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解方程例3

合集下载

第五单元第八课时解方程3教案

第五单元第八课时解方程3教案

第五单元第八课时解方程3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步骤。

2.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解方程的步骤。

难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基本步骤,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单元第八课时——解方程3。

(二)探究新知1.复习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步骤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什么是方程?解方程的步骤有哪些?生: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解方程的步骤有: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2.学习解方程的方法师:下面我们来学习解方程的方法。

请同学们打开教材,找到例题1。

例题1:解方程:2x5=3x+1师:请同学们尝试解这个方程,注意步骤要清晰。

生:将方程中的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未知项移到等号的左边,得到:2x3x=1+5。

然后,合并同类项,得到:-x=6。

系数化为1,得到:x=-6。

师:很好,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解方程的方法。

下面我们来练习一下。

练习1:解方程:4x+7=52x生:将方程中的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未知项移到等号的左边,得到:4x+2x=57。

然后,合并同类项,得到:6x=-2。

系数化为1,得到:x=-1/3。

3.学习解方程的应用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解方程,那么如何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呢?请同学们打开教材,找到例题2。

例题2:小明买了3本书,每本书的价格相同,共花了18元。

求每本书的价格。

师:请同学们尝试用方程解决这个问题。

生:设每本书的价格为x元,那么3本书的总价为3x元。

根据题意,3x=18。

解这个方程,得到:x=6。

师:很好,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如何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下面我们来练习一下。

练习2:小华买了2支铅笔和3块橡皮,共花了4.5元。

已知铅笔的价格是橡皮的3倍,求铅笔和橡皮的价格。

生:设橡皮的价格为x元,那么铅笔的价格为3x元。

第08讲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与解法(8大考点)(原卷版)

第08讲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与解法(8大考点)(原卷版)

第08讲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与解法(8大考点)一、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如何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只需看两点:一.是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例:3x=5y+2;100x=200;3x 2+2y=3等2)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隐含未知数系数不为0),未知数的次数是1(次),等号两边都是整式(整式:未知数的积,而非商)的方程。

如何判断一元一次方程:①整式方程;②只含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系数不为0;③未知数的次数为1. 例:3112=+x ;3112=+x ;3m-2n=5;3m=5;6x 2-12=0 二、方程的解与解方程1)方程的解: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 三、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加或同减一个数(或式子),等式仍然成立。

即:c b c a ±=±=,则若b a (注:此处字母可表示一个数字,也可表示一个式子)2)等式两边同乘一个数(或式子),或同除一个不为零的数(式子),等式仍然成立。

即:⎩⎨⎧≠÷=÷⨯=⨯=0c c b c a cb c a b a ,,则若(此处字母可表示数字,也可表示式子)例:3x+7=2-2x 3x+7+2x=2-2x+2x 3x+7+2x-7=2-2x+2x-7 5x=-5 5x ÷5=-5÷5 x=-13)其他性质:①对称性:若a=b ,则b=a ;②传递性:若a=b ,b=c ,则a=c 。

四、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1)合并同类项:将同类项合并在一起的过程 方法:1)合并同类项;2)系数化为1 五、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1)移项 例:2x-3=4x-72x-3+3=4x-7+3(利用等式的性质) (左边的﹣3变到右边变成了+3) 2x=4x-4考点考向2x-4x=4x-4-4x (利用等式的性质) (右边的4x 变到左边变成了-4x ) -2x=-4 x=24−− x=2①我们发现,利用等式两边同加或同减一个数(式子),等式不变的性质,可以将方程化为同类项在同一边的情形(即未知数在一边,数值在另一边)。

初一上册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题

初一上册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题

2021-2022学年度 秋季 七年级上学期 人教版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题1.解方程(1)162=+x (2)7233+=+x x 2.解方程:22141+-=x x 3. 解方程:17)5.0(4=++x x4. 解方程:4)1(2=--x5. 解方程:)20(41)14(71+=+x x6. 解方程:)7(3121)15(51--=+x x 7. 解方程:x x x 65)2132(342=⎥⎦⎤⎢⎣⎡--8. 解方程:3.05.03.02.03.05.0x x -=- 9. 解方程:3)7(2235)3(2--=+x x x10. 解方程:)2(512)1(21+-=-x x 11. 解方程: 1615312=--+x x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必须要记、背的知识点1.有理数:(1)凡能写成)0p q ,p (pq≠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4)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 绝对值可表示为:⎪⎩⎪⎨⎧<-=>=)0a (a )0a (0)0a (a a 或 ⎩⎨⎧≤-≥=)0()0(a a a a a ;(3)0a 1aa >⇔= ;0a 1aa <⇔-=;(4) |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2)正数大于一切负数;(3)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4)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5)-1,-2,+1,+4,-0.5,以上数据表示与标准质量的差,绝对值越小,越接近标准。

