晨设计公司创业经历

上一贴栗子同志的问题大概是这样的:我目前的公司也面临一个问题:很多优秀的设计师到了一定年限,公司不可能在无限制的加薪水,如何能留住人才,留住和公司一起创业的元老,毕竟我们没有机会上市,不可能给员工承诺期权,股票啥的,有什么好办法呢,希望能得到一些帮助,真诚的感谢!很关心早晨设计的设计合伙人制度是如何出笼的,在什么条件下,具体如何运作,如何平衡老板和员工收入由原来的薪水制,变成了分成制,这种模式能够解决目前早晨存在的设计师流动的问题吗?谢谢,就这个问题。

我的回答:1997年我出来创业出于两个原因,第一:那一年索罗斯洗劫了泰国、新加坡和香港,亚洲爆发了金融危机,北京的广告行业遭受重创,据说那一年倒了300家广告公司。

大家人心惶惶的,公司里没有一个现实的发展规划,我看不到我自己的未来,换了几家公司之后觉得天下乌鸦一般黑。

于是我想出来创业,给自己起了个名字:魏来;给我的工作室起了个名字早晨。

第二:我那时候已经厌倦了低档设计师的生活,比如天天加班;熬夜做无聊的事情;修改再修改不知为了什么?笔稿再笔稿,设计师在客户面前就像一群摇尾乞怜的狗;我真的厌倦了,于是我对同事说:我们自己干吧,我们不加班,不熬夜,不做不喜欢的设计,不笔稿行贿,不陪客户吃饭……他们俩说好,他们是我们公司的AE徐漫天小姐和设计师小东,我们三个人在我们家成立了早晨设计。

陈斐(那时还是我的哥们)帮我把我的单人床抬出了我的卧室,我们开张了。

几个月之后,我们花完了所有的钱,打完了所有的电话,能想的办法都想了,我们还是不见起色,于是我们决定散伙,徐漫天临走给了我一个电话号码,说是今天她联系的一个新客户,不知道有没有希望,公司只剩下我一个人,我也开始准备找工作。

出于无聊给那个电话拨通了,接电话的是朱老师,普利生集团的创始人之一,今天她还是我的客户和朋友,2002年我们买远洋天地房子的时候还是她借给我50万块钱,要不是这个电话,你们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会有一个叫早晨设计的破设计公司,因为它早该倒闭了。

公司创业历程演讲稿范文

公司创业历程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们公司的创业历程。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们的公司已经走过了无数风雨,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如今已经成为了行业内的佼佼者。

下面,就让我带领大家回顾一下我们的创业历程。

一、初创阶段:梦想起航记得那是在2010年,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市场对新兴产业的渴求日益增长。

我们几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怀揣着梦想,毅然决然地投身于创业大潮。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我们决定成立一家专注于科技创新的企业。

在初创阶段,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市场竞争激烈等。

然而,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于是,我们白天四处奔波,筹集资金;晚上加班加点,研究技术。

在无数个不眠之夜,我们终于完成了公司的注册,正式踏上了创业之路。

二、成长阶段:砥砺前行公司成立后,我们迅速投入到市场调研和产品研发中。

经过一番努力,我们成功推出了一款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在此期间,我们不断优化产品,提高服务质量,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我们开始注重团队建设。

我们坚信,一个优秀的团队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因此,我们广纳贤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员工。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范围不断拓展。

三、发展阶段:厚积薄发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的公司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此时,我们开始思考如何将公司推向更高的层次。

为此,我们加大了研发投入,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断提升产品品质。

在市场拓展方面,我们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同时,我们注重品牌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知名度。

在这一阶段,我们的公司取得了显著的业绩,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未来展望:共创辉煌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将继续秉承“创新、务实、共赢”的企业精神,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

