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导学案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教学设计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教学设计黑龙江省大庆市湖滨学校杨宝珠《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教学设计黑龙江省大庆市湖滨学校杨宝珠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十课的第一框。
第十课的课题是《选择希望人生》,而本框的学习任务是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明确理想对人生的重要意义,掌握实现理想的方法。
当前,部分学生确立的理想不切实际,不能很好地以理想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导,不能通过正确的途径来实现理想等,对青少年影响非常大。
因此,帮助学生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对于他们健康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想的含义;理想的作用;实现理想的途径。
能力目标:理解理想的重要性;能找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掌握实现理想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人生理想,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己,感受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愿意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付出努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实现理想的方法和途径。
难点:正确认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四、教法1活动教学法 2情境探究法 3分组教学法。
五、学法指导1、合作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
2、情境探究法:通过感知情境并探究从情境中生成的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六、预习任务各小组按课前印发的导学案中的要求搜集喜欢的格言、警句、故事等资料,预习完成本小组的探究任务。
第一小组:理想的含义第二小组:理想的作用第三小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第四小组:实现理想的途径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情境故事:周迅树立理想的故事提问:这个故事说明理想对人生有什么意义?揭题:理想非常重要,必须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同学们,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又应该怎样实现它呢?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
(二)学习新课第一板块:畅谈理想首先由第一小组代表上台汇报:理想的含义小组代表做小记者,进行焦点访谈“我的理想”。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教案(精选3篇)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教案(精选3篇)《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篇1[对应的课标内容]“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部分:“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认识国情,爱我中华”部分:“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想的含义;理想的作用;实现理想的途径。
能力目标:理解理想的重要性;能找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掌握实现理想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人生理想,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己,感受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愿意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付出努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实现理想的方法和途径。
难点:正确认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让学生绘制一棵理想树的纸、笔、剪刀和彩纸。
[板书设计]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一、给未来插上翅膀1、什么是理想2、理想的作用二、通向理想之路1、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存在差距2、实现理想的途经(1)实现理想,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2)根据实际情况,对理想进行调整(3)通向理想之路:脚踏实地,全力以赴[]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材料: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有一次跟日本学生在上课时一起看了一场电影。
电影中有一段是一个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人捕获,要枪毙了,而在旁边围观的也是一群中国人。
这时所有的日本学生都欢呼起来,在鲁迅听来,这一声格外的刺耳。
鲁迅原是抱着寻求救国的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
他说:“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但他看了影片以后,学医的想法有了改变。
他说:“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学医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强健,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
2021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 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10.1 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教学设计新人教版课程标准:“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 “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教材分析:本节课“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是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第十课第一框的内容,九年级学生马上要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选择,本课的内容设计是帮助学生解决人生发展阶段中一个重要问题——实现个人理想的问题,体现了对学生未来的关注。
能够确定理想并为之奋斗,也是“选择希望人生”的重要能力。
因而本课在本单元中占有中重要地位。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未来,但有些学生理想空洞,不合实际;有些学生徒有理想,不知道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感到无所适从;有些学生升学无望,感到前途渺茫,自暴自弃,对未来缺乏信心,缺乏远大的人生奋斗目标。
因此对即将毕业的九年级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帮助他们认识理想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明白有了正确的理想才会有前进的动力,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确定可实现的人生目标,知道如何去实现理想,对于成长中的即将毕业初中生来讲更有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人生理想,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己,感受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愿意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付出努力。
