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

合集下载

linux操作系统的组成

linux操作系统的组成

linux操作系统的组成1.内核(Kernel)Linux内核是整个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它负责管理系统资源,包括硬件、内存、进程、文件系统等。

内核提供了一系列系统调用,用户空间程序可以通过这些系统调用来访问内核提供的功能。

2.用户空间(User Space)用户空间是操作系统中除内核之外的部分。

用户空间包括Shell、图形界面、应用程序等。

用户空间通过系统调用来访问内核提供的功能。

用户空间和内核之间有一个保护机制,保证用户空间程序不能直接访问内核资源,只能通过系统调用。

3.ShellShell是Linux系统中的命令解释器,它充当了用户和内核之间的接口。

用户可以在Shell中输入命令,Shell解析命令并通过系统调用调用内核提供的功能。

Linux操作系统中常用的Shell有Bash、Zsh、Fish等。

4.文件系统(File System)Linux操作系统支持多种文件系统,包括Ext2、Ext3、Ext4、Btrfs、XFS等。

文件系统是管理文件和目录的机制,它负责在硬盘上分配空间,存储文件内容和元数据。

文件系统还提供了一些额外的功能,如权限管理、链接、快速查找等。

5.设备驱动程序(Device Driver)设备驱动程序是连接硬件设备和内核的桥梁,它转换设备的IO请求为内核能够理解的形式,并向内核提供设备的状态信息。

Linux操作系统支持多种设备驱动程序,包括字符设备驱动程序、块设备驱动程序、网络设备驱动程序等。

6.命令行工具(Command-Line Tool)Linux操作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命令行工具,可以轻松地完成各种任务。

常见的命令行工具有ls、cp、mv、mkdir、rm等,还有一些高级工具,如awk、sed、grep等。

7.图形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Linux操作系统提供了多种图形界面,如GNOME、KDE、Xfce、LXDE等。

图形界面提供了一种更加友好的交互方式,用户可以通过鼠标点击、拖拽等方式完成操作,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

linux 分支详解

linux 分支详解

linux 分支详解摘要:1.Linux 分支概述2.Linux 内核版本和发行版的概念3.Linux 的主要分支4.Linux 分支的命名规则5.Linux 分支的发展趋势正文:【1.Linux 分支概述】Linux 是一个自由和开放源代码的类Unix 操作系统。

在Linux 的世界里,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和发行版可供选择。

为了更好地了解Linux 的版本和发行版,我们需要先了解Linux 分支的概念。

【2.Linux 内核版本和发行版的概念】Linux 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它负责管理系统的资源和与硬件进行交互。

Linux 发行版则是将内核和其他软件组合在一起的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

一个发行版通常包括一个特定的内核版本,以及一系列预先安装的软件和图形化界面。

【3.Linux 的主要分支】Linux 的主要分支包括:(1) 稳定版(Stable):也称为主线(Mainline)或LTS(Long Term Support)版本。

这个分支包含了经过测试的最新稳定内核代码,适用于生产环境。

(2) 测试版(Testing):这个分支主要用于测试新的功能和修复bug,以确保它们在稳定版中能够正常工作。

(3) 不稳定版(Unstable):也称为开发版(Development)或Sid 版。

这个分支包含了最新的、尚未经过充分测试的内核代码,适用于开发者和爱好者。

【4.Linux 分支的命名规则】Linux 分支的命名规则通常包含三个部分:主版本号、次版本号和修订号。

例如,Linux 内核版本4.19.0 中,4 表示主版本号,19 表示次版本号,0 表示修订号。

【5.Linux 分支的发展趋势】随着Linux 社区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预见以下几个趋势:(1) 稳定版的发行周期可能会变得更长,以确保每个版本都足够稳定。

(2) 测试版将变得更加重要,以确保在稳定版中引入的新功能和修复的bug 能够正常工作。

(3) 不稳定版将继续成为开发者和爱好者的试验田,为Linux 社区贡献新的功能和创新。

linux kernel5.15编译原理

linux kernel5.15编译原理

linux kernel5.15编译原理Linux kernel 5.15编译原理Linux kernel是一个开源操作系统内核,其稳定版本的更新和发布对于整个Linux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在内核更新的过程中,编译内核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本文将为您解释Linux kernel 5.15的编译原理,并逐步回答关于该主题的问题。

第一步:准备工作在开始编译内核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1. 下载内核源代码要编译特定版本的Linux内核,首先需要从Linux官方网站(2. 安装必要的依赖项编译内核需要一些工具和依赖项。

