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英雄故事
抗日英雄故事简短一些_抗日英雄的感人故事大全

抗⽇英雄故事简短⼀些_抗⽇英雄的感⼈故事⼤全纵观历史传承,每⼀历史事迹⽆⼀不是通过历史故事源远流长,看抗⽇英雄的事迹,感叹他们的激纪念他们为国民奉献的事迹,这是当代⼈需要做的.下⾯给⼤家带来⼀些关于抗⽇英雄故事简短⼀些,供⼤家参考。
更多抗⽇英雄相关⽂章内容推荐(↓↓↓)抗⽇英雄故事1抗战⽼兵冯殿功1942年秋天,⾼苑县(今⼭东省⾼青县)北部的⼀个⽇军营地中,谁也没有发现,⼀个12岁的少年,在给⽇本⼈添⽔烧⽕之后,偷偷的拿了⽇本军的100发⼦弹,回到⼋路军队伍⾥。
这名少年,就是如今⾼青县芦湖街道办事处司官村的⼀名抗战⽼兵——冯殿功。
84岁的冯殿功⽼⼈,⾃1942年起先后参加抗⽇战争、解放战争⼤⼩⼏⼗场战役,直⾄1956年才解甲归⽥,回到家乡。
“我从12岁开始跟着王京仁去当兵,⼀直到56年才复原回家,这些都是我当兵期间获得的军章和证书。
”冯殿功⽼⼈将他的军章都⼩⼼翼翼的别在⾐服的右侧,笔直的坐着,回忆起那段峥嵘岁⽉。
冯殿功出⽣于司官村的⼀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然⽽命运并没有赐予他⼀帆风顺。
冯殿功六岁的时候,母亲因病去世了,⽗亲续弦,后母带着⼀个⼉⼦来到冯殿功家,冯殿功就成了没有娘的孩⼦。
1942年,邻居王京仁成为抗⽇协会⾃卫队第⼗中队队长,看到在家⽆⼈看管的冯殿功,就对他说:“你在家⼜没⼈管,跟着我去打⿁⼦吧。
”12岁的冯殿功就这样去了军营,当了⼀名真正的解放军战⼠。
由于年龄⼩,不受⽇本⼈怀疑,部队给冯殿功的第⼀个任务就是假装普通百姓为⽇本⼈“上夫”(⾳译),也就是给⽇本⼈烧⽔,“那时候,⽇本⼈常常让⼀些百姓去他们营地⾥⼲活、劈柴、烧⽔。
”冯殿功以村民孩⼦的⾝份成功潜⼊敌营中。
“当时我记得,是南北两间屋,北边是维持会(汉奸营),南边是⿁⼦军,枪都在屋上头驾着,两个屋中间有个仓库,全是枪⽀弹药。
我就从窗户⾥爬了进去,拿了100发⼦弹就往外跑。
”冯殿功回忆道,“我往外跑着,后头的汉奸就⼤喊问我⼲啥去?我说找乡长去。
抗战英雄故事(通用6篇)

抗战英雄故事(通用6篇)抗日英雄,是指从1931年那个刻骨铭心的“九·一八”,到“对日寇最后一战”的1945年,在这场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战争中,为着民族大义与救亡真理,前仆后继,舍身忘死,无私奉献,为国捐躯的人。
以下是我整理的抗战英雄故事(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抗战英雄故事篇1虽然未曾蒙面却是一生相随,62年,22000多个日夜。
父与子始终守护着这座陵园,守护着中华民族铭记英雄、崇尚英雄的精神高地。
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苍苍,他用岁月诠释“老兵精神”,用守护传承红色基因。
今天请听徐振明先进事迹系列报道第二篇:守护者:用忠诚守护忠魂。
靖宇陵园是国内有名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这里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前来祭拜。
但在1958年徐振明老人刚刚选择到靖宇陵园工作时,整个山冈没有一棵树,没有一丛花。
徐老的儿子徐永军:“58年杨靖宇安葬的时候,陵园真一棵树都没有,是一个小山包,推平了建了杨靖宇烈士陵园,光秃秃的,都是我父亲一年栽点一年栽一点。
”小时候的徐永军便是在陵园中长大的,每当徐老到陵园干活,身后变会有一个小小的身影相随。
徐永军:“我在这个山上生的,长大就在这个院里,刚懂事的时候父亲在院里干活,我就跟着跑前跑后的,什么我都干。
冬天扫雪,那时候人特别少,扫雪量特别大,一到下雪天我爸就起早,我就跟着,小雪板拿不动,那是跟着玩。
到后期了十四五岁的时候,就顶一个好劳动力了,陵园有什么活,包括种花种树都跟着父亲跑前跑后的。
小时候就说这个陵园就说我们家的,我就这种感觉。
陵园哪个树底下愿意长蘑菇,愿意长什么草我都了如指掌。
”随着徐老的努力,光秃秃的山上长出了树,树上结出了果,住在陵园周边的孩子们经常跑过来摘果子吃,徐老便为他们讲述杨靖宇将军的故事。
退休工人吕振一:“我们小时候经常来玩,经常看到这老爷子,那时候寻思这老爷子干什么呢,后来知道守陵人。
徐老爷子他喜欢孩子,叫啊,来我给你们讲故事,讲这个抗战故事,杨靖宇将军的故事。
中国抗日战争浴血奋战的英雄故事

