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1 环境1.1 鸡场环境规模鸡场周围环境、空气质量符合NY/T388外,还应符合以下条件:a 鸡场周围3km内无大型化工厂、矿;b鸡场距离干线公路、饮用水源、居民点1km以上;c、鸡场与其它规模畜牧场应保持一定有效安全防疫距离。
1.2 鸡舍环境1.2.1 鸡舍内的温度、湿度环境应满足不同饲养阶段的需求。
1.2.2 鸡舍内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应符合NY/T388的要求。
1.2.3 鸡场生产区、生活区分开,雏鸡、成年鸡分开饲养2 鸡场的设施设备2.1 设施2.1.1 鸡场净道和污道要分开。
2.1.2 鸡场周围要设隔离带。
2.1.3 鸡舍应有防鸟、防鼠设施。
2.1.4 鸡舍地面和墙壁应便于清洗,清毒。
2.1.5 鸡场应建鸡粪贮存和污水处理设施。
2.2 设备2.2.1 鸡笼安装分阶梯式和重叠式,最佳为三鸡一笼,每鸡应占有笼底面积470cm2~500 cm2,8cm~10cm的料槽位,每笼应有一只饮水器。
2.2.2 器具数量应满足各阶段饲养的需要。
3 饲养条件3.1 饮水3.1.1 水质符合NY5027要求。
3.1.2 经常清洗饮水设备,要求夏季每天至少2次以上,冬季每天1次以上,并定期消毒。
3.2 饲料3.2.1 使用符合无公害标准的配合饲料,建议参考使用饲养品种饲养手册提供的营养标准。
3.2.2 添加预防应激的维生素添加剂,矿物质添加剂应符合NY5042的要求。
3.2.3 不得在饲料中添加诸如砷、铬、铜等有毒有害化学制剂。
3.2.4 不得使用霉败、变质、生虫或被污染的饲料。
4 引种4.1 商品代雏鸡应来自获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父母代种鸡场或专业孵化场。
4.2 雏鸡不能带鸡白痢、禽白血病和霉形体病等蛋传疾病。
4.3 不得从疫区购买雏鸡。
5 育雏期饲养管理5.1 育雏舍育雏舍不应靠近其它鸡舍,鸡舍四周应有围墙隔离,出入围墙大门口应设有消毒设施,车辆和人员进出应消毒。
5.2 育雏方式育雏方式通常分为两类:网上育雏和笼育。
蛋鸡标准化养殖规范

蛋鸡标准化养殖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蛋鸡标准化养殖建设规范、引种来源、营养需要、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兽药使用、饲料使用、蛋品管理、废弃物处理、生产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规模化、标准化蛋鸡场的养殖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25886 养鸡场带鸡消毒技术要求GB/T 36195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Y/T 33 鸡饲养标准NY/T 1167 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NY/T 1169 畜禽场环境污染控制技术规范NY/T 2664 标准化养殖场蛋鸡NY/T 2969 集约化养鸡场建设标准NY/T 5030 无公害农产品兽药使用准则NY 5032 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78号《兽药停药期规定》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标准化蛋鸡场场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土地利用规划,具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取得畜禽标识代码,单栋存栏5000只以上,全场存栏10000只以上。
3.2规模化蛋鸡场存栏规模大于10000只的蛋鸡养殖场。
3.3废弃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粪便、污水、病死鸡、饲料残渣、废弃兽药及包装物等。
3.4限制饲养为控制育成期蛋鸡体重过大或过肥对其饲喂量和日粮营养水平进行限制的措施。
3.5全进全出同一鸡舍只养同一批鸡,同时进舍,同时出舍的饲养制度。
3.6带鸡消毒在正常饲养情况下,使用消毒剂对鸡、设备和环境进行消毒。
4 建设规范蛋鸡场选址、布局、设施设施设备按NY/T 2969执行。
