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练习-基因重组使子代出现变异(2)(教师版)

合集下载

4.2基因重组使子代出现变异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浙科版必修2(解析版)

4.2基因重组使子代出现变异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浙科版必修2(解析版)

4.2 基因重组使子代出现变异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的优越性表现在通过有性生殖()A.可增加遗传物质重组的机会B.可保持亲、子代遗传性状的稳定C.可保障亲、子代都为二倍体个体D.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子代数量2.辐射处理后的“黑农五号”大豆的产量高,含油量也比原来的品种提高了2.5%,下列与“黑农五号”大豆育种原理相同的是()A.经过紫外线照射的高产青赛菌株B.产量为7500kg/hm2的杂交水稻C.杂交选育出的泌乳期可达305天的中国荷斯坦牛D.抗棉铃虫的抗虫棉3.下图为某二倍体植物(AaBbCdDd)一条染色体上的4个基因的表达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4个基因与其等位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B.上图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C.图中4个基因之间能发生基因重组D.该二倍体植株自交后代中能产生精氨酸的个体所占比例是3/44.蜜蜂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

蜂王和工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32(2n=32),工蜂不育,负责采集花粉、喂养幼虫等工作,蜂王专职产卵。

未受精的卵发育成雄蜂,雄蜂通过特殊的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的过程如图。

一只雄蜂和蜂王交配产生的后代中,雄蜂的基因型有AB、Ab、aB、ab四种。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只蜂王的基因型是AaBbB.雄蜂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不发生基因重组C.若不考虑突变,一只雄蜂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精子D.精子形成过程中,雄蜂的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都只有16条染色体5.下列关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之间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只有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才能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C.猫叫综合征是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一种遗传病D.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都是不利的,甚至会导致生物死亡6.已知水稻抗旱和不抗旱性状分别受基因A和a控制,高秆和矮秆性状分别受基因B 和b 控制,且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二节基因重组使子代出现变异同步练习含解析浙科版

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二节基因重组使子代出现变异同步练习含解析浙科版

第二节基因重组使子代出现变异一、选择题1.为了培育节水高产品种,科学家将大麦中与抗旱节水有关的基因导入小麦,得到转基因小麦,其水分利用率提高了20%.这项技术的遗传学原理是()A。

基因突变B。

基因重组C.基因复制 D。

基因分离其整合到受体的染色体上,产生新品种的方法为转基因技术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2。

杂交育种中,杂种后代的性状一旦产生便能稳定遗传的是()A。

优良性状 B.相对性状C.显性性状D.隐性性状,而显性性状有可能是杂合子,自交后会发生性状分离。

3。

下列细胞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既有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现象,又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现象的是()A.心肌细胞B.成熟的红细胞C。

根毛细胞D。

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

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也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

4.如图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C.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

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互换,A项正确.B和b基因分别位于2号和1号染色体上,随着1、2号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分离,B项正确.由于1号和2号染色体上均同时有A和a基因,因此,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也会造成A和a的分离,C项错误,D项正确。

5。

用高秆抗病小麦和矮秆易染病小麦培育矮秆抗病小麦品种时,检测基因型常用的方法是()A。

连续自交B.连续测交C。

与矮秆易染病小麦进行杂交D.显微镜观察且能够不断纯化品种。

6。

下列有关杂交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A。

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B。

通过杂交产生的后代可能表现出杂种优势C.杂交育种通过产生新性状使后代出现更多变异D.杂交育种是改良作物品质和提高产量的常规方法A项正确;通过杂交产生的后代可能表现出杂种优势,如杂交水稻,B项正确;杂交育种是原有性状的重新组合,不能产生新的性状,C项错误;杂交育种可以将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集中到同一个体身上,是改良作物品质和提高产量的常规方法,D项正确。