中国抗日战争浴血奋战的英雄故事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了捍卫国家独立、保卫国土、追求和平而进行的一场伟大的革命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无数英勇无畏的战士和民众为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下面,我们将讲述一些抗日英雄的故事。
1. 陆丰的故事陆丰,一个普通的农民。
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初,他毅然决定参军,投身到对敌斗争中。
他动员身边的人参军,组织游击队,进行反击。
在一次战斗中,他手持简陋的武器,带领队伍勇敢地冲向敌人。
尽管抵抗过程中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但他们却成功击退了敌人,守住了自己的家园。
2. 杨根思的故事杨根思,一个普通的女性。
在战争期间,她加入了中国妇女抗战队,成为一名战地护士。
她用自己的双手救治伤兵,用自己的坚强和智慧给予士兵们精神上的鼓励。
她冒着敌人的炮火,进行了多次的战地急救,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她的举动激励了更多的女性加入战争,为抗日事业做出贡献。
3. 张云逸的故事张云逸,一位高尚的战士。
在抗日战争的最激烈时期,他加入了中国军队,成为一名飞行员。
他在空中与日本飞机进行激烈的空战,多次出色地击落了敌机。
他的英勇事迹传遍了整个抗战的战场,激励着全国人民。
他舍小家顾大家,舍生忘死地以自己的力量守护国家。
4. 西山居的故事西山居,一个村落的名字。
在抗日战争中,这个村落成了中国军队的重要后方据点。
当日军欲攻陷这座村子时,村民们毅然站出来进行抵抗。
他们用自己的民兵力量歼灭了大量敌军,并为前线提供了物资和燃料。
他们的奋战使日军损失惨重,最终被击退。
这些英雄故事只是抗日战争浴血奋战的缩影。
在战争期间,中国军民奋起反抗,无数英雄和烈士为抗日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他们舍小家顾大家,舍生忘死,用热血和生命捍卫了中国的独立和自由。
他们的英雄故事激励着后人,使我们在今天的和平年代珍惜和平,追求发展。
中国抗日战争的英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和勇往直前的奋斗意志。
这些英雄们用实际行动宣示了对民族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热爱。
抗日战争中的英勇将士英雄们的传奇故事

抗日战争中的英勇将士英雄们的传奇故事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为了抵御日本侵略者的侵犯,无数英勇的将士在这场战争中浴血奋战、英勇牺牲。
他们的传奇故事不仅令人钦佩,也鼓舞着后人坚定不移地捍卫国家利益和尊严。
一、黄继光的英勇牺牲黄继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一位杰出的战士,他在1948年长津湖战斗中英勇牺牲,成为了抗日战争中的传奇人物。
黄继光在战斗中独自一人扛起重任,他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日军的子弹,不畏生死地保护着战友们。
他的英勇事迹激励着全国人民,被誉为“英勇的长津湖战士”。
二、赵尚志的捐躯壮举赵尚志是另一位在抗日战争中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
他在1941年的塞北沙场上,壮烈地捐躯,为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立下了赫赫战功。
赵尚志在战斗中坚守阵地,用自己的生命将敌人引开,为同志们创造了宝贵的撤退时间。
他的英勇牺牲唤起了全国人民对于保卫家园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杨根思的忠诚与英勇杨根思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中的一颗闪亮的明星,他在作战中展现出了非凡的英勇与忠诚。
杨根思曾率领部队多次奋勇作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战斗的胜利。
