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根线条去散步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 拉根线条去散步|苏少版

课题拉根线条去散步(共 2 课时)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线条的生命力和美感
2. 掌握线条粗细、曲直、疏密等各种变化美
3. 感受线条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线条的粗细、曲直、疏密变化难点:将线条的美感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勾线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好朋友导入
2、老师有个好朋友,这个朋友几乎天天和我在一起,有了她我的
世界变得很美好!你们猜猜她是谁?
3、揭示课题
这个朋友就是我的小线条,我能用她画出美丽的画,也可以用
她来写字,今天我要拉着我的线条去散步啦!
课题:拉根线条去散步
二、新授
1、各种各样的线条,让学生感受线条的生命力
想不想见一见我的朋友?我画给大家看一看。
她有时候是这样的:
(1)
(2)你能画出什么样的线条?
学生尝试小作业
(3)各种特殊的线
有时候,她这样了
你觉得她现在是什么心情?(提问出特殊线条的情感)
(4)让小朋友拉着线条在空气中散步
2、教师示范
边示范边讲故事,每个班级都是随机性的。
根据情况改变故事。
粗细变化、疏密变化,各种线条的情绪……
三、学生创作
我的线条去哪了呢?哦!她要去小小朋友的本子上去做客了,你们欢迎吗?
好的,小朋友要好好招待她哦!你可以让她吃的饱饱的,带她去散步,。
牵着一根线条去散步

牵着一根线条去散步-----线描篇法国艺术家保罗克利曾说:“画画就是牵着一根线条去散步。
”一句话道出了画画的清闲、轻松与随意。
艺术家画画如此,儿童作画亦然。
其实,儿童一开始做画都是以线条为表现对象的,因而线描表现容易被儿童所接受。
笔迹最关键的是变现而不是工整,儿童线描画不是要求儿童用工整的线条去表现物体的精确形象,而是通过线描画的训练培养儿童对线的敏感性,用富有个性的线条去表达物体的形象特征与个性感受。
就儿童线描作品本身而言,画面中流露除的自然、天真、原始、淳朴的稚拙美感,同样具有较大的审美价值。
从美术的角度来看,线描是提高儿童造型能力的重要方式,能培养儿童拥有一双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的眼睛,认识美的大脑,创造美的双手。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它还可以提高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创造力与耐心细致的表现力灯,让儿童的眼、手、脑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无论今后是否从事艺术行业,这些能力都是受用终生的,因此它被称为人的基本素质之一。
如何创作儿童画教学总结儿童画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对于儿童画初学者来说掌握儿童画入门技巧是十分重要的,如何才能得到儿童画学习得要领?本文为您做了如下介绍。
儿童(ertong)画创作不仅使儿童(ertong)具备完美的智能结构,获得美化生活的能力,而且让儿童有机会通过他们的作品表达他们的生活、愿望、观点、想象和恐惧。
我在指导儿童画创作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儿童创作中的常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见解。
一、儿童看到画题,却不知如何去画,怎么办?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好几个,比如说:1、孩子本身没有类似经历。
2、孩子关于此类画题从来想过或者思考不全面。
3、孩子的思路有好几个,但一下子决定不了采用哪一个为好。
4、孩子可能是年龄稍长,由于逻辑的强大作用,以及对绘画的评价角度有了变化。
(或者说是“眼高手低”)造成这种局画。
而作为儿童的指导者或家长,在“一下子还画不出来”的孩子面前时,千万不要着急。
牵着线条去散步--浅谈小学生线描教学

牵着 线条去散步
— —
浅谈小学 生线描教学
圃 黄海燕
儿 童 天生 就 喜 欢想 象 ,喜 欢新 奇 味 ,鼻梁 用大大I I \ l J \ 三 角形装饰 ,鼻端
作者作画 时的所思所想 ,用干变万化的
画手法 多样 :狮子头 上 、尾巴的毛发用
向 曰葵画成微笑的娃娃 , 如 左边 的图形。
与左边的图形比起来 ,右边 的向日葵显
得丰富多了 ,在小作者 的心 中,这不仅
树叶点缀 ,用粗线 勾画树 叶的轮廓 ,用
细线描绘叶 茎 , 重重叠叠组合在一起 , 显 得细腻 丰富 ;狮子 的身体 用云朵状 的曲
世界 ,所以一幅 优秀的儿童线描画蕴含
美。
着 孩子丰富 的想象 、充满了神奇的线条 说如何装扮可 爱的狮子 呢?”有的说 把
的内容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充分地表现 画面 ,每次我只选一个素材让孩子用线
条去表现 ,在这个素材上让孩子做足T
夫。
运 用 比较 方式让 学生 欣赏 ,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灵感
人们早起 。
三 、教师 画 出外轮廓 ,由 学 生用线条来 丰富
在线 描 教 学 中采 用教 师 画 出物体 的外轮廓 ,要 求学生进行 添加 各种线条 丰富画面 ,鼓励 学生想象 ,添加其他东 两。例如 我让 五年级学 生画 《 快 乐蓝 天 》 时 ,画了几个孩子的外轮廓和热气球 的 圆形 ,不少的学生给孩子画翅膀 、衣服
一
、
巴;还有 的说给狮 子画 一件汗 衫穿在 身
上 ……我在这时 看准时机 ,用激励法 让 学生在欣赏 中创 造 ,开拓学 生的思路 ;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 拉根线条去散步丨苏少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拉根线条去散步丨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线条的特点,能够用线条描绘物体;2.通过动手实践,提高线条的触感和把握能力;3.学习打破传统思维,创造个性化的艺术作品。
二、教学重点1.灵活掌握线条的特点;2.利用线条表现物体的外形。
三、教学准备1.大张白纸;2.彩色铅笔或彩色粉笔;3.尺子;4.色纸。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介绍拉根线条,引导学生了解线条的特点及应用。
