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筋张拉原始记录表
结构物预应力孔道施工原始记录

结构物预应力孔道施工原始记录二、施工单位:X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三、施工地点:XXX结构物四、施工日期:XXXX年XX月XX日五、施工人员:1.项目经理:XXX2.施工队长:XXX3.孔道施工员:XXX4.钢筋工:XXX5.混凝土工:XXX六、施工设备:1.打孔机:型号XXXX,编号XXXX2.钢筋锚固设备:型号XXXX,编号XXXX3.混凝土泵车:型号XXXX,编号XXXX七、施工过程及记录:1.施工准备:a)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确定每个预应力孔道的位置和尺寸。
b)与设计师和监理工程师确认施工方案。
c)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2.孔道打孔:a)根据设计要求,在结构体上按照孔道位置进行标线。
b)使用打孔机进行孔道打孔,遵循孔道尺寸和深度要求。
c)每个打孔位置都进行严密记录,包括孔道编号、位置和深度。
3.钢筋安装:a)按照孔道尺寸和要求,将钢筋预制至适当的长度。
b)使用钢筋锚固设备将钢筋锚固在孔道中,确保固定牢固。
c)每个孔道的钢筋安装完成后进行严密记录,包括孔道编号、长度和锚固情况。
4.混凝土浇筑:a)在钢筋安装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b)使用混凝土泵车将混凝土送入孔道中,确保充实度和均匀性。
c)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振捣和修平,保证孔道内的混凝土质量。
d)每个孔道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严密记录,包括孔道编号、浇筑时间和混凝土强度。
5.施工质量控制:a)每个孔道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
b)施工过程中,定期检查孔道的尺寸、位置和深度,确保符合要求。
c)施工过程中,定期检测混凝土的强度,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d)施工完成后,提交相关检测报告和记录给设计师和监理工程师。
八、施工总结:本次结构物预应力孔道施工顺利完成,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所有孔道的位置、尺寸和深度均符合要求。
钢筋安装牢固,混凝土浇筑充实均匀。
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无质量问题发生。
预应力筋

预应力筋张拉、放张、灌浆及封锚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GB 50204-2002(IV)说明(Ⅳ)GD2402011主控项目:1.预应力筋张拉或放张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
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试验报告。
2.预应力筋的张拉力、张拉或放张顺序及张拉工艺应符合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施工需要超张拉时,最大张拉应力不应大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2)张拉工艺应能保证同一束中各根预应力筋的应力均匀一致;(3)后张法施工中,当预应力筋是逐根或逐束张拉时,应保证各阶段不出现对结构不利的应力状态;同时宜考虑后批张拉预应力筋所产生的结构构件的弹性压缩对先批张拉预应力筋的影响,确定张拉力;(4)先张法预应力筋放张时,宜缓慢放松锚固装置,使各根预应力筋同时缓慢放松;(5)当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校核预应力筋的伸长值。
实际伸长值与设计计算理论伸长值的相对允许偏差为±6%。
检查张拉记录。
3.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实际建立的预应力值与工程设计规定检验值的相对而言允许偏差为±5%。
先张法施工,检查预应力筋应力检测记录,后张法施工,检查见证张拉记录。
4.张拉过程中应避免预应力筋断裂或滑脱:当发生断裂或滑脱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对后张法预应力结构构件,断裂或滑脱的数量严禁超过同一截面预应力筋总根数的3%,且每束钢丝不得超过一根;对多跨双向连续板,其同一截面应按每跨计算;(2)对先张法预应力构件,在浇筑混凝土前发生断裂或滑脱的预应力筋必须予以更换。
观察和检查张拉记录。
5.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筋张拉后应尽早进行孔道灌浆,孔道内水泥浆应饱满、密实。
观察和检查灌浆记录。
6.锚具的封闭保护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示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取防止锚具腐蚀和遭受机械损伤的有效措施;(2)凸出式锚固端锚具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3)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处于正常环境时,不应小于20㎜;处于易受腐蚀的环境时,不应小于50㎜,观察和尺量检查。
预 应 力 筋 张 拉 记 录

