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嗽四大误区
直击小儿咳嗽 四大误区

竭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直击小儿咳嗽四大误区咳嗽是小儿多发的症状,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措施,是自行清除呼吸道黏液的唯一办法,小儿咳嗽中有70%~80%是有痰咳嗽,痰液刺激咽部是咳嗽产生的一种重要机制。
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喜欢利用自已的“常识”治疗小儿咳嗽,殊不知这些“常识”也有可能是错误的。
专家指出,家长在遇到儿童咳嗽时,应警惕以下四大误区:误区一:小儿咳嗽与鼻塞、流涕没有直接关联小儿咳嗽鼻塞、流涕也是小儿咳嗽的主要原因。
小儿鼻腔短小,鼻道狭窄、鼻粘膜柔软,血管丰富,容易充血引鼻塞流涕,致使鼻部分泌物倒流刺激咽部和支气管粘膜,引起小儿咳嗽。
含的减少充血作用的麻黄碱成分的复方制剂不仅能减轻鼻塞、流涕,还能帮助减轻咳嗽症状。
误区二:小儿咳嗽要先用消炎药很多家长认为小儿咳嗽是呼吸道有炎症,所以要用消炎药,其实这会对小儿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小儿咳嗽不单是由呼吸道感染后炎症刺激引起的,过敏、烟尘、异物刺激也可引起小儿咳嗽,如果不能对症,服用消炎药不仅对咳嗽的治疗无益,反而会对胃肠道和肾脏产生毒副作用。
误区三:小儿咳嗽可以使用成人止咳药一些家长不懂用药之道,不了解儿童与成人的差别,误以为小儿也可服用成人药物,只要将用药量减半或减少就行了,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有害的。
小儿与成人不仅体重不一样,更有生理、病理方面的差别,小儿由于肝、肾等脏器发育不完善,酶系统发育不完全,对药物代谢能力差,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应该选择专为儿童设计的药品。
误区四:小儿咳嗽很常见,咳嗽就会好咳嗽是小儿常见的症状,然而多数咳嗽都是某些疾病的信号,尤其是小儿的呼吸系统发育不很不成熟,有痰液时没有办法有效咳出,而将痰液滞留在呼吸道,不仅会加重炎症和咳嗽,还容易使病菌扩散至肺内其它部份,加重病情或引发并发症。
因此,儿童咳嗽时应该及时查明病因,对症治疗。
宝贝午后小睡健康到位以前,睡午觉被认为是一种懒惰的表现。
今天的研究已经为睡午觉“平反昭雪”。
治疗儿童咳嗽常见4误区

健康生活·身边的医学编辑/侯叔霞*****************误区1:盲目使用止咳化痰药物小儿止咳糖浆是很多家庭常备、高出场率的药物,孩子发生咳嗽,家长不论青红皂白,总是让孩子喝糖浆止咳。
但它是否真的有效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咳嗽的性质分类。
根据有痰和无痰,咳嗽分为干性咳嗽和湿性咳嗽。
有痰的咳嗽可以按医嘱使用祛痰药物,如果没有痰的咳嗽却使用祛痰药物,则对孩子的咳嗽无效。
而小儿止咳糖浆的成分很多是祛痰的,对于干性咳嗽的孩子,显然是无效的。
盲目使用止咳药和祛痰药是家长处理儿童咳嗽常见的误区之一。
咳嗽只是疾病的症状表现,在没有明确病因前“强硬”地把咳嗽止住其实是不对的,如果孩子有痰,咳嗽被压住以后,痰无药物”、频繁更换药物等病急乱投医的情况。
咳嗽原因是复杂的,在明确病因前,使用对其他患儿有效的药物,并不意味自己的孩子也适用。
同时,药物发挥药效需要一定的时间,频繁更换药物会影响药物发挥作用。
误区3:咳久了会咳出肺炎“医生,孩子咳嗽好像更严重了,是不是咳出肺炎了?”这是很多家长的疑虑。
事实上,并不是咳久了会引起肺炎。
咳嗽只是肺炎的症状之一,呼吸频率增快才是判断肺炎的重要提示。
当2个月以下婴儿呼吸频率≥60次/分钟,2~12个月婴儿呼吸频率≥50次/分钟,1~5岁儿童呼吸频率≥40次/分钟,5岁以上儿童呼吸频率≥30次/分钟时,应该警惕孩子患的可能是肺炎。
需注意的是,除了肺炎,支气管炎、鼻窦炎等也会导致孩子久咳不愈。
误区4:雾化治疗危害很大雾化治疗是现在常用的呼吸道疾病给药方法,常规抗炎用药是布地奈德,扩张支气管的药物是异丙托溴铵和沙丁胺醇雾化溶液,并不是其他中药、抗生素、地塞米松或者已遭淘汰的化痰药等。
因此,正规的雾化药物是安全的,不必恐慌。
但须注意,虽然雾化治疗效果明显,但也不能过度或超范围使用。