2. 讲解环节1.指引学生通过手指按摩线条的路径,感受其弯曲、细粗、长短、方向等特点,了解线条的特征;2.指导学生利用光影变化、线条的细粗、轻重等手法来描绘物体轮廓;3.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发挥,运用线条描绘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3. 实践环节1.用铅笔或粉笔在一张大的白纸上随意拉出一根曲线,既可以弯曲、又可以是直的,但必须拉得够长,可用尺子来帮助画出一个比较直的线;2.向学生示范,利用这根线条,再往下画一张画,要注意外形轮廓一定要用线条表现出来,不要用色块,初次画出来的作品不必追求完美,只要描绘基本轮廓即可;3.让学生自由绘画,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拉出各种形态的线条,然后利用这些线条画出各种有特色的图案。
4. 评价反馈1.学生交换作品,观察自己的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2.老师给予评价,积极倾听学生的意见。
五、教学后记用线条描绘物体的方法,可以运用在很多绘画上,如风景画、人物画、动物画等等。
丰富多彩的线条,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情景,创造自己的艺术作品。
六、教学反思本课采用了苏少的拉根线条学习方法,使学生更加灵活掌握线条特点,并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通过简单的线条描绘出各种有特色的图案。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性地画出自己的画,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和艺术的乐趣。
小学美术苏少版一年级下册《拉根线条去散步》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2

小学美术苏少版一年级下册《拉根线条去散步》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教学内容:
《拉根线条去散步》是以水墨为表现形式,侧重比较随性地拉变化的墨线,在故事和音乐的情境中去自由表达自己的体会和情感,发挥想象,添笔成画。
线条是中国书画艺术的灵魂,无论是书法还是传统中国画,线条都是其代表性元素和主要的艺术语言。
用水墨线条的形式自由涂抹,感受中国笔墨宣纸之特有的艺术魅力,感悟水墨线条之枯、湿、浓、淡、曲、直、粗、细、断、连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故事或音乐情境中自由随性地运用墨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激发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兴趣。
学生情况:
一年级学生在第一学期已初步接触过水墨画,自由尝试,画各种富于表现力的水墨笔触线点,一定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伏笔,做好了铺垫。
而且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新鲜的东西更愿意去尝试,而且不惧结果,更敢于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大胆地表达出来。
其中如何引导学生自由地表达是本课的重难点。
在设计本课教学时,采用体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观察中尝试探究体验、感知水墨的韵味。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用一根线条去散步》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用一根线条去散步》一、课时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用一根线条去散步•课时数:1 节课•上课对象:大班•教学内容:线条表现•教学形式:美术公开课•教学地点:美术教室•教学时间:60分钟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线条的基本表现形式;•掌握基本线条的画法;•理解不同线条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和意境。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线条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想象;•能够通过观察线条感受到画面的情感和意境;•通过绘画锻炼自身的艺术表现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具有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观察细节的能力;•培养学生欣赏艺术的乐趣。
三、教学内容1.教学重点•线条的表现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线条表达情感和意境。
2.教学难点•如何将图案、形状和情感有机结合;•如何通过线条表达感情和意境。
四、教学步骤1.引入新知在课前准备一些线条构成的简图,并请学生根据简图进行模仿练习。
引导学生思考线条的形态和表现力,并尝试画出不同情感的线条。
2.教学重点然后,通过讲解线条的基本类型、用法和表达方式等知识,将线条表现力的重要性介绍给学生。
教师可以上课前准备好一些带有情感意境的线条图案,并请学生试着模仿。
3.展示接着,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幅画,讲解画中的线条表达了什么情感和意境。
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感受来理解并记忆。
4.实践练习最后,通过实践练习,让学生根据主题思考和抒发情感,并用线条表现出来。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创作中尝试,充满热情地画出自己的感受。
五、教学反思这个课程的总体效果还可以,学生对线条的表现力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把握。
不过,由于课时时间不是特别充足,对于线条的内容讲解略显简单。
