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12例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耐药性分析
泌尿生殖道感染解脲脲原体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泌尿生殖道感染解脲脲原体培养及耐药性分析高昆;韩倩【摘要】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感染中解脲脲原体(Uu)感染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对939 例非淋球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标本进行解脲脲原体培养鉴定、计数和药敏试验.结果 939 例标本中共检出解脲脲原体阳性242 例,阳性率为25.7 %,其中,男性15.2 %(95/626),女性47.0 %(147/313),两者显著差异(P <0.01);10 种抗菌药物中,敏感性较高的为强力霉素(97.18 %)、美满霉素(96.05 %)和交沙霉素(96.05 %),耐药率较高的为环丙沙星(65.54 %)、氧氟沙星(72.32 %)和罗红霉素(49.15 %).结论解脲脲原体是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监测其耐药性对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和交沙霉素可作为治疗解脲脲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2(018)002【总页数】2页(P2-3)【关键词】解;脲脲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耐药性【作者】高昆;韩倩【作者单位】200231,上海市大华医院检验科;200231,上海市大华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是引起非淋球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Nongonococcal urethritis,NGU)的主要病原体,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支原体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逐年上升,由于不同地区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和习惯不同,地区间也存在一定差异。
为了解本地区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我们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疑为NGU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耐药性检测,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来源标本来自2010年1月~12月我院皮肤性病科、妇科就诊疑似支原体感染患者939例,男性626例,女性313例,年龄18~65岁。
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的情况和耐药性分析

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的情况和耐药性分析目的了解近期本地区泌尿系统生殖道感染支原体的情况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方法采用珠海浪峰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培养解尿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并作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支原体培养阳性检出率为57%,其中Uu检出率最高,为69.5%;Mh检出率较低,为9.5%;Uu合并Mh感染检出率为21%。
药敏结果显示,支原体对环丙沙星(CPF)的耐药率最高,达81%;其次左氧氟沙星(CRA),达63.1%。
对美满霉素(MIV)的耐药率最低,为0.35%。
加替沙星(GAT)、甲砜霉素(THI)、罗红霉素(ROX)、红霉素(ERY)、阿奇霉素(AZI)、环脂霉素(ECC)、克拉霉素(CLA)、强力霉素(DOX)、交沙霉素(JOS)的耐药率分别为:57.9%、43.2%37.9%35.8%31.6%、22.1%、20%、4.2%、1.8%。
结论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对临床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标签:泌尿生殖道;感染;解尿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药敏试验;耐药性支原体是已知可以自由生活的最小生物,也是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引起女性非淋菌性宫颈炎、盆腔炎和输卵管炎等疾病的重要病原体[1],可引起不孕症、流产和宫外孕。