同时,我们将加大研发投入,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贡献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贴栗子同志的问题大概是这样的:我目前的公司也面临一个问题:很多优秀的设计师到了一定年限,公司不可能在无限制的加薪水,如何能留住人才,留住和公司一起创业的元老,毕竟我们没有机会上市,不可能给员工承诺期权,股票啥的,有什么好办法呢,希望能得到一些帮助,真诚的感谢!很关心早晨设计的设计合伙人制度是如何出笼的,在什么条件下,具体如何运作,如何平衡老板和员工收入由原来的薪水制,变成了分成制,这种模式能够解决目前早晨存在的设计师流动的问题吗?谢谢,就这个问题。

我的回答:1997年我出来创业出于两个原因,第一:那一年索罗斯洗劫了泰国、新加坡和香港,亚洲爆发了金融危机,北京的广告行业遭受重创,据说那一年倒了300家广告公司。

大家人心惶惶的,公司里没有一个现实的发展规划,我看不到我自己的未来,换了几家公司之后觉得天下乌鸦一般黑。

于是我想出来创业,给自己起了个名字:魏来;给我的工作室起了个名字早晨。

第二:我那时候已经厌倦了低档设计师的生活,比如天天加班;熬夜做无聊的事情;修改再修改不知为了什么?笔稿再笔稿,设计师在客户面前就像一群摇尾乞怜的狗;我真的厌倦了,于是我对同事说:我们自己干吧,我们不加班,不熬夜,不做不喜欢的设计,不笔稿行贿,不陪客户吃饭……他们俩说好,他们是我们公司的AE徐漫天小姐和设计师小东,我们三个人在我们家成立了早晨设计。

陈斐(那时还是我的哥们)帮我把我的单人床抬出了我的卧室,我们开张了。

几个月之后,我们花完了所有的钱,打完了所有的电话,能想的办法都想了,我们还是不见起色,于是我们决定散伙,徐漫天临走给了我一个电话号码,说是今天她联系的一个新客户,不知道有没有希望,公司只剩下我一个人,我也开始准备找工作。

出于无聊给那个电话拨通了,接电话的是朱老师,普利生集团的创始人之一,今天她还是我的客户和朋友,2002年我们买远洋天地房子的时候还是她借给我50万块钱,要不是这个电话,你们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会有一个叫早晨设计的破设计公司,因为它早该倒闭了。

2000年我在书店里看见了悦目堂和理想公司相继出版的设计年鉴,我羡慕死了,对于只身打拼的我来说,那时候张京和绍新就是遥远的山峰。

于是我一咬牙,把早晨设计一年来赚的所有的钱,也就是三万二千块钱,给了雅昌的彭岱,让他给我印一本设计年鉴,他当时根本看不起我,他但是肯定不知道,这个家伙的第五本年鉴给了他100万块钱,要是知道他一定会对我好点,起码会给我倒碗水,是的彭岱当时收了我全部的家当,没有给我一口水喝。

那时候龙之美书店是北京唯一的广告书店,我没有钱我只能去看书,看着那满墙的书,我幻想拥有一个图书馆,可是我没钱买,但是我可以偷,我被徐智明(龙之媒的创始人)抓住但他没有送我去派出所,是否他当时知道几年后他可以代理我全部的写作?我的第一本年鉴在雅昌印好后,我交给徐智明,摆在他书店最显著的地方,早晨设计开始受人关注。

2003年早晨设计已经成了北京知名的设计公司,可是我的烦恼随之而来,因为伴随着我的业务越来越多,我开始放弃我的理想,我们加班,我们熬夜,我们摇尾乞怜,我们……我以前所有讨厌的东西全来了,设计师纷纷离开我,在背地骂我,我突然变成了我以前的老板,那个最可恶的家伙。

我不能这样下去,因为早晨设计成立的时候我们有誓言:我们不加班,不熬夜,不做不喜欢的设计,不笔稿行贿,不配客户吃饭,这是我们说好的,这才是早晨设计,一个好的设计公司。