如果时间允许,可考虑增加一些短小精悍的示范练习和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理解力,全方位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
总之,要想让学生快速掌握线条的表现力,除了注重知识的讲解外,还需要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尝试和探索。
只要有了充足的时间和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相信学生的自信和艺术表现力将会得到有效提升。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第7课拉根线条去散步丨苏少版

教案设计: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第7课拉根线条去散步丨苏少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线条表现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线条的变化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教学内容:1. 线条的基本概念: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2. 线条的运用方法:用线条描绘物体、用线条表现情感、用线条创造美等。
3. 线条的变化和特点: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颜色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条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培养学生的线条表现能力。
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发现线条的变化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绘画工具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笔、水彩等。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线条画,引导学生关注线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10分钟)介绍线条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掌握线条的表现能力。
3.课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用线条描绘一个物体,培养学生的线条表现能力。
4.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学生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板书设计:线条的基本概念: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线条的运用方法:用线条描绘物体、用线条表现情感、用线条创造美等。
作业设计:让学生回家后,用线条描绘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培养学生的线条表现能力。
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展示线条画,引导学生关注线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掌握线条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培养学生的线条表现能力。
在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我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学生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牵着线条去散步——线描写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牵着线条去散步——线描写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摘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观察生活,用线条再现客观物象,并不是要求儿童用线条精准刻画形象,而是引导儿童用富有个性表达的线去表现物体形象特征和主观理解,有效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审美素养的提高和个性情感的表达,对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素养和认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美术,线描写生,观察,认知,审美正文:美术最基本的造型手段是线条,它是构成视觉艺术形象的一种基本元素,显示出了丰富的表现力以及艺术美感。
线描写生是以线描为主,点线面结合的一种绘画表现形式,因其绘画工具简单,造型表现富有变化,非常适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德国艺术家保罗克列说:“绘画就是牵着一根线条去散步”道出了线条的本质——表达画家精微感觉和细腻情绪。
线描写生就是一种发现生活、品味生活的美好生活方式,既可以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绘画技巧,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引导学生表现生活之美线描写生以真实的静物、人物、景物等为对象,用线条去表现其形体、结构和动态等。
孩子绘画表现的世界并不像我们成人那样把眼睛看到的表现出来,而是用一根根粗细变化的线条,搭建自己的主观内心世界。
线描写生是通过儿童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感受和理解,用线条再现事物的美感,也是儿童基础训练和搜集素材进行创作的重要手段。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走向广阔的大自然,学会观察,只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就能去发现、表现生活之美。
现实生活中一片树叶就有组织有序、疏密变化的网状叶脉。
