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新闻采访学课程教学大纲

新闻采访学课程教学大纲

新闻采访学课程教学大纲新闻采访学课程教学大纲是指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学是专门研究行为的科学.编写依据:本教学大纲是依据《武汉体育学院各专业本科教学计划(20xx年1月修订)编写的.目的任务:本课程是全院各专业的自由选修课.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掌握的内在规律和方法,学会运用采访学的基本原理进行新闻采集活动.课程类别:自由选修课.学时数与学分:36学时,3学分.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讲授讨论实践其他小计第一章绪论66第二章新闻记者34第三章采访与事实516第四章怎样选择新闻事实516第五章的一般程序628第六章的基本技巧516合计(学时数)3024教学内容与知识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新闻与知识点:新闻的含义,形式,的含义,特点学的研究对象知识点:学的一般概念,本学科在我国的历史发展学习学的目的与方法知识点:学的特点第二章新闻记者记者的历史知识点:中外职业记者的出现和发展记者的类型知识点:记者的不同分类记者的职责知识点:明确职责,提高修养采访与事实采访的基本任务知识点:采访基本任务包含的五要素材料与事实知识点: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性,如何区别第一手材料,第二手材料,材料与事实的关系第四章怎样选择新闻事实选择事实的主要依据是新闻价值知识点:新闻价值的构成因素获得新闻线索是选择新闻事实的必要条件知识点:新闻线索的含义,特点,获得途径新闻敏感是选择新闻事实的内在功底知识点:新闻敏感的含义,作用,如何培养第五章的一般程序明确报道思想知识点:报道目的,内容,范围,报道思想与采访的关系确定报道选题知识点:怎样确定报道选题做好采访准备知识点:平时准备,临访准备访问活动知识点:访问成功的先决条件,两种提问的方式,善问是访问成功的关键用心思考写作知识点:反复提炼主题,主题和题材的关系第六章的基本技巧点面结合知识点:面上找题目,点上做文章两面发掘知识点:两面发掘技巧运用中要注意的问题抓取特点知识点:捕捉有特点的细节,收集有个性特点的语言考核方法与要求考核形式:平时考核,本课程结束后完成课程论文成绩计算:平时考核与本课程结束后完成的课程论文成绩按3:7的比例计算本课程总成绩.教材与参考教材申凡.《学纲要》.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刘海贵,尹德刚.《写作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容内本基学教排安学教(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新闻采访课程教学大纲

新闻采访课程教学大纲

《新闻采访》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11223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开课学期:第4学期学分:3学分本课程课内总学时:54学时,理论讲授36学时实践18学时适用对象:适合新闻专业本科学生先修课程:新闻学概论使用教材及参考书:采用教材:蓝鸿文:《新闻采访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采用主要参考书:1、刘海贵:《当代新闻采访》,复旦大学出版社2、申凡:《当代新闻采访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3、刘明华,徐泓,张征著:《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美)特德怀特著:《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与报道》,新华出版社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教学目的和任务:新闻采访与是新闻学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是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了解和掌握新闻采访知识的主要课程。

通过有关知识和理论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规律和方法,提高新闻写作的水平,以便于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

二、教学基本要求新闻采访是新闻业务的重要分支之一,是新闻专业学生必须了解与掌握的一项重要业务技能。

因此,该课程作为新闻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在新闻学本科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有关知识和理论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规律和方法,提高新闻写作的水平,以便于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以适应现代新闻工作的需要。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教学时数] 1学时[目的和要求]了解:(1)新闻传播所面临的危机(2)新闻传播的责任掌握:(1)新闻采访的定义(2)欧文•戈夫曼“戏剧论”框架教学重点和难点:(1)欧文•戈夫曼“戏剧论”框架教学方式:(课堂讲授1学时)第一节新闻传播的责任(0.5学时)一、新闻传播所面临的危机新闻传播实际上包含了两层含义,一层是真实客观性,一层是渗进了人的主观性。

1、神圣严肃的新闻娱讯化。

2、另一种危机出现在那种视新闻传播为简单搜索事实的观念及其行为里。

二、新闻传播的责任1、对不公平现状进行抗争;2、对污浊心态进行抨击与鞭挞;3、高扬爱与人情味,健全社会。

新闻采访与写作 教学大纲( 马列工程)

新闻采访与写作 教学大纲( 马列工程)