最新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二元二次方程组技巧及练习题附解析

最新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二元二次方程组技巧及练习题附解析

最新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二元二次方程组技巧及练习题附解析一、选择题1.解方程组:222221x y x xy y +=⎧⎨++=⎩【答案】1110x y =⎧⎨=⎩,2234x y =⎧⎨=-⎩. 【解析】【分析】由方程②得出x +y =1,或x +y =﹣1,进而解答即可.【详解】222221x y x xy y +=⎧⎨++=⎩①②,由②可得:x +y =1,或x +y =﹣1,所以可得方程组221x y x y +=⎧⎨+=⎩①③或221x y x y +=⎧⎨+=-⎩①④,解得:1110x y =⎧⎨=⎩,2234x y =⎧⎨=-⎩; 所以方程组的解为:1110x y =⎧⎨=⎩,2234x y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二次方程组,关键是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进行消元解答.2.解方程组:22229024x y x xy y ⎧-=⎨-+=⎩ 【答案】113212x y ⎧=⎪⎪⎨⎪=-⎪⎩,223212x y ⎧=-⎪⎪⎨⎪=⎪⎩,3331x y =⎧⎨=⎩,4431x y =-⎧⎨=-⎩ 【解析】【分析】将原方程组变形为:()()()()330220x y x y x y x y ⎧-+⎪⎨---+⎪⎩==,所以有3020x y x y -⎧⎨--⎩==,3020x y x y -⎧⎨-+⎩==,3020x y x y +⎧⎨--⎩==,3020x y x y +⎧⎨-+⎩==,然后解4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就可以求出其值.【详解】原方程组变形为:()()()()330220x y x y x y x y ⎧-+⎪⎨---+⎪⎩==,原方程组变为四个方程组为:3020x y x y -⎧⎨--⎩==,3020x y x y -⎧⎨-+⎩==,3020x y x y +⎧⎨--⎩==,3020x y x y +⎧⎨-+⎩==, 解这四个方程组为:113212x y ⎧=⎪⎪⎨⎪=-⎪⎩,223212x y ⎧=-⎪⎪⎨⎪=⎪⎩,3331x y =⎧⎨=⎩,4431x y =-⎧⎨=-⎩. 故答案为113212x y ⎧=⎪⎪⎨⎪=-⎪⎩,223212x y ⎧=-⎪⎪⎨⎪=⎪⎩,3331x y =⎧⎨=⎩,4431x y =-⎧⎨=-⎩.3.解方程组221444y x x xy y =+⎧⎨-+=⎩【答案】1143x y =-⎧⎨=-⎩,2201x y =⎧⎨=⎩ 【解析】【分析】先将②式左边因式分解,再将①式代入,可求出x,再分别代入①式求出y.【详解】解:221? 444y x x xy y ①②=+⎧⎨-+=⎩由②得,()224x y -= ③,把①代入③,得 ()2214x x ⎡⎤-+=⎣⎦,即:()224x +=,所以,x+2=2或x+2=-2所以,x 1=-4,x 2=0,把x 1=-4,x 2=0,分别代入①,得y 1=-3,y 2=1.所以,方程组的解是 1143x y =-⎧⎨=-⎩,2201x y =⎧⎨=⎩ 【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解二元二次方程组.解题关键点:用代入法解方程组.4.已知1132x y =⎧⎨=-⎩是方程组22x y m x y n ⎧+=⎨+=⎩的一组解,求此方程组的另一组解.【答案】22-23x y =⎧⎨=⎩ 【解析】【分析】先将1132x y =⎧⎨=-⎩代入方程组22x y m x y n⎧+=⎨+=⎩ 中求出m 、n 的值,然后再求方程组的另一组解.【详解】解:将1132x y =⎧⎨=-⎩代入方程组22x y m x y n⎧+=⎨+=⎩中得:131m n =⎧⎨=⎩ , 则方程组变形为:22131x y x y ⎧+=⎨+=⎩, 由x+y=1得:x=1-y ,将x=1-y 代入方程x 2+y 2=13中可得:y 2-y-6=0,即(y-3)(y+2)=0,解得y=3或y=-2,将y=3代入x+y=1中可得:x=-2;所以方程的另一组解为:22-23x y =⎧⎨=⎩ . 【点睛】用代入法解二元二次方程组是本题的考点,根据题意求出m 和n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5.22x -y -3x 10y ⎧=⎨++=⎩,①,② 【答案】x 1y -2=⎧⎨=⎩【解析】【分析】根据解二元二次方程组的步骤求解即可.【详解】解:由方程①得:()()x y x-y -3+⋅=,③由方程②得:x y -1+=,④联解③④得x-y=3,⑤ 联解④⑤得x 1y -2=⎧⎨=⎩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x 1y -2=⎧⎨=⎩【点睛】本题考查解二元二次方程组,解二元二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先消元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再降次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解之.6.解方程组:22x y 2{x xy 2y 0-=---=. 【答案】 11x 1y 1=-⎧⎨=⎩,22x 4y 2=-⎧⎨=-⎩ 【解析】【分析】注意到22x xy 2y --可分解为,从而将原高次方程组转换为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详解】解:由22x xy 2y 0--=得()()x y x 2y 0+-=,即x y 0+=或x 2y 0-=, ∴原方程组可化为x y 2x y 0-=-⎧⎨+=⎩或x y 2x 2y 0-=-⎧⎨-=⎩. 