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件、原材料进厂检验

合集下载

原材料、元器件、外协件进厂检验(doc 4页)

原材料、元器件、外协件进厂检验(doc 4页)
2、按GB90-76等标准及产品技术条件;
仓管人员
5
绝缘环氧板
1、外观;
2、厚度偏差及规格;
1、按批量大小抽检:10块以下100%;
2、产品标准;
质检员
6
各种塑型套管
1、外观;
2、核对规格;
3、产品合格证;
1、按抽检比例:11-100,10%;101-500,5%;
2、产品标准;
7
标牌
1、外观及尺寸;
2、图样、内容核对;
1、按图检验;
2、按抽检比例
仓管人员
8
变压器
1、外观;
2、耐压试验;
1、技术协议、图纸技术要求;
2、按抽检比例
质检员
9
各类油漆件、电镀件
1、目测外观质量;
2、测量厚度;
1、技术协议、专业工艺;
2、按抽检比例11-100,10%;101-500,5%;
10
各类熔断器
1、产品合格证;
1、产品合格证;
2、外观;
3、绝缘检查;
1、按产品技术条件检查;
2、按进厂抽检比例检查;
质检员
15
中压柜及VEP断路器组装部件
1、产品合格证;
2、外观;
3、产品厂家的试验报告;
仓管人员
16
保护装置、智能模块
1、产品合格证:
2、外观:
3、产品厂家试验报
告;
4、通电试验,对二次回路进行检验:
1、按产品技术条件检查;
2、外观、外形尺寸;
3、紧固件、黑色金属零件的防腐层
1、按产品技术条件检查;
2、按进厂抽检比例检查;
仓管人员
11
自动空气开关,、断路器

电子元件、原材料进厂检验

电子元件、原材料进厂检验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司智能控制器的外协、外购件进厂的检验实施细则。

本细则适用于非本公司生产的所有元器件、零部件,其中包括如电子元器件类、线路板类、金属件类、塑料件类、弹簧类。

2、进厂通用检验程序2.1原材料进厂后按公司《统计抽样规定》抽取样本,检验样本,并保存检验记录,检验记录至少保存2个日历年。

2.2经检验或试验确认采购产品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时,应判定为不合格品。

2.3所有数据的检测环境温度均应在23±3℃为最佳。

一般为17~28℃,相对湿度:45~70%RH2.4所有来料规格型号标识应与物料和订单相对应。

3外购物品检验标准3.1电阻器类(报检)3.1.1外观和工艺要求:外观完好,标识清晰;色环印刷应清晰,绝缘层或Ni/Cr薄膜无脱落;引脚光亮,无锈迹、可焊性好;包装完好,应有合格证明。

3.1.2电器性能要求:阻值、功率、精度等参数与标识相符;实际测量值应在允许偏差范围内±1%;引脚排列顺序、尺寸符合要求。

3.1.3检验方法首先按标识读出电阻的标称值,然后选择数字万用表或数字电桥电阻档的合适量程,对电阻进行检验。

色环电阻标识四色环金色代表允许偏差±5%,银色代表允许偏差±10%;五色环棕色代表允许偏差±1%。

电位器:旋柄转动应平滑、灵活;首先按数字标识读出电位器的标称值,然后选择数字万用表电阻档的合适的量程,测量电位器的1、3脚对电位器进行阻值检验。

用钟表专用小一字螺丝刀转动电位器的旋柄,检验旋柄转动是否平滑、灵活。

压敏电阻:绝缘电阻应为无穷大。

将指针万用表的量程开关拨至R×10KΩ或R×100KΩ测出压敏电阻的阻值,然后交换表笔再测量一次,若两次测得的阻值均为无穷大,则该压敏电阻合格,否则说明其漏电严重不可使用。

多脚排阻:首先按印刷标识读出电阻的标称值,然后选择数字万用表电阻档的合适的量程,对多脚阻排进行检验,阻排的第一脚与其他任意脚之间的阻值应与标称值相近误差范围在允许范围内。

电气元件、原材料进厂检验规程

电气元件、原材料进厂检验规程

电器原件、材料(含关键元器件、材料)进厂检验规程1、总则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3C/CQC认证产品中采购的关键元器件和原材料入库前的进厂检验。

1。

1 范围本细则规定了低压电器元件、绝缘支撑件、铜、铝母排、外购壳体、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用0。

