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疝病人的护理要求和重点

合集下载

15-3 腹外疝

15-3 腹外疝

2.后天性腹壁肌 功能丧失和缺损
• 包括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外伤、感染、 腹壁神经损伤、年老、久病或肥胖所致 肌萎缩等。
腹内压力增高
腹外疝发病原因中最重要的是
A、腹壁薄弱
B、慢性便秘
C、慢性咳嗽
A
D、排尿困难
E、腹水
疝环
疝囊
腹外疝
疝外被盖
疝内容物
腹外疝最常见的内容物是
A、大网膜
B、小肠
C、结肠
A
C、股疝
D、睾丸鞘膜积液
E、精索静脉曲张
男性,62岁,右腹股沟可复性肿块10年。病人有长 期便秘史和吸烟史。肿块在站立时明显,平卧时消失, 肿块有时可进入阴囊,可回纳。体检发现右腹股沟区 肿块,约10×8cm大小,质软,可回纳,外环口容两 指,压迫内环口后,肿块不再出现。透光试验阴性。
D 2.护理评估时必须询问以下有关内容,除了
该病人被送入急诊室,如果你是责任 护士,请问:
1.首先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是什么? 2.该病人目前存在哪些主要护理问题? 3.请针对护理问题提出对应的护理措施?
谢谢!
E、还纳疝内容物,压迫深环后疝内容物是否再突出
患儿,女性,3个月,脐部可复性肿块,在哭闹、咳 嗽时疝块脱出,安静平卧时消失,诊断为脐疝。关于 脐疝下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婴儿脐疝比成人多见
B、婴儿脐疝多为易复性疝
C、婴儿脐疝旷可自行愈合
D
D、对该患儿应积极采取手术疗法
E、多因脐环闭锁不全或脐部组织不够坚强所致
A.直疝
B.斜疝
C.股疝
C
D.局部脓肿
E.淋巴结肿大
男性,68岁,右侧腹股沟区可性复性肿块7年,肿块 有时可进入阴囊。体检:右腹股沟区肿块,可回纳,

三节腹外疝病人的护

三节腹外疝病人的护

多见儿童及青状年 多见于老年
突出途径
经腹股沟管突出
由直疝三角突出
进阴囊
可进入阴囊
不进入阴囊
疝块外形
椭圆或梨形,
半球形,基底宽
上部呈蒂柄状
回纳疝块后压迫内环 疝块不再突出 疝块仍突出
手术检查 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 疝囊颈在腹壁下
动脉内侧
嵌顿机会
较多
极少
编辑课件
【处理原则】
1.非手术治疗 腹外疝一般应及
编辑课件
五、白线疝
编辑课件
概念:白线疝(hernia of linea alba)是指发生于腹壁正中线(白线) 处的疝,绝大多数在脐上,故也称上腹疝。下腹部两侧腹直肌靠得较 紧密,白线部腹壁强度较高,故很少发生白线疝。
治疗:疝块较小而无明显症状者,可不必治疗。症状明显者可行手术 修补。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护理诊断与医护合作性问题】
1.焦虑 与疝块影响病人日常生活有关
2.疼痛 与疝块嵌顿及手术创伤有关。
3.知识缺乏 有关。
与缺乏腹外疝康复等知识
4.潜在并发症 术后阴囊水肿、术后切 口感染及疝复发等。
编辑课件
【护理目标】
1.病人焦虑程度减轻,能积极配合医护治疗。 2.病人疼痛减轻或消失。 3.病人能知晓腹外疝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术后
称为难复性疝。其特点:
无论病人是在站立、劳动
等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下,
还是在平卧或用手推送
疝块等情况下,疝块均
不消失。引起的原因常
是疝内容物与疝囊壁发生
了粘连。
编辑课件
3嵌顿性疝 (incarcerated
hernia): 疝囊颈较小而腹内压 突然增高时,疝内容物可强行 扩张囊颈而进入疝囊,随后因 囊颈的弹性收缩,将内容物卡 住,使其不能回纳,这种情况 称为嵌顿性或箝闭性疝。

