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四年级上册《一 天气 天气日历》_4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天气》复习题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复习题一、填空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4、(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5、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6、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7、使用温度计前,先复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把温度计的液泡放在手上约一分钟,直到液柱不再变化后,再正确读数。
8、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下午2—3时)的气温最高,凌晨和(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9、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
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10、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11、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12、(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 13 )个等级。
13、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4、(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15、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
四年级上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活动手册参考答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课堂达标》参考答案龙岩市第二实验小学王群英第一单元天气1. 我们关心天气(P2)一、填一填:(1)云量、气温、风向(2)降雨量、风向二、实验探究参考答案:略2. 天气日历(P4)一、填一填:多云、阴、小雨、雨夹雪、雷阵雨二、辨一辨:(1)√(2)×(3)√三、实验探究参考答案:值得学习的地方是天气日历上运用天气符号记录了时间、云量、风速等内容;不足的是没有记录气温和风向。
3.温度与气温(P6-7)一、填一填:(1)温度(2)一致(3)保持水平、不再升高或降低二、实验探究参考答案:(1)①略②B(2)①略②一年中气温变化的规律:一天当中,日出前凌晨的气温最低,早上随着太阳的升起,气温越来越高,直到午后1、2点达到当日最高气温,随后气温随着太阳高度而下降直到凌晨。
4.风向和风速(P8-9)一、填一填:(1)风吹来的方向、风向标、八(2)风向、风速(3)风吹来的(4)指南针、周围的自然景物二、选一选:(1)B (2)D三、实验探究参考答案:我认为不对。
我认为此时的风级为3级,风速为3.4~5.4米∕秒5.降水量的测量(P10-11)一、填一填:(1)雨量器、50~100(2)雨、雪、冰雹(3)10、25~50二、实验探究参考答案:(1)略(2)大风、冷空气南下、气温下降、降雨、细雨蒙蒙、天气转晴、东南风(3)略6.云的观测(P12-13)一、填一填:(1)小水滴、冰晶(2)晴、多云、阴(3)积云、层云、卷云(4)积云二、辨一辨:(1)√(2)×(3)×三、实验探究:阴天×(晴天)晴天×(多云)多云×(阴天)7.总结我们的天气(P14-15)一、填一填:(1)气温、风向、风速、降水量、云量(2)某些特征、一些规律二、实验探究参考答案:(1)考察时间:建议第4天考察。
理由:这一天天气晴好,微风。
考察内容:建议考察鸟类的种类、鸟的生活习性等。
四年级上册科学素材 - 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 教科版

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一、我们关心天气、天气日历1. 我们可以通过气温、云量、降水量、风向和风速等来描述天气。
2. 天气气泡图事例3. 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等。
4.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
5. 一些常见的天气符号二、温度与气温、风向和风速1.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该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2.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
3.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风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
4.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
5.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6.简化的风速等级7. 风向标的制作方法(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或麦秆),在吸管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
(2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简翼。
分别插人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
(3)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
三、降水量的测量、云的观测1. 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2.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降水量以毫米为单位。
3. 降水量等级表4. 通常测量24小时内的降水量,对照等级表,来确定下雨的等级。
5. 雨量器要放在上面没有遮挡物的较开阔的地方,并固定好。
6. 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它们的形状千姿百态。
7. 根据云量的多少,把天气分为晴天、多云、阴天等。
8. 区分晴天、多云、阴天的简单方法是把天空当作一个圆,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
9. 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10.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
如果层云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所以也称它为雨层云。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天气日历》天气PPT优秀课件

2、总结以往的气象规律;
3、预测今后的天气变化……
2020/11/27
11
小小气象员
范例:天气日历
2020/11/27
一 天 的 天 气 并 不 仅 仅 只 有 一 种
12
挑战活动一:
周气象员
2020/11/27
13
挑战活动一:
月气象员
2020/11/27
14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谢谢大家!本文档为精心编制而成,您可以在下载后自由修改和打印,希望下载对您有帮助!
2020/11/27
15
2、天气日历
2020/11/27
1
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晴 2020/11/27
多云
雨2
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雪 2020/11/27
雾
沙尘暴 3
冰雹
台风
龙卷风
2020/11/27
4
PPT模板:
PPT素材:
PPT背景:
PPT图表:
PPT下载:
PPT教程:
资料下载:
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PPT论坛: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2020/11/27
5
2020/11/27
6
2020/11/27
7
画一画以下的天气符号: 晴、多云、阴、小雨、中雨、大雨、暴雨
2020/11/27
四年级上册科学《天气》教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天气》教案四年级上册科学《天气》教案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过程与方法: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教学过程】一、教师,引入研究课题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揭示学习课题。
二、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
3、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
5、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
6汇报交流,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每个小组测得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不同?三、气温的测量1、讨论,刚才我们测量到的阳光下、阴凉处两个不同地点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想一下,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2、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3、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
4、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5、教师小结。
四、课后总结五、课后作业1、我会填。
(1)、一天之中(日出前的凌晨)的气温最低。
2020年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电子教材