需特别提醒家长的是,儿童咳嗽时要注意防止异物吸入,室内空气要清新,不要有尘灰飞扬。
应对小儿咳嗽,家长别陷入误区

应对小儿咳嗽, 家长别陷入误区☉四川省富顺县妇幼保健院 简恩源夏季昼夜温差大,室内外温差大,导致小儿常常发生咳嗽,让不少家长防不胜防。
不少患儿最初的病情并不严重,但由于家庭护理不得当,导致咳嗽日益加重的病例不在少数。
为避免此种问题的发生,以下这些小儿咳嗽的误区更值得家长们警惕。
误区一:咳嗽就是感冒咳嗽是人体呼吸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可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有害因子和进入呼吸道的异物,防止这些有害物被吸入下呼吸道。
可见,虽然感冒会引发咳嗽,但异物进入呼吸道中也会引发咳嗽,所以家长不能见到咳嗽就立判孩子感冒了,并因此使用感冒药。
误区二:咳嗽了要赶紧治咳嗽通常按咳嗽持续时间分为3类:急性咳嗽(短于2周)、亚急性咳嗽(2~4周)和慢性咳嗽(超过4周)。
病因不同,处理也不尽相同。
急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感冒后的咳嗽一般1周左右会缓解,最长10~14天;若超过14天,仅偶尔咳嗽,不影响日常生活如睡眠、饮食和活动等,不需治疗,继续观察;如果超过14天,且逐渐加重或更为出现鼻翼扇动和胸骨上凹陷。
误区四:小儿肺咳颗粒和小儿肺热咳喘颗粒都可以用两种药的名字差异不大,但适应证有区别。
小儿肺咳颗粒:健脾益肺,止咳平喘。
用于肺脾不足,痰湿内壅所致咳嗽,或痰多稠黄、咳吐不爽、气短、喘促、动辄汗出、食少纳呆、周身乏力、舌红苔厚;以及小儿支气管炎见以上证候者。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化咳平喘。
用于感冒、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属痰热壅肺证者。
可见,小儿肺咳颗粒是“健脾益肺”,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则是“清热解毒”。
健脾益肺是健脾气、益肺气,即是补气;清热解毒是清肺热、解热毒,即是清热。
所以,小儿肺咳颗粒的功效是以补气为主,而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的功效是以清热为主。
另外,两种药的说明书注意事项也有明显区别。
小儿肺咳颗粒为“高热咳嗽慎用”;小儿肺热咳喘颗粒为“风寒闭肺、内伤久咳者不适用”。
误区五:咳嗽就要吃抗生素有的咳嗽可能是呼吸道炎症引起的,而呼吸道炎症可以由病毒或细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也可由过敏引起,其中,病毒感染和过敏引起的炎症用抗生素无效。
小孩咳嗽时,不少家长都犯了4个糊涂,帮倒忙

小孩咳嗽时,不少家长都犯了4个糊涂,帮倒忙小儿咳嗽是一种很常见的儿科疾病,常常会让孩子发生咳嗽、打喷嚏、发热等一些症状,影响着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而当小孩发生咳嗽的时候,很多家长就会开始紧张起来,但是殊不知关心则乱,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很容易办一些糊涂事,帮倒忙。
那么大家都知道在小孩咳嗽的时候有哪些易错点吗?请大家跟随本文一块来了解一下吧!小孩咳嗽的糊涂事:听信迷信偏方在面对小孩咳嗽的时候,相信很多家长都可能会感到非常的焦虑,尤其是对于初为人父母的新手来讲,他们往往都会听信各种各样的迷信偏方,希望能够尽快缓解自己孩子的咳嗽症状。
然而,这些偏方往往只是民间传说或是一些家族习俗,绝大部分都没有科学依据。
因此,如果家长错将这些偏方当做正式的治疗手段,甚至是替代医生的治疗建议的话,就很有可能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
就比如,有的家长会在孩子的鼻尖上涂抹鱼肝油,认为这样将可以有效缓解孩子的咳嗽。
但在事实上,这种方法只能够起到一定的润滑作用,而无法真正治疗咳嗽的症状。
并且,由于孩子的鼻子、皮肤都非常敏感,过多的涂抹还可能会引起孩子的不适,增加其感染的风险。
因此,各位家长在面对孩子咳嗽的时候,应该要及时咨询医生来听从医生的建议,切忌盲目地尝试各种偏方。