腹外疝术后出院的健康教育

腹外疝术后出院的健康教育

腹外疝术后出院的健康教育
《腹外疝术后出院的健康教育》
1. 术后恢复期
在腹外疝术后,患者需要在医院接受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恢复期。

在出院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休息和恢复,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起,以免影响术后的伤口愈合。

2. 饮食
在出院后,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宜的饮食,避免
油腻、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易消化的清淡食物,如米饭、稀饭、蔬菜和水果。

同时,要避免长时间空腹或暴饮暴食,保持饮食的规律和健康,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3. 伤口护理
患者在术后需要注意伤口的护理,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避免受到感染。

同时要注意观察伤口愈合的情况,如出现红肿、疼痛或渗液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4. 定期复诊
出院后,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诊,接受医生的检查和咨询。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5. 注意事项
在术后恢复期间,患者要注意避免受凉、受潮和受风,避免
接触化学品和刺激性物质,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时间的
精神紧张和疲劳。

同时,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用药,避免不当的药物使用。

总之,出院后的腹外疝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利于更快地康复和恢复健康。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教案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教案

《第十七章腹外疝病人的护理》教案授课教师:授课课程:授课内容:授课时间:授课主要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3分钟):对中文“疝”字的结构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说出疝具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回忆之前讲过的与疝相关的内容,联系旧知识来引入新知识。

讲授新课(15分钟):一、概念疝:体内任何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腹外疝:腹腔内脏器或组织离开了原来的部位,经腹壁或盆腔的薄弱点或缺损向体表突出。

二、腹外疝的病因1.腹壁强度降低→是疝发生的基础(1)先天性:某些组织穿过腹壁的部位,如腹股沟管、脐环; 腹白线发育不全;腹股沟三角薄弱(2)后天性: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感染、外伤、瘢痕、老年久病2.腹内压增高→是疝发生的诱发因素如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妊娠、腹水、举重等三、腹外疝的结构★典型的腹外疝由疝环、疝囊、疝内容物和疝外被盖四部分组成。

1.疝环:也称疝门,是腹壁薄弱点或缺损所在2.疝囊:由壁腹膜所构成。

3.疝内容物:小肠最多见4.疝外被盖:疝囊以外的各层组织。

四、临床分型及特点★▲腹外疝有易复性疝、难复性疝、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四种临床类型。

1.易复性斜疝:a. 可回纳肿块(常在腹内压增高时出现),疝块柔韧、无痛b. 检查:(1)手按浅环→病人咳嗽→膨胀冲击感(2)手指紧压深环→让病人起立、咳嗽→疝块并不出现→一旦移去手指→疝块由外上向内下突出2.难复性斜疝:难回纳肿块,局部坠胀、隐痛3.嵌顿性疝:腹内压骤增时:a. 肿块突然增大, 疼痛剧烈,不能回纳,疝块紧张发硬,明显的触痛如为肠管→机械性肠梗阻b. 检查:肿块紧张发硬,明显触痛4.绞窄性疝:有红肿热痛,严重时发生腹膜炎或感染性休克讨论:四种类型的疝之间的关系课堂练习课堂小结(2分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回顾本节课的重难点,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

课后作业:叙述腹外疝的临床分型及特点。

注:“★”表示重点;“▲”表示难点。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袁)总结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袁)总结
个性化护理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 计划,提高护理效果和病人满意度。
3
多元化护理
未来腹外疝病人的护理将更加注重多元化发展, 包括中西医结合护理、心理护理、营养护理等多 方面的综合护理。
THANKS
感谢观看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袁)总结
• 引言 • 腹外疝概述 • 护理评估 • 护理措施 • 健康教育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提高护理质量
通过总结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经验 ,进一步完善护理流程,提高护 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病人康复
腹外疝病人术后恢复时间较长, 良好的护理可以促进病人康复, 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经济负 担。
05
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宣教
腹外疝的基本知识
向患者和家属解释腹外疝的发病原因、分类、症状、治疗方法及预后等相关知识 ,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疾病。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教育患者如何预防和处理腹外疝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如肠梗阻、肠坏死等,以降 低疾病风险。
生活方式指导
饮食调整
建议患者保持均衡的饮食 ,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 ,避免过度用力排便,以 减少腹内压力。
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疼痛、感染等问题,是确 保病人顺利康复的关键。
注重心理护理
腹外疝病人术后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关注病人的心理需 求,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有助于促进病人的身心康复。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2
智能化护理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护理将成为未来腹外疝 病人护理的重要趋势,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 病情监测和预警。
04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01
02