他与弟兄们并肩作战,从不背离初心,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了什么叫做真正的英雄。
四、邓小平的敢言与智勇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袖之一,在抗日战争中也是一位有着杰出贡献的英雄人物。
邓小平曾积极参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亡运动,组织和领导了许多重要战斗,他的勇气与智慧赢得了无数人的钦佩与尊敬。
五、战友们的无私奉献除了以上英勇将士的传奇故事,还有无数无名英雄们的无私奉献和坚持。
他们可能不为人知,但他们的贡献绝不可忽视。
所有参与抗日战争的战友们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着家园,用无尽的热血和牺牲为中国的独立和尊严贡献着一切。
他们的事迹将永载史册,激励着后人。
总结:抗日战争中的英勇将士英雄们的传奇故事堪称一支支闪亮的战斗之星。
他们用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牺牲精神和顽强的斗志,书写了中国人民对于敌人的强烈抵抗和抗日战争的辉煌一页。
抗战英雄事迹简短7篇

抗战英雄事迹简短7篇抗战英雄事迹简短(篇1)一个驾机作战被击落跳伞的中国空军,用配枪的最后一颗子弹拒绝俘降,用自己的热血和正气,征服了他的敌人。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七日,睛空万里。
淞沪会战硝烟弥漫,激战正酣。
天上,战机穿梭往来,煞是忙乱,一朵朵弹花象盛开的的木棉,布满天空。
突然,一架中国战机被密集的地面高炮击中,拖着黑烟,向西坠去。
这时,一个黑点弹出了燃烧的机身,转眼,化作一朵洁白的伞花。
降落伞轻柔地飘落空中,阎海文拔出枪,警惕地四下搜索着。
几分钟前,当他把成吨的炸弹准确地投向地面上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时,日军虹桥一带密集的高炮击中了他的座机。
对此,他早有准备,本来他就是强行闯入敌火网的,当他看到地面上日军目标处升起的烟尘火海时,他觉得够本了,只是在心里有点儿为他的座机惋惜。
伞花还在飘荡着,突然,一阵逆风吹过,吹得他睁不开眼。
不好,他心里一惊,这么飘下去不落到海里,也得落向敌阵地。
他心里急速地考虑着,手中的左轮枪抓得更紧了。
与此同时,一队队的身躯粗壮的日军从工事、掩体里,从村落、树林里也向他扑来。
几天来,他们已尝到了中国空军的苦头,中外舆论对中国空军的赞誉,也使他们有一股武士精神受到玷污的感觉。
他们急着想看到中国空军是什么样,粗野的日本大兵边飞跑边喊骂着:"活捉支那飞行士"、"让这家伙偿偿皇军战刀的滋味"、"不,让他投降,让他跪着求饶。
"土色的大兵聚拢过来,把阎海文团团围在一块坟地里。
他们也许急着看看中国飞行员急着求饶的样子,也许是为了立个首功,不顾官佐们的吆喝、阻止,直挺挺地向前扑来。
砰!砰!砰!三声清脆的枪声,三个冲前的日军扑通倒在地上,两脚急蹬急蹬便僵硬了。
"捉活的,不许开枪!"一个精瘦的陆军少佐冲上来,狠狠地命令道。
捉活的谈何容易,空军的绝活就是百发百中。
在天上,你要是一次敲不下对手,很可能反而成了对方的枪下鬼。
抗战人物的英雄事迹

抗战人物的英雄事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事迹大全、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计划总结、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报告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 complete collection of deeds,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report summari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抗战人物的英雄事迹抗战人物的英雄事迹5篇在那不和平的年代,在那需要快速稳定下来的年代,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是那些抗战英雄的努力,才让我们活得安逸。
抗战小英雄小故事六篇