同时,家长自身还应当学会正确的护理方法,比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孩子的水分摄入等等,以此来保证孩子顺利恢复健康。
小孩咳嗽的糊涂事:错误认识咳嗽类型小孩咳嗽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但是很多家长其实都并不了解咳嗽的类型和它们的治疗方法,这也就会导致治疗效果的不佳,甚至于延误治疗。
所以,积极了解一些各种咳嗽的类型、症状及其治疗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具体来讲,痰咳是指由痰液出现的咳嗽,多为肺部感染等原因所引起的,也常伴有喉咙痒、胸闷等症状,可以使用药物和理疗等相关方法来排出;而干咳则是指没有痰液排出的咳嗽,通常为过敏或气管炎等原因所引起,在治疗上应当以注重保湿以及对患者症状的缓解治疗;喘息性咳嗽则是指咳嗽伴有呼吸困难、喘息的症状,常见于支气管哮喘,在治疗上则需要采取抗炎、扩张支气管和镇定剂等综合措施在治疗。
冬季儿童发烧咳嗽的三十四个常见误区

冬季儿童发烧咳嗽的三十四个常见误区冬季是儿童常见的感冒和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
然而,很多家长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存在着一些误区。
本文将介绍冬季儿童发烧咳嗽的三十四个常见误区,并给出正确的做法。
一、误区一:发烧就必须用退烧药当孩子发烧时,有些家长会选择立刻给孩子服用退烧药。
然而,发烧是身体抵抗病毒或细菌的一种正常反应,如果温度不超过39℃,家长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如擦身体、用凉爽的毛巾敷额头等。
二、误区二:咳嗽就要用止咳药咳嗽是身体清除呼吸道异物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如果没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呼吸困难或持续咳嗽超过两周等,普通的儿童感冒咳嗽可以自行缓解。
不建议随意使用止咳药。
三、误区三:发烧咳嗽就必须马上使用抗生素一些家长在孩子发烧咳嗽时会自行购买抗生素给孩子服用,但发烧和咳嗽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的,对抗生素无效。
滥用抗生素不仅会增加耐药性的风险,还可能造成其他不良反应。
四、误区四:感冒病毒只能通过空气传染感冒病毒不仅可以通过空气传播,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共用物品的方式传染。
因此,儿童应该养成勤洗手、不随便触摸口鼻和嘴巴的好习惯,以预防感冒传播。
五、误区五:不让孩子户外活动可以预防感冒户外活动可增强儿童的免疫系统,提高对抗病毒的能力。
只要不是极端天气,户外活动对于预防感冒是有益的。
当然,在寒冷的天气里,要确保孩子做好保暖措施。
...三十四、误区三十四:对症对症的药物就可以解决问题对症的药物只是缓解症状的临时方法,并不能根治疾病。
对于儿童发烧咳嗽问题,正确的做法是保持合理的饮食,做好室内通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免疫力。
结论:在冬季处理儿童发烧咳嗽问题时,家长们要谨慎避免误区。
正确的处理方法包括正确衡量发烧症状是否需要退烧药,对于通常的咳嗽不要随意使用止咳药,不要滥用抗生素,切勿只以空气传播为注意事项,户外活动和保暖同样重要,及时就医,避免使用儿童不适用的药物等。
只有正确对待儿童发烧咳嗽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精品】宝宝咳嗽不要急-治疗宝宝咳嗽要防5个误区

宝宝咳嗽不要急-治疗宝宝咳嗽要防5个误区
小编希望宝宝咳嗽不要急-治疗宝宝咳嗽要防5个误区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父母都会第一时间依靠自身累积的方法治疗宝宝,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有时宝宝总是轻微咳嗽,不发烧也不流鼻涕,父母就会以为这不严重,或算已经治疗好了。
但如果宝宝咳嗽超过四个星期,一定要上医院找医生诊断治疗,千万不能拖延。
宝宝咳嗽不要急-治疗宝宝咳嗽要防5个误区
宝宝咳嗽应该怎么办?