记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保存一份。
质检员
记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保存一份。
预应力筋张拉记录(二)
表D2-10-2编号: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部位
张拉日期
年月日
张拉顺序编号
计算值
夹片式锚具预应力筋张拉伸长实测值(cm)
备注
一端张拉
另一端张拉
总伸长
原长L1
实长L2
伸长△L
原长L1‘
实长L2‘
伸长△L‘
技术负责人
预 应 力 筋 张 拉 记 录(一)
表D2-10-1编号: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部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张拉日期
年月日
预应力筋规格及抗拉强度
预应力类型
预应力张拉程序:
平面示意图:
设计控制应力
实际张拉力
千斤顶编号
压力表读数
千斤顶编号
压力表读数
混凝土设计强度
张拉时混凝土实际强度
预应力筋计算伸长值:
预应力筋伸长值范围:
技术负责人
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程序表

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程序表一、锚具与夹具准备1. 检查锚具、夹具的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有出厂合格证明和试验报告。
2. 对锚具、夹具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破损、裂纹等缺陷。
3. 对锚具、夹具进行硬度检验,确保其硬度符合设计要求。
二、预应力筋加工1.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预应力筋的规格、型号和长度。
2. 对预应力筋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无破损、锈蚀等缺陷。
3. 对预应力筋进行弯曲加工,确保其弯曲半径符合设计要求。
4. 对加工好的预应力筋进行标识,并分类存放。
三、预应力筋安装1. 清理模板内部的杂物,确保模板内部无硬块、裂缝等缺陷。
2. 将锚垫板固定在模板上,确保其位置正确、平整。
3. 安装预应力筋,确保其位置正确、无扭曲。
4. 安装固定架,确保预应力筋的位置稳定。
四、预应力筋张拉1. 调整张拉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2. 安装千斤顶,确保其与锚具连接牢固。
3. 进行预应力筋张拉,记录张拉数据。
4. 在张拉过程中,注意观察预应力筋的变化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停止张拉并进行处理。
5. 张拉完成后,对预应力筋进行锚固。
五、张拉控制应力1.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
2. 在张拉过程中,对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进行监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 如发现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不符合设计要求,应立即停止张拉并进行处理。
六、张拉顺序1. 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顺序,确定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
2. 在张拉过程中,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张拉,确保预应力筋的受力均匀。
3. 对于长束和短束预应力筋,应分别进行张拉,避免相互影响。
4. 在张拉过程中,应密切关注预应力筋的变化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停止张拉并进行处理。
原始记录表(目录及1-23)