【导语】抗⽇战争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次世界⼤战中,中国抵抗⽇本侵略的⼀场民族性的全⾯战争。
国际上称作第⼆次中⽇战争、⽇本侵华战争。
抗战时间从1931年9⽉18⽇九⼀⼋事变开始算起,⾄1945年结束,共⼗四年抗战。
下⾯是分享的抗战⼩英雄⼩故事六篇。
欢迎阅读! 抗⽇⼩英雄的故事⼀ 抗战时期,⽣活在⽩洋淀的⼩男孩张嘎与的亲⼈奶奶相依为命。
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军的刺⼑下,⽽钟亮也被敌⼈抓⾛。
嘎⼦历经艰⾟,找到⼋路军,当上了⼀名⼩侦察员。
他配合侦察员罗⾦保执⾏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
但嘎⼦毕竟还是⼀个活泼、淘⽓的孩⼦,他与⼩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
在⼀次战⽃中,他缴获了敌⼈⼀⽀⼿qiang,竟偷偷把枪藏进了⽼鸦窝⾥,没有上缴。
为攻打敌⼈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
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放⽕,⾥应外合,全歼敌⼈,救出了⽼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
战⽃结束后,嘎⼦把藏在⽼鸦窝⾥的⼿qiang主动拿出来上缴。
队长正式宣布把⼿qiang发给他使⽤。
抗⽇⼩英雄的故事⼆ 1943年,⼋路军⼩战⼠孙⼤兴腿部受伤,组织决定派⼩卫⽣员武建华护理孙⼤兴,到敌占区我地下党员家中养伤。
于是孙武两⼈便以⽊匠靳锡武的⼩学徒和刘⼤爷的外孙⾝份在刘集隐蔽起来。
⽇伪军强拉民夫,在⽥镇长家囤积粮⾷。
⼤兴和⼩武乘夜⾊钻进⽥镇长院内,放⽕烧了敌⼈的粮囤。
他们的冒险⾏动打乱了组织的安排,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寇蓄谋更⼤的扫荡计划。
⼀天,刘集的伪军中队突然开⾛,随即开来了⼀⽀莫名其妙的⽇军。
⽼靳带着⼤兴和⼩武,摸清了敌⼈的真正意图。
紧要关头,⼤兴毅然决定⾃⼰留下吸引敌⼈,让⼩武带情报向部队奔去。
独⽴三团得到⼩武送来的情报,⽴即⾏动部署战⽃。
敌⼈遭到了歼灭性打击。
抗⽇⼩英雄的故事三 王朴(1929—1943),也作王噗,幼名兰贵,男,河北省完县⼈,抗⽇⼉童团长。
王朴从⼩跟随⽗母参加抗⽇⼯作,11岁时被选为⼉童团长。
抗日烈士的英勇故事

抗日烈士的英勇故事历史就是过去出现过、发生过的人和事,具有时间久远、不可重现的特点 ,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抗日烈士的英勇故事。
抗日烈士的英勇故事1:抗战老兵王启超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万佛湖镇街道的一处普通居民老宅,笔者见到了现年96岁高龄的抗战老兵王启超。
得知来意,老人从座椅上颤颤巍巍地站起来,紧紧握住记者的双手。
眼前的老人,显得非常平和。
谁能想到,这张如此慈祥平和的面容下,隐藏着怎样惊心动魄的传奇:70多年前,在抗日战场上,他与日本侵略者大小交战了百余次,右腿被子弹贯穿,先后4次闯过了鬼门关,一腔热血染红了战袍。
细细回忆往事,王启超老人眼眶里泛起泪花:“在抗日杀敌的战场上,脑袋其实是别在裤腰带上的。
身边战友一个接一个倒下,也让我做好了战死沙场的准备。
”“我是1938年10月入的伍,那年十九岁。
家里共有三个兄弟,必须要出一个壮丁去参军,我舍不得亲兄弟上战场,自己就主动要求去了,在当地的地炮连当文书。
”王启超向记者介绍,他初中毕业后就直接参军,当年11月就上了战场,那是自己参军后抗日的第一仗。
部队与日军激战时,日军已打到霍山漫水河镇,他们与日军打得非常惨烈,双方伤亡都很惨重,死尸成山,血流成河。
河道里漂的都是日本士兵的尸体。
“我和战友临时学了几句日语,就跑去前线喊话让他们投降。
”王启超老人说到这里,不禁坐直了身板,他思路清晰,所经历过的大小战争至今还历历在目,并清楚地喊出了当时学的几句日语:“放下武器,优待战俘。
”1938年12月,经过漫水河的激战,部队伤亡惨重,战斗非常激烈,绝大多数战友都是在战争中牺牲了。
随后,王启超所在的地炮连去毛坦厂镇进行休整,正好遇上黄埔军校第七分校招考学生。
由于他成绩优异,表现出色,通过推荐和层层考核,最终被西安以南四十里的王曲镇的黄埔军校第七分校录取,入校时并被编入第十七期学员。
由于当时黄埔军校的教学非常严格。
