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分析仪在光伏电站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风电场有功与无功功率控制系统的故障管理与故障预防

风电场有功与无功功率控制系统的故障管理与故障预防

风电场有功与无功功率控制系统的故障管理与故障预防1. 引言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风电场作为一种自然运行的能源发电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风力发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故障和问题,其中有功与无功功率控制系统的故障管理和预防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风电场有功与无功功率控制系统的故障管理和预防进行探讨,旨在提高风电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风电场有功与无功功率控制系统简介风电场有功与无功功率控制系统是风力发电设备的核心控制系统之一。

有功功率是指风电场实际发电功率,而无功功率则是指无功电流通过输电线路的功率。

有功功率控制可以根据电网需求调整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而无功功率控制则可以通过调整发电机的励磁电流,使其在满足稳态和暂态运行要求的前提下,吸收或注入功率到电网中。

因此,有功和无功功率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对风电场的运行和发电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3. 风电场有功与无功功率控制系统的故障管理3.1 故障监测与诊断风电场有功与无功功率控制系统通常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其中包括变频器、逆变器、线路保护装置等。

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故障,需要对这些子系统进行监测和诊断。

监测方法可以采用物理传感器、数据记录仪、故障自诊断软件等。

通过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可以及时检测到故障,并通过诊断手段定位故障的具体位置。

3.2 故障分析与处理一旦故障发生,需要进行故障分析和处理。

故障分析可以通过查阅设备手册、与供应商或制造商进行沟通,以及设备维护人员的经验来进行。

通过分析故障原因,可以快速找到解决方案并进行处理。

在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和保护设备,例如及时切断电源,避免进一步损坏设备。

3.3 故障修复与替换对于无法修复的故障,需要及时进行设备的更换或修复。

在选择更换设备时,应考虑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和适用性。

同时,还需要对更换设备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其性能与原设备相符。

对于修复的设备,则需要对其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修复后的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最新国标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最新国标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有功功率、无功电压、故障穿越、运行适应性、功率预测、电能质量、仿真模型和参数、二次系统以及接入系统测试和评价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通过10kV以上电压等级并网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光伏发电站的接入、调试和运行。

配置储能的光伏发电站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325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12326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1428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5543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19862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4337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GB/T29321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技术规范GB/T31464电网运行准则GB/T36572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导则GB38755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GB/T40594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导则GB/T40595并网电源一次调频技术规定及试验导则GB/T40604新能源场站调度运行信息交换技术要求GB/T50063电力装置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T50866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DL/T448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5003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3术语和定义1光伏发电站photovoltaic(PV)power station利用光伏电池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发电系统,一般包含变压器、逆变器和光伏方阵,以及相关辅助设施等。

3.2逆变器inverter将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的设备。

3.3并网点point of interconnection对于有升压站的光伏发电站,指升压站高压侧母线或节点,对于无升压站的光伏发电站,指光伏发电站的输出汇总点。

anyway功率分析仪

anyway功率分析仪

anyway功率分析仪简介anyway功率分析仪是一款先进的电力测试仪器,用于测量电气系统中的功率参数,例如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等。

它通过精确的测量和分析,可以帮助用户有效地管理和优化电力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主要特点1. 高精度测量anyway功率分析仪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具有极高的测量精度。

它的测量范围广泛,可满足各种电力系统的测试需求。

同时,该仪器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能够准确地反映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

2. 多参数测量该功率分析仪能够同时测量多个关键参数,包括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等。

它可以实时显示这些参数的测量结果,并提供图表和曲线以辅助用户更直观地分析和理解数据。

3. 数据记录和存储anyway功率分析仪支持数据记录和存储功能,用户可以将测量数据保存在内部存储器或外部存储设备中,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

该仪器还提供数据导出功能,用户可以将数据导出到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进行进一步处理。