腹外疝护理常规

腹外疝护理常规

腹外疝护理常规一、概述腹外疝是指腹腔内组织器官经腹壁或盆壁的薄弱或缺损处向体表突出,在局部形成包块。

【临床表现】临床类型分为易复性疝、难复性疝、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

易复性疝在腹股沟区突出,偶有胀痛,开始时只在站立、行走、劳动或咳嗽时出现,平卧后肿块可自行回纳或消失。

如果疝块突然增大,胀痛触痛明显,肿块不能回纳,提示有嵌顿,当发展为绞窄性疝时,全身症状加重,可有毒血症的表现。

【治疗要点】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二、术前护理1、消除腹内压增高因素:如咳嗽、排尿困难、便秘,应戒烟、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2、按规定范围备皮,防止术后切口感染。

腹股沟与会阴部皮肤皱褶多,应剔除阴毛。

不能损伤皮肤。

3、绞窄性、嵌顿性疝或合并肠梗阻病人入院后给予积极术前准备。

4、其它同外科围手术期的术前护理。

三、术后护理(一)护理诊断1、疼痛与手术创伤、耐受力下降有关。

2、潜在并发症:术后疝复发、局部血肿,肠管坏死、出血。

(二)护理措施1、同外科围手术期术后护理常规。

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伤口渗血渗液。

阴囊松弛、位置低,渗血易积聚于此。

为了避免阴囊内积血和促进淋巴回流,可用丁字带或小枕托高阴囊。

切口置lkg砂袋压迫或置负压管引流,防止出血及水肿形成。

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和治疗肠管坏死、梗阻、穿孔等并发症。

3、体位平卧,胭窝垫一软枕,髋关节微屈。

减轻伤口张力,利于伤口愈合,减轻疼痛。

4、活动与休息术后3~5天坐起。

不宜过早下床活动。

预防腹内压增高。

术后注意保暖、继续保持大便通畅。

咳嗽时用双手按压伤口两侧,并及时应用药物治疗。

5、健康教育(1)适当活动,3个月内避免体力劳动和剧烈活动。

(2)继续预防增加腹内压。

《外科护理学》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02 术前评估与准备工作
术前评估内容
01
02
03
病史采集
了解病人的一般健康状况 ,询问是否有慢性咳嗽、 便秘、排尿困难等腹内压 增高的因素。
体格检查
观察疝块的大小、质地、 有无压痛,是否能回纳, 评估有无肠梗阻或绞窄性 疝的征象。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凝 血功能等相关检查,了解 病人的全身状况。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监测病情
教育患者学会观察自己的病情,如疼痛、肿胀等症状的变化,以 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遵医嘱用药
强调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的重要性,解释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给予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议,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充 足睡眠等,以促进身体的康复和预防复发。
发病原因
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是腹外疝发病的两个主要原因。腹壁强度降低常 见于老年人、肥胖者、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等;腹内压力增高则与慢性咳嗽、 便秘、排尿困难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腹外疝的典型表现为腹壁出现可复性包块,患者站立或咳嗽时突出,平卧后可消 失。若发生嵌顿或绞窄,则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肠梗阻症状。
生物补片技术
利用生物材料制成的补片进行疝修补,可减少异 物反应和感染风险。
机器人手术
具有操作精准、稳定、可减少人为误差等优点, 是未来腹外疝治疗的发展方向。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性化治疗
多学科协作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加强外科、内科、营养科等多学科协作, 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诊疗和护理服务。
《外科护理学》腹外疝 病人的护理