对新入伍的学员先要培训六个月,合格后才能进行第一期军官教育,六个月后考核再合格后才能进入第二军官区,继续为期六个月的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日战争英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在太行山里的山西省武乡县白家庄出了一个少年抗日英雄,他就是白家庄的儿童团长李爱民。
儿童团长李爱民那时13岁,他非常痛恨日本鬼子,非常热爱八路军,帮助八路军做了许多抗日的工作,最后英勇牺牲在日本鬼子的刺刀之下。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给大家讲几个李爱民帮助八路军抗日的故事,同学们听了一定很感动。
像李爱民这样的抗日小英雄很多,我们今天生活在幸福之中的小朋友,不能忘记他们,要努力学习他们的爱国牺牲精神,立志献身全面建设小康,复兴中华的伟大事业。
急送鸡毛信
大家知道,在战争年代,鸡毛信不是普通的信,插着鸡毛的信必须马上迅速送达。
这一天,八路军的钟营长急匆匆来到白家庄找到儿童团长李爱民,交给他一封鸡毛信,说:“这封鸡毛信很重要,你马上闯过敌人的封锁线去送给东沟的民兵。
”
李爱民知道这鸡毛信非常重要,二话没说,把鸡毛信藏在袜子里就出发了。
他戴上草帽,拿着镰刀,赶着毛驴,装着割草的样子,专拣沟里的小路走。
沟里净是乱草、荆棘,脚被石头子儿碰破了,两腿也被拉了几道口子,李爱民顾不得这些,一路小跑,趟过小河沟,爬过几道山岗,很快来到了敌人的封锁区。
李爱民急急忙忙走着,来到一个三岔路口,正在琢磨往哪儿走的时候,一抬头,看到右前方一个土坎上有两个鬼子在望着他,嘴里不知在咕哝什么。
怎么办?躲开吧,怕鬼子生疑心,也来不及了。
李爱民想起出发时,钟营长嘱咐他说的话:“路上遇到情况要沉着,见机行事。
”他往四周看了看,正好不远处有一滩驴粪。
他走过去用脚使劲踩了一下那驴粪,稀稀的驴粪溅了他一身。
他也顾不得脏和臭了,大摇大摆地把驴赶到沟里割起草来。
两个鬼子跑过来,其中一个像是日本军官,抓住爱民的领子大声叫道:“八格牙路,举起手来!”
爱民装作傻呼呼的样子,呆呆的站在那里。
鬼子军官横眉瞪眼叫道:“八路的探子?抓起来!”
爱民装作惊慌的样子,说:“俺是放驴的!”
鬼子将爱民的身上从上到下搜了一遍,什么也没搜出来,驴粪的臭味薰得鬼子直捂鼻子。
这时候,鬼子营地传来了号声,鬼子急着要走,踢了爱民一脚,厉声喊道:“赶快滚,这里不准放驴!”
爱民忍着疼痛,赶着驴迅速来到了东沟。
东沟的民兵得到了情报,第二天顺利地配合八路军打下了鬼子的据点,保护了根据地的粮食。
李爱民立了一功,受到八路军的表扬。
贴抗日标语
这一天天黑,王七叔把儿童团员们召集到一起,在爱民家开会。
爱民的妈妈
见王七叔提着一桶浆糊,有点莫明其妙,就问:“这是做什么啊?”原来,王七叔要组织一个儿童武装宣传队,到伪军的炮楼周围去贴抗日的标语、撒抗日传单。
王七叔看儿童团员都到齐了,就说:“今晚上咱们要完成一个重要任务,大家要胆大心细,一切行动听我的指挥!”
儿童团员们都很高兴,摩拳擦掌,有的说:“我们也去打鬼子了!”
天黑黑的,在月光下,儿童团员们跟着王七叔摸到了伪军炮楼下。
四周静悄悄的,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哨兵的身影。
儿童团员们屏住呼吸,等待着王七叔的命令。
过了一会儿,他们看到敌人没发现什么,王七叔就开始布置任务了。
儿童团员们爬到炮楼下面的一道土坎上,迅速将传单用土块压上;有几个儿童团员在炮楼对过的墙上贴标语。
任务完成的挺顺利,挺迅速,大家脸上露出了笑容。
爱民手里还有几张标语,他想贴在炮楼上,又怕敌人发现。
怎么办呢?他爬到王七叔跟前,王七叔很支持他的想法,两人小声商量了一下。
只见爱民朝炮楼的北侧爬去,那里比较黑,没有敌人的哨兵。
王七叔在炮楼的南侧故意站起来跑了两步,又迅速趴了下来。
敌人的哨兵发现有人影晃动,急忙朝南边打了两枪,并且喊道:“有人,有人!”炮楼里的机枪也打了起来,敌人被吸引到了南侧。
爱民趁敌人不注意,飞快地将十几张标语贴在了炮楼墙上,又迅速翻下土坎,消失在黑暗中。
天亮以后,可热闹了,敌人炮楼周围,包括炮楼的墙上到处是抗日的标语:“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不要替日本人当炮灰”、“快快投降八路军才是出路”。
过了两天,还真有几个伪军投降了八路军。
给八路军带路
这天晚上,爱民都睡下了,突然有人敲门。
爱民开门一看,是一位八路军叔叔。
八路军叔叔进到屋里对爱民说:“麦子熟了,我们要到韩家沟掩护老乡收麦,想请一位民兵带路。
”
爱民一听,说道:“这么晚了,甭找人了,我给你们带路吧!”
