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噪声污染论文

合集下载

汽车污染途径及控制措毕业论文

汽车污染途径及控制措毕业论文

汽车污染途径及控制措毕业论文底盘噪声包括变速器、分动器、传动轴、差速器和减速器等传动系产生的噪声和轮胎产生的噪声等。

具体表现:①传动系噪声②轮胎噪声轮胎噪声可以分为直接噪声(或车外噪声)和间接噪声(或车内噪声)两种。

即直接噪声或车外噪声是轮胎直接辐射出来的噪声;而间接噪声(或车内噪声)是轮胎直接或间接地成为激源源,振动通过悬架和车架传至车身,成为车厢内的噪声。

对轮胎噪声来说,一般反映的就是直接噪声。

对大、中型载重车的轮胎而言,由于其所产生的直接噪声在汽车总体噪声中所占比重很大,因此,直接噪声已成为噪声公害。

①轮胎花纹噪声。

由于轮胎滚动,在接地时胎面花纹沟部的容积减小,沟内包含的空气被挤出;而当胎面离地时沟部的容积恢复,外部空气被吸入。

这样空气流入、流出产生的噪声也叫排气噪声。

另外,胎面花纹接地时还产生连续击打路面的噪声,这种噪声也属于轮胎花纹噪声。

②道路凹凸噪声。

轮胎在道路上滚动时,由于路面小的凹凸内空气被压缩,因而产生排气噪声。

一般来说,沥青和水泥路凹凸面小,由此产生的噪声也小。

③轮胎弹性振动噪声。

由于路面的凹凸不平和轮胎的不均匀性,引起胎面和胎侧的弹性振动噪声。

④轮胎自激振动噪声。

当汽车急速起动和急制动、急转向时,轮胎胎面元素相对于道路表面发生的局部自激振动,由此产生刺耳的噪声,称为尖叫噪声。

⑤轮胎空气紊流噪声。

由于轮胎滚动,在轮胎周围产生空气的紊流诱发出的噪声。

1.2.3.电器设备噪声1.2.3.1.冷却风扇噪声冷却风扇是噪声的发生装置,受到护风圈、水泵、散热器及传动装置的影响,但其噪声的产生主要取决于底盘。

1.2.3.2.汽车发电机噪声随着车速的提高,车身的噪声也越来越大,主要起因是空气动力噪声。

1.3.汽车尾气污染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是: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某)、碳氢化合物(HC)、铅(Pb)、苯并芘(BaP)等。

它们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为产生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产生酸雨、黑雨等现象。

城市市区道路交通噪声论文

城市市区道路交通噪声论文

城市市区道路交通噪声论文摘要:城市市区道路中的交通噪声是城市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本文通过对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及危害进行分析,对城市马路上的噪声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交通噪声,影响因素,城市建设当前,我国城市市区环境噪声污染比较严重。

交通量是影响交通噪声的首要因子。

随着车流量的增加,噪声声源的增多,交通噪声声级和累积百分统计声级呈上升趋势,但当车流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噪声级基本保持不变,各统计评价参数的标准偏差变小,交通噪声的起伏也随之减小。

汽车噪声的频率构成与车速也有关,随车速增加,高频率噪声增加幅度大于低频率噪声。

在同一速度下,变速器所处的挡位越低,交通噪声越大,因为低挡位发动机的转速高。

城市道路车速一般不是太大,在同等件下,车辆拥挤时变速器所处挡位低,且不时要加速,因此,比车辆流畅时交通噪声要高。

1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及危害所谓噪声从物理学观点讲,就是各种不同频率和声强的声音无规律的杂乱组合;从生理学观念来看,就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

而道路交通噪声一般指机动车辆在交通干线上运行时所发出的超过国家标准(白天70dB(A),晚间55dB(A))的声音。

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城市的环境噪声主要来自交通噪声,它不仅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且对人体健康产生多方面的危害(1)噪声能引起人们的精神、情绪、心理及身体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导致职业性的紧张、烦恼。