在大多数Linux发行版中,您可以使用包管理器来安装它们。

例如,在Ubuntu上,您可以运行以下命令安装常见的依赖项: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libncurses-dev bison flexlibssl-dev libelf-dev这些依赖项将帮助您构建所需的内核映像。

第二步:配置编译选项在编译内核之前,需要配置一些编译选项以满足特定需求。

1. 进入内核源代码目录解压下载的内核源代码,并在终端中进入解压后的目录。

例如:tar -xf linux-5.15.tar.xzcd linux-5.152. 清理旧的配置选项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清理旧的内核配置选项:make mrproper3. 配置编译选项可以使用以下命令进入菜单式配置界面:make menuconfig在配置界面中,您可以选择不同的内核功能、驱动程序和选项。

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并保存配置文件。

第三步:编译内核完成配置后,我们可以开始编译Linux内核了。

1. 执行编译命令使用以下命令开始编译内核:make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具体取决于您的计算机性能。

2. 安装编译后的内核完成编译后,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安装编译后的内核:sudo make install此命令将复制编译后的内核映像、模块和其他文件到适当的位置,并更新GRUB或其他引导程序配置。

Linux内核.ppt

Linux内核.ppt
行交互操作的一种接口。
❖ LINUX文件系统: Linux文件系统是文件存放在磁盘等存储设
备上的组织方法。Linux能支持多种目前浒的文件系统,如EXT2、EXT3、 FAT、VFAT、ISO9660、NFS、SMB等。
❖ LINUX应用系统:标准的Linux系统都有一整套称为应
用程序的程序集,包括文本编辑器、编程语言、X Window、 办公套件、Internet工具、数据库等。
❖GNU 软件和派生工作均适用 GNU 通用公共许 可证,即 GPL(General Public License )
❖Linux的开发使用了众多的GUN工具
<>
GPL-开源软件的法律
❖GPL 允许软件作者拥有软件版权 ❖但GPL规定授予其他任何人以合法复
制、发行和修改软件的权利。
<>
2. Linux系统的主要特点
内核模块的能力
所有模块全部运行在内核态,直接调用函数,无需消息传递 支持多称多处理SMP机制
讲究效率的单模块操作系统
进程管理
内存管理
设备管理
文件管理
模块之间可以互相调用的单模块结构 <>
讲究效率的单模块操作系统
❖模块之间直接调用函数,除了函数调用 的开销外,没有额外开销。 ❖庞大的操作系统有数以千计的函数 ❖复杂的调用关系势必导致操作系统维护 的困难
个平台使它仍然能按其自身的方式运行的能力。Linux是一种可 移植的操作系统,能够在从微型计算机到大型计算机的任何环境 中和任何平台上运行。
3. LINUX的组成
❖ LINUX的内核:内核是系统的核心,是运行程序和管理
像磁盘和打印机等硬件设备的核心程序。
❖ LINUX SHELL: Shell是系统的用户界面,提供了用户与内核进

Linux系统如何优雅地升级内核详细步骤带你轻松搞定

Linux系统如何优雅地升级内核详细步骤带你轻松搞定

Linux系统如何优雅地升级内核详细步骤带你轻松搞定Linux系统内核作为操作系统的核心组件,对系统的性能和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Linux内核也在持续更新和优化,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

本文将介绍如何以一种优雅且安全的方式升级Linux系统内核,并详细阐述每个步骤。

升级内核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升级内核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升级过程的顺利进行。

1.备份重要数据由于升级内核可能存在一些风险,我们强烈建议在操作之前备份重要的数据。

这可以帮助我们在升级失败时恢复系统或数据。

2.查看当前内核版本在进行内核升级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当前系统正在运行的内核版本。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查看:```uname -r```此命令将显示当前正在运行的内核版本。

3.下载最新的内核源代码要进行内核升级,我们需要下载最新的内核源代码。

在Linux内核开发者的官方网站上可以找到最新的内核版本。

请注意,下载的是tarball文件。

升级内核的步骤一旦我们完成了准备工作,就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优雅地升级内核。

1.解压内核源代码使用以下命令解压之前下载的内核源代码:```tar -xvf linux-x.x.x.tar.xz```将"linux-x.x.x"替换为你下载的内核版本的实际文件名。

2.配置内核选项进入解压后的内核源代码目录,并执行以下命令以开始配置选项:```cd linux-x.x.xmake menuconfig```此命令将启动一个图形界面,让你可以根据你的需要对内核选项进行配置。

