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案例--学生和老师的恩怨
师生冲突的案例

师生冲突的案例
在我们班上啊,有个叫小李的同学,那可是个调皮鬼。
有一次上语文课,语文老师王老师正讲得激情澎湃呢,讲那文言文里的各种语法和实词虚词。
小李呢,在下面偷偷看漫画书看得入神。
王老师讲课的时候眼神就跟雷达似的,一下子就扫到小李那本在桌子底下的漫画书了。
老师就停下讲课,说:“小李啊,你在下面看啥呢?这么津津有味的。
”小李也是个一根筋的家伙,他头也不抬,顺口就说:“比你这文言文有意思多了。
”
这话一出口,教室里顿时像被投了颗炸弹一样,同学们都倒吸一口凉气。
王老师那脸啊,一下子就红了,又有点青,感觉就像调色盘似的。
王老师有点生气地说:“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课堂上看课外书本来就不对,还这么没礼貌。
”
小李呢,可能也觉得自己话说重了,但是又拉不下脸认错,就嘟囔着说:“本来就是嘛,文言文又难懂又无聊。
”王老师这下可真火了,大步走到小李跟前,伸手就想把那漫画书拿走。
小李也不知哪来的劲儿,死死拽着漫画书不放,嘴里还喊着:“这是我的书,你不能抢。
”
这一下可就僵住了,老师在这头拽着书,小李在那头不松手。
其他同学都不知道该咋办,教室里安静得只能听到他俩的喘气声。
最后还是班长站起来说:“老师,小李不对,他不该上课看漫画书还顶撞您,但是老师您先消消气。
”这才给了个台阶下,老师松了手,小李也把漫画书放进了书包,不过这节课的气氛啊,那是相当的尴尬,一直到下课都感觉教室里凉飕飕的。
师生冲突的真实案例

师生冲突的真实案例
我上高中那会,我们班有个特调皮的男生叫小李。
他呀,上课就没个正形儿。
那天上数学课,我们数学老师是个有点古板,但特别认真负责的女老师。
课上到一半,小李可能是觉得无聊了,就开始在下面偷偷玩他自己做的小弹弓,往黑板擦上弹射小纸团。
这数学老师正讲得起劲儿呢,突然就被黑板擦上“啪”的一声给打断了。
她扭头一看就瞧见小李在那捣鼓,当时脸就拉下来了,直接就吼:“小李,你在干什么呢?这是课堂,不是你家游乐场!”
小李呢,他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居然还顶嘴:“我又没影响别人,就自己玩玩。
”
老师一听更气了:“你没影响别人?你这一声响把大家的注意力都分散了,还说没影响。
”
小李那时候也是年少气盛啊,脖子一梗:“那你讲得太无聊了呗,不然我也不会玩。
”这话说出口,全班都倒吸一口凉气。
数学老师气得脸都红了,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小李面前,伸手就想把他的弹弓没收。
小李也是个机灵鬼,一下把弹弓藏到身后,还大声说:“你凭什么没收我东西,这是我自己做的。
”
老师说:“就凭你在课堂上玩,违反纪律。
”
两人就这么僵持着,教室里的气氛紧张得像要爆炸一样。
最后还是班主任赶来,把小李拉到办公室去教育了一番,这事儿才算是暂时平息了。
不过后来小李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跟数学老师道了歉,这事儿也就成了我们班一个很经典的课堂小插曲了。
班主任教育案例:师生冲突的过程与反思

教育教学故事---师生冲突的过程与反思【案例背景】:生活中矛盾无处不在,有生活,就有矛盾。
有矛盾才有进步。
家庭、学校、社会中都充满着矛盾,如果不化解,那么生活将一团糟;如果及时化解,生活会不断进步。
所以有矛盾,是正常的,没有矛盾是不可能的。
我们要做的是化矛盾为动力,而不是去消灭矛盾。
上学期期末最后一节政治课,我和20计算机(4)班一位郑同学发生了一起我当任课老师以来最为严重的师生矛盾,矛盾升级到需要班主任、年级段长介入调解。
【案例过程】:上学期期末,记得20计算机(4)班政治课排在早上第一节,那节课也是上学期该班级最后一节政治课。
刚上课不久,学生郑某要上厕所,我为了维持上课秩序,在此之前已经宣布,上课期间不准无故走动,无故上厕所。
然而该生依然违背我的规定,向我示意,闹闹嚷嚷的说自己要去厕所,我也只能默许他去了。
厕所回来后,该生就趴在自己的座位上睡觉,期间,我也提醒过多次,上课不能睡觉,但我多次劝诫不听,继续睡觉。
突然,该生朝着坐在窗户边的同学大喊“傻逼,把窗户关掉”。
这样毫无把同学,把老师,把课堂放在眼里,他就是天皇老爷,为他服务是应该的,不懂得起码尊重。
此时,我的脾气也来了,我问:“你骂谁?”他回“我又没骂你”,我说:“疫情严重,就要开窗户通风,减少感染”,他回:“你不知道冷吗”,我说:“太阳当空,有什么冷的”,他一副仇视的眼神看着我,并说:“你要更我对着干,是不是”。
该生神情表现出藐视和不尊重,自认为我有正当理由,老师阻止就是老师的错,并且不顾课堂场合公开与老师辩驳,在言辞和神情表现出不屑,极为引起愤怒,严重干扰课堂,严重伤害教师尊严,使得教师处于尴尬局面。
当节课,我停了下来,因为这件事不得不终止上课,并叫来了班主任、年级段长协助处理。
【反思】: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是社会文明进步主要推动力量,教育者是一个浮现在社会波浪上的推手,文明的进步更重要的靠我们家长、社会人群、政府等综合努力的结果。