4. 多种接口和通信方式该仪器具有丰富的接口和通信方式,方便用户与其他设备的连接和数据交互。

它支持USB、RS232、RS485、以太网等多种接口标准,同时还具备MODBUS、PROFIBUS等主流通信协议,便于与其他控制系统集成。

5. 轻巧便携anyway功率分析仪采用紧凑的外观设计,小巧轻便,便于携带和操作。

它具有人性化的操作界面和触摸屏显示,方便用户进行参数设置和数据查看。

同时,该仪器还具备良好的防护性能,能够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可靠运行。

应用领域anyway功率分析仪在以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工业生产线:用户可以使用该仪器对生产线的功率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

•建筑电气系统:该仪器可用于建筑电气系统的巡检和故障诊断,帮助用户维护和管理电力设备,确保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新能源发电:anyway功率分析仪可以用于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电系统的性能评估和优化,提高发电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光伏电站无功控制策略

光伏电站无功控制策略

光伏电站无功控制策略光伏电站无功控制策略1. 引言光伏电站无功控制是光伏发电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够优化电网的功率因数和电压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光伏电站无功控制策略。

2. 固定功率因数控制固定功率因数控制是一种基本的无功控制策略,通过设置光伏电站输出功率中的无功功率部分来实现功率因数的控制。

该策略适用于对功率因数要求稳定的场景,如需要满足电网要求的场合。

•优点:–简单易实施,不需要复杂的算法和控制器;–能够满足功率因数要求,保证电网的稳定性。

•缺点:–无法适应电网负荷变化的情况;–对电网的响应速度较慢。

3. 电压无功特性曲线控制电压无功特性曲线控制是根据电压的变化特性来调整光伏电站的无功功率输出。

通过实时测量电网电压,电站根据预先设置的电压无功特性曲线来调整电站的无功功率。

•优点:–能够根据电网电压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无功功率;–可以有效提高电压的稳定性。

•缺点:–需要进行复杂的曲线拟合及计算,对计算能力要求较高;–预先设置的电压无功特性曲线需要经过一定的调试。

4. 无功功率响应控制无功功率响应控制是一种根据电网调度进行无功功率调整的策略。

光伏电站与电网保持通信,根据电网发出的无功功率指令来调整电站的输出功率。

•优点:–能够实时响应电网无功功率调度,根据电网需求灵活调整;–可以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效率。

•缺点:–依赖于电网对光伏电站的控制能力,存在一定的依赖性;–需要与电网进行稳定的通信,对通信网络要求较高。

5. 基于模型的无功控制基于模型的无功控制是根据光伏电站的电气特性建立模型,通过模型来实现对光伏电站的无功功率的控制。

该策略可以根据电网的需求来调整电站的无功功率输出。

•优点:–可以根据电气特性建立较为准确的模型,提高控制的精确度;–可以根据电网要求灵活调整无功功率。

•缺点:–需要进行复杂的建模及计算,对计算能力要求较高;–模型的准确性需要进行验证和修正。

6. 总结光伏电站无功控制策略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光伏逆变器的无功功率控制技术研究

光伏逆变器的无功功率控制技术研究

光伏逆变器的无功功率控制技术研究引言光伏逆变器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重要装置,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它在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减少对传统能源依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光伏逆变器也面临一些问题。

其中之一是光伏逆变器在电力系统中产生的无功功率,这可能会对电网稳定性和能效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对光伏逆变器的无功功率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光伏逆变器的基本原理光伏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装置。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光伏电池板将太阳光转换为直流电能,然后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

光伏逆变器一般分为单相逆变器和三相逆变器两种类型。

对于单相逆变器来说,其核心部件是电容滤波器、整流器、逆变器和输出滤波器。

逆变器将直流电能转变为交流电能,并将其输出到电网系统中。

二、光伏逆变器产生的无功功率问题在实际使用中,光伏逆变器除了能够为电网输入有功功率外,还会产生无功功率。

无功功率分为感性无功功率和容性无功功率。

感性无功功率会导致电网电压降低,而容性无功功率则会导致电网电压升高。

这些无功功率的波动对电网的稳定性和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光伏逆变器的无功功率控制技术为了解决光伏逆变器产生的无功功率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无功功率控制技术。