解x y 2x y 0-=-⎧⎨+=⎩得x 1y 1=-⎧⎨=⎩;解x y 2x 2y 0-=-⎧⎨-=⎩得x 4y 2=-⎧⎨=-⎩. ∴原方程组的解为11x 1y 1=-⎧⎨=⎩,22x 4y 2=-⎧⎨=-⎩.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沿x 轴翻折后,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抛物线与y 轴交于点D ,与直线AB 交于点E 、点F (点F 在点E 的右侧).(1)求直线AB的解析式;(2)若线段DF∥x轴,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如图,在(2)的条件下,过F作FH⊥x轴于点G,与直线l交于点H,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P、Q两点(点P在点Q的上方),PQ与AF交于点M,与FH交于点N,使得直线PQ既平分△AFH的周长,又平分△AFH面积,如果存在,求出P、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2);(3)(1,),(3,0).【解析】【分析】(1)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先求出直线与x轴、y轴交点坐标,根据沿x轴翻折,得到A、B的坐标,把A、B的坐标代入直线AB的解析式y=kx+b,即可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2)设抛物线的顶点为P(h,0),得出抛物线解析式为:,根据DF∥x轴,得出F的坐标,把F的坐标代入直线AB 的解析式即可求出h的值,即可得到答案;(3)过M作MT⊥FH于T,得到Rt△MTF∽Rt△AGF,得到FT:TM:FM=FG:GA:FA=3:4:5,设FT=3k,TM=4k,FM=5k,求出FN的值,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MNF和△AFH的面积,根据之间的等量关系即可求出k的值,设直线MN的解析式为:y=kx+b,把M、N(6,-4),代入得到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得到直线MN的解析式,解由方程和的解即可得出P、Q的坐标.【详解】(1)解: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直线与x轴、y轴交点分别为(-2,0),(0,),沿x轴翻折,∵直线,直线AB与x轴交于同一点(-2,0)∴A(-2,0).与y轴的交点(0,)与点B关于x轴对称∴B(0,),∴解得k=,b=,∴直线AB的解析式为.(2)解:设抛物线的顶点为Q(h,0),抛物线解析式为:∴D(0,).∵DF∥x轴,∴点F(2h,),又点F在直线AB上,∴,解得 h1=3,h2=(舍去),∴抛物线的解析式为.(3)解:过M作MT⊥FH于T,∴Rt△MTF∽Rt△AGF.∴FT:TM:FM=FG:GA:FA=3:4:5,设FT=3k,TM=4k,FM=5k,则FN=AH+HF+AF)-FM=16-5k,∴S△MNF=(AH+HF+AF)-FM=16-5k,又∵S△MNF=S△AFH.∴=24,解得k==或k=2 (舍去),∴FM=6,FT=,MT=,GN=4,TG=,∴M(,))、N(6,-4),代入得:=k+b且-4=6k+b,解得:k=,b=4,∴y=x+4,联立y=x+4与y=,求得P(1,),Q(3,0).答:存在P的坐标是(1,),Q的坐标是(3,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二元二次方程组,三角形相似的性质和判定,图形的旋转等知识点,综合运用这些性质进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此题是一个拔高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8.解方程组:2220449x xy x xy y ⎧+=⎪⎨++=⎪⎩ 【答案】123434120033,,,333322x x x x y y y y ==⎧⎧=-=⎧⎧⎪⎪⎨⎨⎨⎨==-=-=⎩⎩⎪⎪⎩⎩ 【解析】【分析】由第一个等式可得x (x+y )=0,从而讨论可①x=0,②x≠0,(x+y )=0,这两种情况下结合第二个等式(x+2y )2=9可得出x 和y 的值.【详解】∵x(x+y)=0,①当x=0时,(x+2y)2 =9,解得:y 1=32 ,y 2 =−32; ②当x≠0,x+y=0时,∵x+2y=±3, 解得:33x y =-=⎧⎨⎩ 或33x y ==-⎧⎨⎩. 综上可得,原方程组的解是123434120033,,,333322x x x x y y y y ==⎧⎧=-=⎧⎧⎪⎪⎨⎨⎨⎨==-=-=⎩⎩⎪⎪⎩⎩ . 【点睛】此题考查二元二次方程组,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9.解方程组:22235,230.x y x xy y +=⎧⎨+-=⎩. 【答案】1111x y =⎧⎨=⎩,22553x y =⎧⎪⎨=-⎪⎩. 【解析】【分析】先将第二个方程利用因式分解法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然后分别与第一个方程联立成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别解方程组即可.【详解】由②得:()()30x y x y -+=;所以,0x y -=或30x y +=;整理得:2350x y x y +=⎧⎨-=⎩或23530x y x y +=⎧⎨+=⎩; 解得:11x y =⎧⎨=⎩或553x y =⎧⎪⎨=-⎪⎩;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1111x y =⎧⎨=⎩,22553x y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能够将原方程组拆成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10.