实验表明,40~50dB的噪声就开始对人的睡眠产生影响。

在非睡眠状态下,70dB以上的噪声就会对听力有损害,80~85dB的噪声会造成听力的轻度损伤,长时间接触85dB以上的噪声,会造成少量噪声性耳聋。

(2)噪声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交感神经紧张,使人心跳加快,心率不齐,血压升高等。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65~75dB的噪声对心脏病和高血压有影响。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而噪声又是引发和加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对年老体弱者更是如此。

汽车对环境的影响和解决措施的论文

汽车对环境的影响和解决措施的论文

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班级:连锁131姓名:王小燕学号:13112126一、汽车的发展历史:1. 汽车同其他现代高级复杂工具如电子计算机等一样,并非哪一个人坐在那里发明的,发明之初的汽车也并非是这个样子的,汽车的发展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总的来说,汽车的发展经历了蒸汽汽车的诞生、内燃机汽车、汽车量产化、汽车产品多样化和汽车产品低价格时期以及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几个阶段。

2. 在蒸汽机时代,蒸汽还不是主要运用于汽车方面的。

世界上第一个将蒸汽机用于汽车方面的是法国人N·J·居纽,虽然他的发明由于在实验过程中损坏而导致失败,但是确实古代交通方式和现代交通方式的分水岭。

到1804年,脱威迪克设计并制造了一辆蒸汽汽车,这辆汽车还拉着10T重的货物在铁路上行使了 15.7km 。

这才是蒸汽机在汽车方面真正意义上的运用。

3. 汽车之所以能再现代生活中产生这么的作用,关键在于实用内燃机的发明,实用内燃机的发明为汽车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而后的汽油机、柴油机,都是根据内燃机的工作原理,进行改进和创新,为汽车带来了更强大的动力和更持久的耐力。

4. 世界公认的第一辆汽车是由卡尔·本茨(1844~1929)于1886年1月29日发明的,其实,在本茨之前还有一些人在研制汽车发动机和汽车。

法国报刊早在1863年就报道过雷诺发明的汽车,车速不到 8km /h ,但是它还是从巴黎到乔维里波达来回跑了18km 。

1884年,法国人戴波梯维尔运用内燃机作为动力源,制造了一辆装有单缸内燃机的三轮汽车和一辆装有两缸内燃机的四轮汽车。

5. 在欧洲,汽车诞生以后的设计指导思想主要是为了人们的娱乐需求,所以研制的汽车都是轿车,而且是豪华型轿车,售价昂贵,一般人经济条件难以承受,销售市场受到限制,产量不能大幅度提高。

另外,汽车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大型机械产品,当时世界上还缺乏大量生产这种大型机械产品的技术条件,不论在欧洲还是在美洲都不可能形成汽车工业。

浅析汽车发动机的噪声污染及控制

浅析汽车发动机的噪声污染及控制

浅析汽车发动机的噪声污染及控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之而来的汽车发动机噪声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

汽车发动机噪声污染造成了不少问题,比如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甚至损害了人们的健康。

如何控制汽车发动机噪声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汽车发动机噪声的来源、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控制噪声的技术手段等几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汽车发动机噪声的来源汽车发动机噪声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汽车发动机的内燃过程会产生高频振动和冲击声,这是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

汽车的排气系统和进气系统中的空气振动和流体振动也是产生噪声的重要原因。

汽车的机械传动系统和附件设备也会产生一定的振动和噪声。

汽车发动机噪声的来源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控制。

二、汽车发动机噪声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汽车发动机噪声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环境方面,汽车发动机噪声会造成城市交通噪声污染,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尤其是在夜间,噪声对人们的休息和睡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汽车发动机噪声也会对城市的建筑物和设施造成损坏,对城市的美观和环境造成破坏。