4kV 等级电容器、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用控制器、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用复合开关、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用10kV等级电力变压器、10kV等级高压开关柜用真空断路器,负荷开关或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冷轧钢板的进厂检验内容.使进厂电器元件(外购、外协)质量得到控制,杜绝不合格品进厂入库,流入装配车间。

1.2 引用标准GB/T14048。

1—2006《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GB/T14048。

2-2008《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低压断路器》GB/T14048。

3-2002《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低压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器》GB/T14048.4—200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GB/T14048。

5—2008《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控制电路和开关元件第一部分机电式控制电路电器》GB5585。

2—2005 《电工用铜、铝及其合金母线第二部分:铜母线》JB8734.2—1998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第2部分:固定布线用电缆电线》GB5023.2-2008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2部分:试验方法》GB13539.1-2002 《低压熔断器的基本要求》JB/T10316—2002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备用母线架》GB/T20641—2006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空壳体的一般要求》GB/T12747.1—2004《标称电压1K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自愈式并联电容器第1部分:总则—性能、试验和定额—安全要求—安装和运行导则》GB/T12747。

2-2004《标称电压1 kV 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自愈式并联电容器第2部分:老化试验、自愈性试验和破坏试验》GB/T9663—1999 《低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GB3804-2004 《3.6KV-40.5KV高压交流负荷开关》GB/T6451-2008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708—2008 《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2 一般检验规则2.1 电器元件进厂应附有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及装箱单、对已发放生产许可证的电气元件合格证或铭牌上是否有产许可证号或标志,对计量仪器应有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标志“MC".2。

常用电子元件进料检测指导书

常用电子元件进料检测指导书

电阻1. 目的为了确保供货商交货质量符合公司设计质量规格要求,并降低制程产品质量不良率;则制定此检验标准作为进料检验质量判定基准,以确保出货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2. 使用范围本进货检验质量判定基准适用于公司所有外购生产用的碳膜电阻(CF),金属膜电阻(MF),金属氧化膜电阻(MOF),金属玻璃釉电阻,网络电阻,可变电阻又名电位器,光敏电阻,压敏电阻,热敏电阻(PTC/NTC),功率电阻(RW)等之检验。

3. 抽样方案3.1 进货抽验标准依据:一般依GB/T2828 II 正常一次抽样计划.3.2 抽样方法:一般采用随机抽样.3.3 接收品质水准 AQL 值:CRI=0 MAJ=0.4 MIN=0.653.4 抽验结果判定类别:允收<Acc> 拒收<Rej> 特采<Waive> 挑选<Sort> 退货<RTV>4. 缺点定义4.1 严重缺点(CRITICAL DEFECT,简写 CRI):不良缺陷,使产品在生产、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危与人身财产安全之缺点,称为严重缺点.4.2 主要缺点(MAJOR DEFECT,简写 MAJ):不良缺陷,使产品失去全部或部分主要功能,或者相对严重影响的结构装配的不良,从而显著降低产品使用性的缺点,称为主要缺点.4.3 次要缺点(MINOR DEFECT,简写 MIN):不良缺陷,可以造成产品部分性能偏差或一般外观缺点,虽不影响产品性能,但会使产品价值降低的缺点,称为次要缺点.5. 检验依据5.1 承认书检验项目5.2 样品对照5.3 客户重点质量要求5.4 质量标准要求有质量体系认证证书;供货方出厂检验报告、合格证6. 检验条件6.1 在正常室内白色冷光瑩光灯管的照明条件(灯光强度为 100-300流明).6.2 将待测电源板置于执行检测者面前,目距约 18-24 英吋(约手臂长).6.3 应以兩种角度观察:正常方式,视线与待检件呈 45 度角以利光反射;垂直方式,视线与待检件垂直.6.4 检验员应配带静电手套作业.7.测试工量具与仪表TH2811D LCR数字电桥,游标卡尺,锡炉,测力计,浓度不低于95%的酒精8. 检验内容检验判定标准.电容1. 目的为了确保供货商交货质量符合公司设计质量规格要求,并降低制程产品质量不良率;则制定此检验标准作为进料检验质量判定基准,以确保出货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电子元器件进厂检验规程

电子元器件进厂检验规程

电子元器件进厂检验规程
一、目的
确保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本公司的需要和认证所规定的
要求。

