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

小
波长λ 大
小
举例:一束白光从顶角为θ的一边以比较大的入射 角i射入并通过三棱镜后,在屏P上可得到彩色光带, 如图所示,在入射角i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假如屏 上的彩色光带先后全部消失,则 ( ) A.红光最先消失,紫光最后消失 B.紫光最先消失,红光最后消失 C.紫光最先消失,黄色最后消失 D.红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
牛顿环的形成
举例:在下列情况中,发生的是光哪一种现象: (1)通过狭缝看日光灯可见彩色条纹,是 现象. (2)通过三棱镜看书上的字的边缘有彩色,是 现象 (3)阳光下水面上的油膜出现彩色条纹,是 现象 (4)增透膜是利用光的 现象. (5)两平板玻璃紧压在一起,阳光下可见彩色条纹是
现象 (6)立体电影,电子表的显示屏及太阳镜是利用了光 的 现象. (7)泊松亮斑是 形成的,牛顿环是 形成的. (8)彩虹是阳光接近水滴造成色散及反射而形成的.
一.薄膜干涉的色散: 1.实验:
现象:薄膜 上形成由明 暗相间的条 纹构成的等 焰的像.
分析: 思考:白光下观察肥皂泡会由什么现象?
应用: ①增透膜:通常在照相机望远镜的镜头上镀上一 层薄膜减少某色光在镜头上反射造成的光能损失, 增强透镜透光的能量,这层薄膜叫增透膜.增透膜的 厚度等于入射光在增透膜中波长的1/4.
照相机镜头呈淡紫色的原因: 人眼对绿光最敏感,消弱绿光的反射,但红光和紫光没有显著消弱.
②光的干涉检查平整度
单色光
明暗相间等间距条纹
标准样板 薄片
被检查平面
甲
乙
丙
若某处凹下,则对应亮条纹(或暗条纹)提前出现; 若某处凸起,则对应亮条纹(或暗条纹)延后出现. (指由左向右的顺序位置上)
二.衍射时的色散: 略
光的色散定义

光的色散定义
光的色散,也称为颜色分散,是物体形成色彩时由弯曲光线组成的光谱的量度。
具体
指的是一种物体所发出的或反射的、用特定的颜色构成的光谱的程度。
它可以是白色光,
也可以是分红蓝绿三色,或多色光,比如彩色灯。
白色光是一种完全色散的光,它是指当物体以等势发出颜色各不相同的平行光线时,
光各种波长(色)成相同强度地散射或反射出来的现象。
白色光中的各种波长的光频率的
强度是相同的,可以形成类似日光的颜色。
红蓝绿三色光是一种不完全色散的光,它是指在给定范围内(如亮度、感觉等)只有红、蓝、绿三种元素才能构成某种光,它们是直接以不同频率发出光,而其它颜色都是由
这三种颜色组合起来形成的。
多色光是指由多色光元件组成的光,这种光中,有多种颜色,可以是数种灯泡发出的、多种灯丝组成的或由激光等组成的光。
它们的特点是集中的单一波长的光线,各波长的强
度也大多相同。
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一、本节学习指导本节内容较简单,同学们多看几遍记住重点知识即可。
二、知识要点1、光的色散: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白屏上出现从上到下红、橙、黄、绿、蓝、靛、紫依次排列的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三棱镜的色散实验使白光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
该实验证明了:白光不是单一色光,而是由许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等比例混合后为白色;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等比例混合后为黑色。
(2)没有黑光的存在,白颜料也不能由其他颜料调配出来。
3、物体的颜色(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2)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3)白色的不透明体反射各种色光。
黑色的不透明体吸收各种色光。
4、早晨和傍晚的太阳为什么是红色的?太阳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其中颜色的单色组成。
如果射入人眼的光少了几种,我们感觉到的光的颜色就是由剩下的那几种光混合而成的颜色。
地球的大气层厚达几十千米,大气中漂浮着无数的尘埃、小水滴以及各种气体分子,阳光穿过大气层时,黄、绿、蓝、靛、紫等单色光在碰到大气层中的尘埃和小水滴时容易被散射开,而红色、橙色光则不容易散射掉。
太阳升起或落下时,太阳光斜射入大气层后再斜射到地面,太阳光中的黄、绿、蓝、靛、紫等单色光几乎都被散射掉了,所以看上去太阳光是红色的了。
5、光谱太阳光通过棱镜时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这七种颜色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6、红外线(1)红外线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到。
(2)红外线的功能①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
物体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②红外线的主要特性--热作用强;③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较强;④红外线具有可见光一样的特征,沿着直线传播,被物体反射。