解方程组: 222403260x y x xy x y ⎧-=⎨-+++=⎩. 【答案】1124x y =-⎧⎨=-⎩, 2236x y =-⎧⎨=-⎩ 【解析】【分析】由①得:2x ﹣y =0,2x +y =0,这样原方程组化成两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求出每个方程组的解即可.【详解】222403260x y x xy x y ⎧-=⎨-+++=⎩①② 由①得:2x ﹣y =0,2x +y =0,原方程组化为:①2203260x y x xy x y -=⎧⎨-+++=⎩,②2203260x y x xy x y +=⎧⎨-+++=⎩, 解方程组①得: 1124x y =-⎧⎨=-⎩, 2236x y =-⎧⎨=-⎩,方程组②无解,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1124x y =-⎧⎨=-⎩, 2236x y =-⎧⎨=-⎩. 【点睛】 本题考查解二元二次方程组,难度不大,熟练掌握二元二次方程组求解是解题关键.11.解方程组222221690x xy y x y ⎧-+=⎨=-⎩.【答案】1131x y =⎧⎨=-⎩,2262x y =⎧⎨=⎩,3331x y =-⎧⎨=⎩,4462x y =-⎧⎨=-⎩. 【解析】【分析】由于组中的两个高次方程都能分解为两个一次方程,所以先分解组中的两个二元二次方程,得到四个二元一次方程,重新组合成四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的四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就是原方程组的解.【详解】解:222221690x xy y x y ⎧-+=⎨-=⎩①② 由①,得(x ﹣y )2=16,所以x ﹣y =4或x ﹣y =﹣4.由②,得(x +3y )(x ﹣3y )=0,即x +3y =0或x ﹣3y =0所以原方程组可化为:430x y x y -=⎧⎨+=⎩,430x y x y -=⎧⎨-=⎩,430x y x y -=-⎧⎨+=⎩,430x y x y -=-⎧⎨-=⎩解这些方程组,得1131x y =⎧⎨=-⎩,2262x y =⎧⎨=⎩,3331x y =-⎧⎨=⎩,4462x y =-⎧⎨=-⎩.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1131x y =⎧⎨=-⎩,2262x y =⎧⎨=⎩,3331x y =-⎧⎨=⎩,4462x y =-⎧⎨=-⎩.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利用分解因式法将二元二次方程组转化为四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12.已知正比例函数()()249m n y m n xm -=++-的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求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答案】19y x =-【解析】【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可得关于m 、n 的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求出m 、n 的值,再根据其所经过的象限进行取舍即可.【详解】 解:∵该函数为正比例函数,∴2190m n m -=⎧⎨-=⎩,解得32m n =⎧⎨=⎩或34m n =-⎧⎨=-⎩,∵该函数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40m n +<,∴34m n =-⎧⎨=-⎩, ∴函数解析式为:19y x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以及二元二次方程组的求解,熟练掌握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是解题关键.13.解方程组:()25()230x y x y x y +=⎧⎪⎨----=⎪⎩①②. 【答案】1141x y =⎧⎨=⎩ ,2223x y =⎧⎨=⎩ 【解析】【分析】先将②化为30x y --=或10x y -+=,再分别和①式结合,分别求解即可.【详解】解:由②得()()310x y x y ---+=,得30x y --=或10x y -+=,原方程组可化为53x y x y +=⎧⎨-=⎩,51x y x y +=⎧⎨-=-⎩解得,原方程组的解为1141x y =⎧⎨=⎩ ,2223x y =⎧⎨=⎩ ∴原方程组的解为1141x y =⎧⎨=⎩ ,2223x y =⎧⎨=⎩.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将二次降为一次是解题的关键.14.21238438xy x y yz z y zx z x =+-⎧⎪=+-⎨⎪=+-⎩【答案】231x y z =⎧⎪=⎨⎪=⎩或3521x y z =⎧⎪⎪=⎨⎪=-⎪⎩ 【解析】【分析】将x 和z 分别都用y 表示出来,代入第三个方程,解出y ,然后就可以解出x 、z .【详解】解:21238438xy x y yz z y zx z x =+-⎧⎪=+-⎨⎪=+-⎩①②③ 由①得:12y x y -=-④ 由②得:382y z y -=-⑤ 将④⑤代入③得:1384(38)3(1)82222y y y y y y y y ----=+-----g , 去分母整理得:2422300y y -+=,∴2(3)(25)0y y --=,3y ∴=或52=, 将3y =分别代入④⑤得:2x =,1z =; 将52y =分别代入④⑤得:3x =,1z =-; 综上所述,方程组的解为:231x y z =⎧⎪=⎨⎪=⎩或3521x y z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解方程的基本思想是消元,任意选择两个方程将两个未知数用第三个未知数表示,即可代入第三个方程,解出一个未知数之后,剩下两未知数就可直接算出.15.222102520x y x xy y +-=⎧⎨-+=⎩【答案】111412x y ⎧=⎪⎪⎨⎪=⎪⎩,222515x y ⎧=⎪⎪⎨⎪=⎪⎩. 