你可以使用方向键浏览选项,使用空格键进行选择或取消选择,使用Enter键进行进入或退出子菜单。

配置选项对于不同的系统和需求会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建议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谨慎选择。

选择完成后,保存并退出配置界面。

3.编译和安装内核配置选项完成后,我们可以开始编译和安装内核。

使用以下命令开始编译内核:```make```这将花费一些时间来完成编译过程。

linux 内核 字符串拼接函数

linux 内核 字符串拼接函数

linux 内核字符串拼接函数摘要:1.引言2.Linux 内核简介3.字符串拼接函数在Linux 内核中的作用4.常用的字符串拼接函数5.函数实例分析6.总结正文:Linux 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负责管理系统的进程、内存、设备等资源。

字符串拼接函数在Linux 内核中广泛应用,用于处理各种字符串操作,例如设备驱动程序中的错误信息、内核模块的打印输出等。

在Linux 内核中,字符串拼接函数通常通过sprintf() 函数实现。

sprintf() 函数是一个可变参数的printf() 函数,可以将格式化的数据写入一个字符串中。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指定的参数按照指定的格式拼接成一个字符串。

除了sprintf() 函数外,Linux 内核中还有其他一些字符串拼接函数,如snprintf()、vsnprintf() 等。

这些函数在功能上与sprintf() 类似,但在参数个数和返回值上有所不同。

例如,snprintf() 函数在拼接字符串时会指定字符串的最大长度,避免了字符串溢出的问题。

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来分析sprintf() 函数的使用。

假设我们有一个字符串变量str,需要将两个整数a 和b 拼接到str 中,可以使用以下代码:```cchar str[64];int a = 10;int b = 20;sprintf(str, "%d %d", a, b);```这段代码首先定义了一个长度为64 的字符串变量str,然后定义了两个整数变量a 和b。

接着使用sprintf() 函数将a 和b 拼接到str 中,格式化字符串为"%d %d",表示要拼接两个整数。

最后,str 字符串的内容为"10 20"。

总之,字符串拼接函数在Linux 内核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

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

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
Linux操作系统是一种开源的自由操作系统,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内核: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是内核,它是操作系统的核心模块,控制着系统的所有硬件和软件资源。

内核具有多任务处理、进程管理、文件系统管理、设备管理、内存管理等功能。

2. 虚拟文件系统:Linux操作系统使用虚拟文件系统(VFS)作为文件系统的框架。

VFS为所有文件系统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接口,使得文件系统可以互相转换。

3. Shell:Linux操作系统使用的命令行接口被称为Shell。

Shell是用户与内核交互的一种方式,用户可以通过Shell来执行命令、管理文件、创建进程等。

4. 程序库:Linux操作系统提供了一系列的程序库,如C库、X库等,这些程序库提供了一些基本的函数和工具,方便程序员开发应用程序。

5. 系统调用:Linux操作系统提供了大量的系统调用,它们是用户程序和内核之间的接口。

用户程序可以通过系统调用来访问内核提供的各种服务,如读写文件、创建进程、网络通信等。

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为开发者和用户提供了一个稳定、高效、灵活的操作系统。

它的开源特性使得用户可以自由地修改和定制操作系统,满足不同需求。

- 1 -。

linux kernel 参数

linux kernel 参数

linux kernel 参数Linux内核参数是用于调整和控制Linux操作系统内核行为的设置。

这些参数可以在系统启动时通过启动脚本(如`init`进程)或在内核启动过程中通过命令行指定。

它们影响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安全性以及资源管理等方面。

内核参数可以分为几个大类:1. **进程管理**:例如,`max_map_count`限制了系统可以创建的最大文件映射数量,`nr_cpus`设置了系统中可用的CPU核心数。

2. **内存管理**:比如,`vm.swappiness`设置了系统倾向于使用交换空间的程度,`kmem.max`限制了内核可使用的最大内存量。

3. **文件系统**:`fs.file-max`设置了系统级别的文件描述符最大数量,`fs.aio-max-nr`限制了系统层面的异步I/O操作的最大数量。

4. **网络**:`net.ipv4.tcp_fin_timeout`设置了TCP连接中FIN包的超时时间,`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定义了用于出口连接的本地端口范围。

5. **安全和稳定性**:`kernel.shmmax`和`kernel.shmall`限制了系统中的最大共享内存段和共享内存页的数量。

6. **虚拟化**:例如,`vm.dirty_ratio`和`vm.dirty_background_ratio`控制了内存中脏数据的最大比例和开始后台写入操作的比例。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编辑启动脚本(如`/etc/sysctl.conf`),使用`sysctl`命令实时调整,或者在引导时通过`init`系统的命令行接口设置。

