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位移、轴振动调校记录
SB轴位移轴振动校验记录

单位工程名 称
位号
测量范围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 仅供交流学习, 勿作商业用途
轴位移、轴振动校验记录 SB-09 工程编号 仪表名称 型号 输出值
转换器输出<V)
申明: 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2/2
<×10μ m报警设源自 值:动作值;备注:
施工单位
联锁设定 值:
动作值;
监理<建设)单位
1/2
班<组)长: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 仅供交流学习, 勿作商业用途
监理工程师
校验人:
<建设单位工程代表):
施工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年月日
说明:由施工单位填写,“备注”栏要注明校验依据。
申明:
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SY03-H自控仪表安装表格

单位工程编号
序号
位号
仪表
名称
规格型号
出厂编号
仪表信号
准确
度
报警设定值
(上限/下限)
动作值
(上行/下行)
结果
吸合
断开
备注:
总承包单位
施工单位
专业工程师:
年月日
校验人:
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SY03-H011
(项目名称)
单项工程名称:
单项工程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单位工程编号
仪表名称
仪表型号
仪表位号
SY03-H007
8
分析仪表校验记录
SY03-H008
9
轴位移、轴振动校验记录
SY03-H009
10
工艺开关校验记录
SY03-H010
11
可燃气体报警仪检验记录
SY03-H011
12
()校验记录
SY03-H012
13
仪表盘、柜、操作台安装记录
SY03-H013
14
电缆(线)敷设及绝缘电阻测量记录
SY03-H014
测量范围
标准表名称
准确度
编号
刻度
标准值
实测值()
(%)
()
()
上行
误差
下行
误差
变差
说明:
总承包单位
施工单位
专业工程师:
年月日
校验人:
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SY03-H013
(项目名称)
单项工程名称:
单项工程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单位工程编号
基础型钢安装:
项次
第一节 轴振动和轴位移

第一节轴振动和轴位移1总则1.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1本规程规定转机的轴振动与轴位移监测仪表的维护检修要求。
1.1.2 本规程适用于本特利公司(Bently-Nevada)7200、3300系列探头直径为5mm、8mm、11 mm、14 mm非接触趋近电涡流式轴振动和轴位移监测仪表和3500监测系统。
其它系列非接触趋近电涡流式仪表可参照执行。
1.2 编写修订依据美国石油学院炼油系1986年6月 API标准670第二版《振动、轴向位置和轴承温度监测系统》。
《3500/40位移监测器模块》《3500/20框架接口模快》本特利公司产品操作和维修手册中国石化总公司《工程建设施工标准规范汇编》 (第六分册)。
2 3300系列2.1 概述2.1.1系统组成本特利3300及7200系列仪表是由趋近式探头、延伸电缆、前置器(振荡—解调器)、信号电缆、监测器所组成的系统,见图6-1-1。
2.1.2 工作原理仪表测量采用趋近电涡流原理。
探头由通有高频信号的线圈构成,被测轴金属表面与探头相对位置变化时,形成的电涡流大小改变,使探头内高频信号能量损失大小变化,这个变化信号通过前置器转换成与位置变化相对应的电压信号送到监测器显示或报警。
2.2 技术标准轴振动通道的灵敏度为7.874V/mm,在2mm的工作范围内,误差不大于±5%。
轴位移通道的灵敏度为7.874V/mm,在2mm的工作范围内,非线性偏差不大于25.4μm。
在下列的允许工作温度范围内,温度变化影响的最大附加误差不大于仪表使用范围的5%。
工作温度范围:探头和延伸电缆 -34~177℃;前置器 -34~66℃;监测器和电源 -29~66℃。
图6-1-1 3300位移和振动检测系统组成图2.3 检查校验2.3.1 检查项目2.3.1.1探头及组成电缆组件完整无损,接头无氧化锈蚀,端部的保护层不应有碰伤或剥落的痕迹,紧固件齐全好用,接线盒无损坏。
2.3.1.2 延伸电缆完整、无短路、无开路、接头无氧化锈蚀,保护层无破损。
SHT 3543-2017施工过程文件表格目录 (1)