【解析】【分析】首先将二元二次方程进行因式分解,然后组成两个新的二元二次方程,求解即可.【详解】222102520x y x xy y +-=⎧⎨-+=⎩①②将②因式分解,得()()220x y x y --=∴方程组可化为两个新方程组:21020x y x y +-=⎧⎨-=⎩,21020x y x y +-=⎧⎨-=⎩∴方程组的解为:111412x y ⎧=⎪⎪⎨⎪=⎪⎩,222515x y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二元二次方程组的求解,熟练掌握,即可解题.16.解方程组:2256012x xy y x y ⎧-+=⎨+=⎩【答案】1184x y =⎧⎨=⎩或2293x y =⎧⎨=⎩ 【解析】【分析】利用因式分解法求22560x xy y -+=,得到20x y -=或30x y -=,然后得到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别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详解】解:由(1)得20x y -=或30x y -=, 2012x y x y -=⎧⎨+=⎩或3012x y x y -=⎧⎨+=⎩, 解方程组得:1184x y =⎧⎨=⎩,2293x y =⎧⎨=⎩ , 则原方程组的解为 1184x y =⎧⎨=⎩和 2293x y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二元二次方程组,解此题的关键在于利用因式分解法将第一个方程求解,然后得到新的方程组.也可以利用代入消元法进行求解.17.解方程组:2225210x y x y xy +=⎧⎨+--=⎩.【答案】7343x y ⎧=⎪⎪⎨⎪=⎪⎩或12x y =⎧⎨=⎩. 【解析】【分析】将方程22210x y xy +--=变形整理求出1x y -=或1x y -=-,然后分别与25x y +=组成方程组,求出对应的x ,y 的值即可.【详解】解:2225210x y x y xy +=⎧⎨+--=⎩①②, 对②变形得:()21x y -=,∴1x y -=③或1x y -=-④,①-③得:34y =,解得:43y =, 把43y =代入①得:4253x +⨯=,解得:73x =; ①-④得:36y =,解得:2y =,把2y =代入①得:225x +⨯=,解得:1x =, 故原方程组的解为:7343x y ⎧=⎪⎪⎨⎪=⎪⎩或12x y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二次方程组,解二元二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转化”,这种转化包含“消元”和“降次”,掌握好消元和降次的方法和技巧是解二元二次方程组的关键.18.k 为何值时,方程组2216x y x y k⎧+=⎨-=⎩只有唯一解? 【答案】k=±.【解析】【分析】将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根据△=0求解即可.【详解】2216(1)(2)x y x y k ⎧+=⎨-=⎩由(2)得, y=x-k (3)将(3)代入(1)得,2222160x kx k -+-=,要使原方程组有唯一解,只需要上式的△=0,即22(2)42(16)0k k --⨯⨯-=,解得,k=42±.所以当k=42±时,方程组2216x y x y k⎧+=⎨-=⎩只有唯一解.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高次方程的解法和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应用,掌握当判别式为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是解题的关键.19.解方程组22()()08x y x y x y +-=⎧⎨+=⎩【答案】1122x y =⎧⎨=-⎩; 2222x y =-⎧⎨=⎩;3322x y =⎧⎨=⎩;4422x y =⎧⎨=⎩. 【解析】试题分析:方程整理为:2208x y x y +=⎧⎨+=⎩ 或2208x y x y -=⎧⎨+=⎩解方程组即可. 试题解析:由原方程组变形得:2208x y x y +=⎧⎨+=⎩ 或2208x y x y -=⎧⎨+=⎩ 解得1122x y =⎧⎨=-⎩,2222x y =-⎧⎨=⎩ ,3322x y =⎧⎨=⎩,4422x y =-⎧⎨=-⎩.20.解方程组:22560{21x xy y x y +-=-=①②【答案】11613{113x y ==-,221{1x y ==. 【解析】【分析】先将方程①变形为(x+6y )(x ﹣y )=0得x+6y=0或x ﹣y=0,分别与方程②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从而求出方程的解.【详解】解:方程①可变形为(x+6y )(x ﹣y )=0得x+6y=0或x ﹣y=0将它们与方程②分别组成方程组,得(Ⅰ)6021x y x y +=⎧⎨-=⎩或(Ⅱ)021x y x y -=⎧⎨-=⎩解方程组(Ⅰ)613113x y ⎧=⎪⎪⎨⎪=-⎪⎩,解方程组(Ⅱ)11x y =⎧⎨=⎩,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11613113x y ⎧=⎪⎪⎨⎪=-⎪⎩,2211x y =⎧⎨=⎩. 故答案为11613113x y ⎧=⎪⎪⎨⎪=-⎪⎩,2211x y =⎧⎨=⎩. 【点睛】此题是解高次方程,解题思路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组差不多,都是先消元再代入来求解,只是计算麻烦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六大类型)(题型专练)(原卷版)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六大类型)(题型专练)(原卷版)