于是2003年对我非常重要,我开始思考怎样经营一下设计公司,把它经营成伟大的公司,而不是大公司。

我出国考察,去五角、去landor、去福斯特;去旧金山、纽约、伦敦……旅行让我有了很大的收获。

我发现国际著名的设计公司与我们的区别有三个:第一:公司里孩子少老头多,世界上优秀设计师的黄金年龄是35到45岁,因为这时候他们已经拥有了很好的收入,他们懂得生活,懂得奢侈。

这不是我说的是五角的合伙人说的,他说:能够消费得起设计的人才佩当设计师。

第二:著名设计师都成长于著名公司,他们在那里可以工作十几年或几十年。

第三:著名的设计公司都非常优雅,都像是美丽的博物馆。

我决定我要以国际著名设计公司为榜样,但是首先我要留住我的合作伙伴,让他们相信我,相信我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30岁以后我们不改行,我们做一辈子设计师,当一个时尚的老头,当一个能够消费得起设计的人。

这就是我要改革的前因,当时早晨设计百分之百属于我一个人,今天早晨设计百分之百不属于我一个人。

我能够选择今天的生活方式是我的运气,首先因为我幸运地认识了很多人,这些人都是精英,他们大部分是我的客户以及客户的朋友,我有一个优点倒是真的,就是我总是能和我的客户交上朋友,不是酒肉朋友,也不是桑拿朋友,更不是夜总会朋友,是真正友谊层面的朋友。

我们发展成这养的模式,与我的一些客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一个人是何杰,他是著名的做企业购并的律师,我们都为远洋地产服务,他负责地产上市的工作,我负责上市形象的准备,于是我们认识了。

他很喜欢我,请我为他们公司设计一些东西。

我就有机会向他请教,因为他是企业架构的专家,我把我的情况跟他一说,他想都不想就说合伙制,只有这个行得通,因为你们是脑力劳动,公司资产负债表几乎等于零,你们的工作和律师一模一样,律师事务所可以做到一千人,你们也能,但上不了市,你们就合伙制吧。

那时候我根本不懂什么是合伙制,何律师说见过美国的议会吧,我说见过,他说就是那样。

我说那公司听谁的,他说大家呀?少数服从多数,但是创始人会有一些特权,比如创始人一票顶三票。

我说:那管什么呀?那公司不就不是我的了?他说:这种公司本来就不是你的,企业核心价值就是人才,人家一走什么都带走了,你什么也没有。

这就是我对合伙制最初的理解,可以说我是拒绝的,非常的抵触。

股份制不行吗?假装大方地给点所谓的干股,不就等于空头支票吗?对于老板来说,不疼不痒的。

于是我开始学习和研究这个行业,于是我发现,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有着本质的不同。

传统产业的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资本,你当老板的理由非常简单:我有本钱。

厂房是我租的,机器是我买的,所以我是老板,在这里干活的员工想自己当老板可不容易,即使你学会了技术、学会了管理、学会了市场也没有用,因为你没有本钱。

所以公司法最核心的东西就是保障本钱(资本)的安全。

创意产业可不是那一套,因为这一行不需要本钱,这一行的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人才。

只要有人找你干活,你就可以自己当自己的老板,根本不用管考虑本钱,没有办公室在家里干行不行?再不行在星巴克干不就得了,接待客户想创意都合适……所以传统产业的那些管理经验和办法,对于创意产业根本没有用,哦?你让我打卡?规定我产量或是什么鬼任务额?你让我无怨无悔地加班加点?那我就不干了行不行?别听那些老板骗你说给你股份的鬼话,要是真给你就让他把你的名字和所持股份比例写在营业执照上,于是谎言不攻自破。