电气回路校线及绝缘检查记录
SH/T 3543—G616
161
F.18
光缆敷设及测试记录
SH/T 3543—G617
162
F.19
测温仪表检查记录
SH/T 3543—G618
163
F.20
测温元件安装检查记录
SH/T 3543—G619
164
F.21
现场仪表安装检查记录
SH/T 3543—G620
SH/T 3543—G602
146
F.3
工艺开关调校记录
SH/T 3543—G603
147
F.4
物位仪表调校记录
SH/T 3543—G604
148
F.5
就地指示仪调校记录(直读式压力计、温度计)
SH/T 3543—G605
149
F.6
指示/记录仪调校记录
SH/T 3543—G606
150
F.7
分析仪调校记录
165
F.22
现场总线电缆检查记录
SH/T 3543—G621
166
F.23
FF端口通讯数据校验记录
SH/T 3543—G622
167
F.24
FF设备通讯数据校验记录
SH/T 3543—G623
168
F.25
现场总线网络/网段测试汇总表
SH/T 3543—G624
169
F.26
FF变送器/转换器检查记录
SH/T 3543—G416-1
105
D.18
管道焊口射线检测报告(续)
SH/T 3543—G416-2
106
D.19
管道焊口超声检测报告
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

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1总则1.0.1为统一化工行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的内容和格式,促进企业加强管理,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制订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下列范围:1.0.2.1化工行业的新建、扩建、技术改造工程。
1.0.2.2工程的交工技术文件应是从工程开始施工到工厂全部装置予试车完成,施工单位移交给建设单位的技术文件。
1.0.2.3化工行业机械、管道、电气、自动化仪表等安装工程交工技术文件格式和内容。
1.0.3建筑工程交工技术文件格式和内容:应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执行。
1.0.4锅炉、压力容器组装(或制造)交工技术文件的格式、内容、应按国家的现行标准和劳动部的规定执行。
1.0.5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的交工技术文件格式和内容应按国家的现行标准《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执行。
2术语2.0.1 项目:指建设项目。
2.0.2 装置:是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也可称单项工程。
2.0.3 工号:指工程设计规定的工程代号。
2.0.4 机械:机器和设备的总称。
2.0.5 机器:配有驱动装置并以运动的作用部件为主的机械。
2.0.6 设备:以静置的作用部件为主的机械。
2.0.7 机组:由几种不同机器、设备及自动检测系统等组合而成,能共同完成特定任务的机械联合体。
2.0.8 中间交接:单项(位)工程或部分装置按设计文件所规定的范围完成,并经管道系统和设备的内部处理,电气和仪表的调试及单机试车合格后,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所做的交接。
2.0.9 工程交接:工厂全部装置在予试车完成后,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按规定内容所做的交接工作。
3一般规定3.0.1 在工程承包合同中应明确各方对交工技术文件的责任和义务。
工程开工时各单位均应授权有关部门和人员负责交工技术文件的检查、签证、整理、保管和交接等工作。
3.0.2 交工技术文件的填写和整理应符合下列规定:3.0.2.1 交工技术文件的填写必须真实、准确、及时、字迹清楚,不得随意修改,纸面、图面应整洁,语言应简练规范。
化工部交工资料表格