专题0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六大类型)【题型1 解一元一次方程】【题型2 一元一次方程的整数解问题】【题型3 根据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之间的关系求参数】【题型4 错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题型5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与参数无关】【题型6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在新定义中运用】【题型1 解一元一次方程】1.解方程1﹣2(2x﹣1)=x,以下去括号正确的是()A.1﹣4x﹣2=x B.1﹣4x+1=x C.1﹣4x+2=x D.1﹣4x+2=﹣x 2.若与互为相反数,则a的值为()A.﹣6B.2C.6D.123.解方程3﹣4(x﹣2)=1,去括号正确的是()A.3﹣4x+2=1B.3﹣4x﹣2=1C.3﹣4x﹣8=1D.3﹣4x+8=1 4.解方程:(1)3x+7=22﹣2x;(2).5.解方程:=1﹣.6.解方程:(1)4(2﹣y)+2(3y﹣1)=7;(2).7.解方程:(1);(2).8.解方程.(1)3(x﹣2)﹣4(2x+1)=7;(2).9.解方程:﹣=﹣1.10.(2022秋•丹徒区期末)解方程:(1)3(2x﹣1)+1=4(x+2);(2).11.(2022秋•零陵区期末)解方程:(1)2(x﹣1)=3x﹣3;(2).【题型2 一元一次方程的整数解问题】12.已知关于x的方程2mx﹣6=(m+2)x有正整数解,则整数m的值是.13.(2022秋•通川区校级期末)若关于x的方程kx﹣2x=14的解是正整数,则k的整数值有()个.A.1个B.2个C.3个D.4个【题型3 根据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之间的关系求参数】14.(2023春•新乡期末)若和3﹣2x互为相反数,则x的值为()A.﹣3B.3C.1D.﹣1 15.(2022秋•柳州期末)已知代数式5a+1与a﹣3的值相等,那么a=.16.(2023春•通许县期末)设M=2x﹣2,N=2x+3,若2M﹣N=1,则x的值是.【题型4 错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17.王涵同学在解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7a+x=18时,误将+x看作﹣x,得方程的解为x=﹣4,那么原方程的解为()A.x=4B.x=2C.x=0D.x=﹣2 18.小明在解方程3a﹣2x=11(x是未知数)时,误将﹣2x看成了+2x,得到的解为x=﹣2,请聪明的你帮小明算一算,方程正确的解为()A.x=2B.x=0C.x=﹣3D.x=119.某同学在解关于x的方程5a﹣x=13时,误将﹣x看作+x,得到方程的解为x=﹣2,则a的值为()A.3B.C.2D.1 20.(2022秋•莱州市期末)某同学解方程2x﹣3=ax+3时,把x的系数a看错了,解得x=﹣2,他把x的系数看成了()A.5B.6C.7D.8 21.(2022春•唐河县月考)某同学解方程4x﹣3=□x+1时,把“□”处的系数看错了,解得x=4,他把“□”处的系数看成了()A.3B.﹣3C.4D.﹣4 22.(2022秋•咸丰县期末)海旭同学在解方程5x﹣1=()x+3时,把“()”处的数字看错了,解得x=﹣,则该同学把“()”看成了()23.某同学在解方程5x﹣1=■x+3时,把■处的数字看错了,解得x=﹣,则该同学把■看成了()A.3B.﹣3C.﹣8D.824.小明同学在解方程:5x﹣1=mx+3时,把数字m看错了,解得x=1,则该同学把m看成了()A.7B.﹣7C.1D.﹣1【题型5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与参数无关】25.(2021春•伊春期末)若代数式(a、b 为常数)的值与字母x、y的取值无关,则方程3ax+b=0的解为.26.(1)先化简,后求值3(3a2﹣b)﹣2(5a2﹣3b),其中a=﹣3,b=﹣1.(2)解方程:.(3)已知代数式2x2+ax﹣y+6﹣2bx2+3x﹣5y﹣1的值与字母x的取值无关,求a b的值.27.定义:若A﹣B=m,则称A与B是关于m的关联数.例如:若A﹣B=2,则称A与B是关于2的关联数;(1)若3与a是关于2的关联数,则a=.(2)若2x﹣1与3x﹣5是关于2的关联数,求x的值.(3)若M与N是关于m的关联数,M=3mn+n+3,N的值与m无关,求N 的值.【题型6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在新定义中运用】28.定义a*b=ab+a+b,若5*x=35,则x的值是()29.定义:“*”运算为“a*b=ab+2a”,若(3*x)+(x*3)=22,则x的值为()A.1B.﹣1C.﹣2D.2 30.(2022秋•东明县校级期末)规定一种运算法则:a※b=a2+2ab,若(﹣3)※2x=﹣3﹣2x,则x的值为()A.B.C.D.﹣1 31.(2022秋•滕州市校级期末)对于任意有理数a、b,规定一种新运算“*”,使a*b=3a﹣2b,例如:5*(﹣3)=3×5﹣2×(﹣3)=21.(2x﹣1)*(x ﹣2)=﹣3,则x的值为()A.﹣3B.3C.﹣1D.132.新定义一种运算符号“△”,规定x△y=xy+x2﹣3y,已知2△m=6,则m 的值为.33.对于任意有理数a,b,我们规定:a⊗b=a2﹣2b,例如:3⊗4=32﹣2×4=9﹣8=1.若2⊗x=3+x,则x的值为.34.对于数a,b定义这样一种运算:a*b=2b﹣a,例如1*3=2×3﹣1,若3*(x+1)=1,则x的值为.35.用符号※定义一种新运算a※b=ab+2(a+b),若﹣3※x=2022,则x的值为.36.(2022秋•泗水县期末)对于有理数a,b,定义运算“★”;a★b=2ab﹣b,例如:2★1=2×2×1﹣1=3,所以,若(x+2)★3=27,则x=.37.(2022秋•松原期末)已知a,b为有理数,定义一种运算:a*b=2a﹣3b,若(5x﹣3)*(﹣3x)=29,则x值为.38.(2023春•巴州区期中)定义一种新运算“※”:a※b=ab﹣a+b.例如3※1=3×1﹣3+1=1,(2a)※2=(2a)×2﹣2a+2=2a+2.(1)计算:5※(﹣1)的值为;(2)已知(2m)※3=2※m,求m的值.。