在人体健康方面,长期处于汽车噪声环境下会引起头痛、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控制汽车发动机噪声对改善城市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控制汽车发动机噪声的技术手段控制汽车发动机噪声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

可以从发动机本身出发,通过改进设计和优化结构来降低发动机的噪声水平。

可以在汽车的排气系统和进气系统中加装消声器和吸声材料,减小排气气流和进气气流的噪声。

采用隔音和吸振技术,将汽车的车身和底盘做好隔音处理,减小振动和噪声的传播。

还可以利用主动噪声控制技术,通过电子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和调节发动机噪声,达到降噪效果。

控制汽车发动机噪声的技术手段是多种多样的,需要综合考虑和运用。

四、结语汽车发动机噪声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也是一个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

基于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问题思考与论文

基于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问题思考与论文

基于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问题的思考与探讨摘要:城市道路噪声污染的日益严重,使之不得不被纳入今后道路建设和发展的议程。

噪声污染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都是极其不利的,我们不想以静谧和健康为代价去换取交通的便利。

为此,全社会都在努力控制和减少噪声污染,携手创建一个和谐而又安静的交通环境。

本文就此首先论述了城市交通道路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和危害,然后提出了城市交通噪声的基本防治措施,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可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城市交通;道路噪声;污染;防治;中图分类号:c91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前言噪声是指人为造成的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也是人们不需要或不想听到的声音。

环境噪声,属环境中的物理因素引起的能量公害,是城市四大公害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工具成倍增长,道路交通噪声污染也随之增加。

道路交通噪声的污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声学专业知识,还涉及管理、社会法律等学科的知识。

如果采取一些控制措施,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但随着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还应考虑在公共活动中心设置规范的停车场,并发展公共交通,减少车流量,同时动员全社会力量,充分地应用各种法律、经济、技术、行和教育手段,才能对道路交通噪声污染进行多方面有效控制。

目前,我国对防治交通噪声方面已有法可依,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及营运的各阶段在环境保护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和对策,是公路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从而使工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降到最小,达到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环境质量平衡的目的。

本文将如何降低道路交通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沿线居民身体健康的损害进行了详细论述。

一、道路交通噪声的危害分析随着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城市建设的发展,环境噪声污染日益严重。

噪声污染已成为当今全球性的主要环境污染之一,也是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国噪声污染很严重,三分之二的城市居民生活在超标的声环境中。

汽车噪声污染论文

汽车噪声污染论文

摘要噪声是现代城市的主要污染之一,也是评价汽车环保性能的重要指标。

至2011年2月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11亿辆,去年全国新增机动车2048万辆、驾驶人1317万人,有20个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

,这些车辆主要集中在经济、文化较为发达,人口较为集中的城镇。

据《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年鉴资料,我国城市数已达668个,今后10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2005年城镇化水平将由2000年36%提高到38%,到2010年再提高到45%,我国城镇人口将由2000年4.4亿人增加到6.28亿人,10年内将有1.5~2亿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新增城市人口40%。

因此车辆噪声已对城市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构成危害,控制车辆噪声水平是势在必行。

所以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每年增长率越来越高,人们对于汽车的舒适性和振动噪声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关注。

据有关资料表明,城市70%的噪声来源于交通噪声,而交通噪声主要来源于汽车噪声。

汽车噪声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休息,严重时甚至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如引起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汽车噪声可使学习工作效率降低、产品质量下降,在特定条件下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所以汽车噪声的控制,不仅关系到乘坐舒适性,而且还关系到环境保护。

然而一切噪声又源于振动。

振动能够引起某些部件的早期疲劳损坏,从而降低汽车的使用寿命;过高的噪声既能损害驾驶员的听力,还会使驾驶员迅速疲劳。

从而对汽车行驶安全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所以汽车噪声的控制,也关系到汽车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因此振动、噪声和舒适性这三者是密切相关的,既要减小振动,降低噪声,又要提高乘坐舒适性,保证产品的经济性,使汽车噪声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