因为只要你拥有了一个企业的股份,你就享有了分红的权利,你就可以不用来上班了,年底带着会计找他分红来就行了,这是法律规定的。

创意产业最害怕的就是这种“死人吃活人”,股东一多企业就承受不了了,肯定会倒闭。

经过学习我找到何律师说看来只有一条路,同桌吃饭各自掏钱,AA制?这就是合伙制。

他说:“你很聪明。

”在这个期间,我又跟王中磊请教,那时候我为华谊兄弟做设计,他经常来我们公司。

我发牢骚说设计师太有个性,真难管理呀。

他笑着说:导演难管理还是演员难管理?还是设计师难管理?我当然知道前两个更加复杂,于是跪拜请教。

他说:关键在于你们这些开设计公司的人,都是自私和狭隘的人,你们剥夺了设计师的署名权,名誉权,设计师给这你们工作得不到荣誉,得不到成就感,当然不开心,人不是完全为了钱。

你看看你们设计行业,著名的设计师都是老板?可是当了老板之后的设计师哪里还有创造力?你们的创造力不都是那些普通的设计师吗?你们干嘛剥夺他们成为著名设计师的权利,你们应该帮助他们成为著名设计师呀!“可是他们出了名,离开我怎么办?”“那是天经地义的,谁又不是谁的奴隶!不这么做人家会更快地离开你。

”所以,平心而论,早晨设计的体制改革并不难,但是改了三年都是我内心的挣扎,把我的企业真正的分给我的伙伴,它的目的就是依赖人才,保护人才,留住人才。

它的做法就是让一个有志于设计行业的青年,用5到10年的时间成为中国著名设计师,让设计成为他可以终身依赖的职业,让我们的合伙人成为上流社会的成员。

我想让早晨设计成为中国的华谊兄弟,十年以后,你上网寻找中国著名设计师,假如有50个人,25个来自早晨设计,那25个是其他公司的老板。

哈哈,如果真是那样,我就成功了!这就像王中磊不是一个演员,也不是一个导演,但不耽误他在那个行业的作为。

我还和雅昌的万杰学习生产管理、和画廊老板们学习艺术人才代理制、和志鸿集团(中国教育图书第一品牌)的李总学习怎样规模化……简单来说,合伙制是商业行为里最原始的合作形式,但是至今还是很多行业必行的方式,比如律师事务所、基金管理公司、建筑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等……它的生存和维系不靠合同,而依赖公平的分配制度、民主的决策模式以及合伙人之间的友谊。

合伙制就是议会制,它的股份是不可以带走的,当你离开了这个团队你只能带走大家的祝福。

也就是说15年之后,当我退休的时候,早晨设计除了发给我一个终身荣誉员工的奖状之外,它就再也不属于我了,原来属于我的股份会被重新平分。

这就是上个星期我们合伙人会议还说的事,我们一定要尽快完善我们的各种决策制度的民主化,等到我们这些创始人退休的时候,交给继任的年轻人一个漂亮的早晨。

如果真是那样,我们这六个人就为中国设计行业创造了一间伟大的公司。

我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是因为我创业的时候就已经厌倦了那种低档设计师的生活。

我今天郑重的告诉大家,我早就不是一个设计师了,我2003年以后就很少设计过什么,那些作品都是我的合伙人和早晨设计的设计师的杰作,你们可以不喜欢我,诋毁我,但你们不要诋毁他们,他们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设计师。

你问我是谁?我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设计企业家。

最后我想说,向华盛顿们致敬,因为他们创造的不仅仅是政权,更重要的是维系平等权利的规则,这种天赋人权的规则已经延续了200年,目前看着还可以吧,毕竟我们还没有想出更好的方法。

而我们从事的商业设计,以及所有可以规模化的脑力劳动,大多都诞生在这个国家……早晨设计魏来2009年3月22日听说过早晨设计,却从来没仔细了解过。

当我无意中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说自己真的有一种遇到知音的感觉。

或许大多数的设计师都会有这种想法吧。

整天没命的工作,整日加班、熬夜弄得疲惫不堪不说,还要应付某些客户稀奇古怪的要求。

是啊,这不正是‘低档设计师’的生活么~~什么时候能成为可以消费得起设计产品的设计师呐~~不断地充实自己吧,毕竟还年轻~~~定好目标,努力吧~~世界上优秀设计师的黄金年龄是35到45岁加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