六年级下册解方程50道

六年级下册解方程50道

六年级下册解方程50道解方程是数学中的重要部分。

在六年级下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解决50个方程。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介绍方程的概念,然后逐一解决这50个方程。

方程是一个数学等式,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未知数。

我们的目标是找到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在解方程时,我们可以使用各种数学操作,例如加减乘除和开方。

让我们开始解决这50个方程吧!1.解方程3x + 5 = 20:首先,我们将5从20减去,得到3x = 15。

然后,我们将15除以3,解得x = 5。

2.解方程4y - 7 = 9:首先,我们将7从9加上,得到4y = 16。

然后,我们将16除以4,解得y = 4。

3.解方程2z + 3 = 7:首先,我们将3从7减去,得到2z = 4。

然后,我们将4除以2,解得z = 2。

4.解方程5a - 8 = 12:首先,我们将8从12加上,得到5a = 20。

然后,我们将20除以5,解得a = 4。

5.解方程6b + 4 = 22:首先,我们将4从22减去,得到6b = 18。

然后,我们将18除以6,解得b = 3。

这只是解方程的开始,让我们接着解决下面的方程。

6.解方程3x - 5 = 4:首先,我们将5从4加上,得到3x = 9。

然后,我们将9除以3,解得x = 3。

7.解方程2y + 8 = 16:首先,我们将8从16减去,得到2y = 8。

然后,我们将8除以2,解得y = 4。

8.解方程3z - 9 = 6:首先,我们将9从6加上,得到3z = 15。

然后,我们将15除以3,解得z = 5。

9.解方程4a + 7 = 23:首先,我们将7从23减去,得到4a = 16。

然后,我们将16除以4,解得a = 4。

10.解方程5b - 3 = 12:首先,我们将3从12加上,得到5b = 15。

然后,我们将15除以5,解得b = 3。

解方程是一个需要耐心和准确性的过程。

让我们接着解决下面的方程。

11.解方程2x + 4 = 12:首先,我们将4从12减去,得到2x = 8。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简易方程—解方程(例1~例五)46-50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简易方程—解方程(例1~例五)46-50
新授
主备
教师
修改
教师
上课
日期
教学
目标
1.巩固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知识,学会解a(x+b)=c
2.进一步掌握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和写法。
3.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重难