近年来随着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不孕不育和宫外孕发病率的不断增加,同时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耐药菌株在不断增加,因而越来越引起临床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2012年1月~2012年6月到本院就诊的990例疑为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患者的分泌物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检测,从而更确切地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的状况和药敏情况,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和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必要的实验室诊断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2012年1~6月到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疑为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的患者标本990例。
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检验与耐药性试验结果分析

起重要作 用 , 中前 列 腺 素 F e( G 2t 是 发 动分 娩 的 关 其 2t P F c) 键 。母体 血液 中的前列 腺素 F a在 分娩 时达高 峰 , 临 2 较 产 前增加 1 3 O一 0倍 , 而半 衰期较 短 ( 1m n , 仅 i) 而产后 迅速 下降, 故子宫收缩 明显 减弱 , 时我们 利用 外源性 米索 前列 此
醇 迅 速 提 高 母 血 中前 列 腺 素 的水 平 , 子 宫 处 于 持 续 且 较 强 使 的收 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态 , 有 效 预 防产 后 出 血 。 通 过 肛 管 置 米 索 片 ( 可 距 肛 门 4—6c 可 不 通 过 肝 肠 循 环 , 免 了 首 过 效 应 , 快 了 m) 避 加
[] 黄 洁 敏 , 3 骆一 凡. 后 出血 的治疗 . 空 航 天 医药 , 05,6 产 航 20 1
( :0 . 4) 2 3
[ 4] H f a ,y c M. nl aoo yh s rco y A JO s t o m nMS L nhC Miiprtm yt etm . m bt f a e e
吸收速度 , 加了药物有效 量 , 增 延长 了作用时 间 , 可减少 胃 且
肠 道 反 应 。通 过 肛 管 置 人 米 索 前 列 醇 可 明显 减 少 产 后 出 血 量 , 缩 短 第 三产 程 , 进 子 宫 创 面 血 窦 迅 速 关 闭 从 而 达 到 并 促
了预防产后 出血的显 著效果 , 与催产 素相 比较 , 差异 有显 著 统计学意义 ( P<0 0 ) 是 一种 简单 安 全 , .1 , 高效 的预 防产 后 出血的方法 。观察发现米索前列醇用药 前后血压 比较平稳 , 未见显 著增减 , 提示如妊娠高血压综 合征 、 糖尿病等 , 预防 为
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变迁分析摘要目的:了解近3年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脲原体(uu)的感染状况及其耐药性趋势,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培养法检测解脲脲原体及其药物敏感试验,回顾性分析检测解脲脲原体的患者资料。
结果:1120例中解脲脲原体阳性452例(40.4%),感染患者中对美满霉素(86.1%)、强力霉素(71.9%)和克拉霉素(61.1%)较为敏感,耐药性最高的是环丙沙星(83.4%);交沙霉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小于30%,且呈下降趋势(P<0.05)。
结论:解脲脲原体是临床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和克拉霉素可作为目前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关键词解脲脲原体耐药性解脲脲原体是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由于解脲脲原体感染阳性率高,抗生素使用不规范等因素,造成了耐药菌株的增加,治疗难度增大[1]。
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1月~2010年12月检测解脲脲原体的患者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治疗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提供依据。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2月采集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标本1120例。
其中男女比例1:2.18,年龄20~39岁。
标本收集:女性患者用灭菌棉拭子取宫颈分泌物或尿道分泌物;男性患者取尿道分泌物。
取材时尽可能多采集细胞、要求近期无阴道局部用药。
标本运送:要求在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不能及时送检标本接种至转运培养基溶液中,室温保存要小于5小时,冰箱保存不超过48小时。
培养、鉴定、计数和药敏检测:由珠海市银科医学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支原体鉴定及药敏试剂盒。
严格按试剂说明书进行实验操作和判定结果。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2.0统计软件,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本组资料显示解脲脲原体感染患者2008年72例,2009年153例,2010年227例,3年共記452株(40.4%),对各种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耐药和中敏未做统计)。
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的检测及耐药分析

步加强解脲 支原体检测 ,减 少盲 目用 药 ,
指 导医生合理 使用抗生 素 , 有效 控制解 脲 支
原 体 的传播和 流行 。