那位八路军叔叔迟疑了一下,好像说你能带路吗?爱民很有把握的说:“这一带的路我熟,叔叔放心吧!”
爱民跟着八路军叔叔来到村头见了首长,抬头一看:这不是钟营长吗!
爱民跑过去,亲热地说:“钟营长,我叫李爱民,您不认识我了?前年我还给您送过鸡毛信呢!”
钟营长摸摸脑袋笑着说:“对,想起来了,你就是那个‘活地图’,太好了!”
爱民领着八路军不走大路走小路,一会儿下到沟里,一会儿爬上山头,两只脚被石子扎破了,腿也被草棵子刺破了两道口子,他全然不顾。
爱民领着八路军翻过了几个山头,天快亮了,已经隐隐约约看到韩家沟正在抢收麦子的老乡了。
钟营长擦了擦脸上的汗,亲切地拍拍爱民的肩膀说:“爱民啊!多亏了你,领我们少走了一半路,终于赶到鬼子前头了,真得好好谢谢你啊!”
13岁英勇献身
1943年,李爱民的家乡白家庄被鬼子占领了,他们村的百姓都转移到了东沟。
又到麦收的时候了,白家庄的群众夜里到他们的地里收割麦子。
这真是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抢粮食啊!
夜色黑黑的,只有远处鬼子的炮楼上不时地射出探照灯的灯光。
人们屏住呼吸,在黑暗中悄悄地挥镰割麦。
天快亮的时候,人们背的背,挑的挑,急急往东沟走去。
爱民背着一小口袋麦穗走在前面,和大伙拉开了一段距离,为的是一但被鬼子发现,就赶紧给大家报信,好迅速转移。
他想,不能让到手的粮食让敌人抢去。
眼看就要走出敌占区了,已经能看到东沟了。
忽然,右面山上响了一枪,接着,出现了几个人影。
爱民判断,这是遇上了敌人的游动哨╠╠鬼子发现了他们。
爱民转身想往回走,已经来不及了。
一个鬼子从路边钻了出来,挡住爱民的去路,大喊道:“干什么的?”
爱民沉着地应道:“自己人!”
“口令!”
什么口令?爱民被问住了,可他一点没有慌。
只听他大声咳嗽了三声,这是暗号,告诉后面的人有情况。
大家伙迅速疏散到路边的庄家地里了。
鬼子的机枪响了,子弹打中了爱民的腿,他倒下了。
爱民被带到了河滩上,翻译官问道:“你是哪个村的?”
“白家庄的。
”
“干什么来了?”
“收粮食啊!”
鬼子军官一听说是白家庄的,问道:“你们庄上的老百姓都躲到哪去了?”
“太行山里呗!”
“你们村的村长是谁?”
“我不知道。
”
那个狗翻译不耐烦了,恶狠狠地说:“你听着,今天你要是说实话,就放你回家,如果不说实话,就一枪嘣了你!”说着,就用手枪冲爱民晃了晃。
爱民毫不畏惧地说:“嘣了我也不知道!”
敌人没办法了,把爱民用绳子吊在一棵小树上用皮带使劲抽,但是,爱民还是那句话:“不知道!”
硬的不行,鬼子军官又把爱民放下来改用软的办法。
鬼子军官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日本糖,引诱爱民说:“小孩,你的说实话,皇军大大的赏!”
爱民接过糖,使劲朝鬼子军官的脸上砸过去,说道:“谁稀罕你的臭糖!”
鬼子军官大发脾气,用脚踹向爱民,一脚又一脚,爱民倒在了地上。
爱民忍着疼痛,心想,打吧,打死我也不说,死就死我一个,不能对不起八路军。
鬼子军官踢了半天,见爱民死活不屈服,恼羞成怒,抽出大刀向爱民刺去。
为反抗日本鬼子,13岁的爱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