应用于加热物品、取暖、摇控、探测、夜视。
7、紫外线(1)紫外线在光谱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光的色散

一、前言为了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提高供电质量,满足广大用户的用电需求,我单位在2023年度对停电安排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实施。
现将本次停电安排工作总结如下:一、停电安排工作概述1. 停电范围:本次停电范围涵盖我单位所辖区域内所有供电线路,共计XX条。
2. 停电时间:本次停电时间为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共计XX天。
3. 停电原因:本次停电原因为电力线路改造、设备检修、电网升级等。
二、停电安排工作实施情况1. 前期准备(1)制定停电计划:根据停电原因,提前制定详细的停电计划,包括停电时间、停电范围、停电原因等。
(2)通知用户:通过短信、电话、公告等形式,提前通知停电范围内的用户,告知停电时间、原因等信息。
(3)人员安排:成立专门的停电工作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停电工作有序进行。
2. 停电实施(1)现场勘查:停电前,对停电范围内的设备进行现场勘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2)停电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停电操作,确保停电过程中人员安全。
(3)设备检修:停电期间,对停电范围内的设备进行检修、维护,提高供电质量。
3. 停电恢复(1)设备检查:停电结束后,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2)恢复供电:按照恢复供电计划,逐步恢复停电范围内的供电。
(3)反馈信息:及时向用户反馈停电恢复情况,确保用户了解停电恢复进度。
三、停电安排工作成效1. 顺利完成停电任务:本次停电安排工作按照既定计划顺利实施,确保了停电范围内的供电安全。
2. 提高供电质量:通过停电期间的设备检修、维护,提高了供电质量,降低了设备故障率。
3. 优化供电结构:本次停电安排工作为电网升级、改造提供了有力支持,进一步优化了供电结构。
四、停电安排工作不足与改进措施1. 不足之处(1)停电期间部分用户反映停电时间较长,对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2)停电期间部分设备检修工作进度较慢,影响了停电恢复进度。
2. 改进措施(1)优化停电计划,尽量缩短停电时间,减少对用户生活的影响。
光的色散

小结
1.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 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3.红外线的特征及实际应用: 测体温、夜视、取暖等。
4.紫外线的特征实际应用以及危害:
荧光效应、验钞、杀菌消毒等。
巩固练习
1. 太阳光通过棱镜后,会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 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则白屏上的颜色顺序 黄 绿 蓝 为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橙 靛
利用红外线跟踪目标
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线成像
用红外胶片拍摄 的“热谱图”
红外遥感探测
红外线摄像
红外摄像头
野生东北虎 进村吃牛,被红 外线相机逮个正 着。
3.紫外线
紫光以外看不见的光叫做紫外线。
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
(1)紫外线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能使荧光物质 验钞机 发光。
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用于检验 钞票的真伪。
(2)紫外线消毒灭菌
紫外线灭菌灯
紫外线消毒柜
紫外线杀菌过滤器 消毒柜
(3)紫外线防护 过量的紫外线可使皮肤灼伤,甚至致癌影响动 植物、人类的生存。
科学家戴着防护眼镜 电焊时发出的弧光含有大量紫外 在紫外线下进行实验。 线,工人戴上特制的防护面罩。
登山运动员都要戴特制的黑色眼镜,炎炎夏
日人们撑起遮阳伞,这是为什么?
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紫 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
2. 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由电视机中的电子枪射
到屏幕内侧的荧光粉上产生的,根据色光的混合规 红 绿 蓝 律,在电视机中只需要_____、_____、_______三
种颜色的即可配出各种绚丽的色彩来。 红、绿、 三原色 蓝 叫做光的___________。
光的色散

响尾蛇的视力很差.但体内有一红外线 定位器官,依靠红外线定位,它能准确的捕捉 猎物,根据这一原理,美国人发明了一种名为 响尾蛇的导弹.