高中生物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优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高中生物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优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优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优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优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时作业(十一)]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显性基因A发生突变,只能产生等位基因aB.通过人工诱变的方法,人们能培育出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C.基因突变都可以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后代D.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有的变异对生物是有利的解析: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如A可突变为a、a1等,A 项错误;培育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需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而不是人工诱变,B项错误;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只表现在当代,不能遗传给后代,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基因突变才可以遗传下去,C项错误;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所以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绝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都是不利的,少数是有利的,D项正确。

答案:D2.如图所示,基因A与a1、a2、a3之间的关系不能表现的是( )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正常基因与致病基因可以通过突变而转化D.图中基因的遗传将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解析:图中的基因A与a1、a2、a3之间是等位基因的关系,它们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从图中更表现不出来.答案:D3.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是生物体遗传变异的主要方式之一,可产生新的基因B.同源染色体指的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两条形态大小一定相同的染色体C.基因重组仅限于真核生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D.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四分体时期的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解析: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能产生新的基因,A错误;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形态不一定相同,如X和Y,Z和W等性染色体,B错误;基因重组还可以人工操作完成,C错误;发生在四分体时期的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D正确。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2教学课件: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2 word版含答案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2教学课件: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2 word版含答案
TIP2:越夸张越搞笑,越有助于刺激我们的大脑,帮助我们记忆,所以不妨在 编 故事时,让自己脑洞大开,尝试夸张怪诞些~
故事记忆法小妙 招
费曼学习法
费曼学习法--简介
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 (Richard Phillips Feynman)
费曼学习法出自著名物理学家费曼,他曾获的 1965年诺贝尔 物理学奖,费曼不仅是一名杰出的 物理学家,并且是一位伟 大的教育家,他能用很 简单的语言解释很复杂的概念,让其 他人能够快 速理解,实际上,他在学习新东西的时候,也会 不断的研究思考,直到研究的概念能被自己直观 轻松的理解, 这也是这个学习法命名的由来!
C.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 D.都是隐性突变或者都是显性突变
8.野生果蝇约有0.1%的突变个体是宇宙辐 射引起的,这种突变为 A.隐性突变 B.显性突变
C.诱发突变 D.自然突变
【学习力-学习方法】
优秀同龄人的陪伴 让你的青春少走弯路
小案例—哪个是你
忙忙叨叨,起早贪黑, 上课认真,笔记认真, 小A 就是成绩不咋地……
1第一遍知道大概说了什么就行;
2第二遍知道哪块是重点;
②基因的互换: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体 之间发生局部互换.
3、意义: 通过有性生殖实现基因重组为生物 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是生物 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4.适用的范围:(1)有性生殖过程; (2)基因工程
练习
1、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 B、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 C、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后代都是不育的 D、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
病人的血红蛋白的一条多肽链发生了什么变化?
正常 …-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 异常 … -脯氨酸-缬氨酸-谷氨酸 —…

高中生物第4章生物的变异第节基因重组使子代出现变异课时作业含解析浙科版

高中生物第4章生物的变异第节基因重组使子代出现变异课时作业含解析浙科版

基因重组使子代出现变异(建议用时:40分钟)题组一基因重组1.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正确的是()A.杂合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圆粒也有皱粒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基因重组C.在受精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D.非同源染色体局部互换可发生基因重组B[杂合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圆粒也有皱粒是基因分离的结果,A错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基因重组,B正确;在受精过程中可发生配子的随机结合,C错误;非同源染色体局部互换可发生染色体结构的变异,D错误。

]2.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可以产生多对等位基因B.自然条件下所有生物体内都能发生基因重组C.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一定表现出新的表型D.基因重组会改变基因中的碱基排列顺序C[基因重组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不能产生多对等位基因,A错误;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B错误;杂合子和显性纯合子表现出的性状相同,因此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表型,C正确;基因重组不会改变基因中的碱基排列顺序,D错误.]3.基因重组发生于下面哪个过程()AaBb错误!1AB∶1Ab∶1aB∶1ab错误!雌雄配子随机结合错误!子代9种基因型错误!4种表型A.①③B.②C.①D.①④C[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重组发生于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故选C.]4.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A.DNA分子的复制过程B.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前期C.通过嫁接,砧木和接穗愈合的过程D.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D[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自由组合型和交叉互换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所以在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D正确。