师生矛盾案例

师生矛盾案例师生关系一直是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在教育实践中,师生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探讨师生矛盾的成因和解决方法。
某中学的一位教师在课堂上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在一次课堂教学中,他发现有一名学生总是在课堂上打瞌睡,而且对他的提问总是漠不关心。
教师觉得自己的教学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对此感到非常困扰。
于是,他决定找到这名学生,了解一下他的情况。
经过和学生的交流,教师发现这名学生最近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情,导致他的精神状态不太好。
学生表示自己每天晚上都要熬夜照顾家人,所以在课堂上很难保持清醒。
教师听后深表同情,同时也意识到自己之前对学生的态度可能过于苛刻,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人情况。
在这个案例中,师生矛盾的成因主要是双方缺乏沟通和理解。
教师只是单方面地看到了学生的问题,而没有主动去了解学生的情况。
学生也没有及时向教师说明自己的困难,导致了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因此,解决师生矛盾的关键在于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首先,教师需要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
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其次,学生也应该积极与教师沟通,及时向教师说明自己的困难,寻求帮助和支持。
双方都需要学会倾听和理解对方,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抱怨。
除了加强沟通和理解,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人情况。
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
而学生也应该尊重教师,积极参与课堂,做到尊师重道。
综上所述,师生矛盾是教育实践中常见的问题,但只要双方加强沟通和理解,就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
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学会倾听和理解对方,尊重彼此,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
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工作。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能够帮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处理师生矛盾问题。
师生反目案例

师生反目案例师生反目是指在教育场合中,师生之间因为某些原因产生矛盾,导致关系恶化甚至发展为冲突的情况。
这种情况在教育领域中并不罕见,往往会给学校和教育者带来一定的困扰和挑战。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师生反目的案例,并探讨其中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某校的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批评,但是方式比较严厉,让学生感到受伤和委屈。
学生因此产生了对老师的不满情绪,开始在课堂上表现消极,甚至与老师发生了口角冲突。
这种情况在学校中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和困扰,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
师生之间的矛盾往往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在这个案例中,老师的批评方式过于严厉,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导致学生产生了不满情绪。
而学生也因为自己的情绪没有得到合理的宣泄和调解,从而与老师产生了冲突。
可以看出,师生之间的矛盾往往是双方都有责任的结果。
解决师生反目的矛盾,需要学校和教育者共同努力。
首先,老师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批评态度,尽量避免过于严厉的言辞和行为,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感受和心理需求。