5 引种来源从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非疫区种鸡场引进种蛋、雏鸡或青年鸡,经过免疫并持有当地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出具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本规范以规模化商品蛋鸡场、蛋种鸡场为对象,包括鸡场选址与布局、设备与设施、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六方面的技术要求,为集约化、规模化商品蛋鸡与蛋种鸡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对上述规模化养殖场的基本要求是:场址不得位于《畜牧法》明令禁止的区域;饲养的蛋鸡有引种证明,并附有引种场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养殖场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两年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无非法添加物使用记录;建立养殖档案;产蛋鸡养殖规模(笼位)在1万只以上(含1万只)1 蛋鸡场选址和布局1.1 场址环境1.1.1 土地的使用应符合当地农牧业规划与布局的要求,以不占用基本农田、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山坡及废弃地为原则。
1.1.2 距离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500米以上,与其它养殖场及屠宰场1000米以上。
鸡场周围环境空气应符合《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 388)。
1.1.3 鸡场应建在地势较高、地面干燥、背风向阳、通风良好、土壤透水性好并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的要求、水源稳定并配有贮存和净化设施、给排水方便并远离噪音的区域。
1.1.4 鸡场区应有充足、方便取用并符合卫生标准的地下水或自来水,水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 5027)的要求。
1.1.5 有稳定的电力供应,场区内配有应急使用的发电机组。
1.1.6 道路交通便利,鸡场应铺设专用的道路通往公用交通网。
1.2 场区布局1.2.1 场区合理布局。
场区应设有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粪便及废弃物处理区。
生产工艺设计,应以从净区向污染区不可逆走向的要求进行布局。
1.2.2 生活办公区应设在生产区的上风向较高的地段,并与生产区保持适当的距离,同时建立不透风的围墙加以隔离。
1.2.3 饲料加工厂(或拌料间)应与生产、生活区保持适当的距离。
1.2.4 粪便暂存、病死鸡与废弃物处理区及其设施,应设在生产区围墙外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段,并与生产区保持适当的距离。
蛋鸡养殖规章制度范本最新

蛋鸡养殖规章制度范本最新第一章绪论第一条:为规范蛋鸡养殖行为,确保蛋鸡养殖的安全、卫生和质量,保护环境,保障消费者权益,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开展蛋鸡养殖的各类养殖场、农户和相关单位。
第三条:蛋鸡养殖应遵循合理、科学、法律、安全、环保的原则,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确保食品安全。
第四条:相关单位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蛋鸡养殖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政策,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养殖基本要求第五条:蛋鸡养殖场应当选址合理,地势平坦,环境适宜,保证饮水和通风条件良好。
第六条:蛋鸡养殖场应当具备合理的建筑布局,鸡舍布局合理,保证鸡群生活的舒适和健康。
第七条:蛋鸡养殖场应当配备合格的设备设施,设备设施应当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正常运转。
第八条:蛋鸡养殖场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殖方案,确保饲料、饮水、疫苗等供应充足。
第三章饲养管理第九条:饲料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合理搭配,防止不合理浪费和污染。
第十条:饮水系统应当保持清洁卫生,供水量充足,水质优良。
第十一条:鸡舍应当定期清洁消毒,保持干燥通风,减少病原体传播。
第十二条:蛋鸡的疫苗接种应当按照规定时间、方法和剂量进行,确保鸡群的健康。
第十三条:定期监测鸡群的生长状况、疫情情况等数据,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第四章疾病防控第十四条:发现异常情况应当立即进行隔离处理,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五条:定期对鸡群进行健康检测,及时发现和治疗患病鸡只。
第十六条:采取控制性生物安全措施,如限制非必要人员进入鸡舍、洗消车辆等。