化工部交工资料表格(总6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交工技术文件格式目录一、共用类交工技术文件格式1、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封面)表H—1012、交工文件总目录表H—1023、交工文件目录表H—1034、开工报告表H—1045、中间交接证书表H—1056、联动试车合格证书表H—1067、工程交接证书表H—1078、工程备忘录表H—1089、技术联系单表H—10910、隐蔽工程记录表H—11011、基础沉降测量记录表H—11112、焊工登记表表H—11213、焊接记录表H—11314、焊缝射线探伤报告表H—11415、超声波探伤报告表H—11516、渗透探伤报告表H—11617、磁粉探伤报告表H—11718、热处理报告表H—11819、超声波测厚报告表H—11920、光谱分析报告表H—12021、金相检验报告表H—12122、材料性能试验报告表H—12223、化学分析试验报告表H—12324、————分析报告表H—12425、防腐蚀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12526、防腐层电火花检测报告表H—12627、绝热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12728、空白表表H—128二、机械类交工技术文件格式1、机泵安装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2012、机组安装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2023、机组安装找正记录表H—2034、大型机械灌浆前检查记录表H—2045、机械拆检通讯组装间隙测量记录表H—2056、电机空气间隙测量记录表H—2067、机组对中记录表H—2078、_______透平试运转报告表H—2089、机器运转报告表H—20910、大型轴流风机安装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21011、立式搅拌器安装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21112、空调系统安装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21213、输送机械安装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21314、起重机械安装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21415、容器、换热器安装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21516、分段组对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21617、塔盘安装记录表H—21718、设备填充记录表H—21819、火炬、排气筒安装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21920、大型储罐组装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22021、气柜组装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22122、管式工业炉安装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22223、胀管记录表H—22324、钢结构安装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22425、筑炉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22526、________砼衬里试块试验报告表H—22627、________砼衬里试样烘干热处理记录表H—227三、管道类交工技术文件格式1、地下管道安装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3012、地下管道安装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3023、高压管件加工记录表H—3034、阀门试压记录表H—3045、安全阀调试记录表H—305四、电气类交工技术文件格式1、变压器安装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4012、高、低压配电装置安装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4023、保护控制盘、屏及二次回路安装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4034、直流系统安装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4045、不间断电源(UPS)安装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4056、电机电气安装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4067、避雷针(网)及接地装置安装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4078、电缆工程安装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4089、架空线路安装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40910、照明装置安装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41011、起重设备及电梯的电气安装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41112、火警、通讯系统安装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41213、广播、电视系统安装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41314、变压器安装检查记录表H—41415、变压器器身检查记录表H—41516、变压器干燥记录表H—41617、变压器干燥记录附表表H—41718、断路器检查调整记录表H—41819、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安装调整记录表H—41920、电气盘(屏)、柜安装记录表H—42021、母线安装记录表H—42122、蓄电池充(放)电记录表H—42223、蓄电池充(放)电记录附表表H—42324、电机抽芯检查记录表H—42425、电机干燥记录表H—42526、电机干燥记录附表表H—42627、电机试车记录表H—42728、架空线路施工记录表H—42829、避雷、接地装置安装记录表H—42930、________电气安装记录表H—43031、交流电机试验报告表H—43132、直流电机试验报告表H—43233、变压器试验报告表H—43334、断路器试验报告表H—43435、电力电缆试验报告表H—43536、电压互感器试验报告表H—43637、电流互感器试验报告表H—43738、避雷器试验报告表H—43839、电容器试验报告表H—43940、绝缘油试验报告表H—44041、交流耐压试验报告表H—44142、电流(压)继电器试验报告表H—44243、反时限过电流继电器试验报告表H—44344、时间继电器试验报告表H—44445、中间、信号继电器试验报告表H—44546、差动继电器试验报告表H—44647 、电力半导体及微电子控制装置检查试验报告表H—447(一)、(二)48、二次回路系统、模拟试验报告表H—44849、_______电气试验报告表H—449五、自动化仪表类交工技术文件格式1、仪表盘(箱、操作台)安装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5012、仪表回路安装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5023、DCS、PLC安装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5034、就地指示仪表安装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5045、仪表供气(汽)总管安装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5056、电缆槽架及主电缆安装工序质量控制表表H—5067、调节阀、执行器调校记录表H—5078、变送器(转送器)调校记录表H—5089、调节器调校记录表H—50910、显示仪表调校记录表H—51011、计算单元调校记录表H—51112、积算单元调校记录表H—51213、就地指示调校记录表H—51314、工艺开关调校记录表H—51415、轴位移、轴振动调校记录表H—51516、流量元件安装记录表H—51617、仪表管线(管缆)试压、试漏、脱脂记录表H—51718、仪表电缆电线检查记录表H—51819、仪表系统调试记录表H—51920、报警联锁及PLC 系统试验记录表H—52021、DCS 基本功能检测记录表H—52122、DCS状态I/O卡测试记录表H—52223、DCS模式拟I/O卡测试记录表H—52324、_________仪表调校记录表H—524表H_101Tab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TECHNICAL DOCUMENTS FOR HANDOVER OF ENGINGRING CONSTRUCTION IN CHEMICAL INDUSTRY项目:中盐吉兰泰40万吨/年PVC项目装置:离子膜烧碱UNIT工号:碱储运SECTION建设单位:中盐吉兰泰盐化集团有限公司聚氯乙烯工程建设指挥部OWNER施工单位:吉林吉化华强建设有限责任公司CONTRACTOR第卷第册. SECT NO.年月日DATEH_102H _ 1 0 3T a bH _ 1 0 4表H _105H_106表—H108表—109H_110H_111表—H113表H—125表H—126Tab.表H_128表H—203表H—204T表H—208表H—209表H--211。
本特利振动位移转速探头校验