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大纲1.导言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够准确、全面地传递信息,满足公众的需求。

本教学大纲将为大家系统地介绍新闻采访与写作的相关内容,帮助大家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2.新闻采访的基本原则2.1 客观、真实、公正新闻采访是传递信息的途径,我们必须保持客观、真实和公正的原则,在采访中不加入任何主观色彩,尊重事实,尊重公众的知情权。

2.2 尊重隐私和个益在采访过程中,我们需要尊重采访对象的隐私和个益,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2.3 多方求证,确保准确性一个消息的真实性需要多方求证,我们在进行新闻采访时,必须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尽可能地去核实和求证。

3.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3.1 标题吸引力一个好的新闻标题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概括性、鲜明性和准确性是一个好标题的基本要求。

3.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新闻应该有清晰的逻辑结构,包括导语、主体和结语,整篇文章要有一个层次分明的结构。

3.3 文字简练在新闻写作中,我们需要追求文字简练,一言以蔽之,言之有物。

减少废话篇幅,让读者更快速地获取信息。

4.案例分析与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结合实际案例对新闻采访与写作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来深入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

5.结语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学习,我们相信学生们能够对新闻采访与写作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为传递客观、真实、准确的信息做出自己的贡献。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新闻采访与写作,我个人认为,这是一门需要很多实践和经验的学科。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更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总结经验,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新闻作品。

我们也需要保持对事实的敏感和洞察力,才能将真实世界的信息准确地呈现给读者,这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这篇文章通过对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大纲的全面评估和深度探讨,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刻地了解了这一主题。

《新闻采访学》教学大纲

《新闻采访学》教学大纲

《新闻采访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新闻采访学适用层次、专业:新闻本科学时:48 学分:3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先修课程:汉语言文学、写作学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新闻采访学》是新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是新闻传播专业的一门重点课程,必修课。

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

通过新闻采访的学习,使得学生了解掌握新闻采访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新闻采访的技能技巧,运用科学的新闻采访方法独立完成各种采访任务,力争使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并且能够活学活用,让毕业生毕业后踏入新闻单位就可以立即进行实践工作,能马上胜任单位交给的工作任务。

二、课程讲授内容与基本要求(一)新闻采访概述(总学时:2;理论学时:2)1. 具体内容:学习新闻采访研究的对象,新闻采访学历史概述以及方法、特点2. 基本要求(1)了解新闻采访学的研究对象(2)了解新闻采访学的历史进程(3)掌握新闻采访学的方法、特点3. 重点、难点新闻采访学的方法、新闻采访学的特点(二)新闻报道采访的要求(总学时:2;理论学时:2)1. 具体内容:学习新闻采访的基本要求,以及新闻的如何发现和判别新闻。