第五章环境保护第十七条:合理处理鸡粪、废弃物等,严禁乱排乱倒,保持环境清洁。
第十八条:鸡舍周围应当保持清洁卫生,防止蚊蝇滋生。
第十九条:合理利用资源,循环经济,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第六章安全管理第二十条:鸡舍内部设施应当符合安全标准,防止火灾和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十一条: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定期检查消防安全隐患。
第二十二条:对饲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加强预防,确保工作人员和鸡群的安全。
蛋鸡养殖场规章制度

蛋鸡养殖场规章制度第一章绪论为了规范蛋鸡养殖场的管理和生产秩序,保障鸡蛋品质和养殖效益,特制订此规章制度。
第二章养殖场基本情况一、蛋鸡养殖场的名称为XX蛋鸡养殖场,地址位于XX省XX市XX县。
二、养殖场规模为XXXX平方米,年养殖规模为XXXX只蛋鸡。
三、养殖场主要经营项目为蛋鸡养殖和销售鸡蛋。
第三章生产管理制度一、遵守国家有关农业政策法规,严格执行农业生产标准,保障环境质量和食品安全。
二、按照养殖计划组织生产,严格控制饲养密度,定期消毒杀菌,保持鸡舍内清洁卫生。
三、合理安排鸡舍温度、湿度和通风,保证蛋鸡健康生长。
四、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防疫消毒工作,预防疫病传播,保障蛋鸡群体健康。
五、严格控制饲料质量和数量,合理搭配饲料配方,保证蛋鸡营养需求。
六、监测饮水水质,确保蛋鸡饮水安全和充足。
七、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及时处理生产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提高生产效益。
第四章质量管理制度一、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机制,对养殖环境、鸡蛋品质和禽类健康进行定期检测。
二、严格把关生产流程,确保生产环节无污染,鸡蛋品质安全。
三、建立健全追溯制度,对生产加工环节进行全程监控,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四、对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和处理,确保鸡蛋品质和养殖效益不受影响。
五、规范饲养方式,遵循科学喂养原则,提高鸡蛋品质和产量。
六、定期组织质量培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
第五章安全生产制度一、制定安全生产方案,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和管理流程。
二、安全风险评估,加强隐患排查,消除生产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三、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和维护保养,确保设施设备运行安全。
四、制定紧急预案,做好应急处置准备,确保人员安全和设备完好。
五、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
第六章管理制度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权责分工,规范管理程序。
二、建立管理档案,记录生产经营过程,保留相关证据和数据。
三、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员工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蛋鸡饲养管理制度

蛋鸡饲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蛋鸡饲养活动,保证蛋鸡养殖的质量和效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类规模的蛋鸡养殖场,包括但不限于大型、中型和小型养殖场。
第三条蛋鸡饲养应遵循科学养殖、合理饲养、健康管理、环保节能的原则,严禁过度投药、过度饲料等违规行为。
第四条各级相关部门应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蛋鸡饲养活动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生产经营活动合法合规。
第五条饲养场必须按照法律法规要求申请相关证照,开展饲养活动,并接受有关部门对其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章环境和设施要求第六条蛋鸡饲养场应位于空气流通良好、水源充足且质量优良的区域,离市区、居民区和水源保护区的距离符合法规要求。
第七条蛋鸡饲养场的场地应平整、排水良好,且应设有足够的防暑降温设施、防寒保暖设施等。