正确地设置这些参数可以优化系统性能,适应特定的硬件资源和workload 需求。

不过,不当的设置也可能会导致系统不稳定或者其他问题。

因此,在调整内核参数时需要谨慎,并确保理解每个参数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nux内核源码的组成部分***

|-- /net 核心的网络部分代码 |-- /scripts 包含用于配置核心的脚本文件 |-- /block 块设备的I/O调度 |-- / cypto 常用加密和散列算法 |-- / security 主要包含Selinux模块 |-- /sound 音频设备的驱动核心代码 |-- /usr 实现了用于打包和压缩的cpio等 |-- /makefile 编译规则文件 |-- /config 配置文件

如何进行linux内核移植(书本第六章)

NAND FLASH分区 配置内核 内核编译 下载内核到开发板
NAND FLASH分区

NAND FLASH的作用
NAND FLASH共有64M,用于存储开发板的引导程 序、内核、文件系统(相当于计算机的硬盘)

为什么要指明NAND FLASH的分区情况

读取已有的配置文件

作用:先利用默认的配置文件,进行初步配置 命令:
书本上的方法: 1. 按Load an Alternate Configuation File 回车后输 入./arch/arm/configs/S3c2440_deconfig.config;然后保存 2. 直接用命令 [root@local ~]# cp arch/arm/configs/S3c2440_deconfig.config .config 两种方法实现一个目的:将S3C2440_deconfig.config文件保存 成为.config的配置文件
配置内核

修改makefile 添加devfs配置(2.6以后的内核版本取消此选项) 配置内核选项
注:实验以及课程设计中所涉及的开发板安装的 内核版本为linux2.6.30.4
配置内核---修改makefile文件(P137)


修改makefile文件的目的---指明使用的编译器 是交叉编译器! 修改参数ARCH 和CROSS_COMPILE
***Linux内核源码的组成部分***

/Linux2.6.30.4 --+--/arch 存放体系结构的源代码 |-- /document 存放一些说明文档 |-- /drivers 存放驱动程序源代码 |-- /fs 存放支持文件系统的源代码 |-- /include 包括编译核心所需要的大部分头文件 |-- /init 包含核心的初始化代码(不是系统引导代码) |-- /ipc 核心进程间通信的代码 |-- /kernel 内核管理的核心代码 |-- /lib 核心库代码 |-- /mm 独立于cpu结构的内存管理代码
***设备驱动程序***

Linux 内核中有大量代码都在设备驱动程序中, 它们能够运转特定的硬件设备。Linux 源码树 提供了一个驱动程序子目录,这个目录又进一 步划分为各种支持设备,例如 Bluetooth、I2C、 serial 等。设备驱动程序的代码可以 在 ./linux/drivers 中找到。
– –
ARCH参数表明要内核运行的目标是ARM体系 CROSS参数表明编译此内核需要使用交叉编译器 是 arm-linux-前缀的交叉编译器

注意:如果需要使用特殊指定的交叉编译器 (不是用PATH路径下指定下的),可以用绝 对路径方式,(书P137)
配置内核选项

为什么要进行配置(补充) 配置方法 启动界面 读取已有的配置文件 选择具体的配置选项
***内存管理***



内核所管理的另外一个重要资源是内存。为了提高效率,如果由 硬件管理虚拟内存,内存是按照所谓的内存页 方式进行管理的 (对于大部分体系结构来说都是 4KB)。Linux 包括了管理可用 内存的方式,以及物理和虚拟映射所使用的硬件机制。 不过内存管理要管理的可不止 4KB 缓冲区。Linux 提供了对 4KB 缓冲区的抽象,例如 slab 分配器。这种内存管理模式使用 4KB 缓冲区为基数,然后从中分配结构,并跟踪内存页使用情况, 比如哪些内存页是满的,哪些页面没有完全使用,哪些页面为空。 这样就允许该模式根据系统需要来动态调整内存使用。 为了支持多个用户使用内存,有时会出现可用内存被消耗光的情 况。由于这个原因,页面可以移出内存并放入磁盘中。这个过程 称为交换,因为页面会被从内存交换到硬盘上。内存管理的源代 码可以在 ./linux/mm 中找到。

利用make menuconfig启动配置界面
命令 [root@local ~]# cd linux-2.6.22.1(实验为 linux2.6.30.4) [root@local linux2.6.22.1]# make menuconfig 利用文本菜单的方式进行配置 结果---启动配置界面,如下图
内核的全部代码,包括所有子系统都打包到一个文件中
***Linux的启动过程***
– –