2. 基本要求:学习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1)了解新闻报道基本要求:坚持时间性(2)掌握新闻报道:坚持真实性、思想性、坚持用事实说话(3)掌握如何培养新闻的敏感性及时发现和判别新闻3. 重点、难点:(1)坚持新闻真实性、坚持新闻的思想性、坚持新闻用事实说话(2)新闻如何称为真实;如何才是用事实说话(三)新闻采访的准备阶段(总学时:6;理论学时:4;实验学时2)1. 具体内容:明确报道思想;获取新闻线索;做好采访准备2. 基本要求:掌握新闻采访阶段的准备(1)了解新闻采访要有明确的报道思想(2)了解如何获取新闻线索(3)掌握新闻采访前的准备事项3. 重点、难点:(1)新闻采访前的事项准备(2)如何明确新闻报道的思想(四)新闻采访的第二阶段(总学时:6 理论学时:4;实验学时2)1. 具体内容创造访问条件;掌握提问技能;主持调查座谈;强化视觉功能;强调当场笔录2. 基本要求:掌握新闻采访技巧方法(1)了解如何主持调查座谈(2)了解当场记录重要性(3)掌握如何创造访问条件以及提问技能3. 重点、难点:(1)如何才能创造访问条件(2)掌握提问技能(五)新闻采访的最后的工序(总学时:2 ;理论学时:2)1. 具体内容注意深入采访;仔细验证材料;迅速整理笔记;积累多余资料2. 基本要求:掌握新闻采访最后工序中要求(1)了解积累多余资料(2)了解仔细验证材料(3)掌握如何深入采访3. 重点、难点:如何抓住新闻的本质,深入采访(六)新闻报道的体裁(总学时:4;理论学时:4 )1.具体内容新闻报道体裁的演变;新闻报道体裁分类的依据;新闻报道体裁的类型2.基本要求(1)了解新闻报道体裁的演变(2)理解新闻报道体裁分类的依据(3)掌握新闻报道体裁的类型:消息、深度报道、通讯、新闻特写3. 重点、难点:新闻报道体裁的类型及不同体裁新闻的写法(七)新闻内容的采写(总学时:4 理论学时:2;实验学时2)1. 具体内容:新闻的主题与材料;新闻的结构;新闻的语言2.基本要求(1)了解新闻材料与主题的关系,掌握新闻主题的提炼和材料的选择(2)了解并掌握新闻语言特征以及新闻语言的准确等(3)掌握新闻的结构,尤其是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3. 重点、难点:(1)新闻主题的和材料的关系,新闻结构的元素的掌握运用(2)新闻主题的提炼和材料的选择(3)新闻的结构,尤其是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的写法(八)各类型新闻的采写(总学时:8理论学时:4;实验学时4)1. 具体内容人物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文艺新闻;军事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 2.基本要求(1)了解各类新闻的特点和各类新闻的区别(2)掌握各类新闻的写法3. 重点、难点:(1)各类新闻的特点(2)各类新闻的写法有何不同(九)各类通讯的采写(总学时:8理论学时:4;实验学时4)1.具体内容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新闻小故事、人物专访的采写2.基本要求(1)了解各类通讯的特点和各类通讯的区别(2)掌握各类通讯的写法3. 重点、难点(1)各类通讯的特点(2)各类通讯的写法有何不同(十)记者的修养(总学时:2;理论学时:2)1. 具体内容:记者类型、记者的职责、记者的修养、记者的道德2. 基本要求:学习了解记者修养的作用(1)了解记者的类型:专业记者、特派记者、特约记者、地方记者、驻外记者(2)了解记者的职责:采写新闻报道、反映情况、做群众工作(3)了解记者道德的重要性(4)掌握记者应具备的各种修养:作风修养、知识修养、技能修养3. 重点、难点:(1)了解记者的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记者的职责(2)记者具备的技能修养、作风修养、知识修养(十一))新闻改革的趋势(总学时:4 ;理论学时:2;实验学时2)1.具体内容解释性报道、批评性报道、连续性报道2.基本要求(1)了解解释性报道、批评性报道、连续性报道内容特点(2)了解解释性报道、批评性报道、连续性报道的功用(3)掌握解释性报道基本特征、批评性报道注意事项、连续性报道特点,(4)新闻体裁的采写3. 重点、难点(1)解释性报道、批评性报道、连续性报道这类新闻体裁的采写(2)如何适度掌握批评的报道三、教学安排及方式总学时48 学时,理论32 学时,实验16 学时四、考核方式笔试(闭卷);各教学环节占总学分的比例:平时测验和作业共计占30% 期末考试:70%五、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教材刘海贵主编《当代新闻采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2、参考资料罗以澄主编《新闻采访学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蓝鸿文主编《新闻采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二版.2010年4月课程简介:《新闻采访学》是新闻传播专业的专业课程,是一门专门研究新闻采访活动的现象与规律的科学,它既属于新闻业务范畴,同时又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具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

《新闻采访》-课程教学大纲

《新闻采访》-课程教学大纲

《新闻采访》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代码:16043903课程名称:新闻采访英文名称:Press Interview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时:48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 新闻学专业本科生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新闻学概论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新闻采访是新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新闻学领域中更偏重于应用方面的课程。

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新闻基础理论知识和采访的基础知识,提高新闻敏感和实际的采访能力,应对采访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独立出色完成采访工作。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新闻采访的相关原理与知识,熟悉记者的职业素质,领会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熟悉采访活动流程,了解新闻采访应达到的技能目标,熟练运用多媒体信息工具发现和分析新闻线索,有效进行采访准备工作,在采访过程中自然大方与人交际,熟练地进行采访工作,并能够对采访到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

这些采访技能使学生能够养成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勤于思考,提高自我学习能力,提高应变能力。

