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布局对商业网点的影响[知识研究]

合集下载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分析
1.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的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是交通运输线路的基础因素,其影响逐步减弱。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地形
平原
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弯曲或开凿隧道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避开断层地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2012年与1980年比较,该城市 ( ) 交通发展促使城区面积向东大规模扩展 城区发展和交通建设不受河流影响 多层次的立体交通网络尚未形成 老商业中心服务范围变小
A
2012年,该城市新建商业中心 ( ) 沿河流两岸分布 沿环线高架路分布 位于城市交通干线交会处 围绕老商业中心均匀分布
选择题 读“运价定价方式随运输距离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
1.在南京主城区的投币公交车,在城区内均为1元(空调车2元); 地铁一号线则是多个站点,票价2~4元不等。公交和地铁运输的定价方式分别是 ( ) A.公交是a——距离比例定价 B.地铁是b——均一定价 C.地铁是c——远距离递减定价 D.公交是d——均一定价 2.如果图中a、c代表公路与水运运价与运输距离的关系,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代表水运运输 B.c代表公路运输 C.a运输方式适合短途运输 D.c运输方式适合短途运输

考点29 交通与聚落、商业网点

考点29  交通与聚落、商业网点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一、交通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一)表现——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案例:1、株洲市——沿铁路发展起来的——“火车拉来的城市”(京广线、浙赣线、湘黔线)2、日本筑波市——沿南北中轴路发展——“科学城”(二)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案例:扬州市兴——京杭运河的开通衰——京杭运河的淤塞;京沪铁路的发展;沿海航线的发展再兴——宁启铁路、润扬大桥、高速公路二、交通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分布密度、分布位置案例之一:山区商业网点密度小,平原商业网点大案例之二:商业网点布局原则——交通最优原则;市场最优原则交通最优原则——市区环路边缘、市区边缘高速公路沿线1.现代运输方式主要包括铁路、公路、内河、海运、航空、管道等,请给下列运输对象选择恰当的方式。

(1)500万吨铁矿石,由海南岛运往上海。

( )(2)一病人由乌鲁木齐运往北京急救。

( )(3)100万吨煤炭,由山西大同运往河北秦皇岛。

( )(4)70吨干海带由舟山渔场运往重庆。

( )(5)500万立方天然气,由新疆轮南油气田运往上海。

( )2.右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最有可能发育为中心城市的是A .①B .③C .②D .④3.图所示为我国沿海某地,①②为陆地,③为河流,A. B处拟建深水码头和滨海浴场,最佳方案是A.A处建码头,B处建浴场B.A处建浴场,B处建码头C.两处均可建码头或浴场D.无最佳方案读某区域图,完成4~5题。

4.图中的铁路名是A.青藏铁路B.兰新铁路C.南疆铁路D.包兰铁路5.图中湖泊的面积在逐年萎缩,在原因的推测中,最不可能成立的是A.人口迅速增加B.为争取区域的粮食自给,大力发展灌溉农业C.湖泊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增加,即渗漏严重D.气候异常、蒸发量大下图为“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对住宅空间分布影响示意图”。

读图回答6题。

6.由市中心向外,轨道交通A.对住宅分布的影响力逐渐减小B.对住宅影响的辐射范围变大C.有利于市中心人口的疏散D.站点附近住宅开发密度较过去变低图3为“某县城和火车站间公路规划方案图”。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知识点总结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2、交通运输方式不仅日益网络化(电和线交织)而且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3、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和线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

4、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貌、气候、水文等)、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本原因)、技术因素(根本保证)三、交通线点的区位选择:5、铁路线(京九线)的区位分析: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发展;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发展;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5.建设京九最大的意义在于激活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发展经济。

6、公路选线一般方法:1.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路段;2.山区路线受地形影响最大,一般沿等高线修筑成"之"字形;3.平原地区要处理好与耕地、村镇、水利设施的关系;4.公路选线应尽量在交通量最大、占用耕地最少之间寻求平衡。

7、港口的主要区位因素:1.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要大一些,2.港口腹地是重要的经济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港口的性质,是港口兴衰的基础;3.城市依托:城市与港口是相互依托的。

8、汽车站的区位要求:1.有良好的自然条件,有平坦开阔的地形;2.既保证城市与交通的联系,又要注意保护城市环境,一般布置在城市边缘;3.要与内干道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的联,应布置在城市交通干线的两侧或靠近火车站的地区,方便换乘和集散。