其次,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的师生沟通机制,让学生有更多的表达空间和机会,及时解决他们的困惑和不满情绪。
同时,学校也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导,提高他们的情绪管理和沟通能力,以更好地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在师生反目的案例中,重要的是要意识到师生之间的矛盾是可以预防和化解的。
只有通过学校、教育者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师生之间的矛盾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蹴而就可以解决的。
只有通过双方的理解和包容,以及学校的引导和支持,才能真正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建立和谐的教育环境。
这不仅需要教育者的智慧和勇气,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师生关系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共同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师生教育冲突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一所初级中学,该校地处城市郊区,学生主要来自周边农村。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进入城市就读。
这所学校的学生群体逐渐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
在此背景下,师生教育冲突问题日益凸显。
二、案例描述某班班主任张老师是一位有经验的教师,对学生要求严格。
一天下午,张老师发现教室里有些学生上课时玩手机,于是批评了这些学生。
以下为冲突发生的具体过程:1. 矛盾激化张老师批评学生时,一位名叫小李的学生站起来反驳道:“老师,我们只是上课时玩手机,并没有影响别人。
您为什么要批评我们?”张老师听了后,情绪激动地说:“你们就是自以为是,不懂得尊重老师!”小李不甘示弱,继续反驳:“我们尊重老师,但您也要尊重我们。
我们上课玩手机是因为手机里的游戏很有趣,这有什么错?”张老师愤怒地指责小李:“你们就是借口!上课玩手机就是不对!”2. 冲突升级小李的同桌小王见状,也加入了争论。
他说:“老师,我们只是偶尔上课玩手机,并不是一直这样。
您为什么要对我们这么严厉?”张老师反驳道:“你们就是找借口,就是自以为是!”小王情绪激动地反驳:“我们上课玩手机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没有其他的娱乐方式。
您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们?”张老师愤怒地说:“你们就是借口!上课玩手机就是不对!”3. 教室混乱此时,教室里的其他学生也开始议论纷纷。
有的学生支持小李和小王,有的学生则认为张老师有道理。
教室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有的学生甚至开始起哄。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因素(1)教育观念问题:张老师的教育观念较为传统,对学生要求严格,但缺乏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关注和理解。
(2)沟通方式问题:张老师在批评学生时,情绪激动,缺乏耐心和同理心。
2. 学生因素(1)个性差异:小李和小王具有较强的个性,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2)家庭背景:小李和小王的家庭条件相对较差,对娱乐方式的需求较高。
3. 学校因素(1)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农村学生进入城市就读,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
师生反目案例

师生反目案例
师生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教育领域中,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成长。
然而,有时候也会出现师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甚至演变成师生反目的情况。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师生反目的案例,并探讨其原因和解决之道。