教学重点:理解在解方程过程中,把一个式子看作一个整体。
教学难点:理解解方程的方法。
所以,x =6是方程的解 9+x -9=20-9
x =ll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教学
反思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总第( 47 )课时
课题
简易方程—解方程(2)
课时
第课时
课型
新授
主备
教师
修改
教师
上课
日期
第周
教学
目标
1.巩固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知识,学会解ax±b=c与a(x±b)=c类型的方程。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69页例4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图意。再让学生根据图列一个方程。
学生列出方程3x+4=40后,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想的。
2.让学生试着求出方程的解。
提问:假如知道一盒铅笔盒有几支,要求一共有多少支铅笔,你会怎么算?
学生会说:先算出3个铅笔盒一共多少支,再加上外面的4支。
作业:教材第70~71页练习十五第1、2、7题。




解方程(1)
例1: 例2: 例3:
x -3=9 方程左边=x +3 3x =18 20 - x =9
x +3-3=9-3 =6+3 3x ÷3=18÷3 20- x + x =9+x

苏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解方程专项练习(含答案)

苏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解方程专项练习(含答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一单元:解方程专项练习1.解下列方程。

x-⨯=-=21 2.748.11712 3.5x x2.解方程。

8x+4=40 7(x-10)=1403.解方程。

5x-2×0.8=33.4 2(x+2.4)=8.44.解方程。

x÷=+= 3.627.2 0.440.710x+⨯=0.8 3.22x x3010310x+=4 3.15+=3253120x-⨯=x x6.解方程。

15x=240 3.5x+x=18 1.6x-2.7=5.37.解方程。

x÷=0.5 1.8418.8x-⨯= -= 3.62 2.16x0.950.838.解方程。

1.6x÷3=3.2 0.75x-0.5x=1 70x-6×1.2=6.89.解方程。

2.85x÷= 2.530x-+=x x-=2 3.5 4.5124x÷3=2.4 5.4x-4.6x=7.2 18×2+3x=6011.解方程。

x÷=4.659x+= 3.50.8x+= 2.4 1.613.612.解方程。

3.6x÷2=2.16 8x-1.5x=13 2.5x-0.5×8=613.解方程。

2(x-2.5)=8 7x-5x=106 3.2x-18=49.214.解方程。

2x+2.5=5.4 6x+1.5×7=17.7 7(x-5.4)=22.45.6+x=10 5x=1.3 x÷0.08=25 2x-0.42=6.916.求未知数x。

76+x=91 x÷2=4.8 0.1x+2×7=44 4.5x-0.5x=617.解方程x÷0.26=0.52 9x-2x=21.73.18×2-2x=4.26 0.25x+3.75=1218.解方程。

3.5×6-3x=11.4 4(x-3)=23.256-0.4.x=20 4x+11.2=19.3219.解方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方程(例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图例,根据等式不变的规律会解方程并用方程的解验算。

2、掌握形如a-x=b的方程的解法。

3、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迁移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今天我们来学习解方程(例3),首先看一下今天的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图例,根据等式不变的规律会解方程并用方程的解验算。

2、掌握形如a-x=b的方程的解法。

二、自主探索
(一)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68页,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并完成以下问题:
1)此方程x前面是什么运算符号?
2)方程两边能同时减去20吗?
3)解方程中当未知数前面是减号的时候,根据等式的性质,我们应该怎么解?
(二)尝试应用
65- x=8.5 7.8-x=4.2
三、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阅读教材68页例3,理解题意。

方程20-x=9,怎样才能得到x的值 ?
(1)在方程两边同时()x后。

变成9+x=20,在根据两边()9即可。

这样刚好把左边变成1个()。

(2)把例3解题过程补充完整,并口头说出检验过程。

20-x=9
解:20-x+x=9+x
9+x=20
9+x-( )=20-( )
X=11
(3)检验方程
检验:方程左边=20-x
=20-( )
=( )
=方程的( )边
所以,x=11是方程的解。

5、讨论解方程需要注意什么?
四、当堂检测(AB生全做,CD生做1,2题。


1、解方程。

15-x=2 12-x=4 4.3-x=3.8 x÷4.5=1.2 6x=4.8
2、根据题意列方程,并解答。

(1)、把x粒糖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没人得5粒,刚好分完。

(2)学校买了2箱乒乓球,每箱25元,共花了25元。

每个乒乓球多少元?
3 2.1÷x=3 6.3÷x=7
五、抽查清(D生)
X+3.2=4.6 x-1.8=4 1.6x=6.4 x÷7=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