利用红外线跟踪目标
红外线夜视仪
红外夜视仪在军事的有着重要的作用
红外线的应用举例
•(1)红外线照相 •(2)红外线加热 •(3)红外线遥控器 •(4)红外线夜视仪
2.什么是紫外线?
紫外线是太阳光谱的紫端以外,
是人类看不见的光
紫外线使钞票上的 荧光物质发光 ,用于 检验钞票的真伪.
紫外线有杀菌消毒作用, 它能杀死微生物, 医院 里常用紫外线来消毒病房 和手术室 .
紫外线的应用举例 • 合成维生素D、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 紫外线灭菌 • 紫外线验钞 注意: 过量的紫外光对人体有害,臭氧层的 破坏是现在地球紫外线增加的原因。
红外线是指在太阳光谱 的红光以外、人眼看不 见的光
红外线的应用
遥控器发出——信号,受 控机器收到信号后进行相 应的操作:变换频道、改 变音量等。
用红外胶片拍出的“热谱图” 图中的颜色是制作时加上的, 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温度
红外线加热
远 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取 暖 器
浴室暖灯
电烤箱
红外测温仪
红外线端口很早就开始应用于笔记本电 脑,在蓝牙技术出台之前,红外线端口是 笔记本电脑上唯一轻巧廉价的无线连接方 式,而且只要装备红外线端口的设备符合 红外线通讯协议,即使是不同类型的设备都 可以互联,进行数据交换和控制等工作。
太阳光在传播过程中被空中的小水滴色散 产生的。
重点2.色光的三原色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红+绿=黄
红+蓝=品红
绿+蓝=青
光的色散

C、该灯管发出的紫外线与太阳发出的紫外线不 同,前者是淡紫色的,后者是看不见的
D、上述说法都不对
10、以下对紫外线说法正确的是( B ) A、紫外线对人类生活只有危害,应尽量减
少紫外线照射 B、患皮肤癌或白内障的病人都是由于受紫
外线照射引起的 C、只有太阳光中含紫外线 D、紫外线灯看起来是淡蓝色的
小结
1.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 等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3.红外线的特征及实际应用:
测体温、夜视、取暖、遥控等。
4.紫外线的特征实际应用以及危害: 荧光效应、验钞、杀菌消毒等。
巩固练习
1. 太阳光通过棱镜后,会被分解成各种 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则白屏 上的颜色顺序为红、_橙__、_黄__、_绿__、蓝___、 _靛__、_紫__。这说明_白__光__是__由__各__种__色__光__混__合__而__成。
五、光的色散
太阳光(白光)是不是单纯的光? 雨后天空为什么会出现彩虹?
17世17纪世以纪前以,人前们,人一们直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 认色为。白直色到是16最66单年纯,英的国颜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 色太.阳直光到发16生66了年色,英散国。物理 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 使太阳光发生了色散。
②紫外线消毒灭菌
紫外线灭菌灯
紫外线消毒柜
消毒柜紫外线杀菌过滤器
(2)紫外线防护 过量的紫外线可使皮肤灼伤,甚至致癌影响
动植物、人类的生存。
科学家戴着防护眼镜 电焊时发出的弧光含有大量紫外 在紫外线下进行实验。 线,工人戴上特制的防护面罩。
登山运动员都要戴特制的黑色眼镜,炎炎
光的色散

太阳光 ,地球 5.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是___________ 臭氧层 可吸收紫外线,使得 周围大气层上部的___________ 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不能到达地面,但目前 臭氧层 正在受到空调、冰箱里逸出的 ___________ 氟利昂 等物质的破坏,出现了“空洞”。 ___________
三棱镜
白纸屏
太阳光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一、光的色散
•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 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2、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太阳光 是复色光,不是单色光.
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呢?
水滴具有重力,呈椭球形。光入射时, 发生折射和反射.