・ 48 ・
2 .结果
. 在 16 0份标 本 中解 脲 支 原体阳 性 4 5 1 22 20 例 ( 3 6 ), 3 . % 男性 - 6 标本 中解 脲 支 原 t 0份 2 体阳性 5 7 1 .% 例 , 2 (4 7 ) 女性 8 6 份 标 本 中 30 解脲支 原体阳性 4 2 ( 16 ) 。 3 2 5.% 例
肇庆医学
20 0 8年第 1 期
( 总第 6 3期 )
标 本对 抗生 素 的耐药率 别为 : 环 脂红 霉素 9 5 、强力霉素 l . .% 2 、交 沙霉 1 素 7 7 、甲砜霉 素 . 、克 拉 霉素 2 % .u 6 1 。 8 、红 霉素 6 % 8 、环丙 沙星 8% 6 、罗 红 霉素 1% 8 、可
关键 词 :泌生殖道; 解脲支原体;抗生素
1 .材 料 和方 法
1 1 本来 源 ; 2 2 .标 1 6 0例标 本 来 臼 2 0 — 0 8 00 20
素 、环 丙沙星 、罗 红霉 素 、可乐 霉素 、美 满
霉素 、阿 奇霉素 、加 替沙 星 。
年我 院 门 诊就 诊 患者 ,其 中男性 4 6 2 0份 、
乐 霉素 5 % 2 、美满 霉 素 % 4 、阿 奇霉 素 2 % 5、
为 美满霉素 9 % 6 、甲砜 霉素 9 . % 2 9 、交沙 霉 素 9. 2: 、环 脂红霉 素 9 .% 0 5 、强 力霉素 8 . 8 8 、罗红霉素 8 % 2 、加替 沙星 7 % 9 、阿 奇 霉 索 7% 5 、克 拉霉素 7% 2。 3 I随着临床 大量使用抗 生素 ,使解脲 支 原 . 3 体耐 药株 逐年增 多,经过 八年 的监测 ,检 出
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为了解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与泌尿生殖道炎症之间的关系及UU和MH的耐药性,对感染患者进行诊断并选择敏感有效的治疗药物,提高临床疗效。
笔者于2006年1~12月,对998例患者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UU和MH 培养鉴定、半定量计数及药物敏感性试验。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研究对象选择2006年1~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体检中心、内科就诊的患者998例,其中女731例,年龄17~25岁197例,26~40岁346例,41~52岁188例;男267例,年龄29~35岁71例,36~55岁196例。
1.2 标本采集用无菌男性拭子插入男性尿道2~3 cm处旋转3~5 s后取出。
女性患者先用无菌棉签擦拭阴道,再用无菌女性拭子插入宫颈管内1~2 cm 旋转10~20 s,尽量吸取更多的柱状上皮细胞。
同时应注意取出拭子时尽量不要碰到阴道,以免造成污染,影响检测结果。
1.3 检测方法采用珠海丽珠试剂有限公司提供的支原体培养/鉴定/半定量计数/药敏试剂盒,严格按照支原体试剂盒操作说明书进行检测和判断结果。
1.3.1 滴加稀释液到冷冻干燥培养瓶中充分摇匀,培养基完全溶解后液面到标签2.9 ml标线处。
1.3.2 接种分泌物标本将无菌拭子采集的标本插入培养基中,挤压旋转拭子数次,使拭子中的标本完全渗入,弃拭子。
1.3.3 充分混匀接种了标本的液体培养基,用加样器分别取50 μl接种到试剂条各孔中。
1.3.4 然后往试剂条的每一个孔中滴加1滴石蜡油(约50 μl),并盖上盖子。
1.3.5 将剩余培养基连同试剂条一起置36℃隔水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分别于24 h和48 h观察结果:红色清亮为阳性,黄色为阴性,UU的半定量计数必须在24 h判断,MH半定量计数必须在48 h判断。
药敏分别是:强力霉素(DOX)、美满霉素(MIN)、交沙霉素(JOS)、克拉霉素(CLA)、罗红霉素(ROX)、阿奇霉素(AZI)、氧氟沙星(OFL)、左旋氧氟沙星(LEV)、司帕沙星(SPA)。
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支原体培养及耐药性调查

【 关键 词】 泌尿道感染 ; 解脲脲支 原体 ; 抗菌药物 ; 敏感性
【 中图分类号】 R 6 9 1 .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4 — 5 5 1 1 ( 2 0 1 5 ) 0 4 - 0 2 8 2 - 0 2
无菌试管 中, 立即送o p l a s — m a I S T 2支原体试剂 盒 , 由法 国生物梅里埃公 司生产 。药敏 试剂盒 内有 9种 抗菌 药物 : 即强 力霉 素 ( D O X) 、 交 沙霉 素
近年来 , 我国非淋菌性 尿道炎 的发病率 呈逐 年上 升 的 趋 势… , 主要病原体为支原体和衣原体 , 并 以解 脲脲原体 为
主要病原体 J 。由于各种抗菌药物的滥用 , 以致病 程慢性 、 迁延 , 导致 u u的耐药性不断增加 。解脲脲原体 会引起男 性 睾丸炎 、 附睾 炎 、 前 列腺 炎 , 导 致 女性 子 宫 内膜 炎 、 输 卵 管
送检 。
1 5 1 2例患者标本 中解脲支
原体 检测 阳性 6 5 5例 , 阳性率 4 3 . 3 %, 其 中男性 患 者 3 4 % ( 2 3 8 / 6 9 9 ) 例, 女性 患者 5 6 . 5 %( 4 6 0 / 8 1 3 ) 。女 性患 者 的阳 性率 显著高于男性 。 2 . 2 解 脲支 原体对 抗菌 药物 的敏感 性 种抗 菌药物 的药敏试验 结果见表 1 。 表1 6 5 5株 U u对 9种抗 菌药 物的药敏 率/ n , % 解脲支 原体 对 9
u u在泌尿道感染 患者 中感染率较 高 , 且
分别 为 1 0 0 % 、 9 6 . 2 %、 9 8 . 1 %, 对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敏感 率最低 , 环丙 沙星敏感 率 0 . 3 3 %, 氧氟沙 星1 0 . 8 %, 对红霉 素、 四环素 、 阿奇霉素 、 克林 霉素敏感率在 6 6 %一 9 5 %。结论 对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产生 了严重 的耐药性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及其耐药性的实验分析