案例一,小明与语文老师的矛盾。
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与语文老师之间出现了矛盾。
原因是小明在一次作文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但语文老师却认为他的作文存在抄袭嫌疑,因此拒绝给予表扬和奖励。
小明对此感到委屈,认为自己的努力得不到老师的认可,于是与语文老师产生了矛盾。
案例二,高中生小玲与班主任的矛盾。
小玲是一名高中生,她与班主任之间发生了矛盾。
原因是小玲在一次班级活动中因为迟到被批评,她觉得班主任对她的批评过于苛刻,认为自己并没有错,于是产生了对班主任的不满和抵触。
师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往往源于沟通不畅、理解不到位、情绪失控等原因。
对于师生反目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师生双方要保持冷静,理性沟通,找准问题的根源。
其次,双方要尊重彼此,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情感,寻求共识,化解矛盾。
最后,学校和家长也应该给予关注和帮助,引导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关系,共同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总之,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师生反目的情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
但只要双方能够理性沟通,尊重彼此,寻求共识,相信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希望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能够珍惜这份师生情,共同努力,共同成长。
师生矛盾案例

师生矛盾案例师生矛盾是教育领域中一个常见而又棘手的问题。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和摩擦。
这些矛盾可能源于师生双方的性格、观念、沟通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也可能是由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不一致引起的。
在实际工作中,师生矛盾的解决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努力,寻求合理有效的解决途径。
一、案例分析。
某高中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语气过于严厉,导致学生情绪低落,出现了师生矛盾。
学生认为老师批评的方式不当,影响了学习兴趣和情绪,教师则认为学生不够认真听讲,态度不端正。
二、解决途径。
1. 善于沟通。
师生双方首先应该善于沟通,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师可以找机会与学生进行私下沟通,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向学生解释自己的教学初衷,寻求共识。
2. 尊重对方。
师生之间的矛盾往往源于双方的不尊重。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情感,不以权威的姿态对待学生;学生也应该尊重教师的教学权威,不轻视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3. 寻求第三方帮助。
在师生矛盾无法自行解决时,可以寻求学校其他老师、辅导员等第三方的帮助和意见,共同协商解决问题。
4.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在平时多与学生交流互动,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减少矛盾的发生。
三、结语。
师生矛盾是教育教学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解决师生矛盾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努力,需要双方在日常教学中多沟通、多理解、多尊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师生之间的矛盾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将会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解决师生矛盾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上课睡觉挨批“习武”7年后回校报仇7年前,一初二男生被老师责骂,一气之下大打出手,怀恨在心。