二、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日常进货检验和定期确认
检验。

三、职责
1、技术部制定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采购要求和检验标准。

2、质检部负责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日常进货检验和定期确认
检验。

四、程序
1、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进货检验。

2、对购进的元器件和材料,仓库管理员核对送货单、确认名称、
规格、数量等无误、包装无损后置于待检区,并且填写送检
单通知检验员检验。

3、检验员根据《进货检验规范》进行验证或验收,并填写相应
的原材料入库质量检验记录表。

4、进货检验合格时,检验员通知仓库管理员办理入库手续,检
验不合格时,检验员在物料上贴不合格标签或放置不合格区
域,按不合格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5、检验方式可包括测量、观察、工艺验证、提供合格证明文件
等方式。

进货检验员根据相应的检验规程采取相应的检验方
式。

五、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定期确认检验
1、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质检部每年一次对其进行确认检验。

2、定期确认检验一般由供应商按本公司规定的检验项目和方
法进行,检验员只验证其检验报告。

3、检验员应保留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进货检验和定期确认检
验记录、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及质量证明资料等。

个人整理,仅供参考。

电气元件原材料进厂检验规程

电气元件原材料进厂检验规程

电气元件原材料进厂检验规程
一、总则
1.1电气元件、原材料进厂检验,是指在电气元件、原材料投入使用前,按照国家有关质量标准要求,由检验部门对其质量和规格进行检验。

1.2本检验规程适用于电气元件、原材料的进厂检验。

1.3本检验规程对供方要求:
(1)供方必须严格按照甲方的技术要求;
(2)供方所供应的电气元件、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
(3)供方应提供准确、完整的工程技术和质量资料,以便核实和检验。

二、电气元件、原材料的检验项目
2.1入厂抽样检验
2.1.1规格符合性检验
对比产品标准规格,检验产品尺寸、外形、接头布置、介质等是否符合验收要求。

2.1.2抗拉强度检验
根据标准要求,检验产品的抗拉强度,确保其耐用性。

2.1.3电气性能检验
根据标准要求,检验产品的电气特性,确保安全可靠。

2.2产品全检
2.2.1抽样检验
依据样品检验要求,进行抽样检验,检验样品外观、尺寸、性能等。

2.2.2功能检验
根据实际使用的环境要求,检验产品的真实功能,以确保运行质量。

2.2.3性能检验
根据标准要求。

电子元器件进货检验标准

电子元器件进货检验标准

电子元器件进货检验标准
首先,我们来看外观检验。

外观检验是最直观的检验方法,通过目视和简单的
测量,可以初步了解元器件的质量状况。

在外观检验中,应该检查元器件的外观是否完整,表面是否有明显的损坏、变形、氧化等情况。

同时,还需要检查元器件的标识是否清晰、完整,以及焊接是否规范、牢固等情况。

这些都是外观检验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其次,是功能性能检验。

功能性能检验是电子元器件检验的核心内容之一。


功能性能检验中,需要根据元器件的具体特点,制定相应的检验方案和标准。

例如,对于集成电路,需要进行输入输出特性测试、逻辑功能测试等;对于电阻、电容等被动元件,需要进行参数测试和稳定性测试等。

只有通过科学严谨的功能性能检验,才能确保元器件的性能符合要求。

最后,是环境适应性检验。

电子元器件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
影响,如温度、湿度、震动、腐蚀等。

因此,在进货检验中,也需要对元器件的环境适应性进行检验。

这包括对元器件的耐高温、耐低温、耐湿热、耐震动等性能进行测试,以确保元器件在各种恶劣环境下都能正常工作。

总之,电子元器件的进货检验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
可靠性。

只有通过严格的外观检验、功能性能检验和环境适应性检验,才能确保进货的元器件符合质量要求,为产品的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电子元器件进货检验标准

电子元器件进货检验标准

《电子元器件进货检验标准》一、芯片1)目视检查,来料包装应完好无破损,标识清晰。

2)封装正确,引脚完整,无断裂,无明显歪斜。

3)表面不可有油污,水渍及其它脏物。

由运输材料引起而且能够被空气吹走的灰尘是可被接收的。

4)抽取该批次的2到3块芯片使用,确保功能正常。

二、电阻1)目视检查,来料包装应完好无破损,标识清晰;2)色环颜色清晰易于辨认,色环颜色与标称阻值相符,引脚无氧化、发黑;数字标注正确。

3)阻值与色环标识一致。

4)电阻无断裂,涂覆层脱落;5)表面不可有油污、水渍及其它脏物。

由运输材料引起而且能够被空气吹走的灰尘是可被接收的。

6)用万用表测量阻值。

7)用30W 或40W 的电烙铁对电阻器的引脚加锡,焊锡应能完全包裹住引脚为合格。

三、电容1)目视检查,来料包装应完好无破损,标识清晰;2)印字清晰,容量标识与标称容值相符,短引脚端的PVC 封膜上应有标“—”记,为电容负极,长引脚为正极;引脚无氧化、发黑;3)电容无断裂无破裂,无涂覆层脱落,(电解电容)电解液无漏出。