关键词:噪声法规标准,噪声源,空气动力噪声,减噪方法,噪声源的识别1、引言:噪声在20世纪50年代已被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列为主要环境污染源之一,20世纪60年代,各汽车主要生产国相继制订汽车噪声法规和其测量方法。

浅析汽车发动机的噪声污染及控制

浅析汽车发动机的噪声污染及控制

浅析汽车发动机的噪声污染及控制汽车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是整个汽车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

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发动机的噪声污染也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噪声不仅会影响驾驶者的健康,还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对汽车发动机的噪声污染进行控制十分必要。

一、汽车发动机噪声污染的成因1、燃烧噪声汽车发动机在工作时,燃烧过程会产生一定的噪声。

燃烧噪声的产生主要与燃烧室内燃油的燃烧速度、燃烧稳定性及燃烧室的结构有关。

燃烧噪声不仅会通过汽车排气管传播至外部环境,也会通过汽车发动机的机壳和冷却缸传至汽车车内,影响驾驶者的舒适性。

2、机械噪声汽车发动机在工作时,各个机械部件相互摩擦、碰撞会产生机械噪声。

气门的打开关闭、活塞的往复运动、连杆的旋转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噪声。

特别是在高速运转时,机械噪声会更为显著。

3、空气噪声汽车发动机在工作时,进气口和排气管都会产生一定的空气噪声。

特别是在高速运转时,进气口和排气管的流体动力学噪声会更为显著。

4、冷却系统噪声汽车发动机在工作时,冷却系统也会产生一定的噪声。

水泵、风扇等冷却设备的运转会产生一定的噪声。

冷却系统中的流体循环也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噪声。

二、控制汽车发动机噪声污染的方法1、优化燃烧过程通过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减少不完全燃烧和爆震现象的发生,可以有效降低燃烧噪声的产生。

设计合理的燃烧室结构和喷油系统,也可以减少燃烧噪声的发生。

2、优化机械结构通过改善发动机内部的机械结构,减少摩擦、碰撞和振动,可以有效降低机械噪声的产生。

采用高精度的加工工艺和优质的轴承材料,可以减少机械部件的摩擦和磨损,从而减少机械噪声。

3、优化进排气系统通过优化进气口和排气管的设计,减少空气噪声的产生。

采用消音器和减震器,可以有效降低排气管的流体动力学噪声。

4、优化冷却系统通过优化冷却系统的设计,减少冷却设备的运转噪声。

采用低噪声的水泵和风扇,可以有效降低冷却系统的噪声。

5、隔声隔音在汽车发动机的外壳内部加入隔音材料,可以有效减少发动机噪声的传播。

汽车噪声污染论文

汽车噪声污染论文

摘要噪声是现代城市的主要污染之一,也是评价汽车环保性能的重要指标。

至2011年2月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11亿辆,去年全国新增机动车2048万辆、驾驶人1317万人,有20个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

,这些车辆主要集中在经济、文化较为发达,人口较为集中的城镇。

据《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年鉴资料,我国城市数已达668个,今后10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2005年城镇化水平将由2000年36%提高到38%,到2010年再提高到45%,我国城镇人口将由2000年4.4亿人增加到6.28亿人,10年内将有1.5~2亿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新增城市人口40%。

因此车辆噪声已对城市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构成危害,控制车辆噪声水平是势在必行。

所以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每年增长率越来越高,人们对于汽车的舒适性和振动噪声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关注。

据有关资料表明,城市70%的噪声来源于交通噪声,而交通噪声主要来源于汽车噪声。

汽车噪声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休息,严重时甚至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如引起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汽车噪声可使学习工作效率降低、产品质量下降,在特定条件下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所以汽车噪声的控制,不仅关系到乘坐舒适性,而且还关系到环境保护。