多喝水:尤其在宝宝咳嗽期间,如果体内缺水,痰液也会变得黏稠而不易咳出,若能多饮水,则可使黏稠的分泌物得到稀释,容易咳出。
另外,应注意让宝宝少吃甜食和冷饮,因为甜食和冷饮从中医上来说,比较容易生痰。
拍背排痰:宝宝咳嗽时,将宝宝竖着抱起,将一只手握成空拳,然后在宝宝的前胸和后背(左右肺部的位置)由下到上有次序地拍打,尤其是在宝宝的背部和胸部的下方痰液更易积聚的地方。
适当用力地拍打有利于促进宝宝肺和支气管内的痰液松动并向大气管内排出,从而达到排痰的目的。
痰液咳出后立即擦净口周痰液,若宝宝没有将其咳出,而是咽了下去,也不必太过于担心,因为人体的消化道内有许多消化酶和酸性液体,同样也可以灭菌和清除异物。
小儿咳嗽治疗的5个误区

小儿咳嗽治疗的5个误区在秋冬季节,天气寒冷,空气干燥,在寒冷面前,小朋友们适应能力比较弱,非常容易着凉和感冒,一个个都开始咳嗽,这可给父母们急坏了,生怕孩子一直咳嗽不好再拖出什么病来,于是火急火燎的想要给孩子治疗咳嗽。
然而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咳嗽的时候,采取的治疗措施都有待商榷,不仅不能让孩子咳嗽治愈,反而会导致孩子出现其他一些问题。
那么小儿咳嗽治疗常见的误区包括哪些?面对小儿咳嗽,父母应该怎么办呐?今天我来告诉您。
小儿咳嗽常见的五大误区1.急于止咳。
咳嗽对于小孩子来说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由于小孩子的呼吸系统没有完全发育,导致咳嗽的现象在小孩子身上非常明显。
在看到小孩子不停咳嗽喘不上气的时候,作为父母怎能不心疼呢?因此很多父母为了帮助孩子缓解痛苦,会着急让孩子吃一些止咳的药物,希望能够控制咳嗽,让宝宝不受折磨。
可事与愿违,这样的做法不但不能帮助孩子,甚至可能伤害孩子。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防御机制,通过咳嗽,能够排出呼吸道当中的异物和分泌物,因此在出现咳嗽症状的时候,不需要急于给孩子止咳,而是应该考虑如何做好祛痰工作,或者让宝宝能够将痰液排出体外。
在使用祛痰药物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多给孩子补充一些水分,这能够让痰液变稀,让宝宝能够更好地排痰。
2.使用民间偏方。
在民间大家都认为冰糖炖雪梨是一种治疗咳嗽很有效果的民间偏方,很多父母觉得,雪梨和冰糖都是食材,买的也都不是劣质的食品,通过治疗的方式治疗小儿咳嗽,肯定不会对宝宝造成伤害,同时炖出来的汤是甜的,宝宝也愿意喝。
冰糖炖雪梨确实有着润肺的效果,能够起到一定的止咳化痰作用,但是过甜的汤对孩子来说也存在着很多危害,容易让孩子滋生龋齿,影响孩子糖代谢,而且如果炖的过于浓稠,可能还会让孩子痰液增稠,更不利于排痰。
同时孩子的咳嗽分为很多不同类型,不同种类的咳嗽有着不同的治疗方式,很多咳嗽无法使用冰糖炖雪梨进行治疗,盲目食疗可能会延长孩子病程,耽误治疗。
3.延误咳嗽病程。
治疗小儿咳嗽的三个误区

治疗小儿咳嗽的三个误区
误区一:咳嗽就得吃药
小孩的支气管黏膜较娇嫩,抵抗力弱,容易发生呼吸道炎症。
有的家长特别紧张,一听到孩子咳嗽,就急着看病找药。
实际上,咳嗽有清洁呼吸道其保持通畅的作用。
通过咳嗽,可将呼吸道内的病菌和痰液排出体外,减少呼吸道内病菌数量,减少炎症细胞浸润。
如果咳嗽不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不用吃药。
有些人喜欢用抗生素,但急性咳嗽大多是由病毒引起的,盲目使用抗生素没有多少疗效。
误区二:上次吃的药这次接着用。
有的家长以为孩子咳嗽了,吃点止咳糖浆,再加上上次孩子生病医生开的某个止咳药,就行了,有时吃了效果不好,再换种止咳药试试。