第二章(2)原始记录表原记表1、挖孔桩记录表原记表2、挖孔桩终孔后灌注砼前检查记录表原记表3、挖孔桩砼灌注记录表原记表4、钻孔桩记录表(填表时注意:表中备注栏中写明挖(钻)孔过程中地质情况)原记表5、钻孔桩终孔后灌注砼前检查记录表原记表6、钻孔桩砼灌注记录表原记表7、预应力张拉记录表(一)原记表8、预应力张拉记录表(二)原记表9、预应力粗钢筋张拉记录表原记表10、预应力钢筋冷拉记录表原记表11、预应力砼构件压浆质量检验单原记表12、预应力张拉记录报告汇总表原记表13、平整度、宽度、坡度检查记录原记表14、路面厚度记录表原记表15、高程成果记录表(路基、路面)原记表16、纵断面中线高程成果记录表(路基、路面)原记表17、高程成果记录表原记表18、高程记录表(侧边沟沟底、平台、护坡顶面)原记表19、弯沉汇总表(路基、油面面层、路面基层、路面底基层)原记表20、桩基地质情况柱状图原记表21、混凝土浇筑施工记录表原记表22、清理与掘除检查记录表原记表23、掺灰土填筑原始记录表原记表24、隧道压浆记录表原记表25、明洞回填检查记录表原记表26、明洞外贴式防水层检查记录表原记表27、隧道开挖地质监测记录表原记表28、隧道洞身开挖检查记录表原记表29、隧道喷射砼钢筋网安装检查记录表原记表30、隧道洞身喷射砼检查记录表原记表31、超前小导管注浆现场检查记录表原记表32、大管棚施工现场检查记录表原记表33、隧道SYS排水半管检查记录表原记表34、隧道现场监控量测记录表原记表35、周边收敛测试记录表原记表36、收敛数据回归分析图原记表37、拱顶下沉记录表原记表38、拱顶下沉测量计算表原记表39、拱顶下沉数据回归分析图原记表40、隧道边墙基础检查记录表原记表41、隧道仰拱底基础检查记录表原记表42、钢拱支撑(格构梁)构件加工检查记录表原记表43、隧道钢拱支撑(格构梁)安设检查表原记表44、衬砌钢筋安装检查表原记表45、模板安装检查记录表原记表46、隧道预注浆检查记录表原记表47、隧道洞身塑料板防水层检查表原记表48、隧道模筑混凝土拆模后检查记录表原记表49、隧道仰拱底混凝土拆模后检查表原记表50、隧道洞身锚杆检查记录表原记表51、隧道模筑混凝土渗漏水检查表原记表52、隧道成洞洞身检查记录表原记表53、隧道防排水设施安装检查记录表原记表54、隧道排水管安设检查表原记表55、隧道检修道、电缆沟检查记录表原记表56、隧道预埋预留管孔槽洞室原记表57、洞身混凝土浇筑检查记录表原记表58、隧道超前钢管检查表原记表59、隧道超前锚杆检查表原记表60、隧道锚杆数量检查表原记表61、钻孔桩成孔现场检查记录表(编号说明:表YJB-01即原记表01,其他相似。
张拉记录表

悬臂浇筑连续梁横向预应力筋张拉记录表
悬臂浇筑连续梁横向预应力筋张拉记录表
悬臂浇筑连续梁横向预应力筋张拉记录表
新建上海至南通铁路(南通至安亭段)工程
悬臂浇筑连续梁纵向预应力张拉记录表
新建上海至南通铁路(南通至安亭段)工程
悬臂浇筑连续梁纵向预应力张拉记录表
新建上海至南通铁路(南通至安亭段)工程
悬臂浇筑连续梁纵向预应力张拉记录表
悬灌梁竖向预应力筋张拉记录表
备注:ΔL钢筋总伸长量={L2(控制应力)-L1(初始应力)}
悬灌梁竖向预应力筋张拉记录表
备注:ΔL钢筋总伸长量={L2(控制应力)-L1(初始应力)}
新建上海至南通铁路(南通至安亭段)工程
悬灌梁竖向预应力筋张拉记录表
备注:ΔL钢筋总伸长量={L2(控制应力)-L1(初始应力)}
悬灌梁竖向预应力筋张拉记录表
备注:ΔL钢筋总伸长量={L2(控制应力)-L1(初始应力)}
悬灌梁竖向预应力筋张拉记录表
备注:ΔL钢筋总伸长量={L2(控制应力)-L1(初始应力)}。
预应力筋张拉和放张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预应力筋张拉和放张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50204-2002)表 6.4 编号:020104□□□(3)020104□□□(3)说明主控项目6.4.1预应力筋张拉或放张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试验报告。
6.4.2预应力筋的张拉力、张拉或放张顺序及张拉工艺应符合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施工需要超张拉时,最大张拉应力不应大于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0010的规定;2、张拉工艺应能保证同一束中各根预应力筋的应力均匀一致;3、后张法施工中,当预应力筋是逐根或逐束张拉时,应保证各阶段不出现对结构不利的应力状态;同时宜考虑后批张拉预应力筋所产生的结构构件的弹性压缩对先批张拉预应力筋的影响,确定张拉力;4、先张法预应力筋放张时,宜缓慢放松锚固装置,使各根预应力筋同时缓慢放松;5、当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校核预应力筋的伸长值。
实际伸长值与设计计算理论伸长值的相对允许偏差为±6%。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张拉记录。
6.4.3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实际建立的预应力值与工程设计规定检验值的相对允许偏差为±5%。
检查数量:对先张法施工,每工作班抽查预应力筋总数的1%,且不少于3根;对后张法施工,在同一检验批内,抽查预应力筋总数的3%,且不少于5束。
检验方法:对先张法施工,检查预应力筋应力检测记录;对后张法施工,检查见证张拉记录。
6.4.4张拉过程中应避免预应力筋断裂或滑脱;当发生断裂或滑脱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对后张法预应力结构构件,断裂或滑脱的数量严禁超过同一截面预应力筋总根数的3%,且每束钢丝不得超过一根;对多跨双向连续板,其同一截面应按每跨计算;2、对先张法预应力构件,在浇筑混凝土前发生断裂或滑脱的预应力筋必须予以更换。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连续梁预应力张拉旁站记录填写要求