然而一切噪声又源于振动。

振动能够引起某些部件的早期疲劳损坏,从而降低汽车的使用寿命;过高的噪声既能损害驾驶员的听力,还会使驾驶员迅速疲劳。

从而对汽车行驶安全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所以汽车噪声的控制,也关系到汽车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因此振动、噪声和舒适性这三者是密切相关的,既要减小振动,降低噪声,又要提高乘坐舒适性,保证产品的经济性,使汽车噪声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

关键词:噪声法规标准,噪声源,空气动力噪声,减噪方法,噪声源的识别1、引言:噪声在20世纪50年代已被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列为主要环境污染源之一,20世纪60年代,各汽车主要生产国相继制订汽车噪声法规和其测量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噪声是现代城市的主要污染之一,也是评价汽车环保性能的重要指标。

至2011年2月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11亿辆,去年全国新增机动车2048万辆、驾驶人1317万人,有20个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

,这些车辆主要集中在经济、文化较为发达,人口较为集中的城镇。

据《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年鉴资料,我国城市数已达668个,今后10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2005年城镇化水平将由2000年36%提高到38%,到2010年再提高到45%,我国城镇人口将由2000年4.4亿人增加到6.28亿人,10年内将有1.5~2亿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新增城市人口40%。

因此车辆噪声已对城市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构成危害,控制车辆噪声水平是势在必行。

所以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每年增长率越来越高,人们对于汽车的舒适性和振动噪声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关注。

据有关资料表明,城市70%的噪声来源于交通噪声,而交通噪声主要来源于汽车噪声。

汽车噪声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休息,严重时甚至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如引起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汽车噪声可使学习工作效率降低、产品质量下降,在特定条件下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所以汽车噪声的控制,不仅关系到乘坐舒适性,而且还关系到环境保护。

然而一切噪声又源于振动。

振动能够引起某些部件的早期疲劳损坏,从而降低汽车的使用寿命;过高的噪声既能损害驾驶员的听力,还会使驾驶员迅速疲劳。

从而对汽车行驶安全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所以汽车噪声的控制,也关系到汽车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因此振动、噪声和舒适性这三者是密切相关的,既要减小振动,降低噪声,又要提高乘坐舒适性,保证产品的经济性,使汽车噪声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

关键词:噪声法规标准,噪声源,空气动力噪声,减噪方法,噪声源的识别1、引言:噪声在20世纪50年代已被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列为主要环境污染源之一,20世纪60年代,各汽车主要生产国相继制订汽车噪声法规和其测量方法。

国外规定新车型如达不到本国规定的噪声指标就不许销售。

在噪声法规的驱动下,各阶段汽车噪声控制技术也取得不断的进步。

并且随着法规的日益严格,汽车降噪技术的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入。

欧洲的法规规定,从1996年10月起,客车的外部噪声必须从77 dBA降到74 dBA,减少了一半噪声能量,到本世纪末进一步降低到71 dBA。

日本的法规规定。

小型汽车在今后十年内噪声标准控制在76 dBA以下。

国内的一些大城市也计划在2010年交通干线的噪声平均值控制在70 dBA以内。

而据国内目前有关资料表明。

国内的大客车的噪声许可值则不得超过82 dBA,轻型载货车为83.5 dBA。

由此可见,我国在车辆噪声控制方面还得狠下工夫。

虽然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我国的汽车噪声法规起步相对较晚,发展较缓慢。

但是,随着近几年国内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相应的汽车噪声法规变化较快,在某些方面已接近国际水平。

不过总体看来,无论是汽车汽车噪声法规和标准,还是噪声控制技术的研究都同国外有一定的差距。

本文主要是分析了汽车运行时的噪声源以及其对应的减噪方法,期望有助于我国汽车降噪技术的发展。

2 国外内噪声法规标准及研究现状2.1噪声的概念与识别2.1.1噪声的概念噪声的定义主要是从主观需要的角度认为一切不希望存在的声就是噪声。

众所周知,噪声对人的心理和生理都有严重的危害,它和大气污染、水污染并称为现代社会的“三大公害”。

各国都制定了噪声允许标准。

对于噪声的评价量很多,这里主要介绍二种。

1) 响度级、等响曲线和响度人耳能接收声波的频率大约在20Hz到20kHz,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高于20k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人们通常用“响”与“不响”来描述对声音的感受,这种感觉同声波的强度和频率密切相关也就是说相同声压级单频率不同的声波,人耳听起来会不一样。