第八条蛋鸡饲养场应有合理规划的栏舍,确保每只蛋鸡都有充足的活动空间,栏舍内部应保持通风良好。
第九条蛋鸡饲养场应定期清理卫生,消毒杀菌,保持栏舍内外干净整洁,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性。
第十条蛋鸡饲养场应建立健全的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污水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第三章饲料管理第十一条蛋鸡饲养场应严格按照饲料配方要求配置饲料,确保蛋鸡获得均衡的营养。
第十二条饲料的储存要求干燥通风、防潮防虫,避免发霉或受到其他污染。
第十三条蛋鸡饲养场应定期检测饲料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给蛋鸡带来健康风险。
第四章健康管理和疫病防控第十四条蛋鸡饲养场应定期对蛋鸡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并做好疫病防控工作。
第十五条蛋鸡饲养场应建立健全的疫苗接种计划,确保蛋鸡获得必要的预防接种,提高免疫力。
第十六条蛋鸡饲养场应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体系,定期开展疫病检测工作,及时了解疫情动态。
第五章生产管理第十七条蛋鸡饲养场应建立完善的档案记录系统,包括蛋鸡的来源、养殖情况、疫病防控措施等。
第十八条蛋鸡饲养场应遵循合理的养殖密度,避免过度密集引发蛋鸡之间的争斗和群体间的传染。
规模蛋鸡标准化养殖技术

、
场需求特点 . 因地 制 宜 . 分 别 选 择 推 广 海 兰褐 、 罗曼褐 、 海赛克斯褐 、 京 红 1 号 等 高产 蛋鸡 . 苏 禽 绿 壳 蛋 鸡 等 特 色 蛋 鸡 并 推 广 应 用种 鸡 本 交 笼饲 养 技 术 和 网 上平 养 技 术 . 实行 种 鸡 自然
7 0 %时 。 用秸秆 、 锯末 、 糠 壳 等 粉 末状 辅料调节水分 . 再堆肥 发酵 ; 含 水 率 高 于7 0 %时 ( 夏季或刮粪板集粪 ) , 采 用 于湿 分 离 后 堆肥 发 酵 . 干粪 堆 积 发
定距 离 . 半 开放 式 鸡 舍 间距 为 檐 高 的 5 倍, 密 闭式 鸡舍 间距 为檐 高 的2 — 3 倍: 鸡舍 长 度 一 般 为6 O ~ 1 2 0 米. 跨 度 由鸡 笼 和走 道 宽 度确 定 : 养殖 设 备 可 选 择
阶梯 式 或 层 叠 式鸡 笼 . 尽 可 能采 用机 械化 、 智 能化设 备 ; 场 区设 置 净道 和 污 道. 消 毒 隔离 等 防疫 设 备设 施 齐 全 。
特
养 殖 世 界
编辑: 赵醑( z h a o x i n @i s a g r i . g o v . c n
规模蛋鸡标准化养殖技术
交配 , 公 母 比例 为 1 : ( 1 O ~ 1 2 ) 。 以降 低 种 鸡饲养 劳动强度 , 提高其健康水 平 。 2 . 标准 化 蛋鸡 场 建设 技 术 选 址 应 符 合 各 地 发 展 规 划 和 动物 防 疫 要
一
、
淘汰蛋 鸡 管理要 点
免 错 误 地 淘 汰产 蛋 较好 的鸡 只 . 对 没
2 . 进 舍 前 和 进 舍 后 应 仔 细 挑 出 非
标准化蛋鸡场建设参考技术规范

3 . 鸡 舍墙 壁 : 壁是鸡舍 的围护结构 , .5 2 墙 要求 防御 养鸡设 备及畜牧工程 技术的应用 ;⑤科 学的饲养管
外界风雨 侵袭 , 热性 良好 , 隔 内外 墙 水 泥 粉 刷 , 于 理 技术 。 便 防潮 和 冲洗 。 3 . 鸡 舍地 面 :鸡 舍 地 面要 求 高 出舍 外 地 面 且 平 .6 2
养禽 与禽 病防治 21 年第 4 01 期
刺 激 产 蛋 , 便 于 对 鸡 群 实 行 诸 如 限 制 饲 喂 、 制 换 44 鸡 场设 备 也 强 .
一2 9一
羽等措施 ; ) ( 四周密闭 , 3 基本上可 阻断 自然媒介传人
鸡 舍安 装通风设 备 、 温设 备 、 降 自动 光 照 系 统 、
4 鸡 场 其 他 设 施 和设 备 41 嗣墙 .
标 准 化 养 鸡 场 均 应 设 置 围墙 ,其 高 度 为 27~3 . 米 , 畜禽 舍不 少 于 5米 。 距 42 消 毒 设 施 . 图 1 3万 只 标 准 化 商 品 蛋 鸡 场 场 区布 局 示 意 图
. 场 区 门 口有 消 毒 池 , 舍 门 口有 消毒 盆 , 区 有 51 3万 只 标 准 化 商 品蛋 鸡 场 建 设 主 要 技 术参 数 鸡 场 511 人 员 配 备 : .. 办公 室 4人 , 中场 长 1 , 纳 其 人 出 消毒泵。
1 2只 , 种 工 厂 化 养 鸡 技 术 是 集 多 学 科 的 这 法、 跨度与气候条件来确定 , 一般以檐高 25~3 为 蛋 鸡 1 ~1 . 米
宜。
现代技术于一体 的综合性科技成果 ,其特点体现在 ③ 综合疫病 防控体 系 ;④科学 的饲 养环境 与成套 的