1 试 剂 支原 体 培养及 药 敏试 剂 盒 f . 3 广东 珠海
黑 马 生物 工 程 有 限公 司 。 号 :10 )内含 U — 批 50 0: u Mh 表 2结果 显示 :0 2 2 ~ 9岁 、O 3 3 ~ 9岁 年 龄组 的检
培养 基 。 敏试验 反 应板 等。 药 1 . 实 验 方法 4
霉 索 f. %) 四环 索(1 2 。 结 论 泌 尿 生 殖 道 支 原 体 计 数 及 其 耐 药 性 监 测 , 于 指 导 临床 治疗 、 52 和 4 1. %) 5 对 控
制 耐 药 性 的 产 生具 有 重 要 意 义 。强 力 霉 索 、 满 霉 索 可作 为 治 疗 支 原体 感 染 的首 选 药 物 。 美 【 关键 词 】 解 脲 支 原体 ; 型 支 原 体 ; 药 性 分 析 人 耐
【 要】 目的 了解本地区解脲支原体 u 和人型支原体 h 对泌尿生殖道 的感染及耐药 状况 , j i 奄 1 1 为
指 导 临床 治 疗 提 供 实 验 依 据 。 方 法 采 用 支 原体 培 养 及 药 敏 试 剂 盒 , 测 临床 泌 尿 生殖 道感 染病 例 5 8 检 4
例 。 分离 培 养 的 阳性 菌 株 作 U 、 u Mh计 数 及 药 物 敏 感试 验 。 结 果 5 8例 标 本 共 分 离 U 4 u阳 性 1 0例 , 3 其
维普资讯
江西 医学 检 验
20 29 .
・
实验研 究 ・
泌尿 生殖 道支原体 检测及其耐药 性的实验分析
舒向荣 - 湛学军 z谢 大泽 z 徐燕萍 z 杨淑华 z
中图分类号 R 4 .Q 3 . 4 6 .9 99 5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 0 32 0 )10 2 - 3 0 8 0 2 (0 7 — 09 0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812例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耐药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0-12-02T11:17:02.7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1期供稿作者:林健陈丽景吴健宁吴佳音
[导读] 感染解脲支原体的群体集中分布在20~35岁的女性,所占比率高达72.75%,可能与性生活较活跃有关。
林健陈丽景吴健宁吴佳音(福建省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361003)
【中图分类号】R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1-0102-02
【摘要】目的了解厦门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者支原体感染率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采用支原体分离、鉴定、药敏一体化检测板培养法对15810例患者进行解脲、人型支原体检测及药敏分析。
结果解脲支原体培养阳性6812例,阳性率为43.09%。
对克拉霉素(97.28%)、交沙霉素(94.19%)、强力霉素(93.04%)最为敏感,其次为美满霉素(90.75%)和罗红霉素(47.09%),四环素、氧氟沙星、司帕沙星耐药率较高,分别为48.74%、43.88%、43.39%。
结论解脲支原体对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因此,临床诊治前应尽可能做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合理、规范用药。
【关键词】解脲支原体非淋菌性尿道炎药敏分析
解脲支原体可引起人类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导致非淋菌性尿道炎[1] 。
解脲支原体可侵犯尿道、宫颈及前庭大腺,引起尿道炎、宫颈炎与前庭大腺炎;上行感染时可引起子宫内膜炎、盆腔炎、输卵管炎,尤其输卵管炎多见[2]。
感染孕妇时,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早产、宫内生长迟缓和新生儿呼吸道感染引起肺炎等。
解脲支原体感染造成的女性生殖器官病理性改变,是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
解脲支原体感染与不孕症的发生有相关关系[3]。
因而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对限制其传播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极为重要。
现对我院收治的6812例有尿道炎或宫颈阴道炎症状的患者的解脲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6812例男、女患者均为2009年1月~2010年9月到我院就诊的泌尿生殖道感染者。
年龄为18~56岁之间。
其中女性5633例,男性1179例。
病史最长的3年余,最短的1周。
1.2 标本采集:女性患者取宫颈分泌物,在扩张阴道后先用无菌棉球揩去宫颈口粘液,再用无菌棉签插入宫颈内1~2cm处,稍作转动并停留片刻后取出;男性患者取尿道分泌物,将无菌棉签缓缓插入前尿道~3cm处,旋转360度,停留2~3s后取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取前列腺液。
1.3 试剂与仪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采用一体化支原体试剂盒,由珠海市丽拓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仪器为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生产)。
1.4 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方法进行操作,而后将试验反应板放置于37℃培养箱中24h观察并记录结果,药敏结果手工输入上海新和检验信息自动化系统,再进行数据统计。