可以先用指南针或周 围的自然景物来确定 方向,然后再观察风 向标的箭头指向。
用我们自制的风向标测量风向。 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呢?
9
天
气
风速和风速等级
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 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它有3~4 个风杯,连接在一个类似于自行车轮子的 辐条上,辐条在风吹的时候带动中间的轮 轴转动,安装在轮轴上的示速器就显示出 风速。
我们能用记录的数据来发现天气变化的信息吗? …… 这些问题会在本单元的学习中,逐步地得到解 决。
1
天 1 我们关心天气
气
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现象
这是一幅天气预报图,图中都有哪些天气现象?
城市天气预报图
我们知道图中 各种符号表示 的意思吗?
20~29℃
记录每天的气温。
ഘ࿒!)ņ*
்ڦනljഘ࿒ዹጒ
30
25 20 15 10
5
0
නDŽනDž
每天要安排不 同的人记录, 列一个名单。
要尽量在每天 的同一时间观 察天气。
先小组讨 论,再由一 个人记录。
周末和假期 不能间断。
在经过一个月的天气观察以后,我们要对天气日历中所记录 的天气数据进行分析,了解这段时间天气变化的特点。同时,我 们还要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
这一个月的天气变化能不能代表这一个季节的气候呢? 在这一季节里,人们的生活、生产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与 天气的变化有关吗?
6
3 温度与气温
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通 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
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教室内的温度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 我们怎样知道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还是低呢? 怎样测量室内室外的温度?需要做哪些准备?怎样做好记录?
浙江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整理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3.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第二课:《天气日历》3.常用的天气符号有:1.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2.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气温等。
第三课:《温度与气温》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该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
2.一般情况下,同一天中午的气温要比早上高。
第四课:《风向和风速》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风向标测量,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测量风速的仪器叫风速仪。
3.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即:0~12级。
我们也可以用风旗简要划分为:0级(无风)、1级(微风)、2级(大风)。
第五课:《降水量的测量》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2.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3.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将降水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共6个等级。
第六课:《云的观测》1.天空中的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阴天。
3.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层云、积云、和卷云。
层云是指靠近地面形成的扁平状云;积云是指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卷云是指纤细的羽状云。
第七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1.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我们还可以借助动物、植物推测天气。
第二单元《溶解》知识点整理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1.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如:食盐),有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如:沙、面粉)。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知识点归纳总结四年级科学上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向和风速)。
4、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
5、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
6、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7、我们可以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9、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11、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
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
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12、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
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13、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气日历
探究活动分析:
前一课学生已经理解了在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
在天气日历中,学生将用改进后的、比较简单明确的天气符号(有时需要用有相关数据的天气符号卡)来记录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并且他们需要自己制作这样的天气符号卡来完成观察记录任务,所以让学生练习画一画天气符号是很必要的。
在降雨量中增加降雨的毫米数的记录,是和后面雨量器的教学相配合。
使用小旗被风吹动情况的符号来记录风量,也是和后面“怎样描述风”的教学活动相配合,并使学生的观察和记录更容易一些。
制作天气日历(时间/内容)
1.教师能够让学生回忆两周前的天气是什么样的。
除非那一天有特别明显的天气现象发生,否则学生是很难记得清楚的。
两周后仍然记住今天的天气?学生的回答将集中在如何把天气现象记录下来。
3.教师向学生介绍天气日历是跟踪记录天气的好办法,并让学生了解天气日历。
告诉学生们,这节课就来研究如何观察天气,并将观察到的天气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4.讨论今后的天气记录应怎样实行?能够有以下几种方法:方法一,小组轮换,每周指定一个组,每1至2人负责一项天气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并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天气日历上;方法二,每天安排一个同学观察和记录天气,定一份观察记录值日表;方法三,
每天安排一个人或一个小组,把每天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先和全班同学描述,再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通过亲自观察理解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2.能使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协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教学重点
能使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教学难点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协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教学准备:
1.画有天气符号的图片一张
2.学生画天气符号的小卡片若干
3.大的天气日历一张
4.气温柱形图表一张
5.温度计每组一支
6.科学记录本和笔
教学活动过程:
一、理解一些天气符号
1.分类介绍每一种天气符号的含义。
2.使用天气符号记录云量、云的种类(次项能够选学)、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温度等天气现象。
3.每个学生在小纸卡上画几个天气符号,制成天气记录卡。
并提示学生在今后一个月的时间里,要用自己制作的天气记录卡在“天气日记”上记录每天观察到的天气现象。
4.能够小组分工,每人画一类天气符号的小纸卡,小组内不画重复的。
注意提示学生在卡片的上方写上今天的日期。
5.天气日历能够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天气日历,但全班共同完成一个天气日历的记录可能会比较现实。
6.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天气。
因为,从这个次开始,学生将持续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并在观察的过程中对天气情况实行判断。
此时的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观察水平还不强,教师应重点对在什么地方测量温度最合适?如何判断天空中的云是多云、阴天等方法和学生们实行交流,并作初步的指导。
7.回到教室后,教师可将“天气日历”贴在黑板上。
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云量?各小组举起前面画好的相对应的小卡片。
请一名同学把小记录卡粘在“天气日历”今天的日期栏内。
8.依次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降雨量、风向、风级?
9.出示“温度记录表”,指导学生用填充图(描竖条)的方法记录今天的气温。
10.讨论怎样安排每天的记录任务?明确分配任务的方案,确定每天在什么时间来观察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