4)表面不可有油污、水渍及其它脏物。

由运输材料引起而且能够被空气吹走的灰尘是可被接收的。

5)用万用表测量容值。

6)用30W或40W 的电烙铁对电容的引脚加锡,焊锡应能完全包裹住引脚为合格。

四、电感1) 目视检查,来料包装应完好无破损,标识清晰;2) 电感无断裂,涂覆层脱落;3) 表面不可有油污、水渍及其它脏物。

由运输材料引起而且能够被空气吹走的灰尘是可被接收的。

4) 抽取该批次的2到3块芯片使用,确保功能正常。

五、电桥1) 目视检查,来料包装应完好无破损,标识清晰;2) 封装要光洁,无缺陷,无批锋;引脚无氧化,无机械损伤等现象。

3) 表面不可有油污、水渍及其它脏物。

由运输材料引起而且能够被空气吹走的灰尘是可被接收的。

4) 抽取该批次的2到3块芯片使用,确保功能正常。

六、二极管1) 目视检查,来料包装应完好无破损,标识清晰;2) 印字清晰,引脚无氧化、发黑;3) 二极管本体无断裂,涂覆层脱落;4) 表面不可有油污、水渍及其它脏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司智能控制器的外协、外购件进厂的检验实施细则。

本细则适用于非本公司生产的所有元器件、零部件,其中包括如电子元器件类、线路板类、金属件类、塑料件类、弹簧类。

2、进厂通用检验程序2.1原材料进厂后按公司《统计抽样规定》抽取样本,检验样本,并保存检验记录,检验记录至少保存2个日历年。

2.2经检验或试验确认采购产品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时,应判定为不合格品。

2.3所有数据的检测环境温度均应在23±3℃为最佳。

一般为17~28℃,相对湿度:45~70%RH2.4所有来料规格型号标识应与物料和订单相对应。

3外购物品检验标准3.1电阻器类(报检)3.1.1外观和工艺要求:外观完好,标识清晰;色环印刷应清晰,绝缘层或Ni/Cr薄膜无脱落;引脚光亮,无锈迹、可焊性好;包装完好,应有合格证明。

3.1.2电器性能要求:阻值、功率、精度等参数与标识相符;实际测量值应在允许偏差范围内±1%;引脚排列顺序、尺寸符合要求。

3.1.3检验方法首先按标识读出电阻的标称值,然后选择数字万用表或数字电桥电阻档的合适量程,对电阻进行检验。

色环电阻标识四色环金色代表允许偏差±5%,银色代表允许偏差±10%;五色环棕色代表允许偏差±1%。

电位器:旋柄转动应平滑、灵活;首先按数字标识读出电位器的标称值,然后选择数字万用表电阻档的合适的量程,测量电位器的1、3脚对电位器进行阻值检验。

用钟表专用小一字螺丝刀转动电位器的旋柄,检验旋柄转动是否平滑、灵活。

压敏电阻:绝缘电阻应为无穷大。

将指针万用表的量程开关拨至R×10KΩ或R×100KΩ测出压敏电阻的阻值,然后交换表笔再测量一次,若两次测得的阻值均为无穷大,则该压敏电阻合格,否则说明其漏电严重不可使用。

多脚排阻:首先按印刷标识读出电阻的标称值,然后选择数字万用表电阻档的合适的量程,对多脚阻排进行检验,阻排的第一脚与其他任意脚之间的阻值应与标称值相近误差范围在允许范围内。

(可用数字电桥进行测量)热敏电阻:在常温(25℃)下,用万用表测量热敏电阻阻值,其值应在规定范围内。

将万用表打到电阻档,两表笔接在热敏电阻两端,用热风枪慢慢的给热敏电阻加热,则阻值应随温度升高而变大,温度下降而变小。

3.2电容器类(报检)3.2.1外观和工艺要求:外观完好,字迹清晰;锡镀层或镍镀层应无氧化锈痕;引脚光亮,无锈迹、可焊性好;包装完好,应有合格证明。

3.2.2电器性能要求:容值实际测量值应在允许偏差范围内±20%;、额定电压、极性、材料、温度范围封装尺寸等参数与标识相符,并符合技术要求。

3.2.3检验方法:漏电、短路、开路、电容值检验贴片电容、独石电容、瓷片电容、校正电容、安规电容、电解电容均可用用数字电桥电容档测量容值及损耗角,应该在所标值范围内。