]5.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中碱基对的改变不一定引起遗传信息的改变B.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新性状一定不遗传给子代C.黄色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产生了绿色子代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会导致基因重组D[基因中碱基对的改变即基因突变,一定引起遗传信息的改变,A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与“新性状一定不遗传给子代”没有因果关系,B错误;黄色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产生了绿色子代是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C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会导致基因发生重新组合,即基因重组,D正确。

《基因重组使子代出现变异》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高中生物浙科版(新课标)】

《基因重组使子代出现变异》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高中生物浙科版(新课标)】

第二节基因重组使子代出现变异◆教学目标1.阐明基因重组引起生物多样性的原因,阐明基因重组的机理。

2.以杂交育种和转基因技术为例说明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

3.通过基因重组在育种上应用的实例,关注生物学社会议题,学会运用生物学原理解释生物学社会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基因重组的方式、形成原因、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杂交育种的方法和优缺点。

3.转基因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难点】1.基因重组的方式、形成原因、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杂交育种的方法。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1.观察野生水稻图片(或野生水稻研究相关视频),认识野生水稻与杂交水稻的关系,思考探讨研究野生水稻的价值和杂交水稻的来源。

尝试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有性生殖的后代会有变异,这种变异与基因突变有何本质区别?提示:这种变异是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不同,基因重组过程中基因结构没有发生改变,基因的组合方式发生改变。

(2)这一原理在生产中有何应用?提示:生产中主要用于杂交育种等方面。

【新知讲解】一、基因重组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86~89页,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重组的概念:基因重组是指具有不同遗传性状的雌、雄个体进行有性生殖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导致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类型的现象或过程。

基因重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通常所说的基因重组指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广义的基因重组还包括转基因技术等。

2.基因重组的意义:基因重组是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的结果是导致生物性状的多样性,为动、植物育种和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基因重组是如何发生的呢?让我们一起探究基因重组的原理。

(一)非同源染色体间的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1.形成原因:非同源染色体间的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的原因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产生多种类型的配子。

雌、雄配子结合后形成不同的基因型和表型。

教师引导学生以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为例,尝试写出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再由F1自交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

5.2基因重组使子代出现变异-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浙科版(2019)必修2

5.2基因重组使子代出现变异-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浙科版(2019)必修2

5.2基因重组使子代出现变异-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浙科版(2019)必修2一、教学内容5.2基因重组使子代出现变异-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浙科版(2019)必修2教学内容:1. 基因重组的概念和意义2. 基因重组的类型和过程3. 基因重组在育种中的应用4. 基因重组与生物进化教学目标:1. 掌握基因重组的概念和意义2. 了解基因重组的类型和过程3. 理解基因重组在育种中的应用4. 了解基因重组与生物进化的关系二、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生物实验现象,理解基因重组的概念和意义,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基因重组的类型和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通过分析基因重组在育种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讨基因重组与生物进化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和科学素养。

三、学习者分析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之前的生物学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基因的概念、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DNA的结构与复制等基础知识。

他们理解了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位于染色体上,通过DNA分子上的碱基序列来传递遗传信息。

此外,学生还了解了基因的突变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这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生物学实验和观察自然现象通常表现出较高的兴趣。

他们喜欢通过实验来探究生物学现象,并通过观察和分析来理解生物学概念。

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学习风格上,有的学生倾向于通过阅读和听课来获取知识,而有的学生则更倾向于通过实验和实践来学习。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理解基因重组的概念时,学生可能会对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基因表达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感到困惑。

在探究基因重组的类型和过程时,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来加深理解。

在应用基因重组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指导和案例分析来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高中生物第五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限时训练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第五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限时训练人教版必修2

