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825构造地质学历年考研试题
地质工程专业考研试题及答案

地质工程专业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质工程学中,“地质”一词通常指的是:A. 地质年代B. 地质构造C. 地球科学D. 地质作用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地质工程中常见的岩石类型?A. 花岗岩B. 页岩C. 石灰岩D. 珍珠岩答案:D3. 地质工程中,地壳的厚度通常是多少?A. 10-20公里B. 20-30公里C. 30-50公里D. 50-70公里答案:B4. 以下哪种地质现象与地震无关?A. 断层B. 地壳运动C. 火山喷发D. 沉积作用答案:D5. 地质工程中,以下哪个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A. 地表径流B. 降雨C. 地下水补给D. 河流答案:B...(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地质工程中地壳运动对建筑安全的影响。
答案:地壳运动如板块运动、地震等,会导致地面不稳定性增加,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例如,地震可能导致地基不稳,建筑物结构受损,甚至倒塌。
因此,在地质工程中,需要对地壳运动进行评估,采取适当的设计和施工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2. 解释什么是地质年代,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地质年代是指地质学中用来描述地球历史上不同时间段的术语。
它通常基于地质记录中的生物演化、沉积物类型、构造事件等特征来划分。
例如,寒武纪是古生代的第一个时期,大约开始于5.4亿年前,以海洋生物的爆发性演化为特征。
3. 描述地质工程中地下水对工程结构的影响。
答案:地下水对工程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下水的浮力作用,可能引起结构的上浮或不稳定;二是地下水的侵蚀作用,可能对结构材料造成腐蚀;三是地下水的渗透作用,可能导致地基的软化和塌陷;四是地下水的化学作用,可能引起材料的化学变化。
因此,在地质工程设计中,需要对地下水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其对工程结构的不利影响。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假设某地质工程中,已知地壳的厚度为30公里,地壳的平均密度为2.67 g/cm³,地球半径为6371公里。
地质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地质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地质学是一门涉及地球物质和地球表面变化的学科,对于考研学生来说相当重要。
地质学考研真题是考生们备考的重要素材,通过分析和解析这些真题,可以更好地了解考试的难度和考点。
本文将对地质学考研真题进行解析,并给出一些备考建议。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地质学考研真题的例子:1. 下列何者是构造地质学的核心问题?A. 张力与遗传B. 变应力与原肖压力C. 应力与变形D. 压力与应变这道题考察的是构造地质学的核心问题。
在地质学中,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壳内外力及其应力条件下地壳的变形、运动和聚变的科学。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排除选项A和B,因为它们与地壳的变形和聚变并没有直接关系。
选项C和D都牵涉到地壳的变形和运动,但选项D 更加准确,因为压力和应变是地壳变形的基本概念。
所以正确答案是D。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这道题的解析过程。
首先,通过了解地质学的基本概念,我们知道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壳的变形、运动和聚变的学科,所以要了解构造地质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然后,根据选项,我们排除A和B,因为它们与地壳的变形和聚变没有直接关系。
最后,对于选项C和D,我们要进一步理解压力和应变的概念,才能找到正确答案。
在备考地质学考研时,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地质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涉及地壳、地球内部结构、岩石、矿产资源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答考题。
其次,要熟悉地质学考研的考试形式和难度。
地质学考研一般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其中选择题占据主要比重。
了解考试的形式和难度,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更有效地利用时间和资源。
第三,要多做地质学考研真题。
地质学考研真题是备考的重要素材,通过分析和解析真题,可以了解考试的难度和考点,帮助我们更好地备考。
做题时,要注意分析题目的要求,理解题目的背景和意义,运用所学的地质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解答。
构造地质学研究生入学试题

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 构造地质学适用专业: 构造地质学,矿产普查与勘探,应用地球化学,矿物学、矿床学与岩石学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 褶皱的枢纽和轴面2. 滑距与断距3. 走向断层和走滑断层4. 共轴递进变形与非共轴递进变形5. 褶皱的轴迹与褶轴6. 蠕变与松弛二、读图并论述图面地质构造特征〔共60分〕1. 分析图1中4幅地质图,指出不整合及其类型,简要分析构造变形历史,并参照D图作A, B, C图的剖面简图〔在答卷纸上画图〕。
〔16分〕2. 图2中A, B两图为构造等高线图,其中粗线为断层线。
请指出断层倾向、上升盘和下降盘,估计铅直断距。
〔8分〕3. 图3为一同沉积背斜的构造剖面,图中数字从0~8代表从老到新的不同时代的地层。
请分析该背斜构造所在地区的构造变形历史〔以数字表示地层〕。
〔16分〕4. 请判别以下列图4中2幅地质图所示的断层的性质。
〔8分〕5. 图5为某地区地形地质图,其中:虚线为地形等高线;阴影局部为一铁矿层;〔f〕是一条切割了铁矿层的断层。
试根据图面构造分析:①铁矿层产状〔走向和倾斜方向〕;②断层〔f〕的产状〔走向和倾斜方向〕和性质。
〔12分〕三、论述题〔共60分〕1. 何为有效正应力?试述孔隙流体压力的存在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12分〕2. 如果某地区发育砂泥岩互层地层,在水平挤压力作用下这些地层发生褶皱作用,简述褶皱作用机制和相应的褶皱变形样式,谈谈砂岩层和泥岩层褶皱变形样式的差异及岩层厚度对褶皱变形的影响〔必要时请划出剖面图形,14分〕3. 何为剪裂角?地壳浅层岩石的内摩擦角约为30°,如果三轴应力状态中有一个主应力轴垂直于地面,请分析形成正断层和逆断层的应力条件,并估算正断层和逆断层倾角?〔12分〕4. 能否利用赤平投影方法求出两个具有不同产状的断层面之间的直线距离?如能,请简要指出步骤。
如不能,请说明原因。
〔10分〕5. 确定两组剪节理是否属于共轭关系的最主要判据是什么?请指出图6中A, B, C, D四组节理形成的先后顺序,并分析是否存在共轭节理系。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823土地资源管理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圣才出品】