9、航空港的区位要求:1.地面开阔,利于跑道建设,与飞机起飞净空条件;2.机场有适当坡度,地势高,保证排水和散雾;3.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稳定;4.跑道依盛行风向修建(迎风起降);5.机场占地面积大,噪音大,应处理好机场与城区的关系,并与快速交通干道连接。

10、城市交通运输的特点:1.交通运输点线面紧密结合;2.行人和车辆的流动方向和数量经常变化;3.属典型的混合交通;4.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占用大量的城市面积和空间,是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内容详析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内容详析

运速的要求不一样 , 如微电子产品需要 的运输速度快而对 运量要求小 ; 铁矿石的运输要求运 量大 、 运费便宜而对速
度要求不高 ; 保鲜类商品对运输速度要求较高 。
商 业网点分布 的密度 商业 网点分布 的位置
—面
圈 2
交通运输综 合化的趋势 已 日趋 明显 ,对 区域发展 的 影响也更 大 , 如上海虹桥枢 纽站 , 是综合交通 枢纽 , 占地 总 面积 2 . 6 6千米 z 目前虹 桥机场 面积的 58 , , 是 .倍 整个 项 目由 7 大层 次组成 , 即由铁路 客运专线 、 航空港 、 磁悬 浮、 城市轨道交通 、 面公共交通 、 地 连接沪杭 磁悬 浮、 京沪 高铁 7 分组成 。通过上海虹桥枢纽 站可缩短江浙沪之 部 间的距离 , 降低周边地区的商务物流成本 。通过这一交通 枢纽把人流、 物流聚集 , 然后发散到长江三角洲 , 这对整个
教 材 新 析
课标要求 学生能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 式和布局 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密度 、位置及商业 中心 的形成 和布局 的影响。一个地区商业网点的密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 但 交通运输 的影响最为重要 , 如山区的商业 网点密度小于平
●交通运输影响商业 网点分布 位置 、密度和商
中心 的形 成 。 2教 学难 点剖 析 .
地区。
疑点三: 交通 最优 与 市场 最优
●交通枢纽的形成往往会促进聚落服务范围的扩 大 和聚落等级的提升 ;交通 干线往往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 轴, 从而影响城市 的外部轮廓形状 , 形成不 同的城市形态。 ●交通条件对 聚落空 间形态 的影响 ,一方 面新 的交 通运输方式会带动聚落空 间形态 的变化 ,另一方面某种 交通运输方式 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

第三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交通运输对城市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第三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交通运输对城市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商业区衰落。
(2)随着高速道路网的建设和小汽车的普及,现代城市商业网 点多配置在 城市边缘 交通条件优越的地方。
返回
[跟随名师· 解疑难] 1.交通运输方式与商业网点的形成 (1)商业网点的形成:
返回
(2)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
不同点
地区
自然
环境
交通 闭塞 方便
人口 稀少 稠密
商业网
点密度 小 大
(
)
②聚落密集区,有利于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和发展
③“沿河设城”的现象只出现在我国南方河网密集地区 ④北方
聚落多沿陆路干道呈带状分布,南方聚落多沿河流呈块状分布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图中①地的交通通达度最高,最容易形成城市。交通便
利的地方,有利于商贸活动,通常形成较大的居民点。聚落密 集区,对交通的需求大,有利于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和发展。 答案:(1)A (2)A
商业网点的密度东部大于西部,呈现出南北带状分布特点。 [答案] D
返回
点击进入 创新演练
返回
晨背关键语句
第 三 章
第 三 节 第
考向一
把握热点考向
考向二
应用创新演练
返回
返回
歌诀法记忆城郊商业中心出现的原因
市中发展建筑密,道路狭窄市场利。
市郊布局在高速,交通最优低地租。
返回
返回
[自读教材· 抓基础]
1.水路交通与城市的兴起 (1)城市区位:江岸渡口或两条通航河道 交汇 处。 (2)城市形态:沿河流 带状 发展,城市用地多 沿河 布置。 (3)航运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信息,回答(1)~(2)题。
(1)图中杂货铺的布局符合商业网点布局的 A.交通最优原则 C.经济最优原则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篇: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及其评价(1)运输过程中:运量、运速、运费、连续性(考虑自然因素和自然灾害)、灵活、耗能(2)建设过程中:线点的投资成本(考虑自然障碍)、运输工具的投资成本2、发展趋势3、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二)交通运输布局1、交通运输网(1)构成要素(2)类型2、交通运输网中线、点的区位(1)交通运输线的区位①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分析与区位选择②交通运输线的影响:积极影响(意义)和消极影响(2)交通运输点的区位①港口的区位因素②汽车站的区位因素③航空港的区位因素(三)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1)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①交通运输方式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②交通运输方式发展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③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2)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①对商业网点分布密度的影响②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③对商业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网络构建:※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第二篇:教案: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学设计淮南第28中学万其兵一【教材分析】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产生了人和物交流的需要。