7年后,他提菜刀回校找老师,劫持学生,被移送检方审查起诉一个学生因老师的批评,产生的恨意有多深?彭州的文老师也许不曾想到,自己曾教过的学生张润(化名)在离开学校后的7年期间,练散打,是为报复老师;他把自己工作中的一切不顺,也都归结于老师的教育问题;毕业7年后,他开始了一系列疯狂的报复举动:先是提着钢管到学校,被发现后翻墙而逃;此后,他又拿着菜刀踢开学校大门,举刀追向曾经的班主任老师,并挟持两名学生,要求老师当面道歉,直到警方赶来将他当场抓获。
这一切,竟源于7年前老师对他的批评,“我想忘却忘不了”。
一群人欲解开他的心结,爱的力量有多大?目前,该案已经移送彭州检察院审查起诉。
彭州市检察院的办案检察官了解到这一特殊的个案,开始了一场化解仇怨的行动:前往学校、家庭,了解事发的根源;到看守所和张润倾心交流,安抚情绪,并请来大学教授和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等,一起化解这场师生恩怨。
终于,几天前,在彭州市看守所,张润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和当年的班主任老师三次拥抱在一起,一场埋藏心底7年的恩怨就此消融。
因为老师的责骂留下了“心理阴影”,为了报复,彭州男子张润在离开学校后的7年间练散打,甚至提着钢管、菜刀闯学校。
在落网后,他说,“希望判我死刑,不然出来后,我还会找老师的麻烦。
”就在几天前,师生两人紧握双手、三度拥抱,张润流下悔恨的泪水,对自己给老师带去的伤害深表歉意;昨日,他还向学校全体师生以及受到惊吓的学生和家长写了两封悔过信。
究竟是什么,让他放下心结,拥抱老师?他的怨恨我从小锻炼,就是为了报复他昨日,成都商报记者来到彭州市磁峰镇中远学校,该校保卫兼授课的黄老师说,他目睹了劫持事件的整个过程,而且事发前,他接到了张润父亲的电话,说张润提着菜刀朝学校去了。
据检察官介绍,去年9月24日,张润在彭州市磁峰镇小石村的家中与父亲发生了矛盾,他想到这几年工作也没有赚到什么钱,将这一切都归结到曾经的班主任文老师身上。
张润决定到学校找文老师理论,并抓起了家里的一把菜刀。
黄老师说,事发时间正值中午,当他从宿舍赶到校门时,张润已经踹开学校的铁皮大门,挥舞着菜刀在追赶文老师。
当时正值放学时间,很多学生纷纷跑开。
文老师见势不妙,慌着往教学楼跑,德育办公室的老师赶紧打开门,把文老师藏了起来。
找不到文老师的张润,开始在全教学楼搜查。
而这个时候,学校已广播全校把教室门全部关上。
张润用脚踹教室的门,当到达4楼的时候,踹开了一间教室的门。
此时,七八名民警接警后已赶到学校。
随后,张润将两名学生劫持,拉到阳台上作为人质,要求学校交出文老师。
黄老师走到离张润2米远的地方说,“你必须把学生放了,否则将酿成大祸。
”“哥,不关你的事,你不要参与进来。
”正在黄老师与张润对话之时,赶来的民警从教室的后门进入,迅速夺下了张润手中的刀,将他制服。
“整个过程只持续了一二十分钟。
”而去年6月份,张润也曾从围墙翻进学校,手里举着一根钢管,那次文老师不在学校。
张润的家距离学校不到两公里。
昨日,张润的母亲向成都商报记者展示了几份张润的自述信件。
张润在信中写道:时而听得见时而听不见读书上课(张润5岁患了中耳炎,听力受到影响),我上课只好睡觉。
初二上学期,一次文老师骂我,我记在心里。
我就想报复他,让他丢脸。
后来,张润走进校门时,又想起文老师的责骂,一气之下就跑到教室,和文老师打了起来。
父亲追过来,一巴掌接一巴掌地打张润的脸。
“这些事情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痕迹,这七八年来,我一直想忘却总是忘不了。
我从小一直锻炼就是为了有一天报复他,要在他身体和心里留下同样的伤痕……”张润说。
解开心结送书、请教授检察官5次看望他听进劝说在彭州检察院审查起诉此案时,按照法律规定,承办检察官必须会见讯问犯罪嫌疑人张润。
“张润总是认为老师对他如何如何,学校如何消极对待,而丝毫不说自己的问题。
”检察官说,张润曾在看守所撞墙、用圆珠笔芯切脉自杀等,还一连两天绝食。
这是一起非常极端的个案,不能简单办完案了事。
如果简单将被告人公诉到法院定罪量刑,他和老师之间的仇恨还是没能消除,不排除以后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于是,一场化解师生恩怨的行动开始了。
第一印象他很偏执,会见持续了近3个小时此前,检察官前往看守所,张润明确表示,“我希望法院判我死刑,否则出来之后,我还会找老师和学校的麻烦。
”听到这句话,承办检察官怔了一下,后来通过讯问发现,“张润很偏执。
我不认为他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犯,他的心地很单纯,我把他看成一个可以挽救的娃娃。
”“第一次会见就持续了近3个小时。
”由于张润听力不好,检察官一直都在大声说话。
这一切张润都看在眼里。
“我和你没有任何关系,我这样苦口婆心也是为了让你感到公平和温暖。
”检察官告诉张润,老师也会犯错误,老师都原谅你了,你也应该原谅老师。
经过几个小时的接触,张润从检察官身上感到了耐心。