3 . 鸡 舍 屋 顶 : 舍 的 屋 顶 要 有 较 强 的 防水 、 热 以下几个 方 面 : 优 良的品种 ; .4 2 鸡 隔 ① ②全 价的 配合 饲料 ; 和 负 重能 力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鸡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蛋鸡场选址和布局、鸡舍建筑和设备、饲养管理及卫生防疫。
本标准适用于商品蛋鸡规模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 l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 5027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 5040 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 5041 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3 选址和布局
3.1 选址
3.1.1 场址应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 500 m 以上,距离养殖场及屠宰场 1000 m 以上。
鸡场周围环境空气应符合NY/T 388的规定。
3.1.2 鸡场应建在地势高、地面干燥、背风向阳、通风良好、土壤透水性好并符合GB 15618的要求、水源稳定、给排水方便并远离噪音的区域。
3.1.3 鸡场区应有充足、方便取用的地下水或自来水,水质应符合NY 5027的要求。
3.2 布局
3.2.1 场区应设有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粪便及废弃物处理区。
生产工艺设计,应以从净区向污染区不应逆走向的要求进行布局。
3.2.2 生活办公区应设在生产区的上风向地段,建立不透风的围墙与生产区隔离。
3.2.3 粪便暂存、病死鸡与废弃物处理区应设在生产区围墙外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段,并与生产区分隔开。
该区的场地与设施要进行封闭。
3.2.4 生产区应有配套合理的育雏、育成和产蛋鸡各阶段鸡舍,并划分成相对独立的生产小区,小区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小区内每栋鸡舍间有适当的距离。
3.2.5 场内道路宜与建筑物长轴平行或垂直布置,场区内净道和污道无交叉和重合。
4 鸡舍建筑和设备
4.1 鸡舍建筑
4.1.1 鸡舍类型宜选用全密闭的有窗或无窗环控鸡舍。
鸡舍应采用坐北向南东西走向建造。
4.1.2 鸡舍建筑应地基稳固、墙体屋顶坚实、内壁及地面光滑防水耐酸碱、便于消毒处理。
建筑结构可采用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
4.1.3 鸡舍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防雨雪、防鼠害、防鸟。
鸡舍外墙合理设置门窗(有窗鸡舍)及通风口。
4.1.4 鸡舍内地面两侧应设 30 cm 宽带漏缝地板的排水沟,排水管道通往舍外污水排放系统。
4.2 设备
4.2.1 蛋鸡笼养设备包括育雏、育成、产蛋鸡笼,可用阶梯式和重叠式笼养方式。
蛋鸡笼养应配备合适的给料、给水与除粪设备。
4.2.2 育雏舍使用热风炉供暖设备。
4.2.3 应设有粪污处理设备和死鸡焚烧炉。
5 饲养管理
5.1 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5.1.1 进雏前的准备
5.1.1.1 应制订进雏及雏鸡周转计划、饲料及物资供应计划、防疫计划、财务预算及计划、技术经济指标。
5.1.1.2 应对供暖、供水和光照设备进行检修,安装和调试育雏笼具及其辅助设备。
5.1.1.3 应对育雏舍进行清扫、冲刷干净。
5.1.1.4 应在进雏前 1 d~2 d 进行试温,将温度调整到 35 ℃;料盘与料桶、水槽及饮水器、垫料、操作工具等均应准备好。
5.1.2 雏鸡的选择与运输
5.1.2.1 雏鸡宜用品种纯正,健康无病、无残疾、卵黄吸收好、腹部松软、精神状态好,活泼好动、羽毛整齐清洁有光泽、手握有挣扎力。
5.1.2.2 雏鸡运输应注意保温、通风,防挤压;运输过程要平稳,不宜剧烈颠簸,运输时间不应超过 24 h。
5.1.3 雏鸡的饲养
5.1.3.1 鸡雏到达鸡舍后应立即给水,1 h~2 h 后给料。
应设有足够的饮水器和饮水空间。
5.1.3.2 应在饮水 1 h~2 h 后再开食,应设有足够的料槽。
3 日龄内采用 23 h 光照。
5.1.3.3 育雏开始 1 d~3 d,采用 34 ℃~35 ℃;4 d~7 d,采用 32 ℃~33 ℃,以后每周降 2 ℃~3 ℃,至室温 20 ℃恒定。
5.1.3.4 饲养密度, 1~2 周龄,笼养 60 只/m2,平养 30 只/m2;3 周~4 周,笼养 40 只/m2,平养 25 只/m2。
5.1.3.5 育雏舍内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应符合NY/T 388的要求。
5.1.3.6 育雏舍内湿度应为 56%~70%,育雏后期鸡舍湿度不能过高。