3.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答: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指运用遥感、土地调查等技术手段和计算机、监测仪等科学设备,以土地详查的数 据和图件作为本底资料,对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进行全面系统地反映和分析的科学方法。 监测内容有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信息、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情况、农业用地内部结构调整情况、基本农田保
护区状况。
4.土地信息系统 答:土地信息系统(land information system: LIS),以计算机为核心,以土地资源详查、土壤普查、规划、 计划、各种遥感图像、地形图、控制网点等为信息源,对土地资源信息进行获取、输入、存储、统计处理、分析、 评析、输出、传输和应用的大型系统工程。 土地信息一般包括以下四大类:环境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地籍信息和社会经济信息。其中环境信息包括: 气候、土壤、地质、地貌、河床、植被、野生动物等;基础设施信息包括:公共设施、建筑物、交通运输系统等; 地籍信息包括:权属、测量、土地定级与估价、土地利用控制等;社会经济信息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卫生、福 利和公共秩序、人口分布等。
华南理工大学 2013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
科目名称:土地资源管理学 适用专业:土地资源管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5 分) 1.土地行政 答:土地行政简称地政是指政府依法进行土地行政管理的各项业务活动,具体说就是国家为执行土地法令, 制定并实施土地政策,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运用各种手段对全国城市土地资源及其利用过程以及由此产生 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属、利益关系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活动。国家设有专门的行政机构, 实行全国土地、城乡地政统一管理。
长安大学构造习题汇总

长安⼤学构造习题汇总地层接触关系和原⽣构造⼀、选择题1.地层产状符号“35°°”中的35°代表A.地层的⾛向B.地层的倾向C.地层的倾⾓2.倾斜岩层层⾯与⽔平⾯的交线为该岩层的A.⾛向B.倾向C.没有特定意义的⼏何线3.在垂直于地层⾛向的断⾯上测得的地层倾斜⾓度是地层的A.视倾⾓B.斜倾⾓C.真倾⾓4.线状构造的产状要素是A.倾伏⾓B.倾伏向C.A和B5.地层的⾯向(facing)向下表明地层A.正常B.倒转C.直⽴6.当地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地层出露界线与地形等⾼线A.同向弯曲,地形等⾼线弯曲曲率较⼤B.同向弯曲,地形等⾼线弯曲曲率较⼩C.反向弯曲7.⼀套地层遭受构造变形和隆升剥蚀后再接受沉积,形成⼀套新的地层,这⼆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是A.整合B.平⾏不整合C.⾓度不整合8.交错层中斜层理与主层理相切的⽅向指⽰地层的A.顶⾯B.底⾯C.褶皱⾯9.递变层理由底部向顶部沉积物的粒度A.由细变粗B.由粗变细C.没有明显变化10.滑塌构造是A.次⽣变形B.成岩后变形C.软沉积物变形⼆、简答题11.⽤侧伏向和侧伏⾓能否独⽴表⽰线状构造产状?12.在“V”字型法则中,假设岩层以位于层⾯上的⽔平轴旋转,那么,当岩层由⽔平旋转⾄倾斜,再旋转⾄直⽴,岩层的出露界线将会发⽣怎样的变化?13.能否⽤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实现“V”字形法则的数字模拟?如果可以,实现的途径是什么?14.在地质图和剖⾯图上,如何识别平⾏不整合和⾓度不整合?15.平⾏不整合和⾓度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及其地质意义。
16.确定⼆套岩层是否为不整合关系,研究区是否需要⼀定的⾯积?为什么?不整合类型的变化反映下伏岩层可能经历了怎样的地质过程?* 应⼒⼀、选择题1.作⽤在物体边界⼀定⾯积范围内的接触⼒称作;作⽤在物体内部的每⼀个质点上,与围绕质点邻域所取空间包含的物质质量有关的⾮接触⼒称作。
A.体⼒,⾯⼒B.⾯⼒,体⼒C.作⽤⼒,重⼒2.如下图中所⽰,其中、和p分别表⽰A.合应⼒、主应⼒、剪应⼒B.正应⼒、剪应⼒、合应⼒C.剪应⼒、合应⼒、主应⼒3.单元体三个正交截⾯上的剪应⼒分量都为零,即没有剪应⼒作⽤⽽只有正应⼒作⽤时,该应⼒称为;三个截⾯称为。
地质考研真题及答案