彩虹的形成
使皮肤粗糙 引起皮肤癌
鉴别假钞
紫外线能 使荧光物质 发光。
紫外线灯看起来是淡蓝色的,那是因为 除了紫外线,它还发出少量蓝光和紫光。紫外 线本身是看不见的。
紫外线灭菌灯
医院、饭店中常用紫外线灯来灭菌
紫外线对我们也 有危害,怎么办?
不要怕 可以防
防紫外线伞
炎炎夏日, 各种防紫外 线伞保护人 体皮肤免受 紫外线直接 照射。
红外线自动跟踪装置
响尾蛇导弹它的红外线自动跟踪系统,不仅 可以根据发动机发出少量热量来追踪飞机 或舰艇,而且还能按目标留下热痕,顺藤摸瓜 跟踪,直到击中目标为止.
猜一猜: 在红光的外侧存在红外线,在 紫光的外侧是否存在紫外线?
紫外线的发现
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在1801年有一 次把含有氯化银的照相底片放到可见 光光谱的紫外光外侧,发现底片被感 光,他反复探究,终于发现里面有一 种不可见的光----紫外线
1.红外线
温度计放在红光以外
说明这里也有能 量辐射,不过人眼 看不见,这样的辐 射叫做红外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的色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领域:
(1)初步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光谱、单色光、复色光、三原色光等概念; (2)初步了解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解释简单的有关物体的颜色现象。
2、能力与方法领域:
(1)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实验能力,
渗透通过实验总结物理规律的方法;
(2)通过小组实验、观察、讨论活动,能归纳决定的物体的颜色主要规律; (3)学生能根据实验目的、步骤和要求,使用给定的实验器材,完成较简单的实验
任务;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3、情感、态度与价值领域:
(1)通过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初步形成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
亲和感;
(2)养成主动关注周围世界,乐于思考和想象的学习习惯; (3)形成乐于交流、善于合作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光的色散现象 教学难点:物体的颜色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仪器:较强的手电筒, 三棱镜,屏幕;
小组实验仪器:白的、黑的、红的、绿的、蓝的颜色纸,白的、黑的、红的、绿的、蓝
的透明玻璃纸,三个光比较强的手电筒,实验报告纸。
(4人/组)
教学流程:
设计思路:
这节内容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取自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8年级实验教材。
《光
的色散》是在学习了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础进行学习的,教学内容为:光的色散、颜色。
本节教材的教学意图是将物理知识融于观察实验中 ,但由于本节内容是属于知道级的教学内容,只安排了一教时,故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演示光的色散现象,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归纳色散现象。
探究“颜色之谜”系列活动内容丰富、充实,实验新颖,
情景引入 演示、观察、归纳 演示、引导、归纳 实演、讨论、交流 演示、交流、授课
光的色散 单、复色光
光的三原色
物体的颜色 归纳小结
巩固反馈
课后巩固拓展
饶有趣味,教师通过提供实验报告,适当引导,而在实验报告中,又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
让学生在自由的气氛中自主愉快地学习,培养动手技能、实验观察、知识探究的能力,归纳物体“颜色之谜”。
初步形成“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以及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教师描述):在太阳光下,我们可以看到五光十色的各种物体。
然而,在漆黑无光、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场所里,我们却什么也看不见。
如果有灯光的照射,则光照到哪里,我
们就能看到那里的物体及其色彩。
这一现象证明了一条什么规律?
(引导归纳):有光才有色,没有光就没有色。
(教师设问):为什么我们周围的物体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颜色?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光色之迷。
(二)新课教学:
1、光的色散现象:
(教师演示):在暗室中将一束白光透过三棱镜折射后,调整角度,将光谱再现与屏幕上。
(教师提问):看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描述):白光透过三棱镜,会分解成许多不同颜色的光。
(教师引导):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光的色散。
请同学根据光的色散原理图归纳什么是光的色散?