1. 串联型逆变器控制技术串联型逆变器控制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无功功率控制技术。

该技术通过调节逆变器的输出电流来实现无功功率的调节。

当电网需要感性无功功率时,逆变器控制器调节输出电流的相位和幅值,使逆变器输出感性无功功率。

当电网需要容性无功功率时,逆变器控制器调节输出电流的相位和幅值,使逆变器输出容性无功功率。

2. 并联型逆变器控制技术并联型逆变器控制技术是另一种常用的无功功率控制技术。

该技术通过改变逆变器的工作方式来调节无功功率。

当电网需要感性无功功率时,逆变器切换到逆变模式,将多余的有功功率转换为感性无功功率。

当电网需要容性无功功率时,逆变器切换到反向模式,将多余的有功功率转换为容性无功功率。

风电场有功与无功功率控制系统的智能运维与自动控制

风电场有功与无功功率控制系统的智能运维与自动控制

风电场有功与无功功率控制系统的智能运维与自动控制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

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风能逐渐成为一种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的清洁能源技术。

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营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在风电场的运维过程中,提高风电场有功与无功功率控制系统的智能运维与自动控制水平至关重要。

风电场有功与无功功率控制系统的智能运维与自动控制是为了提高风电场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并确保风电机组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

它主要包括智能监测与诊断、智能运维管理和自动控制三个方面。

首先,智能监测与诊断是指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装置对风电场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对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和诊断。

这些数据包括风速、电网电压、风机温度等运行参数,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发现机组的故障和隐患。

利用智能监测与诊断技术,可以及时发现故障和隐患,为风电机组的维修和保养提供科学依据,避免故障发生。

其次,智能运维管理是指基于智能运维平台的运维管理系统,通过对风电场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实现风电机组的智能化运维管理。

这包括保养计划的制定、维修人员的调度、备件的管理和故障记录的管理等。

通过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可以提高运维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人力和物力成本,提高风电机组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最后,自动控制是指利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实现风电场的自动化运行和控制。

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根据风电机组的负荷需求和电网的情况,自动调整风机的转速和功率输出,实现风电机组的最佳运行状态。

此外,自动控制系统还可以通过对风电场的整体协调控制,实现风电场的无功补偿和功率限制控制,提高风电场对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实现风电场有功与无功功率控制系统的智能运维与自动控制,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

比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风电机组的运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预测,通过建立智能模型和算法,实现对风电机组的自动控制和仿真优化。

光伏无功q4象限

光伏无功q4象限

光伏无功q4象限1. 什么是光伏无功q4象限光伏无功q4象限,又称为反射功率控制(RPC),是指在光伏电站中通过逆变器控制,用于统计无功电能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目的是为了减少无功功率的损耗,优化光伏发电系统的电力质量。

常常被用于大型光伏电站的控制,也可应用于单个逆变器控制策略的设计中。

2. 光伏无功的作用光伏电站的负荷通常没有稳定性,容易引起电力系统不稳定或者引起不必要的无功功率损耗。

光伏无功q4象限主要解决这种问题,通过逆变器控制电压,并调节电流,使得光伏电站的功率因数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

这不仅可以提高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也可以减少因无功功率损耗导致的电源电压波动,同时缓解电力系统压力。

3. 光伏无功q4象限的运作原理光伏无功q4象限的运作原理可以分为三步。

步骤一:检测逆变器通过测量相电压和相电流,计算出负载的功率因数,然后计算出无功功率。

逆变器同时通过一个PWM控制电路,调节电容器的电压,使其略微高于电网电压。

步骤二:调节PWM控制电路可以实现对于逆变器工作的定义区间调节,并且严格控制电容电压在一定范围内。

步骤三:统计通过控制逆变器的方位角度,可以使无功功率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达到统计无功电能的效果。