英文简介:Press Interview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Journalism. The emphasis is on application. The purpose of the course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theory of journalism, grasp the basic knowledge of interview, increase their sensitivity to news, improve their practical interview ability, handle the possible problems in the interview in order to complete the interview independently and successfully.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include: 1) understanding the relevant principles and knowledge about interview; 2) gettingfamiliar with the professional qualities of journalists; 3) comprehending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news report; 4) getting acquainted with the interview process; 5) knowing the desired techniques of press interview; 6) making good preparations for interview by discovering and analyzing news clues through proficient use of multimedia tools; 7) communicating naturally with people during interview, conducting interview skillfully; 8) summarizing and reorganizing the interview data. Acquiring these skills will develop students into trustworthy, hard-working, reflective and resourceful individuals with strong self-learning ability.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新闻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新闻采访教学大纲(正式稿)

新闻采访教学大纲(正式稿)

新闻采访教学大纲(正式稿)第一篇:新闻采访教学大纲(正式稿)学是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新闻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新闻传播专业的一门重点课程,为必修课.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别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本课程是大学新闻学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是为培养新闻专业人才而开设的一门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基本的专业采访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新闻传播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二,课程的目的和要求,顾名思义,就是一门培养学生采访能力的课程,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往,由于较少强调动手实践,不少院校培养出来的新闻系学生都是理论型的人才,到了新闻单位工作,往往不能很快上手,还得重新开始学习如何真刀实枪地采访.我们要培养的不是这样的人才,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包括理论和实践),使得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动手实践的能力都达到一个高的水平,让学生在毕业后步入新闻单位工作时,可以来即能战,战即能胜,能马上胜任单位交给的工作任务,同时由于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能在不断的新闻实践中发现和创新新闻理论,指导以后的新闻实践.这门课程对学生的要求是脑勤,眼勤,嘴勤,手勤,腿勤.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和今后的工作中多动脑子思考问题;多观察,善于观察;不耻下问,敢于发问;多收集材料,多做笔记,多练笔,写不同体裁的新闻和文章;多跑动,快跑动.总之,我们要培养的是勇敢的,正义的,适应新时代媒体发展需求的,真正会采访,尤其在方面的优秀记者.三,教材的选用与结构本大纲主要选用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再版的《学》(蓝鸿文著),该课本特别注重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操作性,内容充实,有很多的实例,语言流畅,简洁,鲜明,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也借鉴和参考了一部分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学教程》(刘海贵著)一书中的内容.教材总体分为六大部分,分别为绪论,记者篇,采访意识与原理篇,采访方式与方法篇,采访重点与环节篇,采访种类与积累资料篇,共26章,纯理论性的内容占较小比例,大部分是指导具体实践的实战经验与方法技巧.四,课时分配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各占32个学时.全学期共72学时.五,讲授方法由于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该课的讲授是要在课堂传授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指导.讲理论的时候,尽量将最新的理论和实战例子传授给学生;实践时,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条件,结合学生课上采访实践练习,同时,在有理论课的时候,加办小报,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要将采访课办成一门与学生互动的课程,课堂上多讨论,辩论,课后多交流.此外,还进行因人而异的讲授,比如性格腼腆的就多锻炼其大方与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不爱动脑思考的就培养其如何在采访中发动脑筋,如何进行采访前的策划和准备的能力.正文绪论本章重点:学习学的目的和方法,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第一节学研究的对象第二节学研究的历史概述第三节学习学的目的和方法第四节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一,坚持真实性二,坚持思想性三,坚持时间性四,坚持用事实说话思考与练习:展望21世纪我国学将怎样发展你怎样理解学的目的和方法你怎样学习学试拟定一个学习计划.记者篇第一章记者的历史本章重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值得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方面第一节职业记者的起源和记者称谓的演变第二节西方资产阶级职业记者的出现和发展第三节马克思和恩格斯—无产阶级第一批记者代表他们值得学习的地方:一,他们首先是无产阶级革命家(热爱理想,热爱祖国).二,他们热爱真理.三,他们热爱人民.四,他们尊重事实,重视调查研究.五,他们学识渊博,并有专攻.六,他们写得既多又快.七,他们掌握了多种外国语言.第四节我党记者队伍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党的记者队伍的基本特点思考与练习:1,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实践中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2,我国记者队伍发展的标志和特点是什么记者的类型本章重点:记者的分类第一节专业记者与机动记者第二节特派记者与特约记者第三节地方记者第四节驻外记者思考与练习:1,专业记者如何做好博与专的关系怎样培养专业记者成为报道第二篇:新闻采访学课程教学大纲是指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学是专门研究行为的科学.编写依据:本教学大纲是依据《武汉体育学院各专业本科教学计划(2002年1月修订)编写的.目的任务:本课程是全院各专业的自由选修课.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掌握的内在规律和方法,学会运用采访学的基本原理进行新闻采集活动.课程类别:自由选修课.学时数与学分:36学时,3学分.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讲授讨论实践其他小计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新闻记者第三章采访与事实第四章怎样选择新闻事实第五章的一般程序第六章的基本技巧合计(学时数)教学内容与知识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新闻与知识点:新闻的含义,形式,的含义,特点学的研究对象知识点:学的一般概念,本学科在我国的历史发展学习学的目的与方法知识点:学的特点第二章新闻记者记者的历史知识点:中外职业记者的出现和发展记者的类型知识点:记者的不同分类记者的职责知识点:明确职责,提高修养采访与事实采访的基本任务知识点:采访基本任务包含的五要素材料与事实知识点: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性,如何区别第一手材料,第二手材料,材料与事实的关系第四章怎样选择新闻事实选择事实的主要依据是新闻价值知识点:新闻价值的构成因素获得新闻线索是选择新闻事实的必要条件知识点:新闻线索的含义,特点,获得途径新闻敏感是选择新闻事实的内在功底知识点:新闻敏感的含义,作用,如何培养第五章的一般程序明确报道思想知识点:报道目的,内容,范围,报道思想与采访的关系确定报道选题知识点:怎样确定报道选题做好采访准备知识点:平时准备,临访准备访问活动知识点:访问成功的先决条件,两种提问的方式,善问是访问成功的关键用心思考写作知识点:反复提炼主题,主题和题材的关系第六章的基本技巧点面结合知识点:面上找题目,点上做文章两面发掘知识点:两面发掘技巧运用中要注意的问题抓取特点知识点:捕捉有特点的细节,收集有个性特点的语言考核方法与要求考核形式:平时考核,本课程结束后完成课程论文成绩计算:平时考核与本课程结束后完成的课程论文成绩按3:7的比例计算本课程总成绩.教材与参考教材申凡.《学纲要》.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刘海贵,尹德刚.《写作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容内本基学教排安学教第三篇:新闻采访整理新闻采访整理第一章、绪论1、什么叫新闻采访给新闻采访下一个比较科学、准确的定义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俗词所进行的活动。