为了定量描述声音的这种特性,通常采用1000Hz纯音为标准,定义其声压为响度来确定。

对各频率的声音作同样的试听比较得到同样响度级时频率与声压级的关系曲线,称为等响曲线。

由于响度级仍然是一种对数表度单位,不能线性表述响度级与人的主观听觉的轻响程度,因此提出了一个“响度”参量来表述主观听觉与轻响程度的线性关系。

2) 计权声级对声或噪声的客观度量通常采用声压级、声强级或声功率级。

由于人的感觉受到频率的影响,为了使声音的量度和人的听觉一致,在测试过程中对信号进行了模拟人耳的滤波,该滤波称为计权,根据频响特性的不同,计权分为A、B、C和D计权等。

其中A计权的频率响应与人耳对宽频带的声音灵敏相当,目前被广泛应用为评价参量。

2.1.2 噪声源的识别根据噪声源发声机理通常将噪声分成三类:机械噪声、空气动力噪声和电磁噪声。

机械噪声往往由于机械部件的振动、撞击、摩擦、不平衡等造成。

空气动力噪声是由于气体流动中的相互作用或与固体间的作用而产生的。

电磁噪声则是由于电磁场的交变造成机械部件或空间容积的振动而产生的。

噪声源识别就是针对分析对象中存在的各种声源,采用各种方法了解其产生噪声的机理,为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提供依据。

声源识别的方法很多,实际应用时应根据条件合理采用一种适当的方法,或几种方法相互补充验证,以保证有效地识别声源。

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声源识别方法。

1) 主观评价法对于结构简单的系统,或熟知的设备,直接利用人的听觉系统对噪声进行鉴别,以判断声源的位置和特性。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取决于人的实践经验,无法对噪声源作定量描述。

2) 分别运行法对于复杂机器存在多个发声的组件或部件,若能依次脱开运行,在声学环境不变的条件下,首先测得整个机器运转时的噪声,然后脱开某个部件或组件,使之不产生噪声,再运转机器、测量噪声,识别出所脱开部件的噪声。

从而达到识别声源的目的。

实际上部件间的影响总是存在的,这就是影响该方法的识别精度。

3) 覆盖法通常用铅板做成一个与机器各部分表面相接近的密封隔声罩,罩的内壁衬有吸声材料,以消除罩内的混响。

罩表面设计出可打开的小窗口,则相应的机器表面暴露出来形成直接向罩外辐射噪声,这是可测得机器暴露部分表面辐射的声压级。

依次移动窗口,则可确定机器噪声的主要辐射面和该面上的主要辐射区域,从而达到声源识别的目的。

4) 表面振速测量法声的辐射和法向振动速度密切相关的。

可以测得振动结构表面的速度从而得到表面辐射的分布情况,识别出声源。

此方法一般适用在高频段,因为此时结构的声辐射效率约等于1。

而在低频段小于1时使用时,有较大误差。

5) 信号分析法根据测试的振动信号、噪声信号等采用频谱分析、倒频谱分析、相关分析和相干分析等技术来确定噪声信号的频率特性、各信号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达到识别声源的目的。

6) 声强测量法声强测量法是目前噪声源识别中较为先进的技术,由于声强是矢量因此测试时不受声源类型和现场的限制。

可以直接识别出声源。

7) 声全息法声全息技术随着信号分析技术的发展,愈来愈得到发展和应用。

它通过对声源在声场中一个面或一个包络面的声压或声强测量,利用声学理论逆向推导,识别出声源。

2.2噪声的概念与识别2.2.1国外内汽车噪音法规标准欧盟最早颁布的汽车噪声法规是在70年代初,即70/157/EEC《欧共体型式认证指令——汽车噪声》,各阶段的限值变化和实施日期基本同步于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法规ECE Reg.No.51《关于噪声方面汽车(至少有4个车轮)型式认证的统一规定》。