4. 光伏无功q4象限的优点在光伏电站中应用光伏无功q4象限有以下的优点:1.提高了光伏系统的功率因数,优化电力质量。

2.减少因无功功率而造成的损耗。

3.调节电容器电压,缓解电力系统峰值压力。

5. 结语光伏无功q4象限是一种可行的控制方法,可以大幅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同时减少无功功率损耗和系统压力。

在未来的光伏行业中,光伏无功q4象限将越来越重要,将成为光伏电站装置的基本要求之一。

光伏电站agc的原理及应用方法

光伏电站agc的原理及应用方法

光伏电站AGC的原理及应用方法1. 简介光伏电站(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是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其广泛应用于能源领域。

自动发电机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简称AGC)是光伏电站的重要功能,用于调节电站的发电功率,以平衡供需关系,保持系统的稳定性。

本文将对光伏电站AGC的原理及应用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2. AGC的原理AGC是一种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监测电网负荷变化和发电机输出功率变化,调整发电机的发电功率,以实现电网的平衡和稳定。

光伏电站AGC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监测电网负荷变化AGC系统通过监测电网的负荷变化情况,获取电网的负荷需求信息。

这可以通过电网的负荷监测系统实现,该系统能够实时记录电网负荷的变化情况,并将数据传输给AGC系统进行处理。

2.2 监测发电机输出功率变化AGC系统还需要监测光伏电站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变化情况。

这可以通过安装在发电机上的传感器来实现,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并将数据传输给AGC系统进行处理。

2.3 调整发电功率根据监测到的电网负荷和发电机输出功率情况,AGC系统将计算得出需要调整的发电功率。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AGC系统会向光伏电站控制系统发送调整指令,控制光伏电站发电机的发电功率。

2.4 保持电网稳定通过不断监测和调整发电功率,AGC系统可以使光伏电站保持与电网的平衡,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

当电网负荷上升时,AGC系统将增加光伏电站的发电功率;当电网负荷下降时,AGC系统将减少发电功率,以保持供需平衡。

3. AGC的应用方法光伏电站AGC的应用方法取决于具体的系统要求和环境条件。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应用方法:3.1 基于预测的AGC方法基于预测的AGC方法是根据历史数据和预测模型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电网负荷变化情况,从而调整发电功率。

该方法可以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考虑诸如天气预报等外部因素来提高预测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光伏电站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自动控制系统 Photovoltaic power plants active power、reactive power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一、系统概述 国能日新光伏电站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自动控制系统(简称光伏AGC&AVC),按照调度主站定期下发的调节目标或当地预定的调节目标计算光伏电站功率需求、选择控制设备并进行功率分配,并将最终控制指令自动下达给被控制设备,最终实现光伏电站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并网点电压的监测和控制,达到光伏电站并网技术要求。

二、光伏AGC&AVC系统结构

光伏AGC&AVC系统拓扑结构图 

光伏AGC&AVC系统硬件部署在电场安全1区,采用双机热备设计,系统硬件主要由智能控制终端、AGC&AVC数据服务器、操作员工作站、交换机组成。智能2  

控制终端双机冗余设计,主要负责数据通信,完成生产数据采集、调度指令接收、控制指令下发、AGC、AVC控制计算等功能。AGC&AVC数据服务器负责历史数据存储、数据报表服务等功能。维护工作站,提供用户操作界面,支持系统的日常监控、管理。 光伏AGC&AVC系统与电站监控系统、无功补偿装置等设备通信,获取逆变器、无功补偿装置、升压站并网点、主变分接头、开关、刀闸等运行信息;与光功率预测系统通信获取超短期预测的有功功率、可调容量、预测辐照度等信息;与调度主站通信,接收调度下发的有功、无功调控指令,根据采集的现场信息通过控制策略处理计算后,下发各调控项的控制命令,对逆变器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主变分接头档位、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功率等项进行远方调节和控制。智能控制终端同时会向调度主站系统传送电场运行信息、AGC、AVC相关闭锁信号等信息。  