新闻采访-教学大纲

新闻采访-教学大纲

《新闻采访》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61882B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学科基础课总学时:32 讲课学时:16 实验(上机)学时:16学分:2适用对象:传播学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新闻学概论一、教学目标《新闻采访》是传播学专业学生的学科基础课,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本课通过讲授新闻采访的基本原则、规范、方法,培养学生具备新闻采访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理念,掌握新闻采访的基本方法,适应当前的媒体发展趋势,具备未来从事记者或传媒相关从业人员(公共关系从业者、政府或企事业宣传人员)所需的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和耐挫能力。

目标1:了解新闻采访的重要性目标2:熟悉新闻采访的基本规范目标3:掌握新闻采访的基本方法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教学内容讲授上的要求:着重讲授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报刊写作为基础,以广播、电视、社交媒体平台等多种媒介类型的写作为进阶,精讲消息、特稿两类新闻文体,通过实践带动课堂讲授,借助社交媒体平台,打破课堂局限,激励学生全方位把握不同媒体的写作要求、规范、技能。

对拟实现的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对话式练习、案例式教学、实践教学、作坊式教学;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通过布置任务,与社会媒体平台对接,完成多种媒体类型的作品生产,注重过程考核。

对课后作业以及学生自学的要求:设置学生能够在校园内完成的作业,引导学生用专业化的视角看待身边事务,养成自主性学习的习惯。

该课程从哪些方面促进了毕业要求的实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查阅资料能力、观察能力、耐挫能力、沟通能力。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以表格方式表现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认识新闻采访第一节新闻采访的定义、作用第二节新闻采访的基本特征第三节新闻采访的职业意识第四节从事新闻工作的基本素养本章重点和难点:了解新闻采访这一概念、重要性,掌握新闻采访的基本特征,帮助学生建立新闻采访的职业意识。