(学生归纳):白光透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的彩色光带的现象称之为光的色散。
(归纳板书):光的色散现象
把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的彩色光带,称之为光谱。
2、单色光、复色光:
(教师演示):(1)将一束红光透过三棱镜后的光,调整角度,再现与屏幕上;
(2)将一束绿光透过三棱镜后的光,调整角度,再现与屏幕上。
请同学根据光透过三棱镜后出现的现象,归纳白光与色光的区别。
(学生归纳):白光透过三棱镜,会分解成许多不同颜色的光。
色光透过三棱镜后不能再色散。
(引导归纳):我们把透过三棱镜后不能再色散的光称之为单色光。
由几种单色光合成的光称之为复色光。
白光是一种复色光。
3、颜色之迷:(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1)探究的透明体颜色由什么决定的。
(分组实验)
(实验观察):
基础:将无色玻璃纸包在手电筒上,我们看到的光的顏色是色;
将有红色的玻璃纸包在手电筒上,我们看到的光的顏色是色;
将有绿色的玻璃纸包在手电筒上,我们看到的光的顏色是色;
自选:将有色的玻璃纸包在手电筒上,我们看到的光的顏色是色;
将有色的玻璃纸包在手电筒上,我们看到的光的顏色是色。
(讨论分析):无色的透明体能透过的光,而绿色的玻璃只能透过色光。
(学生归纳):将有颜色的玻璃纸包在手电筒上,我们看到的光的顏色是的顏色。
透明体的颜色取决于。
(分组实验):(2)探究不透明体颜色由什么决定的。
找几张颜色不同的纸:白的、黑的、红的、绿的、蓝的,再找几张颜色与上面相同
的透明玻璃纸和一个光比较强的手电筒。
把几张色纸排列在桌上,在黑屋子里,先
用手电筒射出的白光依次照射各纸,记下它们的颜色。
再用各张透明的色纸蒙住手
电筒的前端,用不同的色光依次照射各张色纸,记下观察现象。
白黑红绿
纸的颜色
光的颜色
白
红
蓝
(空白的项可以选做)
(讨论分析):白色物体能将色光反射;红色物体能将色光反射,而吸收色光;绿色物体能将色光反射,而吸收色光;
黑色物体将吸收,不能。
(学生归纳):不透明体颜色取决于。
4、光的三原色。
(学生实验):(3)将有顏色的玻璃紙包在手电筒上,我们看到的光的顏色就是玻璃纸的顏色。
如果我们将红、绿、蓝不同顏色的光按下图组合,我可以看到顏色?
(讨论分析):红光、绿光组合成;红光、蓝光组合成;红光、绿光、蓝光组合成。
(教师授课):红、绿、蓝光按不同的比例组合,会引起不同颜色的感觉,我们把红、绿、蓝光称为三原色光。
在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是无法用其他颜色的关混合而成
的。
(三)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归纳,请几个小组代表发言总结。
(四)巩固反馈:
1、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发散成的顺序排列的彩色光带,我们
把彩色光带称为光谱,这一现象称为。
2、在不同颜色中,、和称为三原色光。
3、白光照射到红色屏幕、白色屏幕、黑色屏幕上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4、白光照射到红色、无色玻璃上,会透过什么颜色的光?绿光照射到红色、无色玻璃上,又
会透过什么颜色的光?为什么?
(五)课后巩固、拓展:
巩固:
1、小华身穿红衣、白裤在蓝光下看起来为衣裤,在红光下看起来为衣裤。
为什么?、
2、活动卡P48、P49/1
3、教室的玻璃、窗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教室的墙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
拓展:
1、活动卡P49/
2、3
2、光的色散的原因
(六)课后反思:
《光的色散》这节课时间较紧,学生在一堂课上掌握这么多知识,面面俱到确实有点难,值得庆幸的是学生比较喜欢这种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这也算是我的一点成功之处吧。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兴趣浓厚,参与能力强,动手能力也较强,并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在课堂中教师发挥主导、学生发挥主体的作用。
如:从教师演示光的色散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归纳现象。
又如:通过提供实验报告引导学生探究之谜,不仅使学生根据实验目的、步骤和要求,使用给定的实验器材进行基本的实验,探究物体颜色的规律,而且在实验报告中,也尽可能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学生个性、潜能的挖掘,采用半开放的表格形式让学生实验,使学生发挥着主体核心的作用得以发挥,从而使用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获取所需的知识,养成各种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崇尚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促使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和主动参与来完成学习,品尝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