三、自动发电控制子系统(AGC)功能 光伏AGC系统是我公司独立开发的具有空气动力模式分析单台逆变器光能裕度功能的智能自动控制系统。系统接收光功率预测系统的超短期预测的功率、气象等信息,结合空气动力模式分析,对光伏电站每一台逆变器建立微观动力气象模式,可准确得到太阳能阵列的超短期光能裕度,在准确计算的超短期光能裕度和当前逆变器状态下,科学的给出该逆变器的AGC有功调节能力。该系统具有如下功能: z 能够自动接收调度主站系统下发的有功控制指令或调度计划曲线,根据计算的可调裕度,优化分配调节逆变器单元的有功功率,使整个光伏电场的有功出力,不超过调度指令值; z 具备人工设定、调度控制、预定曲线等不同的运行模式、具备切换功能。正常情况下采用调度控制模式,异常时可按照预先形成的预定曲线进行控制; z 向调度实时上传当前AGC系统投入状态、增力闭锁、减力闭锁状态、运行模式、电场生产数据等信息; z 能够对电场出力变化率进行限制,具备1分钟、10分钟调节速率设定能力,具备逆变器调节上限、调节下限、调节速率、调节时间间隔等约束条件限制,3  

以防止功率变化波动较大时对逆变器和电网的影响; z 精确获取调节裕度、控制策略算法合理、保障逆变器少调、微调;

四、自动电压控制子系统(AVC)功能 光伏AVC系统与无功补偿装置(SVC/SVG)、升压站综自系统通信,将采集的实时运行数据上传调度主站,同时接收调度中心主站下发的AVC电压控制指令,通过对逆变器单元、无功补偿装置(SVC/SVG)、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等调节项的统一协调控制,实现光伏电站并网点电压的闭环控制和电站的优化运行。其有如下功能: z 能够自动接收调度主站系统下发的电压控制指令,控制电场电压在调度要求的指标范围内,满足控制及考核指标要求; z 具备人工设定、调度控制、预定曲线等不同的运行模式、具备切换功能。正常情况下采用调度控制模式,异常时可按照预先形成的预定曲线进行控制; z 向调度实时上传当前AVC系统投入状态、增闭锁、减闭锁状态、运行模式、电场生产数据等信息; z 为了保证在事故情况下电场具备快速调节能力,对电场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预留一定的调节容量,即电场额定运行时功率因数0.97(超前)~0.97(滞后)所确定的无功功率容量范围。电场的无功电压控制考虑了电场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与其他无功源的协调置换; z 能够对电场无功调节变化率进行限制,具备逆变器、无功补偿装置调节上限、调节下限、调节速率、调节时间间隔等约束条件限制、具备主变压器分接头单次调节档位数、调节范围及调节时间间隔约束限制。

五、接口及通信 z 光伏AGC&AVC系统支持DL/T 634.5101-2002、DL/T 634.5104-2009、DL/T 719-2000、CDT451-91、MODBUS、MODBUS_TCP、IEC61850等通信规约和协议; z 系统具有与升压站监控系统、SVC/SVG系统、功率预测系统、调度主站通信4  

功能;具有采集及转发有功、无功、电压、电流、超短期预测预测功率等生产数据以及系统投入退出状态、闭锁信号等信息功能; z 具有数据处理功能,可以对量测值进行有效性检查,具有数据过滤、零漂处理、限值检查、死区设定、多源数据处理、相关性检验、均值及标准差检验等功能; z 系统具有6个10M/100M自适应网口,可扩充; 10个RS232/422/485串口,可扩充。