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会产生哪些影响呢?课文主要从两部分讲述:(1)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教材的着眼点是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强调一个“变”字,体现两个“影响”。

教材文字虽少,但内容与我们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

本节配置了不少的图片和案例,是教材的组成部分,但似乎离学生们的生活太远。

通过乡土地理的活例子,结合该节课程的要旨,既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活动过程,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思维导图+学霸笔记专题1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思维导图+学霸笔记专题1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专题1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一、交通运输方式1.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1)铁路运输:优点——运量大、速度快、长距离运输费用较低、连续性好。

缺点——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2)公路运输:优点——机动灵活、周转快、适应性强。

缺点——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长距离运输费用较贵。

(3)水路运输:优点——运量大、投资少、运费低。

缺点——速度慢、灵活性、连续性差。

(4)航空运输:优点——速度快、效率高。

缺点——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

(5)管道运输:优点——气体不挥发、液体不渗漏,安全性高,连续性强、运量大。

缺点——灵活性差、设备投资大。

总结(1)运费由高到低:空运>公路>铁路>河运>海运(2)运量由大到小:海运>铁路>河运>公路>空运(3)速度由快到慢:空运>铁路>公路>海运>河运(4)2.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原则(1)根据货物的特点、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区域的特点来选择①客运:人们旅行大多从所乘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费用、安全性、舒适度等因素考虑,远距离选乘飞机或火车,近距离选乘汽车;欣赏河流、海洋风光,也可以乘轮船。

②货运a大宗笨重的、对时限要求不高的货物,如粮食、矿石、热带经济作物、钢材等,长距离选择水运;中长距离选择铁路运输。

b运量小的,对时限有要求的活物,短途距离选择公路运输。

c急需的、有时限的,如急救药品、花卉等,或轻薄短小的电子元器件采用航空运输。

d流体的工业原料一般采用管道运输。

(2)合理选择交通线路①选择陆上线路,把握“多、快、好、省”的原则。

②航线中,从某地到另一地最短线路应经过的海峡、运河等,其中要重点关注经过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好望角等地的航线。

3.交通运输发展的方向(1)高速化: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

①高速公路的优点:高速行车、通行能力大,运输效率高;行车安全舒适,降低能源消耗。

②高速公路的缺点:占地多,对环境影响大;投资大,造价高;工期长。

交通运输方式布局和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布局和影响

武汉市位 于汉江与 长江的汇 合处,城 市空间形 态呈现沿 江分布的 特点
②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 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大城 市带,典型案例:波士顿-纽约-华盛 顿大城市带
1.对商业网点分布密度的影响
读图分析,图中两个商业网点分布的异同点? 为什么山区商业网点密度要少于平原地区?
运量大、损耗小、安全、 设备投资大、灵活性 连续性强、管理方便 差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方式 运量 运速 运费 铁路 公路 水运 航空 管道
较大
较快