5.1.3.7 雏鸡宜在 6~10 日龄进行断喙。
5.2 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5.2.1 日粮过渡方法为育成料/育雏料按比例逐渐增加,利用 1 周时间过渡完毕。
5.2.2 应根据鸡的体重、季节、采食量供水。
5.2.3 饲养密度,若网上平养,10 只/m2~12 只/m2;若笼养,20 只/m2~30 只/m2。
5.2.4 应有充足的采食和饮水设备。
5.2.5 鸡舍内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应符合NY/T 388的要求。
5.3 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5.3.1 转群前应对产蛋鸡舍进行清扫和整理,对供水、供电、取暖、通风、鸡笼、清粪及其它辅助设备等进行维护,并试运行。
清扫后应用高压水枪对鸡舍内天棚、墙壁、地面、设备、用具进行冲刷。
然后封闭鸡舍,加温 25 ℃以上,用甲醛 42 mL 、高锰酸钾 21 g/m2熏蒸 24 h 以上,进鸡前 3 d 打开鸡舍。
5.3.2 应在 14 周~16 周转入产蛋鸡舍,转群时应淘汰病、残、弱、小的不良个体。
5.3.3 开产前期应供给产蛋鸡前期料,当鸡群产蛋率达 5% 时,更换产蛋鸡日粮。
5.3.4 产蛋鸡饮水量一般是采食量的 2~2.5 倍。
5.3.5 应在 18 周龄末或 19 周龄时开始补充光照。
5.3.6 产蛋期收蛋频率为每日 2~3 次,从鸡蛋产出到蛋库保存不应超过 2 h。
5.3.7 蛋库温度应在 10 ℃~15 ℃,湿度应为 60%~70%。
储存时间不应超过 7 d。
5.3.8 鸡蛋应使用纸蛋盘或塑料蛋盘盛放。
应纸箱包装,每箱 10 盘或 12 盘。
5.3.9 运送鸡蛋的车辆应使用封闭货车或集装箱。
5.4 档案管理
5.4.1 引种记录应完整,进鸡时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车辆消毒证明”应保留完好,并应记录品种、来源、数量、日龄等情况。
5.4.2 应有生产记录,包括日产蛋、日死淘、日饲料消耗、出栏、温湿度等环境条件。
5.4.3 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应记录清楚,包括其名称、使用对象、使用时间和用量等。
5.4.4 应有免疫、用药、抗体监测、病死鸡剖检、鸡群发病、诊疗、死亡和病死鸡无害化处理记录等。
6 卫生防疫
6.1 消毒
6.1.1 鸡舍内部消毒:可用季胺盐类或(和)戊二醛、酸碱类或卤族等消毒液全面喷洒,然后关闭门窗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鸡舍周围环境、鸡场进出口及道路的定期消毒:每 2~3 周用 2% 火碱液消毒或撒生石灰 1 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 1~2 个月用漂白粉消毒 1 次;在大门口设消毒池,使用 2% 火碱或煤酚皂溶液。
带鸡消毒:可使用 0.3% 过氧乙酸、0.1% 新洁尔灭、0.1% 的次氯酸钠、季胺盐类等对鸡无不良刺激的消毒药,对鸡及舍内环境进行定期消毒。
6.1.2 应根据不同的场地和对象使用不同的消毒方法,例如高压水喷枪冲洗,火焰消毒,紫外线灯消毒,酸、碱、盐等化学消毒药消毒,熏蒸消毒等。
消毒药的使用应符合NY 5040的要求。
6.2 免疫
6.2.1 应根据当地传染病发生的种类和流行状况,有针对性的选用不同种类的疫苗。
6.2.2 应根据疫病的检疫和监测情况,进行有计划的免疫接种。
6.2.3 应根据不同传染病的特点、疫苗性质、鸡群状况、环境等具体情况,建立免疫程序。
6.2.4 对烈性传染病等疫情应及时上报,应对鸡场进行封锁、隔离,对病死鸡进行检查、剖检、采样、确诊、治疗和紧急接种等措施。
6.2.5 鸡群免疫要符合NY 5041的要求。
6.3 治疗
6.3.1 鸡群的有计划预防性投药:鸡场兽医和技术人员应根据本场既往各种疾病的发生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制订各类疾病的预防性投药方案。
6.3.2 鸡病的治疗性投药:鸡群一旦发生病情,要及时作出诊断投药治疗。
如遇到复杂的重大疫情,应及时求助于当地专业兽医部门进行会诊。
6.3.3 保持用药的有效性:使用某种药物前应作药敏试验,选用针对性强的敏感药物。
应经常更换给药的种类。
6.3.4 治疗药物的使用应符合NY 5040的要求。
6.4 环保设施
6.4.1 储粪场所宜设有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并且工艺合理。
6.4.2 粪污进行集中处理,并资源化利用,处理后应符合GB l8596以及GB 14554的要求。
6.4.3 病死鸡处理应符合GB 16548的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
6.4.4 场区内垃圾集中堆放,位置合理,无杂物堆放,无死禽、鸡毛等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