能力目标:理解理想的重要性;能找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掌握实现理想的方法。
知识目标:理想的含义;理想的作用;实现理想的途径。
教学重点:理想的意义实现理想的途径教学难点: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教法、学法教法:案例教学、小组合作教学、问卷调查反思教学学法:自主阅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自我反思学习教学过程:30501 7725 眥W\39878 9BC6 鯆35859 8C13 谓35944 8C68 豨7q37368 91F8 釸38985 9849 顉。
初中政治---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教学设计

现代社会是个开放的时代,学生所面临的成长中的问题很多,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很多学生缺乏远大的人生目标,或确立的理想不切实际,不能很好地以理想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导,不能通过正确的途径来实现理想等,对青少年影响非常大。因此,帮助学生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对于他们健康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教学设计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
习惯养成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主动探究,脑手并动的习惯
教材简析
本册的教学主题是责任与使命,即重点探究个人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作为本册教材的最后一课,重点要帮助学生解决在人生发展上的一些重要问题。本节“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作为第十课第一框题则着重帮助学生解决实现个人理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由明确自己的理想入手,引导学生感悟理想是指向未来的奋斗目标,理想对人生的意义。启发学生认识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有些差距,掌握实现理想的方法,并鼓励学生为实现理想坚持不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断提高自己。
将知识点转化为实际行动,学以致用,达到情境的延伸
课堂小结
播放音频、多媒体展示图片和雷洛夫的名言
总结:青春的美丽离不开理想的放飞,放飞的理想如果没有拼搏的汗水、失败挫折的洗礼、凝聚的智慧,理想就只能是幻想、梦想。衷心祝福大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去奋斗着并快乐着。
学生倾听
升华学生的情感,提高认识。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我设计了环环相扣的五个小活动,活动的开展密切联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实际。
展示“山田本一”“刘翔”“邰丽华”走向成功的事例,引导学生谈启示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感悟榜样们的成功经历,引发自我反思,明确实现理想的具体途径
活动五:畅想未来
以积极心态面对人生境遇导学案

以积极心态面对人生境遇导学案科目:政治班级:课型:新授课时:1备课人:备课时间: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认知顺境和逆境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
2能力目标:分析说明顺境和逆境是辩证统一的,顺境和逆境都是对人生的考验。
3情感目标:让学生知道坚强的意志是后天磨练出来的,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
重点:1、顺境和逆境都是对人生的考验。
2、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难点:正确处理顺境和逆境的辩证关系,使学生把逆境和挫折变成为前进的动力。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讨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多媒体展示一组反映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生活的照片,让学生对不同的生活条件有感性认识。
提出问题:他们的条件有什么不同?看了刚才的照片,你有什么感受?如果让你选择,你更愿意生活在什么环境中?二.讲授新课:在人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顺境和逆境两种不同境遇。
顺境和逆境都是对人生的考验。
我们应如何面对这些考验?(一)议一议:什么是顺境?你喜欢身处顺境的感觉吗?当你身处顺境时,你有没有担心的问题?学生讨论回答1. 《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故事刘亦婷是幸运的孩子,她的学生时代是一帆风顺的。
小学中,成绩稳在班级前三名。
报考中学时,她又以优异成绩考上了质量高的成都外国语学校,她的父母为她提供了2万5千元的择校费。
在念高中时,她还参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甚至还幸运地被选中扮演电视剧《苍天在上》中市长的女儿的角色。
她是成都外国语学校1999年高中毕业生,在准备高考时,她又同时报考美国大学,以640的高分通过了“托福”考试,结果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同时录取了她,她最终选择了哈佛大学。
全世界报考哈佛大学的有近2万人,被录取的只有1650名。
2.《富二代》的故事广州大学新生在网上“炫富”,发帖询问“大学城哪里可以加油?我的车是宝马MINI”。
前些年舆论对“富二代”的关注大多集中在他们能否承担起家族事业的重任,能否书写“从富到贵”的商业文化新篇章,从而打破中国“富不过三代”的传统魔咒。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教案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理解什么是理想,什么是现实;•掌握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方法和态度;•分析和解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教学重点•理解理想与现实的概念;•掌握对待理想与现实的正确方法和态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情景教学:通过真实或虚构的情景让学生体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彼此对待理想与现实的不同看法。
教学准备•白板和黑板笔•教师准备案例或情景教学材料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理想”的定义:“理想是对于美好或完美的事物或状态的追求和向往。
”让学生思考并交流什么是理想,并举例说明。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理想”和“现实”两个词,并以隐喻的方式进行解释:•理想: 坐在高山上俯瞰大地,看到的是远方的美景,充满着无限的想象和憧憬;•现实: 脚踏实地,走在大地上,感受到的是真实的存在,面对着各种挑战和困难。
通过这个隐喻,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理想和现实的不同。
第三步: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提供一个关于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1.该案例中的理想是什么?现实是什么?2.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点和冲突是什么?3.你认为该案例中的理想是否可以实现?为什么?第四步: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方法和态度(2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总结出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方法和态度,并写在黑板上。
例如:•理性面对:要根据实际情况,理性地分析和评估自己的理想和实际能力;•动态调整:要灵活调整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与实际情况相匹配;•积极进取:要勇于追求理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才能,积极改变现实;•接纳现实:要学会接纳并适应现实,不抱怨和逃避;•持之以恒:要坚持努力,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不止步于现实。