下雨天,随风飘洒、长短不一具有动感的雨丝,校园里遒劲参差的树木,道路旁弯曲连绵的高压电线,夜空中璀璨炫目的节日烟火等等,都会给人美的享受。
学生进行线描写生时,教师指导学生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遵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线描写生不仅要了解写生物体是有形的物,也要感受写生对象的形式美,情感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根线条去散步
线描是中国画描绘的一种主要手段,是艺术语言之首,是构成中华民族绘画根本艺术特色的支柱。
它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人们观察客观世界的方法以及传统审美观念。
中国画的线条高度体现了中华民族艺术精神和哲学思想灵魂,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的美学境界。
一、线条的含义
在中国画中,线是中国画形式组构中最为基本的语言元素。
对于中国画家来说,线条是意识的展示,是通过“炼意”的方式来确立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作为“炼意”后所得的结果和信息传递符号,笔墨程式下的线语言,再视觉上形成回复往绕、流泻不已,变化多端的形式特征,将画家心中已经高度提炼、倾注了浓厚思想感情的形式意象,呈现在画面上。
所以说,线条给人的感觉是很直观的,观者可以从画中体会到画家的情感世界。
二、线条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线描是中国画描绘的一种主要手段,是艺术语言之首,是以墨线为手段表现艺术形象,是构成中华民族绘画根本艺术特色的支柱。
线描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人们观察客观世界的方法以及传统审美观念。
虽客观物象外表没有明确的线存在,但人们智慧地从中提炼概括出带有主观虚拟性的线条,用来表现物象的特征、结构、形体、质感以及随感,也传递画家的思想情怀。
线描手段超越于具体物象之上,具有自由创造的灵活性。
线,是艺术生命力的体现,线,是艺术巅峰的支点与骨架。
艺术巨匠罗丹说:“一条规定的线贯通着大宇宙,赋予了一切被创造物,如果他们在这线里面自由运行着,而自觉着自由自在,那是不会产生出任何丑陋的东西来的。
”可见,线是画家一生为之探索的最根本的课题之一。
三、线条情感存在的必然性
中国画以毛笔、水墨这些材料作为绘画语言的物质基础,以线造型,经历代书画家不断实践、研究和创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于毛笔的特殊性能,使中国画的用笔技法达到很高水平。
线给画家更多的启示。
画家从现实形体中提炼出线的认识。
这在第一个层面上加强了画家创作的主观意识能动性,当画家在画面进行艺术表示时,线就是面积的应用。
这种线的表现不再是纯自然的,而是受画家自我意识的支配,体现创作的主观能动性。
中国画以线作为艺术表现语言,就在于它可以让画家在主观上“为所欲为”。
在中国画中,线条的功用远远超出了“塑造形体”的要求,而成为表达画家的思念、意念、情感的手段。
它根据自己的表现内容创造了变化多端的线条表现形式,这就是线条的计白当黑,虚实相生,疏密相间的对立统一。
线条的力度,速度的掌握,造成了中国画线条的抽象性、抒情性和装饰性,使线条获得了独立的审美价值。
这种独特的线条意识与中国画所特有的毛笔、宣纸、水墨等工具材料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完整体系。
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历来是勇于吸纳的,但它以用线为绘画的表现形式却并未因此而动摇,它的面貌依然呈现出鲜明的民族传统与特色。
中国艺术观念中,“骨气”、“立意”、“气韵”、“神采”都是作品中传达出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画的笔墨线条能无拘无束发挥其抽象作用的审美能量。
四、中国画线的情感
情感是人们对世界事物感受后产生的心态或意态,情感、情绪只能是人的活的生命的产物。
艺术的情感没有必要是真实发生的情感概念,它是一种想象出来的情感,或是想象出来的主观现实。
在艺术品中,情感是构想、阐述展现出来的。
所谓艺术品就是情感的表现。
用情感展现出来的符号轨迹的可视艺术作品,唤起审美主体的情感共鸣,使人们产生喜怒哀乐,爱恨、肯定否定、心灵激荡,获得审美享受,这就是艺术的情感力量。
中国绘画用线描塑物象、表达情感实际是一回事,形象悦目,情感动人赏心。
离开形象情感就等于零。
人们要表现情感思想不是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去表现。
不同变化的线条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艺术语言,也帮助了造型,画家根据情感对象的需要用线也有了可变性。
在不同的线之中也蕴涵着一定情感。
任何艺术语言,都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和技巧手段才能进行表达和传播,为人们所接受,不同的线条从出现到公认,也离不开这种规律。
不同的线条经画家的运用认可慢慢成为公式符号化。
艺术作品不是单一隋感的,不少作品也是情感丰富的。
画家在一幅作品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物象灵活运用不同的线构造形象,抒发不同情感,关键问题是要把握矛盾的统一和谐,过分强调线的一致性,也会在一定程序上影响灵活生动、丰富多彩的形成。
总而言之,中国画的线条,不只是轮廓线和结构线,而是画家情感波动的记录,是画家反映在画面中的心境。
高超的构思,精绝的画面效果,往往是在线条的变幻组合与动、静对比,扩展延伸中产生。
中国画的线条高度体现了中华民族艺术精神和哲学思想灵魂,充分体现了中國特色的美学境界。
中国画的线条不仅是对生命意义表现的特定载体,而且它自身的存在发展也具有了生命的意义。
艺术作品不是单一隋感的,不少作品也是情感丰富的。
画家在一幅作品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物象灵活运用不同的线构造形象,抒发不同情感,关键问题是要把握矛盾的统一和谐,过分强调线的一致性,也会在一定程序上影响灵活生动、丰富多彩的形成。
我们要尊重传统,努力研习传统,但也不能一味沉浸于传统之中。
传统程式都是人们从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它是向前发展的,要有继承传统,努力实践创新发展。
创新是危险的,但不创新更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