5次前往和管教民警一起与他拉家常检察官多次走访学校、家庭,前后5次前往看守所,与张润交谈,并进行心理疏导,还和管教民警一起商议,安排了看守所服刑较好的人员与他在一起,进行心理疏导,化解恩怨。
“张润表现偏执。
”管教民警说,他们与检察官等一起与他拉家常。
“有了一定的效果,但他还是很偏执。
”检察官说,后来张润觉得我们对他很重视,才慢慢听进了我们的劝说。
正是检察官这种温暖人心的态度,让张润渐渐放下了抵触情绪。
“自己的心结老是打不开,老是不由自主地去想。
”张润告诉检察官,想要一些正能量的书籍充实自己。
检察官上午从看守所出来后,就找了一本“心灵鸡汤”,下午就给张润送过去了。
亲情攻势多想想父母遇事要有耐心接下来,检察院又开始了亲情攻势。
“你作为男子汉,是家里的顶梁柱,父母生你养你,你这么轻生走了,你父母怎么办。
”检察官从这方面开导他,让他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
通过这一点,张润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在此之后,检察官又联系大学教授、家长、教育部门人员包括文老师等,一起参与化解学生的仇恨,分别到看守所探望,和他交流。
修复师生情联系文老师一起去看望他之后,检察官通过教育局联系了学校相关人员,又通过学校联系到了文老师,并让文老师到检察院参加座谈。
“文老师现在困扰比较大,生活压力也比较大。
”检察官说,文老师认为教育孩子没有错,只是张润的举动出乎他的意料。
检察官认为,文老师正是出于师德,他认为有必要原谅他,包容他,挽救他并鼓励他。
文老师也认为师生之间不能积怨,因而他有责任去修复这份师生情。
后来,文老师和检察官一起来到看守所看望张润。
冰释前嫌三次拥抱老师他流下泪水20日,彭州市检察院的公诉人、海南师范大学王习明教授与张润父亲、辩护人、校方代表、文老师一起到彭州市看守所探望张润,表达了对他的关心,希望他能够放下仇恨,争取宽大处理。
张润向父亲表示,一定会认真接受改造,争取早日出狱孝敬父母。
面对文老师,张润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对自己给老师带来的困扰表示深深的歉意。
他对老师说,“老师我错了,我的行为给学校,也给你造成了这么大伤害。
”文老师对此表示,老师原谅你了,你在里面好好改造。
之后,师生二人紧握双手。
文老师感慨万分,主动起身和张润拥抱在一起。
后来他们又聊起了师生情,中间三次紧紧拥抱在一起。
就这样,一场困扰了双方七年的仇恨坚冰随着两人的三次拥抱而消融。
昨日,张润写了两封悔过信,委托彭州市检察院公诉科科长李贞转交给彭州市教育局和中远学校全体师生,以及被劫持的学生及家长。
“因为我的行为,给学校师生以及受到惊吓的学生和他们的家庭带来了伤害,我深深悔过。
”文老师:当初该用更温暖的方式沟通昨日下午,文老师说,受此事影响,他曾经一段时间睡不好觉,现在师生关系矛盾化解了,自己心情也好多了。
文老师对自己的行为做了反思,觉得当初自己对张润的处理太简单了,如果现在来处理,自己会用更温暖的方式对待张润及其家庭,做好沟通。
文老师希望,张润早日回归社会。
面对面检察官就像亲生妈妈昨日下午4时许,成都商报记者来到彭州市看守所,面对面对话了张润。
成都商报:你用劫持学生的手段报复老师,有没有考虑过被你劫持的两名学生?张润:当时没有想过,只是想和老师做个了结。
这件事是我自己的人生目标,我从来没有告诉过任何人。
成都商报:你当初想让法院判你死刑,现在怎么想?张润:我现在不想被判死刑,死了对不起父母,当时是自己愤怒、是失去控制后的一种表现,不想让一点点阳光照进来。
自己遇到一点点挫折,就采取极端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检察官他们都是为了人的好。
成都商报:你现在有什么愿望?张润:当我看到别人被欺负时,我一定要站出来,当然不是采取暴力,而是采取法律。
(他对着检察官说,您就像我的亲生妈妈一样)感谢检察官将我一点点纠正过来,现在想想以前的事都应该像沙子一样浪一拍就消失了,没必要刻在石头上。
我还要孝敬父母,与老师好好相处。
成都商报: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张润:妈妈,你要按时吃药,不要在意我的事情。
我会在监狱好好改造,错了就不怕承担后果。
等我出来后,一定和妈妈好好生活,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
成都商报:想对老师说什么?张润:我保证不再找他(指文老师,报复)了,以后尽量想一些开心的事情,现在心情也已经敞开多了。
他的家庭说到教育孩子母亲两次说:“我更不懂”昨日中午12时,成都商报记者来到张润在磁峰镇小石村的家中。
此时,他的母亲正准备下地干活。
张母说,她在家务农,丈夫则在外打工,挣不了多少钱,自己身体不好,还要吃药。
对于教育孩子的问题,张母两次以自己“更不懂”回应记者。
张母说自己小学毕业,没什么知识,也不晓得咋教育儿子。
“把饭弄给他吃,他自己去耍。
”张母说,她的教育很简单,就是让他听话。
“他的性子很倔强,还很内向,有啥都不告诉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