第五步: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有关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提出自己的看法。
人教版九年级思品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导学案)

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班级组别座号姓名第一框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一、目标要求1.知识目标:知道理想的含义。
懂得理想的重要作用。
明白实现理想的途径。
2.能力目标:理解理想的重要性。
能找到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掌握实现理想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人生理想,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己,感受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
愿意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付出努力。
二、教学重点:如何才能使理想变成现实?教学难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三、学习过程【预习导学】1.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人生?2.理想的重要作用是什么?3.如何才能使理想变成现实?(实现理想的途径)【目标检测】单项选择:1.列夫.托尔斯秦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这段话说明了()A. 只要树立理想就能获得成功B. 树立人生理想的重要性C. 理想是人精神生活的全部D. 理想对人生起阻碍作用2.“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以来,志愿者们自愿把人生最美好的一段年华,留给中国大地那些贫困闭塞、最需要帮助的地方,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亮丽的人生风采。
从他们身上我们深深感受到,作为青少年一代()①要勇于放弃自己的个人理想②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③要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④要具有艰苦创业精神A. ①②③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3.漫画《这里没水》,对这个人的做法认识不恰当的是()A.没有做到坚持不懈的实现自己的目标B.运气不好,没有找到有水的地方C.做事情没有韧性,浅尝辄止D.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要轻易说“不”4.“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孟子的这一劝导告诉我们,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A. 脚踏实地、全力以赴B. 锻炼身体、修炼精神C. 立足自身、不断变化D. 寻找机遇、不断追求5.列夫·托尔斯泰说:“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案二)

朔城区七中自主、合作、探究导学案
备注九年级政治科学案号
主备人:吴焱火备课组长:崔玉梅
课题: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二)
课型:解读课文
导学流程:(学习流程的每个环节要有任务和学法指导)
教案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人生理想,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己,感受实现自
身价值的喜悦,愿意脚踏实地,全力以赴的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付出努力。
(2)知识目标:知道理想的含义;理想的重要作用;实现理想的途径。
(3)能力目标:理解理想的重要性,能找到自己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掌握实现理
想的方法。
教案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明确理想的重要性,从而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难点:让学生掌握实现理想的方法。
一、问题引领、自主阅读:
(要求:⑴提出问题:
①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
②民族精神的核心和内涵:
③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④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
⑤弘扬培育民族精神,人人有责;
⑥为什么要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提示:结合①③⑤题分析、总结)
⑦如何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⑧青少年如何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⑵自主阅读:
①学生首先阅读问题,熟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十课第一框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
年级九学科思品班级姓名
主备人马新杰审核人常现军课型新授学习目标:
1、畅谈理想概述理想的含义,感悟人生需要理想。
2、依据提供的情景和设置的问题,总结并熟记理想的作用。
3、分析某班目标完成情况,认识理想与现实之间总会有些差距。
4、分析具体案例,熟记实现理想的途径,能够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地为实现理想而奋斗。
学习重点:
熟记理想的作用和实现理想的途径。
学习难点:
正确认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预习课本124——129页,通过自主学习或同伴互助完成)
1、理想的涵义
2、理想的作用
3、为什么理想与现实之间总会有些差距?
4、实现理想的途径有哪些?
二、研讨展示:
研讨一:畅谈理想
谈谈你现在的理想是什么?
研讨二:学生朗读流沙河的《理想》
感悟人生需要理想
研讨三:分析刘莎莎和李新杰夺冠给我们的启示
总结并熟记理想的作用
研讨四:你的学习目标实现了吗?
认识理想与现实之间总会有些差距
研讨五:分析具体的案例和亚运夺冠的事例
熟记实现理想的途径,能够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地为实现理想而奋斗。
三、学习小结(你说我说大家说)
四、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
1、据《时事》介绍,苏州籍奥运举重冠军陈艳青平时刻苦训练,19年来举起了相当于1155架波音747飞机的重量,这告诉我们,成才的关键()
A、在于自己的勤奋努力
B、在于环境是否优越
C、在于理想信念是否坚定
D、在于有无强烈的时代责任感
2、“理想是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列夫托尔斯泰这句话主要表明( )
A、人生就是立足现实,不断追求各种理想的历程
B、人们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C、人生需要理想,理想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的作用
D、理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
二、多项选择
1、马广福、刘仁喜,两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从小就有登台演唱的梦想。
虽然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好梦难圆,但他们从不气馁。
2009年,他们终于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在亿万观众面前一展歌喉。
这启示我们( )
A、理想能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激励我们走向成功
B、实现理想需要脚踏实地、艰苦奋斗
C、不同的理想可以造就相同的人生
D、只要有梦想,不努力也能成功
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观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生要树立远大理想
B、只要有理想就能取得成功
C、实现理想要矢志不移
D、实现理想离不开艰苦奋斗
三、观察与思考
这幅漫画给你什么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