湖南省郴州市第三完全中学高中生物第五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限时训练人教版必修2(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难度及题号考查知识点及角度基础中档稍难基因突变1、7 6、8 2基因重组3、5 4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基因突变按其发生部位可分为体细胞的突变a和生殖细胞的突变b两种。

则( )。

A.均易发生于有丝割裂的间期B.a易发生于有丝割裂的间期,b易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割裂前的间期C.均只能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割裂前的间期D.a只能发生于有丝割裂间期,b只能发生于减数第二次割裂前的间期解析基因突变是碱基对排列顺序的改变,由于DNA复制时结构不稳定所以易致使基因突变,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割裂的间期,体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割裂,生殖细胞的产生是减数割裂的结果。

答案 B2.若是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可能的后果是(多选) ( )。

A.没有蛋白质产物B.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C.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D.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转变解析缺失一个碱基对,属于移码突变,自缺失处开始再也不合成为原来的蛋白质,可有几种情况:一是缺失后正好成为终止密码子,可能翻译进程到此为止;二是自缺失处翻译一段后提前终止;三是一直翻译下去,但自缺失处氨基酸序列发生很大转变。

答案BCD3. 右图为马的生活史,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有丝割裂发生在a 、d②基因重组发生在c③基因突变可发生在a 、b 、d④d 进程有基因的复制、转录和翻译A .①②③B .①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解析 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的减数割裂进程中,而减数割裂发生在原始生殖细胞产生生殖细胞的进程中,即题图中b 。

雌雄个体产生性原细胞是通过有丝割裂实现的,即题图中a 。

c 表示受精作用。

由受精卵发育成生物体进程中有细胞割裂和分化。

割裂间期有基因的复制和表达,细胞分化时也有基因的表达即转录和翻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生物的变异第2节基因重组使子代出现变异
1.下列关系中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A.同源染色体的一对等位基因之间
B.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之间
C.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之间
D.不同类型细菌的基因之间
【答案】A
【解析】同源染色体的一对等位基因之间只发生分离,不会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发生交叉互换,导致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基因重组,B正确;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C正确;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不同类型细菌的基因之间可能发生基因重组,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D正确。

2.下图所示为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一种方法。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②③过程分别称为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B.该育种与传统杂交育种相比,最大的优点是繁殖速度快
C.该育种过程说明已分化细胞中不表达的基因仍具有表达的潜能
D.该育种方法涉及的原理为基因突变
【答案】C
【解析】②③过程分别称为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中包括细胞的分裂和分化,A错误;
该育种与传统杂交育种相比,最大的优点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B错误;该育种过程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说明已分化细胞中不表达的基因仍具有表达的潜能,C正确;该育种方法涉及的原理为基因重组,D错误。

3.现有抗病、黄果肉(ssrr)和易感病、红果肉(SSRR)两个番茄品种,研究人员欲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一个既抗病又是红果肉的新品种(ssRR)。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亲本杂交产生F1的过程中s和R发生了基因重组
B.可以直接在F2中选出目标新品种进行推广
C.此育种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基因型
D.也可利用F1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后直接得到目标新品种
【答案】C
【解析】亲本杂交产生F1的过程中不涉及基因重组,s和R的结合属于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中表现抗病红
果肉的番茄可能是杂合子,还不能进行推广,需要进一步纯合化;此育种过程中产生了S rr和ssR 新的基因型;若利用单倍体育种,F1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后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才能得到目标新品种。

4.如图表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了两种变异的示意图,图中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a发生在四分体时期,未产生新的基因,但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
B.图a为基因重组,图b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C.图b中的变异产生了新的基因,改变了基因的排列顺序,该变化大多数对生物体是有害的
D.图a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图b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
【答案】C
【解析】
图a为交叉互换,发生在四分体时期,导致基因重组,未产生新的基因,但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图a为基因重组,图b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图b为染色体结构变异,该变异没有产生新基因;图a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但图b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