(测量方法见数字电桥使用说明书)3.3发光元器件类(包括灯头、数码管、LED管、发光条和各种发光符号)(报检)3.3.1外观和工艺要求:标识清楚、齐全,包括合格证明、电器参数表等;外观完好、整洁,无破损、划痕,内部无明显杂物。

3.3.2电器性能要求:发光亮度均匀,无闪烁,无明显色差;电器参数一致,偏差量不得大于5%。

3.3.3检验方法单向导电性检验用目测的方法检验发光二极管的外观;单色发光二极管稍长的引脚为正极,检验时用数字万用表的红笔接正极,黑笔接负极,此时显示屏显示0.4~0.6V的压降,同时发光管发出一微弱亮点,则可判断该发光管合格;共阳极双色二极管中间的引脚为正极,其他两脚为负极,检验时用数字万用表的红笔接正极,黑笔分别接量负极时,显示屏均显示0.4~0.6V的压降,同时发光管都发出一微弱亮点,则可判断该共阳极发光管合格。

四位共阴极数码管(0.56英寸)用目测的方法检验数码管的外观;单向导电性检验:引脚定义为检验时将数字万用表量程档拨至二极管档,然后用黑表笔接触数码管的负极(依次为12、9、8、6脚),红表笔依次接触1、2、3、4、5、7、10、11脚时,万用表显示屏均显示0.4-0.6V的压降,同时数码管的第一至第四位数码相应的笔画会亮,当检验所有笔画都亮时,可判定该数码管合格。

3.4变压器类(报检)3.4.1 外观和工艺要求:标识清楚、齐全,有合格证明;外观完好、整洁,无破损、污渍;线圈引线无断线、脱焊,接线柱应封装牢固,且长度适宜,以便引线;绝缘漆烘干彻底,无黏着现象。

3.4.2 电器性能要求通电运行时,无蜂鸣、振动和机械噪声;长期运行时,温度不得超过85℃温升还是温度??;电压调整率≤5%。

高频变压器DXDZ-BK55476:(一拖一、一拖多用)通/断、线圈阻值检验线圈阻值检验:1--3引脚间线圈阻值为1.4~1.6Ω;4--5引脚间线圈阻值为0.7~0.9Ω;6--7引脚间线圈阻值为0.6~0.8Ω;9--10引脚间线圈阻值为0.6~0.8Ω。

阻值误差范围在±20%。

高频变压器DXDZ-BK64516(仪表增强电源板及触屏一拖一用)线圈阻值检验:1-2引脚间线圈阻值为1.3Ω;4-5引脚间线圈阻值为0.3Ω;6-7引脚间线圈阻值为0.2Ω;6-8引脚间线圈阻值为0.2-0.3Ω;9-10引脚间线圈阻值为0.3Ω;A1-A2引脚间线圈阻值为0.5Ω;B1-B2引脚间线圈阻值为0.4Ω;阻值误差范围在±20%。

线圈电感检验:万用表选择档位2mH,1-2引脚间线电感值为1000以上方为合格。

高频变压器DXDZ-BK63036-1(仪表标准电源板用)外观检验:检验绝缘胶带无破损,线圈与引脚之间无脱线及虚焊现象,引脚锡镀层无氧化锈痕;线圈阻值检验:1—4线圈间电阻1.9~2.0Ω,5—6和7—8两组线圈间阻值均为0.1Ω;电感量的检验1—4脚间电感量为1.75mH±10%仪表用变压器测量方法参照供货方提供的技术资料。

复费率仪表用变压器电感值在2.0mH±10%,增强电源板带线变压器电感值为1.75±10%,标准电源板不带线变压器电感值在1.75 mH±15%。

双电源变压器:线圈阻值检验:数字万用表选择20K档位,输入端阻值为2.13KΩ±20%,数字万用表选择200Ω档位,输出端阻值为6.7Ω±20%。

电源变压器ZDB-EI48248170/380V ZDB-EI48248134/220V (BKW5-M智能控制器专用):线圈阻值检验:数字万用表选择2K档位,380V变压器输入端阻值为1300-1450Ω输出电阻为3.5±0.3Ω,220V变压器输入端阻值为350Ω±30Ω,输出电阻为3.5±0.3Ω。

