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光的色散》微课精讲+知识点+课件教案习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知识:

1、光的色散: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白屏上出现从上到下红、橙、黄、绿、蓝、靛、紫依次排列的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三棱镜的色散实验使白光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该实验证明了:白光不是单一色光,而是由许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等比例混合后为白色;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等比例混合后为黑色。(2)没有黑光的存在,白颜料也不能由其他颜料调配出来。

3、物体的颜色(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2)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3)白色的不透明体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的不透明体吸收各种色光。

4、早晨和傍晚的太阳为什么是红色的?太阳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其中颜色的单色组成。如果射入人眼的光少了几种,我们感觉到的光的颜色就是由剩下的那几种光混合而成的颜色。地球的大气层厚达几十千米,大气中漂浮着无数的尘埃、小水滴以及各种气体分子,阳光穿过大气层时,黄、绿、蓝、靛、紫等单色光在碰到大气层中的尘埃和小水滴时容易被散射开,而红色、橙色光则不容易散射掉。太阳升起或落下时,太阳光斜射入大气层后再斜射到地面,太阳光中的黄、绿、蓝、靛、紫等单色光几乎都被散射掉了,所以看上去太阳光是红色的了。

5、光谱太阳光通过棱镜时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这七种颜色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6、红外线(1)红外线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到。(2)红外线的功能①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物体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②红外线的主要特性——热作用强;③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较强;④红外线具有可见光一样的特征,沿着直线传播,被物体反射。应用于加热物品、取暖、摇控、探测、夜视。

7、紫外线(1)紫外线在光谱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2)紫外线的功能①紫外线的主要特征是化学作用强;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强,能杀菌、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 D、照射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③利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可以用来进行防伪,鉴别古画等。(3)紫外线的来源 ①炽热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紫外线; ②地球上的天然紫外线来自于太阳光,大气层上部的臭氧层阻挡了大量的紫外线进入地球表面。

8、光的散射 (1)光是一种波,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光具有能量,就像水波能推翻渔船一样。 (2)大气对光的散射有一个特点:波长较短的光容易被散射,波长较长的光不容易被散射。

三、经验之谈: 本节中我们要多看书,早自习、做作业时都拿出来翻一翻。因为本章中记忆的知识非常多,多看几遍牢记于心,学习物理如果你理解了其中的奥妙,你读物理课本比读小说还有劲。

精品课件:

教案:

一. 学情分析

这一节要求学生在实验基础上,抽象出光的色散的本质,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初二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因此是教学的难点。在生活中,学生对色光的三基色与颜料的三原色的感性经验参差不齐,差距比较大,这也容易形成学习障

碍。 二.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太阳光谱

2. 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基色跟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3. 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探究光的色散、光的三基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教学难点

探究光的色散实验

四、媒体和教具

演示器材:多媒体课件、三棱镜、LED 手电筒

五、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师生共同欣赏绘声绘色、五彩缤纷的景观。

【设计意图:用听觉和视觉来渲染本节课要学习的情景氛围。】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阳光变成了红色的,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世界是不是会变得更加的美丽呢?教师在投影仪前加一块红玻璃片。请学生思考:您看到了发生什么现象?咦!香蕉,西红柿不见了,大西瓜、茄子也变黑了。你想揭开其中之谜吗?

【设计意图:教师先展现神奇而美丽的光学现象,再通过小实验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光现象的兴趣。】

一.光的色散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在介质的表面处会发生光的折射,让光线从空气中进入三棱镜,会发生怎样的情形呢?

【演示实验】让光线射入三棱镜的一个侧面,慢慢转动三棱镜,在光屏上得到彩色的光带,调整光屏与三棱镜的距离,使光带既亮,又清晰,观察色光的排列顺序。

【演示实验】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再用另一个三棱镜倒着并平行于前一个三棱镜镜面放在前一个三棱镜之后,观察会出现怎样的实验现象。

【设计意图:在观察和操作实验中,让学生领悟美妙的光的色散现象,为后续的学习理性分析学习奠定基础。】

【演示实验】

教师演示白光的色散实验。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到什么,它们都是由哪些颜色组成?

实验小结:白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成的。

【设计意图:从实验之中呈现的美丽的光的色散现象,生动有趣,而且全班学生印象深刻,能够非常自然的引入光的色散的概念。】

解释现象:雨后彩虹形成的原因。

二.探究物体的颜色与色光的关系

(1)透明物体的颜色

【演示实验】在一束白光前,用一块红色玻璃挡住,在前方的白屏上看到的现象是什么?如果换用绿色的玻璃来挡住白光,在前方的白屏上又会看到什么现象呢?

结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有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演示实验】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思考,红光照到红花,白花,绿草上,它们分别显示什么颜色?为什么?这个实验现象表明了什么?

结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设计意图:从学生实验与教师演示实验相结合的办法,去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光的关系,学生是很容易理解,而且印象也是十分的深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