新闻采访学教学大纲

新闻采访学教学大纲

新闻采访学教学大纲(新闻学专业,本科)一、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新闻学专业本科生专业基础课,是新闻传播类学生了解和掌握新闻采访知识的主要课程。

(二)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主要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新闻采访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准确地把握有关新闻采访的原理、方法与技巧等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新闻采访能力。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基于新闻采访理论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本课程教学采取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讲授中,力求体系化地介绍和诠释新闻采访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教学中根据与时俱进的原则,适当补充相关内容。

本课程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讲授式、启发式等相应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应注重理论教学与新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新闻采访练习,适当安排这方面的作业,使学生能有效地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规定学时、规定学分及考核方式1、规定学时:72学时2、规定学分:4学分3、考核方式:考试二、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一)使用教材:《新闻采访教程》刘海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二)主要参考书目:1、《新闻采访学》蓝鸿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2、《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梁一高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1月3、《新闻采写编评》叶春华复旦大学出版社4、《新闻采访学新论》罗以澄武汉大学出版社三、课程内容第一章总论1、教学时数:6学时2、教学目的与任务:让学生掌握新闻采访的界定,新闻采访在整个新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新闻采访的十大方式,使学生对新闻采访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3、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何谓新闻采访一、新闻采访的定义二、新闻采访与一般的调查研究活动的区别第二节新闻采访在传播中的地位与作用一、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环二、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来说,是第一位的、起决定作用的三、新闻采访是锻炼、培养记者的主要途径第三节新闻采访活动的特征一、公众性二、快速性三、广泛性四、对等性五、自由性第四节新闻采访的形式讨论暗访中遇到的职业道德问题本章思考题:1、什么叫新闻采访?2、怎样全面、正确认识采访与写作的关系?3、新闻采访有哪些具体的特点?第二章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1、教学时数:10学时2、教学目的与任务:让学生掌握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采访》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11223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开课学期:第4学期学分:3学分本课程课内总学时:54学时,理论讲授36学时实践18学时适用对象:适合新闻专业本科学生先修课程:新闻学概论使用教材及参考书:采用教材:蓝鸿文:《新闻采访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采用主要参考书:1、刘海贵:《当代新闻采访》,复旦大学出版社2、申凡:《当代新闻采访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3、刘明华,徐泓,张征著:《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美)特德怀特著:《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与报道》,新华出版社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教学目的和任务:新闻采访与是新闻学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是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了解和掌握新闻采访知识的主要课程。

通过有关知识和理论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规律和方法,提高新闻写作的水平,以便于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

二、教学基本要求新闻采访是新闻业务的重要分支之一,是新闻专业学生必须了解与掌握的一项重要业务技能。

因此,该课程作为新闻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在新闻学本科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有关知识和理论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规律和方法,提高新闻写作的水平,以便于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以适应现代新闻工作的需要。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教学时数] 1学时[目的和要求]了解:(1)新闻传播所面临的危机(2)新闻传播的责任掌握:(1)新闻采访的定义(2)欧文•戈夫曼“戏剧论”框架教学重点和难点:(1)欧文•戈夫曼“戏剧论”框架教学方式:(课堂讲授1学时)第一节新闻传播的责任(0.5学时)一、新闻传播所面临的危机新闻传播实际上包含了两层含义,一层是真实客观性,一层是渗进了人的主观性。

1、神圣严肃的新闻娱讯化。

2、另一种危机出现在那种视新闻传播为简单搜索事实的观念及其行为里。

二、新闻传播的责任1、对不公平现状进行抗争;2、对污浊心态进行抨击与鞭挞;3、高扬爱与人情味,健全社会。

第二节理解新闻采访的可能理论空间(0.5学时)一、什么是新闻采访二、欧文•戈夫曼“戏剧论”框架1、人人是演员2、剧班3、前台与后台4、演员品性三、在新闻采访中验证1、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社会互动在两种角色进行2、新闻采访中的双主都会以较为理想的方式展开对话四、欧文•戈夫曼的理论给予我们的启示1、采访是一种互动性的活动2、采访中的“表演”因素永远存在复习与思考题:1.什么是新闻采访?2.简述欧文•戈夫曼“戏剧论”框架。