2 结果
2.1 15810例疑为支原体感染患者中解脲支原体培养阳性者6812例,阳性率为4
3.09%,其中女性5633例,占82.69%;男性1179例,占17.31%。
20~35岁女性4956例,占 72.75%。
2.2 从附表中可见,解脲支原体对克拉霉素、交沙霉素最为敏感,敏感率高达97.28%和94.19%,其次为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敏感率分别为9
3.04%和90.75%。
罗红霉素、阿齐霉素耐药率不高,但中度敏感居多,分别为48.88%和72.49%。
司帕沙星、四环素、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分别为43.39%、48.74%、43.88%。
药敏试验结果详见附表。
附表 6812例解脲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
抗菌药物 Uu(N=6812)
敏感(%) 中介(%) 耐药(%)
克拉霉素 97.28 1.16 1.56
交沙霉素 94.19 4.30 1.51
强力霉素 93.04 1.91 5.05
美满霉素 90.75 3.96 5.28
罗红霉素 47.09 48.88 4.02
阿齐霉素 22.30 72.49 5.21
左旋氧氟 20.92 59.37 19.72
司帕沙星 23.85 32.75 43.39
四环素 23.08 28.19 48.74
氧氟沙星 6.42 49.71 43.88
3 讨论
解脲支原体(Uu)是一种介于细菌、病毒之间,缺乏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性,可通过滤菌器,在无生命培养基中能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它主要存在于人类泌尿生殖腺中,在特定的环境下可以致病,致病机制可能与其侵袭性酶和毒性产物有关:Uu吸附宿主细胞后,可产生磷脂酶分解细胞膜中的磷脂影响宿主细胞生物合成;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对细胞有毒性作用;产生IgA蛋白酶,可降解IgA,形成Fab和Fc破坏泌尿生殖黏膜表的IgA的局部抗感染作用,有利于Uu黏附于泌尿生殖黏膜的表面而致病[4]。
因此,解脲支原体可导致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尿路结石、前列腺炎、肾盂肾炎等多种疾病,也是女性盆腔炎的病原菌,并与男性不育、女性不孕有关,可引起习惯性流产,并通过血液、骨髓感染新生儿。
从受试对象分析得出:感染解脲支原体的群体集中分布在20~35岁的女性,所占比率高达72.75%,可能与性生活较活跃有关。
阳性例数分布男性所占比例仅为17.31%,明显低于女性的82.69%,可能与男女生理结构及就诊率有关。
多数感染者(特别男性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配偶感染常被忽略,因此该疾病在我国有逐年上升趋势。
更让人担忧的是,大部分患者对该性病认识不够,往往在非正规医院接受不规范的检测及治疗,间接导致了抗生素滥用程度的加重,使支原体多重耐药的现象日趋严重,这在我国沿海地区和经济较发达地区更为显著。
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所以对影响细胞壁合成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天然耐药。
本组数据显示解脲支原体对克拉霉素、交沙霉素
最为敏感,敏感率高达97.28%和94.19%,其次为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敏感率分别为93.04%和90.75%。
罗红霉素、阿齐霉素耐药率不高,但中度敏感居多,分别为48.88%和72.49%。
司帕沙星、四环素、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分别为43.39%、48.74%、43.88%。
显然对该疾病的合理用药及早期诊断已成为当前首要问题。
综上分析,本地区的解脲支原体感染者对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差。
对四环素类的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敏感性较好,但已呈轻度下降的趋势,可能与本地区临床用药习惯有关。
对大环内酯类的克拉霉素、交沙霉素最为敏感,其中克拉霉素口服迅速吸收,血药浓度高,半衰期长,12小时1次,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10.6%)。
文献报道[5],对31例由支原体所致的宫颈炎患者应用本品治疗,其中30例有效,有效率为96.5%。
因此,克拉霉素可作为该地区目前治疗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参考文献
[1] Karabay O,Topcuoglu A,Kocoglu E etal.Prevalence and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of genital Mycoplasma hominis and Ureaplasma urealyticumin auniversity hospital in Turkey[J].Clin Exp Obstet Gynecol,2006,33(1):36.
[2] 韩日新,杨卫红.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7):672.
[3] 姜培涛. 113 株泌尿生殖道解尿支原体药敏结果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8,31(1):223.
[4] 史训忠,李春仙,陈敏,等.解脲支原体耐药性变化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19(3):325-327.
[5] 王峰.感染病合理用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5.。