腹外疝(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脐疝、切口疝)护理常规

腹外疝(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脐疝、切口疝)护理常规

腹外疝(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脐疝、切口疝)护理常规(一)评估要点
1.评估腹部情况。

局部肿块的部位、大小、形态、质地、随体位变化的情况,有无增大、压痛、是否可还纳入腹腔。

2.评估有无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因素。

3.观察阴囊有无水肿。

4.监测生命体征。

5.观察切口有无渗出。

(二)护理要点
1.巨大疝者,卧床休息,少活动,离床活动时使用疝带。

2.确定手术治疗后,做好术前准备。

3.稳定病人情绪,讲解手术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4.术前晚灌肠,术前排尿。

5.嵌顿疝及绞窄性疝的术前护理:遵医嘱禁食、输液、胃肠减压。

6.术后取平卧位,次日改为半卧位。

7.给予切口沙袋加压。

(三)指导要点
1.防止腹内压升高:术后需注意保暖,防止受凉,保持排便通畅,有咳嗽时协助病人用手按压切口部位。

2.饮食指导:术后6—12h若无恶心、呕吐可进流质饮食,次日可进软食或普食。

行肠切除、肠吻合者术后禁食,待肠功能恢复。

遵医嘱进食。

3.活动指导:术后3—5天可考虑离床活动。

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病人可早期离床活动。

三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4.若有疝复发,应及时就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内压力增高 慢性 咳嗽、便秘等
腹外疝
疝环:腹壁薄弱或缺损处 疝囊:囊袋状物(颈、体、底) 疝内容物:大网膜和小肠最常见 疝外被盖:筋膜、肌肉、皮肤、皮 下组织
(三) 病理分类 pathology Classification (可复程度、血供情况) 若腹内脏器成为疝囊 易复性疝 容易回纳(最常见) 壁的一部分时,称滑
动性疝
难复性疝 不能或不能完全回纳,不引起严重症状 (大网膜)
嵌顿性疝 疝内容物被卡住,不能还纳(静脉血流淤阻)
绞窄性疝 不能回纳,出现动脉血运障碍
三、 护理评估 Nursing assessment
健康史 腹部外伤或手术史
术前评估 身体状况(易复、难复、嵌顿)
❀ 腹股沟斜疝(inguinal hernia) 凡疝囊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
腹外疝(abdominal external hernia):是由腹腔内的脏 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 体表突出而形成得包块,是最常见的外科疾病之 一。
(一) 病因病理 Etiology and pathology
❃腹壁强度降低 先天性原因—如腹白 线发育不全等 后天性原因—手术切 口愈合不良、感染等
(2)无张力疝修补术: 材料:合成纤维网 最大优点:创伤小、术后无须制动、复发率低。





(3)经腹腔镜疝修补术



治疗要点及反应——手术治疗(最有效)▲
(4)嵌顿性和绞窄性疝的处理嵌顿性疝具备下列情况者可先 试行手法复位
指征: –嵌顿时间在3-4h,局部压痛不明显,无腹膜刺激征 –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较严重疾病(未发生肠袢坏死)
经腹股沟管,再穿出外环,可进入阴囊。 ❀ 腹股沟直疝(diret inguinal hernia) 凡疝囊从腹壁下动脉内侧的腹股沟三角突出者
为直疝。 ❀ 股疝(femoral hernia) 腹腔或盆腔的脏器,经股管而自卵圆窝突出的
疝,称为股疝。
斜疝与直疝的鉴别
项目
斜疝
直疝
发病年龄
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 3、避免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
等。若有疝复发,应及早回院诊治。
Bye bye
教学目标
1、掌握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护理评估的内容 2、掌握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 3、掌握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的合并症及其护理措施 4、了解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护理评价和护理目标。
教学要求
1.掌握腹外疝的组成;腹外疝的概念;腹外疝 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2.熟悉腹外疝的护理诊断。 3.了解腹外疝的病因、病理、临床分类。
一、概 念 Conpection
疝(hernia):体内任何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 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 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称之为疝。
适应手术者。 处理:可用棉线束带、绷带、医
用疝带压迫。
治疗要点及反应——手术治疗(最有效)▲ 高