较快 较高 最强
最大
最慢

最快
较低
最低 差
最高
最差
灵活性
连续性 受自然 影响 较小


最强
最小
较大

投资高Leabharlann 最低高高人或物的位移
从哈尔滨到广 州参加贸易洽 谈会 从重庆到武汉 从密云水库运 2吨活鱼到北 京市 从太原运200 吨煤炭到武汉 从天津到上海 运一万吨海盐
2、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货物种类 2吨黄金 3吨活虾 10000吨海盐 起点至终点 乌鲁木齐—上海 郊区水库—市区 天津—上海
公 路
铁路
航 空
河 运
海 运
管 道
√ √
√ √
√ √
100000吨原油 克拉玛依—兰州 2500吨煤炭 5000吨小麦 大同—南昌 上海—重庆
例:读“欧洲货物四种运输方式运费与运距相关曲线示 意图”回答: 空运 总
1、经过云贵高原和广西丘陵,地势上有多次大的起伏。 2、喀斯特地貌广布,多地下溶洞,地质条件极为复杂。
技术因素:(提供保证)
在自然条件复杂的情况下修建铁路,科学技术是保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资分享
2
我国商业中心城市
课资分享
3
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的区别
规模
位置
特点
商业中心 大 商业网点 小
区域核心
对交通要求高
居民区和乡村 提供日常服务
课资分享
4
➢便利的交通是形成商业中心的基 本条件之一。
1. 商业中心周围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 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 2.商业活动从收购到销售的每一个环 节,都离不开便利的交通作保障。
集中分布在城市及其周边主要交通线附近。
河谷地带是山区交通相对便利,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
所以商业网点多沿河流分布。由于山区人口稀少,交
通闭塞,商品流通少,所以商业网点密度小。平原地
形平坦,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商品流通便捷,所以
商业网点密度大。
课资分享
9
➢3.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火车站,汽车站…….批发业,零售业 市中心往往是交通网络的中心…….大型商场,超市..
沿江、沿海、沿铁路干线以及高速公路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优 越的条件,利于货物的集散,从而容易发展成为商业中心。
课资分享
5
➢2.交通运输差异影响商业网点
的密度及组织形式。
山区的商业网点示意
平原的商业网点示意
1.山区和平原地区的交通线路布局有什么不同? 2.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的课资空分享间布局分布有何差异? 6
高速公路的发展 私人小汽车普及
出现城市外围商业区
课资分享
10
集装箱运输 现代物流业 发展
商业 网点
人集 流聚 物中 流转
便捷交通
专门化市场、超市、连锁店等
聚集
市区环路边缘 高速公路沿线
课资分享
11
十九中
四环路
三环路
图例
二环路
家居建材城 电器卖场
大型超市
环道和放射线道路交汇处布局大型商业设服施装批发市场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 1.便利的交通是形成商业中心的基本条件 之一。
• 2.交通运输差异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及组 织形式。
• 3.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 4.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会影响商业
网点的布局
课资分享
1
基本概念
山区
地势起伏
运输线稀少
运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式单一
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很难伸展到那里 商业网明显小于平原
课资分享
7
平原和山区商业网点差异比较如下:
交通状况
组织形式 商业网点密 度
平 地势平坦,交通便 固定式为主 大 原 利,运输方式多 样。
山 地势起伏,交通闭 流动式为主 小 区 塞,运输方式单 一。
天安门
我的家



课资分享
12

在环道两侧特别是环道和放射线道路 交汇处布局大型商业设施(购物中心、 大卖场、大的仓储式会员店)或大型 商品交易市场、物流中心已是城市发 展的必然趋势和商业布局的重点。
交通最优原则代替了市场最优原则
课资分享
13
➢4.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会影响 商业网点的布局
思考:随着科技的发展,商业网点出现了哪 些新的组织形式?
①商业、贸易
商 狭义:专门从事商品的收购、销售、调运和储存的行业。 业 广义:还包括服务业。
②商业网点、商业网
商业网点:每个商业企业在空间上都表现为大小各异的点。
商业网 : 各种交通线将“点”联系起来,就形成相互交错、
联结的网。
③商业中心
商业街
狭义:指一个城市中商业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
商业区
广义:指主要行使商业职能的城市。(有不同等级)
课资分享
8
1.山区和平原地区的交通线路布局有什么不同?
山区的交通线路受地形限制,多沿河谷和山间谷 地布局,线路较弯曲。平原地区地形开阔平坦, 道路不受限制,道路布局平坦宽直。
2.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的空间布局分布有何差异?
山区商业网点多沿河流分布,商业网点密度较小。平
原商业网点的密度大,呈多级规模的商业中心,主要
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的组 织形式发生显著变化
网上购物. 电子商务 无人自动售货……
交通布局的变化也会影响商业布局…..
深厦铁路. 宁波—上海跨海大桥.(杭州)
课资分享
14
• 课后活动
• 分组,对家乡商业网点布局和商业活动进行 调查:
• 把主要的商场 超市 商业街 市场等注在家乡 平面图上,简要分析它们布局与交通线路和 居民区分布的关系
课资分享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