第一章记者纵横[教学时数] 2学时[目的和要求]了解:(1)记者的历史和记者的类型掌握:(1)记者的职责和素能教学重点和难点:(1)记者的历史和记者的类型教学方式:(课堂讲授2学时)第一节记者的历史(1学时)一、泛新闻时期的“记者”二、近代职业新闻记者的出现三、现代职业记者的出现第二节记者的类型与职责(1学时)一、记者的类型1、按照新闻传播手段划分2、按活动场所与工作之别划分3、按采访领域来划分4、按采访地域来划分二、记者的职责1、采集新闻信息2、选择与汰弃材料3、制作新闻作品4、联络编辑三、记者的素能1、记者的人生观2、记者的智能结构复习与思考题:(1)简述记者的职责和素能。

第二章新闻采访概述[教学时数] 3学时[目的和要求]了解:(1)采访的历史起源(2)采访的定义、特点(3)采访常用的实施方式掌握:(1)隐性采访教学重点和难点:(1)隐性采访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讨论3学时)第一节新闻采访的历史起源(1学时)一、采访的历史渊源二、可提供的历史借鉴第二节新闻采访的定义及特点(1学时)一、新闻采访的定义: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报道新闻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

二、新闻采访的特点:1.目的的差异性2.时间的限制性3.项目的突发性4.内容的广泛性5.结果的公开性第三节新闻采访常用的实施方式(1学时)一、从形式上分二、从性质上分三、是否公开身份与采访目的四、隐性采访(讨论)复习与思考题:1.什么是新闻采访?2.新闻采访的特点?3.常用的采访实施形式有哪些?4.如何看待与评价隐性采访?第三章新闻采访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 5学时[目的和要求]了解:(1)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掌握:(1)新闻界的行业规则教学重点和难点:(1)新闻界的行业规则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讨论5学时)第一节坚持新闻采访的真实性(2学时)一、真实性问题的提出及其内涵的发展1.真实性问题在西方:在西方即使是以搞黄色新闻闻名的普利策在主持《世界报》期间也一再强调新闻的真实与准确。

在法制社会中,新闻真实性常常是新闻界在面对各种法律纠纷时得以“自卫”的手段。

2.真实性问题在我国的不同历史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内涵:二、新闻真实性的基本要求1.新闻基本要素的真实准确2.新闻中所涉及的各种背景资料的真实准确3.新闻报道中的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思所想4.局部真实和整体真实的统一三、新闻失实的主要原因分析:四、防止新闻失实1.新闻从业队伍的自治与内律2.法律手段第二节坚持新闻采访报道的思想性(1学时)一、坚持思想性的必要性及可能性二、如何坚持思想性:1.传播信息是思想性得以实现的客观条件2.抓准问题是思想性实现的关键3.增强可读性是思想性实现的业务手段第三节坚持采访的时间性(1学时)一、我国新闻界对新闻报道时效性认识的变化及中西新闻实践界对新闻时间性的认识与把握。

二、我国新闻时效性差的原因分析:1.新闻观念的落后2.新闻机构的管理体制3.交通及通讯设备的落后三、提高新闻时效的几个环节1.新闻从业人员观念的转化2.新闻从业人员的作风急需改变3.采编人员的有机运作4.先简后详地搞连续报道5.简化审稿制度6.更新物质技术设备及手段。