六、设备技术条件 1、一般工况(现场环境) 1)工作环境 正常工作温度:-25℃~+60℃; 极限工作温度:-30℃~+65℃; 相对湿度:48%; 2)存储环境 存储温度:-35℃~+70℃; 相对湿度:≤50%; 3)其他 地震烈度:Ⅷ度; 污秽等级:Ⅲ级。 2、工作电源 1)交流电源:AC 220 ± 20% 频率为50Hz,频率误差为±5%。 2)直流电源:DC 220 ± 20% 或 110 ± 20%,直流电源电压纹波不大于5%。 3)电源影响:设备支持交、直流供电,具备双电源互备,实现可靠地自动切换。交、直流电源应具有输入过压、过流保护,直流反极性输入保护等措施。 3、整机功耗 5  

正常工作时,AGC/AVC控制管理终端整机功耗≤35W(最大配置)。 4、抗干扰 1)在雷击过电压、一次回路操作、开关场故障、二次回路操作及其它强干扰作用下,装置不应发生误动作。 2)装置快速瞬变干扰试验、高频干扰试验、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冲击电压试验和绝缘试验应至少符合IEC标准。 5、可靠性 1) MTBF > 45000小时; 2) 使用寿命> 15年。 6、绝缘性能 1) 绝缘电阻:通讯端口对地绝缘电阻≥ 5MΩ;电源端口对地绝缘电阻≥ 5MΩ。 2) 绝缘强度:通讯端口对地绝缘强度:加500V无击穿与闪络;电源端口对地绝缘强度:加2000V无击穿与闪络。 6、电磁兼容 1) 静电放电抗扰度符合GB/T 15153.1-1998中试验级别4级的要求; 2)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符合GB/T 17626.4-1998中试验级别4级的要求; 3) 工频磁场抗扰度符合GB/T 15153.1-1998中试验级别4级和GB/T 17626.8-2006中试验级别5级的要求; 4) 浪涌抗扰度符合GB/T 15153.1-1998中试验级别4级的要求。 7、可维修性要求 1) 机柜中的插件应有良好的互换性,以便检修时能迅速更换。 2) 机柜上提供标准的试验端子,以便需方对设备进行精度校核等试验。 8、其他 1)通信模块采用模块化结构。 2)断电后AGC&AVC控制管理终端中保存的历史数据、配置参数不能丢失。 3)具备与主站和当地时间同步系统对时及时钟设置功能。 4)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4.5×104小时。 5)设备具备防雷性能要求。 6  

七、系统性能 z 遥测量刷新时间:从量测变化到AGC&AVC控制系统上传≤3s; z 遥信变位刷新时间:从遥信变位到AGC&AVC控制系统上传≤2s; z 遥控命令执行时间:从接收命令到控制端开始执行≤3s; z 遥调命令执行时间:从接收命令到控制端开始执行≤3s; z 母线电压调节精度:电压控制偏差<1KV; z 母线电压调节速率:调节母线电压变化1KV时间<300s; z 系统容量:

序号 内 容 容 量 设计水平年(10年) 1 实时数据库容量 为电场测点数量 2 模拟量 5000 3 状态量 5000 4 电度量 2000 5 遥控量 1000 6 遥调量 500 7 计算量 1000 8 历史数据库容量 10年 京 八国能日新系统、系统特1接23E45等6控制技术有限特点 1、信息安全接入电网技术2、引入空气3、采用双机EMC性能指标4、数据采集5、系统支持等),可扩展6、具有人性公司 全性高,满足术规定》等气动力模分析机冗余化设计标、LINUX系集实时性强、持多种通讯规展性好,自动性化展示界面7 足《电力二次相关要求析式分析、保计,装置为低系统具有数据异规约(IEC10动化程度高面有次系统安全防保证机组少调低功耗、无旋异常处理、归1/102/103/功功率、无功防护规定》、调、微调诉求旋转部件的嵌归档压缩功能/104,Modbus功率自动控制、《光伏电站求嵌入式设备能sTcp,CSC-20系统 站、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