疝囊高位结扎术
结 扎

传统疝修补术
囊 ,
手 术
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加强
加强
腹 股
腹股
腹股 沟
经腹腔镜疝修补术
沟前 壁
沟后
管 管


治疗要点及反应——手术治疗(最有效)▲
(1)疝囊高位结扎术:适用于婴幼儿或小儿,以及绞窄性斜疝因肠坏死 而局部有严重感染、暂不宜行疝修补术者。
(二)手术前护理:
1、一般护理 (1)休息与活动 一般不受限制,巨大疝应卧床休息2-3日。 (2)饮食护理:进普食、多饮水,多吃蔬菜等粗纤维食物,以保持大便
通畅。 2、病情观察 观察腹部情况,警惕嵌顿性疝的发生。 3、配合治疗 (1)控制诱因:术前有咳嗽、便秘、排尿困难或腹水等引起腹腔内压增
高的因素存在,应先期处理。 (2)严格备皮: (3)灌肠和排尿 (4)嵌顿性或绞窄性疝的准备
口张力大有关。 ❋ 体液不足 与嵌顿疝或绞窄性疝引起的机
械性肠梗阻有关。 ❋ 潜在并发症:术后阴囊水肿、切口感染。
护理措施 Nursing implementation
(一)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1、棉束带压迫治疗的护理 2、疝带压迫治疗的护理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护理措施 Nursing implementation
突出途径
经腹股沟管进入阴囊 经直疝三角突出
疝块外形
椭圆或梨形
半球形
回纳后压住深环
不再突出
仍可突出
精索与疝囊的关系 精索在疝囊后方
精索在疝囊前外方
疝囊颈与腹壁下A关系 在腹壁下动脉的外侧 在腹壁下动脉的内侧
嵌顿机会
较多
极少
护理评估 Nursing assessment
术前评估 心理状况 病人有无焦虑不安
方法: –头低足高位;药物;持续缓慢 –注意:动作轻柔;观察(手法复位后24小时内,必须严 密观察腹部体征,一旦出现腹膜炎或肠梗阻的表现,应 尽早手术探查)
护理诊断/问题 Nursing diagnosis/question
❋ 知识缺乏:缺乏预防腹内压升高的有关知识。 ❋ 疼痛 与疝块突出、嵌顿或绞窄及术后切
护理措施
Nursing implementation
(三)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1)体位与活动:术后取平卧位,膝下垫一软枕,使髋关
节微屈,减少腹壁张力,以松弛腹股沟切口的张力 ,手 术后3-6日,考虑下床活动。 (2)饮食:术后6-12小时可进流质,逐步改为半流质、普 食。 2.病情观察 (1)预防阴囊血肿 切口部位常规压沙袋(0.5kg),24h,以减轻
相关检查 related physical examination
透光试验阴性 与鞘膜积液鉴别
血常规 示WC计数和中性粒C↑
便常规 示隐血试验阳性或见WC
X线检查 疝嵌顿或绞窄疝时可见肠梗阻征象
治疗要点及反应——非手术治疗▲
1、非手术疗法: (1)1周岁以内的小婴儿可暂不
手术。 (2)年老体弱或有严重疾病不能
渗血,使用丁字裤或阴囊托将阴囊托起
(2)预防感染 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和干燥,避免大小便污染、及时更
换体温和脉搏的变化及切口有无红、肿、疼痛, 合理使用抗菌药。
(3)预防复发防止腹内压升高 (4)其他观察处理
护理措施 Nursing implementation
(四)心理护理 向病人家属解释,消除其紧张情绪和顾虑。 (五)健康指导 1、出院后应适当休息,逐渐增加活动量,一般3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