地质考研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地壳B. 地幔C. 地核D. 大气层答案: D2. 下列哪一项不是岩石的三大类?A. 火成岩B. 沉积岩C. 变质岩D. 风化岩答案: 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地质年代的划分通常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标准。
答案: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磁性地层学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
答案:氧(O)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一个连续的整体,而是由若干大大小小的板块组成。
这些板块在地幔的流动作用下相互移动、碰撞和分离,导致地震、火山活动和山脉的形成。
2. 描述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答案: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
首先,岩石在地表风化作用下破碎成较小的颗粒。
这些颗粒被风、水等搬运到低洼地区沉积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物逐渐压实并胶结,最终形成沉积岩。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地质年代学在地质研究中的重要性。
答案:地质年代学是研究地球历史和地质事件时间顺序的科学。
它对于理解地球的演变过程、生物的演化历史、地壳运动的规律等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地质年代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准确地重建古环境、古气候,预测地质活动,为资源勘探和灾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2. 阐述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答案:地壳运动是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板块的相互碰撞、分离和滑动可以导致山脉的形成、海沟的发育、地震的发生等。
地壳运动还影响地表的地貌特征,如断层、褶皱等。
此外,地壳运动还与地表的气候、水文、生态等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塑造地球的自然景观。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地质考研真题及答案会根据具体的考试大纲和命题要求而有所不同。
考生在准备考试时,应参考最新的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进行复习。
824地理信息系统真题

长安大学824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历年试题真题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 卷试题代码:435 试题名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地理信息系统2.空间数据模型3.拓补关系4.元数据5.数字地球6.空间数据挖掘二、简答与分析(每小题12分,共60分)1.简述地理信息系统与一般管理信息系统的区别于联系。
2.简述地图投影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联系,并说明选择地图投影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3.有一栅格数据阵列如下图所示,(1)试写出该数据阵列的游程长度编码;(2)如果起始像元位置为(1,4),试对线特征“2”进行链式编码。
4.空间数据管理模式有哪几种类型,试比较其优缺点。
5.Delaunay 三角网有何特点?写出一种建立Delaunay 三角网的详细步骤。
三、综合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44444444444444224444420044442000444200004442000044420000444420001.试述完成一个地理信息工程主要分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某地建设一个大型水库,需要根据蓄水前后的水位计算淹没区范围,淹没耕地面积和淹没区移民数量,你需要哪些基本数据,并结合GIS 的功能给出详细的技术方案和实现过程。
3.谈谈GIS在我国应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前存在的主要方式有哪些?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卷试题名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0分)1.地理信息系统2.空间实体3.拓补关系4.空间查询5.空间数据模型6.元数据7.数据仓库8.OpenGIS二、简答与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空间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法有哪些?并说明各种方法的操作过程。
2.试比较矢量、栅格两种数据格式的优缺点。
3.为什么说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是GIS空间数据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4.谈谈元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作用。
地质工程考研试题及答案

地质工程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地质工程中,岩石的力学性质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弹性B. 韧性C. 塑性D. 磁性2. 地壳中最常见的岩石类型是?A. 玄武岩B. 花岗岩C. 石灰岩D. 页岩3. 以下哪项不是地质工程中常用的地质调查方法?A. 地质剖面图B. 地质地图C. 地质雷达D. 地质显微镜二、多选题1. 地质工程中,岩石的破坏模式包括以下哪些?A. 剪切破坏B. 拉伸破坏C. 压缩破坏D. 弯曲破坏E. 扭转破坏2. 地质工程中,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因素有?A. 矿物成分B. 岩石结构C. 岩石的湿度D. 岩石的年代E. 岩石的应力历史三、填空题1. 岩石的______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岩石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2. 地质工程中,______是指岩石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发生永久性变形而不立即断裂的性质。
四、简答题1. 简述地质工程中岩石的三轴压缩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五、论述题1. 论述地质工程中岩土体的分类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D2. B3. D二、多选题1. A, B, C2. A, B, C, E三、填空题1. 熔融2. 韧性四、简答题岩石的三轴压缩试验是一种模拟实际工程中岩石受到三维应力状态的试验方法。
其目的是测定岩石在不同应力比下的力学性质,如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
三轴压缩试验的结果对于评估岩石的稳定性、设计地下工程结构和预防工程灾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论述题地质工程中岩土体的分类主要依据其成因、结构、物理性质和力学行为。
常见的分类包括:碎石土、砂土、粘土、砾石土等。
在工程中,不同类别的岩土体具有不同的工程特性,如承载力、透水性、压缩性等。
例如,碎石土和砾石土因其良好的透水性和较高的承载力,常被用于基础工程和排水工程;而粘土因其较高的压缩性和较低的透水性,常被用于防渗工程和填筑工程。
正确选择和利用岩土体,对于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