电源变压器ZDB-EI482410108(BKW5-H专用)外观检验:检验绝缘胶带无破损,线圈与引出线之间无脱线及虚焊现象,引脚锡镀层无氧化锈痕;线圈阻值检验:红—红线圈间电阻330±30Ω,蓝—蓝线圈间电阻4.2±0.4Ω,黑-黑线圈间电阻2.4±0.2Ω;变压器输入AC220V电压时,空载输出电压20~22V(蓝—蓝)、9~10V(黑—黑)。

电源变压器ZDB-EI482410109外观检验:检验绝缘胶带无破损,线圈与引出线之间无脱线及虚焊现象,引脚锡镀层无氧化锈痕;线圈阻值检验:红—红线圈间电阻 1.05±0.1KΩ,蓝—蓝线圈间电阻3.9±0.3Ω,黑-黑线圈间电阻2.5±0.2Ω;变压器输入AC380V电压时,空载输出电压20~22V(蓝—蓝)、9~10V(黑—黑)电源变压器(0.35W分励模块专用)外观检验:检验印刷标识应清晰,塑料封装无破损、划伤现象,引脚锡镀层无氧化锈痕、无变形;线圈阻值检验:1—4线圈间电阻14.1±0.5KΩ,6—8线圈间电阻125±5Ω;隔离变压器ZDB-EI482440328(10W抗干扰模块专用)外观检验:检验绝缘胶带无破损,线圈与引出线之间无脱线及虚焊现象,引脚锡镀层无氧化锈痕;线圈阻值检验:红—红线圈间电阻250±20Ω,蓝—蓝线圈间电阻260±20Ω;变压器输入AC220V电压时,空载输出电压220±5V(蓝—蓝)。

隔离变压器ZDB-EI351840347(2W抗干扰模块专用)外观检验:检验绝缘胶带无破损,线圈与引出线之间无脱线及虚焊现象,引脚锡镀层无氧化锈痕;线圈阻值检验:1—3线圈间电阻2±0.1KΩ,5—7线圈间电阻2.2±0.1Ω;变压器输入AC220V电压时,空载输出电压220±5V(5—7)。

3.5开关电源(报检)3.5.1外观和工艺要求:标识清楚、齐全,有合格证明;外观完好、整洁,无破损、污渍;有接地保护端子。

3.5.2电器性能要求:通电运行时,无蜂鸣、振动和机械噪声;输出电压允许偏差不超过额定电压的±5%;有过流、过压、过热保护功能;绝缘电阻(DC1000V)不小于20MΩ。

3.6集成电路类CPU类(报检)3.6.1外观和工艺要求:外观完好、整洁,标识清晰;引脚光亮,引脚与壳体连接牢固,无污物附着,无变形且镀层无锈痕。

检查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要求,包装是否为防静电密封包装,来料数量是否符合,封装形式应与其装焊位置及尺寸相一致;3.6.2电器性能要求:电器功能正常,必要时进行功能测试。

检验方法:用目测方法检验集成电路的外观;在线路板上试装。

备注:凡用于真空完全密闭方式包装的IC,由于管理与防护的特殊要求不能现场打开封装的,质检员仅进行包装检验;该IC在SMT上拉前质检须进行拆封检验。

拆封后首先确认包装袋内的湿度显示卡20%RH对应的位置有没有变成粉红色,若已变为粉红色则使用前必须按供应商的要求进行烘烤。

3.7晶体管、二极管类、三极管类、整流桥类(报检)3.7.1外观和工艺要求:外观完好,封装外壳无损伤、整洁,字迹清晰;引脚光亮连接牢固,无锈迹、可焊性好;包装完好,标识完整、齐全,应有合格证明。

3.7.2电器性能要求电器功能正常,管教排列顺序、参数符合要求。

普通二极管:单向导电性检验:一般硅晶体二极管的正向压降为0.3~0.6V,锗晶体二极管的正向压降为0.1-0.3V。

检验方法:将数字万用表的黑表笔插入“COM”插孔,红表笔插入“VΩ”插孔,再将量程开关拨至二极管档,然后将两表笔接触待测二极管的两个电极,此时显示屏会显示“000”、“1”或正向压降范围内的数字。

将两表笔对调再测一次,对比两次的测量结果,如果所测数据均为“000”,则说明被测二极管已击穿短路;如果两次测量数据均显示溢出符号“1”则说明该二极管内部已开路;如果两次测量分别显示溢出符号“1”,和正向压降范围内的数字,则表明该二极管具备单向导电性,是合格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