连续梁预应力张拉旁站记录填写要求表A.0.12旁站监理记录表工程项目名称:施工合同段:标编号:(暂不填写)日期实时填写气候实时填写工程地点填写单位工程名称旁站监理部位或工序D1K +~D1K +,连续梁第段预应力张拉。
旁站监理开始时间实际填写旁站监理结束时间实际填写施工情况:1、现场主要人员: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持证张拉工人,辅助作业人员人;2、施工机具:张拉千斤顶型台,张拉级油表个,mm钢板尺把;3、张拉施工工艺:张拉顺序先纵向、再竖向、后横向,纵向两端同步、左右对称张拉,竖向左右对称单端张拉,横向在梁体两侧交替单端张拉;4、张拉作业环境:安全。
监理情况:1、本节段混凝土浇筑完成时间,设计混凝土强度MPa,张拉前箱梁混凝土强度: MPa,弹性模量: GPa,龄期:天。
2、油顶、压力表表配套情配套使用正确无误;3、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品种、规格、数量符合设计要求;4、张拉工艺及张拉顺序符合要求,施工过程有序可控;5、张拉力符合设计要求,预应力筋的实际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小于6%,预应力筋无断、滑丝现象;6、施工工艺符合要求。
张拉记录:纵向见附表二,竖向、横向见附表三。
发现问题:根据附件10桥梁施工常见问题选填,每3~4次旁站至少记录一次发现问题。
处理意见:根据附件10桥梁施工常见问题的整改要求、闭合情况对应记录闭合.备注:1、红色字体和横道上空格必须手写,不得打印或手写后复印;2、旁站记录每节段分纵、竖、横各填写一张且与监理日记日期和时间对应;3、旁站记录在监理日记以旧换新时一并上交。
现场施工负责人(签字):工区副经理或技术主管旁站监理人员(签字):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注:本表一式3份,施工单位2份、项目监理机构1份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应力筋张拉原始记录表
施工单位
## 50202 0 1
施工部位
预应力类型
张拉日期
年月日
预应力筋规格 及抗拉强度
设计控制应力 (MPa)
实际张拉力 (kN)
张拉千斤顶
压力表
千斤顶编 号
千斤顶型号 规格
压力表编号
检定证书编号
张拉程序
混凝土设计强度
构件 编号
构件 长度 (m)
钢束 编号
一端张拉
0.1 con
锚固
张拉时混凝土实际强 度
张拉实际伸长值(mm)
另一端张拉
0.1 con
锚固
初应力 以下推算
伸长值
回 缩 值
累计 伸长
理论 伸长 偏差率
值 (%) (mm)
记录人:
专业监理工程 师:
施工班组长:
专业工长(施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