第四节坚持用事实说话(1学时)一、新闻为什么用事实说话1.新闻的本源是事实2.事实胜于雄辩二、不善于用事实说话的表现三、用事实说话的常用方法作业:市场经济中的党报如何增强可读性?复习与思考题:1.新闻真实性有哪些具体要求?2.如何处理新闻思想性和可读性的关系?3.在我国增强新闻的时效有哪些可行性途径?4.如何处理新闻的“抢”与“压”问题?5.用事实说话有哪些常用的方法?第四章采访意识[教学时数] 5学时[目的和要求]了解:(1)采访意识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中的作用掌握:(1)信息意识、受众意识、监督意识、未来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含义(2)五种采访意识在新闻采写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教学重点和难点:(1)五种采访意识在新闻采写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教学方式:(课堂讲授5学时)第一节信息意识(1学时)一、“信息”一词的渊源和涵义二、树立信息意识涉及新闻采访报道的几个理论性问题1、新闻和信息的联系与区别2、传播信息是新闻的基本功能3、开发与传播信息资源的关系三、记者在开发和传播新闻信息中的具体运作1、广辟新闻信息源2、增大新闻信息量3、传播正确的信息4、提供含金量高的信息5、让信息增殖6、快速传递信息7、重视信息反馈8、加强对信息的综合利用第二节受众意识(1学时)一、记者树立和强化受众意识,归根到底要解决为受众服务和服务得更好的问题二、为受众服务得更好的几个基本点1、报道要看受众对象2、报道要满足读者正当需要3、报道要对读者负责4、报道要引导读者5、报道要重视读者参与第三节监督意识(1学时)一、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形式是批评性报道,其突出特点是公开性、揭露性、扩散性二、要知难而进,迎着矛盾上1、采访难,要知难而上2、用法律保护自己三、要争取党政领导支持,揭露和解决矛盾四、要掌握批评报道艺术1、抓典型报道2、抓对比报道3、抓追踪报道第四节未来意识(1学时)一、树立未来意识,重点要落实在搞好预测侄报道上,给受众展示个人来世界1、与回眸性报道不同2、区别于预告性新闻二、预测性新闻的种类1、就预测的范围而分为宏观与微观预测新闻2、就预测的时间长短而言,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预测新闻三、预测性新闻的采访与写作1、重根据2、重比较3、重辨证第五节竞争意识(1学时)一、竞争的日的与态势1、目的:占领市场,争取更多的受众,发展自己,状大自己2、态势:愈趋激烈二、记者竞争的舞台1、有形2、无形三、竞争的方面主要是独家新闻四、竞争要注意的问题1、反对不正当竞争行为2、形成合力复习与思考题:1.采访意识有哪些类型?2.如何在新闻采访中运用采访意识?第五章发现和识别新闻[教学时数] 3学时[目的和要求]了解:(1)采访的历史起源掌握:(1)新闻敏感(2)新闻价值(3)新闻政策教学重点和难点:(1)新闻政策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讨论3学时)第一节新闻敏感及其内涵(1学时)一、新闻敏感的定义二、新闻敏感的内涵:三、培养新闻敏感的途径:1.及时学习、掌握党的新政策、新精神。

2.要立足全局看问题3.广泛接触实际生活4.知识广播有助于新闻敏感5.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第二节新闻价值(1学时)一、关于新闻价值的定义1.主观说2.客观说二、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第三节新闻政策(1学时)一、新闻政策的含义:二、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1.历史上的不良倾向:偏重新闻政策,忽略新闻价值;只求新闻价值,不顾新闻政策。

2.遵守新闻宣传纪律,按新闻规律办事。

三、新闻政策与新闻法复习与思考题:1.什么是新闻敏感?其具体内涵有哪些?2.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有什么?3.如何理解新闻价值和新闻政策的关系?第六章采访前的准备[教学时数] 5学时[目的和要求]了解:(1)采访前的准备掌握:(1)报道形式的选择(2)在采访计划的制定方面熟练应用了解采访前的物质准备和发稿准备教学重点和难点:(1)采访计划的制定教学方式:(课堂讲授5学时)第一节新闻线索及其特点(1学时)一、什么是新闻线索二、新闻线索的特点1.新闻线索表现形式的零碎、不具体。

2.新闻线索只是一种表象。

3.新闻线索有可能是鱼目混珠。

第二节新闻线索的来源渠道(2学时)一、新闻线索的来源渠道:1.通过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及负责同志的活动、讲话获取。

2.通过各种会议、简报获取。

3.通过记者耳闻目睹获取4.记者要建立自己的信息来源网5.查阅各种资料二、媒体间新闻线索的共享和互动三、运用新闻线索应注意的事项1.注重验证与反复核实2.尊重新闻规律,不要拔苗助长3.讲究时宜,不要大材小用4.注意合理安排多个线索的使用第三节采访前的准备工作(1学时)一、静态采访的定义:平时准备临时准备二、采访前的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和新闻策划三、采访前的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1.熟悉采访对象,缩短彼此间距离2.掌握和采访对象有关的各种知识3.搜集有关背景资料4.准备详细的采访方案第四节创造良好的访问条件(1学时)一、为什么要创造良好的访问条件二、如何创造良好的访问条件1.商定适宜的访问时机2.设计得体的仪表风度3.讲究文明的言谈举止4.调节融洽的访问气氛5.摆正合理的相互关系6.注意形体语言的使用7.掌握灵活的注意转换作业:要求学生自拟采访对象设计一采访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