第一节轴振动和轴位移检测仪1 总则1.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1本规程规定专机的轴振动和轴位移检测仪表的维护检修要求1.1.2本规程适用于本特利公司(BENTLY-NEVEDA)7200、3300系列探头直径为5mm、8mm、11mm、14mm非接触趋近电涡流式轴振动和轴位移检测仪表和3500检测系统。
其他系列非接触趋近电涡流式仪表可参照执行。
1.2 编写修订依据美国石油学会API标准670第二版《振动、轴向位置和轴承温度监测系统》《3500/40位移监测器模块》《3500/20框架接口模块》本特利公司产品操作手册和维修手册2 3300系列2.1 概述2.1.1 系统组成本特利3300 系列仪表是由趋近式探头、延伸电缆、前置器(振荡-解调器)、信号电缆、监测器所组成的系统。
2.1.2 工作原理仪表测量采用趋近电涡流原理。
探头由通有高频信号的线圈构成,被测轴金属表面与探头相对位置变化时,形成的电涡流大小改变,使探头内高频信号能量损失大小变化,这个变化信号通过前置器转换成与位置变化相对应的电压信号送到监测器显示或报警。
2.2 技术标准轴振动通道的灵敏度为7.874V/mm,在2mm的工作范围内,误差不大于±5%。
轴位移通道的灵敏度为7.874V/mm,在2mm的工作范围内,非线性偏差不大于25.4µm。
在下列的允许工作温度范围内,温度变化影响的最大附加误差不大于仪表使用范围的5%。
工作温度范围:a.探头和延伸电缆:-34~177℃;b.前置器:-34~66℃;c.监测器和电源:-29~66℃。
2.3 检查效验2.3.1 检查项目2.3.1.1 探头及组成电缆组件完整无损,接头无氧化锈蚀,端部的保护层不应有碰伤或剥落的痕迹,紧固件齐全好用,接线盒无损坏。
2.3.1.2 延伸电缆完整、无短路、无开路、接头无氧化锈蚀,保护层无破损。
2.3.1.3 前置器完整无损,安装盒无脱落变形和密封不良现象,前置器与安装盒之间需有良好的绝缘层。
第一节轴振动和轴位移

第一节轴振动和轴位移1总则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转机的轴振动与轴位移监测仪表的维护检修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本特利公司(Bently-Nevada)7200、3300系列探头直径为5mm、8mm、11 mm、14 mm非接触趋近电涡流式轴振动和轴位移监测仪表和3500监测系统。
其它系列非接触趋近电涡流式仪表可参照执行。
编写修订依据美国石油学院炼油系1986年6月 API标准670第二版《振动、轴向位置和轴承温度监测系统》。
《3500/40位移监测器模块》《3500/20框架接口模快》本特利公司产品操作和维修手册中国石化总公司《工程建设施工标准规范汇编》 (第六分册)。
2 3300系列概述系统组成本特利3300及7200系列仪表是由趋近式探头、延伸电缆、前置器(振荡—解调器)、信号电缆、监测器所组成的系统,见图6-1-1。
工作原理仪表测量采用趋近电涡流原理。
探头由通有高频信号的线圈构成,被测轴金属表面与探头相对位置变化时,形成的电涡流大小改变,使探头内高频信号能量损失大小变化,这个变化信号通过前置器转换成与位置变化相对应的电压信号送到监测器显示或报警。
技术标准轴振动通道的灵敏度为/mm,在2mm的工作范围内,误差不大于±5%。
轴位移通道的灵敏度为/mm,在2mm的工作范围内,非线性偏差不大于μm。
在下列的允许工作温度范围内,温度变化影响的最大附加误差不大于仪表使用范围的5%。
工作温度范围:探头和延伸电缆 -34~177℃;前置器 -34~66℃;监测器和电源 -29~66℃。
图6-1-1 3300位移和振动检测系统组成图检查校验检查项目探头及组成电缆组件完整无损,接头无氧化锈蚀,端部的保护层不应有碰伤或剥落的痕迹,紧固件齐全好用,接线盒无损坏。
延伸电缆完整、无短路、无开路、接头无氧化锈蚀,保护层无破损。
前置器完整无损,安装盒无脱漆、变形和密封不良现象,前置器与安装盒之间需有良好的绝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