至今,该法规已修订3次,目前的修订版本号为92/97/EEC( 等效于ECE Reg.No.51/02) ,开始实施于1995-10-01。

欧盟汽车噪声法规对新型车型式认证中所包含的车型有载客汽车和载货汽车两大类别。

又按照汽车总质量和包括驾驶员座位的座位数,载客汽车细分为M1、M2和M3类;载货汽车细分为N1、N2和N3类。

在上述车型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发动机最大额定功率和发动机类型的不同,规定不同的噪声级水平。

图2-1和图2-2分别表示了2种最感兴趣的车型(M1和N3类) 的噪声限值在过去30年中的变化情况。

从图2-1中可以看出, 欧盟自1970年引入噪声法规以来, 轿车噪声限值已降低了8dB(A),重型货车限值降低了11dB(A)。

另外,由于1985年在噪声测量方法上进行了一些修改, 对于重型货车而言,实际限值要更严格2~4dB(A);对于轿车, 实际限值要放宽大约2dBA。

1996年, 欧盟又实施了生产一致性(COP)条例, 虽然没有改变噪声限值,但是,事实上对汽车生产厂家来说, 却增加1dB(A)的限值压力。

不过, 在1995 年以后的新型车型式认证测试中, 规定允许使用已磨损的轮胎,这会使得汽车噪声级降低1~2dB(A)。

因此, 综合考虑欧盟汽车噪声法规, 在过去的30年中, 轿车的限值降低了7dB(A);重型货车降低了13~16dB(A)。

图2-1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变化(M1 类)图2-2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变化(N3 类)日本自1952 年开始对汽车噪声进行控制,规定了车辆等速行驶噪声和排气噪声。

不过,早期的日本汽车噪声法规并没有包含汽车加速行驶噪声,只是笼统地限制噪声级在85 dB(A)以下,直到1971年,日本才实施了等效于国际标准的现代汽车噪声法规体系。

目前,日本正在实施的汽车噪声法规修订于1992年。

由图2-1和图2-2可知,日本汽车加速噪声限值经历了4个阶段。

轿车已由原来的84dB(A)降低了8dB(A);同时重型货车降低了11dB(A)。

对比各阶段日本和欧盟法规的噪声限值,欧盟法规看起来要比日本更加严格。

但事实上,如果考虑各自法规所规定的稍许不同的测试条件和数据处理方式,二者几乎是一致的。

例如,在重型货车的型式认证测试中,日本的重型货车是加满载的,而基于ISO 362噪声测量方法的欧盟测试条件却不加任何载荷。

因此, 比较而言,日本的测试条件更加符合车辆实际行驶状况, 这也是日本法规在实际道路交通噪声控制中取得明显效果的原因之一。

日本汽车噪声法规对车辆等速行驶噪声和定置噪声的控制有很长的历史。

目前, 日本车辆等速行驶噪声限值依然维持在1952年的85dB(A)水平。

而针对于在用车辆的定置噪声测量方法, 在1986~1989年被新的更加适合于路边检测的“近似定置噪声测量方法”所取代;同时, 定置噪声限值也有所变化,规定了摩托车为94dB(A);轿车为96dB(A);重型货车为99dB(A)。

美国1967年颁布了第1部汽车噪声法规SAE J986《小客车和轻型载货车噪声级》。

随后, 1969年又批准了SAE J366《重型载货车和客车的车外噪声级》。

早期的SAE标准中既包括了加速噪声测量方法和限值,但后来这些标准中取消了限值的规定, 而改在有关机动车辆的联邦法规(CFR)中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