这些做法都是很危险的。
咳嗽分热咳、寒咳、伤寒咳嗽,内伤咳嗽等,止咳药也有寒、热、凉之分,不对症下药,无法达到止咳效果。
如川贝止咳露偏寒不适合风寒咳嗽者服用。
寒咳者如果有哮喘病,一旦错服寒性药物,造成免疫力更差,病情更重。
误区三:常吃润喉片有益无害。
有的润喉片里加了带有麻醉作用的物质,如果多吃的话,舌头与喉咙已经适应这种麻辣的感觉,会变成习惯性的依赖,不利于治疗疾病。
因此在咳嗽初期,应避免吃含有药性的润喉片以压住病情。
特别是有些人,不管有病没病,每天都喜欢含润喉片,殊不知,这会
带来新的致病隐患。
如薄荷润喉片可收缩黏膜血管,削弱黏膜的抗病能力,容易造成口腔溃疡。
在口腔未发炎的情况下,有的润喉片中的抗菌成分会杀死口腔中的有益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咳嗽四大误区
有带过宝宝的家长就很清楚,宝宝经常会有咳嗽的症状,于是家长会利用自己的“常识”给宝宝吃咳嗽药,孰不知这些“常识”治疗有可能是错误的,可能会因此延误宝宝就医的最佳时机,甚至会让宝宝病症加重。
所以,有专家指出,家长在治疗宝宝咳嗽时,要警惕四大误区:
误区一:小儿咳嗽与鼻塞、流涕没有直接关联
没有经过正规体系学习过程的家长,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所以对于宝宝咳嗽,就只关注其咳嗽的症状,其实,一般宝宝咳嗽都会相应的有鼻塞流涕的症状,而鼻塞、流涕往往可能是宝宝咳嗽的主因。
因为宝宝鼻腔短小、鼻道狭窄、鼻粘膜柔软,血管丰富,易充血引起鼻塞、流涕,致使鼻部分泌物倒流刺激咽部和支气管粘膜,引发宝宝咳嗽。
此时,如果选用含减充血剂伪麻黄碱成分的复方制剂不仅能减轻鼻塞、流涕,还能帮助减轻咳嗽症状。
误区二:小儿咳嗽要先用消炎药
消炎药是中国家长最喜欢用的药,很多父母认为宝宝咳嗽是呼吸道有炎症,所以要用消炎药,避免其因炎症引发高烧。
当然,如果宝宝的确是发炎了,这个药也是必须要用的。
但是,有些仅仅是过敏、烟尘、异物刺激引起宝宝咳嗽,也用消炎药,就会给宝宝健康带来隐患,不仅对治疗咳嗽无益,而且还会产生胃肠道和肾脏的毒副作用,进而降低宝宝的免疫力,让宝宝身体产生耐药性,以后如有重症使用消炎药,就再难起效用了。
误区三:小儿咳嗽可以使用成人止咳药
有些家长认为,反正都是止咳的,大人小孩药可以混吃,只不过将药量减半就可以了。
其实,这个做法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宝宝与成人不仅体重不一样,更有生理、病理方面的差别,宝宝肝、肾等脏器发育不完善,酶系统也发育不完全,对药物代谢能力差,很容易产生不良反应,所以,在药物选择上,一定要为宝宝选择专为儿童设计的产品。
误区四:认为小儿咳嗽很常见,咳咳就会好
也有些家长认为,要锻炼宝宝的抵抗力,没必要一咳嗽就给药,不用理会,几天过去,他自身抵抗力就可以打败细菌。
当然,我们说宝宝是有一定的抵抗力,如果只是一般的伤风感冒,自然过几天就没事了,可是,宝宝咳嗽也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信号,尤其是当宝宝有痰液却无法有效咳出痰液,将痰液滞留在呼吸道中,就有可能因痰液中的细菌增多让其产生炎症或者加重炎症,使病菌扩散至肺内其它部份,加重病情或引发并发症。
因此,儿童咳嗽时应该及时查病因治疗。
对于经常性咳嗽的宝宝,建议家长就带宝宝去中医院去检查治疗,从内部调理,彻底治疗。
西医一般见效快,如果宝宝咳嗽厉害,并且带有血性痰液,并且有发热症状,家长就要先从西医治疗,将明显症状控制后,再进行中医调理,不过调理时要注意宝宝的体质,且不可勉强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