引导加载程序(Bootloader) Linux 内核 文件系统 应用程序
***linux内核的组成部分***
***Linux的主要组成部分***

系统调用接口 进程管理 内存管理 虚拟文件系统 网络堆栈 设备驱动程序 依统磁盘:分区靠分区表,即partition table NAND FLASH:分区需要在内核代码中指明
NAND FLASH分区



如何进行NAND FLASH 分区(参考P134,表 6.1) 如何进行分区修改:修改/linux2.6.22.1/arch/arm/plat-s3C24XX/commonsmdk.c文件 禁止内核ECC校验(书本P136)
***什么是内核***

增强型计算机(对于应用程序) 资源管理器(对于程序) 库
***内核的类型***

微内核
只有最基本的功能直接由中央内核(微内核)实现,所有其他的 功能都委托给一些独立进程,这些进程通过明确定义的通信接口 与中心内核通信。应用:机器人、医疗器械

宏内核---linux内核
配置内核选项 ---为什么要进行内核配置(补充)


要使得标准内核源代码能够生成特殊的目标文 件 从标准---特殊:所以要进行配置
配置内核选择 ---内核配置的方法(P138)
make config:命令行模式的配置方法 make oldconfig:利用已有的.config文件 make menuconfig:文本菜单式配置,实验中采用更 的方法(如果.config文件存在,使用.config的默认配 置) make xconfig:图形化界面的配置方法,可通过鼠标 进行配置,需要 X Window的支持(如果.config文件 存在,使用.config的默认配置) 注意:无论何种方法,都是为了修改生成linux目录下 的.config文件
***系统调用接口***

SCI 层提供了某些机制执行从用户空间到内核 的函数调用。在 ./linux/kernel 中您可以找到 SCI 的实现,并在 ./linux/arch 中找到依赖于 体系结构的部分。
***进程管理***

进程管理的重点是进程的执行。在内核中,这些进程 称为线程,代表了单独的处理器虚拟化(线程代码、 数据、堆栈和 CPU 寄存器)。在用户空间,通常使 用进程 这个术语,不过 Linux 实现并没有区分这两个 概念(进程和线程)。内核通过 SCI 提供了一个应用 程序编程接口(API)来创建一个新进程(fork、exec 或 Portable Operating System Interface [POSIX] 函 数),停止进程(kill、exit),并在它们之间进行通 信和同步(signal 或者 POSIX 机制)。
Linux内核编译移植
课程主要内容

什么是内核(扩展)
– – – – –

内核定义 内核的类型 Linux内核的启动过程 内核的组成部分 内核的五大功能模块 内核代码结构的简要剖析
如何进行内核移植(书本第六章内容) 注:标题带***表示PPt扩展的重要内容

***什么是内核***

内核是操作系统最基本的部分。 内核通常提供一种硬件抽象的方法来完成应用 程序对计算机资源的访问。 内核为应用软件和硬件提供了一套简洁,统一 的接口,使程序设计更为简单。
***进程管理***

进程管理还包括处理活动进程之间共享 CPU 的需求。 内核实现了一种新型的调度算法,不管有多少个线程 在竞争 CPU,这种算法都可以在固定时间内进行操作。 这种算法就称为 O(1) 调度程序,这个名字就表示它 调度多个线程所使用的时间和调度一个线程所使用的 时间是相同的。 O(1) 调度程序也可以支持多处理器 (称为对称多处理器或 SMP)。您可以 在 ./linux/kernel 中找到进程管理的源代码, 在 ./linux/arch 中可以找到依赖于体系结构的源代码。
***网络堆栈***


网络堆栈在设计上遵循模拟协议本身的分层体系结构。 回想一下,Internet Protocol (IP) 是传输协议(通常称 为传输控制协议或 TCP)下面的核心网络层协议。 TCP 上面是 socket 层,它是通过 SCI 进行调用的。 socket 层是网络子系统的标准 API,它为各种网络协 议提供了一个用户接口。从原始帧访问到 IP 协议数据 单元(PDU),再到 TCP 和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socket 层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方法 来管理连接,并在各个终点之间移动数据。内核中网 络源代码可以在 ./linux/net 中找到。
***虚拟文件系统***

虚拟文件系统(VFS)是 Linux 内核中非常有用的一个方面,因 为它为文件系统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接口抽象。VFS 在 SCI 和内 核所支持的文件系统之间提供了一个交换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