5.通过60Co诱变二倍体水稻种子,得到黄绿叶突变体。

经测序发现,编码叶绿素a氧化酶的基因(O S CAOl)中从箭头所指的碱基开始连续5个碱基发生缺失(如图所示),导致该基因编码的多肽链异常(已知终止密码子为UAA、UAG、UGA)。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题干中人工诱变的方法是辐射诱变,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B.基因OsCAOl发生上述变化导致终止密码子UGA提前出现
C.若黄绿叶突变体再经诱变,则不可能恢复为正常叶个体
D.碱基发生缺失前后,转录的两种mRNA中的四种碱基所占比例一定不同
【答案】B
【解析】
题干中人工诱变的方法是辐射诱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从基因表达水平分析,该突变体的产生是由于碱基缺失后,终止密码提前出现,使翻译提前终止,形成异常蛋白;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若黄绿叶突变体再经诱变,则可能恢复为正常叶个体;碱基发生缺失前后,转录的两种mRNA中的四种碱基所占比例不一定相同。

6.下列关于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诱变育种是通过改变原有基因结构而导致新品种出现的方法
B.基因重组是杂交育种的原理,基因重组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C.诱变育种一定能较快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
D.通过杂交育种方式培育新品种,从F1就可以进行选择
【答案】A
【解析】
A、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是通过改变原有基因结构而导致新品种出现的方法,A正确;
B、基因重组是杂交育种的原理,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B错误;
C、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不一定能较快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C错误;
D、杂交育种中得到了F1,F1自交产生的F2中会出现新的性状且含杂合体,故从F2进行选择,选择以后可以采用不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从而选育出新品种,D错误。

7.基因重组过程发生在
A.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
B.体细胞分裂过程中
C.受精作用过程中
D.不同品种植物的嫁接过程中
【答案】A
【解析】基因重组发生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A正确。

8.杂交育种是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之一,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是我国的科学家是
A.巴斯德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袁隆平
【答案】D
9.杂交育种时,杂种优势只能利用一年,而杂种马铃薯却可连续种植多年,其原因是
A.马铃薯进行出芽生殖
B.马铃薯只能进行无性生殖
C.马铃薯的营养生殖使后代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D.马铃薯的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答案】C
【解析】杂交育种,多次种植会造成基因组合发生不同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性状。

而马铃薯的繁殖是无性生殖,后代有利于保持亲本的性状。

10.与传统的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相比,通过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优越性不在于:A.克服远源杂交的生殖隔离
B.对农作物进行定向改良
C.育种周期较短
D.不存在生态和进化安全性问题
【答案】D
【解析】A.克服远源杂交的障碍,A正确;B.对农作物进行定向改良,B正确;C.杂交育种周期较长,基因工程育种周期较短,C正确;D.存在生态和进化安全性问题,D错误。

11.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实现了不同生物间的基因重组
B. 目前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并未达成共识
C.实施基因工程的最终目的是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D. 基因工程最终将取代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等常规育种方式
【答案】D
【解析】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作为常规育种方法,操作简便易行,是基因工程技术所不能取代的。

12.回答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问题:
(1)甲图表示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发病机理,该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转运缬氨酸的tRNA 一端裸露的三个碱基应该是。

(2)乙图表示两种类型的变异,其中属于基因重组的是(填序号),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填序号),从染色体种类来看,两种变异的主要区别是。

解析:(1)甲图表示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发病机理,该病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缬氨酸的密码子是GU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转运缬氨酸的tRNA一端裸露的三个碱基应该是CAU。

(2)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是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所以属于基因重组。

②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所以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

由此可见,两者的区别是①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②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答案】
(1)基因突变CAU
(2)①②①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②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解析】
(1)图甲表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机理,该病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2)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是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所以属于基因重组。

②是非同源染色体间的互换,所以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

由此可见,两者的区别是①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②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